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_少年的你精彩影评作文10篇正文

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_少年的你精彩影评作文10篇

时间:2024-02-01 00:48:16

年电影《少年的你》终于正式上线各大影院,《少年的你》坚持“反欺凌、反暴力”,将少年情感复杂性与成人世界相结合,也让影片有了更大的格局,而电影主要讲述的是被一场校园意外改变命运的两个少年如何彼此守护、相伴成长的故事。所以关于观看《少年的你》的观后感以及影评,以下是编辑给大家整编的少年的你电影观后感_少年的你精彩影评作文10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少年的你》观后感及影评 篇1

这绝对是一部命运多舛的电影:原著被爆抄袭东野圭吾,被迫退出柏林电影节,上映前又火速撤档,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修改、审查和妥协后,又在前几天草草定档10月25日。电影市场如此动荡的一年,这片也只是一个稍显可惜的牺牲品罢了。光就自我审查开始,这部电影,就注定是一部“残缺品”,就算舞姿多么优美,镣铐依旧存在。这就是我战战兢兢地走进电影院的原因,一想到我没法看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这就会让我极其纠结。但《少年的你》非常特殊,我看得见它的妥协,它的殷勤,它的讨好,它的“支离破碎”。但在这些不完整背后,我却依旧看见了主创团队想要表达的东西,他们的坚持,以及那种埋藏于影像之间,永不消散的生命力。

一开场,是属于___的个人秀。英语课上的playground被翻译成乐园,在“曾经拥有”与“曾经失去”的两种语法间,陈念看到了自己的缩影,也看见了过去,在连续两个极具张力的面部特写后,影片正式开始。这个开场的设计已经足够出彩,但全亏周冬___为她在这短短几十秒的表演,我已经完全被带入了电影,然后在接下来的134分钟里,再也没有脱离出来过。

既然讲到了___,那肯定也要讲易烊千玺。当然,在讲这两人的表演之前,还得讲讲本片一个极其突出的影像特点——大量使用面部特写。从本质来讲,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去拉进观众与角色的手法,演员与摄像机的距离,就代表观众与这个角色内心之间的距离。这是对角色长相、神态、表情和心理变化的赤裸裸的直观展现,不带任何掩饰。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对这两位新生代演员表演实力的挑战,实在是太大了。.。.

但另一方面,抛去影像运动啊场面调度什么的漂亮话,导演曾国祥所要做的,就是把全片最好看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观众(《小丑》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那么,这两人完成的到底如何呢?

先说___吧。怎么说呢,如果当时本片在去柏林参展的路上不出意外的话,如果本片可以进主竞赛单元的话,那么咏梅的柏林影后很可能就真的不保了。周冬___不负众望,让我非常讶异的一点就是,片中陈念这个角色和她平时生活中的性格几乎是完全相反的,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周冬___去依靠单纯的“体验”去领悟这个角色,而是要靠自我揣摩,推测,以及片中彻底的自我重造。

在如此考验面前,___做到了,她完全变成了陈念这个角色。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她在片中所表现的“高级哭戏”。由于角色特质,周冬___中有十几场重要的哭戏,每一场哭戏,其背后所承载的环境,心境都不同,那种细微的情绪承接,她真的演出来了。这其中最深刻的一场哭戏大概还是陈念被人用排球砸的那场,当周冬___幕上竭尽全力去压制那种从咽喉里涌现的痛苦时,我完全被折服了。

那,易烊千玺的表现又如何呢?这么说吧,在这之后,他可以被称作是一个演员了,一个优秀的演员。真的很难去描述到底是___给我的惊喜最多,还是易烊千玺给我的惊喜更大。与周冬___的经验不同的是,易烊千玺这一次的表演基本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无论是两者性格经历的贴合,还是演员年龄与阅历的恰到好处,这些都组成了易烊千玺的表演,这些东西,是随着演员所共同成长的。这一次,易烊千玺向观众证明,他有着一张非常高级的“电影脸”。

至于角色,有一个点我要说一下:在面对外界的各种暴力时,陈念和小北身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措施。一个是隐忍的哭泣,另一个是毫不屈服的暴力。在这两个截然相反的部分上,共同代表着他们对于成人世界那种幼稚的试探与反抗。而这种特性也成为了角色心理外在表现的最大化,所以___与易烊千玺是真的值得所有赞赏,他们真的让这种特性成为角感表达的重要部分,而非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噱头。

真的,怎么赞赏都不为过。尤其是在影片最后两场极其重要的对手戏,只要稍微错那么一点,整部电影的情绪就真的整个垮掉。但他们做到了,他们撑起了整部电影,让每一场对手戏都如此惊艳,甚至那些极度失真的台词也被他们的表演所掩盖。我在座位上的所有叹息、哀伤与战栗,全是属于他们的。

但若是只有表演,是没法撑起本片“华语年度最佳”的资格的。那么,接下来我要着重去表扬曾国祥,和他背后那个用尽心思的电影团队了。

影像,其实说到底,还是影像意识。我在今年华语电影里,从来没有见过影像意识如此强烈的电影(哪怕让娄烨来可能都不占上风)。手持摄影的晃动,惊悚类型的融合调度,极度压抑的建筑空间,高度浓缩的蒙太奇片段,还有那种无懈可击的影像叙事意识。早些年还在拍二流烂俗喜剧,近些年拿出了一部较为不错的《七月与安生》,结果今年就拍出了一部在10s华语影史留名的《少年的你》。曾国祥的成绩,我想也只能用开挂来解释了。

开场女学生跳楼的设计就已经提醒了主创团队的野心所在:先是通过英语听力隔绝外界声音,然后只通过视觉传递信息。在陈念下楼查看那一段简直是标准的惊悚片调度模式,俯拍与仰拍的切换,加深个体与群体的对抗,人物与建筑的关系暗喻,快速切换的聊天信息(我竟然看到了德尼罗的微信头像),通过手机这个媒介所放大的面部特写,照片在我们眼前飞速闪过,而这时,“少年的你”片名出现。可以说,这是我今年在电影院所看到过最具力量的电影开场了。

除去我在开头所讲过的面部特写手法,本片在建筑空间的关系展现也是相当值得一提。曾国祥在这一点上充分暴露出了HK出身的特质(我怀疑取景重庆也是这个原因,两地的城市建筑风格太像了),那些城市间的楼房,封闭的教学楼,垂直延伸的台阶,景深对比的高架桥,这些建筑元素共同构建出影片压抑逼仄的情感氛围,也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陈念与小北在这个社会共同的处境。而灯光则再度加强了这类元素的运用:陈念与小北对手戏时的霓虹光线,座位上红墨水的冷光特写,加强景深的空间光效,以及最后押运车上柔光的流动。也许是今年华语电影圈最棒的光线处理。

然后是剪辑,同样,年度华语最佳剪辑,没谁了。尤其以蒙太奇叙事为例,最能体现剪辑的功底:第一场蒙太奇关于陈念和小北的生活对切,考试与麻将,庄严宣誓与地下斗殴,这是一种极其优秀的内核影像表达,极度失衡的社会,就这么藏于技巧之下(在这之后也多次用到本手法,比如拆高考试卷后立马剪挖掘机那里)。而后在高考结束之后那场交代人物状态的蒙太奇也是极尽老辣的技法表达。至于审讯室的那场交叉剪辑,可以算作年度华语电影高光时刻,真正的“影像——表演”至高荣光。

摄影,主要以手持为主,可以说深得娄烨精髓,精确的用那种晃动去捕捉到人物最为真实的状态所在。当然本片的手持还是要比娄烨的要温和许多的。音效,极其出彩,声音作为情感传递媒介在本片的价值被最大化,表扬黄铮(好像这人还是《金陵十三钗》的音效设计师)。至于配乐,这么说吧,优秀的配乐永远不会喧宾夺主,自然而然地流露感情,只消片刻,就将观众彻底拉入电影的氛围中。

曾国祥,___,易烊千玺,许月珍,贝尔,余静萍,黄铮,还有在幕后工作的众多人员,他们各自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到了肉眼可见的最好,而后又共同让电影变得如此优秀且完整,哪怕是在其删改后。那些妥协,那些无奈,那些倔强,还有他们所要喊叫的,爆发的,都留在了他们的电影里。那些珍贵的部分到最后,都凝结成了蓬勃的生命力。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礼赞。

争论会过去,而影像将永恒。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 篇2

这曾是我们的乐园。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句话是刘北山对陈念的承诺与守护。更是两人的互相取暖与救赎,向大众展示的是一份诚挚热烈,真切的爱恋。

但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爱情,更多的值得人们深思的社会问题。

监牢功利式校园

对优等生的偏信,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粗糙处理。胡小蝶自杀后学校对此事件的淡漠,这都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再次发生的原因之一。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胡小蝶长期遭受欺凌,同行男孩却视而不见,打着等高考完就没事了的幌子,对此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陈念只因为跳楼的胡小蝶盖上了一件衣服,就遭到了全校大部分人的敌视,校园暴力也转移到了陈念身上。如若有人可以站出来呵斥,或许悲剧便不会发生。

家庭教育

影片中的施暴者魏莱家境优渥,长相甜美,却有着蛇蝎心肠,恶毒性格。影片中描绘了一个片段,魏莱母亲说因为魏莱复读,她父亲一年都没有与魏莱讲话。这种看似有效的精英家庭教育实则养育了一个性格扭曲,睚眦必报的女儿,不可谓这样的教育不是失败的。

刘北山陈念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相遇相识相爱,在风霜刀剑严相逼中,祭出了赤诚的爱意,洁白的暖意。

少年的你,不是‘’身在沟渠,仰望星空‘’,而是‘’身在沟渠,你却是星空‘’。

借用易烊千玺微博里的一句话,送给每一个正当少年的你或曾是少年的你:愿每个少年的你,都能永远拥有且热爱少年的你。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 篇3

什么是校园霸凌?在看电影《少年的你》之前,这似乎只是新闻当中的只言片语,与己无关。我们与恶的距离,纵容邪恶的沉默与懦弱,正是压死善良的最后一片雪花。起初只是偶然听说,再后来是亲眼所见。女主人公陈念(周冬雨饰)过的不过是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的中学生活。上学、读书、考试,为了高考而冲刺。原本一切都很平凡,一切都从那天的意外开始陈念的同学胡小蝶纵身一跃在校园坠楼身亡,人群中,多的是看热闹围观拍照发朋友圈的吃瓜群众,却只有陈念跌跌撞撞上前,脱下自己的校服为同学遮羞。

意外吗?不意外。很快,曾经发生在胡小蝶身上的霸凌,在陈念身上再次出现。陈念勇敢上前为同学胡小蝶盖校服的缘由也有了答案胡小蝶临死前最后的遗言就是对陈念们的哀怨:她们一直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能做点什么?胡小蝶被欺凌的日日夜夜,陈念们沉默、懦弱,最终陈念们成了下一个胡小蝶,陈念如此,曾是作恶者的徐渺亦如此。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曾经对作恶沉默,也助长了恶之花的肆意横行。陈念正是怀揣着这份愧疚与遗憾,在街头被卷入了小北(易烊千玺饰)的人生。一开始,陈念与小北,像一阴一阳、一柔一刚的两个极端:懦弱无能的陈念,默默承受着校园霸凌的痛苦,身坠地狱却愈退愈入深渊;刚烈冲动的小北,则不甘向任何拳头低头,每一拳击打都让他迸发更炽烈的反抗。

陈念与小北相遇之后,共同还击命运的样子,则像是同时被命运扼住喉咙的两个灵魂,在绝望的谷底重又见到了生命的火光。陈念,你是第一个问我疼不疼的人。小北说。小北,我们一起走出去。陈念说。

即便是从来没有经历过校园霸凌的观众,也能被周冬雨的表演成功地带入故事,产生强烈的共情,很惊喜易烊千玺的演技恰到好处,两个极具少年感的演员来呈现这一场饮血悲壮的青春挽歌,为2020年华语电影带来一部(相信票房和口碑都会双赢)演技炸裂的精彩电影。周冬雨的演技当然离不开导演曾国祥的把控,两位演员众多脸部、眼部的无声特写,无需多余的台词,就把你来保护世界,我来保护你的炽烈情感表达出来了。导演用最美的镜头和表演方式,让《少年的你》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心疼,不在浮华的言语,在他望向她颤动的双眸里;绝望,不在撕心裂肺的哭喊里,在她麻木冷漠的僵硬里;恐惧,不在尖叫里,在她无人接听的电话听筒里;爱恋,不在甜言蜜语里,在她二十年后的背影里。

含蓄的表达方式,有时比露骨的台词更震撼。怯懦的陈念,遇到小北被警察盘问,无声离去的脚步,比任何镜头都更让人伤感。而一直若隐若现孕肚的女警,终于在片尾被愤怒的陈念质问:有些人只是想忍气吞声忍到高考,这有什么错?如果这世界就是这样的,你敢把孩子生下来吗?导演这些暗藏的小细节,突然被解开的瞬间,观众的心情也随之被放上重重的问号。

《少年的你》将观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然后随着陈念与小北的遭遇起起伏伏,就已经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 篇4

从陈念为了救小北,轻轻的亲小北的时候,我想,这个从小就孤单的男孩就记住在眼前害怕还要亲他的女孩了吧!陈念是善良的,坚强的,也是这份善良,让她开始了和小北的故事。少年的爱情是炙热的,当陈念要小北保护她的时候,小北就这样默默地每天跟在她的身后。“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后”,每天的上下学,陈念的抬首、回头就有了安心之处。高考雨中小北坚定盼望的眼神,是他们两个的希望啊。少年的爱情是温暖的,怕给陈念带来不好的影响,小北从不靠近陈念,你在这边,我在那边。你看风景,我看你,就好。出了

事,你安心高考,我没法送你,有那一路的小雏菊陪你。少年的爱情竟然也是坚持的,白天的课堂,小北的日常,镜头穿梭,小北从没错过上下学路上的陪伴。从警察局出来打电话的时候,小北的手是抖的,一晚,足以发生很多事。少年的爱情还有牺牲,“只有你赢

了,我才不算输”,两个人咬了牙,拼死不承认,熬过了囚徒困境,却败给了“小北,死刑”这么一句谎话。审讯室的两人坚定的眼神,到会面室的释然,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原来,想要的爱情不仅仅是,我为了你做什么,你为我去牺牲什么,不是你在天堂,我为你下地狱。而是,你在哪里,我去哪里,你在天堂,我陪你天堂;你若在地狱,我陪你在地狱。说什么“想和你牵手在白天里行走”,哪怕是黑夜,有你,我也要牵手和你一起行走。小北付出的有温暖,陈念也给了小北不曾有过的温柔,“你是第一个问我疼不疼的人”,陈念是小北黑夜的太阳,也是照亮小北心里的那个人。几年后,陈念走在前面,小北走在后面,相视的那一笑,真美。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 篇5

应该创造怎样的世界让少年成长是这个电影的主题,青少年如何身心健康成长一直是我国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时期是形成性格的关键时期,我们日后是各种性格以及我们日后做事的态度如何,青少年时期的教育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电影《少年的你》中给我们展示了血淋淋的校园暴力问题,校园暴力确实很常见,电影这一点很好,把它真实地展现给我们,毫不遮掩,揭露问题是第一点,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电影给我最大的感想是我们可能会有陷入黑暗泥沼的时候,到这时候如果有人陪伴,拉一把,让对这个世界不至于充满绝望,不至于放弃这个世界,甚至让人重新鼓起勇气面对这个世界,重新充满信心和对未来的期望,那真的会非常感激,这便是救赎。少年的你强调相互陪伴,共同救赎,一起勇敢地面对一切黑暗,一起走向光明的未来!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 篇6

不知道大家上个周末是否看了《少年的你》,仅仅4天票房就破了6亿。由许月珍监制、曾国祥执打造的电影《少年的你》,该片立足真实,坚持“反欺凌、反暴力”,将少年情感复杂性全面表现出来。

反对暴力《少年的你》关注青少年成长。近年来,校园欺凌一直是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青少年成长问题。电影《少年的你》在展现真实青春世界的同时,坚持“反欺凌、反暴力”,是近年来少有的守护青少年成长的现实青春力作。导演曾国祥在采访中说:“我们都特别想要把这个故事拍好,想告诉像陈念、小北那样的少年,你可能总会遇到一个人或一些朋友,他们会愿意去帮你,而且你不是孤单的。”

观影首选“近年最好看的青春片”。作为年度最受观众期待的国产青春片,电影《少年的你》开画后深受观众好评,看哭无数观众,成为同档期的观众“观影首选”。“《少年的你》就像从石头上开出的花,真实有力量”、“作为一部青春片跳出情怀、没有符号,依然拍得如此动人,强力推荐”。

如果说苦与乐,是你心中有关青春的两种诠释,那么横空出世的《少年的你》,将为你青春开启第三扇门。

人物都很立体真实,每个人都有他善的一面坏的一面,坏人也有善的一面,而且也有作恶原因。校园欺凌,孩童青春时期的经历影响着每一个少年。这个世界是不堪的,有欺凌有辱骂,但这个世界更可以是美好的相信的,可以有少年的我们守护彼此,有温暖的家庭爱护着,有大爱的社会包容着。

虽然今天小翼谈的观后感很深重,但是小汤圆们依旧要保持积极向上,不要忘记这个世界可以是大爱,是包容,是给予,是相信,是美好……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 篇7

少年的你上映的第三天,突发奇想还是得去支持我的小黄鸭和四字,校园暴力的题材太过沉重,两个年轻演员实在太棒了,周冬雨的笑太治愈,易烊千玺的笑带着一种会感染的魔力,让我不由自主也想笑。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幸运,没有遭受过校园暴力,只是这个词语离我们真的很近,以前我也想象过如果我被校园暴力,我会怎么做,是将一切深埋心底,还是武装起来捍卫自己。其实想这种问题的一定是弱者吧,勇敢的人从一开始就不怕这个问题的存在,一旦发生,自然会奋起抵抗。

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只是其中的主角是未成年的学生,如果和社会对等的话,校园暴力就是刑事案件了吧。仅仅是因为年龄的问题,“不懂事”的孩子依旧可以不懂事,老实的学生就算受了伤却要一再退让,并且原谅那些“施暴者只是个孩子”,为什么施暴者因为年龄就可以不对它所做的一切负责,而受害者却要承担这一切呢?听说未成年保护法将要大改动,当法律能够重新审视施暴者和受害者的立场,那这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吧。

一个被迫屈服,一个勇敢反抗,反抗很痛,但那些痛只是暂时的,屈服也痛,更是一种折磨,并且长久,社会从不因谁懦弱而同情谁,只有勇敢的人才能主导自己的行为。

还是少年的你一定要勇敢。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 篇8

最近热映《少年的你》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辐射了高考背景下的考生心理和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这是一个青春期少年们从迷惘孤独,走向彼此救赎,终与世界和解的成长故事。《少年的你》的首要意义是,它较之于之前关注校园欺凌的电影更进一步,更全面、更深入也更尖锐地聚焦了校园欺凌。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相当多,手段及其凶狠,行为及其恶劣,画面触目惊心,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孩子。越来越多的悲剧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小打小闹”不再是嬉戏玩耍,而是恶意中伤他人。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都存在恶意辱骂、殴打,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况。校园暴力事件性质恶劣,但多数施暴学生因“未成年”“口头批评教育”为借口而免于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

当看到青少年被人殴打、辱骂时,我们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多说几句,多问几句,也许就能避免一次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也能让一个孩子少受些伤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整治校园欺凌事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无论制度多么完善,法律多么健全,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发自内心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严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双管齐下,才是整治校园欺凌事件的一剂良药。

关于电影《少年的你》精选范文五 篇9

今年1月,《少年的你》入围柏林新生代单元,然而后来官方却宣布退出柏林展映。

5月,《少年的你》宣布定档6月27日,最终还是没能如期上映。

10月22日,《少年的你》突然宣布重新定档10月25日。

几经折腾,这部电影终于与我们见面。

据说《少年的你》前前后后一共删减了7分钟,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对影片降低了期待,结果没想到比想象中要好。

虽然也有一些缺点,但总体而言是中等偏上的。

豆瓣8.7分是有点偏高,但7.5分还是有的。

同样是讲校园霸凌,比去年的《悲伤逆流成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悲伤逆流成河》太狗血了,和以往的校园青春片没有本质的区别。

相比之下《少年的你》则更成熟,更像是一部电影。

影片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高中生活,不再是以往校园青春片千篇一律的早恋、堕胎、逃课、抄作业,而是更黑暗、更深入。

面对坠楼,他们忙着拍照发微信,只有陈念为她盖上衣服。

面对欺凌,他们假装没看见,只有陈念选择报警。

因为盖衣服,她成了下一个被欺负的人;

因为报警,她遭到疯狂报复。

袖手旁观的人平安无事,制止恶行却受到牵连。

被欺负了没人管,欺负你的人死{BAIHUAWEN.com}了马上就管了。

受到伤害无法得到保护,犯了罪绝不让你少判一天。

当初不重视你的遭遇,不了了之;

如今却想尽快结案,让你接受法律制裁。

人人都说可以帮你,其实没有人能帮你。

受过教育不一定就品质高尚;

没上过学也可以善良正直。

家境富裕的好学生其实是校园霸凌的始作俑者;

你眼中的小混混却真正付出行动保护弱者。

你只看到他打架,却没看到他是为被欺负的人挺身而出。

你不会无私奉献,我也不会,但是他会。

为了帮助她实现梦想,成全她的人生,他甘愿献出一切。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

陈念、胡小蝶的经历,可能你也经历过,或者看到别人经历过。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没重视,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就像郑警官说:我小时候没发生过这种事。

老杨说:那些不好的,你都忘了。

《少年的你》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但是像胡小蝶被欺凌、陈念被全班同学嘲笑的事情,是很普遍的。

很多学生不知道嘲笑、欺凌他人,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伤害,以为只是小小的恶作剧。

像魏莱那样召集一群人欺凌一个人,甚至扒衣服、拍视频,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过。

可怕的是,很多施害者就像魏莱一样,还未成年,而且又没杀人,关不了多久然后又可以出来为非作歹。

魏莱一直欺凌胡小蝶,直到胡小蝶跳楼自杀才善罢甘休。

然后她又一直欺凌陈念,直到自己死的那一天。

非要闹出人命,警察才会管。

要么你被打死,她犯罪伏法。

要么你把她打死,你犯罪伏法。

魏莱一直欺凌陈念,陈念不还手,魏莱就得寸进尺;

陈念还手,魏莱就把她从楼上推下去。

小北警告魏莱不要再欺凌陈念,魏莱就疯狂报复。

不还手不行,还手也不行。永远甩不掉她,直到她摔死才能摆脱她。

但陈念并没有因为魏莱的死而彻底摆脱这件事。

她把魏莱推下楼摔死了,虽然是过失杀人,但也要判刑。

所以说啊,被欺凌真的无解。

胡小蝶受不了欺凌选择了轻生,陈念不小心把魏莱推下楼,迎接她的是四年的牢狱之灾。

小渺逆来顺受、乖乖听话,最后也成了被欺凌的对象。

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没有一个能安全脱身。

这也是为什么小渺听到魏莱死了的第一反应是笑了,因为她终于摆脱魏莱了。

和《盲山》有点像,被拐卖的妇女有的自认倒霉,放弃反抗;

有的想逃出去,结果被抓了回来。

又不愿放弃,又逃不出去,绝望的女主角最终选择了一刀砍死村民。

砍死村民解决不了问题,她的人生只会走向更加黑暗。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 篇10

今年2月,曾国祥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少年的你》因为技术原因退出柏林电影节展映,让我们突然发现这部电影所带来的争议性远远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期。

在影片中,女高中生陈念(周冬雨饰)正在筹备高考为期两天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无数学生及其家庭的命运。陈念全身心地在为考试做准备,但是因为一个同学自杀而被警察问询之后,她开始遭到其他同学愈演愈烈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双重欺凌。直到她遇到社会青年小北(易烊千玺饰)后,才有所好转,小北成了她的保护者和知己。然而,随着两人卷入一起谋杀案,紧张气氛再度加剧。《少年的你》令人揪心地审视着黯淡凄凉的高压社会,令人敬佩地将现实生活中的黑暗面揭露出来,甚至其中涉及的爱情故事也充满了无法逃避的心理恐怖气氛。

《少年的你》原定6月上映

随着关注度越来越高,原定于6月在国内上映的《少年的。你》却在公映日三天前突然宣布撤档,原因无外乎是影片对当下社会负面现状的反映没能通过审核。最后,这部电影终于在10月25日上映,势如破竹,首周票房收入突破5亿大关。更乘胜追击,11月继续进军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市场,不过这部在国内备受争议的影片恐怕很难引起国外观众的争议。

《少年的你》前半部分特别令人痛心地为我们揭露了外表娴静、专注于学习的陈念所身处的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随着欺凌的加剧,曾国祥的展现形式越来越残酷,陈念身上的伤痕也越来越明显,而这也象征着她所生活的世界的逐渐崩坏。在那些发生校园里的欺凌场面中,施暴者的心理暴力和肢体暴力让人不寒而栗,头顶上的摄像机经常会拍到他们的行为,却没有一个人从心理或肢体上进行干预。周冬雨在这些场景中的表现绝对值得赞誉,她的面部表情要比角色的台词更具表现力和说服力。虽然易烊千玺的发挥空间有限,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没有那么令人信服,但作为TFboys成员而知名的他依然值得肯定。

易烊千玺、周冬雨、尹昉

影片的后半部分同样引人入胜,不过重点从激烈的校园欺凌转移到不太令人满意的暧昧爱情和谋杀调查上,导致故事的结构延伸得有点过头了。随着两人与警察郑易(尹昉饰)的频繁交涉,以及一场在短时间内扰乱电影整体节奏的审问调查,影片也从冷峻的现实主义变为了戏剧化的儿女情长。

在电影前半部分,余静萍的摄影追求营造强烈的都市街头气息,到了后半部分则开始服务于风格化的动作场面和戏剧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精良的制作水准和巧妙出色的镜头。

《少年的你》迟来了4个月

毫无疑问,《少年的你》在海外市场不可能会像在国内一样引发争议且票房大卖。毕竟,国外关于欺凌和社会压力的电影不胜枚举,而且很少有因为争议而影响正常上映的,像《少年的你》这样剧情程式化的电影恐怕很难让他们另眼相待。不过,抛开争议不提,《少年的你》依然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尤其是周冬雨的表演,非常出色,得益于矮小的身材,她很容易胜任这种高中生的角色,而让人忘记她已经20多岁了。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