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书信 >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最新3篇正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最新3篇

时间:2024-02-16 21:15:12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的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最新3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篇1

整整三天,我一直沉浸在这本书中。不是这本书的语言有多么精彩,也不是这本书的情节有多么动人,而是这本书的浓浓父爱深深地吸引了我。其实刚开始时,我并不觉得这本书多有意思,看着没趣。可当我将我的这番感想告诉给了正在打工的姐姐时,我姐很是恼火,她先狠狠地训我一顿,在语重心长地为我开导。当我的心灵雪峰被她的那轮暖暖太阳融化时,我再看这本书时,我骤然才发现我以前那缺少远离家乡的经历的精神麻木。一封封书信,最短的一两百字,最长的七千多字,但是无论长短,每封信中都能透露出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期盼与热爱。

傅雷给大儿子傅聪的一封封信,让我深刻体会到“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谚语的涵义。一封封书信传递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嘘寒问暖,还有作为父亲的职责。正如傅雷所说的那样,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并不把儿子看作“天真的孩子”,他把傅聪看作成自己讨论学术的对象,甚至可以说是位“知己”总是会与其讨论书籍、乐谱、学术、技巧、作家的品质等等问题及感想,所以常常会与傅聪产生看法的分歧。但傅雷也会把自己作为“长者”,以自己的经验,时时刻刻教导着傅聪种种事情。傅聪在他的引导下,也成为一位成功的着名钢琴大师。

傅雷给小儿子傅敏的书信虽远远不如给傅聪的多,寥寥三四封却也给予着深沉的父爱。当傅敏这位“娇嫩”的初出茅庐的小生在刻苦的环境中工作时,父亲的开导与鼓励最终使他逐渐走出困扰。傅敏能够在北京第一女中这种名校成为一名英语特级教师。我想父亲傅雷的那几封书信的功劳是必不可少的啊!

傅雷在给媳妇弥拉的信里,包含了对凌霄的思念,包含了对傅聪的担忧,以及对弥拉的开导。傅雷在给弥拉的信里并没有过训词,而是如慈父般的耐心的语重心长的讲话。傅雷给予弥拉足够的信心与支持,使弥拉能够平衡自己整个家庭。

当看完这本书时,我感慨颇深,联想到了我的父亲。其实我的父亲也是这般慈爱的啊!我与父亲近些年来似乎也如“多年父子成兄弟”般,有过矛盾,但也可谈得来,似乎比以前少了许多隔阂。作为“教子篇”的《傅雷家书》其实也诠释了父爱的真理。父爱在此书中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其感情之纯真、质朴,真是令人动容啊!!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篇2

   巴金《家》读后感900字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有热情、有进步思想、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之一。1928年,旅居法国的巴金在巴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此后,他陆续创作了一系列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卓越影响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家》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巴金《家》读后感900字

  这两天都在看巴金的《家》,没事翻来看看,也摘抄了不少。说来惭愧,要不是今天要写读后感,可能这本书还得再陪我几天。为了这篇读后感,我可是煞费苦心,早上老早起来了,刚睁开第一只眼就开始看了,还有半本呢,今天必须完成。

  言归正传,《家》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巴金的书。总的来讲,本书还是挺具有特色的。

  《家》一书是写在中国社会剧烈大变革时期一代青年走过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然而,他们所走的人生道路有所不同。

  小说中的人物有许多,其中有的及其专横,高老太爷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高老太爷是巴金笔下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复杂而又富于立体感的封建家庭统治者形象。他可以随意给人定罪,胡作非为。他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和封建道德的化身,是典型的封建势力的捍卫者。

  小说自来就由矛盾构成,和高老太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觉慧是作者竭力塑造的形象。巴金在他的序中这样写到:“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同时,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终冲出了那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的束缚,乘着不停东流的绿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巴金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动荡的社会。在封建社会日趋瓦解的时代,有些人选择了固守,然而大部分人,选择了顺着时代潮流的方向。封建社会是黑暗的,所以书中闪耀着的青春的色彩,自然成了一个亮点。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乌云”,但它永远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辉。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迸发出应有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巴金《家》读后感900字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是因为儿子学校的推荐,在看的过程很快使我认识到,这是一本在子女教育方面非常有启示意义的好书,是一本家长应该细读、值得回味的好书。当看到那些令我茅塞顿开的地方,甚至我会在心底暗暗后悔,为什么不早些读读这本好书呢?

  看后觉得,这本书所写、所记、所阐述的不仅仅是李镇西老师如何陪伴自己的女儿成长、成才的过程,而是给所有的老师、家长介绍了一些教育理念,一些教育方法,一些教育实践。教育是门学问,也是门艺术,更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教育是堪比泰山还重的一份责任,也经常是让所有家长、老师时时刻刻牵肠挂肚无法回避的日常琐细之事。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篇3

拒绝没有使我失去信心,心想,只要心诚一定能够实现愿望。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从系主任办公室出来后,没有犹豫,接着我又来到了作曲系办公室。一位高个子大脸盘的老师看到我进来,主动问了句,找谁,有事吗?我激动地回答,老师,我喜欢作曲,想在你们学院自费学习,能行吗?那位老师看了看我,说道,我们学校有规定,不接受自费生。老师说完,沉思了一下,接着又问道,你学作曲有基础吗?我说,我是一个农村青年,自幼酷爱作曲,由于家庭贫困上不起大学,作曲一直是我的梦想,但得不到老师的指点,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些,我不想荒废自己,请老师给我指一条路。老师听完我的介绍,犹豫了一下说,既然你这么执著学习作曲,一定能成功,这样吧,在我们学校不能学,省艺校的蔡老师是我的同学,她是教作曲的,我写封信给她,或许能接受你这位学生。

高个子老师说着,坐在办公桌前提笔给蔡老师写了介绍我学习作曲的信:梦想一心一意想学习作曲四大件课,他酷爱作曲,请你收留这个学生。从信的签名中,我才知道这位高个子老师姓金。

我拿着信,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金老师看着我喜悦的样子,微笑着说,梦想,别让老师失望,祝你梦想成真!

带着金老师这封信,带着希望和梦想,我来到了省城。

天快黑时,我找到了省艺校,询问传达室的师傅,蔡老师在吗?师傅说,蔡老师不在省艺校,她的工作单位是省歌舞团,家住在省歌舞团的家属院。

当我找到省歌舞团家属院蔡老师的家时,天完全黑了下来。我鼓足勇气,敲开了蔡老师家的门。一位中年妇女问道,你找谁?我说,您就是蔡老师吧?我边回答,边把金老师的信递了过去。

蔡老师接过信看了看,热情地对我说,你先找个地方住下,明天八点再来。

第二天早晨八点,我准时到了蔡老师的家。

蔡老师说,我们在这个圈子,都想跳出来,想不到你还这样爱好音乐,想学习作曲!

我没有把学习作曲的内心秘密对蔡老师说出来,想通过学习作曲,给自己找到人生的出路,想改变人生的命运,另外确实是我的一种爱好。

蔡老师说,我在省艺校一个作曲班讲作曲课,现在结束了。地区文工团我有个学生,把你介绍跟他学习作曲,我写封信你带上。另外再写一封信,给地区师范学院音乐系田主任,他人老实,在作曲上造诣很深,跟他先学,争取在他的帮助下,考上地区师范学院音乐系。地区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后国家正式给安排工作,先把吃饭问题解决了,然后再学习作曲也不晚。

带着蔡老师的这两封信,致谢后,我又急匆匆地来到地区文工团,找到了蔡老师的学生。我把蔡老师的信面呈给他,他看后,又给县文化馆一位作曲老师写了封信,让我在县文化馆学习。

从地区文工团出来,我又来到地区师范学院,找到了音乐系田主任。田主任也是同样的方法,给县文化馆的一位作曲老师写了封信。

滑稽的是,我到了县文化馆,找到了作曲老师,作曲老师又写了封信,把我介绍给区里中学一位音乐老师。

拿到县文化馆的介绍信后,我没有到区中学找那位音乐老师,因为这离我真正在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的目标不一致。

几番周折,拜师信只是水中月亮,学习作曲的梦想一时化为泡影。

一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又一次坐火车到了音乐学院,这一次我直接找了音乐学院主管教学的陈院长。

到了陈院长的办公室,我把在地区文化局开的一张证明信给他看,并说我是地区作曲的爱好者,地区的音乐骨干,学习作曲的心情特别迫切!

陈院长问我,作曲是很难学的,你怕不怕?

我坚定地说,不怕!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