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心理教育论文优秀14篇正文

心理教育论文优秀14篇

时间:2024-09-05 15:10:14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实施评价是调控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本页是小编老李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14篇心理教育论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

古人早就提出艺术教育的“辅德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对这一点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欲望升华说”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学说。弗洛伊德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是潜意识,他以潜意识为基石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完整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潜意识包括人的本能冲动和被压抑了的欲望,其特点是非理性的、无秩序、无道德,一般情况下很难到达意识领域。潜意识具有强大的能量,能强有力地影响人的行为。这些强大的能量主要指那些极强的本能欲望和热情,它们在现实中始终处于不满足与受压抑状态,让人产生焦虑感。为了减少焦虑,人们会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将真实的感受驱逐出意识之外,以否认或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减轻冲突的痛苦,保持心理的安宁。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转移、否认、退化和升华,其中升华是一种最为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的起源都是被压抑的潜意识。艺术家创作的动力来源正是这些潜意识被压抑的心理能量,艺术家将这些被压抑的潜意识经过升华,转化为艺术。艺术家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构建一个象征系统,使本能欲望及其引起的种种冲突以社会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艺术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通过升华这种健康有效的防御机制,在想象中将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创作出艺术品并给人以美感。总之,艺术品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潜意识欲望的升华。艺术使人的被压抑的潜意识得到曲径通幽式的满足,任何艺术品中都渗透着艺术家变了形的欲念。艺术形式只是满足个人潜意识的过渡物,其中的内容才是令人情感快乐的对象。例如,弗洛伊德对达•芬奇进行深入分析,宣称蒙娜丽莎这幅杰作表露出画家潜意识里的恋母情结和对母爱的渴望,认为达•芬奇毕生都在寻找母亲的代用品。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解释力较强,较好地阐述了艺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个体具有一定艺术修养,能更多一些理性;从事艺术活动将减少不文明的行为,能使人由随心所欲的野蛮人变成遵循道德规范的社会人。

二、益智作用

德国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字,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谈及艺术教育的功利价值时,益智作用显然不可忽视,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可见一斑。早在1993年,拉舍尔(FrancesH.Rauscher)等人在国际核心期刊《自然》上发表报告,提出莫扎特效应。研究者让36名大学生聆听莫扎特作品K448双钢琴奏鸣曲。实验结束后,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试,发现这36名大学生在被动听莫扎特乐曲后的十分钟内,空间认知能力显著提高。由此,拉舍尔等人认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的空间推理能力。该研究结果引起了教育界及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人们似乎看到了音乐教育给人带来的可见的和潜在的价值。这个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的轩然大波,对政策和商业的影响很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大多数人而言,听音乐的动机主要在于情绪诱发,即为了唤起或放大某种情绪。已有研究也发现,积极情绪能促进认知功能的发挥,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或倦怠感则会降低认知功能。于是,研究者们大胆猜想,之所以出现莫扎特效应很可能并非音乐训练直接导致认知功能的提高,而可能是由于被试者的情绪状态和唤醒状态受到音乐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认知功能。据此,研究者们开始重复并改进莫扎特效应实验的研究范式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当用舒伯特音乐作为对照组时,被试者出现了舒伯特效应;而用趣味性强的史蒂芬•金的小说做对照时,也发现和听莫扎特音乐的实验组在空间任务测试中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在对被试者进行访谈时发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者中,喜欢听莫扎特音乐的人和喜欢听故事的被试人数相当。有趣的是,几乎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大多是喜欢莫扎特音乐的被试者,而喜欢史蒂芬•金小说的被试者则更可能出现史蒂芬•金效应。虽然在实验中研究者并未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但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音乐训练很可能是通过情绪和唤醒状态而影响认知功能发挥的。随后Thompson等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他们选择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采用的方式是用快节奏和大调旋律唤起快乐情绪,慢节奏和小调旋律唤起悲伤情绪,分别选用莫扎特D大调和阿尔比诺尼小调柔版。结果快节奏的大调旋律组被试者在空间能力测试的得分上显著高于慢节奏小调旋律组被试者。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情绪与唤醒状态在音乐训练和认知功能之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有研究者提出,莫扎特效应本质上是醒酒药效应,音乐刺激带来了个体的情绪唤醒,促进了智力测验任务表现。打个比方:有两个人喝醉后去参加智力测验。其中一个人提前吃了醒酒药,另一个人没吃。结果吃醒酒药的人智力测验水平比没吃的人高。这个结果不能说醒酒药开发了他的智力,醒酒药仅仅改善了当时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那么,莫扎特效应也是一样的道理,受了音乐的刺激后,个体得到提高的不是智力,而是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醒酒药效应从心理机制上证明了莫扎特效应的存在。音乐教育的效应要得以发挥,其中,音乐刺激或音乐教育对个体内在情绪的影响是个关键过程。音乐刺激通过改变情绪这个中介变量,对智力、学业成绩等产生影响。虽然这个效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有点像醒酒药,大概持续20分钟左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经常反复地接受音乐刺激,逐渐影响大脑皮层及认知能力,短期效应会产生长期影响。

三、本位价值

如果艺术教育只起到辅德益智的作用,那么中小学的各门学科教育完全可以替代它。因为没有比数学、语文等各门学科更能直接开发智力,没有比道德教育更能直接提高情操,何必还要艺术教育的存在呢?说到底,艺术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从辞源上来分析,艺术教育的初始含义就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的意思。美学创始人鲍姆加登认为,逻辑学研究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一门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1750年,他写了一本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著作《Aesthetic》,英语“Aesthetic”原意为“感性的”。因此,最初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就是开发个体感性能力的教育。因此可以说,艺术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更不是用来敲边鼓的,我们不能过度强调其辅德益智的功能。丧失了本位价值,艺术教育也就彻底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地位。艺术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就是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艺术教育是感性教育,开发了人类感性的智慧。很多家长都期望孩子在听音乐、演奏乐器过程中,智商得到提高。其实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听音乐、演奏乐器过程中,感官的感受能力得到了训练,感性能力得到了提升,而这会对孩子以后整个人生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那么,什么是感性能力?视、听、味、嗅、触、情绪、情感等所有感觉的总称。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感性能力就和智力、道德情操一样,从小就应该得到训练和培养。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审美感官的训练给予应有的重视。个体发展过程中,身心均遵循“用进废退”的原理。头脑因为思考而敏锐,身体因为锻炼而强壮;同理,感觉和感官也 所以要重视感性能力的培养。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功利性太强,艺术教育被严重忽视或扭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缺少生活教育,没有培养起终身的兴趣爱好,感性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他们往往缺少生活情趣,对生活和生命缺少体验能力。这样的人常会感到空虚无聊、枯燥乏味、幸福感低,甚至出现各类心理情绪障碍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统计显示,目前抑郁症已� 相当一部分人群在生活中体会不到乐趣,体验不到存在的价值。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名人现身说法,进行抑郁症科普教育,教人们如何与抑郁症做斗争;但是又有多少人悄然自杀,这部分群体往往聪慧而又努力,这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从某种角度而言,抑郁症和人们的感性能力差是有一定联系的。感性能力差的人,感受不到当下存在的感觉、价值的感觉和幸福的感觉。要想获得幸福、体验幸福,必须从小就要培养其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和丰富的感情。一个感性能力强的人,在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一定不会感到乏味,能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的。此外,个体的感性素质差,除了给自身造成困扰,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我们城市的各种环境卫生问题和噪音问题。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2

1.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将大学生推进了市场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制度。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国家分配制度影响下,大学生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进入不同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相对稳定,竞争压力较小。90年代中期开始,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体制被打破,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生具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用人单位有自由选择人才的权利,学校承担推荐的职责,国家不做过多干预。自此我国高校毕业生开始走向市场,而市场经济也开始登上引导就业市场发展的舞台。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将大学生推进了市场,

2.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成为人才配置的关键因素,要求大学生必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大学生除了在某一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之外,还要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些高校未能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对口就业;有些高校虽然进行了专业调整,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人才供应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市场进入卖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此外,大学生所学专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等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以上这些都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求职压力下的大学生心理误区

1.大学生求职表现出严重的功利化色彩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过于关注那些效益好、社会影响较为良好的职业,总是向往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优越的工作环境。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外资、合资企业,其次是事业单位、国企,最不愿意去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或者刚刚起步的企业。大学生最向往的城市一般为经济较发达或者东南沿海的一线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广州等。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他们迫切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拿到可观的报酬,从而回报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这本来是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但是大学生如果就业期望过高,就会陷入心理误区。这是因为环境优越且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每一位大学生的要求;同时,由于大学生在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同样的职位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毕业生。

2.大学生求职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正确对待目标选择,不敢积极面对求职竞争,总是依赖于亲友、老师或者学校等的帮助。之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人和亲友等的帮助,面临突如其来的求职压力时,他们只能选择依赖他人。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为单纯、简单,只限于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家人和老师的帮助。如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可是如果大学生将职业选择权全部交与他人,这是完全错误的,会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等靠心理,如果不彻底消除这种依赖心理,不但不利于学生就业,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定要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

3.大学生求职容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主要表现为不安、焦虑以及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情绪状态,研究人员做过一项专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普遍表现出一定的抑郁和焦虑心理,而且远远高于普通人的心理水平。从总体来看,男生的焦虑水平比女生略低,而抑郁水平要比女生高。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情绪异常,不仅是因为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也是由当代大学生自信心不足、抗压能力不高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不敢积极面对社会、害怕交际,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表达自我、更全面地展示自我,因此必然会影响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4.大学生求职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从众倾向

大学生求职时往往具有从众倾向,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准确认识自身的实际状况,如专业认识、发展前景、职业兴趣和追求以及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因而在选择职业时会有盲目的从众心理。看到他人想去沿海发达城市,马 拥有从众心理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对他人的选择给予特别的关注,却很少考虑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也不太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在实际求职过程中,这一类大学生一般会更容易遭受挫折,无法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

三、构建新形势下的教育心理体系

1.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意愿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个人意愿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不能不切实际,应该适当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市场需求。

其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也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大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大学生的视野也要开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另外,自大学生入学第一天起,高校就要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并且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制定多个具体目标,以提升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最后,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大学生之所以在求职压力下产生心理误区,与其自身社会阅历低、知识结构单一以及心理抗压能力较差等原因分不开。因此,高校要针对学生就业开展指导工作,不仅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多种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还要培养他们的就业技能和面试技巧,提高他们对职业选择的认识等。高校也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心理测试活动,使大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认识,准确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大学生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第一,自我反省。当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一定要准确认识自我,并对自我做出客观评价,如弄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哪一行业领域是自己所擅长的,自己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样的,未来应该制定出什么样的职业规划等。大学生只有冷静客观地评析自己,对自己形成准确的认识,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二,社会比较。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下的群体,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大学生在对自我进行评价之前,一定要选好参照物,即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大学生可以通过与社会其他人员的比较来辩证地认识自我,可以根据社会其他成员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来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形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第三,心理测试。为了准确对自我做出评价,大学生可以借助于心理教师的帮助,选择相关测量表进行心理测验,然后通过分析这些测量结果来形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在准确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在求职过程中走弯路。

3.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调节:

第一,情绪转化法

大学生求职受挫后,可能会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情绪,如果任由其发展,就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转化情绪,通过参与其他活动,转移视线,减少不良情绪的危害,如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与同伴一起去野外郊游等。

第二,情绪宣泄法

大学生求职受挫之后,不能将不良情绪埋在心底,应该学会把这种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因为不良情绪在心底压得时间越长,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越大,所以大学生应该学会进行自我宣泄,比如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也可以参加爬山、骑车等体育活动。

第三,心理暗示法

尽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但还是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求职活动中。

第四,自我安慰法

大学生求职屡受挫折时,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安慰自己不要过高地要求自己,这样能够使自己尽快接受求职失败的现实,并从失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误区。高校必须予以重视,加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相应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从而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3

1.心理学在职业教育教职工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心理学的概念我们知道,能够引起人类本身需求的因素就可以被称为诱因。诱因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刺激,而这种刺激可以产生的来源主要是人们对其自身生活以及在一般条件下这种生活给其带来的发展条件。正是在这种场合下所带来的主观体验,在心理学上就成了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内在驱动力的先决条件。换一种说法就是,因为人自身有需求,则这个需求就转变成了推动人来自身发展的动机;而正是这种被推动的动机就会直接导致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几个需要是依次实现的。所以,有效地激励机制依赖于详细深入剖析教师本身的特点,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并且将他们不合理的需求转化为合理的需求。如果无法满足教师基本的物质需求会大大降低教师的积极性。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师的物质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所以需要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稳定。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一定要具备足够丰富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一定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教学水平。因此职业教育学校一定要创设良好的条件、环境以及机会给教师进行自主学习,促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给自己充电。教师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们会不断努力工作。随着教师不断积累经验、获得成果、得到满足,进而使得其更加积极的工作。

2.心理学在职业教育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职业教育的新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心理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职业教育学校要对新生进行静态心理学调查和相应的心理辅导,促使他们在最开始就形成一种正确的心理。首先,一个班级的动力系统由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以及集体规范组成。当前职业教育学校的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促使学生模仿榜样。这是应用社会心理动机机制对班级进行管理。其次,目前,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职业教育管理则是为了端正学生态度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而实现预定的学习效果,培养出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这是对实际激励理论的应用,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更加科学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目前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可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所以职业教育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形成热爱生活、认可自己的心态,更能承受社会带来的压力。心理学在职业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所以积极研究心理学在职业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张凌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教育心理学范文 篇4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家就开始专注于研究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以桑代克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教育学与心理学进行 桑代克所著的《教育心理学》就是第一本讲解教育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著作,我国也对该书进行了翻译,并形成了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桑代克在他的书中分别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对心理学教育的观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后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与之大致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教育心理学的开山之作。现如今,教育心理学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它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心理学在教育界的作用,研究课题方面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它已经将研究方向深入到教育心理学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将原本理论化的观点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这种实践行为也促进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广,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教育心理学独立性发展

在20世纪前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心理学体系脱离而出,但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持,教育心理学开始变得空洞起来。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并没有持续很久,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自觉扩展教育心理学内容,并尽可能地脱离课堂式、说教式的教育,使教育心理学走进社会,从而实现了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这两大心理学的最广泛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发展时期,该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不断涉及新的领域,提高教育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它不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结合后的一种服务于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性学科。

3.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的变化

我们可以从各种学科研究课题的变化上看出其研究重点的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候是方向性的改变。其中作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维特罗克提出了他自己在教育心理学上的理解,他将教育心理学从单一的理论研究转变为实践教学,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推广初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传播者,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试验对象,这种复杂的关系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身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后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开始向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能力与教育对象的学习方法方面进行转变。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学改革为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很多学生理论丰富,但实践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心理医学领域独立工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真实的心理疾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这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在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同时,还培养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独立性。因此,传统心理学的纯理论研究方式向实践教学研究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种转变必将是成功的。

4.教育心理学启发与影响

教育心理学自20世纪初发展到现在,无论是从理论教学到互动式实践教学,还是从单纯的心理学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统一,都对社会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受这种启发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界,以美国教育界为例,加德纳就曾对美国教育进行过批评, 这种在心理学界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之后美国逐渐放开了对中国文化进入美国的限制,将中国文化作为美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也通过对这种文化的包容和学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是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学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对政府决策进行影响和启发。

5.总结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5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教育心理论文 篇6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格又称个性,它主要包括气质与性格两个部分。所谓的性格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对现实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而气质是一个人的神经类型在人的行为上所表现出的特点。俗话说,“曲库及个性”,它比较形象地反映出一个人所听的歌曲所反映出的人的个性。在我国古代的《礼记•乐记》中,就有关于音乐对人格影响的论述,比如,“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优。啴谐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厲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庒成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順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由此可见,音乐具有陶情冶性的功效。

二、发挥音乐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措施

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音乐教育属于艺术的范畴,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的范畴,两者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所以,音乐教育中心理健康价值的实现,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音乐教育具有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功效。充分地挖掘音乐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彰显音乐教育的心理健康价值。1.增强音乐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音乐教育者可以凭借音乐的艺术舞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制约,音乐教育者往往把音乐教育看成是单纯地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科,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综合效应,尤其是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音乐教育者普遍认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老师的事情,与自己所教的音乐学科无关。持有这种思想观念的音乐老师是比较普遍的,在这样的思想观念支配下,音乐教育者往往只注重音乐形式的选择,而不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在音乐教育者的影响下,学生眼里的音乐多数被看作是娱乐的一种工具,这本就与音乐教育的目标相违背。在目前形势下,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因学习压力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客观上也需要有一种能有效缓解压力的方式与途径。因此,音乐教育要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首先就要从转变教育者的思想教育观念开始,因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者只有具有音乐教育观念,才能指导其科学的音乐教育活动。为此,音乐教育者要把音乐教育看作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在音乐教育中,不仅要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将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选择与优化音乐教育内容在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据我国现有的音乐教育课程纲要标准,音乐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但是,这还远远不够。音乐教育在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在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因为有很多音乐内容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因此,音乐教育者要注重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比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音乐可以选择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威瓦尔第的《四季》,约翰•巴杰尔贝的《D大调加农》;消除疲劳的音乐可以选择德彪西的《海》,亨德尔的《水上音乐》;促使注意力集中的音乐可以选择罗西尼的歌剧《威廉姆•泰尔》序曲和鲍罗丁的《鞑人的舞蹈》;减轻头痛的音乐可以选择巴赫的《F大调意大利协奏曲》,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有助于睡眠的音乐可以选择莫扎特的《摇篮曲》《催眠曲》,德彪西的《梦》;减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音乐可以选择莫扎特的《嘻游曲》、舒伯特的轻歌剧等乐曲;激发创新思维的音乐可以选择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增强自信心和斗志的音乐可以选择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雄》、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帮助人镇定的音乐可以选择巴赫的《幻想曲和赋曲》(G小调)、圣桑的交响诗《死亡舞蹈》;解除忧郁与烦恼的音乐可以选择西贝柳斯的《悲痛圆舞曲》、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d小调•死神与少女》;缓解压力的音乐可以选择:艾尔加的《威风凛凛》。3.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始终音乐教育课堂是学生表现的课堂,音乐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首先,音乐教育者要鼓励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尽可能地表现自己,通过表现来培养自信心;其次,注重因材施教,以此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4.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解决音乐能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而音乐教育的形式主要是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问题。在实践中,音乐教育者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音乐教育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情趣”结合。“情”是指音乐教育内容以及音乐教育者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它可以有效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趣”是指音乐教育者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它能有效调动受教育者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其次,音乐教育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内化吸收。音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外在,它能否对个体产生作用,主要取决于个体内化的程度。所为的内化就是将音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通过个体内部思想矛盾的斗争过程将其变成自己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借助于音乐教育

教育心理学范文 篇7

教育心理学最早是由克斯坦罗琦提出来的。然而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的思想的是捷克的夸美纽斯,当时并没有教育心理学的概念,他只是支出教育要遵从自然心里思想。“教育心理学”这个短语最早是瑞士国籍的裴斯泰洛奇提出。在德国,有一个叫做赫尔巴特的人,他经过多次理论和实践,明确的指出教育要建立在心理学的学科的基础上。在1867年,俄国的乌申斯基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最终成书《教育人类学》,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有对教育心理学的解说。《教育心理学》最终问世是在1877年,同样也是在俄罗斯出版,是由伟大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编写。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根据学校的详细情况和学生们日益增大的压力,慢慢教育心理学就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当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的时候才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开端。1913年,桑代克的著作经过扩大编写改变成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学习心理学、人的本性和个别去其他差异的原因。20年代主要的课题就是针对这本著作体术的三大定律开展的研究。桑代克提出的教育心理学主要着重于心理学的研究,导致人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偏差,但是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教育心理学就是发展与此。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年展的教育心理学还偏向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此时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一个萌芽,也算是为萌生做了努力,到了3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就开始一步步的步入正轨。这个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在学科心理方面有很大进展,顺着学科心理就开始展开了研究,虽然并不是主要研究对象,但是也为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学科心理也融入到教育心理学中。40年代教育心理学领域又融入了新的研究,是关于儿童的性格心理,社会的现实问题相关的心理问题以及人类的心理卫生问题。50年代出现了新兴科技,在关于高科技领域兴起的时期,信息的教育心理理论更受到广大的关注,这也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熟与完善阶段。1960年代早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协会成员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纸上谈兵终觉浅,要想把理论变成货真价实就要实践。在此意见提出之后,首次付诸于实践,并取得理想的后果。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80年代以后,计算机问世,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教育学家们根据计算机的功能做了很多的研究最终将计算机运用到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计算机会得到更大的青睐。这也是教育心理学的成熟阶段,在计算机问世之后,教育心理学家们根据教学特点,更加完善了教育心理学理论,从此教育心理学走上了成熟的道路。

二、教育心理学性质特点

六十年代的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正是因为教育心理学才发展起来还不成熟的缘故。在之后发展繁荣后,真正运用到教学中。70年代末期教育心理学编程教材进入同学们的课本中。教育心理学实际上就是教育与心理的科学,要具体研究教育心理学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细讨论。教育者的性质特点。教育心理学中研究一般授课过程中教师的特点,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教师的平时表现会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效果,以及教师的心理思维。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和与授课方法,有些不负责任或者说是没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的教师就会采取上课讲自己的课,不管学生听不听,懂不懂,只管自己讲课完成就行;然而有些老师确是很有一套,将自己的想法全都传达给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幽默风趣的授课手段获得学生们的一致认可。还有一些老师采取放养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只在一旁旁敲侧击,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多种教学方式可以获得多种教学效果,这都取决于老师的心理思想。受教育者的性质特点。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大多数的人出生时的智商都差不多,然后上学考试总能看出差距,这并不是智商的原因而是学生自身的努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句俗语说勤能补拙,即使思维不活跃,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显著地效果。教育心理学中,研究学生的心里想法,更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好的传授方式,从而理想的教学效果。教育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联系老师和学生之前的纽带。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老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什么方法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不同学科该用哪种教学方法都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践中的教学方法会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心理老师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效果。每个老师都有意要自己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也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每个人的心里特点。总的来说,教育心理学就是根据关于教育的人群中的每个人不同的心理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特点也就是研究对象的特点。这门学科对教育教学中人们的心理展开探索,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8

1.教学思想的局限性思想是领导教学方向的核心表现,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教学安排和计划更加人性化、灵活化,但是有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太深,虽然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古板老旧的教学思想却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在新的制度下用旧的教学思想去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身份的狭义性现在的教育制度已经呼吁广大教师“以学生为教学基本”,转变教学方式,由于过去教育将教师的身份定位过高,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不能达到一种亦师亦友,默契合作的关系,这也是由于教师对自身的身份定位过于狭义,即教师就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人,学生必须要听从教师的命令。

3.教学手段的单一性现代很多学校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基本是照本宣科,书本概念,死记硬背,而学生无论如何必须要记住这些概念,而是否会用,有怎么用,完全看学生自己体悟能力。部分教师觉得教学应该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一个过程。而对自身的教学手段没有进行反思和修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欲望。

4.教学目标的主观性人在看待与自身有关的事物,通常会把事物引发的不利问题归咎于事物本身,而不会想到是自身对事物的影响造成的。而有些教师教学也是如此,根据成绩以及学生表现主观判断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被定为“九等”的学生将会对自己感到自卑,对学习丧失兴趣和热情,甚至还会引发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过于主观化看待导致的。

二、以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了解学生心理,为教学打好基础学生心理是学生行为和思考动向的一个参考,而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或心理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动向分析,对症下药。为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观察:思想方面,学生的思想是学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关注自身发展、对个人目标的选择趋于理性和务实的体现。而对学生思想的观察主要包含学生是否对近期国家大事有充足的了解、是否懂得礼貌和传统美德,价值取向和生活追求是什么,是否染上恶习等;情绪,学生的情绪是学生心理特点的直接表现,例如有些学生胆子较小,上课害怕回答问题,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有的学生进行学习计划,但是行为懒惰,结果只是纸上谈兵,这是缺乏自律的表现;有的学生受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犹豫、逃避甚至放弃,这是缺乏自励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反应学生进取心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满脑袋记着概念、理论,但是考试时用不出来,不会用,这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体现,而有的学生学不进去,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浅尝则止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学习学不会、学不好,这是没有学习兴趣的体现。教师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将为后期教育提供正确的参考方向。

2.教授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学习教师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学并非知识理论的死记,公式定律的灌输,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学习怎样探索创新;学习怎样为人处事,学习怎样自我提升等。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源泉,而学生也能由此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面对挫折不惧怕,面对困难不退缩,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内心的人,这也是心理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3.保证平等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教学是教师对职业的尊重,对学生的负责态度,相比传统教学的等级分化,平等教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即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褒奖和肯定,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和鼓励。平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客观的个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心理教学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与此同时,由于教学的平等性、和谐性,让学生的心理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亲切,从“良师”转向“益友”。

三、结语

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将是我国教育行业由“以教为主”向“以育为主”的一个重大转变,而合理利用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都带来巨大影响,我国教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将教育心理学成功转化成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每个教师继续探索研究下去。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9

科学研究表明靠视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30%,靠听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20%,靠想象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25%,将视觉、听觉与联想结合起来,知识记忆率能达到65%。教学幻灯制作时如能参考上述数据,利用大脑的各部分感官协同合作共同接受和处理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长,以提升学习质量,提高课时内授课质量。另外,幻灯色彩的运用也可参考色彩心理学相关内容,选用视觉上舒适、心理上亲切的颜色,比如蓝色系,以象征希望、理想、独立的天空蓝作主色,以暗示诚实、依赖、权威的深蓝色突出重点,同时,如果学校没有统一着装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蓝色系服饰以加强亲和性,暗示学生更专注倾听你的授课内容。

2.充满引导性的文字语言暗示

教学幻灯中文字内容的设计可以参照文字对心理的暗示选择,同时授课时生动的语言、起伏的语调可以缓解因授课内容过于学术而引起学生乏味、心理疲劳及注意力分散,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保加利亚心理医生乔治•洛扎诺夫建立的暗示教学法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利用环境和学生之间经常不息却不知不觉的交流,建立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记忆深度。例如:授课时以稳重但愉快的语调为主,强调重点时与原有语速相比稍微放缓,等等。语调的调整要自然而不能过于夸张、轻佻,避免过于戏剧化而减少学生对授课者的信任度、降低授课者在学生印象中的权威感。

3.适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肢体语言暗示

人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时,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而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即肢体语言来传达。授课过程中可采用适度的肢体语言暗示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授课重点,或者在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重新引导注意力回归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时尽量保持微笑也可以引导学生的心理愉悦感觉,从而增强自主学习性;以短时间的目光交流增加学生的被关注度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肢体语言表现也是授课者获得学生对授课内容认知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信息反馈的有利途径。

4.结合记忆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德国心理学家H.Ebbinghaus发现的遗忘曲线直观描述了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过程,而且提出理解了的知识较无意义音节来说能够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的理论。这就要求授课者在设计授课内容时尽量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兴趣所在,加强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温故知新的习惯基本摒除,知识来源大多只依靠上课时间,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记住、理解更多的知识点一直是授课者的难题。依据遗忘曲线,合理安排复习、小结、总结的时间点应该可以改善上述难题,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及对授课内容真正掌握程度。

5.以适当的竞争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

“鲶鱼效应”常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企业用来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这一有效的激励手段是否能运用到本科生教育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消除因大学学习生活相对稳定状态引起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当然,鲶鱼效应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影响学生间的团结,所以这一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还需慎重考虑。

6.总结

总而言之,授课者、为人师者应该时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借鉴其他学科的长处以丰富自我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尽最大的努力加强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切实负起教师职责。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0

有人用“科学的春天”来形容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心理学也不例外,各项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1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

(1)在基本理论方面,开始关注心理发展动力问题以及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多少的关系。

(2)硕果累累的德育心理研究:首先是李伯黍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的一门新分支—德育心理学》中,首次把德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对德育心理学的形成、发展、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均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接下来是章志光关于品德形成的“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三维结构设想;还有1988年陈琦以认知学派的“生成学习模式”为依据提出的“道德行为准则学习过程模式”,再加上林崇德教授在吸收了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关于品德结构理论见解的基础上,发表的“品德结构是一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的言论,呈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

(3)学习心理方面有燕国材教授在1983年初提出的IN结合论、邵瑞珍等的知识分类学习论、蔡燊安和李祝华于1984年提出解决问题的“定向—逼近—成型—引申”四阶段理论等,也是各领。

(4)教学心理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北师大教授冯忠良的“结构—定向”理论,冷冉的情知教学理论,邱学华的尝试成功教学理论,国家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理论等。

(5)以介绍国外理论为主的差异心理,主要是体现在智力、人格两方面,而亮点是在差异测验方面修订了许多西方量表。

2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

(1)德育心理的实证研究以“南李(李伯黍)北章(章志光)”为格局而进行,彻底改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粗糙、落后局面,开始向纵深发展。

(2)在学习心理方面有始于丛立新发展到燕国材、马加乐的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沈德立的非智力因素与教育研究;杨治良教授探索了概念形成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3)在教学心理上,进行了识字、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数学教学等心理研究,收获颇丰。

(4)差异心里在实证方面的研究较之于其理论研究有了长足进步,所涉领域和范围都有所拓展,如在国内的许多地区进行区域性差异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并尝试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的智力量表;随着第一批独生子女的出现,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差异,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与此同时对超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心理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3实践研究方面的进展

(1)在德育心理方面,于实践中对传统的“知、情、意、行”德育模式进行了发展;以特级教师梅仲荪为代表的学者在北京的幼儿园、中小学进行了爱的系列教育模式探讨,提议在语文、政治、史地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而在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及应对方法的研究方面也有突破。

(2)学习心理上,对非智力因素的实践研究颇有建树,很多从事教育实际工作的学者、老师获得了成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研究主持的自学辅导实验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3)教学心理的研究上,顾泠沅小组在上海青浦开始进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教改实验,黎世法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实验,魏书生的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教学心理研究,卢家楣关于情感教育的心理学研究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实践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结束语

纵观半个多世纪的新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用“前进中的曲折,曲折中的前进”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为新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如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1

1.1对象

本调查共设二组,一组是医学新生组:2004年苏州大学入学医学本科新生。包括临床、儿科、法医、护理、口腔、医学检验、预防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影像10个专业,共437名学生。其中男生174名,女生263名,平均年龄(18.95±1.53)岁。二组是对照组:2004年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入学新生,包括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3个专业122名学生。其中男生73名,女生49名,平均年龄(18.58±7.56)岁。同时与MMPI全国协作组修订的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中国人常模,进行比较。

1. 2方法

1.2.1工具采用中国科学院宋维真主修的中国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 399题),该量表包含3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3个效度量表包括说谎分数L、诈病分数F、校正分数K。10个临床量表包括疑病Hs、抑郁D、癔症Hy、精神状况Pd、性别指数Mf、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Si。该量表已证明有一定的信度和效率。

1.2.2测试方法2004年9月15~10月15,新生入学一个月内,以整群抽样法,统一指导语,学生一次性完成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 399题) 的测试,测试时间为45 min,统计其3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通过比较各量表的原始分,分析医学新生性别间、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之间、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之间的人格特征差异。

1.2.3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中的t检验完成。

2结果

2.1医学新生人格特征性别间的比较医学男生抑郁D值显著低于女生(t=-2.56,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性别指数Mf值显著低于女生(t=-10.81,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轻躁狂Ma值显著高于女生(t=2.43,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量表得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1)。

2.2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差异比较由表2可知,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相比,男生校正分数值显著高于非医学男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疑病、癔症、性别指数、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值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P<0.05或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女生精神状况、轻躁狂、社会内向值显著高于非医学女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2.3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的人格特征差异比较由表3可知,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相比,男女生在说谎分数、精神状况、轻躁狂显著高于常模(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男女生诈病分数、疑病、抑郁、偏执、社会内向值显著低于常模(P<0.05或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或显著意义。并且男生校正分数K值显著低于常模(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女生的癔症、精神衰弱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

3讨论

3.1关于医学新生性别间的人格特征差异入学对每一个新生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应激。本文结果显示,医学新生的抑郁值,男生显著低于女生,表明医学新生中男生比女生更具有自信,更加外向,善于交际,人格更趋向于社会化。男生轻躁狂值显著高于女生,与有关研究一致。女生更胆小、内向、缺乏解决大事的能力、兴趣狭窄,可能伴有衰弱、疲劳、人际关系淡漠、与别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男生表现出乐观、善交际、精力充沛的个性特征,但也有行为冲动,不能控制其行为,好竞争,对人敌意,易激惹等个性。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传统观念、社会角色期待、家庭教育等方面是有关的。男生性别指数值显著低于女生,反映女生性别角色的分化更加明显,同时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倾向。有学者将人的性格分为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以及中性化(不典型)人格。邹萍的研究得出女生的双性化人格形成与家庭(尤其与母亲)的教养态度、方式以及母亲的个性特点关系较大。因此类推,本文研究得出的女性男性化的成因亦如是。

3.2关于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人格特征的差异分析医学男生在相关一致性较强的疑病、癔症、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值量表分值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表现为医学男生更倾向于敏感、灵活、合群、成熟、现实、适应良好和兴趣广泛,此结果与有关研究较为一致。这可能与当前医学生就业、社会舆论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等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的要求提高有很大的联系。医学男生性别指数分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又显著低于医学女生,反映医学男生可能表现出冲动、冒险及粗心大意等个性特征。另外,医学女生在精神状况、轻躁狂显著高于非医学女生,而她们社会内向值虽高于非医学女生,但却显著低于常模,表现她们社会外向而又任性、做作、冲动,与前面得出的结果一致。这些可能与当前女性社会角色的改变,女性地位的提高、社会竞争力等有关。医学新生个性的整体一致性,可能是当前医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变革及经济发展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应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完善他们的人格,这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点。

教育心理学范文 篇12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问题;对策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的系统性与整合性不够突出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内容,其系统性和整合性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范式”。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庞杂、零乱的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统一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易于实验和易于控制的小块,研究者各自为政,联系甚少;第二,研究课题繁杂多样: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教育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五花八门的课题充斥于教育心理学领域。虽然多样性是学科进步的标志,但我们不得不说教育心理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1];第三,不同时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更迭(从行为观到认知观、人本观,再到社会文化历史观等),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发生变化,使得不同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人与人交往的复杂性、教与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繁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1]。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2]。

(四)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尽管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就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但是中国教育心理学和整个心理科学一样,属于“舶来品”。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更加突出[3]。纵观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还是学习借鉴的多,独立研究的少。

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中国化不足的问题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诞生在西方,它发展早、发展快,有着较好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又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起步晚,尤其是经过“十年动乱”,在80年代后才开始全面复兴。当时,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刚刚恢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和材料,而教育实践中又急需有关的知识,因此,只能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独立研究。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确实与西方存在着差距,尤其表现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这种差距常常使我们只看到学习他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自身独立发展的必要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笔者以为,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历史、理论派别等方面的内容;(2)学习心理,主要探讨学习心理的规律和方法;(3)教学心理,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策略以及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4)教与学的制约因素,主要讨论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班级、社会、师生关系等影响因素以及美育心理、品德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在国际上已经有人提出两种研究取向的结合问题。如“多方法三角测量(cross-methodtriangulation)”的观点认为,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在效度研究中的“多特质多方法模型(multi-traitmulti-methodmatrix)”[4]。

2.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三)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

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5]。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2005年)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7]。

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四)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称本土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的相同点和相异�

发展本土文化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可采取两个方向:一是以当代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为主题,以本土文化群体为对象,从事验证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用以推论解释文化同质性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二是以本土文化群体代表性的人性特质为主题,从中抽取的样本为对象,从事原创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建构为理论,以彰显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特色[6]。总的来说,教肓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应该遵循以下七个字的途径:摄取一选择一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滔。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透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5]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教育心理学范文 篇13

一、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

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提出“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著名论断。

19世纪瑞士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一)冯特的重要贡献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批心理学人才。其中冯特的学生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另一位美国学生卡特尔对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二)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先驱。在研究方法上,他摆脱单纯内省和思辩,采用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从此开端。桑代克也�

三、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

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868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

五、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建国前,翻译了一些教育学主捉著作。

建国初期受苏联心理学影响较大,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经验,批判桑代克的理论及心理测验技术。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4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之中,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再好的课程教学内容,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式,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学方式运用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充斥课堂;教师习惯于专业知识的传递,虽然也会考虑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忽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思维的训练,也漠视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拒绝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学生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专业价值观。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应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单向传递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具体确定为:主要采用系统讲授、研讨、师生问答、案例分析、行为体验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系统的知识讲授,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其将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通过师生问答、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双主体学导式”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结合课程内容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