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00字(精彩5篇)正文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00字(精彩5篇)

时间:2023-06-12 01:44:02

看完某一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这次为您整理了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00字(精彩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第二课 篇1

郑敬恒

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天宫课堂第二课。都说“载人航天三步走”,我来跟大家说一说是哪三步吧。第一步“上得去,回得来”;第二步“出得去,对得上。”;第三步“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

在太空中会有失重。我给大家讲一个小实验,它是这样的,先在一个小瓶子里装满水,给瓶身戳两个小洞。如果是在地球上,这时,水会从这两个小洞里流出来,因为重力的作用。如果是在太空里,哪怕瓶子掉下去,水也不会从瓶子里流出来了,因为没有重力挤压。还有一个实验是把一杯水放在一个铁盘上,绑上一根绳子上,然后利用绳子让铁盘转啊转,水也是不会洒的,这是因为离心力的关系。

接下来是“冰球”,大家是不是以为冰球是用冰块做成的球?哈哈!其实它不是。它是太空中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的“冰球”。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你会感觉到它不是冰冰的,而是热热的。

还有“液桥”,就是水的表面张力,在陆地上它的张力只有三毫米,而在太空中,竟然可以达到10厘米那么长,就像一座桥,所以取名“液桥”。

再者,在太空中,水是烧不开的,因为水处于失重状态,泡泡既不会往上走,也无法产生对流现象,所以水很难烧开。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就是空间站围绕地球旋转一圈需要90分钟哦!

这次的天宫课堂学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啊!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00字 篇2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我国还有三位航天员正在空间站出差呢?去年12月19日,他们在浩瀚的太空为我们上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同学们应该都收获颇丰吧!三个多月后的今天,“天宫课堂第二课”再一次和大家见面了!

首先,北京天宫课堂的主持人张老师和高老师为我们演示了一些科学小实验,并告诉我们:“失重并不是‘重力消失’”。正当我听得一头雾水的时候,空间站的三位航天员打开投屏,开始进行授课环节。首先,王亚平阿姨拿出了一只可爱而小巧的冰墩墩,让叶光富叔叔站在离他较远的位置。随后,她轻轻一抛,冰墩墩匀速的飘向了叶光富叔叔,我觉得在太空中时间像按了慢速键似的,大约用了十秒。冰墩墩才缓慢地飘到了叶光富叔叔的手中,而他又抛回给了王亚平阿姨,和刚才一样,还是慢慢地飘。王亚平阿姨告诉我们:“物体在太空中不受引力的情况下,受到作用力时沿力的方向匀速飘行。”我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太空和地面的区别,也对重力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当然,三位航天员给我们展示的实验不止这个,还有:液桥实验、水油离合实验等,都让人受益匪浅。

美好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三位航天员的授课也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未来是属于你们的。”这是翟志刚叔叔最后说给我们的话,我要好好学习,争取长大后做一名航天员,为祖国争光、做贡献!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00字 篇3

3月23日下午,我们班级组织观看了一场精彩非凡的直播。“天宫课堂”第二课。由我国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复在中国空间站内为我们上课。同学们为了观看这堂课期盼已久,都十分兴奋。

在这次直播中,宇航员们做了许许多多的实验,让我们感受到了太空的神奇与科学的趣味。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老师化身“太空建筑师”,仅用了自来水和两块板,就拉出了一条壮观的“液桥”,同学们惊叹不已。这是我们在地球上做不到甚至不敢想象的!为什么他们能在太空拉出这么长的“液桥”呢?王老师给出了答案:原来,在地面上,由于受到引力的影响,水的张力几乎微不足道,而在太空,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大,就可以拉出这神奇的“太空液桥”。这个小实验激发了我们对太空的好奇。

通过收看这次的“天宫课堂”,我不仅回味无穷,还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更感受到了我国的科技正在不断强大。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多科技工作者,他们在当时艰苦贫困的环境里,仍然坚持不断摸索,不断研究,如果他们能看到今天祖国先进的科技,他们该会多高兴啊!

无论是哪行哪业的工作者,正是有了他们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让那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变成了今日繁荣富强的东方雄狮。

作为我们这一代少先队员,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知识,争取能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出一份力量!

天宫课堂观后感500字第二课 篇4

邓麟鹤

今天,我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第一次感受到科学是如此的奇妙!

我们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对那神秘而遥远的太空进行了种种美妙的猜想。嫦娥奔月,九天揽月这些故事,都凝聚着祖先对那布满星星的太空的无比好奇。明朝就有一个叫万户的人,他为了实现登天的梦想,在凳子上绑了许多“火箭”,自己坐在凳子上,手里举着一只大风筝,然后派人点燃火箭,“嘭”的一声,万户在烟雾中消失,再也没能回来。虽然万户的实验没有成功,但他那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却久存在中国人的心中!

现在的中国已能制造出属于自己的飞船卫星,去探索浩翰的星空,完成了万户未实现的梦想。但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关于太空的科学疑惑,而《天宫课堂》刚好可以为我们解疑!

在《天宫课堂》第二课里,航天员老师们在太空中做了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其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重力的实验。老师在一个瓶子里装满水,用一根绳子绑起来,并在瓶壁上扎了一些圆孔,顿时,水像圆柱一样喷射而出!老师说他有办法能使水不洒出来。我才不信呢!我心想:怎么可能!除非堵住圆孔,这有什么了不起的!骗三岁小孩还差不多!但是接下来的一幕让我目瞪口呆!只见老师拎起绳子,让瓶子在空中转圈,而瓶中的水却一滴不漏!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我才明白其中的奥秘!

地球是世间万物的母亲,宇宙是令人神往的神奇的地方!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探索奥秘的空间,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篇5

上个学期,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在太空的天和核心舱内,三位宇航员老师第一次为我们介绍了核心舱内的有趣设施以及许多失重的小实验,非常有趣。这不,第二讲就来了!

第二堂课一开始,老师向我们提出了问题:“什么是失重?”这问题,可真得好好想一想。我苦思冥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答案:我在绊倒的时候,不就失重了吗?不过,为什么我不会飘起来,而会摔下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接着往下看,才得出了结论。原来,是万有引力。是的,我们就是因为地心引力而不会飘起来。

在天和核心舱内,王亚平、叶光富、翟志刚三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许多小实验:比如说乙酸钠溶液与茅根触碰而产生冰球的太空“冰雪”实验,还有用两块玻璃板之间搭水桥的太空水桥实验、水油分离实验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太空“冰雪”实验了!叶光富老师拿来了一袋乙酸钠溶液,把溶液交给了王亚平老师,王老师 www. 轻轻地一挤,溶液的袋口就出现了一颗小小的溶液球。在失重环境下,溶液球在半空中悬浮。王老师再拿出一根茅根,让茅根与溶液球进行接触,溶液球慢慢结晶,成为一个小冰球,真好玩!

“天宫课堂”让我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还让我见识到了无重力环境下的世界,可真神奇、真有趣!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