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案(优秀5篇)正文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12-05 00:23:48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这次为您整理了幼儿园音乐律动教案(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蒙古族音乐欢快、优美的特点。

2.初步掌握跑马步的基本动作。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课件、自制幼儿骑马用的头巾。

2.经验准备:幼儿提前了解蒙古族的习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乐特点。

幼儿听《草原小牧民》律动进教室。(1分)

2.欣赏音乐并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1)幼儿欣赏音乐。

a.师:刚才那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再认真听听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2分)

b.幼儿说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2分)

(2)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蒙古大草原的幻灯片。

a.现在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b.幼儿根据幻灯片说出人们的`生活。(2分)

c.教师为幼儿介绍音乐。

(这首音乐表现的是蒙古族人民骑马、摔跤、挤奶的欢快场面)(3分)

3.介绍并演示跑马步的基本舞步。

(1)刚才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们有趣的生活,蒙古族是一个特别喜欢骑马的民族。我们来学一学骑马的动作吧!(2分)

请小朋友创编骑马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3分)

(2)教师介绍并演示跑马步的基本舞步。

上身稍前倾,一手在胸前,一手扬至头上方,做勒马举手扬鞭状,先左脚迈出,颤膝踮步,再右脚跃过左脚处颤膝踮步,动作呈跳跃状,像马儿奔驰一般。(3分)

(3)跟音乐和老师一做跑马步动作。(2分)

4.请幼儿听音乐分组进行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的动作做得很漂亮。接下来,让我们也来做个蒙古小牧民,戴上头巾,听音乐,用我们刚学会的跑马步一起来表演吧!(8分) 5.幼儿听音乐出教室。(30秒)

活动反思

总体来说效果不错,幼儿的参与性强,整个活动的氛围很活泼。当然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对音乐的挖掘还不够,只是停留在了表面的理解之上,可以开展活动后的延伸,加深对音乐的感受、理解。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能按要求随音乐作出相应的动作。

2、能愉快地参与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与同伴友好合作进行游戏,有创新意识。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与幼儿一起玩“熊和石头人”的游戏,提出要求:熊回头时石头人要保持一个动作不能动。

二、熟悉音乐

1、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2、再次欣赏一遍音乐,简单分析乐曲结构。

3、老师随着音乐用手指在腿上进行表演,提醒幼儿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在音乐进行到什么时候有变化。

4、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手指在腿上进行游戏。

5、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三、游戏活动

1、第一遍游戏:幼儿起立,站在教师身后。教师当熊,进行游戏1遍,不做造型要求。

2、第二遍游戏:熊每次回头时,要求幼儿作出动物的造型。

3、第三遍游戏:要求幼儿两人一组,第三句时找朋友,第四句时两人一组摆出最后的造型,造型两人要有身体上的接触。

4、第四五遍游戏:方法同前,要求四人一组摆出不同造型。

5、第六八遍游戏:请几位幼儿扮演熊进行游戏,鼓励幼儿提出造型要求。

四、放松活动

开火车游戏,结束(四段音乐连放)。幼儿随音乐分别作出开车、停车的动作,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小鸟、小兔、熊等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儿对石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结构的基础上,探索用乐器表现三种不同的节奏型。

2、知道使用图画可以帮助自己掌握并表现音乐

3、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杂技表演》(抛接球、转呼啦圈、顶酒杯)。

2、《巡逻兵进行曲》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投影仪、教棒。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三种不同的节奏型。

教师用教棒指投影仪"抛接球",引导幼儿探索乐曲A段节奏型。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你们看杂技表演,第一个节目叫"抛接球",我来唱乐曲,你们来为图上的'杂技演员拍手。待幼儿拍完后问:你们拍了几下?有什么依据?

教师指投影图"转呼啦圈",引导幼儿探索B段的节奏型。

师:接下来请欣赏第二个节目"转呼啦圈",请大家继续为演员拍手伴奏。

教师指投影图"顶酒杯",引导幼儿探索C段的节奏型。

师:现在这个演员在表演"顶酒杯"的节目。在刚才的两个节目中,我们看到7个球拍了7下,看到3个呼啦圈拍了3下,那这幅图应该怎么拍?3个酒杯拍几下、3朵小花呢?酒杯和小花拍得一样快还是有的快有的慢呢,为什么?(3个酒杯和3朵小花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距离短的节奏快,距离长的节奏慢。)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乐曲A、B、C段音乐。

师:我这里有一段音乐,表现的就是今天看的杂技表演的事情,请你们听听有几个演员在转呼啦圈?几个演员在顶酒杯?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三种杂技可以分别用什么身体动作表示,并随音乐演奏。

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各个节目的身体动作并集体练习。

师:抛接球可以用什么动作来做一做呢?转呼啦圈、顶酒杯又可以怎么做呢?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身体动作。

师:我们跟着音乐将刚才创编的动作连起来做一做。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并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师:今天小乐器也想表演节目,你们看表演"抛接球"时可以用什么乐器伴奏呢?转呼啦圈、顶酒杯呢?

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师:现在请大家拿好乐器,我当指挥,请大家看好指挥、挺好音乐节奏进行演奏。

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活动过程: 篇4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将个故事好不好,我来告诉你们啊,这个故事啊,发生在一个大森林里,你们先告诉我,你们知道森林里面什么特别多吗?"

儿:"树多……"

模仿训练

师"哪个小朋友想来装扮一下森林里特别多的东西?"谁愿意来试一下"

儿"老虎"

师"老虎什么样子,我们来看看**做的像不像

师:"可以来做一下树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做动作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够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乐曲的不同结构,发现乐曲的不同之处。

2、通过坚强有力的乐曲,激发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动作的欲望。

3、通过游戏形式,进一步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斗牛士和小牛》课件,(包括:斗牛士斗牛图片一张,《卡门序曲》等)红色手绢若干,小牛头饰若干,小牛毛绒玩具一个。

经验准备:班级内幼儿能够对音乐节奏进行感知,幼儿熟悉牛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小动物,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猜猜它是谁?”(把小牛毛绒玩具放在小朋友的身后,让小朋友们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小动物;露出小牛的一部分,让小朋友们看一下,猜猜是什么小动物)

“小牛长得什么样子?”(有大大的鼻子、有犄角……)

分析:在“猜小牛”的这一环节中,幼儿始终保持着好奇的心理,充分调动了活动的积极性,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我们从幼儿投入的表情中可以感受到幼儿对活动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活动过程

(1)了解斗牛比赛

师:“这只小牛前不久去参加了一场斗牛比赛,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斗牛比赛吗?”(不知道)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斗牛比赛吧。”(播放课件斗牛士斗牛的图片,同时播放斗牛比赛的视频)

分析:在观看斗牛比赛的图片和视频中,让幼儿对斗牛比赛有基本的了解,从而为孩子们接下来进行动作创编打下良好的基础。

(2)幼儿听音乐感知进行曲风格

“小朋友们听完音乐有什么感受呢?”(很高兴、很快乐)

“这个音乐就叫《斗牛士进行曲》,这个进行曲给小朋友什么样的感觉呢?”(兴奋,有活力)

(3)幼儿听音乐,并用肢体语言表达

①听音乐,学习第一段音乐

“小朋友们觉得斗牛士上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很神气、很威武雄壮)

“哪个小朋友能表演一下斗牛士上场的神气呢?”(幼儿做斗牛士上场的动作)

“斗牛士手里的红布应该怎么甩呢?”(根据节奏变化左右两边换方向甩)

随后,教师带领幼儿站着跟音乐做一遍斗牛士的动作,并发给幼儿红手绢让幼儿跟着音乐边走边做斗牛士的动作。

②感知第一段音乐各部分的不同

“小朋友们觉得斗牛士迎接小牛出场应该用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幼儿跟着音乐做第一段音乐中不同部分的动作。

分析:教师要强调回旋曲式和结尾小小的'不同,从而让幼儿感知曲子的细微变化,使其更熟悉曲子的节奏感。

③听音乐,学习第二段音乐

“听,小牛上场了,小牛上场给小朋友们什么感觉呢?”(坚强有力)

“那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幼儿表演小牛的动作)

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站着做小牛的动作;教师发给幼儿头饰,边走边做小牛的动作。

分析:幼儿站着做动作,做得很好,这说明了孩子们很好地掌握了要做的动作。同时,教师很好地把握了课堂的秩序。在这一段中,幼儿进一步掌握了牛的生活习性。

④幼儿分组体会斗牛比赛

小朋友们分成两组,一组带牛头饰,一组拿红手绢进行斗牛表演,进而巩固第一段、第二段的动作。

分析:让幼儿回顾斗牛士和小牛的动作分别是什么,对他们提出要求:

听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音乐就做符合自己角色的动作,不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音乐就原地不动摆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姿势。主课教师和配班教师合作听音乐做示范,幼儿跟着教师做动作。

⑤听音乐,学习第三段音乐

“好了,现在听了这段音乐,小朋友们觉得斗牛士和小牛都怎么样了?这个音乐给你什么惑觉?”(他们都累了)

“累了应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幼儿表演斗牛士和小牛有些慵懒的动作)

比赛结束了,斗牛士和小牛打了平手,他们两个成了好朋友,手拉手高兴地跳起来。

在重复斗牛士动作的同时,在音乐结尾时小朋友们手拉手跳一跳。

3、总结分享

“小朋友们觉得是小牛比较厉害,还是斗牛士比较厉害呢?最后,他们打成了平手,成为了好朋友,没有在乎比赛的输赢。小朋友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也要向小牛和斗牛士一样,做团结友爱的好朋友。”

“现在谁能给其他小朋友们讲讲斗牛比赛到底是怎么比的呢?”

“请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斗牛比赛”。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