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最新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400(精彩4篇)正文

最新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400(精彩4篇)

时间:2023-06-25 11:16:22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整理的最新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400(精彩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篇1

在暑假,我观看了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背景,讲了在长津湖战役之后,美军在英勇无畏的军民的攻击下被迫撤退,而刚完成任务的七连和九连的战士们又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炸毁水门桥,以此切断敌人的后路。在去水门桥的路中,皑皑白雪猛烈落下,装在电台里的电池被冻住了,七连不能与指挥部联系,许多战士都掉入了雪坑里,到达水门桥时已经疲惫不已。而平河炸坦克的情景,最为触动人心。平和抱着炸药钻到坦克底下,无声注视着伍千里,要他引爆炸药,炸毁坦克。那一刻,那一个眼神,伍千里的眼里满是不舍,可为了战争的胜利,伍千里手中的子弹想炸药包,瞬间,火焰布满了他的视线……排长余从戎为了保护剩下的战友,一个人吸引了敌机的注意力,让敌机没发现战友,可自己却牺牲在了敌机的炮火之下。第三次炸桥时,指导员梅生,驾驶着一辆车,嘴里含着女儿的照片,英勇地向敌军方向俯冲,撞向敌军的坦克。

最后,连长伍千里带着炮弹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桥上,面对着众多敌军的包围,他不绿色作文网屑一笑,在子弹的穿透中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一枪击中炮弹,再次炸毁了水门桥。

战役结束后,伍万里的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让人肃然起敬!这便是“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这部电影的每一幅画面都令人震撼,同装备先进、伙食丰富的美军战斗,他们没有胆怯,没有退缩,用自己的生命来完成任务。七连战士的光辉形象令我终生难忘,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锤炼高尚品格,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光彩!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篇2

公元1950年,那一年的天气特别冷,冰雪把所覆盖的一切冻得晶莹剔透,气温降至摄氏零下三、四十度。然而,在这块极不适宜人类活动的冰雪世界里,却发生了一系列异常惨烈的战斗。

11月底的一天,衣着单薄的志愿军战士白雪皑皑的大山中冲出,他们有的人甚至没有鞋,抱着陈旧的步枪,举着木柄手榴弹在酷寒的冰雪中冲锋,异常勇猛地插入“联合国军”的行军纵队,锲入道路两侧的制高点。他们意图很显然,就是要把冒险进攻的“联合国军”围歼于此。

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联合国军”损失惨重。清醒过来后他们不顾一切地聚拢抱团,然后在密集的空地火力掩护下奋力突围。尽管他们使用了成吨成吨的炮弹炸弹,但这一突围过程依然异常艰难,几乎每一个制高点、每一公里的道路争夺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不断有杀红眼的志愿军战士拉响炸药或手榴弹与对手同归于尽,不断有伤者在极寒中呻吟着,慢慢失去意识和生命,甚至不断有成建制的班、排、连在炮火灼烤的雪水泥浆中又被寒风冻成冰坨……轰鸣的爆炸声、拼命的厮杀声、以及濒死者的哭喊声充斥着长津湖地区。

然而,双方的指挥官并没有精力关注这些既壮丽又残酷的场景,他们嘴里都在喃喃念着一个名字——水门桥。

这里是盖马高原的南端,长津湖水库底下引水涵洞里的水从这里汇入四条巨大的管道内,以极陡的坡度伸向山下流到河里。在管道和公路相交的地方,有唯一一座通往长津湖地区以外的车道桥梁。桥架在两座山体之间,跨度8.8米,下面是万丈深渊,大概因为两边悬崖陡峭如门,地图上这座桥的名字叫水门桥。向南渡过此桥不远,便一眼能望见宽阔的海岸线和元山港口;而如果一旦这座桥断掉,不论是多庞大的军队,也只能被堵于此,再无退路。

水门桥,尤如一扇门,这扇门一旦关上,长津湖地区的敌军就面临着合围和被歼灭的危险,再多的车辆、坦克和火炮也撤不出去。

很显然,水门桥决定着这次战役的胜利与否。

首先意识到这个命门的是中国军队。

12月1日,志愿军一支侦察小分队就穿插到了附近,在风雪长途奔袭而来、冻得瑟瑟发抖的士兵思维却依然敏锐,尽管这座桥在当时毫不起眼,但他们严格按照指令对桥梁进行了破坏。

因为长途穿插奔袭,随身携带炸药并不多,但仍然充分地运用了炸药并把桥面炸毁。按照当时普通中国军人的经验和知识,要在这么恶劣的天气和这么偏远的地方要把这桥恢复到能通汽车的程度,没个十天半个月是不行的。

尽管如此,这支小分队还是很谨慎地安排了观察哨进行监视。不出所料,大桥被炸令"联合国军"焦急万分,一个工兵营很快就带着一些稀奇古怪的装备赶到,并开始了维修作业。但令中国哨兵感到惊奇的是,凭借那些稀奇古怪的装备和附近的一堆木料,"联合国军"居然很快就以木框体结构修好了桥。当看到载重卡车能够缓缓的驶过新的木桥时,哨兵开始着急了。

不过穿插而来的小分队并没有犹豫,他们很快集结起力量筹备了第二次炸桥。白天虽属于"联合国军",但夜晚却属于志愿军。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篇3

今天,我很兴奋,因为妈妈对我说:“孙赞新,《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了,你想不想看?”“想!”我说。

说那七连打完“北极熊团”后,他们到一个地方去炸机场,截断敌人的退路。就在快全歼敌人的时候,上级给了他们一条命令,退出战斗,炸毁水门桥。

当他们抵达水门桥后,发现九连已经炸桥了,但是被山上碉堡里的美军发现了。伤亡很大,七连连长伍千里便喊“救人!”

到了白天,七连指战员和九连幸存的同志们在山下一个地方汇合,伍千里问九连连长:“昨天晚上的火力点跟今天侦查员报告有什么不同?”

“除了南面的火力点没了,其它都一样。”九连连长说。

“那就说美国人故意在南边不放火力点,就是想引诱我们来指挥所,然后来个一锅端,那我们先把水泵管炸断,然后进入水泵房,把它炸了。”伍千里说。

第二天晚上,他们先炸水泵房。.。.。.七连指战员和九连的同志们又一次成功地炸毁水门桥的一部分。过了一天,美军把桥修好了。正准备过桥,伍千里和同志们又出现了,他们直奔美军指挥部,将指挥官一枪打死,又消灭了剩下的“虾兵蟹将”。可是美军陆战一师派来的增援部队到了。这次战斗,七连指战员和九连幸存的同志们拼成的7人中,只剩下一人——伍万里。看到这里,我流泪了。

志愿军成功的三炸水门桥,但是美军的增援部队来了,他们空运的一批钢铁桥梁、桥面。.。.。.最终美军逃走了。但是,中国志愿军解放了朝鲜,赶走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者。

英雄不朽!正是在那个年代有这些前辈们的流血牺牲,才有了今天的和平,才有了今天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向长津湖、清川江、全体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烈士致敬!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心得 篇4

七十二年前,解放战争刚刚结束,在硝烟消散不久的中国大地上,一支中国人民志愿军横跨鸭绿江,向着朝鲜方向进发。毛主席的宣言仿佛还响在士兵们的耳畔:“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1950年11月,刺骨的寒风已经在长津湖肆虐,但突然提前的军令依旧被彻底执行。还穿着夏季单薄衣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六连抵达战场,他们接到了坚守死鹰岭的任务,而当时朝鲜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四十摄氏度。为了完美地完成这项任务,连队的士兵在天寒地冻中待了一个晚上,甚至不敢生火取暖,怕引起美军的注意。彼时战况对我军不利,伏击美军已经是当时能施行的最有效的打击方式,连队身上背负的使命十分沉重。战士们意志坚强,但单薄的夏装抵挡不了寒风,即便如此,没有人从战场中撤退。

第二日,正面战场打响了,附近的兄弟部队却奇怪地发现,执行防守任务的六连没有开火。他们派遣参谋打探,迎接他们的,却是战壕中仍旧保持着战斗姿势的一座座冰雕。原来在一夜的坚守中士兵们居然全部冻死,而临死前,所有人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姿势。

时至今日,距离那场战争已经过去了七十二年,钢铁铸造的伟人们走了,但由伟人铸造的钢铁留了下来,继续庇佑着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七十二周年纪念日之际,我谨以那些中国英雄们的事迹,来缅怀那场惨烈而伟大的战争,和战争中牺牲的,最可爱的人们。

现如今炮火早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些事迹被轻飘飘的文字记录,没有人能看到这些数字背后的血肉。但我们能在2022年吃饱穿暖,走在高速发展富国强民的道路上,是因为脚下踩着的,是先辈用血浇筑的阶梯,头顶上,是没有战火的蓝天。“让那些内外_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