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三》作文精彩6篇正文

《高三》作文精彩6篇

时间:2024-06-10 15:30:31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高三》作文精彩6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高三作文 篇1

高三?谁都知道。

高三的天宇是由一座庞大的坐标撑起的。

老师像狱卒,父母像跟班,同学像敌人。

同学们的抽屉里桌子上都放满了做过的没做过的试卷,剩下的日子里挤满了高高低低的数不胜数的测验分数,甚至梦里都充斥着演算背诵分析推理。从节日里穿过,竟然连看一眼休闲的街道的心思都没有了。开始的时候大家还问国庆放假么,元旦放假么,后来连星期天休息么都不问了。

高三,像一台榨油机,那些饱满的,香喷喷的菜籽、花生、大豆、葵花,经过300多个日夜的挤榨,最后成了一块坚硬如铁的又干又硬的饼。可是,那些油呢?谁也不知道流去了哪里。

每当我们看到青春的脸庞被惨白的日光灯吸干了血色,看到鲜红的分数牵引出伤心的泪水,都忍不住想叹息。但是,我们不会在自己面前叹息,我们只能故作欣喜地告诉自己,这是自己必须经历的第一场风霜,之后,果实就开始散发出香味。

高三,只有身在高三的人才懂得其中的痛苦,只有身在高三的人才能深深体会到叛逆的味道。孜孜不倦的学子们在面对不平的付出与回报时摇头苦叹:难道我的未来只是个梦?不!我要说,在某种意义上,选择意味着放弃,尝试的结局是更替,重复代表着新的开端,努力只是过程的装饰。

高三!高三的人生是一朵如灯的野菊,开在秋季的春风里。它将从从容容地绽放……

优秀高三作文 篇2

阳光的碎金里,落叶又纷纷的下起了雨,好似断了魂的金蝴蝶,融入春泥,化作玉浆。

——题记

时序如轮廓,周而复始。春走了,夏也走了,司秋之神欣然驾临。它带来的是成熟的果实,是堕落的花瓣,它更带来了成千上万的金蝴蝶,飞旋在蓝天淡云下。正所谓,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面对生命的衰竭,它们并未悲戚,愈是临近生命的尽头,它们愈将生命演的壮烈豪放,落地为泥,滋养新生命。

看到此情此景,才感悟到了感谢的内涵。它独有这朴素的美丽,蕴含了千丝万缕的深情。正如那落叶一样,即使在生命终结时,它也要归根落地。

而我面对迷茫的人生,好似一条小船,徘徊在无情的海域,时刻准备着与咆哮的海浪搏击。正因为那导航灯的指示,我才在黑暗中得以前进,正因为风雨中海燕的陪伴,我这只寂寞的小船才感到了生的气息。树开了花,不会忘记种,花结了果,不会忘记树,而我又怎能忘记迷茫困苦中的一把挽扶呢?心的湖水泛起了涟漪,感谢冬日里的一把火送与我温暖,感谢干渴中的那一滴水赠予我的清凉,感谢春日的清风抹去了我往日的沧桑。我也许不知道是谁给了我生命中的阳光。但我知道寂寞中有人用温暖的火焰燃点了我失落的心,无奈中有人用积极的话语了弥补了我空虚的心。我反复的问自己“我该怎样感谢,我该拿什么去感谢?”飘飞的思绪又回到了那悠悠的落叶——它告诉我:重复那无语的抉择。让失落的他或她从我这里也得到一份心灵的慰藉。

秋风吹下了树上的落叶,也拂平了我心中的涟漪。我知道人有魂,树有魂。大地让树装饰上了翠绿,树也同样让那片翠绿融入大地的深层。朋友们,当你们欣赏树之美的时候,不要忘了树下的土地更美,因为那是树与土的结合点,它们互相依附,才创造出了直耸云天的翠绿。

时序如旋,春去秋来,不知道有多少落叶回归故土,但我看见了新叶在歌唱,歌唱它们美丽的重生,歌唱让它们重生的灵魂。

如今,秋又来了,想必落叶也不会远了。是的,不会远了,我已看到了一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飘飘然……

高三的作文 篇3

我是一个学生,不,确切来说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如果仔细来讲应该是一个爱文字的高三学生。

我爱文字,却不是单纯的爱文字,若子要是文字便喜欢,那就只有恋字癖了,所以我爱的应该是文字的组合体文章。因此我常在看见诗情画意的散文时有感而发,既而拿出纸笔抒发自己的感情,可写了一半却觉其文章苍白而幼稚,常有种心中载着太多的灵感,不吐不快的感觉,可好不容易吐出来却如小学生日记,流水记帐,平平淡淡。当我看见诙谐幽默的小说,亦兴致勃勃拿笔书写,而写了一些便觉才思突断,不知怎么续写下去。

看别人的文章总觉其舒畅清新,看自己的文章却如坠入了迷雾丛林,分不清东南西北。文字好比一块块的“骨头”“肌肉”,经合理的排列方可为“人”。而完美的“人”既要外貌艳丽如牡丹,身材凫娜如丝绸,心灵更要如莲般的清秀。三分文章,二分其形,一分意境。才是佳作。而我所写非但缺胳膊少腿,还意境全无,无形无意,自不是好文章。可像我这种无形无意之人偏热忠于文字组合的学问,文学。为了精通此道,便常看别人的文章,摘其精华插入自己的文章。可写出来的文章便像用残肢拼合的“人”,形是有了一点,意却一点也没有。几经上问才知一来我脑中的“骨头”“肌肉”不够丰富,2来摘别人的文章只知硬搬,却不能使其转为自己的文字,这样拼出来的“人”能好吗?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多了一分呆板,少了一分灵动。因此要写出好的文章,必先丰富脑中的“骨头”“肌肉”,二写时抓其形扣其意,假以时日,佳作定出。

我看创网上的文章无不词藻华丽,遣永婉约,而我学艺不精,亦只能发表这扑素无华的文章,让看久了朝霞暮雨,花月晴空,残阳如血,迷离夜色的网友们享受“宠辱不惊,闲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因此写下了此文章。

最新高三作文 篇4

一个人思想散发出的香气,是文明所陶冶出来的。高雅品格,是文明所带来的礼物。在一个同自身品性相契合的社会里,修出好的情趣才能使得自己真正地活出愉悦,活出真心,活出健康,活出美感。而一个国家的文明,恰恰是修养情趣的必然要素。

孔子在诗经中筛选诗歌的标准是思无邪,而我认为,用其概括文明也未尝不可。思无邪,第一个层面就是正直的思维,这无疑是文明带给我们的益处。正直是立人之本。拥有健康的思维,才能发觉世界的美好。里根说:“如果你正直,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不正直,什么也无关紧要。”一个社会的繁荣与否,与每一个人的品性密不可分,人先正直,社会随着正直,然后文明开始繁荣,整个子孙后代都会受益无穷。第二个层面,“无邪”就是真性情,是一种沉静做自己的生活态度。这也是文明的含义之一:“拥有健康的体魄,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语言。”真性情不是滥情,不是妄情,而是“情感的中庸”。一个国家或是民族拥有太多不同的人,充斥着太多未知数。情感是人最复杂的东西,倘若一个国家充满了不一样的情感,又怎能安定的维持下去?所以文明是情感的约束,如何约束和调适情感,使之达到对我们身体有益,对社会有益的状态,则是文明的内在意义。

文明是优雅的语言。一个高雅的人,语言绝不会平庸。中国自古就是诗教,文人墨客的优雅语言无疑对中华文明起着很大的影响。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透过身边微小的事物而观测到世界的真谛,是美育达到境界的表现。美育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它教导人们领会生活的美,极大的促成了中华文明的诗意化。唐诗,宋词,元曲,法家,道家,儒家,都是文明繁荣的实体化表现。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什么存在差异?就是源自灵魂,生命能量,神魂意魄的差异,源自诗性和艺术性。

高三的作文 篇5

万千自然,无所不有,我们享受其中,享受这世界带给我们的快感,感受它们的本真面貌。一花一木一世界,自然的魅力在于让我们找到本真。

天空中翱翔的大雁,任意穿行,忽高忽低,忽急忽缓,没有任何的限制,这天空将它的本真完完全全地体现出来;河流中游动的小鱼,仿佛是水中的一道特殊的水流,丝滑细腻,似乎鱼水一体,鱼的本真在水中才能尽情展现。

但是很久以来我一直不明白如何保持本真,直到那年夏天。

夏日的夜晚总是充满了生机,蛙鸣、蝉叫、飞舞的萤火虫。我对萤火虫有着独特的偏爱,爱它的轻盈、它的明亮,看着它想着儿时的童谣:“提个小灯笼……”出于对它的偏爱,很想让它和在我一起。于是我经常拿起玻璃瓶,在草间寻找着它们的身影,追逐它们轻盈的舞姿。

带着晶亮的玻璃瓶回到家中向父亲炫耀:“看多美的萤火虫!”父亲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想说什么,又转身离开了。我不解,打开瓶子,将萤火虫放飞在我的房间,关上灯,期待欣赏它们轻盈的舞姿。但是我看到的不是轻盈曼妙的舞姿,而是毫无章法的乱撞。窗外的月光如水,萤火虫不停地撞着玻璃,无声地飞行。

“打开窗户,放了吧。”父亲站在门口说。“不,它们只是没习惯而已。”我不死心,“砰”的一声把门关上。

第二天晚上,我满怀期待地关上电灯,找了半天,在窗帘的角落处发现了几点微光,经过一日,萤火虫不仅没适应,反而失去了轻盈,有些甚至失去了生命。“在自然中,它才会轻盈,才会展现它的本真。”父亲的话语重心长。我伤心地扭过头去,还是不太不明白父亲话中的深意。

如今在城市中,已经很难觅到萤火虫的身影了,偶尔见到一只,也失去了轻盈。孤独迷茫地徘徊在水泥钢筋中。

这时我才明白父亲当日所说的话,萤火虫的本真是轻盈,是灵动,但是更大的本真是身处自然,只有在自然这个灵动的世界中,它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真。那年夏日的萤火虫被我强行带离了它的本真之处,迷失在了高楼之中,再也无法寻回它的轻盈了。

而我们人类的本真之处呢,应该在心灵。物欲横流中,内心的安宁是我们最大的本真,有了内心的安宁,我们才能保持性格中的本真。

高三作文 篇6

秋天,在我的心中却乎都是风的印象,风呼呼的吹过,似乎带走了一切。

秋天的风是萧瑟的,无情的。我任衣服在风中被掀起,衣角相互拍打,猎猎作响。

我逆风而行,神游般走进了那片熟悉的枫树林。枫叶已红透了,只有几片叶子还顽固的立在枝头,其它的呢?脚下那铺满的赤红色的叶子无声的说明了一切。我不禁又抬起头望着天,感叹一下这秋的肃杀。脚步熟悉的停下了,停在那排椅子前。视线渐渐下移,有一位老人已经坐在了椅子上,头上的白发也已稀疏。那几根白发也在随风摇动着。忽然,那几根头发不动了。

噢,原来,风停了。

老人也许感到了我的目光,抬头看了看我,目光在我的身上停了一下,又低了下去,我顺着他的目光,发现他手上是一张老妇人的照片。他看的那样深情,我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

我没有说话,坐在了他身边,只是那样静静的坐在他身边。只是让他可以清楚的感到我的存在。老人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感知着我的行动,我们像多年的老友一样,默契。

老人继续看着那张照片,而我开始看天,看地上的落叶。

也不知道多久之后,老人起身准备离开,我感到了他邀请的目光,也许这是老人对我无声陪伴的答谢,我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我们走了一路,伴着橙红的太阳,一并消失在地平线。

我什么也没有带走,除了留在枫叶上的脚印,我什么也没有留下。

而我忘了,秋风依旧在,轻轻的转了一个圈,卷起落叶,边我的脚印一并覆盖。

再回首。

原来,我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淹没在秋风中的记忆。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