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性论文【优秀9篇】
时间:2024-06-10 21:10:47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是勤劳的小编Waner给大伙儿收集的9篇护理研究性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护理专业调研报告 篇1
一、精选协商内容,彰显协商作用
二、突出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
一是全力配合全国政协来我省调研的有关工作。7月上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专题调研组来我省进行实地调研。我们精心安排日程、设计路线、准备材料、组织座谈会、协调参加座谈会的省领导,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确保配合工作优质高效,受到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的认可,形成的报告得到省委书记王宪魁、省委副书记黄建盛的肯定。二是组织开展了关于积极应对我省人口发展趋势问题的专题调研。今年7月下旬,由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带队,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有关专家会同省发改委、省卫生计生委组成调研组,就我省人口发展趋势问题深入我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牡丹江市、鸡西市、伊春市、绥化市7个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形成了《关于积极应对我省人口发展趋势问题的调查报告》的报告。提出了我省应在加强人口宏观决策;引导广大群众按政策生育;完善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得到了省政府陆昊省长、省委副书记黄建盛、省政府副省长孙永波的批示。同时,该调研报告被省委办公厅信息处采编,通过《黑龙江信息》上报中央办公厅信息工作部门。
三、围绕发展事项,开展专项视察
一是组织开展了对我省湿地旅游资源现状的专题视察。今年8月下旬,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带领人资环委部分委员,会同省林业厅、省旅游委,就我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问题,对南瓮河、扎龙等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专项视察,并形成了《关于加强我省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几点建议》的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提出了加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和规划水平,完善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服务体系,加强保护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动湿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等意见和建议。10月份,视察报告被省委办公厅信息处采编,上报中央办公厅信息工作部门。二是协同组织住吉、黑、蒙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就三省(区)结合部生态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8月上旬,在杜宇新主席、张宪军副主席领导下,省政协秘书长刘刚,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黑龙江省副主委马立群全程参加了视察活动。通过实地视察,形成了《关于吉、黑、蒙三省(区)结合部生态经济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向国家报送。视察期间,我们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刘刚秘书长直接领导下,视察筹备工作周密细致、有序进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视察任务。最后,在视察报告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大兴安岭南麓吉黑蒙辽四省(区)结合部建设部级生态经济区的提案》上报全国政协。
四、注重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一是突出加强政治把握能力建设。按照省政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学党规、学系列重要讲话与开展讨论交流相结合,同时,把省情社情与履行政协职能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使得学习内容内化为工作理念、外化为实际行动。二是重视做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提高人人“谋调研、搞调研、会调研”的能力。三是关注民生,围绕社会热点加强社情民意信息报送。5月份,针对我省野生鱼类资源日趋衰退,水生态遭到破坏,以信息专送方式提出了关于保护我省野生鱼类资源,倡导不吃“开江鱼”的建议;10月份,我委报送的《关于加强我省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建议》和《对当前东北地区面临的人口危机的对策建议》在省委信息刊物上发表。四是重视做好与兄弟省市区政协的联系与合作。热情接待了吉林、福建、上海、宁夏等兄弟省市区政协学习调研组,组织委员赴新疆就当地生态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此外,我们协同省政协办公厅,会同省教育厅、团省委、东北林业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省大学生再生资源创意设计大赛”,参赛院校、参赛学生比上届增加,参赛作品的质量高于上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谈到2017年的工作计划,刘涛说,新的一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开展我省野生鱼类资源保护利用问题调查研究
我省水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经济鱼类40余种。其中有国际濒危物种施氏鲟、达氏鲟,溯河性的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驼背大麻哈鱼,冷水性的哲罗鱼、细鳞鱼、黑斑狗鱼等。我们将与省农委及省渔政管理局共同调研,目的是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加大重要经济鱼类品种和鲟鳇鱼等珍稀濒危鱼类的增殖流放和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使渔业资源得到更好恢复。
(二)组织我省农业节约水资源情况的专项视察
我省是农业大省,2016年全省农业用水量312多亿立方米 ,占全省用水总量的87.98%。据测算,2030年我省农业用水总量将突破320亿立方米。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促进我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将c省水利厅共同组织视察,就水资源合理配置、水污染治理、保证水生态安全、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和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提出参考意见。
(三)组织好关于“推进我省城镇供热煤改电”专题协商会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大量散烧煤、燃油消费是造成严重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四个电能替代重点领域,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煤改电”。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为此,通过召开专题协商会,就加快调整我省城镇供热能源结构,积极推进城镇供热煤改电,推动燃煤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促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等问题进行协商,向相关部门提出可借鉴、参考的意见和建议,从源头上治理雾霾天气,消纳我省富裕电力。关于三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大体上从三月份开始到九月底前结束。
护理研究工作计划 篇2
20xx年胶州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全市教育**和发展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真情奉献教育,打造科研品牌”的意识,以“坚守、创新、服务”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作用,面向实际、开拓创新、突出实效,以扎实高效的工作业绩进一步扩大教育科研在兴教、强校、塑师方面的影响力,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和我市教育内涵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重点引导镇处、学校建立起两级教育科研水*自评体系。倡导镇处、学校建立教育科研年会**,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
2、召开胶州市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表彰教育创新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举办“胶州市教育科研走进胶北”活动,届时争取承办山东省教育学会现场会。
3、圆满完成“x五”立项课题研究任务。20xx年,是x五课题结题年,各承担课题研究单位,要加大课题研究力度,确保高质量的实现研究预期目标,出**成果,打造“拳头产品”,扩大学校“教育品牌”影响力。
4、继续积极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适时通过举行胶州市“优秀科研成果推介会”、主题现场会、课题研究观摩课等形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5、以教育科研作引领,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学习和交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举办学*沙龙、专家报告会、主题研讨会、成果展示会、科研项目月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结合学校的精神建设、**建设、物质建设等从“隐性”和“显性”两个层面建构校园文化。
6、以主导性课题作引领,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帮助学校明确学校发展主题和方向,加大学校主导性课题的建构和研究力度,发挥好教育科研的引导性、探究性和实践性,集中群体智慧,协力攻关,努力培植一批特色品牌学校。
7、加强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要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使校本研究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常态。要引导和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让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要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研究条件,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的全面普及搭建更为宽广的*台。
8、深化“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要认真总结十一五教师阅读工程的经验,为开展十二五阅读工程做好准备,年内启动“书香校园”和“教师读书人物”的评选活动。
9、编制“十二五”课题规划,加强教育科研宏观引领,增强教育科研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适时出台《胶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指南》。
10、办好《胶州教育》,秉持“坚持指导、注重实用、提高学术、增强服务”的办刊原则,为学校经验交流,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优质*台。
活动安排
一月份
1.制定下发《胶州市20xx年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2.编制《胶州市20xx年教育科研课题发展计划》
3.编制《胶州市教育学会发展十五年》
4.参加青岛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二月份
1.对20xx年立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
2.评选“胶州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三月份
1. 教育创新先进单位验收
2. 筹备胶州市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四月份
1.召开胶州市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胶州市教育科研走进胶北现场会”(拟承办山东省教育学会现场会)
2.拟召开青岛市“现代班集体建构”现场研讨会
五月份
1.召开“读经典,塑品行 ”研究成果现场展示会(暨胶州市第五届“品读经典、感悟教育、音像演讲”展示会)
2.**教师参加省教科所论文评选活动
六月份
1.召开“激励艺术”研究成果推介会
2.**教师参加青岛市教育局论文评选活动
七月份
1.**20xx年胶州市“《每周一读》·品读经典,感悟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2.各单位进行教育科研半年工作总结
八月份
参加省、市教科所举办的各种教育科研培训班和学术交流活动
九月份
全市立项课题中期指导检查
十月份
1.继续立项课题中期指导检查
2.**专题研讨会
十一月份
1.开展“教育科研面对面活动”
2.胶州市“书香校园”和“教师读书人物”评选活动
十二月份
1.胶州市教育科研年度评估
2.**20xx-20xx年度“胶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
3.**各单位报送《20xx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申请书》和《20xx年立项课题成果鉴定》等材料
护理教育研究范文 篇3
关键词:高等护理;护理教育;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09-03
现代医学护理技术迅速发展、卫生保健服务体制改革和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走向国际标准化轨道的趋势,对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1]。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实验教学部分对于护士实践技能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一、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尤其在实验教学方面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其中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验内容、评价体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是培养应用型知识与实践技能。因此,面对国家发展需要,应注重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二、我国高等护理实验教学现状
1.培养目标不能顺应时展。肖国华[4]等认为我国高等护理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上存在问题,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仍然停滞在操作技能上,认为操作技能水平代表了学生的能力,从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少之又少。
2.课程设置无法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2011年护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而多数院校课程结构仍以生物医学模式为课程的基本框架,过分依赖于医学学科模式,注重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之间相互独立重复存在,护理特色未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培养模式比较单一[5]。
3.教学方式过于传统。高校实验室教学一直以来均采用由教师主讲、示范、护生操作这样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以及护生的需求[6]。授课方式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且课程平淡无奇,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护理实验课程的考核体系在分值上不占优势,容易使学生们忽视此模块。在对于实验课程的考核上,教师按照评分细则逐条对学生操作的进行评判,致使学生对于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标准化过于关注,无法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更不利于护生沟通、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7]。
5.实验教学资源有待改善。现代医疗工作中采用的大多是一次性物品,而实验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物品,不能保证实验课与时俱进。专职教师长期脱离临床,教学中缺少临床经验和实例[8];查阅相关资料,属于被动接受别人的间接经验,且相关资料与新技术新产品中的时间差会导致相对信息滞后。且护理实验课的操作多依托于模拟人,导致学生操作时无人应对,简单模拟沟通内容,缺少变化性。
三、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实验教学改革
1.改革与完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整个护理专业的灵魂,它对教育活动、教学内容、形式和环节等方面起着定向和规范的作用,是专业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和归宿[9]。改变以往的重视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养理念,树立以护生全方位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培养综合素质强,知识结构合理广泛、专业技术能力和适应性强,能独立承担临床护理以及社区养老机构卫生保健的突出护理学特色的实用型人才[10]。
2.完善课程体系。我国护理实验课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三类,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以验证性实验居多。而在近几年的不断探索中,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也突出了优势。如郭娟[11]将综合性实验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中研的究认为,综合性实验涵盖面广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用物,适当缩短理论授课时间,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所学知识并进行练习,互相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
3.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改革。我国护生的学习步骤为在校实验课学习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实习前短期综合培训―实习―毕业前综合训练这样的模式进行。我国学生往往没有一个中间的过度阶段就投入到真实的临床环境中,使学生对于临床的各种不适应增多,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对护生来说,早期接触临床,建立临床思维结构框架,能够弥补我国传统护理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并且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完善[12]。
(2)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以教师为主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如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反思日记法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觉的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13]。
4.改善实践技能考核体系。相应增加实验课所占比重,使学生重视实验教学。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细节的考核方式,转变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针对社会对新时期护理人员的要求,着重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沟通交流,应变能力之上进行考察。高婧[14]等认为可以尝试优化整合实验课技能操作评价指标、探索开展动态式和全程化评价模式,可尝试实验报告等级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团队协作评价等。
5.优化实验教学资源配置。良好的实验环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仪器与教学模型,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改善实验室环境,将实验室建设成为高度的虚拟仿真病房,充分营造出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环境;对于实验用物尽量与临床同步,使学生能够很好的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进入实习阶段能够更好地胜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15]。尽可能在没有安排实验课的基础上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供护生们进行操作练习。
6.提高教师整体综合素质。参与教学的教师团队需要不断学习,了解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注意收集和整理与临床结合紧密的护理技能发展动态,并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做到实验教学与临床实际零距离。鼓励教师以新的教学手段来营造欢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上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起相应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16]。
总之,护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7]。对于实验教学的改革,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各项操作技能的充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下临床做充实的准备;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极大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方向的创新。但是我国现在护理教育实验教学改革仍处于实验教学阶段,并没有整合完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情景教学课下准备工作量大,学生时间不好支配;角色扮演中的患者与家属可能实验操作弱于扮演护士角色的学生;扩建实验教学基地,由于学校之间资源分布不均,实验室建设也有参差不齐的情况等;我们对这些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促进我国护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玲玲,姜安丽。护理学本科教学内容的构建[J].护理研究,2008,22(9):2333-2334.
[2]张金勇,单志军,高玉霞。改革护理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科学,2013,16(2):55-56.
[3]董晓红,李艳微,贾佩华,等。以研究为特色的护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1):66-26.
[4]肖国华,王丽,沈学清。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护理教育,2010,7(3):113-115.
[5]杨丽,仰曙芬,隋树杰,等。国外护理课程设置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4-5.
[6]朱建华,蒋新军,李东雅,等。情境领导理论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4):1251-1252.
[7]易霞,刘红华,袁群,等。从培养能力型、实用型护理人才看基础护理学考核模式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3):95-97.
[8]尹娅萍。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5(5):515-516.
[9]姜安丽。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 10年实践与发展的思考[J].护理杂志,2007,24(1):3-6.
[10]刘东玲,杨培常,李伟,等。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10):2705-2707.
[11]郭娟。综合性实验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9):1305-1306.
[12]谈益芬,王胜香,李佳,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改革[J].全科护理,2014,12(16):1523-1524.
[13]邓颖,王艳玲,吴瑛,等。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成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4):147-149.
[14]高婧,邵珍珍,吴小婉。护理学专业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与趋势[J].护理研究,2015,29(1):260-262.
[15]汪爱琴。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初探[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1):77-78.
护理研究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中“育主体型学生,做知识型教师,创地区信誉良好公办初级中学”的发展目标,本学期教育科研工作围绕“家庭教育研究”、“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学科德育探索”和“数学学期课程统整”等重点工作,落实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育科研常规管理
1、围绕区域性百题工程的申报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07-09年新一轮校级教师和教研组课题的**申报与研究落实工作,确保每个教研组有申报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能参与课题研究。
2、加强对已立项区级课题、校级课题和推广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开好各课题小组研究讨论会,抓好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二)强化家庭教育研究
1、借助“家长、学生信件互动沟通”活动、“亲子读书活动”推进家校联系。
2、依靠“学习型家庭”事迹交流介绍,“学习型家庭”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等活动,评选07学年宛*中学学习型家庭,推进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3、开展“好家长”评选工作,依靠校内“好家长”资源,落实对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辅导工作。
(三)深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1、深化“社会·环境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在原活动设计编写和实施的基础上,编写“玻璃画”、“环保工艺”、“生命的律动”、“生活中的'化学”、“踢跳游戏”等课程模块的教材,并通过学校科技艺术节等途径展示拓展型课程中的学生作品,如玻璃画、环保科技作品、环保工艺作品等。
2、在完成“生命的律动”校本探究型课程初编校本教材和教学活动设计基础上,利用参与区本教材编写的机会,完善、修改本校校本教材。
3、以“民族精神纲要”教育为主导,设计学校德育探究型活动,开展“从米袋子、菜篮子看我国科技新发展”、“奥运史话追踪”等专题型探究活动,并结合读书节、艺术节中考察报告评比、“2008**绿色·人文·体育”奥运邮票纪念封设计比赛等学校德育活动推进各探究型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继续抓好数学学期课程统整研究工作
1、收集07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实施课程统整的教案与教学反馈意见。
继续深入开展七年级第二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研究,依据《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研制教案的教学设计,继续开展根据统整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实施的研究,做好《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实践反思与反馈调整研究。
2、初步开展以实施“学期课程统整”为抓手,推进教研组合作研究的运行机制,将实施“学期课程统整”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充分发挥合作研究的优势,努力形成数学教研组的运行机制。
3、初步开展数学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最低层级(能级管理)实现学校教学监测与诊断机制建立与运行的研究,加强教学的一线监管。
4、开展学期课程统整与数学教研组校本培训整合的研究。
(五)初步开展学科德育研究工作
1、以科学学科为重点,确立“人与自然**相处”为生命教育纲要中融渗的主要内容,探索学科教学融渗的内容与方法。
2、以语文学科为重点,确立“生命价值”为生命教育纲要中融渗的主要内容,探索学科教学融渗的内容与方法。
3、以语文、历史学科为重点,确立“继承、创造传统**文化”、“挖掘、欣赏**民俗文化”为民族精神纲要中融渗的主要内容,探索学科教学融渗的途径。
4、以生命教育纲要为主导,构建生命教育校本拓展课程和专题研究型课程,努力建设和完善“礼仪教育”、“环保玻璃画”、“环保工艺”、“生命的律动”等课程模块,创设生命教育校园环境。
5、以民族精神教育纲要为主导,设计、实施部分专题探究型活动,融入校园德育文化活动中。
6、以假日小队活动和社会实践考察活动为载体,探索学科中融渗“两纲”教育的实践活动设计开发资源途径。
护理研究性论文 篇5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饮食护理;新观念
NewTdeasofPepticUlcerFoodNursing
Keywords:Pepticulcer;Foodnursing;Newideas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复发、产生并发症。其形成和发展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溃疡疼痛与饮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饮食护理消化性溃疡,对促进溃疡的愈合、预防和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一种全新的饮食护理新观念,现报告如下。
1饮食心理护理
PU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1]。特别是并发出血时,患者由于知识缺乏,见到呕血、黑便会紧张不安,产生恐惧心理,加上病程长、重,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因此常心情沮丧,对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产生质疑,使病人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下降,自我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减弱。因此患者易出现暴躁,在饮食上不能配合,甚至偏执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及摄食行为,或者顾虑重重出现畏食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应首先做好溃疡病知识的宣教工作,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疏导,或者请恢复较快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给予积极的暗示使患者正确认识饮食在此病的转归中所起的作用,使病人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让病人参与饮食的决策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关系也由原来的工作关系向护患合作型和共同参与型转化,这种转化就是要让病人由被动的、消极的接受治疗和护理而转变成参与到自己的健康决策和自我护理中来。因此就要求我们主动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消化性溃疡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饮食护理的基本方法。针对不同疾病状态、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及年龄、活动情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制定不同的食谱,也就是让病人学会运用合理的饮食,自我管理,控制疾病的发展,使身体早日康复。
3分期饮食护理
3.1急性发作期这期的病人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及呕吐等,故饮食的原则是严格限制对胃黏膜有化学性和物理性刺激的食物,食物易于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清淡少油。进食宜少量多餐以减轻胃的负担。可分为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流质饮食,每日六餐,每餐约200ml,如牛奶、蒸蛋、藕粉、稠米汤等。经过3d~5d治疗,如病人疼痛减轻可进行第二阶段。此阶段为保护胃黏膜可采用少渣半流饮食,如白米粥、蛋花粥、小馄饨、细面条、面包、鱼丸等。在这一阶段食用的时间较长,病人往往容易产生饮食单调,所以制备食物应变换花样,注意色、香、味的调配,待病情稳定后,进入恢复期饮食。
3.2PU并发出血期PU并发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一次出血量在50ml,临床上可出现黑便。有时可发生呕血,在此情况下一般临床上嘱患者暂禁食,但出血停止后,无恶心、呕吐症状可按医嘱进食冷流质饮食。临床实践证明禁食并不意味着使胃部休息,而给以少量食物以中和胃酸,反而可减轻胃酸对溃疡的刺激,使病人稍感舒适,但食物的温度要低,这样可以防止血管扩张,减少出血量。因此,在大量出血时,可给予不加糖的冷牛奶、冷豆浆,每2h~3h给一次,每次150ml~200ml,一天6次~7次,而后逐渐进展到流质饮食、少渣半流饮食。如少量出血暂用流质饮食,少量多餐,进而过度到少渣半流饮食。进餐后需严密观察病人腹部疾病及有无呕血、便血,如有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等,应及时调整饮食的质或量。
3.3恢复期为巩固疗效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少渣软食,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病人经过急性期一段时间的饮食限制,容易造成营养素的缺乏,因此应根据病人个人的耐受力可增加食物内容,并多样化,使营养达到充分的平衡,可增加一些富于消化的含少量膳食纤维的蔬菜,如冬瓜、西红柿,主食可逐渐吃一些馒头、小肉包或软饮等。以前按传统方法应少量多餐,只吃细软食物,饮食以牛奶、鸡蛋等少渣饮食为主,防止进食刺激性食物,近年来研究认为,少吃多餐,饮食无规律,不仅不能减轻溃疡病的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这是因为食物进入胃内,虽然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食物又会刺激胃酸侵蚀,不利于溃疡愈合。现在主张在溃疡出血期或急性发作期饮食以流质、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在溃疡恢复期在抗酸治疗的同时不必过分限制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并鼓励进食正常或高纤维饮食,因高纤维饮食中存在一种脂溶性保护因子而且含有较多的营养因子,这些具有防止溃疡发生和复发作用[2]。有研究认为,食物中纤维素不足是引起溃疡病难愈和复发主要因素之一。有人对溃疡病人治愈半年后随访发现饮食富含纤维素者复发率为45%,饮食过分细软者复发率高达80%。细软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时间短,唾液未能充分分泌,现代研究认唾液不仅能帮助消化,而且有中和胃酸和提高胃黏膜屏障的作用。
4讨论
PU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估计人群中约10%左右的成人在一生中患过此病,近年来药物治疗有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根治幽门螺杆菌(Hp)上,但饮食治疗配合仍属重要内容。加强饮食治疗可降低PU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以及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变以往传统的溃疡饮食习惯,建立全新的饮食观念,是本文的中心。第一,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采取分期饮食疗法,在急性期有利于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出血期有利于促进止血,恢复期有利于溃疡的愈合,减少溃疡的复发。第二,饮食心理护理,让病人参与饮食的决策,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护理研究报告 篇6
一、新时期护理专业教学目的分析
根据多数医学专校护理学专业教学进程的安排,护理专业临床护理课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内外科护理学、皮肤科护理学、妇科以及儿科的护理学、眼耳鼻喉、传染病护理学、危险病症及康复护理学等都是护理专业的临床护理范畴。目标有效的高质量课堂教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保证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同时也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学生在日后进行护理工作中实习和参考的重要信息资料。所以,当前教师所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及体现师生互动作用的前提,不断的结合护理专业临床护理课程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教育理念,才能使得护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使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得有效的运用手段。笔者在这里就护理专业临床护理课的教学方法及实施过程做几点探讨。
二、护理专业教学要点分析
(一)以探究护理诊断为目的
护理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及时的做出正确的诊断,对需要护理的人员做出正确的护理措施。毕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适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多与患者交流,在交流中根据病人临床得到的信息提出更多的问题,以便做出最为适合的正确的护理诊断方案。
(二)以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为核心
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的护理步伐,已经由以往单纯的遵守医生嘱咐和技术方面的操作,改为运用科学的护理手段和方法对服务的对象按照严格的护理程序进行操作。在实际的操作运用过程中由于病人健康问题复杂多变,必须不断的满足服务对象的健康需要,合理处理各种复杂的健康问题并给予解决,已经成为了当前护理要注意的主要问题。这就需要护理者在运用护理程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护理质量,给受护理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专业,更具备人性化的护理操作,为护理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和护理技巧不断的提升自己素质。由此可见,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任何教学方法的基础和重点,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护理程序思维的活跃发展。
(三)以角色扮演为形式
通常学生的实训课都是让学生在人体模型上进行病理的反复试验和练习,将所学知识迁移到临床场景中去,通过亲身模拟实践与所学的知识进行融合,因为往往很多学生空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真正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这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演练。而角色扮演正是符合这种现状,学生之间甚至师生之间进行患者与医生的互相模拟实习,是获得实战经验的最直接的办法。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感悟,懂得珍惜,学会理解和尊重,可以在今后的具体护理工作中做的尽善尽美。
三、新时期护理专业教学方法分析
(一)案例式立体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具体的案例为学生展现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真实病例,让学生从实际病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处理问题的能力。立体教学法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交叉打破学科界限是以系统为中心,将教材中有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内容进行加工,形成一个多元立体的有机结合的综合式知识并通过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法。
(二)实习教学法
众多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应用要求,所谓实习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从事一定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关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已学知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完成规定工作的能力。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护理专业教学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对应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多种。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达和进步,护理专业教学逐渐被人们重视并针对对待起来。这是由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增长和对健康保护意识的不断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医科专校都开展护理专业教学。笔者从事该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多年,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总结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同行起到借鉴的作用。
护理教育研究范文 篇7
因灾害有其地域性,而且对灾害的培训还没统一实施,因此各院校及医院有所不同,现对灾害教育培训内容总结如下。
1.1灾害救护理论知识①灾害一般知识:包括灾害的定义、种类、特点、各种灾害对人体的伤害及救治技巧,灾害流行病学等。②现场救护知识:包括护士的主要任务、伤情判断、检伤分类、伤员转运、登记统计、护理文书等。③急症护理知识:包括各类烧伤、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骨折、休克、大血管损伤、挤压综合征等。④灾害护理系统评估及制订灾害应对计划。⑤心理护理知识:包括对灾后伤员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等。⑥自我防护知识:包括环境、疫情、安全等方面的防护知识。
1.2灾害现场常用的急救技术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抗休克、心肺脑复苏、气管切开和插管及常见毒物的解毒等。其课程至少涉及急救护理学、危重监护学、健康评估等科目[8]。
1.3灾害救援人员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灾害发生时,环境危险,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条件较差,工作负荷过重,对护理人员的身体是严峻的考验,因此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应平时注意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9]。
1.4人力物力的准备今后灾害救援将会变得很平常,面对灾害需要准备充分[10]。平时应注意培养救灾意识,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做好物质和人员的准备,随时准备抢救。如常用药品准备,包括外伤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皮肤病用药、感冒药等[9]。
1.5灾害护理教育培训方式对于灾害护理教育培训方式各院校及医院基本相同,现总结如下。①灾害理论知识学习:主要是讲授灾害护理救援的理论知识,灾害医疗护理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不同类型灾害救护设施的特点、准备及保障,灾害护理伦理学、心理学的知识[11]。②情景模拟灾害救护演练:模拟演练可以训练护士帮助灾民尽快尽快脱离危险区域,并能迅速对伤员进行分类,使其具备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处置安全迅速的能力[12]。③观看视频:组织观看相关灾害救援视频,再针对视频中出现的错误组织讨论,并重点提出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13]。
2国外灾害护理教育及培训现况
2.1灾害护理教育培训对象
2.1.1在校护理专业学生日本在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后,部分护理大学认识到灾害护理教育的必要性,于课程设置中加入灾害护理学。以库兵县立大学的山本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致力于灾害护理的基础教育及继续教育教学大纲的系统性开发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0]。美国灾害护理课程多为选修课,且授课内容及方法仍没有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14]。美国Rochester大学护理学院率先提供了为期2年的灾害应急准备护理硕士课程[15]。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家的护理院校陆续开设了突发事件护理和灾害救援的研究生项目和研究生后证书项目,其中有些授予硕士学位[16]。哥伦比亚大学提供了亚专业课程,作为护理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17]。Vanderbilt大学还提供了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的护理博士项目[18]。WHO于2008年提出要将应急准备能力整合到本科护理课程教育中,建议要以灾害护理能力为基础设置课程[16]。
2.1.2在岗专业人员除了在高等护理基础教育中开设灾害护理学外,日本急救医学会护理分会护理分会还为培养急救护理专家开设了总计810时学时的急救教育课程,为日本培养了大批的急救护理专家[19]。在美国,一些护理学院也开发和提供了相关的继续教育项目[20]。欧洲一些国家及澳大利亚也相继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了函授护理教育课程培训,但是基础教育中尚未将灾害护理学纳入课程设置[16]。
2.2灾害护理培训内容日本学者指出灾害继续教育的内容有:①优先治疗的方法、急救医疗和急救护理;②物品和床位管理;③受灾者和救护者的心理保健;④医疗队伍的编制;⑤康复等[4]。美国护士协会(ANA)和美国护理学院学会(AAcom)建议,面向护士的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均应设置灾害护理相关内容,但未规定具体的教育内容。常见的课程名称包括突发事件或灾难管理及计划、突发事件或灾难应急反应、恐怖袭击和国际救援管理、灾难应急准备和灾难救援保健、灾难护理中的领导力等等。有研究提出,灾难护理教育应包括监测和报告异常表现、伤病员护理、护理实施的控制、资源和应急准备计划、公众管理5方面基本内容[21]。另一项在威斯康辛州开展的重要研究[22]则认为应把伤员分类和现场急救、生物所致疾病爆发的症状检测、重要资源的评估、事件干预指挥系统、检疫和洗消、现场心理救援、流行病学知识、临床决策和沟通8个基本内容纳入灾害护理教育。
2.3灾害护理教育培训方式日本宫城大学和库兵县立大学护理学科联合进行了21世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该项目的方法包括:①使用CD自学;②召开研讨会,讨论从CD学到的知识,并评价自己单位灾害准备的状况;③在工作场所实际准备;④比赛[4]。灾害继续教育方式通常为在职人员进修、岗前培训、参加院外会议、管理人员进修等[4]。在美国,较多的认证课程和部分学位课程均全部或部分使用在线学习的方法,并且提供了在线的虚拟教室、电子邮件、电话等辅助教学方法。
3小结
护理研究范文 篇8
关键词:压疮;护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53-02
近年来褥疮这一名词渐被废弃,因为它不仅发生于卧床病人,许多也发生于坐位,现多采用压迫性溃疡或压疮,它从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学角度更准确地概括了本病的实质[1]。它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很容易引起感染,一旦恶化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故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压疮多好发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病)、体质虚弱、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病人,若有低白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95%的压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突处,好发部位依次是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内外踝、足跟部。
1 病因及危险因素
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年龄、吸烟、低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营养不良,贫血等都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压力是受力面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高压时形成溃疡比低压时快,当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4.27kpa[2]时,会使皮肤血流停顿,由于淋巴滞流蓄积,厌氧代谢废物也易促使组织坏死[3]。压力经皮肤由浅入深扩散,呈圆锥样递减分布,在深层多聚集于骨的隆起部位。肌肉及脂肪组织比皮肤对压力更敏感,最早出现变性坏死。萎缩、消瘦、瘢痕及感染的组织,增加了对压力的敏感性。剪切力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行滑动的力量[1]。剪切力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位移,能切断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潮湿可由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引起,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剪切摩擦力所伤。Allman 指出:大便失禁时由于有更多的细菌及毒素,比尿失禁更危险,这种污染物浸渍诱发感染使情况更趋恶化[3]。吸烟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危险因素,现时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然而如果吸烟者停止吸烟,其压疮危险性就显著减低,且吸烟的不良作用可部分地被逆转[4]。认知功能损害也是压疮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意识不清者,较半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大脑警醒水平变化,脑血管意外病史及老年痴呆均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低血红蛋白(120g/L)这一客观指标的预测效果极好,低白蛋白血症是发生压疮的一个先前原因,而非压疮所致的结果,血清白蛋白
2 并发症及其危害
压疮的主要并发症是感染。由于皮肤屏障作用丧失,创面暴露,且常被粪尿污染,感染发生率极高,包括脓肿、骨髓炎及败血症等。压疮感染出现并发症在住院条件下死亡率可达50%,是7%-8%的脊髓损伤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4],老年病人与压疮有关的死亡率为23%-37%,发生压疮的老年人较无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 倍,如压疮不愈合,其死亡率增加6倍[1]。
3 压疮的整体护理
3.1 对危险因素的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5 种参数评分法;Ander-Son 主次指标记分法;Braden 评分法等。运用有效的评分方法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找出哪些处于高度发生压疮危险中,需要及时处理并采取措施的病人。经验证明,坚持分级评分对预测压疮危险的病例和老年人发生压疮、发展、恶化都有积极意义。
3.2 压疮重在预防让病人尽可能地运动是最早的和最有效的预防措施。要达到95%的预防率并非是不可能的。对具有多项主要危险因素的病人进行重点护理和治疗干预,可使有限的医疗护理资源合理分配,从总体上提高压疮的预防率,不仅明显有利于病人,还能减轻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3.3 局部减压和各种减压设备的应用定时翻身,每2h 一次,给病人放置正确和姿势,经常改变重量支撑以减少压迫,使用软枕、海棉垫等保护设备。各种高科技床如缓释气式气囊褥垫床、交替压力气垫等设备,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合理的选用。
3.4 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等潮湿刺激,经常为病人更换床单,清洁皮肤并使用防湿乳剂等。
3.5 减轻皮肤的摩擦使用吊架或转/提式床单帮助病人在床上移动,避免抬高床头30 以上,使所受剪切力达最小。按摩持续使用至今,但在70 年代后期有人怀疑其可靠性。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按摩过多有损组织,按摩一分钟后可出现脉搏增加,静脉含氧量降低,皮肤湿度降低等问题。若皮肤出现轻度发红,则提示皮下组织存在大范围循环障碍,用力摩擦时反而加重损伤使之进一步恶化,故发红部位禁用按摩。
3.6 加强营养营养不良能影响创伤愈合,虽然营养不良和脱水不会引起压疮,但能使皮肤失去活力和减少皮肤弹性,增加了压疮的危险。同样地体重下降和肌肉消瘦减少了病人皮肤和骨头之间的自然缓冲作用,增加了对压力损伤的易患性。丰富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预防压迫性损伤,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构建新组织和对损伤组织的愈合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3.7 创面的处理和保护对压疮创面护理前,应先检测溃疡的大小、部位、分期和外观(肉芽组织、坏死痂、腐肉、渗出),再根据创面情况选用机械清创术、化学清创术或自溶性清创术等方法进行清创,使用37℃的温盐水冲洗创面可以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达到减轻感染促进愈合的目的。在创面由肉芽组织覆盖、感染局限、创面周围上皮向肉芽边缘生长的阶段,做好创面保护非常重要,保持创面湿润以利于肉芽组织的旺盛生长,可选用湿盐水纱布、水凝胶、聚乙烯薄膜等湿敷,提供湿润的环境。
3.8 药物的应用创面局部使用抗生素的效用是不准确的,抗生素仅消除了伤口不愈合的感染因素,此外抗生素没有其他积极效力,且对活组织具有破坏性,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要滥用,即使使用也要小心,而且需限制时间。最近的研究认为碘可以刺激组织生长,在缩小溃疡区域、减轻疼痛、清除脓液和刺激肉芽生长方面均有效。
3.9 病情的观察任何病情改变都将导致护理计划和措施的改变,准确的记录、伤口的评估、护理计划的制订,提高了护理质量,反之将影响到治疗效果。伤口与治疗的同步记录,可使责任护士掌握治疗方案的更改原则,而护士应在每次换药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制订和修改计划。
3.10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给病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病人减少剪切力和受压的种种危险因素,对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是很关键的。耐心教育病人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行为,普及压疮预防知识,有计划地做好随访工作,是可以减少压疮复发的。
3.11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提高工作责任心,从而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压疮,提高医护人员对压疮问题危害性的认识,注意知识更新,对新设备新方法正确使用,以及护理科研的进一步开展[2]。
参考文献
[1] 张世民。 压疮研究新进展。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3-195
[2] 袁长蓉。 褥疮护理的新进展。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3):104-106
护理专业调研报告 篇9
【关键词】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1]。科学、高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完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同时针对目前“4.5+0.5”的学制背景安排,由我校牵头组织江苏省职业教育护理协作委员会6所成员学校,对现有的方案进行调研,为其新修订提供依据。
1 调研内容及方法
1.1 调研对象
江苏省职业教育护理协作委员会6所成员学校,由各校护理专业负责人先广泛征集护理专业相关骨干教师调研意见后统一汇总。
1.2 调研内容
对当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实用性、设置比例、开课顺序、教材选用、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等16个核心、热点问题进行调研。所有调研问题中,包括7个是非题,7个选择题,2个开放式问答题。
1.3 调查方法
采用电子问卷调查法,根据问卷内容开展。电子版本反馈的调研问卷统一收回。本次发放问卷60份,问卷回收率100%。
2 结果
所有调研问题中,是非题、选择题汇总表(详见表1、表2)
表1 是非题汇总表
3 讨论
3.1 高职护理专业的文化课与专业课设置比例如果调整为4:6是否合理?
调研对象表示护理专业是一特殊学科,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护士要求高,新技术、新技能层出不穷;有各种学历层次的教育,竞争激烈;高职护理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限,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理论和技能,对高职护生而言,短期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就业,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顺利进入职场。因此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学习均应齐头并进。
3.2 提升护生职业素养,提高就业能力,除了目前的课程,还需开设哪些课程?
调研对象表示为了护生能更好的适应未来临床岗位,还应开设一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的课程,明确工作的内容、性质、意义及价值,如《医院感染管理》、《临床护理新技术》、《临床护理专业防护及相关法律法规》、《临床护理思维》、《医疗护理差错预防及应激预案》、《感恩教育》等相关内容。而上述课程在以往的课程开设中并未涉及,可以考虑逐渐增人护生学习课程设置中,以期培养适应新时期护理专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3.3 目前高职护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那些?如何解决?
3.3.1 人文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已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在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护理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存在人文课程偏少、课程开设不合理、随意性大的问题[2]。同时当前教育教学中人文学科课程学时及比例不合理、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之间缺乏横向沟通、护生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方式的单一、缺乏科学的测评体系等。解决方法可在课程安排上提早让学生接触临床,让学生认识到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同时在专业课程及实践活动中注重并增加后者的培养和考核。
3.3.2 初中为起点的学生,心智成熟不够,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知识的内在转化不够,临床工作中可能会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有欠缺,在将来的职场竞争中难以有长久的竞争优势。从护理专业的严谨性,和专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议招收高中起点的学生。
3.3.3 过于重视技能竞赛,竞赛操作标准与临床实际脱轨、抠细节,跟临床真实情景差距太大,培养的护理人员刻板、机械化。无论是日常护理教学还是各类护理竞赛应重视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职业的核心胜任力之一[3],培养护生(下转第246页)(上接第229页)评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面对临床复杂的护理问题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4]。
3.3.4 护士执业考试与专业课程改革(强调动手能力培养)不协调。建议执业资格考试应由实践操作与理论两部分组成,适当减少理论考试难度,增加实践考核及面试等临床应急处理问题能力方面的测试,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4 结论
据调研结果显示,调研对象对目前《五年制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情况基本满意。高职护理专业的文化课与专业课设置比例若调整为4:6,赞成及反对意见持平。新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作为护理教育工作者,依然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措施,为探索一条适应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道路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77-80.
[2]沈雁霞。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