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于看央视春晚的观后感(精彩3篇)正文

于看央视春晚的观后感(精彩3篇)

时间:2023-09-11 22:33:45

春晚的节目形式多种多样,充满年味。这次为您整理了于看央视春晚的观后感(精彩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201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 篇1

昨晚,央视春晚首次以短片的形式揭开序幕,这也很像总导演冯小刚春晚的导演阐述。截至今天凌晨1点整,凤凰娱乐对网民进行的“春晚满意度”调查,以真诚、温暖、振奋、好玩为分项,共有32891人参与打分,平均分为79分,优于去年的74分。

社会热点话题小品获好评

根据观众的反馈,由群星、名人及老百姓参演的短片《春晚是什么》成为意想不到的一大亮点,马云说出了很多观众的一种状态:“对春晚的批评就意味着对春晚的关注,一边挑着毛病,一边还看着,这恰恰说明了它的重要性。”歌舞类、语言类最受关注的节目分别是黄渤的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和沈腾、马丽主演的小品《扶不扶》。相反,在公布节目单后备受瞩目的蔡明等的小品《扰民了你》却并不如观众所期待的那般令人满意,网友鸿水留言:“《扶不扶》才是一个正常小品的水平,这才是小品,才有点意思。演话剧的和与蔡明搭档的那几位压根就不在一个档次上,没明白扰民那个小品是怎么被选上的。”而王铮亮的歌曲《时间去哪儿》在节目播出后让观众们眼前一亮,一反差评多于好评的预测结果。

在票选中,小品《扶不扶》收到了最高的评价,在51364人中,高达90%的网友为其点赞,该小品将一直被大众热议的“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社会话题搬上春晚舞台。沈腾在小品中饰演“郝建”一角,面对老太太摔倒了扶不扶的问题,郝建“贱”语连珠。而马丽这次出演一位银发老太太,去年的“前夫哥”杜晓宇则一人分饰三角。据介绍,这个小品彩排期间得到了赵本山的亲自指点,台词中的“哥以前是开大奔的”、“大妈你这么顽皮,你家里人知道吗?”已迅速走红网络。

凤凰娱乐在《扶不扶》播出后在线做了一份即时调查,该调查是关于“路上遇到老人摔倒你是否会扶?”31613名网友参与其中,42.59%网友称“会扶,但要先找人作证”, 39.9%网友坦言“不扶,人心险恶,不得不防”,17.51%网友表示“会扶,做好事义不容辞。”

此外,黄渤的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好评也高达75%,文艺评论家、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认为,“不求成凤成龙,只求过得幸福”,朴实地唱出老百姓心目中的梦想。歌曲《老阿姨》歌词感人、旋律优美、演唱朴实,非常打动人心。

曹云金、刘云天这两位老搭档已经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晚。2012年作品《奋斗》、2013年作品《这事儿不赖我》都“笑”果十足。而今年的相声《说你什么好》,也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好评。有网友表示:“曹云金每年春晚表演的节目名都可以统一叫《年度微博段子集合》,带你回顾一年的微博热门段子,表演形式就是他说上句你接下句。也不容易,要把一年那么多老段子塞到一个相声里。文化批评家叶匡政认为,曹云金、刘云天的相声表现方法属于老式相声常用的套路,包袱设计传统,没有现在某些相声很咋唬的元素,“他们的基本功都不错,包袱还可以,不是很烂俗,给人的感觉比较正。”

因为《继承者们》人气暴涨的李敏镐是冯氏春晚为迎合90后受众特别打造的节目,他也成为了首位登上春晚舞台的韩剧男星。该节目也成为网友投票中最受关注的节目,已有约23万票给予好评,但也有10万票差评。

先前,有不少年轻粉丝在微博上称“为了李敏镐要看春晚”,也有不少网友在搜狐客户端与央视春晚联手的直播、互动平台上“刷屏”:“李敏镐怎么还没来,我已经等不及了。”可见冯小刚在今年春晚努力争取年轻受众。

“与往年都以大腕歌星、民族歌舞结尾不同,冯小刚把最重要的零点时刻让给了选秀出身的年轻歌手,这里能体现一定的创新性。”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对记者说,“以歌舞为主、小品为辅能够体现出今年春晚的年轻化。”

冯氏春晚褒贬参半

这次网络调查截至凌晨2点整,以“满意”和“不满意”为选项,满意者为38908人,不满意者为43911人。毛时安说:“这种结果很正常,虽然今年在总体上没有很大的突破,但看得出冯小刚已经尽了全力了。我认为春晚是一个重要节日不可少的一件东西,内容不是最重要的,气氛达到就可以了。”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聂伟教授对记者说:“春晚是一种节庆,就像饺子不管爱吃不爱吃都要吃一口,只是一种客厅文化。”

“很难用艺术标准去要求春晚, 80年代电视曾是稀缺媒体,2013年电视收看人群萎缩很快,中青年被更小的屏幕瓜分了,只有每年的除夕电视才成为客厅文化的大媒介,相反,平时电视更像是‘白色噪音’,只是个摆设。”他说,“春晚做什么不重要,它承载的意义是让家人聚在一起做件事。”

新华社记者写的观后感对冯氏春晚评价甚高。不过他也坦承,本届春晚仍有令人感到不足之处。比如,歌舞所占比例大,但让人回味的新创曲目少;语言类节目少,给人印象深刻的节目不多。由此窥见文艺作品原创的匮乏。

至于冯氏春晚的特点在哪里,聂伟这样解读:“电影与晚会很相似的点——时长都为几小时,且通过叙事性的方法来展开。冯小刚入行时做的是电视编剧,早期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电影色彩也不浓郁,拍得像小品。而他这次执导春晚,也很自然地加入了冯氏元素,比如他擅长讲述小人物的故事,通过关于‘春晚是什么’的表述、筷子文化故事等VCR的嵌入,增加了舞台的纵深度。”

他认为今年春晚还是能处处看出浓重的冯小刚味道:“《私人订制》主题曲《时间去哪儿》、冯巩与主持人的串词中也出现‘冯小刚陪徐帆斗地主’……冯小刚式自我身份的镶嵌,以自嘲的姿态取悦大众,和他以前一些电影的风格都一脉相承。包括梁家辉、黄渤、郭采洁都以电影演员的形象参与春晚,这也代表电影人的介入。”

“另外,相对于往年朱军和董卿‘一板一眼’的排比句台词,冯小刚为他们设计的要显得平和许多,也接地气。同时,张国立也算是一个亮点,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他说。

这次冯小刚执掌春晚,公众起初给予了很高的期待,而网络调查结果不满意者超过满意者,文艺评论家、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认为:春晚的成功与否,不是单单仅凭换一个导演、靠几个主持就能解决的。

郦国义对记者说:“春晚不能没有娱乐,不能没有热闹,不能没有喜庆,如果只有热闹没有思想,只有喜庆而没有人文关怀,就不可能赢得观众的强烈共鸣。春晚这道文化大餐已经持续三十多年了,如今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观众对文化的需求的多样性,日常电视综艺节目的丰富多彩,已经使春晚很难让人们惊艳,春晚也应该凤凰涅槃,是否可以考虑根据观众的不同爱好搞分众传播,比如喜欢传统、高雅艺术的观众可以看类似过去文化部的春晚,喜欢古典音乐的可以上音乐频道观赏交响音乐会,而影视频道可以让明星和追星族共度除夕。”

春晚观后感 篇2

鸡年春晚“帅到没朋友”颜值越高责任越大

胡歌、王凯、陈伟霆、鹿晗、张艺兴、井柏然……要数今年“春晚最佳”,3组人气男星的合唱节目一定得排进去。套用蔡明在小品里贡献的金句“颜值越高,责任越大”,新锐力量大抢风头,话题榜都交给他们了。但春节毕竟是中国人回家的日子,昨晚的亲情类节目占比重不小,传统的戏曲、武术类节目也继续稳定。

“岁月长河,东去的浪漫还是悲歌……永恒的心,在时空穿梭”,虽然“明家三兄弟”的“大哥”靳东缺席,不过胡歌、王凯的再度同框,一曲“帅到没朋友”的《在此刻》,已经让剧迷足够满足。演出截图瞬间刷爆朋友圈,首个“春晚最佳”在第一时段就火速出炉。

鹿晗、陈伟霆老歌新唱,动感的曲风与活力青春的舞蹈相结合,将经典老歌《爱你一万年》诠释出青春的味道。井柏然、张艺兴两位帅哥在“小蔬菜”“小瓜果”的动画背景下又蹦又跳,一不小心就把《健康动起来》当成儿童节目了。

每个小时都有人气担当艺人出场,新生代明星意气风发,贡献了最大的流量与话题。不过除夕夜毕竟是万家团圆的夜晚,昨晚的亲情类节目仍占了大头。尤其是语言类节目,《老伴》里的白发老太蔡明继续“毒舌”功力,但最后还是走向温情流;高晓攀、尤宪超的《姥说》不“拼爹”来拼姥姥,斗嘴中一句“姥姥我要做一个暖男,姥姥说别废话把秋裤穿上”笑翻众人;今年艾伦终于不再被沈腾欺负了,因为《一个女婿半个儿》里他是“爸爸”;喜剧新人刘亮、白鸽也延续了在《笑傲江湖》中塑造的“中国式夫妻”形象,上演《大城小爱》……分会场同样主打“家和万事兴”,韩红、姚明、邹世明以及吴敏霞等文体明星都携家人出场。

晚11时后才出场的冯巩承包了“表情包”“洪荒之力”等流行语,如他所说,看春晚,“你开心就好”。

201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 篇3

今天,我看了春节联欢晚会。

每一次春晚,都是经过精心的布置和排场得到的。每个节目都精彩无比,这些节目都是经过深思熟路才播放出来的。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白,使全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热血沸腾。

我喜欢看小品,那些小品令人捧腹大笑;也喜欢听乐曲,那些乐曲使人耳目一新。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杂技《冰与火》,整个春晚只有这一个杂技,可见这杂技的精彩之度。表演者是一男一女,而且没有保护带!看着看着,两个人那天衣无缝的'配合和那高超的技艺令我惊讶无比。杂技完了,全场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别看这些演员在台上风风光光,有谁能想到,其实这风光的背后付出了许多努力,他们排练,准备了很多很多天。我明白了,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