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教改类论文最新5篇正文

教改类论文最新5篇

时间:2024-05-23 02:36:38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爱岗的小编有缘人为大伙儿收集的5篇教改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课改论文 篇1

就目前来看,尽管广大教师满腔热情地投身课改热潮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是纵观课改的全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一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担当责任意识,所以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够,存在着懈怠的问题。二是很多教师一味强调大环境,强调体制,在课改的过程中抱怨多,方法少,不是真正地投入钻研,而是为问题的存在寻找各种借口。三是很多教师把“高效课堂”简单地理解为“高效的课堂”,课堂结构安排不合理,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发展能力,这就意味着他们对于课改的本质不清楚。四是有些教师缺乏对于课程改革的深刻认识,很多还是仅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效果;五是课堂结构安排不合理,很多教师对各环节的把握欠缺。六是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不够,忽视学生的个性学习及学习的自主性等现状。从总体来看,当前课改问题的存在与我们教育缺乏耐心有关,做任何一件事要想成功都需要坚持和不断地付出,急功近利只会导致问题更糟。所以在迎接新的挑战中,需要我们抓住机遇,重新审视课改的深远意义。课改本身不是教材的更换这样简单,而是对于我们传统教学思维、教学模式甚至是目标认知等方面全方位地调整,是新的教学观念的再造。课改简单来说,就是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服务于“学”的理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把单一的教师的教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二、注意学生学习技巧和方法的培养

教育本身不应该是复制,而应该是生成。这就是说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收获,更要关注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来予以引导,尽量地采用有利于学生参加和发挥自己能力的教学模式。杜郎口找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焦点,采用“预习—展示—反馈”三环教学,即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最后围绕问题组织反馈。预习前给予学习方法指导,从独学开始,一个人学不会就向同学请教,“对学”学不会的,采用“群学”,有力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意识,对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创设师生互动和谐的教学关系

教师的课堂职责首要是“点燃”“激励”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见解代替学生的见解,以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结论。如果我们仍然一味地把“蜡烛”“春蚕”“铺路石”单纯地解读为包办和代替,把教师解读成管理和施教,把教学解读成灌输和训练,把教育解读成调教和训斥,把学校解读成塑造和雕琢,把学习解读成接受和背诵,那原本承载着厚望、鲜活的“人”之教育就会沦为应试工具,千人一面,丧失创造的“异化”教育,这与我们的理想背道而驰。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他们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教师才是好教师,课堂充分体现“学习的快乐”。

四、教师要当好“仆人”角色,为“学”服务

“学习的敌人是依赖,教师的悲哀是包办。”“教师中心”的课堂,不管讲得天花乱坠,都会因远离和轻视了“学”,而不能称之为好课。让学生会学,让学生展示自我。对学生而言,他们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展示欲、认同感。展示起到了将好奇心和认同感“统领”作用,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在展示中暴露问题,在展示中生成能力,在展示中收获情感,在展示中赢得尊重,在展示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由“厌学”变为“乐学”。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对比,学生在玩电脑游戏时,常常不知疲倦、饥饿,这种专注实际上是一个人在主动学习时非常重要的素质。但在课堂上学生恰恰最缺乏这种专注,一只麻雀飞过来恐怕也比教师讲课的吸引力大,这就说明学生在上课时没有完全参与进来,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教师应该意识到,有效的学习通常发生在这样的条件下,有真实的目的,积极参与,全情投入,有真实的观众。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在“精”字上做文章,精心备课,精讲精练,精心辅导,精选作业题。在“点”字上求突破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落实知识要点,在“能力”上求发展,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每天根据课程进度,结合教材特点和情景积极引导学生。

五、课改教师是关键,主阵地是课堂

课改的深处是课堂,课堂是课程的载体,课改十年需要我们重新回到课堂上来,应聚焦于改课,如果抓住课堂,找准课改这个支点,借助整体课改推进策略,实现课堂效益的全面提升。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紧抓一个“改”字,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课程改革。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理念要先进

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年级段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三)学科训练要扎实

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训练扎实。

(四)教学过程要朴实

教改类论文 篇2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意识形态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平民实践话语;大众诗性话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与实验此起彼伏,轰轰烈烈。值得关注的是,与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相伴随,教育改革的各类思想与主张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是,任何真正的教育思想必然源自于主体自身的一种教育生命运动,必然是主体自身教育生活史的产物与延续,必然是其自身教育生活世界的真实写照。或者说,“与教育相关的活动主体生存方式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教育思想的丰富性及其表达主体的多元化。由于主体认知模式、知识结构、理论取舍、价值判断的差别以及主体把握教育的视域的不同,必然形成各不相同的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在笔者看来,根据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风格的不同,这些既成的教育改革思想与主张大致分属于“意识形态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平民实践话语”和“大众诗性话语”四种基本类型。探讨这四种话语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有助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话语认知框架。

一、意识形态话语:政治深度介入教育

在学术思想史上,“意识形态”一词一直具有贬义(否定性)与褒义(肯定性)两重色彩(属性)。其中,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对其作贬义界说和理解的较多。人们往往认为意识形态就是一种专制或虚假意识,是国家机器强加于民众的思想系统,功能在于辅助政治和文化垄断。本文主要是借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中性意义,用以指称某一个人、集团的一整套主张、理论与目标。它并非静止,而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转换,其重要作用在于可以统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人心、规范生活。

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是国家、政治、权力深度介入教育的结果。在教育泛政治化的年代里,“意识形态话语”必然垄断教育改革的整个话语系统。一般情况下,“意识形态话语”往往以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文件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以领导人语录、政府工作报告或宣传口号的形式出现。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这一宏观背景下,诸如《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7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7)、《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明显携带着“意识形态话语”的诸多特征。

我们知道,教育与个体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同时又决定着民族兴衰、国家命运。反观人类教育现象史和教育认识史,国家意志和政治家的个人抱负总是占据着重要角色。在“政教合一”体制下,统治者对教育的影响尤其广泛而深远。国家性、阶级性是教育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但必须警惕的是,执政者的思想常常走向封闭、保守,“意识形态话语”常常走向极端而进入死胡同,进而将一些大话、空话、套话等固化成“金科玉律”般的口号。一般来讲,“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历史和生存境遇来看问题、做事情和写文章。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者、研究者、理论家,都是一个具体、丰富、真实的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境域中的人。他总是也只能以其特定的方式来把握人类生存经验某一特定方面的意义和过程”。并不否认,历史上有不少政治人物都对教育富有洞见和热情。但是,高高在上、长官意志乃至一意孤行的直接恶果便是拒绝对话与自我反思,以至很多政策、条例往往劳民伤财,在推行的过程中滋生诸多不幸。这一现象,在民主、自由精神发育不良的社会里尤为普遍。以此为参照,由政府发起和推动的各级各类教育实验改革,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诸多实践偏差的根本原因,便一目了然。

二、知识精英话语:学术深度介入教育

这里的“知识精英”主要用以指称“学院派教育研究者”,即那些以教育科研为业、为生的理论工作者。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精英一样,占有特定的教育话语权是他们维持职业地位和获得学术声望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真正能够显示一个时论水平的应该是“知识精英话语”。但是,这一假设在教育领域却常常受到质疑和讥讽。多年来,尽管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手段和职业生存方式一直受到批评,教育理论的实践性、解释力屡遭诟病,但直到如今,整个教育科研制度和教育科研文化却没有多少改良,教育理论的内在品质和话语类型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动。

教育学的学科水平、发展现状差强人意,已是不争的事实。总体上讲,中国教育学属于“舶来品”。从最初学习日、德、美到后来全面仿苏,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教育学中的“知识精英话语”往往离不开大量的翻译著作。但是,回顾近百年教育理论发展史,仅就所引进的国外教育思想而言,从凯洛夫到巴班斯基、维果斯基,从杜威到布卢姆、加涅,他们的言论得到广泛引证,被奉为经典,以至可以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教育学家屈指可数。不得不承认,限于既成的教育科研范式和僵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眼下教育理论的主导性话语已经被简化为一套通用的“公共教育学教材”,编者的姓名轮番更替,但内容和风格却基本雷同。更糟糕的是,在这套“公共教育学教材”老化为大众知识、公共知识、集体知识的同时,越来越显得空洞、枯燥、乏味,其中没有作者的个人生活,听不见作者个人的声音,作者的个体生命严重缺位。这种形态的话语体系所反映和塑造的只能是整个教育群体的模式化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个具体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而言,已经很难从中找到思维的兴奋点和富有意趣的对话主题。

毋庸置疑,话语总是特定主体的话语,总是用以表达特定主体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即揭示特定主体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生活世界的特定意义。值得赞赏的是,为了应对教育学研究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更为了探索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可行路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以及科研院所里的理论工作者开始走进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以行动研究为旨趣的各类课题活动。在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创造性地研究现实问题、针对教育发展的特定领域著书立说的专家学者,且相继建构了一系列富有本土文化特征、具有独立见解的教育理论框架。正是基于专家学者由“书斋”走向“田野”这一教育科研范式的转型,集“教育思想主题化”“理论实践互动常规化”“基地实验改革制度化”三位一体的“教育科研共同体”初见端倪。随着这些教育科研共同体的自立、自为、自主和自觉,期待已久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派”已具雏形。目前,这些学派都拥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和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都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主张和实践路径,且分别在不同层面上对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

当然,这里并不否认,在其传统意义上,不少学派都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称呼,被命名为某一学派的那些人也并不一定认同这样的称谓,甚至一开始也无创建学派的明确意图。但是,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学派可以用来指称某一学术共同体的理论主张、行动目标、学术立场、话语风格和科研方法等,即为某一特定共同体所遵循的基本范式。这是本文对“学派”的基本界说,而且可以期待的是,这些派别之间的学术争鸣、派别内的新陈代谢会为基础教育的有效变革贡献独特的科研范式和实践智慧,并将为1l世纪初的中国教育改革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三、平民实践话语:生活深度介入教育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言说方式直接源自于一个人的生存方式。“话语”一词除具有通常所说的言语形式之外,还内含着主体生活的基本规范。简言之。话语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近些年来,行动研究和校本教研兴盛,随着教育研究行为的“群众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转向,以“常识化”“口语化”和“生活化”为主要特质的“平民实践话语”闪亮出场。其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网络论坛、教育博客的涌现以及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的热闹登场。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教育实践集团(主体为一线教师)要求表达自我生活的必然产物。毋庸置疑,与“知识精英话语”所蕴含的“经院文化”相比,“平民实践话语”更是一种原生态的“底层文化”。

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不同主体教育理解的多样性、复杂性。很久以来,“平民实践话语”一直是一种边缘性话语,在主流教育媒介中长期“缺席”,很难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表达空间。持久的压抑和沉默使该话语主体迫切需要一种便捷的、能够真实反映自身生存状态、能够洞察与倾诉自我心理并传播自身文化的载体,而网络论坛、教育博客及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恰恰应时应景地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们特别有利于以实践者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反映实践者独有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展示实践者的风采,发出实践者自己的声音。不可否认,教育世界本是理论集团和实践集团共同的世界,这个世界的话语权不应该由知识精英、教育学家所独霸,这个世界不应仅有玄谈、指责和自娱自乐的声音,还应有实践者那充满艰辛、无奈乃至富有弹性和质感的教育吟颂,尽管这些话语常常花开花谢、自生自灭。事实证明,网络论坛、教育博客已经成为传播和构筑教师文化的重要介质,教育随笔、生活日志已经成为传播和构筑教师文化的有效通道。否则,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各种负面的声音,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声音只能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和慨叹,而不可能成为学院派的反省资料,更不可能上升为各级行政部门的决策依据。

已有的话语实践证明,尤其是教育叙事研究(生活体验研究)的结果显示,教育实践工作者欲从理论集团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首先必须解构和颠覆的就是学院派的所谓学术(理性)话语(语体),倡导感性生活话语,取得自己的话语权。历史上,实践集团自身文化曾一度缺失和低迷,原因就在于受理论集团的语言的压迫和操纵,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因而,在主流的教育刊物和杂志中,标准性、权威性话语总是以知识精英话语为主,而表现教育生活的平民实践话语总处在知识精英话语的霸权之下。值得高兴的是,论坛、博客、随笔、日志主动承担起了建构教师文化的重要使命。

总体看来,今天的教育叙事文本已与以往的格调和表达策略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报道的内容开始聚焦真实生动的教育生活。更多的目光开始关注实践主体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进而在相当程度上为实践主体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话语空间。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一位内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其一生的创造活动时,把他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的一切成就都带进坟墓的话,那将失掉多少珍贵的教育财富啊!我真想把教师的日记当作无价之宝珍藏在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所里。”仔细想来,这段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平民实践话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大众诗性话语:情感深度介入教育

情感是一个辐射教育活动全过程的动力性要素。没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便没有真实可靠的教育。情感是教育话语诗性品格的核心所在,回避、抽空了情感的教育话语,只能是浮泛、空洞、没有生命意义的说教。整体上看,“大众诗性话语”是一种情感溢于其中的话语,它简明如神喻,朴素如常识,直指事物本质。教育理论中的“大众诗性话语”是一种富有“体验性”,但更富有“哲思性”(内核为“超越性”)的话语。其中,贯穿“体验”与“哲思”的一根红线,便是对于教育的真挚情感。教育情感具体而鲜活的两种存在形式就是教育批评和教育改造(行动)。教育批评指向过去和现实,教育改造(行动)则指向脚下和未来。

相比较而言,“大众诗性话语”是对意识形态话语和知识精英话语的突破与创新,它反映“底层经验”,但又不囿于一般的教育常识和常理。如果将“知识精英话语”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话,“大众诗性话语”的基本特征则显示为“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从结构特点和交际功能上看,在关于教育改革的话语谱系中,“大众诗性话语”是兴之所至,有感而发,诙谐、机智、随性,因而最具灵活性和多样性。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无论是知识精英话语、意识形态话语还是大众诗性话语,皆以平民实践话语为基础和根源。但是,知识精英话语往往沉溺于经院而不自知,意识形态话语往往自以为是而走向独断和专制,唯有大众诗性话语可以穿透理论、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屏障,在各类话语的权利分割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在中外教育文献中,诸如《论语》《学记》、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步曲》等都是关于教育的真情言说,都可谓“大众诗性话语”的典范之作。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对教育充满激情和梦想,富有人道、人性和人情,文笔流畅而美妙,思想深邃而生动。这些基于真实的教育场景而生发的思索与表达,可以是诗词、隐喻、故事。也可以是随笔、箴言或散文;它不仅脍炙人口,充盈着语言的魅力和理性的力量,而且映照着话语主体的人格与情趣。

这里并不否认,那些习惯于“标准化”理论产品的“制造者”和“消费者”,往往对“大众诗性话语”心生狐疑,甚至贬抑和拒斥,认为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不符合传统的“学术规范”。这一偏见尚有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去批驳与修正。其实,由于教育的复杂性以及与教育相关的活动主体生存方式的多棒性,不同的活动主体往往从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去探讨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这必然形成内容与样态(主要表现为话语方式)各异的教育思想和认识。“大众诗性话语”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实践性、灵动性和开放性,其根本价值就在于可以适时地介入现实,并把焦点定位在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上,直逼时代的核心问题。因此,从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来看,紧缺的正是能够尊重现实、激发梦想、建设重于批判的“大众诗性话语”。

总之,教育生活造就了教育话语,而教育话语也在洗练着教育生活。目前,对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及其关系进行话语分析,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一书的开篇写道:“教育的实践借助话语得以结构化。用怎样的话语构想教育的目的与主题;用怎样的话语构成这种实践;用怎样的话语实现这种过程;用怎样的话语赋予这种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用怎样的话语去反思、表达这种实践的经验,这一连串用话语所构成、所实现、所反思、所表达的活动,就是教育实践。”“把教育视为这种话语实践的立场,有可能使得教育学研究成为一种以话语为媒介的意义与关系的重建的实践。”一般认为,话语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话语的界限意味着思想的界限,话语的贫困意味着思想的贫困。但是,真正理想的教育改革话语不在于一次性完成,而在于不断地生成;不在于终结某个理论体系,先知般地把真理交给教育的改革者,而在于不断地打开思考之门,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修复、完善和创新。不仅如此,真正的教育实验改革。必然以责任和使命为根本动力,离不开政策主体、理论主体、实践主体等多元主体的真情投入和对话、互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大众诗性话语”所特有的言说方式和传播优势,必将在理论建设和实践创生两个维度上对当前的各类教育改革具有启迪和引领作用,并将对中国教育科学的未来研究范式产生积极影响。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张荣伟,朱永新。试论教育思想表述的话语困境[J].教育研究,2004(4):22-27

[2]张荣伟。当代基础教育改革[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3.

高校教改论文 篇3

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中,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中,培育学术新人、激活创新思维、养成科学方法、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承继作用、在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传播与交流作用等等[8,12-13]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理,高校学报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培养人才的摇篮青年人将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他们在教学的舞台上发挥长远而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学报在发现学术新人、培养和栽培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任何社会期刊都无法替代。学校的许多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但多数的学术研究水平不太成熟,成果水平还有某些缺陷,需要帮助和扶持。而高校学报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之一,把对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首次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的青年教师,不轻易退稿,学报编辑要寻找到他们教学科研成果中的创新、独到之处,帮助他们反复修改,为青年教师今后成为学术“大家”、“教育家”走向教学科研舞台奠定基础。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养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学报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扶植是通过对其科研活动的支持进行的。高校教师作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执行主体,且部级、省(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高校教师以一定的学术修养和教学研究为基础非常重要。但是,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其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这是提高高校教师素养、促进深入教学研究最根本的原始动力。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及教学素养是通过在职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在职攻读学位、发表学术论文、教育教改研讨会等渠道塑造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学报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学报编辑组稿、审稿、编辑加工、修改和发表高校教师研究论文,不仅体现了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价值,传播了教师辛勤创造的科研信息,还激励了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学术素养与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增进高校学报服务教育教学的路径

1.出版教育教学改革专辑(增刊),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由学校主导,高校学报根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配合学校教务处,就教学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体制等,组织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学报开展学术讨论、评论和争鸣,公开发表校内外专家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传播和交流新的教学管理理论和经验,宣传部级省(市)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没有社科版的高校学报,如《北京农学院学报》利用学报不定期出版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专辑,配合教务处评选校级优秀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评出一、二、三等优秀论文,推选部级、优秀省部级教改论文等,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相关奖励,发挥学报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上的平台与阵地作用。在《北京农学院学报》及其增刊发表的教改论文均获得了校级、北京市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二等、三等不同层次的奖励。还如,《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每年定期出版1期教育教学改革增刊,吸引校内外作者踊跃投稿,初有成效,仅2009年社科增刊就有133篇,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论文80篇,而教改课题论文20篇,获得部级教学成果奖的有2篇,其余大部分论文(80%)都获省级和校级的教改成果奖。2011年社科增刊92篇,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论文50篇,而教改课题论文10篇,获得部级教学成果奖的有2篇,有60%的获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出版教育教学改革增刊正好与正刊互补,达到调整稿源与期刊出版周期之间的矛盾。

2.改变观念开设教育教学研究专栏许多高校学报编辑对教育教改方面的论文存在偏见,认为其“理论性比较浅,多是经验总结,泛泛而谈”。同时,有些高校对科研成果极为重视,学报主要刊载科学研究论文。实质上,教育教学研究是高校一项重要研究工作,随着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日益深化,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三位一体已成为高校的共识。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该转变观念,有社会科学版的高校学报有条件而且必须开设教育教学研究专栏,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要主动关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围绕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创新与创业等主题,挖掘其中的新经验、新方法、新理论,及时发表这些成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报道校内外相关学者的教育研究的论文,其学术质量没有因为开设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而下降,相反吸引了全国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期刊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大,获得“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的殊荣,系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学名刊等荣誉。

3.利用学报封面做好教学改革宣传工作学报封面是一个宣传、推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报是一张高校对外交流的“名片”。而据岳凤荣、田丛笑曾经调研100家高校学报的封面利用情况,无论是封二、封三,还是封四,有1/3以上的学报完全不加以利用,尤其是封二,其空白率高达44%,这种状况,既造成了版面的浪费,减少了学报的信息容量,又在编排上显得苍白、单调、不美观,因此,学报设立“知名专家”名录,报道某个部门如院系到某个人物(高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校从外在的形象到内在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以图片和简讯的形式宣传展示各学校的部级特色专业、省部级特色专业,部级精品教材、省部级精品教材、国家优秀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一级学科等等。编排上选择合适的图片、字体、字号、横排、竖排等方式灵活多变。通过学报这个“窗口”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管理等的经验和理论宣传推广出去,既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又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报封面传播学校教学信息重要窗口的作用。使学报内容丰富多彩,美观、谐调。学报对于一个高等学校来说,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学术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离不开学报;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报。学报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学报编辑要积极关注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热点,主动及时地约一些优秀稿件,根据办刊思想、办刊宗旨、办刊水平及名栏建设等方面的特点和特色,引导校内外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升华理论,振兴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发表他们的观点。长期下来,学报“高校教育教学理论”既可形成优势特色栏目,也在不断积淀高校学报的特色,有利于学报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双向健康发展。同时,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投身于学校改革发展的洪流之中,又要开发相关学科的研究,努力走编辑学者化的道路。高校学报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合力系统中,应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充分发挥其内在优势,以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教改论文 篇4

2007年,先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替换或删除了一半“传统名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了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接着重庆语文教材以担心早恋为由,删除《牛郎织女》。凡此种种,引发了关于教科书是否改成畅销书、神话故事是否引发早恋的讨论,甚至引发了关于教材的编纂权的争论。综观这些争论背后的本质,其实是涉及对语文教育核心问题的分歧。

一、我们为什么关注中学语文教材改革

毋庸置疑,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继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承担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等重任。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发轩然大波。这是由中学语文教材特殊的地位所决定的。

1、冲国的教材编写基本是自上而下的行为。

在中国,语文教材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特点,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学语文教材的改革往往代表了国家的某些意志,甚至有人认为,政府对教材的宽容度,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政府对一些社会思潮的认可度。因此,中学使用的教材基本是教育主管机构邀请专家学者编写而成,很少有哪一个民间机构或者个人独立编写教材,被正式采用。1996年出台的高中语文大纲(试验版)认为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是教学的范例,训练的凭借,也是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依据。选文要文质兼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2000年颁布的也是迄今为止最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虽略有调整,但这一基本的指导思想并未改变。

2、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语文教材的选本成为改革风向标。

中学基础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任何一次关于教育的改革,都会被人们热烈讨论,并寄于过多的期待。语文教育从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并不等于语文教育就没有问题,恰恰是成绩与积弊同在。2007年,围绕着恢复高考30年引发的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讨论,再一次印证了基础教育问题依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如果说,过去人们还一直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两难中争论不休,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话,那么到今天,关于基础教育的讨论已经超越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是直接面向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应该怎样培养人才等人们更加关心的话题。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材

按照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的理解,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两个:一个是工具性的,即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另一个是价值性的,即培养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相应地,中学语文课本选择课文的宗旨和标准也应该是两个:一是文章的审美性、文学性,也就是说入选的范文必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足以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和语言能力;二是文章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感情、体现的道德立场必须合乎人类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诚信、宽恕、感恩,等等。从这两个角度来审视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笔者认为,一部好的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标准:

1、冲学语文教材必须是审美价值与文学价值完美结合的范本。

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范文应该是优美的名篇,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审美认知能力。通过阅读这些历史上的文学名作,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更应该培养学生对大漠孤烟、云雾江南等大自然美景的体悟,对生离死别、人性善恶的洞察,使他们成为有着健全人格的人。受过这种审美熏陶的学生不仅能哀民生之多艰,亦能惊叹自然之美好;不仅能知道“国破山河在”是一种悲怆之美,亦知道“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种凄艳之美;不仅知道茅盾的白杨树、杨朔的荔枝蜜代表了一种精神,亦知道林语堂的秋天、戴望舒的雨巷更有一种别样的况味。总之,中学语文教材的价值绝对不能体现在语法分析、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等方面,而应该是文学性和审美性的。

2、冲学语文教材必须是核心价值和普世价值完美结合的范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的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中学语文教材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因此,中学语文教材应该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北京版新教材保留作为无产阶级报告文学的奠基之作的《包身工》,是有其道理的。

中学语文教材还应该体现人类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诚信、宽恕、感恩,等等。中学语文教材,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应该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自由、平等精神的有道德操守的现代人。我们的教材不需要培养骄傲自大、滥用权力的“人上人”,而应该培养自主而不放纵、自尊而不自大、自决而不专断、自省而不自卑的“人中人”,培养懂得悲悯、懂得尊重、懂得思索的思想者。《百年孤独》、《变形记》、《西西弗神话》、《许三观卖血记》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是对人类现实困境的正视,是对人类的普世价值的肯定。

3、冲学语文教材必须是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完美结合的范本。

教改论文 篇5

1.1因材施教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08、09级数学教育专业学生采用的教材是李迺伯主编《物理学》(第二版),全书共分为十二章七十二节,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较多,部分内容难度教大。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达到“让学生掌握够用的、能学会的物理思想、知识和技能”的目的,相关代课教师在早期教学实践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对一些偏难的、计算复杂的、分析繁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如:对热力学基础一章中的“耗散结构”、“能源与节能”;波动光学一章中的“光度”;侠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两章中“波函数及其统计”、“薛定谔方程”等进行了删减和整合。

1.2注重教学探究模式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主动、互动环节及课后课题探究模式。督促和提倡学生课外自学,注重课前引导,利用学习任务单(预习提纲)等方式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度。事先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并写出相关预习章节内容的预习提纲,这样一来让学生提前熟悉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再对其进行引导、思考和探究物理知识及教学要点,这样一来,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的掌握就变得容易起来,尤其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如:在具体操作中,一些学生以前在课堂上明显心不在焉,课堂气氛沉闷,通过这种方法的采用,学生在提前预习一边后,在课堂中更加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做笔记的学生也逐渐增加,师生问答也反映良好。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加深了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环节中还加入了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学生提前预习和复习,每节课就上一节课所学和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要理论等教学要点进行随机提问,并将回答情况记录,记入平时成绩。通过课堂提问与课外预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模式,督促和调动学生的自学,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撰写小论文,并在平时成绩中予以加分体现。课后小论文的论点(题目)是根据所学章节的相关学习内容任意选做,体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它是由与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知识有关或具有时代气息的思维活动及学生的继续学习构成。拓展模块内容的确定,各代课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安排。

1.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

多媒体是结合多种表现信息的媒介如文字、图像、视频和声音等手段于一体,现在一般指融合幻灯、录音、电视和电脑等多种传媒的性能为一体的设施。多媒体技术就是要将多媒体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完成一系列随机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它主要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等特点。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密度和广度,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当然,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不恰当运用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

1.4精心选择教学课件

牵强地选取材料来制作课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运用多媒体目前来说主要就是教师对课件的制作。所有该课程的代课教师,都根据每一个年级,不同教材,通过收集大量教学资料和资源,对上课所用课件不断进行更新、充实和修改,形成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教学课件,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

1.5优化测评体系

结合教学改革成果,修订学校2012版教学大纲。结合新的教学内容模块,将以前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出勤、作业占30%),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60%的考核修改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作业、课堂情况等占30%,实验和课后小论文占10%)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60%的考核方式。

1.6精选作业

精选部分有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习题作为作业,编制每章的综合练习,作为学生学习资料,为其学习创作了方便条件。虽然课后习题中计算题部分题目在教学辅导书中有解答,但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只有答案,没有解题思路和步骤,这样一来,给学生的课后自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惑。编制相关的习题解答手册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应用物理相关知识和理论提供了有力保障。

1.7拓展课堂教学

研究和实践学生实验模块的内容,拓展课堂教学,巩固物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已开出物理实验项目,精心挑选了多个在大学或者中学中已被大量使用,或正在被推广的、容易操作的相关物理实验,编制了相关实验手册,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巩固所必备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学生学习内容,为将来走向相关教师岗位打下基础。

1.8开展问卷调查

通过进行各项学生问卷调查,不断完善教改内容。通过调查结果反映出现在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学生的相关要求与希望,为进一步完善《普通物理》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及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以及完善方向。

2项目研究方法

该项目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际,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践与调查,有力的支撑了正确的改革方向。

3项目完成情况及主要成果与特色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材,修订了2010级教学大纲及2012及学分制教学大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仅有注重学生专长发展的内容,还有适应专业需求和贴切现实生活的内容,将专长、专业、生活集于一体。(2)通过大量教学实践,研究探讨了每节课板书内容与课件内容的科学结合,修改教学讲义和教案,即发挥好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又将关键的教学内容用黑板演示分析,切实保证了学生课堂质量。(3)完成了2-4套的课件并刻录存档。(4)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09级、10级学生进行了“《普通物理》课程学生学情调查问卷”及“《普通物理》多媒体教学情况调查问卷”。(5)在教学过程及课后加入课题探究模式,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理或物理知识的应用为论点,鼓励学生撰写小论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践运用,并在平时成绩中予以加分体现。(6)改革测评体系,考试内容多样化。在考试题中体现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突出物理思想和解题思路。(7)讨论和实践进行了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知识的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通过实验,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巩固了课堂教学知识。(8)实践和总结课堂提问内容的初步整理统计。(9)针对学生专业特点,结合不同教材,编写了习题和综合练习题,并对课后习题编写解答手册,巩固课堂教学知识。(10)总结教学改革成果,实际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4项目实施的效果

该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研究,对本校《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起到了极大的科学推动作用。在教学改革前后教学主要效果有以下变化。

4.1教学内容的变化

改革后的《普通物理》课程教学,与原来的教学相比,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选讲或者不讲,这样一来,选择符合教学实践的课堂教学内容,无论从教师授课或者学生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双赢”。

4.2学生学习及成绩的变化

通过相关调查问卷和课后交流,对比之前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课堂气氛活跃,自学时间和能力增强,容易对课程内容理解和掌握。08级数学教育专业学生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共6个班《普通物理(二)》课程平均成绩为66.67,实践进行教学改革后,09级共3个班学生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普通物理(二)》课程平均成绩为71.16;10级共3个班学生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普通物理(二)》课程平均成绩为79.09。这说明改变考核方式后,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4.3考核形式的变化

通过将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外撰写小论文、实验操作等各种形式加入学生考核体系的实践研究,优化考核模块,使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培养物理思维能力,达到课程学习目的。

4.4师资方面的变化

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极大地得到了提高。通过交流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改进教学内容等过程,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来适应和完成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该课程的教学团队,优化了师资。通过改革,教师普遍认为:此次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成绩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与选择性,更符合大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业务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项目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想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