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艺术品鉴赏论文【精选5篇】正文

艺术品鉴赏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23-12-18 06:20:01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艺术品鉴赏论文【精选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艺术赏析论文 篇1

关键词:沈祖 叶嘉莹 讲稿

关于沈祖币延械难芯浚学界大多从其著作入手,包括文学作品(特别是旧体诗词创作)和学术著述。沈祖敝作不多,只先后出版了《涉江词》、《涉江诗稿》,以及根据她在各高校[1]任职期间的古典诗词讲稿修订出版的《宋词赏析》和《唐人七绝诗浅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有一些作家、学者开始关注到她的作品,如荒芜的《读沈祖蓖志遗著、》[2]、舒芜的《爱国诗人――沈祖薄[3]。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关于沈祖钡难芯砍什欢仙仙趋势,但数量依然有限。统而观之,可以暂且把目前相关的研究分为文学作品研究和追忆生平两大类。

第一类是对沈祖钡奈难ё髌返难芯俊R远云浯醋鞯木商迨词、新诗、历史小说的研究为主。研究重点为词集《涉江词》,主要着眼点为其词学渊源、创作观念、艺术手法、思想主题等。如施议对的《江山・斜阳・飞燕――沈祖忧生忧世意识试解》[4]、江汇的《沈祖贝恃гㄔ纯悸浴[5]等。

第二类则以追忆沈祖钡纳平为主,通过叙写其为人处世展现其个人品格和精神追求。这类文章的撰写者多为沈先生的亲友,如吴志达的《沈祖逼来》[6]就详细记叙了沈祖钡囊簧遭遇。值得一提的是,沈祖钡耐馑锱张春晓近年来也曾撰数文,对祖母的学术成就和人生经历进行了概括总结,颇有研究价值。

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沈氏诗词讲稿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宋词赏析》和《唐人七绝诗浅释》(以下简称《赏析》和《浅释》)都是根据沈祖钡氖诳谓哺寮妇修改而成,体现出她对古典诗词的独到见解,极具研究价值。然而相关专门性研究论文仅见于刘庆云的《读沈祖毕壬杂记》[7]和张悦的《沈祖批评手法归纳详析》[8]、《中提出的几个重要词学问题》[9]。但两者的研究都是仅以两书中的诗词分析为对象,而忽略了其作为讲稿的独特形式。无论是《赏析》还是《浅释》,沈祖倍技重视文学的审美特性和艺术技巧,且都有精辟而细腻的见解、流畅优美的语言,逻辑清晰,详略得当。钱仲联曾赞《赏析》“剖析精微”[10],章子仲也在《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钡奈难生涯》中称《浅释》具有“探本溯源的宏观认识、触类旁通的比较方法、对古典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某些规律性的揭示”[11]。可见其讲稿具有很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空间,亟待学界开辟。

学界已有的关于叶嘉莹的研究,多是对于其学术思想的研究。叶嘉莹著述颇丰,早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就已蜚声海外。自从1978年回国讲学之后,叶嘉莹便在国内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了多部著作,后结集出版为“迦陵著作集”、“迦陵说诗丛书”、“迦陵讲演集”等系列丛书。而学界对她的研究也早已开始,2006年,时值叶嘉莹八十寿辰,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编撰了《北斗京华有梦思――叶嘉莹先生八十寿辰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文集》[12],其中不仅收录了许多叶嘉莹之前未出版或散见于各处的文章,还收录了许多关于她生平、学术、创作的论文,留存了宝贵的资料。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叶嘉莹各个方面的研究可大致分为学术思想、生平回顾、诗词讲稿研究三类。

第一类为对其学术思想观念的归纳和总结。可细分为对“兴发感动”说、诗学研究、词学研究、比较诗学理论、美学思想、身份意识、师承等多方面的探讨。这一类的详细论述可见于张静、张海涛的《叶嘉莹先生学术思想研究综述》[13],此处不做累述。

第二类对其生平经历和人生态度的回顾,详见于夕衡《叶嘉莹:我愿终生做中国古典诗词“摆渡人”》[14]、张星《叶嘉莹:穿越生命的诗行》[15]。这类文章多为采访其本人后的整理稿或是相交游者的回忆之作,篇幅不长,但从中可窥见叶嘉莹的为人处世、治学理念以及人生态度。

第三类为对其诗词讲稿的归纳研究。叶嘉莹终身从事古典诗词教学工作,她大部分的著作都是由其上课录音整理而成,这本身便是一种教学的书面呈现。有人就对此做过较为细致而全面的分析,详见于纪媛媛的《叶嘉莹的诗词教学思想与实践》[16],其中详细梳理了叶嘉莹的诗词讲授道路与教学生涯,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分析叶氏的诗词教学思想以及其当代意义和启示。但由于作者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而对于诗稿中的文学价值并未作深入的探究。以《唐宋词十七讲》(以下简称《十七讲》)为例,叶嘉莹在讲授中极为注重感发性,往往旁征博引、挥洒自如,自称为“跑野马”,但又并非随意而为。她通过对具体词作的选择以及双向间的比较大体展现了唐宋词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注重对一些抽象理论的阐释,中西合用,深入浅出。此部讲稿又以见解独到、分析精微、语言优美而广受赞颂,具有极大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目前对于沈祖薄⒁都斡ǘ人的研究仍在继续,但研究重点仍主要放在她们各自的学术思想和个人创作上。若细心留意则会发现,沈、叶二人存在着诸多相似处,同为女性学者、诗人、词人,且家学渊源深厚,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心理,又都师从大家,并且两人的学术成果也多是由讲稿整理而成。但学界对这二人的比较研究却少之又少,而关于她们诗词讲稿的比较研究则尚未见诸于学界。值得一提的是,叶嘉莹早在2004年就发表了《从李清照到沈祖薄―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17]一文,可见叶嘉莹已将沈祖钡难术和创作成果纳入研究范围。

众所周知,沈、叶二人都常年从事古典诗词教学工作,然而受时代的影响,二人最终选择了不同的学术路径。通过比较《赏析》和《十七讲》不难发现,虽然同为讲稿且讲授范围大体相当,但这两部讲稿的文本所呈现的风格却大不相同,相异之处及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语体风格不同。《赏析》书面语居多,不少还带有文言色彩,口语较少;《十七讲》则以口语为主。究其原因,《赏析》是沈祖笔诳问彼编讲义,并且是由程千帆根据这一讲义的三种不同底本整理出来的,因而多书面语且具文言色彩,较为严谨;而《十七讲》则是根据叶嘉莹讲课时的现场录音转写的,完全忠实于其当时讲话的声吻,不仅保留了讲课现场的口语实况,更保留了叶嘉莹独特的讲授风格,更为生动活泼。

第二,分析手法不同。《赏析》偏重于宋词的艺术表现鉴赏,特别是婉约派的艺术表现鉴赏,侧重于艺术分析;《十七讲》则以“知人论世”的讲法为主,通过介绍作者生平揭示词作的意义和感情,又通过分析词作来还原历史背景。究其原因,《赏析》是沈祖痹诮部喂程中为解决学生提出的宋词(特别是婉约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古代文论家的批评不易读懂的问题,因而特别重视词作的艺术赏析和解释相关批评;《十七讲》则是叶嘉莹于1987年先后在北京、沈阳及大连连续所作的一个系列演讲,由于观众不同,观众的学术底蕴也不尽相同,且演讲带有一定的普及性,因而多采取“知人论世”、深入浅出的方法。

第三,讲解脉络不同。《赏析》中所选取的作者和作品,不仅作者与作者之间没有联系,同一作者名下的不同作品之间也没有联系,采取的是“单篇单讲”的方法;《十七讲》中则出现了不同作者之间、不同作品之间和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的多种比较。究其原因,《赏析》由于是沈祖蔽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讲课的作品,讲授对象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文学知识和较强的批判能力,因而在讲课时侧重于分析单篇词作的艺术技巧,不做整体分析;《十七讲》则是由于叶嘉莹在演讲过程中详细分析了“词”作为一种文体的内在发展理路,故而加以反复比较,解释词的发展进程。

另外,两部讲稿在所选取的篇目、学术支撑以及情感色彩上也大不相同。而从这种种不同中我们不难发现二人的讲稿之间存在极大的比较空间和研究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究。

注 释

[1]《宋词赏析》内名《北宋名家词浅释》、《姜夔词小札》等,其中《北宋名家词浅释》是根据沈祖庇1957年春在武汉大学给几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讲课时的讲稿整理而成;《唐人七绝诗浅释》是根据沈祖痹诮鹆甏笱А⒒西大学和武汉大学开设过的唐人七绝诗专题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

[2]荒芜:《读沈祖蓖志遗著、》,《山花》1980年第4期。

[3]舒芜:《爱国诗人――沈祖薄罚《读书》1984年第11期。

[4]施议对:《江山・斜阳・飞燕――沈祖忧生忧世意识试解》,《中国诗歌研究》,2007年第00期。

[5]江汇:《沈祖贝恃гㄔ纯悸浴罚《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3期。

[6]吴志达:《沈祖逼来》,《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7]刘庆云:《读沈祖毕壬杂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2版。

[8]张悦:《沈祖批评手法归纳详析》,《语文建设》,2016年第5版。

[9]张悦:《中提到的几个重要词学问题》,《才智》,2016年第25版。

[10]钱仲联:《当代学者自选文库:钱仲联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13页。

[11]章子仲:《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钡奈难生涯》,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版,第102页。

[1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组:《北斗京华有梦思――叶嘉莹先生八十寿辰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13]张静、张海涛:《叶嘉莹先生学术思想研究综述》,《文学与文化》,2014年第2期。

[14]夕衡、叶嘉莹:《我愿终生做中国古典诗词“摆渡人”》,《博览群书》,2015年第2期。

[15]张星、叶嘉莹:《穿越生命的诗行》,《文化月刊》,2007年第8期。

[16]纪媛媛:《叶嘉莹的诗词教学思想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7]叶嘉莹:《从李清照到沈祖薄―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

艺术鉴赏论文 篇2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优化、创新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思维和想象力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第一,从教材出发。如,在学习《服装色彩设计》一课时,教师可设置如下情境:让几位学生穿上色彩鲜艳的服装担当时装秀的模特并在同学面前走台。这样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气氛,而且让学生在色彩的强烈冲击下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第二,从生活出发。如,在讲解色彩的情感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元素,将绿色和生活中一系列事物(如交通指示灯中的绿灯、生命之树常青、陆军军服的颜色多以绿色为主色等)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感受绿色所蕴含的情感和所象征的意义——生命、和平、保护等。第三,从故事出发。如,在鉴赏抽象画时,教师可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某教师让学生回家画一幅名为《山羊吃草》的抽象画,有位学生没来得及画便交了一张白纸,教师问及原因,他这样说:“山羊吃草,草被吃光后,山羊也离开了。”学生听完后哄堂大笑,这样既营造了愉悦的课堂气氛,又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

教师要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不断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各国美术作品中积淀的文化底蕴。第一,在情境中融入趣味性教学元素。如,教师可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或口诀创设鉴赏情境,不动声色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将游戏、小品、相声等娱乐活动合理地插入鉴赏教学,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具生命力和灵动性。第二,在课堂内外有效实施情境教学。如,教师可在课内举办美术知识竞赛、角色扮演、小型辩论会等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其应具备的美术鉴赏知识;也可在课外设置美术馆参观考察、专题研究和小论文撰写、书法作品收集册制作等教学情境,一方面让学生深入挖掘隐藏在社会生活中的美术资源并使其为课堂教学所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悟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第三,在情境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性。如,教师可利用音乐创设鉴赏情境,让学生于或柔美或铿锵的音乐中感知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意境。再如,在鉴赏《掷铁饼者》时,教师可简单创设与体育竞赛有关的情境,将美术和体育完美地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素养,全方位转换和调控教学情境

在高中阶段,实施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当专业的美术作品分析和鉴赏能力,而是为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常葆激情。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利用自身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美术鉴赏中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护,从而促使学生对教师及其任教学科产生喜爱之心,并主动参与到美术鉴赏学习中。第一,在初步创设鉴赏情境时,教师事先要考虑到学生在美术鉴赏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性作用,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领悟新的认知框架。学生往往因为教师的一句简单提醒或点拨,就能够“拨开云雾见青天”,茅塞顿开,并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获得的学习效果比教师直接告知结果要好得多。第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课前设置的鉴赏情境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进程,就应该果断结束该情境,及时转换成适宜的情境。教学情境和教学进程越贴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第三,课后,教师要反复琢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多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专业知识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四、结语

艺术鉴赏论文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言特点 鉴赏能力

“鉴赏”一词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两次出现:“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语文课程改革也比较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评价能力。然而,当下的语文课堂上,一些教师阅读教学的步履总是那么匆匆忙忙,总是那么细细碎碎,仅注重对课文内容进行琐碎的分析,而忽略了对表达形式的鉴赏、品味。殊不知,一篇精彩的文章,总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语文教学既要引领学生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领悟重点句子的内涵和作者写作的意旨,又要关注文章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二者应当兼顾而不可偏废。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引导学生迈开欣赏步伐,步入探寻美、鉴赏美的园地呢?

一、通过欣赏文章的修辞及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1.对经典诗词或散文诗的欣赏

古代经典诗词、现当代散文诗,都属于韵文。这类课文大多运用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比兴、用典、铺垫、象征、对仗、叠字、排比、对比等艺术手法及表达方式。在阅读、分析这类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诗词的意境及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比如,汉乐府民歌《迢迢牵牛星》运用了比兴与叠字的手法,杜牧的七言绝句《江南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李白的五言律诗《送友人》运用了借事抒情的手法,杜甫的五言律诗《望岳》运用了对仗的手法;而现当代诗歌《天上的街市》则运用了比兴与用典的手法,《生活是多么宽广》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这些艺术手法的使用,赋予了这些诗词以较高的艺术水准和鉴赏价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瞄准这些艺术特色,引领学生联系诗词的思想内容,对这些手法或者技巧加以咀嚼、玩味。

2.对散文或小说的欣赏

散文或者小说,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不外乎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前后照应、设置伏笔、烘托对比、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散文方面,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运用铺陈的手法,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朱自清的《春》,运用景物描写与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手法,抒写了对春的赞美与讴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运用了比喻拟人、融情于景等手法,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小说方面,如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运用了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法;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运用了典型形象塑造手法;鲁迅的《故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闰土的变化;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运用了第一人称来表现人物,并推进故事情节的手法,等等。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这些散文或小说有了高雅的品位与精巧的构思。教学这些散文或小说,教师要将侧重点放在艺术手法的分析上,引导、启发学生仔细品味其手法的巧妙、精妙、美妙,培养学生对散文与小说这类文学作品的情感,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散文与小说的基本能力。

3.对记叙文、通讯报道等以纪实为主的文章的欣赏

记叙文、通讯报道或者报告文学,多以纪实为主。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比较突出的写作方法,着力加以分析与评价。如鲁迅的《滕野先生》、胡适的《我的母亲》、杨绛的《老王》等写人的记叙文,分别运用了人物外貌描写、以事写人、动作描写等手法;又如,通讯《月亮上的足迹》运用了以数据说话的写法……这些课文在写法上有着鲜明的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表达技巧的分析与欣赏作为教学的着重点来处理,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手法的妙处。

4.对说明文议论文的欣赏

说明文或议论文逻辑性较严密,教师要瞄准文中比较明显的表达手法,引导学生好好品味其中的好处。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以典型事例来说明事物整体特征;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以拟人方式来介绍蝈蝈的生活习性与生命特征;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援譬设喻的手法;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运用了驳论的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精彩纷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这些手法的品味与鉴赏上,借此来引导学生学习、借鉴说明文与议论写作方法与技巧,在习作训练中写出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的作文

二、通过欣赏文章的语言风格,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水平

不同的作者在驾驭语言方面总体现着一定的鲜明特色,这些特色就是作家的语言风格。新闻报道、说明文和应用文,文风精练;记叙文和一般的议论文,文风朴素;而诗、词、曲、赋,文风精致。内容决定形式,对创作文章而言,只要使用的语言与所要表达的意思相符合,与所要抒发的情感相匹配,与所要描述的对象相协调,温文尔雅的文风是好的,嬉笑怒骂的文风也是好的,慢条斯理的文风是好的,咄咄逼人的文风也是好的。譬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以磅礴的气势、抒情的笔调、一气呵成的语气,毫不掩饰地抒写了自己的情怀,倾诉了自己的衷肠,彰显出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文风;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都以白描的手法、徐缓的节奏、写实的笔触,娓娓而谈,再现了父亲的音容举止,表现了人间真情,彰显出了朴素的文风;《苏州园林》、《看云识天气》等说明文,条理清晰、笔触清新、术语精准……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遣词造句的语言风格,引领学生用心品味,仔细揣摩,领略表达方式的美妙。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心文章的语言文字,关注课文的语言风格,可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综上所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来说,鉴赏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放慢讲解的脚步,引领学生慢慢地阅读,慢慢地品味。教师应以审美的眼光引领学生徜徉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因素,与学生一道领略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绝妙风景。

参考文献

艺术赏析论文 篇4

注重执笔姿势

米芾的书法崇尚自然天真,也注重书法基础。米芾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非常注重选择优秀的范本,提倡学习作品真迹,反对学习石刻。米芾说过“石刻不可学”。他认为即使书法大师亲自写在石头上,由刻工雕凿后,也会使点画原本的神韵受到损害,并且在石刻过程中,刻工的艺术风格会或多或少的掺入进去,石刻后就改变了书法的原本神韵。人们应该学习真迹,这样才能感受到书法大师的精髓,并得到乐趣。

米芾的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跟米芾的执笔姿势有关。米芾通常采用“五指保管法”的执笔方式,把毛笔顶端放在手心,五指环捏笔管,好象撮东西的姿势。一般人在执笔写大字时,往往用力握笔,使得字没有神气,失去了自然飘逸的那种感觉。米芾在创作书法作品时,执笔很轻。这样可以不受束缚,自由流畅。

米芾说:“笔轻,手心虚,自然出于意外。”米芾强调外在的点画肥瘦,只有在行笔创作中掌握好运笔速度、运笔力道,才能使书法作品达到较高的水平。米芾认为书写需要对各种技法进行综合运用,不能偏执于一种。米芾评点各家的作品,也是在书写技法上着眼。写字结体要排均匀,适当配合使用涩笔、快笔、重笔、轻笔,不能只偏重一面,防止出现毛病。

品评书法,语言明白平直

米芾的个性独特,书法作品特点鲜明。米芾评论别人的书法作品,推崇平直明白的评论语言,反对过分渲染的语言,反对品评具有浓重的文学色彩。米芾不提倡学习古人论书言辞的隐晦、不甚清晰的表达态度。书法这门艺术在表达书法大师的感情时是朦胧的、隐性的,不能直截了当地说清楚,书法品评需要借助于具象的事物。米芾提出书法作品要意义明确、能够使人了然。米芾在《书评》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也实践了自己的主张。《书评》里有很多人和事的比喻,和读者生活很近;语言方面的形象性很强,平直明了。例如米芾在《海岳名言》里说:“观贤人论书,比况奇巧,征引迂远,‘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何等语。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崇尚自然天真的特性

米芾生性率真,在言行举止上也不同于常人,人们送给他一个称号“米颠”。米芾的书法作品崇尚书写真性情,反对矫揉造作。米芾在《答绍彭书》中提到:“何必识字难,放笔一戏空”。米芾对书法作品的观点,延续了苏轼等人崇尚“意”的书风。米芾虽然有时行为怪诞,但对书法作品的喜爱却深入骨髓,不具有半分的夸张和矫饰成分。通过米芾的书法作品,可以感受米芾对书法深深的喜爱之情,不是美色、功名所能够代替的。米芾把自己同书法相互融合,然后进行书法创作,流露出真正的性情。书法对于米芾没有半丝的功利性,而是纯粹的主体审美体验。

米芾的执笔姿势也能使其自然性情流露出来,最自然地传达出自己的感情。米芾的书法艺术作品来自真性情,他对流俗深恶痛绝。对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学书的行为,他不屑一顾。媚上的流俗、学书晋身的做法,米芾大为反感。米芾的作品不学权贵、不蹈流俗,真切地反映真性情。

米芾于《答绍彭书》诗中写道:“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杨雄。自古写字者,用字或不通。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可见,米芾对书法的观点延续了尚“意”的书风。

强调笔法的变化与和谐

米芾晚年的书法艺术,主要有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米芾自言的“跋尾书”,如书赞王羲之的《王略帖》;第二种是大字类型,像《吴江舟中帖》《虹县诗帖》《多景楼诗帖》等;第三种是模仿晋人书法书风的行草书帖,像《草书九帖》;第四种是行书帖,像《紫金研帖》《复官贴》。这些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不同的体格。他的“跋尾书”,笔画或粗或细,体势紧劲,有些展拓之状,具有很俏丽的书姿;行书大字有弩张之态,笔势也比较放纵,有“刷字”的特色;草书九帖模仿晋人草书,同王羲之的《十七帖》路径相同。米芾晚年的书法作品笔画更加遒劲,在结构上也更加展拓。他的《向太后挽词》属于很少见的小楷书,楷中有行,同唐代的楷书不可同日语。米芾曾经说,行书十行不能抵楷书的一行。他对楷法的理解同唐代书法家不同,主张字的大小相称,要随字态而变化,不能盲目追求整齐划一。他反对“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的做法,主张小字要同大字一样,笔画方面也要做到有锋有势。

字小笔画短时也要做到有运笔的变化,不能只注重整齐划一,不能刻意做作。米芾关于楷书的主张同王羲之相似。王羲之在《笔阵图》中提到:“若上下方整、状如算子、前后齐平、平直相似,就不是书,只能得到书风的一点眉目。”米芾对于楷书的主张更加具体,有很强的针对性。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明显的个性,他对用笔、结构、分布都有着深刻的体会。米芾追求的书法艺术是润不肥、老不枯、险不怪、稳不俗,书法的筋骨、皮泽、皮肉要一应俱全。大多书法大师用中锋行笔,米芾则用侧锋行笔,八面出锋,腕手运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笔法风格。起笔时一般很重,在中间阶段稍轻,收笔时轻出和重按相结合。有转折时在侧锋方向直转而下,同下一笔顺势连接。在撩笔的变化方面,有时在着重点起笔,有时在落笔点起笔,有时在中间位置起笔。米芾创造出了很多的特殊笔法,像竖钩陡起处、门字右角转圆处、蟹爪钩处。在章法上关注整体气韵的表现、随遇而变。笔法预左先右,自然天真,欲扬先抑,毫无造作娇柔之感。

艺术赏析论文 篇5

本文作者:叶波单位: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钢琴曲《浏阳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越来越经久不衰,它跨越了几代人之间的思想隔膜,如今已被收入众多的钢琴教材之中,在一些重要比赛或者场合上更是经常被作为制定的曲目来演奏,其影响力和重要性可见一斑。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浏阳河》并不属于地道的民歌,它被创作的目的在于颂扬领袖。上世纪中期,我国年青音乐家唐壁光根据河北流传的民歌《孟姜女》的曲调将其进行改写,最终才形成了流传甚广的《浏阳河》曲调。《浏阳河》的旋律十分优美,并且其歌词切合时代的颂扬思想,朴素上口,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从歌曲被创作出来的时候就决定了其必将受到时代的认可和人们的欢迎。《浏阳河》的巨大成功使得其被陆续改变成了多种风格与曲调的音乐形式,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带有深深的民族艺术特性。例如,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改编的琵琶独奏曲《浏阳河》、白诚仁改变的大合唱《浏阳河》,除此之外还有古筝版以及多首钢琴版等。最初的钢琴曲《浏阳河》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王建中先生于1972年改编创作而成的,王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钢琴的特殊和全面的表现手法,将钢琴的演奏技法以及民族感情融为一体,极大地拓宽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为中西音乐的结合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的愈演愈烈,钢琴早已被禁止早国内公开弹奏,各地方文艺社团的相继被解散,致使钢琴成为了摆设或者被查封。眼看钢琴已近难以融入国内音乐体系之中的钢琴独奏员殷承宗决心要找到一条在国内的发展之路,于是就公开使用钢琴来弹奏流行的革命歌曲,同时又在钢琴演奏中融入时下流行的京剧曲调,创造出了独有的演奏套路。钢琴演奏技法与民粹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突破了时代束缚,更加焕发了新的美学价值和韵味。其代表作京剧《红灯记》的改编使得其钢琴改编法在当时受到普遍的欢迎,人们追求新奇,而音乐人们也大力支持这种改编形式,随后民粹《黄河》也被改编成钢琴曲而搬上了演奏席,掀起了一阵民粹与革命歌曲改编的潮流。《红灯记》与《黄河》改编曲目的成功使得钢琴改编曲在那个时代生存了下来,也成为了钢琴在我国延续发展的唯一一种形式,许多音乐家纷纷开始将一些民粹歌曲进行改编,并出现了许多较有影响力、水平较高的改编作品,尤其是钢琴曲目的重新创作,更是使人们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了民乐与世界接轨的雏形,如《茉莉花》、《东方红》、《浏阳河》等等。王建中先生是我国音乐界的耆宿,他在钢琴作曲、演奏与教育上对我国的音乐事业影响深远,王先生对民乐与西洋乐融合方面的技巧十分擅长,它所改编的众多钢琴曲已成为国内钢琴教育课程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如《浏阳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梅花三弄》等,不仅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声誉。钢琴曲《浏阳河》是王先生较为知名的改编作品之一,它以其简明的曲调风格、朗朗上口的复调结构成为了民乐与钢琴表现手法相结合的典范之作,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赞誉,影响巨大。

钢琴曲《浏阳河》在民歌优美旋律的基础上,融入了钢琴的专业作曲技法,进一步拓展了其表现形式。在作品中,既不乏轻快、活泼之感,又不缺圆润。连贯之情,我们在欣赏曲调时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湘江波光、大好江山、人杰地灵的情境,在编曲过程中,作者非常注重对意境的还原与描写,流畅、优美的旋律配以复调、和声的弹奏技法,使原曲的意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听众在欣赏此曲时犹如置身于秀美的碧波山色之中,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钢琴曲《浏阳河》全曲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引子、主题、变奏、中部、变奏、尾声,五个部分的弹奏综合了三部曲以及变奏曲特点的混合编曲特征。钢琴曲改变了民歌以F调为基调的节奏,采用了E徽调式,节奏较为轻快、自由,对于这首曲子的演奏除了在技法上的娴熟以外,还需要将全部思想灌注在它充满中国韵味的音调上。《浏阳河》本身就是一曲通过赞美湘江风貌、人杰地灵而歌颂领袖的颂歌,钢琴曲要想在没有歌词辅助的情况下,保持民族风俗和民族语感,让听众理解曲子的内涵,那么就必须将音调特征、意境等在钢琴演奏中表现出来。我国地域辽阔、山川秀美,且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往往觥筹交错,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格调也主要以山川人文的描写为主,我们在演奏钢琴曲《浏阳河》的时候只要主要融入对秀美山川以及人文环境细腻描写的旋律,那么就能够很轻易地传达出中国风味了。整首曲子的演奏速度要轻快、明亮,弹奏时不能局促,要从容,注意融入细腻的感觉和思觉,运用轻微的触键技法去演奏。同时处理好和声以及复调的配合,尤其是左右手的配合,右手要注意对曲子原滋原味的旋律的弹奏,这种歌唱性的旋律在现场演奏中十分重要,它那以原曲的基调迅速抓住听众的听觉,使其融入到曲子的意境之中,然后再配以左手的和弦伴奏,从而达到钢琴演奏技法与中国民歌曲调合璧的效果。在首节的引子部分(1-9小节),其长度较短,并且演奏为中速、平稳,章节规模较小,不过它却为整首曲子定下了基调。在前面1-5小节中,作者采用的是原曲旋律的最后一句作为前奏,为了在曲子刚开始时就将听众带入湘江碧波粼粼的环境中,作者在采用的是高低声前后搭配的方式,在高声部以民族和声中的四五度和弦叠置,而低声部则采用了六连音下行的弹奏模式,六连音给听众的感觉就如波浪起伏一样,作者借此来形象地描绘出湘江流水的状况。引子的5-9小节是由较为规则的连接音句构成的,它是前面一个章节的延伸,并且这个音句在整个曲子中多次出现,在演奏上虽然属于伴奏,不过,它对曲子旋律的承托以及创造性的效果使得它早已超出了伴奏的范畴,成为了与主句具有同等作用的相伴性音符,也可以将其归属于固定音型以及对比复调结构。在演奏时,演奏者要充满热情,用连贯的触键去描绘浏阳河的风貌,构建一幅由远及近、潺潺流动的河面风光画卷。主题部分包括10-32小节,在这个部分的曲调与原曲基本保持一致。作者运用四句式叠加句的形式来展示近距离观察浏阳河水面波光的情境,在整个主题部分基调自然、亲切,在弹奏时可以边弹边哼,低音弹奏时要哟一种弹性,表现出轻快、灵动之感,而对于和弦以及长音的弹奏则要尽量柔和,以触键弹奏为主。曲调在演奏时,左右手的配合是关键,右手弹奏力度稍重,以此突出其音色的明亮以及旋律的清楚,而左手则更要有良好的控制,以轻柔跳弹为主,以达到与右手形成鲜明对比的目的。而变奏部分为33-52小节,在前一部分的31-32小节中,作者使用连续的16分音符连续下行作为变奏的前奏,也使得前后部分的连接更加自然。变奏部分是整个曲调的高潮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在欣赏时,给人一种既飘逸灵动有恢弘大气之感,仿佛听着都要跟着大声唱出来一样。清晰的旋律、圆润的音色、饱满的情绪使得高低音不断重复构成复调乐段,让人在一种澎湃的心态下慢慢等待下一个变奏复调的到来。52-59为曲子的中部呈现阶段,而60-88则为另外一个变奏复调,作者通过运用民族五声调式的和弦进行大量跳跃以及流动弹奏推进,让人感觉似浏阳河的绵延流长。在尾声部分(88-90小节),弹奏慢慢轻柔下来,双手交替、由低到高,仿佛使人在回溯湘江,使全曲首尾呼应,更加完整,并且让整首作品具备了一种河流下游式的宁静之感,让人忍不住去回味它的流淌历程。

传统民乐中的润腔技法是声乐的重要表现形式,钢琴曲《浏阳河》通过装饰音以及独特的五声音阶来模仿传统民乐中的润腔,使得钢琴器乐也带有民族器乐的音色效果。这是中国钢琴与民乐结合的一种大胆尝试,更是国人追求民族文化与音乐美学走向统一的重要实践。王建中先生在改编《浏阳河》时,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音乐素养和技法,将西方钢琴音域宽广、表现力强的特点与民族艺术的韵味充分地糅合在了一起,使钢琴曲具备了民族韵律和意境,在美学与气质上做到了内在的统一,从而使民族音乐得到了发展和延续。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