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课程论文范文(优秀9篇)
时间:2024-06-12 16:20:33
如下是小编沉默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9篇怎么写课程论文范文,欢迎参考。
选修课教学论文 篇1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国贸专业;课程教学
一、专业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
专业选修课是指与特定专业相关的供学生自主选修的一类课程的统称。作为专业必修课的补充,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巩固本专业必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展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增强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在已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或发展需求,选修其他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进一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应掌握基本的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还要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技能,如要较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商务礼仪、贸易法规与惯例等,课程涉及面广,体系复杂,选修课的开设极为重要。
然而,国贸专业多数重要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都存在诸多问题。
二、国贸专业选修课设置与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
意识决定行为,院校、教师及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影响国贸专业选修课教学效果的根本性问题。首先,院校对专业选修课定位不高,影响教师参与选修课授课积极性。尽管在我国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体系中出现了选修课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院校越来越重视选修课。比如,在选修课程数增加的同时,选修课的课时数却在逐步减少,担任选修课教学任务的教师也多为新进的年轻人员,受到院校工作量指标的限定,选修课的授课教师通常要承担3-4门课程才能达标,在教学经验与教学精力上都难保证选修课的教学效果;选修课教师在申报精品课堂、教学奖励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相对必修课教师都处于弱势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年轻教师投身选修课教学效果提升的积极性。其次,学生认真参与选修课的积极性也不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选课的动机不是出于兴趣或需求,而是为了获得学分或盲目跟从其他同学的选择,课堂上与教师的配合程度定然不高;二是教师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等不够具有吸引力,学生听起来乏味,如《WTO》课程中涉及大量贸易协议及规则,内容相对枯燥,学生注意力更容易被手机或其他课程学习压力所分散。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挫败了教师授课的成就感,有可能在专业选修课上形成“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为获得学分“的恶性循环。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课程知识结构和开设时间两方面。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不少以往的专业必修课逐步被划入专业选修课行列,而学分制要求学生修满一定总学分及选修课学分便可毕业,结果不少学生并未选修这些本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就已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才发现专业知识的缺乏。《WTO》在几年前我校教学计划修订中由国贸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改为了选修课,但却屡次因选课人数过少而停开,而课程中的技术贸易壁垒、SPS措施等规则都与常见的贸易问题相关。另外,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以必修课为基础,所以一般选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但此时大部分学生的学分已基本修完,心思主要花在考研或找工作上,选课并认真听课的学生偏少,难以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我系《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就是很好的例子,授课教师准备了丰富的案例,学生很少主动关注,带领学生在机房进行模拟货代实习,以增强其动手能力,效果也不理想。可以说,课程设置的种种不合理极大约束了专业选修课作用的发挥。
(三)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受学校类型、专业特色等因素影响,各院校相同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程并不相同,选修课教材的统一性及需求量都远不及必修课教材,选修课教材也远不如必修课教材那样多样、丰富。如前所述,从事选修课教学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师,由于经验、时间及资金的缺乏,撰写或编著相应选修课教材难度较大,不从事这一领域教学的教师又难以找准相关选修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因此,不少选修课程难以找到合适的新版教材。部分国贸专业选修课的教材较为优秀,如《外贸函电》、《贸易经济学》等,但多数课程教材都存在内容陈旧、知识重复、相关配套教与学资源缺乏等问题,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如《农产品国际贸易》、《国贸专业英语》等。尽管“教学”不是“教书”,但作为“教”与“学”的蓝本,要能既反映教学大纲的内容,又引导学生自我的系统学习,合适的教材必不可少。
(四)考核方式较单一
尽管专业选修课考核在考核时间、考核地点、考核形式等方面享有相当大的自,但受考核管理制度及材料归档要求等影响,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仍然比较单一。试卷考试和提交课程论文最常见的选修课考核方式,但不论选择哪一种,想取得好成绩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考前突击知识点或认真完成课程论文来“赢”高分,而仅仅以拿学分为目的的同学也都能以答完试题或简单拼凑论文来“通关”。可见,单一的选修课程考核方式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便于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进行衡量,从而难以从考试成绩上对学生在选修课上的表现给予中肯评价,导致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存在助长“混学分”现象的可能。另外,单一的考核方式也难以凸显不同选修课的特色,如《国贸专业英语》应考查学生对国贸专业英语知识“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若没有口试,“说”的能力则没法考查。
三、国贸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提升专业选修课教学理念
专业选修课教学理念的提升要在院校政策引导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着手,即教师“教”的观念由“简单完成任务型”向“充分发挥专业价值”提升;学生“学”的观念由“简单教-学模式”向“主观能动学习模式”提升。这两种提升的实现都依赖于院校对选修课给予足够重视。首先,院校对选修课教学的管理除惯常的教学、出勤检查外,应适度体现灵活性,如可采取不局限于教室的讲和学,可适当采取室外交流、辩论或游戏等形式开展课堂。其次,院校在进行精品课堂、优秀教师等的评选时应平等对待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师,在进行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等工作时应考虑选修课难度大、课时少的特殊性,适当给予选修课教师优惠政策。另外,院校对学生选课应出台引导和约束政策,既引导学生根据兴趣或需求认真选课,又约束学生选课后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考核。
(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动态性。专业选修课具有将专业专业必修课中理论知识的加深与扩展同未来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的特点,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根据教学规律与本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各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学分及开课时间,在先稳定部分科学性和系统性均较强选修课开设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或增开实用性强、知识更新快、紧跟时展的专业选修课。对国贸专业而言,《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结算》、《专业英语》等课程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在课程设置中应具有稳定性;《国际商务谈判》、《WTO》、《国际服务及技术贸易》等课程则应突出动态性。另外,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可尝试与行业或企业协作办学方式。对于国际贸易这样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若能让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界人士参与国贸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本专业所培养学生的能力水平必定更能满足用人单位及市场的需求。
(三)提高任课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其自身素质状况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笔者认为,专业选修课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首先体现在教师认真对待课堂。课前认真备课,课程内容的安排、视频或图片的选择、案例或新闻的接受、PPT的制作等都需花心思认真准备;课中认真授课,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控制声音的轻重缓急、设置疑问与引导讨论等都需动脑筋认真尝试;课后认真辅课,作业的批改、疑问的解答、文献资料的查阅等都需用热心认真辅导。院校作为教师教学的支持,应加强对专业选修课教师培训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强专业选修课教师理论功底的培训,如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培训会,或到知名高等学府深造,通过交流与学习,不仅积累了教学经验,还为将来教师编写合适的专业选修课教材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专业选修课教师实务操作能力的培训,如为国贸系教师提供进入外贸企业、海关或银行考察或实习的机会等,以便教师找准教学方向与重点,避免发生“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到”的现象。
(四)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首先,专业选修课程的考核须体现过程学习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他们明白参与课堂不仅是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联想能力等,还会是他们平时成绩形成的重要依据,以便多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笔者从事《农产品国际贸易》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介绍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的新闻、回答教师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以及PPT展示等途径,获得参与课堂的相应奖励,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其次,专业选修课的期末考核也应灵活变换,如采取试卷与课程论文、文献综述、作业、调查报告、企业实习报告、实务操作、读书笔记等相结合的方式,既考核了学习能力,又考核了动手能力,也充分展示了专业选修课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宋卓斐,冯运莉,李杰。 高校专业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9: 85-86.
[2]王昱沣,陆兆新,史秋峰。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迁移能力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05: 58-60.
[3]曾志红。关于提高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9:42-43.
选修课论文 篇2
关键词: 高校选修课 教学情况 问题 措施
大学选修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学分制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各高校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经之一。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开设了针对不同学科院系的专业选修课程和面向全校范围内的公共选修课程,目的在于一方面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深化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建立更为宽厚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出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选修课程开设之初,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选修课学分比例的提高、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选修课教学管理机制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违背了开设选修课的良好初衷。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徐州师范大学物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对近年来选修课运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规范选修课教学秩序,切实发挥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真正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
一、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选修课教学情况和问题
目前,徐州师范大学设有21个院(系)、65个专业,公选课门数达到100多门,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的公共课程不低于3门,且必须选择一门文科类课程和一门艺术类课程。公选课的学分不低于8分,占总学分的4.5%,学时数约为144,占总学时的5.4%。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大高校都开设了与之相关的选修课。本系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为25门,分为电子技术系列、信息技术系列、计算机技术系列和其它系列。要求学生至少修满26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4.8%,学时数约为468,占总学时的17.5%。从理论上讲,选修课的设置和相关规定充分考虑了电子信息专业的特点,为电子技术、信息传输与处理、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培养具有较高科技素养和一定的人文素养、较强实践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然而,选修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陆续暴露出不少问题,部分选修课甚至陷入了“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
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来自于学生、教师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学生“重必修轻选修”,明显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不够端正,对选修课的目的和内容缺乏了解,抱有混学分的想法,以课程容易通过或要求不高为原则,往往避难就易,选而不修,结果造成选修课特别是公选课的出勤率不高,即便能够按时上课,认真听课的人也寥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本人先后从事过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发现对于必修课,绝大部分学生态度认真,课堂氛围活跃,遇到疑难问题课后及时和老师交流;而对于选修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不高,上课时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听课,大部分则坐在教室的后面,做自己的事情,或看其它无关书籍,或发手机短信。特别是开设在四年级的部分专业选修课,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完成毕业设计或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事情,出勤率更是明显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容易形成学生不爱学,教师不想教的恶性循环。
其次,学院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轻视选修课的思想。传统的高校教育一贯偏重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选修课则被简单地看成是必修课的补充,对学生的整体成绩影响不大,因而放宽了严格执教的尺度。甚至有部分教师纯粹是为了满足教学任务的需求而开设选修课,加之选修课没有固定的教学参考书和明确的教学大纲,容易导致教师不认真备课,课堂上信口开河,期终考核学生无一例外全部通过。此外,学院规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时系数分别为1.4和1.0,学时系数的偏差也不利于调动教师从事选修课教学的积极性。
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也是导致选修课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指定的教学参考书,授课的内容更加灵活,授课的重点和难点也由教师自行掌握;教学方式可采用讲述、演示、讨论及视频播放等多种手段;选修课考核的方式也不固定,可以采用撰写论文、开卷考试及闭卷考试等多种形式,均由任课教师自行规定;由于选修课的上述特点,给建立一套标准规范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体系带来了一些问题。
二、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素质教育提出以来,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中小学乃至高中教育难以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推行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大学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术氛围自由,多种思想学说同时并存,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大学选修课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专业技能,同时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新视角、新思维观察问题,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1.加强选课指导,强化教学管理。为了尽可能杜绝“为捞取学分,盲目选课”的现象,院系应该广泛采用校园网络和印发选课指南的方式介绍相关选修课的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同时采用讲座或咨询形式对学生的选课计划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地选修课程,避免盲听盲从,随波逐流。
在加强选课指导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选修课的管理和监控。首先要加强选修课的考勤,累计旷课达到一定次数,则取消考试资格。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不定期地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授课信息进行反馈。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有利于约束教学过程中的不自觉行为,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
2.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提高选课教学效果,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专业选修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新兴电子信息的架构体系、前沿技术和实现方式。因而,选修课通常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教学参考书,学时数也相对较少,加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无形之中加大了讲授选修课的难度,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按部就班、面面俱到,特别是一些深奥艰涩的理论内容更容易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对听课失去兴趣。作为选修课的任课老师,应当能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鉴于电子信息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应当结合科研课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特色。以选修课“FPGA设计”为例,目前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种类繁多,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其中,对于FPGA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以及模块原理等内容可以少讲甚至不讲,重点放在FPGA的设计方法和流程,以此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增强未来就业的优势。
尝试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是提高选修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FPGA设计、DSP原理及应用以及计算机语言类的课程,可以采用“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源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影响颇大的教学理论流派,由德国的教育家瓦根舍因所创立。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不但能够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而且有效地解决了日益膨胀的信息量和有限时间之间的矛盾。针对某一门课程的热点、难点问题,还可以采用专题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某些公选课,如面对全院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除了由在校教师进行授课外,还可以进一步考虑邀请不同的公司、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这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此外,教师平时只有注重知识的积累、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的培养,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3.注重考查学生能力,严格考核制度。
与专业必修课不同,选修课开设的目的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不仅仅局限于闭卷考试的形式,还可以从调查报告、专题论文、产品开发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以C++课程为例,可在开课之初,预先布置需要完成的大作业,以2人为一组,编写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程序,如“人机五子棋”等。预先给出题目,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编写出高质量的程序。课程结束时,每组利用自己编写的程序在电脑上进行多轮对弈,以此进行成绩评定,最后胜出的学生的成绩为最优。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让学生撰写专题论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论。论文和程序以不同的比例共同构成期末考核成绩。其它课程如数据库结构、FPGA设计等都可以采用类似的考核形式。对于闭卷考试,不再局限于统一答案的题目,而是重点考查学生解决某一问题的思路、方案和具体方法。此外,应进一步严格考试制度,制定评分细则,建立相关课程的设计题库和试卷库,学期考核由院系的教务部门随机抽取命题或试卷,统一安排考试。考试制度的规范、统一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压力,引起对选修课程的重视。
选修课的开设是高等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不少高校对选修课的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各高校和院系应当根据专业特点,结合社会发展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选修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选修课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作权,张志华。公共课建设与素质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Vol30,No6:117-120.
[2]毛倩。研讨式教学法在电子信息专业专业选修课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2008,10:70-72.
选修课论文 篇3
为了针对性地改善上述问题,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理论层面进行梳理,通过比较和分析,探寻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理论,吸纳各派理论中的有益成分,从而反观和指导平日的教学活动。现代教学论内涵人本主义思想,是在“二战”后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在对近代传统教学论的基础上批判、发展起来的[4],产生了包括美国教育家杜威、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内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教学理论。
1.教学认识论
到目前为止,教学认识论仍是指导课堂教学的主要理论。它把教学活动概括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是未知、少知的,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具有权威性,负责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处于主动的讲授地位。它过多强调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常有忽视,而且对于实践对认识的作用缺乏考虑。因此,尽管教学认识论的基础源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但它并非真正符合该理论;其理念和观点不无道理,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
2.教学实践论
在教学认识论的基础上,教学实践论的思想提升了一个层次,在教学改革中引起了极大关注。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综合指引下,教学实践论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建构学生完美主体结构的实践活动的统一体。课本和老师所传授的高度凝练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只是间接经验,缺乏个人体验,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会产生一定障碍。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人类已知的经验,更应针对性地补充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更好地掌握理性知识,同时进一步放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转而成为主导者,教师则完全作为旁观者与指导员。
3.教学构建论
教学构建论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经过皮亚杰、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等人的发展逐步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构建论对于知识、学习的概念以及学生、教师的角色和关系有着独到的认识。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不能作为问题的最终答案,因此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社会赋予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倾听他们自己对各种现象的思考和理解以及这些思想的由来,并据此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正所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学构建论十分重视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而且并不忽视构建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良好情境的创设。这些理念使得教学构建论更富人性化,也显得更科学合理。不过它对教师的能力水平要求也要更高,否则有可能模仿了形式,却无法收到实际、深入的教学效果。
4.教学交往论
教学交往论源自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论,其理论基础看似深奥,但所蕴含的追求却是不难理解的。教学交往论认为当前的教育世界被“工具理性”所统治———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多是一种知识传递的事际关系,人员的交往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变得缺少温度和内涵,因此期望通过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交往理性”来解放教育,进而解放人类自身。该理论主张变革传统的非民主、僵化冷硬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学活动的双边性和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其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交往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知识获取和方法习得,更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成员的“交往理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和高效运转。结合以上有关专业选修课特点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认识论最为朴素,其讲授式教学对于比较系统、相对确定的知识教育(如基础教育)可以适当采用。但它片面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教师单方面的主体作用,因此单纯依据该理论对于专选课而言不甚适合。教学实践论转而关注实践对于认识活动的作用,教学方式由单向接受向有实际操作环节拓展,教学环境也可以由局限于教室向课外拓展,有利于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运用能力,适合理工类专选课的特点。倘若将这两种理论有机结合,既有讲授部分也安排实践环节,使知识不脱离实践,同时也能限制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之中自助探索,学习中不失积极性和兴趣,应该能促进专选课的教学效果。教学建构论有比较强大的心理学理论支撑,既保有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强调学习者从既有知识和能力上的主动构建和生发,提倡教学主体的回归,体现了以人为本、教为学服务、教与学并重的思想。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多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技能,专选课的知识内容又恰好具有不求全面、可供探讨的特点,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这与教学建构论的理念以及衍生出的研究性学习、探讨学习方法正相契合。教学交往论则在人文关怀层面上更进了一步,让学生和教师都作为生活世界中的人,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姿态走入专业世界。但要做到这一点,似乎与教师自身的阅历积累乃至人格魅力有很大关联。综上笔者分析认为,以教学认识论—实践论相结合的理论以及教学构建论来指导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活动是比较可行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尝试将教学交往论的理念适当融入。这也符合当今单一理论指导向多元理论指导的发展趋势。
二、结合适当的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在上述可行的教学理论指导之下,笔者结合自身讲授的《大型水面舰船的舰机适配性》一课开展了探索和尝试。该课程主要针对本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面向国防、船舶工业和海军装备建设领域的特色,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舰机适配性的基本思想和工程技术意识,掌握相应地基本知识体系,为日后相关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是一门典型的理工科专选课。一是基于教学认识论,笔者对于课程中的概论性知识和关键技术知识进行了启发性讲授,使学生对相关领域形成基本轮廓,掌握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能力;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仿真软件动画、专题视频等经过积累和修改的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把理论教学直观化。二是基于教学构建论和交往论,课程在介绍完大型水面舰船和舰载机的基本知识之后,没有直接进入有关舰机适配性的讲授,而是以一张存在问题的甲板设计图为引子,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舰机适配的必要性和注意要点。加入这一环节,一方面是考虑到选课学生对于有关知识并非空白,通过平日的新闻报刊以及专业课学习都多少有所了解,有兴趣也有能力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学习印象;另一方面是借此反面案例,同时以自身科研工作的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注重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品质和系统工程思想,与学生相互鞭策、共求进步。类似的方法在课堂上收到了良好的响应和成效。三是基于教学实践论和构建论,笔者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前提下调整了考核和评价方法,降低了期末大论文的分值比重,拟定增设两次分小组专题报告的环节,并结合考虑出勤和即兴发言情况。此举主要为了避免学生期末匆匆应付了事,而是通过小组的自愿搭配、专题的研究探讨、组员的分工合作、汇报陈述后的答辩以及教师点评和集体评议,努力在课堂内外形成和谐积极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想象创造力和表达展示技巧。要求小组在确定专题内容、撰写报告之前拟定提纲上交,从而提供一次教师引导的机会,加大学习成效。两次分小组专题报告中,一次指定题目,学生围绕各国的舰机适配性工程案例搜集资料并探讨利弊,取得了举一反三、掌握课程和核心知识和思想的效果。另一次则开放思路,让各组结合已学知识信息,发挥成员的想象力,提出一种满足舰机适配性的舰船甲板布置方案。这一话题的考验难度增加,加之由于课程后期临近考研,部分小组没能圆满完成;但仍然有小组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打破思维常规,形成了完整的方案,且报告规范,研究成果令人惊喜。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热情,使教学双方相互启发,彼此促进。
三、结论与展望
选修课论文 篇4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现实困境
(一)语文选修课程的角色错位
“所谓选修课程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①这类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它)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②“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③课程专家也指出,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因划分标准不同不能归为同类课程。选修课程是与必修课程对应的,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应的。然而语文选修课程的目标究竟如何定位?这又成了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的焦点问题。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显然,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教师在实践中确实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广州65中学沈在连等开发的“广告语言鉴赏”,长沙明德中学张建斌开发的“《离骚》研究性学习指导”,长沙一中高阳平等开发的“《人间词话》选读”,常州二中语文组开发的“《论语》选读”等选修课程都成了课程开发的典范。然而,我们在课改实践中也看到,语文选修课程开发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许多学校还不具备开发具有校本特点的语文选修课程实力。学校要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就只能围绕高考可能考的、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科目开设,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突出共性特征,缺少个性特征。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当地高考实际,又确立了相应的选修教材,这就导致选修教材开发权上移。教师也只好把选修课程当作必修课程来教,选修课程的校本特征也就被淡化了。选修课程实践与目标的错位成了课改的新问题。
(二)语文选修课程资源与教学需求的不对称矛盾
课标要求学生可以在第一阶段的五个系列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这种限制性的选修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共性基础。学生可以在第二个阶段的若干门课程中任选3门,这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第二阶段的选修课将直接引发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课标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难以改变。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是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其次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再次经费短缺也将成为课程开发的障碍。
我们在课改实验学校调查时发现,班级少的学校,教师很难按课标要求开足开全选修课。师资力量的不足成为制约选修课开设的瓶颈。为了缓解矛盾,一些学校不得不强调所有语文教师都必须开设选修课,如此选修课程质量也就不得不打折扣。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语文选修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如何化解这对矛盾又将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三)语文选修课程评价原则的公正性能否彰显
选修课程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采用何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都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它往往关涉社会利益再分配的大问题。高中课程改革开展两年多了,国家的课程评价方案至今没有出台,广东、海南、山东只公布了评价方案的讨论稿,人们还在等待、观望。从隋代到现在,考试评价一直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虽然近年来人们批评考试制度,但是很少有人怀疑考试评价的公平性。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要求没有错,专家们提出的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过程评价等方法正逐步推行,评价正在走向多元化。比如,李贵明老师在“现代诗歌的鉴赏与写作”选修课程中要求“背诵10首诗歌,了解10位现代诗人,创作一首诗歌”。④显然,这些属于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李老师还提出非量化评价指标,即“言谈、举止、态度、习惯等”。广大教师正努力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有的教师为了留住选修学生刻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高考压力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社会人情压力降低评价标准;等等。人们不禁提出:语文选修课的评价还能坚守公平性原则吗?学生提出选修不同的模块,将来高考怎么考?如果高考考查选修内容,那么选修模块之间考查难度值能保证一致吗?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践引发的抉择思考
(一)语文选修课程应该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何种空间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必修课要完成培养共性的任务,选修课程更多的是要完成个性发展的任务。“个性发展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个体能力、动机和价值的独特模式的确立,它使个体事先倾向于以独特的方式,对各种情境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⑤人的个性发展受先天条件、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选修课推出以后,学生抱有极大的兴趣。特级教师王土荣发现,受学生欢迎的前三位语文选修课是:说话艺术、影视欣赏、小说阅读。备受学生冷落的选修课程是:《论语》选读。当问及选课的理由时,学生说前三门学起来轻松有意思,《论语》难读没意思。这种具有充分自由度的选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片面学习需求。
人类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既要受自然化条件制约,又要受社会化条件制约,二者缺一不可。语文选修课程创设了自由化空间,却忽视了社会化空间的建构。这种片面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美国的高中选修课有许多限制,诸如“教师择优推荐”、“修习某科合格者”、“被确认为资优者”,而选修一些高难度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课程将是一种荣誉。美国的这些限制实际上强化了社会化条件的价值。我们的语文选修课程强调了学生的自由度,却漠视了学生选修课程的社会价值。如此,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否实现,也就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语文选修课程真的能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吗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开设语文选修课程理论上创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空间,教师们对此充满期待。研究资料表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具备几个条件:1.教师参与课程开发;2.教师参加业务培训;3.教师参与校本研究;4.专家具体指导。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正在积极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但同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在困扰着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语文选修课程已经显露出“防教师”的倾向。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课程开发要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立项审查,批准后方能实施,难度很大;再加上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推行了配套的语文选修教材,学校自主开发选修课也就成了点缀。其次,校本教研困难重重,农村中学尤甚。校本研究是一种基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研究,许多教师为了评职称才参与研究,绝大多数教师缺少校本研究的自觉性。再次,教师与专家直接对话难以实现。大多数农村中学缺少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联系,教师们只能从事一些低层次的研究。最后,教师培训注重理论阐释而缺乏实践措施研究,导致培训缺少对实践的指导价值。教师专业发展关涉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应该遵循语文选修课程的实践规律,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创设自主空间,但是,当我们提供的帮助还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时,教师专业发展能否提速也就成了现实问题。
(三)语文选修课程的人文性张扬能否走出以牺牲知识教学为代价的误区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选修课程在实践中当然要体现这些特点,但在这变革时期,语文教师很难把握这个度。蔡元培先生于20世纪初首倡“利器说”,叶圣陶先生发展为“工具说”。人们一直认为语文是一种工具。20世纪80年代陈钟梁首倡“人文性”。语文界又争论了20年。课标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列在一起是对争论的总结,而这种总结又给语文选修课程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麻烦。第一,教师不敢讲知识,因为讲知识就是强调“工具性”。第二,教师要用大量时间进行文本迁移,因为不迁移就不能体现“人文性”。第三,教师不敢阐述自己的观点,因为阐释自己的观点就有可能背上违背自主学习要求的黑锅。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看到教师用于知识教学的时间少了,用于文本“思想性”分析的时间多了。一位教师执教海子的诗,教师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到网上查找关于海子死亡的材料,然后围绕这些材料讨论海子死亡的原因。教师试图用这种方式进行“人文教育”,事实上这充其量是一种“思想教育”。用“思想性”取代“人文性”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有论者指出:“如果不把握(知识教育)这一点,很可能使高中阶段的选修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歧途。”⑥笔者认为,不论怎样划分知识类型(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客观知识、生成性知识等),知识本身都包含着“人文”的特性。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当然,选修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但是,必须强调的是,知识,特别是选修课知识的学习,不是仅仅要掌握概念、原理,记住教师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探求学问的方法,培养应用语文、研究语言文字或文学文化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不把握这一点,很可能使高中阶段的选修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歧途。
注释:
①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版,第125页。
②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390页。
③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教育研究》2005.8,第32页。
④李贵明《中小学课程开发与示例》,清华大学出版社,140~143页。
⑤瞿葆奎《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76页。
选修课论文 篇5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在这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高校重建课程体系,选修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选修课的地位进一步凸显。随着学分制的推行,专业选修课设置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有学者说:“学分制与选课制紧密相连,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离开了选课制学分制就失去了意义。”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历史学系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选修课。北京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要求总学分不低于141分,选修课不低于54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低于2分,约占学分比例的21%,提供了71门备选课程,平均每门课程为2学分。也就是说,学生至少要修15门专业选修课程方能达到毕业要求。复旦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要求总学分为146分,其中专业选修课须达到26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18%,共提供了11组总计99门备选课程,平均每门课程为2学分,即学生至少要修完13门专业选修课才能达到毕业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虽然达不到复旦大学近百门的规模,但是也都有数十门之多。河北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59分,其中“学科基础选修”和“学术研究选修”须达到24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15%,累计设置了26门备选课程。安徽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60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为6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不低于32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20%,备选课程33门。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59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为79.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15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9%,所设置的备选课程有36门。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继续延伸,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本专业更高层次的理论基础、更新的研究方法,了解掌握本学科、本专业较前沿的知识及动态,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做准备。依据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专业选修课的性质特征,一年级基本不设专业选修课程,二年级开始少量设置,更多的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在三年级及四年级上学期,学者王乐忠在论及专业选修课的特点时说:“一般是在大学高年级开设,亦出现在低年级开设的尝试。”现将河北大学、安徽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选修课设置的时间情况列表如表1,从中可见,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确主要集中于第五、六、七学期。
二、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授课困境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与实践,中国高校的选修课设置与教学取得显著成绩,就历史学而言,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蔚为壮观,上述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达到71种和99种之多,即使像淮北师范大学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也能达到36门。各高校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程内容涉及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等诸多领域,既充分体现了不同高校历史学专业的特点,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是,与此同时,历史专业选修课也表现出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这一点得到一线教师、教学管理者以及高教研究者的普遍认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教师与学生一个共同心理是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如必修课。”21世纪以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线教师张秀琴等说:“一些教师、学生对开设选修课的意义不够明确,或者说立足点太低。”教师李丽说:“学生普遍把它们看作是不重要的‘辅课’;又因为选修课属于考查科目,学生普遍不予重视。”教学管理人员曹树国指出:各高校学生对“选修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选修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对学生更有甚者,部分高校对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给予了不同定位,选修课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精品课程申报等方面的地位远不如必修课,甚至课时津贴也有所区别。对专业选修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和定位欠妥必然导致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出现,出勤率低是最直接的表现。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凸显,而对于历史学这样的所谓冷门专业来说,其表现要比热门专业更为直接。考村官、考编、考研、考公务员成为大部分历史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而历史学专业选修课不具备应对上述各种考试的直接功利。学生在时间分配(尤其是在考前冲刺期间)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往往选择缺席备考。部分高校个别专业选修课程的出勤率甚至仅有40%;一线教师乔梅英、杨胜凯说:“大学生选修课逃课现象严重,令人担忧,部分选修课缺勤人数甚至超过了半数。”笔者所讲授的《徽商与儒学》曾获校级课堂竞赛三等奖,尽管如此,学生的平均出勤率也只有70%左右。专业选修课出勤率低的责任不能完全推到学生身上。专业选修课的性质决定了其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比必修课教师更加严格,有学者客观地指出:“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其内容涉及面更加广泛,这更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及丰富的专家来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安排中,此类课程常由年轻教师承担。年轻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但是其专业知识体系尚未完善,缺乏教学经验,中国地质大学教师李胜利就曾论及这一问题:“一些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可能受到院系委托主讲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甚至并不熟悉的课程。”甚至还出现教师为了完成工作量指标,勉强任课的局面,有学者指出:“高校中某些专业出现了教师无课可上,特别是对于新进高校的年轻教师这种现象较突出,但又不得不完成学校规定的每年教学工作量,因此,一些老师抱着完成学校任务的需要而开设选修课。”草率任课无疑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历史学专业选修课教材建设严重滞后。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体现着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教材建设集中于必修课程上,产生了一系列精品教材,如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系列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系列教材等,历史学必修课代表性的教材有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李侃的《中国近代史》、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等。而对于专业选修课来说,虽然学界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尚未转化为教材,如徽学、方志学、敦煌学等。目前,更多历史学专业选修课是教师自拟大纲和讲义,甚至还有部分教师不得已而借用学术专著作教材的情况。教材建设的滞后无疑制约着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建设历史学专业选修课教学团队
选修课论文范文 篇6
根据前文所述,依照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知识面更加全面。所以对培养汉语言文学教师的课程选材、内容等要求更高。
(一)“三维”课程目标须质性提升
不同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目标都有区别,不同的体系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也应当按照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革新。所以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标也应当随之改变。比如,为了达到现阶段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文学功底等要求,教学专业需要将“三维”课程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提升。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全新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三维目标”不能有所偏颇;另外,要落实汉语言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言素养,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具有“三维目标”素养的汉语言教师。首先,应当努力提升教师的文学素质与教学能力,从而达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有机统一。在其课程中,中学的汉语言阅读量相对较大,所以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见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清晰学生文学的思维,从而在知识面与自学能力方面上一个台阶。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达到“三维”课程目标。然而,“三维目标”应体现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各科教学中,只是不同学科中“三维目标”所体现的比例和层次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目标是一个方向性指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全面地把握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结构需匹配汉语言教师专业素养
汉语言的新课程在内容与架构等方面第一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内容和模块课程,甚至在高中有相关的选修课。特别要求了教师不仅需要置身于教学,并且需要研发课程,这就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据前文可知。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复合型的专业素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非常重要。这不会仅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要求。由此可见,要达到上述标准,需要培养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各方面素质,随课程的基本框架进行整合。
(三)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
依照高职汉语言文学发展情况对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不断地改进。要结合学生与社会的基本发展背景对教学内容及架构进行系统地处理,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有机统一。不但要针对学生的背景进行改进,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课程实施方式要凸现学生的主体性
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改革,比较突出的是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力增强。这是由于全新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已经将课程实施方案完美地赋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凸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中文师范生在课堂中切实感受到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形成现代的师生观和教学观,才能为将来适应和引领汉语言新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语
选修课论文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策略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及实施,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便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增设更是启发着高中语文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然而,就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质量的评价,社会各界持不同的看法。另据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际教学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尚待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予以纠正,以充分发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作用。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具有多样化,而本章节着重从下列几方面展开论述。
1.高中语文选修课赋予学生及教师的选课权利过于形式化,由此导致预设为选修课的课程变为实际意义上的必修课,而教师也是严格按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的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应设《〈论语〉选读》《外国小说欣赏》《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与《语言文字应用》五个系列,各学校应按学生及教师的兴趣挑选一种教学。然而,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皆认为选修教材仅表现出时代性的特点,而不具备科学性的要求,因此多数学校仅挑选更接近高考内容的文学性质的选修教材,使非文学性质的社会应用语文课程被直接忽略,如此单一化的教育倾向定会造成严重的教学资源浪费。
2.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普遍较低。高中生本就承受着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因此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学生及教师皆会把对重点知识的学习当作教学的重点,如此便使选修教材的教学及学习时间被挤压,更谈不上对学生探究性学习及合作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多数语文教师会重点讲解《古代诗歌鉴赏》,而《现代诗歌散文》课程仅安排学生自学或一语带过。
3.多数高中学校未就语文选修课的教育教学管理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即学校未就选修课制订科学的教师培训计划;未就学生选修课程配发必要的选课手册或提供具体的指导,更有甚者直接取消选课指导活动的开设。可见,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全面落实任重而道远。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改进策略
结合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的问题,试图从下列几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语文选修课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在语文备课过程中,教师应结合选修课的具体类型,确定出教学的重难点,同时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成效。例如,选修课教学过程,教师应采用传统教学与创设教学情境相结合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如,讲授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可事先播放系列经典的朗读,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语文选修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及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必须结合选修教材的实际内容及编者的真实意图,创新语文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抑或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对选修课的认识。总体而言,就选修课教学而言,教师切不可当作必修课来教,亦不可当作课外读物来教。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角色,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合作性及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例如,在《论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立足课本文言文的讲解,结合历史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及历史观。
3.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高考内容衔接好。尽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切不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及选拔的功能,但高考体制的存在使得社会各界依然十分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因此选修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务必要兼顾到学生对必修课的学习。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以实现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有效对接。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社会各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改革表现出相当大的关注,但推进此项改革却遭受到较大的阻力。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及高中生均应认识到开设选修课的重要性,并找到选修课与必修课间的联系,以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海婷。现阶段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A版,2013(12):82-83.
[2]朱丹。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开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Z1):63.
[3]丁芳。高中语文选修课开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02).
选修课论文 篇8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的开展不是很理想。在升学压力之下,由于高考中不涉及或者较少涉及政治选修课的内容,因此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导致高中的选修课形同虚设,教师在教学中不用心教,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教师在进行政治选修课教学时,总是从中选出一本比较简单的教材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几本教材则不闻不问,这种主观的选择和大范围的舍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政治教学多是将重点放在政治知识点的记忆上,政治选修课的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在讲授完教材知识后,就安排学生背诵。这种单调重复的机械活动,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政治选修课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把握。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及新课程标准关于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的规定越发明确,对于高中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已经成为高中政治选修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提高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1.转变传统观念,重视政治选修课的教学。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认为政治选修课对于学生发展没有大的作用,学与不学都是一样的,再加上升学压力,教师基本上都将政治选修课变成了学生的政治必修课教学。即使一些教师开展政治选修课的教学,也只是照本宣科、应付了事,根本无法提升高中政治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想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教师应当转变自己政治选修课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充分地认识到高中政治选修课是政治必修课的重要补充,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政治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将政治选修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认真负责。其次,政治教师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为学生讲授他们选择的不同的选修内容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给予学生选择权利,从兴趣点出发开展教学。在高中政治选修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大包大揽、不给学生选择权利的状况。教师在进行政治选修课教学时,不考虑学生的兴趣,总是从中选出一本比较简单的教材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几本教材则不闻不问,这种主观的选择和大范围的舍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政治选修课主要有六个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这六个部分是对高中政治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政治选修课的教学时,不要武断地为学生作决定,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实施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政治选修课的兴趣,提高政治选修课的质量。
3.转变教学模式,联系生活,丰富选修课教学内容。提高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质量,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意见的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灵活地运用政治知识解答一些问题。在进行选修课的教学时,我们可以改变过去严肃的课堂教学,让选修课堂变得轻松诙谐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热点,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教学中,可以联系“马航失联”事件,针对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选修课教学论文 篇9
永州地属湘南,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永州文化底蕴深厚,各具特色,舜文化、柳宗元文化、周敦颐文化、“和”文化等各种文化在永州交织辉映。这些优秀地方文化资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教学的重要资源。
一、高校开发思政配套选修课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传承永州地方文化的有效途径
高校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高校往往集中了一群文化素养较高的教师,他们本身是文化的传播者;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毕业后,自然也会把永州地方文化带到全国各地。课程是文化传播地的重要手段,开发永州地方文化的思政选修课程,把思政理论和永州地方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地方实际结合,既有利于完善思政理论课程体系,又能推动永州地方文化的传播。
(二)思政理论课程自身完善的需要
首先,因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理论化程度偏高,加上各高校学生知识背景差异较大,造成很多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不感兴趣。开设各具特色的永州地方文化配套选修课,理论和实际结合,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教学效果。其次,有利于吸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把代表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新知识、新理论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反映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三)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期,各种思潮蜂拥而至,给高校思政教育和教学带来巨大压力,思政理论课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积极,开设地方文化选修课正当其时。第一,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看,永州地方文化中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第二,永州地方文化中的爱国爱民精神,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
二、高校开发思政配套选修课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相应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优秀的教材是一种精神食粮,足以影响人的一生。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介绍永州本土文化方面的出版物,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政配套选修课的开发。开发思政配套选修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系统地整理永州地方文化,编写较高质量的校本教材,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 校本教材要突出永州地方文化特色。校本教材不应该是主流教材的复制品,也不是附庸,而是其重要的拓展和补充。其次,注重教材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思政统编教材,虽是集全国之力出版的高水平读物,但是理论化程度偏高,灵活性不够。所以,在编写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充分发掘永州厚重的文化底蕴,扬长避短,提炼其中适合思政教育教学的资源进行编写。
(二)学生对地方文化意识淡薄,认同感不高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而传统文化正是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和网络的冲击,不少高校学生对地方文化意识淡薄,认同感不高,他们关注地方文化的途径很窄,阅读文化的书籍就更少,他们更关注的是考证、就业等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还有学生选择地方文化选修课仅仅是为了完成获取学分的任务,和选修课设置的初衷有所冲突。
(三)师资队伍不健全
思政专业教师对地方文化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思政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永州高校部分思政专业教师缺乏对永州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系统地掌握永州深厚的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专业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刻苦钻研。另外,对年轻思政教师的培养也缺乏有效的机制,造成年轻教师普遍对永州地方文化不甚了解,阻碍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三、高校开发思政配套选修课对策分析
(一)明确配套选修课程定位
首先,课程性质的定位:思政理论配套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程的深化和补充,其目的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地方实际有机结合,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价值。因此,配套选修课和必修课一样,同样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定位,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保证思政配套选修课的思想性和严肃性。其次。课程内容的定位:配套选修课的内容应该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切忌“高大上”的纯理论,要注重以学生为本,扩大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大校本教材开发力度
开发教材是开设配套选修课的关键环节。首先,学校要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加大经费投入,从源头上做好保障工作。其次,教材的编制不能完全由学校教师编写,一来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时间有限;二来很多教师对地方文化掌握有限,研究不够透彻。因此,要邀请研究地方文化的专家学者和学校资深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要凸显出地方文化特色,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完善编写工作。
(三)规范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自身素质是教学质量的第一保障者。开设配套选修课,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既能上好专业理论课程,又能把握好地方文化,一专多能。要实现这个高要求,需要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培训,扩大教师的知名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其次,建立专兼?Y合的校内校外教师流动机制。如邀请校内或其他院校的知名学者授课,或者社会上资深地方文化专家授课,这样既可以缓解师资队伍不足的压力也可以优势互补、专兼职老师互相学习,从而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生动形象、与社会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