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作文 > 科学家霍金的事迹材料【优秀9篇】正文

科学家霍金的事迹材料【优秀9篇】

时间:2023-09-30 14:05:07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家霍金的事迹材料【优秀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霍金人物经历 篇1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毕业于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和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并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他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因此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呲牙咧嘴”的样子。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形象。

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当时医生预测他最多活两年,但他依然顽强的活着。

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天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最后以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或霍金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和热力学统一在一起。

1973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了量子引力论。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例如,空间-时间在普朗克尺度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粉末的状态。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学、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霍金的兴趣转向了量子宇宙论,提出了能解决宇宙第一推动问题的无边界条件。

2004年7月,他承认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时间简史》的副题是从大爆炸到黑洞。史蒂芬·威廉·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断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正是起始于此。理论物理学的细节在未来的20年中还会有变化,但就观念而言,已经相当完备了。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年之久的情况下做出的。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体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吴忠超(霍金的学生)于1979年第一回见到他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身后门一打开,脑后忽然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译者尽量保持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疾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吃饭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从他对译者私事的帮助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霍金虽然身残但志不残,非常乐观。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在富有学术传统的剑桥大学里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公众评价中,被誉为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点开始,时间由此刻开始,黑洞最终会蒸发,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他因患“渐冻症”(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无边界条件。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使人们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他,几乎全身瘫痪,后来又因为实行气管造口手术,从而失去语言能力,但1988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25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出生当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忌日,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

1942年1月,纳粹德军狂轰滥炸英格兰,伦敦遭受几乎夜夜不停的空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1959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攻读自然科学,自称用了很少时间而得到一等荣誉学位,随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1963年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元疾病,当时医生诊断他只能活两年,但他却奇迹的活了下来,虽然他丧失了活动能力,但其坚强的意志却促使其成为了科学领域的伟人。

霍金曾澄清自己当时并未酗酒,只感到自己有“悲剧性格”,并使自己沉醉于瓦格纳的音乐里。直至他遇上了首任妻子简·王尔德(Jane ·Wilde),两人结婚后育有3名子女。23岁时,他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霍金 篇2

霍金——人们公认的科学巨人,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却仍然写出了《时间简史》。而和他有关的文章《轮椅上的霍金》不时激励着我,他顽强的精神更让我难以忘怀。

文中介绍到:霍金被人们称为“宇宙之王”,在他21岁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19XX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又被彻底剥夺了他的说话功能。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完全变形,有人说,命运对他是不公平的,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却凭借超人的毅力勇敢的活了下来,直到现在。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染了大众。

在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能做到霍金那样,做到自强不息呢?现实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放弃和灰心的时刻。以前我的数学作业只要有一道应用题不会做,我就会想都不想,直接去问同学问家长。看到霍金的故事后,我突然想到了轮椅上的霍金,难道我做不到吗?于是我便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对比,分析,没过一会就想了出来,这也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看来,只要肯用心,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

是呀,在生活中多一些霍金的这种精神,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

霍金 篇3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不了他。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他只有一次。生命不同植物,植物砍了可以再生,但人的生命永远都不能第二次。有许多人很热爱生命,如:,张海迪,斯帝纷等。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热爱生命的人——霍金。

霍金是谁?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跃入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虽然霍金是个残疾人,但他依然很热爱生命,顽强拼搏,努力向三角形的斜面前进。那我们这些非残疾人又该怎样做呢?是否比他们更热爱生命?

所谓: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霍金的学术研究 篇4

1.时光机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继日前承认外星人的存在后,又发表一个惊人论述:他声称带着人类飞入未来的时光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所需条件包括太空中的虫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不过,霍金也警告,不要搭时光机回去看历史,因为“只有疯狂的科学家,才会想要回到过去‘颠倒因果’。”

据英国媒体报道,物理学家霍金在拍摄的一部有关宇宙的纪录片时提到,人类其实能建造出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并且能够进入未来。霍金甚至说,自己是因为担心别人把他当成“怪人”,所以才不敢乱说话,也不愿意多谈有关时光机的东西,直到透过纪录片后才敢大方讨论。

2.时间缝隙

至于时光机的关键点,霍金强调就是所谓的“四度空间”,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虫洞”。霍金强调,“虫洞”就在我们四周,只是小到肉眼很难看见,它们存在于空间与时间的裂缝中。

他指出,宇宙万物非平坦或固体状,贴近观察会发现一切物体均会出现小孔或皱纹,这就是基本的物理法则,而且适用于时间。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皱纹及空隙,比分子、原子还细小的空间则被命名为“量子泡沫”,“虫洞”就存在于其中。

3.回到过去

而科学家们企图穿越空间与时间的极细隧道或快捷方式,则不断在量子天地中形成、消失或改造,它们连结两个不同的空间及时间。部分科学家认为,有朝一日也许能够抓住“虫洞”,将它无限放大,使人类甚至宇宙飞船可以穿越;另外若动力充足加上完备科技,科学家或许也可以建造一个巨大的“虫洞”。

霍金指出,理论上时光隧道或“虫洞”不只能带着人类前往其他行星,如果虫洞两端位于同一位置,且以时间而非距离间隔,那么宇宙飞船即可飞入,飞出后仍然接近地球,只是进入所谓“遥远的过去”。因为在4度空间中,10分钟也许是n小时。不过霍金警告,不要搭时光机回去看历史。

4.飞去未来

史蒂芬·威廉·霍金表示,如果科学家能够建造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宇宙飞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是最大速限的法则,而导致舱内的时间变慢,那么飞行一个星期就等于是地面上的100年,也就相当于飞进未来。

霍金举人造卫星为例,指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由于受地球重力影响较小,卫星上的时间比地上时间稍快。由此,霍金就设想出一艘大型极速宇宙船,可在1秒内加速至时速9.7万公里,6年内加速至光速的99.99%,比史上最快的宇宙船阿波罗10号快2000倍。船上的乘客就是变相飞向未来,作出名副其实的时间旅行。

5.四度空间

即使是在太空中,万物也都有时间的长度,在时间中漫游,意味着穿越该“4度空间”。

霍金举例指出,开车直线行进等于是在“1度空间”中行进,而左转或右转等于加上“2度空间”,至于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下行进,就等于进入“3度空间”。穿越时光隧道就是进入“4度空间”。

6.外星人论

斯蒂芬·霍金在美国探索频道2010年4月25日播出的纪录片《跟随斯蒂芬·霍金进入宇宙》中说,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人类不应主动寻找他们,应尽一切努力避免与他们接触。霍金在片中向观众介绍他对是否存在外星人等宇宙未解之谜的看法。“真正的挑战是弄明白外星人长什么样,”霍金说。在他看来,外星生命极有可能以微生物或初级生物的形式存在,但不能排除存在能威胁人类的智能生物。“我想他们其中有的已将本星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可能生活在巨大的太空船上,”他说,“这些高级外星人可能成为游牧民族,企图征服并向所有他们可以到达的星球殖民。”霍金认为,鉴于外星人可能将地球资源洗劫一空然后扬长而去,人类主动寻求与他们接触“有些太冒险”。“如果外星人拜访我们,我认为结果可能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当年踏足美洲大陆类似。那对当地印第安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2015年7月20日,史蒂芬•霍金启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星智慧生命的搜索行动。该行动将通过扫描宇宙的方式进行搜寻,历时十年,并将耗费一亿美元。这个名为“突破聆听”(The Breakthrough Listen) 的项目,将由俄罗斯硅谷企业家尤里•米尔纳全额出资。此次的地外智慧生命搜寻行动,也将是人类史上最权威、最全面和最深入的科学搜索,旨在发现任何地外生命的迹象。

7.星际移民

霍金在2010年8月接受美国知识分子视频共享网站BigThink访谈时,再曝惊人言论,称地球终将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

霍金表示,人类如果想一直延续下去,就必须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迟早会灭亡。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将赌注放在一个星球上。”

8.大众明星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该书被译成40馀种文字,出版逾1000馀万册,但因书中内容极其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来的畅销书”(Unread Bestseller),有学者曾指这种书之所以仍可以如此畅销,是因为书本尝试解答过去只有神学才能触及的题材: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iersein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以相对简化的手法及大量图解,诉说宇宙起源。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与女儿合撰一套类似《哈利波特》,但主题是理论物理学而非魔法的小说。

霍金亦试图通过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他90年代曾两次到访日本,2002年8月曾到访杭州发表《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2006年6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发表《宇宙的起源》时,哄动一时,被戏称受到“摇滚巨星”级的接待。霍金的声望,令他多次获邀到外地演说,常获国家元首接见。

霍金曾指,大众会好奇一位残障人士,为何会想到这么多宇宙论,令他成了大众媒体的宠儿。事实上,他在“星舰奇航记”中的电视系列剧“银河飞龙”饰演过自己,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他亦曾在美国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剧中的女孩。其形象也在卡通片《飞出个未来》中的一集里出现。卡通片《居家男人》中则有与其类似的角色(Steve)对其进行了滑稽的模仿。

北京时间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

9.学术赌注

霍金喜欢就一些科学命题,与其他学者开赌,一时成为科学界美谈。

能否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霍金跟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戈登教授打了个赌:CERN不会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希格斯与其他同事经过漫长年代的潜心研究,等待了48年,才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也称为“上帝粒子”。

10.黑洞是否存在

集一生精力研究黑洞的霍金,曾担心黑洞可能只是理论上的概念,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他为免到时自己变得一无所有,1975年他与另一名物理学家索恩(Kip Thorne)开赌:究竟黑洞是否存在。

11.裸奇点的存在

1991年,霍金又要求开赌,这次索恩与他站在同一阵线,对赌一方是物理学家裴士基(John Preskill)。当时的命题是,奇点应该被黑洞围绕,但没有被黑洞包围的“裸奇点”(naked singularities)是否存在。

霍金与索恩押注:裸奇点并不存在,随即与裴士基立下赌据,谁输了要向对方送上一件用来“遮蔽裸体”的T恤衫,写上适当的服输字眼。霍金于1997年修正他的理论,指出裸奇点有可能存在。

12.公式阐述英格兰队夺冠

当地时间2014年5月28日,英国伦敦,英国物理学家、宇宙学家霍金出席新闻发布会,阐述其通过科学公式计算的英格兰队如何能够在2014世界杯上获得冠军。霍金此前就英国对如何获得世界杯冠军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研究。

首先,三狮军团需要在海拔500米以下的球场比赛,而当气温提升仅仅5摄氏度时,他们的夺冠几率就会下降59%!其次,英格兰队在当地下午3点比赛时会提升三分之一的几率夺冠,身着红色比赛球衣则会提升5分之一。

上面是基于自然因素的分析,霍金教授还从球队的技战术分析了三狮军团的前景,他认为打4-3-3将会比4-4-2更为管用。基于英格兰和巴西的地理位置,长途飞行会让英格兰的夺冠几率下降22%。

最后,霍金教授还将问题延伸到了裁判,他的分析指出英格兰在欧洲裁判的手下会有63%的赢球几率。“欧洲裁判会更同情英格兰队,而不是苏亚雷斯。”,对于英格兰小报普遍担心的太太团会让球员分心的因素,霍金教授称完全没必要担心。霍金教授总结称,“英格兰夺冠的机会可以概括成以环境,生理,心理,政治以及战术等方面综合数据的影响。”

英格兰队每每在世界大赛上遭遇点球魔咒,霍金教授对此也有具体分析,“球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球员在罚点球的时候最好助跑3步,这和点球摆放没有关系,如果这套理论早点传播出去,恐怕瓦德尔就不会错失1990年世界杯的那记点球。”另外,霍金教授提到,好的角球主罚者会有84%的点球命中率。

在发布会的最后,霍金教授开玩笑称不会把金钱放在投注英格兰队上面,他还是会继续研究宇宙空间问题,以及其他慈善事业。

2016年4月13日,霍金微博宣布了一项外星探索计划,将制造可达到光速1/5的“纳米飞行器”。

霍金 篇5

读完关于霍金和孔子的文章我受益匪浅,霍金,他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教授,他虽然患有严重的残疾,双手只有3个手指能动,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一直努力地去实现它他,他凭着自己的精神完成了这次不同寻常的理想人生。

霍金,他出生的日子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一些人认为他很有福气,但是他认为他和普通人一样, 他小时候也很顽皮喜欢做一些小发明来开拓他的思维空间,上中学时,一位数学教师激发了他对物理学的兴趣他认为化学是一有趣的学科,但他想探索宇宙的底蕴。

中学读完后他考入牛津大学,他不负父亲的期望并考上理论物理学业的博士研究生,在研究学习阶段霍金得了一种怪病,这使得他更加迟钝,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并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他认为自己要为人们作出贡献不让自己沦入苦痛以回报上帝对他的恩惠。

后来他努力研究天体学,他将热学引入黑洞的研究这大大加深他对黑洞的认识,由于他在天体物理学研上获得取得优异成绩,他获得1978年爱因斯坦奖,现在霍金已经年过中旬,但他还经常去外地游玩好像一个年轻人。

孔子,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为中国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世时已被喻为“天纵之父”,《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孔子的这种习惯对我们子孙后代都有着重要影响,孔子不畏艰苦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但是他没有受到各个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没有灰心丧气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我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放弃不抛弃,那我们就一定会在一件事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霍金 篇6

霍金,全世界最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

医院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病人,我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其中一间病房,右手边有一个戴着眼镜个子不高瘦的如皮包骨头的博士,他手中拿着一张检验表,脸色跟别的病人不一样,很阳光地走在楼梯上,体检表上用英文写着卢伽雷氏症,预言他活不过三年的时光,我感到一丝凉意,但看到他的脸色和面部表情,感觉就和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数年的光阴匆匆过去了,我再次见到了这位博士,他依然好好的活着,虽然全身都不能动弹。

博士坐在轮椅上,只有两三根手指和眼皮的肌肉能动,他的面前有一吧部特殊的英特电脑,我忍不住张开嘴问他,“霍金叔叔,你好!我多年前在医院里见过你,那时你刚得病,最多只能活三年,但为什么,这么多年了你还……”我今用他那几根手指,慢慢的在电脑上打出了好多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句子,翻译是说:“我是得了卢伽雷氏症,多年前我去过医院,医生是这样说的,但是你想啊!你是得了这种病,但你是在痛苦中度过的,还是在快乐阳光中度过的,在痛苦中你会让你的身体不良的运行,而在阳光快乐中,会让身体良好的运行,所以我选择的是快乐阳光。”

人在有些时候,要有远大的理想和乐观的态度,才能在多活“55”年。

霍金 篇7

群星璀璨,无穷尽的宇宙中有多少奥秘,古往今来,多少杰出的哲学家、物理学家试图寻找答案,霍金也是其中之一。

霍金是在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他身世悲惨,二十一岁便患上了肌肉萎缩硬化症,这意味着他不久就要全身瘫痪,要在轮椅上度过下半辈子,但他身残志坚,没有泄气,只有信念,在轮椅上五十年为世界做出了许多贡献。仅凭眼睛上的几块肌肉来靠电脑说话,仅凭他那快速运转的大脑,抬头仰望天空,思考出多少宇宙的奥秘,他是一个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时间旅行的科学家。

他担任着剑桥大学教授的职位,思考着宇宙黑洞的能力,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他曾说:“你能限制住我的身体,但限制不住我的思想!”多么坚强的一句话,但他不仅说了,也做了,他在轮椅上写出了许多宇宙学著作,其中最出名的有《时间简史》。如此旷世奇才,上天为何对他如此不恭呢?

十三四岁的霍金就励志要在物理学上做出成就来,经过努力,十七岁便获奖,可是不幸的是他在二十一岁时察出重病,医生叫他放弃做科研,可是当他发现病情发展变慢时,他便又鼓足干劲,全身投入科研。

自从他有所成就之后,便被剑桥大学邀请去当教授。他教育学生的方式,也独具一格,他鼓励学生打破他的理论,或是教科书上的理论,要敢于创造。每当学生勇敢地向他提出质疑时,他总呲牙一笑,认真地和学生讨论,从不含糊。

多少年过去了,霍金在轮椅上躺了五十年!令人悲伤的是,人总是会走的,一八年三月十四号,一代大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了,有人说他回家了,在没有疾病的地方自由探索宇宙,或许他的梦想真的实现了。霍金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驻人间!

霍金 篇8

20xx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逝世,享年76岁。

霍金是剑桥大学著名的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霍金是一个科学巨匠,一个勇于挑战命运的勇士。

霍金一生都在探究宇宙,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一生写了许多关于宇宙的书籍:《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等。这些书记录了宇宙从形成演变甚至可能的最终归宿的全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以发生的物理机制,这些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和现状,向我们展示了依次逐步深入的探索式“旅行”。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而被长久的禁锢在了轮椅上,但他身残志坚克服了一切困难,即使他的双腿无法离开轮椅,但他的思想却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遨游,并揭开了一个一个宇宙之谜。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是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人类根据自己的能力发现了地球能够承受人类的时间也是有限度的,全球变暖正在加剧,南极北极冰川融化也更加严重。科学家们预测不过多久,地球将会变得很热,人们将无法生存。现在探索宇宙也是为了找一个可以供人们移居的地方,但以现在的发现,距离我们找的地方还是很远的,但相信不过多久,一定可以找到,或者直接到月球或火星上。

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对宇宙的认知实在太少,甚至可以说几乎为零,而我们中国更是落后。虽然这几年来我国在航空事业上有很大的进展,但想达到所期望的,还是很远的。我的目标就是探索宇宙的奥秘,使中国成为航空事业上最发达的国家。

我要学习霍金,认真学习读书,认真研究关于宇宙的知识,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霍金 篇9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不了他。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种很可贵的东西,他只有一次。生命不同植物,植物砍了可以再生,但人的生命永远都不能第二次。有许多人很热爱生命,如:,张海迪,斯帝纷等。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很热爱生命的人—— 霍金

霍金是谁?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跃入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就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虽然霍金是个残疾人,但他依然很热爱生命,顽强拼搏,努力向三角形的斜面前进。那我们这些非残疾人又该怎样做呢?是否比他们更热爱生命?

所谓: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