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优秀5篇)正文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24-02-01 00:48:14

让我们一起观看《跨过鸭绿江》,重温历史,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敢打敢拼,敢于牺牲的战斗精神深深激励着我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优秀5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900字 篇1

抗美援朝的战争,是一场敌我双方力量异常悬殊的战争,但是经过艰苦抗战,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胜利是由无数人民英雄的血肉铸造而成的。在这部电视剧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信仰、格局、谋略和团结精神。

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美帝国主义就把战火燃烧到朝鲜。此时中国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对于援不援朝的问题也讨论多次,最终在苏联变卦退缩后在没有飞机大炮的前提下,毅然决定抗美援朝。当时国内的形式严峻,而且援朝的风险非常大:一是双方实力太悬殊、抗战的难度非常高;二是战争对于当时新中国的发展是不利的,台湾战争尚未解决;三是一旦抗战失败,对中国来说又将有可能陷入战争。故而当时包括林彪、高岗在内的一些高层主张不出兵,但是毛主席等人很清楚一旦朝鲜沦陷,美帝国主义将随时会对中国发动侵略,抗美援朝同时也是在保家卫国。于是彭德怀将军临危受命,率将士开赴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在作战如此艰难、实力相差巨大的情况下,还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因为志愿军有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他们为了正义而战,为了保家卫国他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邱少云因美军的燃烧弹发落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胜利前进的道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民族革命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克服困难,战胜一切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如果没有坚定的爱国精神和坚韧的革命精神是无法做到的,老一辈革命英雄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和学习!

毛泽东主席作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以深邃的洞察力,敏锐地预测到战争的发展趋势,预先进行战略准备,争取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彭德怀总司令、邓华、彭学智、高岗等人团结协作,发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顽强的意志力和战斗力,包括各个军、各个师克服种种困难,坚决完成自己的任务,协同奋战才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由革命历史可以看到,革命的伟大成就和今天的和平不是单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完成,而是靠民族的觉醒、靠崇高的信仰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反观合纵今天正在走的道路,也是同样的道理。合纵应用式 教育的目标不是简单的做企业,而是为唤醒更多的社会人士,为推进社会的发展做贡献。而这一目标不是靠一个人或者一代人,而是靠无数人不断的去传播、去传承。也许今天会遇到困难,但困难不会比战争难,一定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跟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伟大的革命!

跨过鸭绿江1100字的观后感 篇2

最美不过那抹“红”

爷爷是一名拥有70年党龄的老党员。儿时,我常常依偎在他的怀里,听他讲起战争时期那段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那时,他胸口党徽上的那抹“红”便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扎了根;长大后,我跟随着爷爷的步伐,怀揣着对心中那抹“红”的崇高敬意,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学生党员;如今,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但我常常会想起他跟我讲的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情景,那情那景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流淌在我的血液中、萦绕在我的胸膛里,是鞭策我矢志不移为党奋斗终生的那抹“红”。

那抹“红”,是在革命战争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先锋本色。战争是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更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强调,“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人数和军事设备都相差甚远,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只能靠自己的双脚奔跑,从一个指定地点到另一个指定地点。他们不知疲倦、不畏严寒、不惧子弹,但是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以身为盾的黄继光、烈火永生的邱少云、向死而生的杨根思、丹心碧血的孙占元……他们用自己的先锋本色诠释了责任担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无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那抹“红”,是在疫情防控中“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诚初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反复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防疫斗争验党性,危急时刻现初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白衣天使逆行而上,写下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愿书,公安干警立日夜坚守,立下了“疫情不退,警察不退”的军令状,社区干部冲锋在前,许下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铮铮誓言。在病毒面前,他们以坚实的臂膀挑起了防控疫情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的赤诚初心,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那抹“红”,是在脱贫攻坚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满腔热血。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广大党员干部以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冲锋在战贫第一线,他们坚持用理论指导扶贫工作实践,把党的扶贫政策转化为困难群众的“致富经”;他们坚持向扶贫专家学、向基层干部学、向致富能手学,同时在扶贫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确保扶贫工作有实效;他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为群众长远发展、持续发展打好产业基础,为群众栽下“摇钱树”,帮群众拔去“穷根子”,让群众脱贫之后不再返贫。

那抹“红”,很美,美得耀眼、美得惊艳。因为,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初心使命。

电影《跨过鸭绿江》的观后感 篇3

在中国过去艰苦岁月中,多少人牺牲,多少人和多少人分离,是那些英雄们的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造就了战争的胜利。在战争面前,能够让敌人降服的,也只有用更强的战术和和武力,在多重困难面前,英雄们不畏险阻,英勇奋前。

在此次“致敬抗美援朝”主题团课、队课的直播过程中,有多位曾经抗战的勇士的镜头,他们都已年迈,但眉眼间不失昂扬的斗志和不败的信念,他们抱着牺牲的心态为国家奋命一搏,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抗美援朝结束后,没有人质疑中国的实力,敢与中国讲条件,这场战争为我们赢得了尊严,也让我们拥有了享受和平的权利。志愿军的牺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国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为对中国发动战争而死的外国人。志愿军的血,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而流。

对于新中国来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必将永彪史册,万古流芳。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权的,敢作为。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要想立足于世界之林,就需要这种精神。现在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好,我们不应该忘记曾经受过的屈辱,更应该拼搏向上,顽强亢进。加油,中国少年!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4

抗美援朝的前线志愿军在粮食和服补给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旧保持昂的命热情和强的战。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浴奋战、不怕牺牲。在战中涌现了批的战英雄,他们抛头颅,洒热。这种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畏精神舞着战,也震慑了敌,值得我们青年永远敬佩和学习!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400字 篇5

这个冬天我和爷爷一起看了《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看完电视剧,爷爷讲起了他和祖国的故事……

爷爷年轻时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当年他随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赶到平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那时的条件很艰苦,每每想起祖国,就忘记了远离家乡的苦楚。战争结束后就回到了家乡,亲眼见证了祖国的飞速发展:楼越建越高了;家里做菜肉越放越多,不用再过吃不饱的日子了;家家都有了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从21寸到65寸;从BB机到手机,现在连他老人家都用起了智能手机。爷爷讲着讲着就笑得眯起了眼睛,可笑着笑着眼角又带着眼泪。

我想爷爷是看着祖国的发展,心里非常开心,不然他怎么笑得那么开心呢?但想起祖国发展不容易,是几辈人努力的成果,所以才会带着眼泪。我想不管是我,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是爷爷,一位80岁的白发老人,都注定是祖国的一滴水,注定要汇入祖**亲的长河之中。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只有与国家的梦想一致,才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电影中的那个旋律时常会在我的耳边响起,因为它是从我心里长出来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