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英语作文 > 英语学习 > 经典英语散文范文【最新7篇】正文

经典英语散文范文【最新7篇】

时间:2023-12-27 09:10:31

英语散文用简单温暖的。文字、真实动人的情感传达语言之美,让读者在阅读之后,感同身受,触动心灵。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经典英语散文范文【最新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经典英语散文 篇1

关键词:体验与参与 高职高专 英美文学 教学策略 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35-02

1 引言

随着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的不断重视,该层次的毕业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质日益显重要。特别是对于从事文字处理,或外语相关的高职高专层次毕业生,其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胜任当前工作的具体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选择开设了《英美文学选读》(英文)这个课程,以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

而当前对该课程的教学探讨却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本科教育层次上,或集中于讨论英美文学历史的教学上,对英美文学选读课却少有涉及,或涉及得不多,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有需要进行更多的探讨,以对进行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提供更多的研究空间和求得进步。

本文试图从“体验与参与”这个角度来探讨高职高专英美文学选读教学策略的问题,指出在该层次进行文选教学,一定要强调学生主体的体验与参与,才能较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

2 新大纲的要求

强调高职高专学生在文选教学中的“体验与参与”,最大的根据来源于参考国家最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大纲规定在本科阶段英美文学课确立为必修课, 并提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 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开阔思维, 拓宽知识结构。通过阅读和分析一定数量的英美文学作品, 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①从新大纲我们可以看出,要实现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促进他们了解西方文化,途径就是“阅读和分析一定量的英美文学作品”,而“阅读”和“分析”过程往往应该是在英美文学选读课程里实现的。

大纲中提出“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这个说明该大纲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只不过课程授课教师应该意识到大纲中主要的设置都是根据本科英语专业的特点来设置的,在高职高专院校设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该根据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特征进行具体的设置。

在高职高专层次,实现“阅读”和“分析”的过程跟学生主体的体验和参与密不可分,这也是学生的层次特点决定的。该层次的学生的对英语文字的阅读能力和和对外国文化的领悟能力都有较大的扩展空间,另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很好的鼓励他们对英美文学选读进行体验和参与研究选段的具体美妙之处,让他们察觉学习的乐趣,进而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才能较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

3 “体验与参与”的教学策略

“体验与参与”的教学策略可以理解为让学生尽可能频繁地尝试去阅读和理解英语文学原著,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深入的参与到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从而不断的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英文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体验与参与”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的过程。

本文“体验与参与”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学选材、问题设计、考核评分三个角度进行探讨。选好适当的教学内容,设计好简明易答的理解问题,全方位的考核评分制度,能较好的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能更好体验英美文学,参与到具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

3.1教学选材

教学选材得当一方面能让学生初步体验阅读原著的乐趣,真实的感受到语言的美感,也能让他们祛除文选的学习是一个长篇累牍,脱离现实而毫无乐趣的想法。有研究者指出,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教学的内容(一般指的是适用于本科阶段,没有特指高职高专层次),提议先选读小说和散文,避开经典的沙翁选段或诗歌等。笔者同意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如果一开始就要学生阅读和研究小说或散文,势必容易打击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因为小说和散文讲究对全局的把握和理解,而这个恰恰是该层次学生较为缺乏的能力。相反,如果从较经典,较精炼的选段开始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帮助下,会慢慢觉得学有所值,进而培养起适当的成就感,才能适应以后长篇的阅读过程。

选材应该以经典、精练为最初的原则,才能让学生主体更好的体验和参与。例如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适当选取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经典选段,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哈姆雷特》选段,培根散文的经典《论学习》选段,邓恩玄学派诗歌,弥尔顿中的撒旦军队形象选段和浪漫主义时期诗歌等作为主要的英国文学选读内容,然后再安排适当的时间学习十八和十九世纪的散文和小说等。内容不在多,而在精。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梳理,学生不但对基本的文学常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对文学原著的体验和理解也必将更加深刻。

3.2问题设计

在高职高专层次的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应该是简单可答,开放性不可太过,但又能基本传达原著的意思。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体验他们阅读的文本,并参与到欣赏的过程中。这里可参考研究者提出的“抛锚式”教学法。“抛锚式”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选读中的运用可以理解为,对选段的学习可以有侧重点,重点讨论一两个部分,如人物、主题、风格、情节等,教师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适当的教学材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或‘脚手架’。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初次阅读进行引导和帮助可视为“抛锚”的过程,这过程主要是帮助他们扫除一些语言上的障碍,例如稍微分析一些特别的句子结构和生词,让学生们对选段的字面意思有基本的了解,然后设计出恰当的可答的问题。这样学生在重读过程中,可以带着问题重新审视选段的深刻意义。

3.3考核评分

从考核评分的角度同样可以加强学生的体验与参与程度。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当前的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一般都为大班教学,需要“要打破期末分值比例大的状况,可以采取比较合理灵活的评分体系”,通过考察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考评等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既然课程培养目标之一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作业的安排就可以布置适量的笔头作业。适当布置书写小论文、读书笔记等作业,结合堂上小测验,考察学生们对重点知识的初次掌握程度,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意愿必定有所增强,因为平时也要花功夫去准备这些作业。期末考选读考查,而轻文学史知识,重点考查他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表达程度,并要求他们对给定作品进行适当的评论。这样的考核评分方式能够较有效的促进他们自主自愿的学习动力,并促进他们对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更多的研究。平时的考核不断的督促他们参与到具体的文学选读中来,通过参与,他们和文学原著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了。

4 结语

在强调实践教学的高职高专层次,在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探讨“体验与参与”的教学策略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测评等都应该以这个层次的学生语言水平和认知特点为出发点。切实的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不断的体验英语文学原著的美妙,不断的参与到具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从而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都在潜移默化中但又较为有效的得到了提高,最终能较好的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注释:

①参考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②参考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p9.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黄炳瑜。英语专业英美文学选读课程大班教学策略[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8(4): 88-90.

[3]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4]曾庆敏,杜曼,李争鸣。浅谈提高“英美文学选读课”教学效果的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7;(10):116-117.

[5]张冰。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选读中的应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总第143期:167-168.

经典英语散文 篇2

关键词:线性思维 形合 意合 重心

对于大多数刚入学的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专业的系统学习是复杂且非常细化的。英语专业大概细分为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这些主修课对英语的基本功有相当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写作,写作:即写和作。在一张空白纸上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勾画出自己的思想。而中文和英文的写作有相对的异和同。在这里,我们简要的介绍一下中英文写作的一些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更快捷的入门和有效的提高英语写作的技巧。

首先,中英文写作的最大不同就是宏观上文化差异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的惯性思维是线性思维,也就是直线思维,在谋篇和遣词造句上遵循着从一般到具体、从概括到举例、从整体到个体的原则,而中文写作文化强调婉转、含蓄的表达,即曲线思维,在表达思想时,汉民族习惯从侧面说明、阐述的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举个例子,下面有两个句子:

A. Now I’m a college student. College lif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middle school. It’s new for me. I’m trying to adjust myself to the new life.

B. As you know, I am now a college student at H University. I am enjoying my classes very much but I have a problem and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help me.

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句A,一目了然是用中文的思维写出的句子,如果用中文写出并无差错,但是如果直接用中文思维表达出来的句子就会感觉全是断句显得形散而神散;而B句是用英文的思维表达出来的,句子用了“As you know”,“but”等连接词,让句子连贯成一条线,清晰直接的表达了想法。

其次,中英文写作的不同点在于句子形式的不同,即两种写作所凭借的表达介质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汉语是象形文字,是意合语言,句子之间常靠内部的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而英语是拼音文字,是形合语言,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语言如连接词等形式紧密结合。英语的写作靠的是语法手段,把句子的其他成分层层架构。在汉语中有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翻译成中文即“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还有一句话“你如不能战胜欲念,欲念将要战胜你。”用英文表达则为“Conquer the desires,or they will conquer you.”在以上两个句子中可以看出,英文中用“or”、“unless”等连接词把一句话陈述出来,而中文没有形态变化的约束,使用起来自由、简便,用两个或者更多的分句来表达同样的意境。

说到句子的组成句子的组成,不得不提到主语在中英文句子中所起的作用。英语句子的主语通常指人或事物,由名词、代词或名词词组来担任;而汉语则通过句子整体突出主题,而不是只依靠句子的主语。汉语的句子的主语可以各种形式出现。除人或事物外,地点、时间、行为方式都可以作主语。在词性方面,除名词、名词词组和代词外,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甚至句子都可以作主语。因此在翻译汉语句子的时候,就需要将词性复杂的主语转换成英文中名词化或代词化的主语形式。例如,早睡早起有益健康的英文表达为“To keep early hours is wholesome for your health.”或者有的时候汉语是没有主语的,中文的语法通则是在主语明显可知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而英文句子中大多数情况下主语是不能省略的。比如说“趁热打铁”的英文表达方式是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中英文写作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英语写作的重心靠前先表态后叙事,中文写作是重心靠后先叙事再总结;再如语言风格上炯然不同,中文文章多用引经据典,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分歧,减少不确定性。相反,英语文化喜欢矛盾与冲突,因此,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会标新立异。再如英语中出现“多枝共干”式的长句,复合句;汉语则常用短句,简单句。

当然,中英文写作也有很多相同点,如都有各自的语法背景作为支撑,都会引用习语或者典故来阐述观点等。

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讲,只要把握好的中英文写作的异同,多加练习,明确中英文思维的差异,相信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丁往道,吴冰,等。英汉写作手册[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马衰。标准英语写作。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化工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经典英语散文 篇3

[关键词]心理词典;记忆;词汇建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28-03

一、引言

词汇量影响着学生表达和理解,词汇的记忆策略错误会导致词汇使用的诸多问题,如英语口语和写作中存在词义模糊,冠词滥用,高频词使用过度,低频词较少使用等。中国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不同程度上缺乏方法,从高中到大学词汇量在急剧增加,但增加的词汇量不是系统规则的,且是借助汉语意思记忆的,因此在使用中很难掌控的,这使得学习、使用英语困难增加。学生经常抱怨记过的词,或者是写过的词很快遗忘;即使记得了一些词,也不知道怎么使用。因此,对词汇学习产生恐惧和厌倦心理。怎样提高词汇量对于英语学习者是个迫切的问题。文章为英语学习者提出学习词汇的新视角,即从内部词汇,或心理词典角度探讨建构心理词典的重要性,探讨词汇记忆,以及怎样将心理词典相关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心理词汇的记忆与建构,从而有效地提高二语词汇学习和使用能力。

二、心理词典

(一)心理词典的含义

心理词典或内部词汇是存储在大脑中的词汇知识的心理呈现形式,是长时记忆中词汇知识的组织形式,包括词的读音、拼写、与其它词的关系等特征。。心理词汇包括两部分: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或者消极词汇(passive vocabulary)及产生性词汇(productive vocabulary)或者积极词汇(activevocabulary)。前者是指,这些词汇出现在语境中时,学习者读到或者听到这些词时都能够理解他们。后者指的是学习者可以理解这些词汇,知道正确的读音,而且能够将这些词汇应用于口语或书面表达。两者可以互相转化。接受性词汇和产生性词汇都是心理术语,因为接受与产生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是涉及到学习者对词汇掌握程度的认知方式。

(二)心理词典的模型

桂诗春指出,心理词典跟纸质词典不同:纸质词典是按照字母顺序安排词汇,而心理词典是根据语义关联来储存词汇。纸质词典是静态的,知识信息的搜集是有限的。而心理词典是动态的,发展的,包含更多更详细的信息,比如,文化信息。心理词典是根据词的使用频率来组织的。使用频率越高,就越容易提取。心理词典的组织结构主要是语义网,包括分级网络和激活扩散网络。

分级网络是由Collins&Quillian提出。他们认为与单词相似的概念在一个范畴和共有关系网络中以不同的节点的方式存在。例如:“鱼”和“动物”,它们是不同层次的节点。这些节点在相互连接的网络中连接关系。不同的概念节点有不同的层次。代表“动物”的节点层次比代表“鱼”的节点要高。这个模型主要是关于范畴和原型关系。范畴关系或者分类关系是用来处理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共有关系指的是某些特征可以存在于网络中的不同的层面。由此可以看出,在我们的记忆中词汇是通过范畴储存的。

激活扩散网络也是由CollinsandLofius提出。它同分级网络有一定的相似性。节点代表了概念,同相关的概念相联系。节点间连接线的长短代表了两个概念之前联系的程度。线越短,程度就越强。扩散激活网络的结构并不是严格地分层的,而是更有辐射力,就像一个大的电网,一旦一个概念被激活,电流就会发散出去连接其它概念。

(三)词汇通达的含义

我们激活词汇知识的过程称为词汇通达。词汇通达包括几个模型。比如:搜索模型,产生模型,及组群模型。这些模型解释了在语言理解时有组织的词汇知识是怎么通达的。搜索模型中最早而且最具影响力的模型是Foster提出的自动搜索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单词识别系统被分成几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个是识别单词的拼写特征,另外一个是语音特征。产生模型是最早的分散激活模型,是有Morton提出。在他的模型中,词汇库中每个单词或词素都是以单词产生器的形式而存在,它使得单词各种特征如语义,词法,语音等变得具体。

三、建构英语心理词典的重要性

学好英语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语音、词汇和语法。词汇量是英语精通程度的一个基本要素。由词到短语再到句子,就像给一座建筑打基础,词汇是语音、意义和语法的体现。实际应用中,人们用以交流思想和观点的首先是词。心理词典理论表明心理词汇习得的内部规则,因此,对于第二语言词汇的教学和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指导词汇学习与教学走向一个更合理化和系统化的道路。根据心理词典理论,正确的输入方法可以帮助词汇有效的输入。McClelland指出语义在单词的提取速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心理词典的激活扩散模型理论,内部词汇基于语义的相似性,能够组织概念网络结构。因此,如果我们根据语义相似性来组织概念、单词的输入就会帮助提高单词的学习和使用效率。总之,心理词汇建构对于词汇学习和语言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理解其重要性并能将有用的理论付诸实践,就能在扩大心理词汇中取得大的进步,为后来的英语学习带来一系列的良性循环。

四、中国大学生词汇学习的一般特点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活动观察,以及组织学生对英语学习及词汇学习的问卷调查中得出的结果。调查对象是湖北文理学院建工学院2011级/2012级非英语专业的四个班中学生中随意抽取。词汇学习基本的特征总结如下:

(一)传统的单词教学模式

老师读单词,然后学生重复。老师会纠正学生的发音、音调,然后针对单词常用的搭配给学生一些普遍的例子,机械地将例子写在黑板上,学生跟着抄在笔记本上。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的作用是一个通用词典,学生是机械的记录器。虽然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单词信息,但是非常枯燥无味。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因为这些内容他们在词典中也可以查到。大多数老师重视怎么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但是却忽视了单词掌握中的质量问题。他们使用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记住单词比如:谐音法、拆分法、图像法,每一种方法都是教学生把单词通过汉语意思联系起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不能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大多数人都注重借助单词书词典记忆单词,这种脱离语境和背景知识的记单词方式,使记住的单词很难用于自由交流而且很容易忘记,很难提高。如此反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词汇僵化现象严重

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要采取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学习,所以他们使用的单词都是通过汉语意思翻译过来的,在英语表达时大部分都是翻译着讲的。学习者单词学习停留在学习的瓶颈阶段,不能再突破,这就进入了学习词汇的僵化阶段。大部分的研究者用外部因素解释僵化现象,其实这是一个内在心理的过程,是由学生内在的心理机制造成的。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将英语词汇、概念、汉语意思交织在一起,在使用的时候很难直接通过概念提取英语词汇。使用时不能顺畅,而造成词汇僵化。

(三)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方式

学生在学习中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提高表达的正确性和逻辑性。同时,学生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克服不同阶段出现的僵化现象。因此,学生需要新的词汇学习方式。

五、建构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典的途径

心理词典及心理语言学知识可以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很多启示:单词学习并不仅仅是去解释和记忆一些词条,而是要把心理词典的知识整合到记忆当中。建构心理词典比传统意义上的记单词意义大得多,可以保证学生有效的记忆单词,而且有效的绕开母语的障碍使用单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心理词汇建构方法。

(一)加强学生的语义联想思维训练

语义联想是根据一个单词的基本意思(原型单词)作为一个参照目标,在临近的或者是相似的认知领域我们可以联想到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意思。词汇是人的思维,思维是广袤而强大的神经网络。当我们听到跟一个在神经网络中相似的词时,神经网络就会自动激活这个词,相对应的认知领域也就被激活了。比如,我们可以从基本的词汇范畴中翻译这个词“发现,揭示”成“discover”。而且学生可以搜索心理词汇说出其它的词比如“unearth,dig up,bring t0 light upon,recognize,identify,reveal,disclose”等等。

根据词汇通达模型,心理词典存在以网络分布的方式存在于大脑之中,心理词典在建立合理的词汇语义网络之后就可以很容易被激活、提取和使用。词汇词义关系主要有同义、反义、上下义、同音异义,部分与整体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相对关系的联想思维来建立丰富的单词网络。比如下列几对词:child-offspring(同义),abundant-scarce(反义),flower-tulip(上下义),stationary-stationery(同音异义),thumb-hand(部分与整体)。通过与这些相关联的词来记忆可以使单词记忆更加系统化。因此,学习者可以通过词义联想建立一个牢固的记忆网络,对于心理词汇的激活和提取是很有帮助的。

(二)加强语音学习

心理词典形位层面的知识包括发音和拼写。这意味着发音和拼写信息对于词汇通达都很重要。词汇的理解和输出跟发音和拼写信息是密不可分的,在交流中也是不可少的。教词汇不能只注重拼写而忽视了听和说。一个人有两个心理词典:一个是视觉心理词典,另一个是听觉心理词典,不仅仅是意义和拼写词库。学生对于发音的概念很模糊,导致他们听和说的水平都很低。加强发音教学首先要正确的读对单词,包括它的重音。而且要组织关于单词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让学生对读音有清晰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相似读音的词放在一起训练,如:dog-bog,invest-investigate,disciple-discipline,simple-sample,effcient-sufficient,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有效的记住这些词读音。语音同词的意义是相联系的,这表明语音的重要性。我们在记忆单词时不能忽视单词的拼读方式,正确的拼读可以使我们单词记忆更加容易。

(三)重组心理词汇

为了让词汇通达变得更合理更有效率,我们可以改进内部词汇的结构,有意识的指导学生重建二语词汇的知识。要重组内部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开始:一方面,用词与词之间的内在关系给词分类,把独立的词放进语义场中,根据语义场给他们所学的词打标签。另一方面是在词与概念之间建立复杂的联系。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第二语言的输入不像他们的母语那样丰富,通过单词、句子、段落的对等翻译可以有效的将英语单词、短语与他们的概念和汉语意思联系起来,达到快速的英语和汉语的概念共享。概念是语义的基本单位,语义是双语形式转换的中介。英语词汇学习初期,甚至是中期都可以借助适度双语快速转换达到一个概念扩充与词汇增加的目的。因此应该有意识的重组内部词汇,主要任务是按范畴重组内部词汇,建立词与词之间,词与概念之间的直接联系,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加速词汇的扩充。

(四)外部视觉化和大脑视觉化形象记忆

形象法一直是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古希腊的演说家使用一种叫“轨迹法”的记忆方法。这是大脑视觉化典型的例子。演说家在准备演讲的时候,他们会想象做演讲的房间然后把演讲要点同房间不同的位置进行联系,来提醒要点。我们也可以在记单词表的时候使用同样的方法。这种方法一个很简单的变化形式是,想象一次步行,然后把你要记住的每个词的部分放在这次步行的每一个路标上。比如那这个长词“computer”为例,你可以想象“com”躺在路上,put挂在树上,ter坐在椅子上。这样就记住了单词computer的结构。

根据双重编码(dual code)理论,如果一个词通过语音和图像同时编码,提取其中一个编码的几率比只有一种编码几率要高。让信息视觉化,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在我们记忆一个单词时我们可以再图片的帮助下记忆。例如,在我们记一些表达情感的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一些图片或者是在大脑中想象高兴、悲伤、微笑、哭泣、生气、惊讶等图像。

词汇在心理词典中是以关联网络的形式存储的。词汇之间在语义、形式、语音以及相互视觉化有关联。比如,在记住一个国家的名字,七大洲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用视觉化的方法来搜索这些地名的位置,这样词汇的通达就可以很容易再产生。在记住一个单词时,我们可以形成视觉图像,把它挡在想象的图像的某个位置,然后来回忆整个词汇。以后,这个词的再现就容易多了。

(五)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由Atkinson发明的,是用来帮助第二语言词汇记忆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开始联想一个英语的词,它的一部分听起来像一个外语词的一部分,比如“ponderous”读音是/pondems/,第一个音节发音像汉语拼音里的/pang/。第二步是把英语单词通汉字“胖”联系起来,比如,想象一个人胖得走不动路。就符合这个英文词“ponderous”的意思了,“笨重的”。以后一听到这个词,头脑中就会出现这个图像。

(六)多通道输入

我们知道高频词汇比低频词汇更容易通达,语义相关的词比语义无关的词的识别速度要快。在学习英语单词时,我们应该用多通道输入的方式加强词汇信息的输入,扩充词汇知识。听是很好的增加词频的方法。在听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进行听写填空,有意识的让常用的词进入心理词典,一旦在提取这些词的时候,它们能激活很强的效应,甚至可以达到自动化提取。训练中,学习者还需要多读英文报纸、文章、原版书籍,合理重复能提高单词使用频率。单词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多种通道和途径复习出现的单词,加强单词的使用频率,这样单词可以进入长时记忆,有利于单词的提取和激活。

六、总论

心理词典研究主要解释了心理词汇在大脑中的组织、词汇存储、词汇通达以及影响词汇通达的因素。心理词典理论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启迪。因此,作者在相关理论的支持下,探讨了英语词汇教学或学习的策略,并提出有助于学习者习得词汇的有效方法。

经典英语散文 篇4

关键词:《板桥杂记》 增译 改译 节译

《板桥杂记》一书,为清代作家余怀所著,讲述了明末秦淮河两岸诸多青楼女子的故事,读来令人深感浮生若梦,对这些可怜又可爱的女子也更多了一分理解与爱怜。此书属传记类,包含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了解明代历史有很大帮助。翻译《板桥杂记》能使国外读者了解这些真实的人和事,借此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翻译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相互交流的形式,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两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因此,翻译过程中要时刻将文化信息的传播谨记于心。古文英译,不仅是介绍古典作品,更重要的是向读者传递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政治历史演变以及中国历代社会生活习俗诸方面文化信息。这种文化交流,往往要跨越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板桥杂记》文言色彩较重,在翻译的同时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传达给读者是很重要的。翻译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原文中大量引用的典故如何翻译等。

完全对等的两种语言是不存在的,原文语言和译入语之间存在语法习惯差异、文化差异等不同之处,完全逐字对应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汉英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重形合(Hypotaxis),即通过连接词来体现分句之间的依附或从属关系的结构。而汉语重意合(Parataxis),不是借助形式手段来体现词语之间或句子之间的意义或逻辑关系,而是根据主观感觉,从上下文中悟出逻辑关系来。因此,汉译英时,常常要作一些调整,使译入语读者能尽可能完整地接收到原文所传递的信息。调整并不是译者随心所欲的,就像奈达所说:“In point of fact, what he really does, or should do, is to select in each instanc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Nida,2004)即译者真正要做的是选择最自然的翻译。

一、增译

意合是汉语重悟性的突出表现,即在语言中可以接连出现省略,而意义相连,脉络清楚,形散而神聚的句子比比皆是,文学作品中常用意象手法来传达精神内涵。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小令没有任何连接词,前三句纯粹由意象组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十个意象一读完,在熟悉中国文化的人心里很容易地绘出了一幅精美绝伦的悲凉画面,最后的“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中心思想――人在旅途的寂寞与悲凉。这首小令若不加任何调整,按原文只把意象词罗列翻译出来,外国读者会一头雾水。

因此,在翻译时遇到多处出现省略的句子,常要采用增词的方式将意思补全,这样才比较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便于译文读者理解。《板桥杂记》属于明清散文,文中存在大量省略现象。例如,在描述李十娘的美貌时,书中这样写:“生而娉婷娟好,肌肤玉雪,既含睇兮又宜笑。”其实,完整的意思是:“生而(身材)娉婷娟好,肌肤(如)玉雪(白),(眼睛)既含睇兮又宜笑”。在翻译时,只有将省去的名词补全,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With a slender figure, smooth and fair skin, and bright and soft eyes, she was really a beauty.”

二、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增译、加注等方式外,还要对原文进行必要的改动,比如调整词组顺序、句子结构等,以使译文更流畅。

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是汉英翻译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为了使译文更地道,原文是否定句的常要改为肯定句。例如,李大娘对自家装修很自信,说“世有游闲公子、聪俊儿郎,至吾家者,未有不荡志迷魂、沉溺不返也。”这是一句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但为了更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翻译时应直接改为肯定句式:“All the men who come to my home, whether the idle young masters or the intelligent young men, would be fascinated and love to stay longer and longer.”

三、节译

在中国的古代作品中,引用典故是很常见的。只有准确传递原文内涵,才能真正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板桥杂记》一书中引用了多处典故,在翻译时,若采取加注的方式,会影响阅读的完整性和愉悦感;若严格按照原文直接在正文中翻译出来,则无法让外国读者领会其内涵。

其实,从根本上讲,古文中穿插典故的作用就是形象生动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意思。所以,为了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保证译文流畅易读,笔者对翻译中遇到的典故采取了节译的策略,部分采取意译的方法。

比如在对人物尹春的描述中,中间有一句:“此许和子《永新歌》也,谁为韦青将军者乎!”这是一段关于两个唐代著名歌者的典故。许和子为唐代著名女歌手,深受玄宗宠爱,安史之乱后归一士人。而韦青将军同为玄宗时的著名歌者,乱后在扬州仅凭歌声就认出了在小船里唱歌的许和子,知己相遇,共同缅怀逝去的盛世,相对而泣。此情此景恰与作者与尹春的处境相似。作者余怀在尹春迟暮之年与之相见,当年的金陵盛世已烟消云散,两人相遇,共同感慨逝去的时光。

翻译此句时,若按原文逐字翻译,就需要解释这一典故及其与原文的关系,读者会感觉文中突然插入了新的人物,增加了阅读障碍。在翻译时,可以选择意译:“Appreciating her performance, I could not help sighing with regrets how much everyone had changed over time.”这样翻译使文章意思简洁易懂。

作品中有一句话描述李十娘的侄女媚姐:“媚亦知余爱,娇啼宛转,作掌中舞。”“作掌中舞”出自历史典故。据史书记载,汉成帝获飞燕,非常喜欢她。成帝看她身体轻到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住,怕她飘走,便命令工匠造水晶盘,让宫人托着盘子,使飞燕在上面跳舞。这里,作者就是用“作掌中舞”来形容媚姐的体态轻盈。可是,如果在翻译中将这个典故从头到尾叙述一遍,会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在译文中,笔者直接译为:“She had a sweet and agreeable voice, and a slim and graceful figure.”如此翻译虽少了原文中的一些趣味,但更易于理解。

《板桥杂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明清散文集,具有较高的翻译价值。笔者在翻译过程参考了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采用了增译、转换、节译等翻译策略。翻译时,既重视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又注意确保译文的自然、流畅。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81~100.

[2]思果。译道探微[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23~40.

[3]余怀。板桥杂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5~56.

[4]Hawkes.D.The Golden Days: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1[M].London:Penguin Classics,1973:1~122.

[5]Nida,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00~236.

[6]Nida,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87~96.

经典英语散文 篇5

文学经典是人类智慧和各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缩影,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精神文化层面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的热情逐渐褪去。通过对我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英文经典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处理,对英语专业学生英文经典阅读的情况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根据236名在校大三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有21.19%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读过英文经典著作。这说明英语文学经典阅读作为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对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正逐渐失去吸引力,但事实上,在探索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道路上,英语文学原著经典阅读依然散发着不老的生机和活力,而不应被遗弃。选择在校期间粗略读过一本以上文学经典著作的学生占59.75%,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这样一组数据,学生中有63.98%的学生认为阅读文学经典对提高英语专业能力有很大帮助。这说明,从认识上来讲,大部分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十分认可,而且很大一部分人也尝试通过英语文学经典阅读提升英语专业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文学经典原著阅读成了走马观花,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经典阅读沦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众多。问卷调查显示,69.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极少数的同学会花费超过两小时的时间来阅读文学经典,这组数据显示了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最基本的阅读时间无法保证,这也恰恰是经典阅读在传统教学中稳固地位遭到质疑的最重要原因。从学生自我查找问题的情况来看,55.09%的学生认为经典著作难以读懂,而没有耐性,但真正能够融入其中的学生会感到,英语文学原著经典承受了漫长时间的考验,散发着独特的语言魅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在阅读能力和英语基础知识积累上的薄弱造成学生在面对经典著作时阅读困难。35.59%的学生认为上课时间紧张,没有时间读经典。通过分析大三英语学生课程不难发现,课程的安排远没有紧张到难以抽出阅读时间,但是这个原因被抛出,归其原因是由于互联网及各类娱乐活动占据着大学生的主要课余时间,文学经典很难获得大学生的青睐,学生主动挤时间阅读的积极性不高。11.44%的学生认为经典著作和考试并无直接关联,这说明应试性教育的理念仍然根深蒂固于部分学生的思想中,在英语学习中轻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重应试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12.7%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阅读经典的氛围,虽然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很高,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们对于学校层面关注经典阅读的期望。

二、文学经典阅读对英语专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大多数学生认为英文经典阅读运用于生活的不多且对提升英语专业能力作用不够明显,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英语文学原著经典中千姿百态的社会画卷,从方方面面呈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适当地了解这些社会文化知识,适当地感受这些社会文化环境的特色,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增长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印记对词汇、语句乃至整篇读物的影响,社会文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语言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这就好比自然环境对其中生物的影响一样与生俱来、不可磨灭。归纳起来文学经典阅读对英语专业能力有着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提升读、写等专业技能文学经典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相对狭窄的知识面,而且对促进学生读、写等专业技能也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发散式的阅读可以推动学生英语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超越自己知识范围的字词、句型和表达。在彻底弄清这些疑惑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便会对这些疑点有一定的掌握,学生会通过查阅工具书熟记一些生字词,通过摘抄等方式掌握一些地道的英文表达。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可以通过阅读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将优美的句型更好地运用于写作中,以此提升写作能力。读与写这些专业技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继而又可以更好地运用于阅读中,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文学经典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文学经典阅读可以作为教师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阅读和培养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平台。“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著名的文学评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思维存在差异性。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对相同的情节提出不同的看法。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存在差异,因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正因如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对文中细节的标注和思考、读后感的撰写,学生对文学经典独特的理解能够更好地体现其创造性思维。

(三)拓宽学生视野,加强文化差异概念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阅读英语文学原著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社会文化体验,感受纷繁世事,领略异国风情,从而增强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感性认识。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想要学好一门语言应该对运用这门语言的国度有充分的了解。学生在阅读英语文学经典的过程,根据文章中所描写的独特行为方式对英语国家会有更深的了解。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与自己在母语中已获得的知识也会产生相应的比较,这会加强对文化差异这一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三、提升文学经典阅读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作品是一个开放结构,只是一种意义的可能性,读者的参与才意味着意义的生成及作品的最终完成。要求学生阅读原著,不仅是理解经典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人格的需要。真诚地尊重经典,静心地阅读经典,悉心体味经典的精神内涵,不仅培养读者的人格,而且提高其语言文字素养。这才是英语文学课程开设的真正目的。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质量,学生与老师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为此付出努力。

(一)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从分析调查问卷结果看,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英语经典文学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不能够保持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认为所读名著对英语专业能力提升不够明显、感觉从阅读所获得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不多等等。“学习最好的激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积极肯定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不难发现,学生对英文文学经典阅读缺乏兴趣是导致英语学习现状的重要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尽量选择可读性、趣味性较强的书籍,使学生读起来才会兴趣盎然。同时应该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程度的专业能力来引荐不同难度的书籍,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文学经典。此外,学生也要设立详尽的阅读目标,规划好阅读书目、阅读数量和阅读时间等。在确立好目标之后要付诸实践,克服种种困难,努力落实计划,使阅读英文文学经典真正成为一种兴趣爱好。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当学生对阅读文学经典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一定要辅以良好的习惯才能将兴趣真正融入文学经典阅读之中。调查问卷显示,24.58%的学生阅读英美文学经典的时候只是单纯地看书,少数同学会做一些摘抄或者在书中进行批注,只有不到20%的同学会在阅读之后写一些读后感。这些数据显示学生在进行文学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误区。不难发现,学生从文学经典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很大方面取决于阅读的习惯,如此泛泛而读,必然造成阅读文学经典对英语专业能力提升不够明显的结果。因此,英语教师要在帮助提升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做好领路人,帮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在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在书中进行批注,将有疑问之处着重标记,或者遇到有感而发之处可随笔标注一下自己的观点。在读完之后,教师应告诫学生切勿将书本立即抛之脑后,应及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以此加深对书本的理解。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阅读。学生可以标注自己不甚了解之处,多查阅相关的工具书来加强理解,也可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一起探讨书中精彩之处,集思广益,以此来体会书本的深刻含义。

(三)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了良好的环境对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文学经典阅读也正是如此。调查问卷中近乎60%的同学赞同在英语专业课程中增加“文学经典阅读”这门课程。83%的同学表示愿意参与学校举办的诸如“文学经典著作读书月”这类活动。由此可见,学生对一个浓郁的文学经典阅读氛围的强烈渴求。在大学校园里,教师可以开辟一些阅读角来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些活动。同时学校也可根据课程设置适当地增设一些文学经典阅读的课程,以班级或者学院为单位展开一些文学经典阅读的辩论会和经验交流会,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此外,学生也可以自发地组成一些阅读兴趣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探讨,相互分享阅读心得等等。浓郁的阅读氛围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的质量。虽然此次研究调查针对的仅是外国语学院的大三学生,但调查数据和结果存在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而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到了现状、问题和趋势。这些对改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升文学经典地位、提高英语专业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如果能适当考虑文学经典阅读与英语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从而设置恰当的课程,并且注重丰富提升英语专业能力的方法,将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一个经典与流行相融合、熏陶和提升齐并进的环境。

经典英语散文 篇6

论文关键词:模糊语,语用扩充,非原型意义,外向型词典

1.引言

表达式或词汇信息的含糊性、不确定性等现象体现了日常言语交际中信息传递与理解中的非刻意性(nonliteralness),反映了语言使用的松散性(冉永平, 2008)。试分析前中超俱乐部投资人,原健力宝俱乐部董事张海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 “足协很多时候采取一些非法律手段强行拿走我们俱乐部资产,比如我们今年联赛的正面19块广告牌和许多项目产品的赞助,就被足协一句话收回了。拿深圳队为例,足协对我们说因为“撞车”,他们已经错过几千万元的赞助收入,这个损失谁来弥补?再说,19块广告牌的价值是多少?我们说150万美元一个专项的赞助,这样2000万美元就被拿走了。” (《张海开“炮”》,新浪网)。这里的“一句话”不能照字面意义理解。数字“一”在这里从精确词转化成模糊词。由上文可知,其实不止一句话,是好几句话,在这里只表示相对较小的约数。我们不用数数足协一共讲了几句话,精确地表达出来,那会让人觉得可笑,不合逻辑。“一句话”已经能够让听众明白,达到了很好的交际效果。

笔者在这里试对此类词语的松散现象和模糊用法及其语用扩充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进一步揭示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和不完备等特征,并探讨其在外向型汉英或汉语词典中的应用与改进建议,相信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对“一句话”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上文中的“一句话”是松散言谈(loosetalks),是约略 (approximation),模糊(fuzziness),笼统(generality) 用法。语用含糊:指在言语交际当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说话人把原本可以清楚表达的意思故意使用不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使用现象。简言之,就是指说话人对含糊语言的刻意使用。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把它当作一种交际策略来应用 (冉用平 张新红 2007:79)。而松散信息,非字面的语义等值,属于语言交际中的非刻意用法说话人所指称的对象不是确定的,往往存在范围、等级或程度的伸,而听话人在话语理解时则需根据特定的语境范围对该指称信息进行收索与选择,找到其最佳的关联对象(冉永平 2008),他要付出比获取原始意义更多的认知努力。交际中很多词语、结构甚至整个话语的理解都是松散的,存在程度、范围和等级等方面的可张可驰。因而可能出现信息理解的不确定性或信息所指的多向性(冉永平 2008)。

根据Austin的言语行为,这里的“一句话”不能仅按其以言指事行为(locutionary act)来理解,也应考虑其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即不仅局限于其字面意思的理解,还要考虑说话人旨在实施的某种交际目的或想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行为(何自然 2004:63)。这里语用扩充,张海用“一句话”的夸张手法,旨在引起听众对足协巧取豪夺,轻轻松松非法占有俱乐部资产的愤慨。

语言具有自身的明晰性,又具有内在的模糊性(王寅 2001:166)。最早注意模糊现象的是希腊哲学家尤布利德斯,但是从他以后的两千年左右,人们严重忽视了自然语言词语的模糊性,没有把它看作哲学所关注的研究对象(伍铁平 1999:137)。1965年美国科学家札德(Lofti Zadeh)在其首创模糊数学的论文中最先用fuzziness表达作为科学概念“模糊”, 以区别于vagueness(包括“不明确”“含混”“含糊”和“模糊”等意义)这个非科学的生活用语(伍铁平 1999:134)。

我们不难发现,在有的语境下用含糊语比精确语好。首先,精确的语言,有时脱离生活,显得不伦不类。其次,模糊是修辞中常用的手法,在修辞中能起到精确所起不到的作用。交际时有时并不为了传递字面意义或含义,说话人还会通过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以产生特殊的交际效果。语用含糊是常用手段之一,它往往可以产生或增强话语的讽刺、幽默等效果((冉用平 张新红 2007:80)。“一句话”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的修辞美和韵味是不可言传的,无法用精确语言表达的。正因为语言的模糊性,才使得语言具有弹性、生气、灵活多变。第三,语用含糊是一种交际策略,可服务于不同的交际需要。最后,有些模糊词在一定的环境和上下文中获得某种感情色彩(伍铁平 1999:384)。如,“一句话”符合张海向足协开炮的语气,夸张地讽刺和抨击了足协强取豪夺、轻轻松松、非法占有俱乐部资产,如探囊中之物的可恶行径,反应了张海对足协的极度反感之情。

为什么含糊语“一句话”并不影响听众的理解和交际?模糊词语具有限界性,只要双方所理解的语义处在这个语境限制之中,双方就会达成共识,交际便成功(王寅 2001:173)。有不少人认为语言是越精确越好,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维特根斯坦认为:虽然精确的语言是令人仰慕的,但是它们不仅是脱离生活的,在生活中无法使用。语言存在模糊性,但是只要它正常地发挥作用,达到目的,那么它就是适合的(王寅 2001:166)

“一句话”似乎违背了Grice提出的有关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中的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应是交际所需要的,即不要提供交际以外的额外信息或少提供信息,即提供的信息不多也不少。如果按照Grice的量的准则,张海在这里应该说成我们今年联赛的正面19块广告牌和许多项目产品的赞助,就被足协好几句话收回了。但是听者在这里并不追求信息的精确性,而且把“一句话”改说成“好几句话”,夸张的效果失去了论文下载。其实,“一句话”遵循语言经济原则,语言的含糊表达有助于提高交际效率。

另外,听者会根据语境对模糊语进行语用充实。交际意义的语用充实涉及两个过程:(1)语用收缩或收窄;(2)语用扩充或扩展。它们是话语理解中松散信息加工的两个不同过程(冉永平 2005)。这里的“一句话”属于语用扩充。语用扩充:在语境下对词义或组合意义进行扩展或扩充,比如获取接近于语义原型的交际信息,或获取弱化后的语义意义原型甚至偏离该原型的所指信息。说话人必须在各种选项(即语用集合)中抉择一个具有最佳关联的语境选项(冉永平 2008)。语用集合,表示某一词汇及结构在特定语境下引起的、接近于语义原型或语义组合的近似信息(冉永平 2008)。

对一些非原型用法,因其与原型意义之间产生了信息差,我们对其进行语用搭桥,也就是以语境为依托,对它们进行语用充实。一旦听话人认为自己寻找到足以关联的语境信息,语用扩充即告停止,而不会无限延续下去。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词典释义、编码释义属于非语境意义,语用扩充后的交际意义则是一种语境信息,也可能是原型意义的延伸与扩充(冉永平 2008)。

3.模糊语语用扩充举隅

(1)听到黄健翔担心女儿以后的发展,刘仪伟很有气概地说:“辞职后大不了我来养你女儿,我是你女儿的干爸爸啊!”

黄健翔说:“刘仪伟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写了辞职信。”

(《体育圈还是娱乐圈?》. 娱乐星闻。 Tom网)

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精确思维,以致于确信是那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了骆驼。其实压死骆驼必然是最后一个模糊量,所传载的是松散信息,而非字面的语义等值,比如说,最后10根到30根稻草。所以这里的一根是模糊用语,表示一个相对较小的约数,表示重量极轻。

又如,

(2)“看昨天的焦点访谈了吗?”

“看了。国有船行恶性竞争,便宜了小日本,可悲的中国人啊!!!”

(新浪网 聊天室)

“小”这个模糊词,听话人可以在话语理解时,根据这段对话的上下文语境,对该指称进行语用扩充,找到其原型意义以外的交际信息等的待选项,及找到“小”的语用集合:个子矮小,国土面积小语用扩充,资源少,文明历史短,蔑视、憎恨等贬义的感情色彩。然后在这些待选项里,进行收索与关联选择,最后找到的它最佳关联选项是表示蔑视、憎恨的感情。

4.现有外向型汉语或汉英学习词典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1995)是国内比较早的,为满足外国学生的需求编撰的一本颇负声望的外向型汉语单语学习型词典。《汉英双解词典》(1997)是权威王还编的一本外向型汉英学习型词典。我还参考了徐玉敏编《当代汉语学习词典》(2005),它的序言中称这是一本积极型单语外向型词典,并称之为在国内外都是一项创举。我分别阅读这三本词典的同时,发现他们的的释义存在问题。

在这三本词典中,“三”的释义可归纳为两条:①数目,二加一后所得② 表示多数或多次。但是 “三寸金莲”中的“三”也是模糊用语,表示中国古代妇女的脚包裹的很小,大概三寸左右; 再看 “三言两语”,“从小看大,三岁看老”, 这些“三”都不能照其字面意义来理解,是模糊用语,是个表示较少或较小的约数。问题是,以上三本词典中只列出了“三”的两个释义,那么我所举出的以上几个成语中的“三”可以用哪一条释义来解释呢。好像不能,所以这三本词典中的“三”的释义不完整,需要改进,特别是在以上语用扩充方面存在不足。我想把“三”的原型意义以外的交际意义等也提供到外向型汉语或汉英词典中去,能更好地解决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使用汉语的特殊需要。因此,结合以上对“三”的非原型意义分析和语用扩充,笔者在这里重新将其释义如下:

三 sān[数]①数目字,二加一所得。[例]一天吃~顿饭。/三角形有~个边。②表示多数或多次。[例]上级已经~令五申了,怎么还不执行?/在作出人生重大决策之前,必须~思而后行。③表示少数或小。[例]古时候的妇女包的小脚,被称之为~寸金莲。/我向你恭敬的请教,你~言两语就把我打发了。

五.“一句话”之类模糊用法对词典编纂的启示

首先,现有词典大都存在的问题是:在偏离语境因素的条件下进行原型语义(非语境意义)的阐释,其实一些非原型用法(交际意义,或原型意义的延伸与扩充)也值得引起词典编撰者的足够重视。虽然big 5以及不少国内词典已经引起了重视做出了不少改善的尝试;但仍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科研问题。特别是外向型汉语或汉英学习词典,发展较为落后,今后词典编撰者更要考虑到国外读者学习汉语时存在的特殊情况,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所必须的多方面的词语知识。

其次,将模糊概念引入词典编纂中,可以成为我们在该模糊的地方不必下精确的定义的理据。

参考文献

1.Levinson,S,Presumptive Meanings:The Theory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Cambridge, MA.: MIT Press,2000.

2.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伍铁平:模糊语用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冉永平:论词汇信息的松散性及其语用充实,外语研究[J],2008(1)。

7.冉永平:词汇语用学及语用充实,外语教学与研究[J],2005(5)。

8.何自然: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9.孙全洲: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0.王还:汉英双解词典,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11.徐玉敏: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经典英语散文 篇7

【摘要】Chinglish作为一种语言病,是深化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不断注意纠正自己在运用英语时依赖汉语的不良习惯,不断巩固已学过的正确的语言知识,才能打开思路,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到这里,笔者研究的也仅是中式英语的一小部分,而且并未从多角度分析,使内容显得单一了。我们还可以从其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甚至对语言学习革命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获得对“Chinglish”现象更多的了解。

Chinglish一词,在英文词典中尚未站稳脚跟,但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却并不陌生。这是由于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生搬硬套、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英语,在发音、词汇、句子、语篇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一种语言方式。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中式英语可以看作我们的“媒介”语言,是母语中文和正确英文的结合体,它们中有些甚至已经被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所接受,但Chinglish现象,说到底还是学习者的英语功底不扎实。

1中式英语的定义

Chinglish一词,是用截短法将Chinese和English两个单词截尾去头后合并而成的,它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习惯的畸形英语。一般来说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Chinglish的含义大致有两条:一是指由于中国固有文化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中国特有的政治术语、流行说法和成语典故等,如crossstraitsrelations(海峡两岸关系)、athree-meritstudent(三好学生)、onenation,twosystems(一国两制)等。二是指中国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时,由于受母语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自觉或无意地产生于口头笔头上的不地道或错误的英语用法。

2中式英语的简介

2.1中式英语的来源2.1.1中式英语萌芽最早期的中式英语应该在香港出现。当时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岛,在货物起卸区,有不少经常与洋人打交道的人慢慢从洋人口中学得几个简单的英文词语,就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刚学会的英语组成字句。这些字句,有不少甚至已经溶入英语之内。20世纪中期的早些时候,英国在上海的租界发展,使得中式英语亦在当地兴起,即上海人所说的“pidgin”洋泾浜英语,它得名于英租界的边界洋泾浜。2.1.2中式英语的特点1)中式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所特有的事物。2)中国人学习英语中的“过渡语”里很多新创造来的“汉语干扰变体”和“汉文化干扰变体”,经过“筛选”后,有可能成为中国英语新的成分;不能被接受的就被扫地出门。3)中式英语包括拓展了的英语,即指的是中式英语为国际英语家族带了不少新的语汇、表达法、新的视野等,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4)在交际过程中,Chinglish有时会引起外国人的抱怨,但是通过适当的解释,他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可以成为国际交际的工具。

3中式英语的存在形式

3.1词汇方面英语词汇的构成与汉语词汇的构成的规则是明显不同的,例如“手”和“机”构成了“手机”(mobilephone),“茶”和“杯”构成了“茶杯”(cup),这些词在英语中都有独立的词与其相对应。实际上汉语中有许多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很多英语学习者在找不到对应词的情况下,就通过自己对语言的感觉“造词”,将词语按照词意和语法堆砌起来,于是就有人把“手机”写成“handcall”,把“茶杯”写成“teaglass”。3.2惯用语方面3.2.1在应该用某个英语的惯用短语来表达一个语义单位时没有用,而是将汉语的惯用短语生搬硬套地逐词翻译出来。3.2.2误用意思相似的另外一个英语惯用短语。如有同学在表达“不管怎么说,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时,是这样写的:Nomatterhowtosay,Iamalreadyacollagestudent.完全是逐词对译,并不能表达“不管怎么说”这种让步关系,地道的英语应该是“Anyway,Iamalreadyacollagestudent.”3.3句子方面这种情况是指那些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而写出的无语法错误但又不是规范的英语句子。很多初学者都将汉语的表达方式用在英语句子的写作中,但母语干扰在句子层面的表现方式并不完全一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根本不这么说,因而他们很难听懂;另一类则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习惯上不这么说,但能听懂。3.4语篇方面这种情况较为复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英语文章习惯于把重要的思想放在首段,而段落的主要意思放在首句,即文章首段应该有篇题句(thesisstatement),段落首句应该是主题句(topicsentence),这样文章会开门见山,一语破的,而后用细节逐层阐述篇题句和主题句。我们受汉语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影响,在英语文章中段落结构较为松散、逻辑性不强,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文章的中心也不够突出。英语语言的特点是高度“形合”,我们中国人常出现一逗到底的粘连句(run-onsentence)。在某一特定文体的写作时,学生会不自觉地套用汉语的思路,结果出现不伦不类的英语段落。

4中式英语存在的原因

4.1母语干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母语干扰是最重要的原因。学习外语的人总有将自己的母语习惯带进正在学习的外语之中的倾向,他们在学习英语时,完全依赖了中文解释,也就掉进了汉语释义的陷阱。4.2思维差异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无限纵深的基础之上的结构体,也就是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如果思维是中式的,即使使用英语作为载体,产生的也必然是中式英语。最典型的莫过于西方人的开门见山和中国人的含蓄了,因此无视中西思维差异,受汉语表达方式支配是造成中式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5中国式英语对英语学习和交流带来的影响

5.1积极影响加深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互动,有一些中式英语已经被外国人正式接受,幽默的英语学习者不经意间迸发出的火花,却不知不觉中溶解了冰河———“longtimenosee”、“drinktea”……这些中式英语已经成为了标准英语的一部分,而“博客”、“粉丝”这些生词也逐渐被添加到汉语词典里来。5.2消极影响首先是对学习者口语及语法方面的误导。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很多语法错误会出现在口语及书面语中,对学习者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从社会大环境来看,我们周围的中式英语可能影响到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比如在为2008年奥运会准备的北京,当局正在积极着力于清除中式英语的使用并以正确的英语替换之。6中式英语的解决办法Chinglish作为一种语言病,出现在中国人学英语的过程中,可以说是正常现象,应该适当容忍。问题在于,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它是深化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如果不及时注意和尽早克服,任其发展下去,终会积重难返。但如何解决呢?

6.1摆脱母语干扰

在学习过程中多注意应该不断注意纠正自己在运用英语时以来汉语的不良习惯,学习词汇时,不要以为词义就是词典所给出的中文解释,一定要弄清楚每个词的确切含义。这就要求不能孤立地去记单词或词组,而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上下文”,否则,学习的词汇越多,混淆的东西也就会成正比例增长。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早地使用用英语释义的词典,至少也要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在用双解词典的时候,要分清主次,最重要的是弄懂英语释义。确实出现困难时,再参考一下中文解释。实践证明,勤查英语释义的英语词典,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掌握确切的词义,而且通过这种训练,对加强语感有很重要的意义。多接触原著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以自己学习法语、俄语,以及梵文的经验为证,指出语言学习要落到原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地道英语的输入量,培养语感,避免生搬硬套中文的优美句式。6.2克服思维差异要注意灵活运用和不断巩固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基本功要通过平时认真打量阅读和不断练笔的实践来练就,“熟能生巧”的道理在语言学习中似乎是更实用的,只要注意处处留心,打开思路,就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克服Chinglish倾向,使自己的英语日益趋于地道、纯正。

参考文献

[1]李庆明,总主编。英汉语言文化比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33-36.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