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葡萄沟》教案精选7篇正文

《葡萄沟》教案精选7篇

时间:2023-12-08 15:29:06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葡萄沟》教案精选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三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分析北师大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

2、练习概括主要段落的意思。

3、通过学生自主质疑、多媒体展示、美读感悟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4、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内容)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你们爱吃葡萄吗?吃时感觉味道如何?那么你知道我国哪儿生产的葡萄最多最好吗?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葡萄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检查预习,走进葡萄沟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认识多音字“分”。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课文中哪一句话来夸葡萄沟?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学找找课文的中心句,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精读课文,探索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一)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2、指名回答。理解“盛产”的意思。

3、总结葡萄沟第一个特点——板书:盛产水果。怪不得人们都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齐读,注意读出人们喜爱葡萄沟的心情。

过渡:葡萄沟的葡萄最惹人喜爱,那么我们去看看葡萄到底长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各种不同水果的图片,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好像去葡萄沟游览了一番,从整体上感受到葡萄沟水果多,真是个好地方。】

(二)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1)葡萄种在什么地方?

(2)夏天的葡萄长得怎么样?

出示句子:1.“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①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凉棚”;这句话中说什么像是凉棚?这么比方说明了什么?

②这句话是比喻茂密的葡萄枝叶展开后像搭的凉棚。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茂密、展开、绿色的凉棚”的意思。

③指名读,齐读。

④学习什么像什么的句式,并仿照说一说。

(3)秋天的葡萄又长得怎么样?

出示:“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色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①为什么你觉得葡萄沟的葡萄长的好呢?

②圈出表示葡萄颜色多的词语,理解“五光十色”。

③说说能不能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为什么?

④指名读,男女赛读。

⑤小练笔:天上的白云(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真是( )!

⑥总结葡萄沟第二个特点——板书:葡萄 五光十色。

(2)葡萄这么多,这么美,那葡萄沟的老乡怎么样呢?

出示句子: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齐读。

2、用这个句子里的一个词来形容维吾尔族老乡?

3、指名读,读出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抓住“准会”、“最甜”、“吃个够”这几个词,体会葡萄沟老乡的热情好客。

4、假如老师是一名游客,你们是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你们会对我说些什么?

5、读读葡萄沟热情好客的老乡吧,齐读。

6、总结葡萄沟第二个特点——板书:老乡 热情好客。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式把静止的文字还原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换词比较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想象思维。同时加入了句型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葡萄沟真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吧,美美地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那里的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还感受到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其实维吾尔族老乡还非常勤劳、能干,当他们收获下这漫山遍野的葡萄之后,有的运到城市去卖,有的制成葡萄干,他们是如何制作葡萄干的,这留待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选择文中的优美语句摘录下来。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教学难点】:

感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资源准备】:

1、一张地图

2、多媒体课件或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

3、少量的葡萄干

一、猜谜导入

1、讲新课前咱们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谜底:(葡萄沟)

2、出示中国地图:在我国新疆吐鲁番有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这就是葡萄沟板书课题《葡萄沟》齐读课题

二、内容研讨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葡萄沟出产水果)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如: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

2、这节课我们主要到三个地方去看一看 板书:山坡梯田、老家乡、阴房

3、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评价读的优点、缺点

(1)自读

(2)指名读

(3)指导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绿色的凉棚”

①听了你的读,我知道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②谁能通过读让人感受到凉棚多?重读“茂密”“一个个”

③师情景描述:在很热很热的夏天里,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一丝风也没有,你有什么感觉?(热、难受)这时你来到了这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又有什么感觉?

4、师:过渡语:葡萄的枝叶这么茂密,葡萄怎么样呢?

(1)说说葡萄叶和藤各是什么样(一大串、一大串说明葡萄很多很多)

(2)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葡萄的句子

(3)指名读

(4)你觉得这里的葡萄怎么样?自由说

(5)出示课件:五光十色的葡萄

5、过渡语:葡萄这样的诱人,真想吃个饱那里的老乡愿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热情好客、准会吃个够)

(1)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2)出示课件,进一步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品尝葡萄干,感受它的味道

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游览了葡

萄园,现在坐上汽车,老师领你们去阴房看看

(4)出示课件,教师范读

(5)葡萄干怎样?用一个成语表示: 板书:色鲜味甜

师小结:是啊,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盛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三、实效评价

学习了本课看你掌握了哪些的内容(我会填)

到了( )葡萄一串串地挂在( )底下,有( )的、有( )的、有( )的、暗红的、淡绿的( )美丽极了

【板书设计】:

葡萄沟(好地方)

山坡梯田 老家乡 阴房

(图) (图) (图)

葡萄多、美 热情好客 色鲜味甜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学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色鲜味甜的原因。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

设计意图:《葡萄沟》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的特点。葡萄沟不仅葡萄好,其他水果也非常好,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朗读,找句子体会“葡萄沟盛产水果。”这样,让琅琅的读书声代替烦琐的讲解,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

对,我和同学们有一样的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哪儿生产的葡萄又多又好吗?(设计意图:谈话式的导入使学生对葡萄产生了兴趣。)

2、揭题、读题

葡萄沟

3、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

课件显示:

看,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在她的西北部有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新疆,葡萄沟就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今天,我们就到葡萄沟去走一走,看一看。让我们响亮地再把课题读一遍好吗?

二、初读感知

1、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设计意图: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在我们的课本上,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了,你找到了吗?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用曲线划出来。

3、指读、齐读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各抒己见

在你们刚才所说的中间,你觉得什么最好,最诱人?引出葡萄

三、精读感悟

1、我也觉得葡萄沟的葡萄最吸引人,文中哪一句话直接为我们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呢?迅速浏览课文,把这句话用横线划出来好吗?(设计意图:直奔中心,了解葡萄沟葡萄的特点。)

2、指读描写葡萄的那句话。

3、课件出示描写葡萄的那句话。(设计意图:让直观的图使学生感受葡萄的特点,从而读好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满枝头,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4、自由朗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葡萄的颜色特别多,表示颜色多的有哪些词,(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色色俱全)这么多表示颜色的词,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五光十色呢?光从哪儿来的呢?

(2)想象:在阳光的照射下,光线映在了葡萄上,各种葡萄反射出来的光,交织在一起,色彩鲜艳,五光十色。雨过天晴,葡萄上的小水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清晨,残留在葡萄上的小露珠在朝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3)同学们说得真好,使人眼前仿佛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葡萄,成熟的葡萄那么美,红的像玛瑙,白的像珍珠,绿的像翡翠,每一个都水灵灵的,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4)指读、齐读。

(5)葡萄沟的葡萄不仅美,而且还“一大串一大串”的,从这个“一大串一大串”你体会到了什么呢?(葡萄又大又多)

(6)葡萄那么大,那么多,(看图),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葡萄的这一特点吗?

指读、男女生比赛读。(评价:读得都很棒,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一大串一大串沉甸甸的葡萄。)

(7)葡萄沟的葡萄又大又美,你们喜欢吗?让我们美美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好吗?

(7)读得真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句子背下来,回家以后与你的父母分享一下葡萄的多、美呢?试背,指名背

5、葡萄沟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的,五光十色,真诱人呀,如果此时你到葡萄沟去,你最想干什么?

你们的想法一定会实现的,因为那里的老乡——,他们准会——让你——。吃到你——,吃到你——这里的老乡真是热情好客呀!(板书:老乡热情好客)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吧,齐读这句话。

6、葡萄沟的葡萄那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你们知道吗?

(1)葡萄沟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板书:葡萄干色鲜味甜)

(2)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形容一个地方或一个事物有名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呢?读一读这些词(中外闻名、驰名中外、鼎鼎大名、赫赫有名、扬名四海)

(3)这里的葡萄干这么有名,与它独特的制作过程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看图,然后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说说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好吗?

(4)指名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5)听说,有一批游客今天抵达了葡萄沟,对葡萄干的制作过程非常感兴趣,谁来当一回小导游把他们带到晾房,里外好好参观参观,向游客介绍一下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自由练说,指名说说

(6)老师听说,以前有一些外国朋友看到葡萄沟这种奇特的制作葡萄干的过程,非常感兴趣,也学着来做,结果都失败了,葡萄都发霉变质了,因为只有在中国的新疆才有这种昼夜温差大,多风少雨的气候条件,才能用这种自然的方式制葡萄干,而且色鲜味甜。

(7)听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们肯定要忍不住夸一夸了

齐读中心句。

7、你还从文中的什么地方也感觉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呢?学习第一小节,引读课文,理解“盛产”

8、此时,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原因了吗?

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去了一个好地方,叫——葡萄沟,从文中的字里行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葡萄沟的好,让我们一起再来夸一夸这个好地方。齐读中心句

其实,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好地方,不信我们来听一首歌《新疆好》,正如歌里所唱的,新疆是个好地方,牛羊成群,瓜果遍地,随着西部的大开发,新疆会越来越好,相信我们同学以后也一定有机会亲自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到美丽的葡萄沟去看看,那么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齐读课题

五、作业超市(任选两题完成)

1、选择文中的优美句子摘录下来

2、向家人介绍葡萄沟

3、了解新疆的其它特产,选择其中的一种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萄又大又美

葡萄沟葡萄干色鲜味甜是个好地方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沟》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文章主要介绍葡萄沟出产的水果很多,尤以葡萄出名,并且那儿的老乡热情好客。作者通过介绍葡萄沟这个好地方,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反复品读,体会语句所蕴涵的情感,并鼓励学生自主地背过,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了《日月潭》、《北京》等类属写景的记叙文,初步掌握了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方法。本节课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此法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从而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我们美丽的祖国。另外,由于学生对新疆吐鲁番的地域环境、风土人情知之甚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反复读等形式,努力拉近文章与学生的时空距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语感。

3、采用小组合作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并读出感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则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相带

五、探究过程

(一)、质疑导课,初读感知

1、教师板书课题,请学生想一想,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前先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读?(画出生字,读准字音;在自然段的前面表上序号。)

3、检查自读情况。

(1) 出示生词卡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正音。

(2) 指名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你觉得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感知,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葡萄沟的水果多,在众多的水果中,人们最喜欢葡萄。

2、自读第二自然段:这段有几句话?从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随着学生的自由感知,教师适当引导。

(1)、学生自由交流。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两个词语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读,感知葡萄的多而美。

(3)、同学们,家里来了客人,你用什么招待他们?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4)、指名读,其他同学考虑,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小结:葡萄沟的葡萄好,人也好。

3、自读第三自然段:怎么样可以吃到新疆的葡萄?葡萄干是在什么地方制成的?

(1)、课件展示阴房,让学生了解阴房的样子。

(2)、在集市上我们经常见到卖葡萄干的,他们怎么吆喝,这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新疆葡萄干的有名。

(3)、指名读该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三)、总结全文。

1、通读全文,想一想,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葡萄沟呢?

2、看录相,进一步认识葡萄沟这个好地方。

板书设计:

葡萄 一大串一大串

19 葡萄沟五光十色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 色鲜味甜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交际目标:利用对话和人热情相处。

3、能力目标: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四、教、学具:

音响设备、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架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

五、教法:

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园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个夸张“吃”的动作)这三个字都是要求我们掌握的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三个字写得和葡萄一样美,是不是?(是)那我们就开始写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生写,师巡视)

师:写得真不错,下面翻开书,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边听录音边用“——”把它找出来。(播放录音)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一读。(生读)

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抽生读)

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小朋友读: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

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互相补充)师:说得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

步骤:先把说的读一读,把“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读好。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师:现在用你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师巡视,生自己挂,先挂上的给予加油。)

4、师:哇!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五光十色)

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5、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学生读)

大家一起来读,好不好?

6、师: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想时播放轻音乐)

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7、师: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三)教学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

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3、师: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4、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

5、师: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

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

6、师: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我们再齐读本段好吗?

7、师: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生齐读)

六、抄写:

师:读得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抄在本子上。(生抄写)

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起来读一读他们所摘抄的内容。

《葡萄沟》教案 篇6

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请班级里的小舞蹈家应天琦和郑桂芬小朋友给大家跳一跳新疆舞。(播放音乐,学生也可自由地做动作。)

2、师:新疆舞很优美,其实新疆还有更吸引大家的地方,想不想去了解一下。(出示课题:《葡萄沟》)学习生字“沟”。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观看葡萄沟的课件。

2、 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自主学习

1、 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 检查朗读情况。

⑴小老师领读生字。

⑵识字游戏一:摘葡萄

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⑶识字游戏二:找朋友

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

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好。涂好后站起来轻轻地读几遍。再指名读一读。

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⑹指导书写。“沟、够”“密、蜜”

⑺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课件出示地图:找找浙江、新疆;放大新疆的地图,找找吐鲁番。

2、出示词语,让学生给词语排排顺序。

吐鲁番 在 葡萄沟 新疆 的

3、 葡萄沟的水果很有名。有哪些?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说话练习:用句式有……有……还有……

4、 指导朗读这一段。

5、 小结。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下堂课再带你们去葡萄园看看那里的风光。

第二教时

一、 检查

1、 卡片认读生字,扩词

2、 师生引读第一段。

二、感悟体会

1、 请同学们坐稳了,老师带你们去葡萄园观光旅游了。(播放课件)

2、 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 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

(1)让学生上黑板画图理解“茂密”。

(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为什么时绿色的凉棚?

(教师可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也可用画好的简笔画理解。)

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看课件,然后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并让孩子“挂”在葡萄架下(已经在黑板上画好的茂密的葡萄架)

(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

(看课件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

(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教师戴上新疆帽,微笑着走来)

(1)口语交际: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对我们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

(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

(3)我们新疆老乡让你们把葡萄吃个够,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板书热情好客)

⑷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

(带着感受读课文)

6、 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看课件)说说阴房是什么样子的。

7、 老乡还有个问题要考考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8、 (读课文,看录象悟,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9、 观察、品尝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书:色鲜味甜)

10、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怎样推销葡萄干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

四人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全班交流。

三、升华

1、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了葡萄沟,请你们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3、用句式“因为(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说话练习,总结课文。

四、指导写剩下的生字。

五、实践活动:小调查

我的家乡

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设成就等),完成在“我的展示台”作业纸上,准备在本单元语文园地里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

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色鲜味甜

真是个好地方

课后分析:

这堂课利用多媒体,缩短了时空、距离,形象地再现了情境,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茂盛、凉棚、五光十色、阴房”等,而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了新疆葡萄多、美,此时的朗读不用说……是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中还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之一,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如:“老乡的采访”“推销葡萄干”。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高,氛围很浓,真希望天天上课以这样的效果啊!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热情。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而且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积累生字词,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体会葡萄沟的美丽风光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葡萄沟景色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

3、简介新疆:新疆是个好地方,古称西域,是我国西北一个省区的名称,全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

4、师:新疆最有名的特产是什么?

出示课题:《葡萄沟》

齐读课题,认读“沟”字

5、简介葡萄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葡萄沟位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范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它品种多,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3、默读课文,理解层意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本课生字可采用以下方法引导识字。

①揭示课题识字:沟

②查找地图识字:疆、鲁、番、维、吾

③以旧带新识字:难堆准谁—维语—吾

④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堡、沟

⑤形近字对比识字:密—蜜

⑥编字谜、猜字谜识字:多—句(够);弟弟站在木头边(梯)。

⑦联系生活识字:梯(电梯)、维(维生素)、蜜(蜂蜜)

2、写字指导

⑴发现规律:

“双胞胎”:蜜—密(形似)沟—够(音近)

同偏旁:搭—摘

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

⑵重点指导:

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并排。

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四、课下作业

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字词

2、分节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过度语

课文中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我们首先来朗读体会第一自然段。

2、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⑴自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⑵交流:第一句: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第二句:总的说葡萄沟出产的水果。

第三句:具体说葡萄沟出产哪些水果。

⑶默读:思考①第二句和第三句有什么关系?(总—分)

②按什么顺序写葡萄沟出产的水果?(时间顺序)

⑷比较:九月份葡萄成熟了。

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第二句写得好,因为这样写表达了人们的感情。另外看出葡萄这一水果要重点写,要写人们为什么喜爱它,这样写就引起下文。]

⑸齐读:注意读出人们喜爱葡萄的心情。

3、朗读感悟第二自然段

⑴过渡语:葡萄沟葡萄最惹人喜爱,那么,你觉得葡萄沟的葡萄长得怎么样呢?

⑵指名读:标出描写葡萄的语句。

⑶交流:

①你从哪句话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第二句)

出示句子:“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揭示: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说明种得多,长得好。)

a.从“茂密”一词可以看出葡萄的枝叶长得很旺盛,又多又好叶子一个压着一个看不出缝隙,说明叶子长得又多又好。

b.你还能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看出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

生答:从“一个个”中,先比较“一个”和“一个个”

书上用了“一个个”,“一个个”比“一个”的数量要多得多。

一棵葡萄就像一个绿色的凉棚,棵棵葡萄都像绿色的凉棚,连成一片,说明葡萄长得又多又好。

c.问:为什么说“像搭起一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观察图)

生答:因为葡萄是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梯田的形状象一级一级的楼梯,一个台阶上就有一个绿色的凉棚,葡萄长得又多又好,连成了一片,所以说“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②成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第三句)

出示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你还能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

a.从“一大串一大串”中可以看出葡萄不仅长得好,而且产量高,获得了大丰收,一串挨着一串地挂在葡萄架上。

(观察图)这是葡萄成熟后的景象,果实累累一大串挨着一大串。

b.从“有……”中看出葡萄的品种很多,结得也多,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从葡萄成熟后的颜色我们可以看出葡萄的品种多,课文中为什么说“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c.五光十色什么意思?色彩鲜艳,形式多样。

读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小声读仔细体会)再指名读。

为什么你会觉得它很美?

你能结合书上这个句子和生活中你见到的葡萄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吗?

d.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使人眼前仿佛看到了那五光十色的葡萄,成熟后的葡萄这样美,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指名读(3名),再齐读。

③要是这个时候,你到葡萄沟来,会受到怎样的招待?为什么用最甜的葡萄招待来客?说明什么?[“让你吃个够”体会到那里的老乡热情好客。]“要是”何意?(如果,假如。)练习用“要是”说话。

讨论: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因为葡萄沟的葡萄多、品种多、味道好,再加上那里的老乡热情好客,所以……]

⑷指导读:读出赞美它的感情。

⑸小结: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大、多、美、甜。]

4、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

⑴过渡语:葡萄获得了大丰收,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葡萄,人们吃也吃不完,就想尽了各种方法来很好地食用它,你都知道人们都是怎么食用它的吗?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葡萄沟的人们也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来很好地食用它,他们除了同学们所说的外,就把剩余大量的葡萄制成了葡萄干。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三段。

⑵指名读:思考收下来的葡萄怎么办?(有的……有的……)

⑶交流:

①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理解:这句话是讲葡萄干怎样制成的。葡萄放在阴房里,挂在架子上,阴房四壁有许多小孔,可以使空气流动,里面的热空气流动着,把葡萄里的水分蒸发掉,葡萄减少水分,留下糖分,所以特别甜,由于在阴房里晾,所以颜色很鲜。

②在哪儿制成的?阴房什么样?

③制成的葡萄干什么样?为什么很有名?

④葡萄干有什么特点?(颜色鲜、味道甜、很有名或色鲜、味甜、有名。)

⑷朗读

5、朗读感悟第四三自然段

⑴过渡语:葡萄沟的葡萄长得这样好,品种又这样多,已让人垂涎欲滴,葡萄干又是这样的色鲜味甜,又有这么多的用处,更是让人垂涎三尺。你们说,葡萄沟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

⑵齐读最后一段

⑶作者在了解了葡萄沟后,饱含对葡萄沟深深的爱意,发出了心中的赞语,请你怀着与作者同样的感情,抒发出你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⑷指名读,再齐读。

⑸为什么说是个好地方?[①那里出产许多水果,其中葡萄最让人喜爱;②葡萄产量高、味道美、老乡热情好客;③葡萄干色鲜、味甜、有名。]

⑹小结:此句话,概括总结全文,同开头呼应。

三、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生质疑

⑴“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知道就让他们介绍,不知道教师就介绍: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

⑵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

3、总结:引导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四、课后延伸

1、积累运用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摘抄词句。

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2、话说新疆。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者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上一两句话。

3、借课后练习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和建设成就等),准备在本组语文园地里展示和交流。

板书设计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