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优秀8篇)正文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优秀8篇)

时间:2023-09-30 13:25:04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这次为您整理了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开学第一课观后有感2023 篇1

说起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一定离不开20_年的北京冬奥会。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关注着冬奥会的赛事,守在电视机前看奥运健儿们奋力拼搏的模样,他们为祖争得了荣誉,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真的非常了不起!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就将冬奥冠军、现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请到了节目中。其中有我最喜欢的运动员徐梦桃,她是今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

我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夺冠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我又去了解了一下她的事迹。

20_年温哥华冬奥会,她右腿前交叉韧带断裂,颈椎盘右侧横突,右腿内侧韧带撕裂,20_年平昌冬奥会期间,她遭遇左腿前交叉韧带断裂,今年北京冬奥会,她又进行了双腿半月板手术,这枚金牌来得太不容易了,凝聚了太多的拼搏和努力。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徐梦桃四次参加冬奥会,从未退缩,她说,“我现在就像说一件事,请所有人都不要放弃努力,你的努力也许在什么时候就会帮到你,而且一定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徐梦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奋斗成就梦想”的真谛,也让我更深刻地领略到了北京冬奥精神——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

她是新时代的奋斗者,是我们所有中小学生的榜样,我也要拿出奋斗的劲儿头,以崭新的面貌开启新学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00字心得体会作文 篇2

常有人说:不要忘本。也许有些时候我们确实忘了它。孔子的语录又有几个人真正拜读;老子的教导又有多少人真正遵守?很多人,他们知道感谢现在的生活,感谢每一个曾为现在生活而付出奋斗的人。有些人,他们憎恨现在的生活,目光深深地被心目中的“乌托邦”吸引。然后他们就真的忘了本,无视了一切国家为他所提供的便利条件。

有一群人,他们曾为了中国的明天无私地奋斗,他们虽然最后成功了,但却无法享受这辛勤的、浸满了血和泪的果实,后人又将树变矮变繁茂,于是所有踮起脚尖的孩子都能够到,他们品尝着果实,继承了什么呢?

继承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和梦想。

现在的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似乎这些事情不必考虑之后,我们就开始抱怨上天没给我们不用学习就能解题的智慧了吧。但在八十年前,我们的国家远没有这么美好,长征时期,伟大的红军战士用双脚跨越了两万五千里丈量了大半个中国。没有什么休息,也没有充足的食物,有时更是饥寒交迫,这是有多少苦难啊!这是他们会抱怨吗?他们不会!这是伟大的革命事业,是最需要执着与牺牲的,那时,为革命事业牺牲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荣吧!

胡正先老人曾在十二岁时加入红军,那时他还没有步枪高,但一路跟着红军走。当时条件很艰苦,在祁连山冰天雪地48天不见一粒粮食。他们不单生活如此艰苦,连敌人也不放过他们,时不时地围追堵截。胡正先座位长征途中的通信工作者,电池是最重要的,一次他摔进四五米深的沟里,只顾着在地上摸找电池,死也要找到它。胡正先老人告诉同学们:“我这一生有两个信念:第一是‘跟着走’,第二个是‘为国家贡献所有力量’。”就是这两个信念支撑他走到了今天。

但回来想想我们自己,难道也有如此无私的信念支撑着我们吗?那种痛其实现在已经极少有人能够体会了,我们也更不会了解到,当时的境地究竟有多么绝望。这是长征啊!永远不会磨灭的长征,是为新中国成立的奋力一搏,是全国人民团结的象征,这也引发我们的深思:现在呢?现在的话我们还能够如此无私如此拼命吗?

不会了,一旦体会到了和平安宁的甜蜜,这些痛苦就更遭受不得了。坚持不懈、团结一心的本源早已干枯,但我相信一定还有一颗种子,埋藏在深深的土壤之下,等待那个命定的人使它萌发……

至少在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牢牢记住那些曾为中国美好明天付出的人,并真心地感谢他们。

开学第一课观后有感700字 开学第一课观后有感700字 篇3

开学的第天晚上,我看了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节目,看时很激动,看后很感动。

《开学第一课》分为四节课,我感触最深的是“孝”这节课。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对“孝”的理解已不是以前那样的单薄和浅薄。

原来,“孝”字是“老”的上半部和“子”字组合而成。《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由子奉待老者,把父母放在第一位,便是孝了。

“孝”应该怎样传承下去呢?这一课里就讲到了传承。孝,应该由长辈或是父母做出来,儿女们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孝顺。不过,好的榜样有好的作用,不好的则相反。

比如,我姥姥就很孝顺,她对我的太姥简直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姥爷家的老少三辈没有不夸的。有了姥姥的带头,我的妈妈也很孝顺,她对我姥姥,我奶奶都非常好,从平时的饮食起居到身体状况再到穿着打扮,妈妈什么都想在前面,那份孝心感动得两位老人逢人就夸,这边说养了一个好闺女,那边说遇上了一个好媳妇。有姥姥和妈妈这样的榜样,我也学会了孝顺。从一声声问候到一次次家务劳动再到为姥姥为父母分忧,我都是融进了一点一滴之中。我帮姥姥洗碗抹地,还学会了做简单的饭菜,我炒的西红柿炒鸡蛋得到了姥姥姥爷的夸赞。暑假期间,我还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帮助爸爸妈妈干些店里的清理卫生的活儿。我哪是为了挣点小钱,纯是为了进一点孝心。

我姥姥家前院有一位老奶奶,她的儿媳妇对她很不好,老奶奶的孙子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当着大家的面对他的妈妈说:你怎么对奶奶,我长大就怎么对你!她的妈妈红了脸,低了头。从此后有了很大的改变。

通过《开学第一课》我懂了什么是孝,怎样行孝,我更明白了家长在孝心方面的重要作用。我所做的那一点点行孝的事,都是父母教会的。今后,我会按照“入则孝”的古训,做一个知孝行孝的好少年,并且一直做下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

9月4日晚,全国亿万中小学生将在电视机前收看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的《开学第一课》。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第一课的主题定为“英雄不朽”。在今年的课上,上至九十多岁的抗战老兵和老艺术家,下至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他们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与学生们共同缅怀这段历史。

我看到王伯惠今年93岁,他在战火中读过书,也在学业中打过仗。王伯惠12岁初中毕业,16岁进入西南联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用现在的话说,也是一个十足的学霸。

当时,抗战进入了第七年,昆明靠近缅甸,中国沿海一带已被日军占领,国际军援物资运输完全依靠滇缅公路,这是唯一的国际通道。王伯惠说,当时同学们都想上前线。1944年,政府征调大学生从军当翻译,王伯惠便与战友们进入中国驻印军新38师,担任工兵和翻译官。

王伯惠告诫同学们,只有每个年轻人都懂得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才有和平生活,而上阵打仗则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他与同学们唱起“毕业歌”。他说,老人已经完成了使命,现在我们把国家交给你们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自强。

现场,TFBOYS还宣读《少年自强宣言》:“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英雄先辈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做自己的梦想。我们宣誓: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也知道了今天的中国人是多么的让人骄傲,我一定更加努力的学习……

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200字 篇5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回首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战士用他们鲜红的热血染红了大地,换来中国人民的和平,他们的无畏精神像春潮一般温暖着我的心灵。

当你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地升上天空,当你感受到那令人骄傲的红领巾飘扬在你的胸前,你可知道这背后的艰苦历程?

在中国有一段被屈辱的历史,敌人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横行霸道,举着刺刀朝战士们冲来。三十万的南京同胞被日军变成了刺刀下的牺牲之物。为了保卫祖国,英勇的中华儿女不甘屈辱、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他们把可贵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红军们的一声声呐喊,一声声坚定的脚步声,一声声宁死也要救国的誓言,震天动地。是他们用那伟大的革命精神换来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没有他们那挥洒的鲜血,就没有我们现在那满地的鲜花,没有他们的战火硝烟,就没有我们那甜美的空气。是他们,改写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耻辱!是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一切!我们不要忘,也不能忘!

黄继光抗美援朝,他用胸膛堵住敌人的火炮口让战友前进的场景在我的脑子里深深地烙住了;董存瑞舍身炸敌人的碉堡,英勇牺牲。“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这坚定的话语出自于年仅十三岁的刘胡兰口中,为了国家机密,在敌人面前她仍宁死不屈,为了百姓从容的走向刺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伟大领袖毛主席为革命烈士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狼牙山五壮士、李大钊、马宝玉……这些英勇的革命烈士带来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学习,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

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更要把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下去。今日,我们是勤奋苦读的莘莘学子,而明日,我们将成为保卫祖国的栋梁之才!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该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奋斗目标。老师常说,当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念书时,就应该想起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如果我们不好好做人,不认真读书,这怎么对得起革命先烈和祖国对我们的期望呢?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弘扬雷锋精神,多阅读红色书籍,多了解祖国战争历史,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怀着这样坚定和必胜的信念,我们不动摇、不懈怠。

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为了祖国,我们也要学习烈士们的精神,努力读书,努力拼搏,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好好做人,刻苦读书,身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其实或许我们每天都可以贡献祖国:见到地板上有垃圾,我们可以弯一弯腰,捡起它把它送回属于它的垃圾桶,我们也不可以随地乱扔垃圾,保护祖国的生态环境;尊老爱幼,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我们努力读书,学习战士精神,我们是为祖国而生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这绚丽多彩的花朵去衬托伟大的祖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心得体会作文 篇6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就是开学季的到来,在家里度过了漫长的20__假期后,又迎来了一个学年的开学季。新的学期,新的面貌,我们都要收拾好心情返校学习,为自己的未来继续努力奋斗。与此同时,每到开学季,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都会隆重地与我们全国中小学生见面。作为一档有_年历史的节目,历年来都秉承着“教育”的宗旨,教育全国青少年。是一部非凡意义的教育节目,值得我们各位学生认真看,感受节目的价值与内涵。

在了解过《开学第一课》的朋友都会知道该节目有着特定的教育目的,旨在传递出积极健康正能量的观念,从而正确引导孩子们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一期的《开学第一课》主题都不尽相同,让我们的感慨深刻以及收获颇丰。时间转瞬即逝,今年的主题是_,节目组请来了谢兴昌、何晓莉、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等嘉宾。通过《开学第一课》节目里,使我们认识到理想的重要性。

从1999年至今,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派出323名队员,在贫瘠的西海固地区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智志双扶”的接力,用知识守护着孩子们的理想。20多年前,当地因为办学条件紧张,晚自习之后就断电了,学生们需要点蜡烛学习,许多孩子甚至会借着教师宿舍的灯光读书。第一届支教团的张秀丽老师回忆起当时的画面,依然眼含热泪。而如今,西海固的自然环境和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节目中,撒贝宁与厦门、闽宁两地同时连线,三地共同演唱了一首《歌声与微笑》,继续传递这份延续23年的帮扶情谊和爱心接力棒。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百年沧桑,恰是风华正茂。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培育出的革命精神,汇聚成了一首首动人的赞歌,先辈们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为的是我们可以拥有如今的新生活,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铭记与感恩。身为少年的我们要明白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们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200字 篇7

迎来新的学期,怀揣新的梦想,秉承新的信念,启航新的征程。与退役军人座谈未来,敞开心扉迎接未来,立下志向勇创未来,这个学期,别样的开学第一课令所有同学都铭记心间,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课,由海陆空三军的退役军人为我们展现了他们生涯中的英勇事迹与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分享了一些生活中不常得来的有益经验。

首先,张志勇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他由富至贫,通过旅游观察世界献身公益的“精准扶贫,拥抱远方”的故事。穿不暖的衣裳,吃不饱的食物,用不好的工具……这些,都是对贫困山区人民最真实的写照。他们虽时刻与身边的种种因素做着斗争,但也时刻微笑着面对着那艰难的生活与未知的未来。也就是这些灿烂的笑容与坚定的意志,这一幕幕景象都烙印在张志勇老师的心中,令他动容。就是这种独特的经历,使张志勇老师走上志愿之路,扎根贫困山村,尽自己所能,精准扶贫,帮助山村人民将目光放长远,去展望未来。作为生活在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的我们虽不愁吃穿,但也要时刻心心相连,多去帮助他人,多去想想帮助那些贫困山区的人民。做好当下,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负责,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信心,为自己的人生道路立下志向。这些,想必最终都会在未来生活中推你一把,对你有所帮助。

接着,杜鑫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他迎难而上,永不退缩的“合作帮扶,勇于献身”的故事。如果现在在你面前有两种选择,过悠闲日子享幸福生活与助国家发展护伟大成果,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会选第一种,没有忧虑的日子是多么得美好,而杜鑫老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第二种。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防控工作艰难进行之时,杜鑫老师第一时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在需要力量支援边疆地区时,他又赶赴了位于祖国边疆的新疆喀什地区进行了农业助力工作,与当地的农产品户手拉手,心连心,共同为实现脱贫攻坚任务而努力着。这种不忘初心,勇于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所有人敬佩。世界很大,虽然我们自己的力量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大家都携起手来,相信脱贫致富会在不久的将来取得重大成果。让我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后,朱洪葵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她坚守岗位,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牢记使命”有关的故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朱洪葵老师以她坚定不摇的信念与意志获得了属于她应得的荣誉,作为一名党员的她也在自己的职位上发光发热,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民群众。作为新时代好少年的我们也要学习朱洪葵老师那种坚定信仰,信念与信心的意志力,需要有担当,有使命感,有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努力朝着我们奋斗的目标而奋勇前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话家国梦,立志创未来!”现在的努力奋斗都是一步步为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让我们踏实走好每一步,迎接困难,迎接挑战,朝着属于自己的未来而奋力前行吧!

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1200字 篇8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傲骨,这是勇敢顽强的红色精神。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一路走来,红色基因一直在传承着。

从前,革命烈士们的红色基因叫做红军精神。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越是困难重重,就越要迎难而上,越多艰难险阻,就有越多的胜利。而最可贵的就是这胜利的来之不易与胜利背后的艰辛。其中,过草地就是行军路上最煎熬的时期之一。

持续的饥饿与长途跋涉让意志顽强的战士也难以抵抗身体的疲惫。

起初,战士们还有出发前准备的青稞麦,但是青稞麦只能一颗一颗数着吃,不经饿,难消化,草地还没走完一半,就没了粮食。为了生存,红军战士们只能依靠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甚至煮皮带吃来充饥。虽然红军过草地是在八月,但是草地昼夜温差大,正午还骄阳似火,夜里却让人冻得瑟瑟发抖。无垠的草地没有路可走,处处都是沼泽泥潭和深浅不一的河流。有时,暴风雨的突袭让原本就难以前行的草地蒙上了一层灰色。

聂帅在回忆录中写道:过草地那些日子,天气是风一阵雨一阵,身上是干一阵湿一阵,肚里是饱一顿饥一顿,走路是深一脚浅一脚。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和生存条件之下,红军战士们用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自然的力量,从一望无际的草地里走了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们心底的红军精神是无私的!是伟大的!这就是他们拥有的最炽热的红色基因啊!行程万里,崇高的革命理想在前行,红色基因也在长征的路上传承着,在建设美好新中国的路上传承着。

几度风雨,几载春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书写了光辉的历史。从前的烈士们用他们的汗水与鲜血为我们铺就了实现中国梦的路,现在的我们要继续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走在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路上。如今的中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正在大踏步走向美好生活。

在这个新时代,群众的问题有了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一线工作者创造力与行动力十足红色基因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从前的红色基因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新时代的我们,应传承红色基因,加入属于新时代的新鲜力量。敢担当,有作为,再创新。勇于担起自己肩负的责任,有一番自己的作为,不断创新,展现新时代的我们应有的精神风貌,成为一名优秀的时代新人。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在祖国欣欣向荣,高速发展的时刻,我们要刻苦学习,勇于拼搏,自强不息。幸福不会空降,梦想需要奋斗,把握新时代的新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走在新的征途,不忘峥嵘岁月,争做时代新人。历史的车轮从未停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红色基因让华夏儿女成为每个时代的传奇,在每个时代里的时代新人都传承了那传奇的红色基因。

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一直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着,传承着。

【2022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征文800字5篇】相关推荐文章:

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800字 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范文精选

2022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800字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