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优秀16篇正文

医学论文优秀16篇

时间:2024-10-08 23:56:23

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

医学论文 1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加强了对儿童外科疾病的重视,小儿外科作为儿科医学中多学科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不断扩大和进步。成立了专门的儿童病院和综合性医院的小儿外科专业并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报考小儿外科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课堂基础教学,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如仅仅依靠课堂基础教学会造成研究生教育与临床一线工作的脱节,以及在遇到临床实际问题的盲目性。因小儿外科属于外科学和儿科学的交叉学科,和其他专业相比有着更多的自身特点。如何提高研究生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近年来我院培养小儿外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存在的经验及问题进行总结和整理,以提高本专业研究生教学培养质量。

1 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小儿外科专业属于交叉学科,细化专业除了普外科、新生儿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还有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微创外科、急症外科和整形外科等,包括先天性发育畸形、实体肿瘤、炎症和创伤四大类。①小儿外科疾病覆盖广泛,因此小儿外科研究生对各亚专业的知识均需要加强学习和掌握。不仅如此,还需掌握小儿的生长发育及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等小儿内科基本知识和理论。儿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一般表现比较复杂,因表述不清及不容易观察,需要特别注意患儿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治疗过程中儿童的病情变化迅速,死亡率比较高,需要医生掌握很扎实的基础知识及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因此作为研究生的管理人员及导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掌握外科的基本技能,且对各个学科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也要加强认识。在临床实习阶段,对于应届研究生,重点是打好临床基础,努力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尤其是提高临床研究生处理小儿外科重危病人能力。但对已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或来自其他亚专业的研究生,因小儿外科专业尤其特殊性,尤其是新生儿外科,首先要规范其临床技能,并根据研究生具体情况,到综合医院的其他科室进行1~3月的轮转实习,如小儿内科、重症ICU等。逐渐建立起小儿外科整体的知识结构,

临床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小儿外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培养研究生探索、发现、研究、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严谨和客观是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小儿外科领域和其他专业相比科研基础薄弱,起步晚、发展快,人员配置不合理,对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做临床型小儿外科课题过程中,因缺乏有效监控,从提出科学假设、实验环节设计、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的各个环节,导师均应要求研究生严谨对待。对于每次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及时小结,并和导师或管理人员讨论,研究原因和下一步计划。及时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研究生撰写论文时,写作要规范和严谨,保证文章质量。 2 小儿外科研究生教学问题及策略

(1)因小儿外科在综合医院是属于小科室,规培或轮转的研究生对小儿外科的认识较浅。各方面对小儿外科临床教学构成的困难和挑战,我 改善。小儿外科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培养方案和研究生的个体情况不同,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指导和部署研究生的医学基础课程、选修课及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定期进行实验进度大讨论和检查监督工作,逐渐将小儿外科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引导至国内或国际领先或接近领先水平。作为本专业的初级管理梯队和带教指导教师,也应该改变思维、做好本职工作,从实际出发,努力培养出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及临床基本技能的合格小儿外科专业毕业生。

(2)导师水平直接影响着小儿外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临床技能及培养质量,因此加强本专业的的人才梯队建设尤为重要。提高对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资格认证难度,建立恰当、合理的研究生导师筛选和考核流程; 对研究生导师实行定期的考核制度,从科研、临床、教学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取消导师终生制,不合格的建议取消导师资格;其次,建议引入竞争机制,对有出国留学经历、科研创新思维突出、小儿外科教学能力高、临床手术技能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选拔至研究生导师队伍,从优化导师年龄层次、学术思维、创新能力等角度,打破传统观念,对于小儿外科研究生教育有明显帮助。

(3)优化教学课程安排 改变目前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提高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小儿外科研究生利用网络、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获取本专业最新进展,增强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利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进行本专业研究学术报告、临床疑难病例诊治、临床高水平手术演示等多种方式,使小儿外科研究生提高对本专业或某一研究方向的前沿和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在选修课程安排方面,增加一些对基础科研如:解剖、分子生物学或前沿科学:糖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等学科的安排,为研究生教育后期实验或临床科研来拓展小儿外科研究生的视野,提高其医学知识基本能力;另外在培养过程中,考核内容及方法需要多样化,从科研思维能力或临床技能提高的要求上,定期组织科研相关领域或科室其他指导老师进行适当的评议和总结,对教学内容、方式、研究成果及问题,适时总结并建立培养质量评估及反馈系统,均有助于研究生教育培养。

任何科研项目均由不同专业或不同领域的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共同实施。通过参与多中心或多领域合作,能够加强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和研究团队的协作意识。②临床型研究生需要导师在给研究生设定课题的时候,充分考虑目前条件尤其是本专业和科室临床优势,甚至可联合兄弟单位以及基础研究实验室了联合收集临床标本及基础研究工作,提高科研效率。因此,对于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以导师为中心,包含有分子生物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协作的指导小组。在指导团队内分工合作,努力提高科研水平。③

研究生的期中或中期考核内容可以从基础医学理论、小儿外科科研思想、临床基础技能、思想品德和研究成果等5个方面实施,因为报考小儿外科的研究生较少,小儿外科研究生的科研压力不大,就业难度低。因此通过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中期考核,对科研能力强,试验进度快,发表文章的数量及质量较高的研究生,实行适当的奖励,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他们之间的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有利措施,激发研究生内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优秀的科研或临床能力强的小儿外科研究生。④对于考核结果排名较后或完成较差的研究生进行提醒或适当采取的惩罚措施。

小儿外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在培养的第一阶段就应要有计划、有目的。根据研究生培养大纲,针对个体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并定期考核和督促实验进展和落实情况,避免培养时间的浪费,减少对研究生提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在基础课程学习及临床或科研时间的分配上,应各占一半左右时间,但不能完全分开,小儿外科临床实习或实验应该和基础学习互相照应,对基础知识学习以及临床应用均有很大帮助。目前,我国小儿外科研究生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及矛盾,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教训,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的道路,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临床中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儿外科重新焕发活力。

3 就业及思想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儿外科专业研究生就业,较成人外科或小儿内科来说相对困难,很多三级甲等医院没有小儿外科,只能选择综合医院中的小儿外科或儿童医院的外科就业,很多小儿外科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毕业期望的收入和现实和成人科室相比有较大差距,且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个人情感容易波动。加之社会对小儿外科专业的认识不足,期望和遇到的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导致较多的小儿外科研究生产生负面思想。⑤作为研究生导师或初级管理人员要和研究生之间加强沟通教育以及心理疏导,让小儿外科的研究生能够顺利毕业及找到理想工作。

通过深入交流,让小儿外科研究生充分了解科研能力及临床手术能力等技能的重要作用,希望激发其能动性,培养研究生的实验、手术、交流、语言等多方面爱好,可以多举办一些团队活动如:旅游等,增加研究生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目前的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环境下,培养研究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尤为重要,这些能力的锻炼能够提供更多的条件,为使小儿外科研究生在新的就业岗位上焕发活力,成为学科带头人奠定基础。

总之,随着小儿外科的不断发展,小儿外科专业的研究生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导师及研究生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及调整教育策略转变思想,对于提高小儿外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小儿外科医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施诚仁。小儿外科若干问题的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20xx.1(15):37-39.

② 刘晓黎,王晓玉,王远,等。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的途径[J].教学研究,20xx.10(17):154-156.

医学论文 2

摘要:就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目的而言,二者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二者都是从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出发,采取有关措施予以集中防治,旨在通过高强度的防护工作,减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虽然在日常工作中,内容与形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公共卫生需要统筹各项工作,其工作复杂性会相对较大,而预防医学则涉及更多的专业性知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大,但是二者相辅相成,兼容并济,才能切实完善公共卫生行业,并且为广大公众提供更为有效的健康环境。本文中,笔者则主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联系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旨在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建议,以此完善其工作水平,进而为公众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公共环境。

关键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联系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质量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这不仅给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要求,也使得公共卫生服务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而为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就应该理清公共服务与预防医学及其他交叉学科的关系,明确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形式,从本质上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为公众带来更为有效的卫生安全保障。

1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公共卫生服务是临床医学中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是通过评价医疗服务、落实医疗政策、完善保障措施等方法,来切实促进公众身心健康的服务模式。具体来说,公共卫生就是通过细化相关监测指标,对医疗机构、各级卫生组织进行综合考评,监督其工作,促进其进步的有效途径。而且近些年,国家也对公共卫生服务给予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深化公共卫生服务理念,并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杜绝形式主义,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贯彻了服务于民的工作信仰,而且不断健全相关体制,使得公共卫生服务可以有序开展,极大的解决了公众的健康问题。

但是就历史与现实来看,并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改革,也不会有一劳永逸的进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进程也将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因此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重大传染疾病仍然是威胁公众健康安全的首要问题,在今后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共卫生服务也应该以此为重点,加强防控,来降低其危害性;比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还很薄弱,并未形成统一的联动机制,出现问题后不同管理部门仍然存在推诿责任的现象,使得应急处理效力较低,不能妥善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对薄弱,财政投入、人力投入相对欠缺等。

2预防医学的内涵及特点分析

预防医学同样是临床医学重要学科之一,其可谓是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预防医学主要以环境、人群和健康为基点,并通过基础科学、环境卫生学、临床医学的理论研究结果,来探究环境因素与人类健康的细微联接,从而将其适用于人类,来找寻相关疾病的防治规律,秉持预防为主的。理念,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与进步。

而通过对预防医学进行深入学习,也可以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5]:①它所涉及的对象不单单是单一的人,还包括以区域划分的人群,特别是那些尚未患病的人群;②它重视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提出预防治疗有机融合的医疗理念,不单单强调理论的指导意义,还着重进行实践;③它重视人群、健康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宏观、微观统一分析的研究理念。

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联系

公共卫生服务与预防医学看似是两个分工明确、工作方向与内容大不相同的学科,但是二者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连接,而且也只有使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其各自的工作实效。笔者结合既往的工作实践,对二者的联系进行如下阐述。

①公共卫生服务是预防医学的实践应用。如果说预防医学是理论性的研究,那么公共卫生服务就是实践性的检验。二者的确并不可以混为一谈,虽然同样是为了公众身心健康,虽然同样是需要各界大力配合,但是预防医学更注重研究,研究环境、人群、健康的微观联系,即如何控制疾病发展、如何改善环境、如何确保公众健康,而公共卫生服务则主攻实践,采取相应措施,检验理论效力,不足之处及时反馈,并进行改正。因此也可以说,预防医学不论如何演进,都属于临床医学的分支,而公共卫生服务的不断发展,使得已然演进成为一种制度,一种保障国民身心健康的必要制度。②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结合相关工作实践来分析,可以说公共卫生服务涵盖了预防医学的部分领域,也就是可以将预防医学划分为公共卫生服务之内,但显而易见,这种说法相对片面,但却也是可以有效显明二者间联系的有效说法。通过预防医学的研究,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与发展,切实达到了防控的效力,因而可以说,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服务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保证其工作效力的关键。③公共卫生服务与预防医学都需要互相促进不断发展。预防医学需要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有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则需要预防医学指引发展方向。二者只有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效力,互相促进,不断发展,进而更好的实现科学化。

4结论

公共卫生服务决定着公共卫生工作的广度,而预防医学则决定着公共卫生工作的深度,只有广度覆盖到公民生活各个方面,深度达到切实防治卫生安全的程度,才能切实发挥二者的实际效力。同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既是保障公众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又是提高我国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广大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实践的工作原则,秉持

参考文献

[1]图尔荪如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关系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1):420-421.

[2]于允。浅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9):145.

[3]陈伟江。浅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关系[J].中国化工贸易,2014,(01):413.

[4]沈永林。浅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之间的关系[J].医药前沿,2012,2(02):395-396.

[5]储建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浅谈[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1,2(10):74-75.

医学论文 3

浅议高职院校医学行业英语教学

随着社会发展和岗位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的基础上,要求学习行业英语。根据调查研究,由于医学生各科学习任务繁重和课程设置要求,四川省大部分的卫生类高职院校在第一学年开设大学英语课(其他院校英语课程安排为1-2年)。而根据岗位需求以及学生需要参与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要求,我校现行两学期的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作为高职院校英语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认识到高职院校医学英语课程教学和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状。在本文中将结合我校护理专业的行业英语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护理专业学生的学情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1.求知欲强,学习自律性好。根据近六年的一线工作经历,我认识到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由女生构成,课堂纪律尤为良好。大部分同学能够很自觉地跟随老师的进度学习,课堂参与度高。对于布置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也较好。并且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和课后会就不懂的知识点向老师请教,也会和老师讨论如何能更好地学好行业英语。

2.学习气氛活跃,团队合作意识强。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独立学习习惯,并且团队合作意识强,这一点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规定任务的环节 组员间乐于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3.医学专业知识缺乏,对医学相关定义和概念理解不清。行业英语教学主要涉及到护理人员与病患及其家属,和其他医务工作者沟通的相关表达的教学以及医用文书的写法等。在这其中会涉及到医学相关定义和概念。而因为学生为大一新生,此时学习的医学专业知识较少,对对话、短文和写作部分出现的医学相关定义和概念理解上存在困难。而学生英语能力有限,要通过英文去理解和记忆就更困难了。

所以这就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根据工作经历,我认识到,造成学生学习行业英语吃力的因素有多个,但是在对比我校初中起点五年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会看到就算排除各种其他相关因素,医学专业知识对学习行业英语非常重要。比如,我校初中起点五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英语课程安排在前三年,其中最后一年开设行业英语课。由于在前两年的'时间内,学生积累了很多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在第三年学习行业英语时,对于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定义有清晰认识和理解。虽然初中起点学生和高中起点高职学生相比,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度、学习习惯和心理成熟度等不如后者,但是根据学生反馈以及考试结果分析,学习效果并不比后者差,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有更好表现。初中起点五年高职学生也反映除去医学专业词汇记忆难度较大,其他方面并不具有太大难度。

4.记忆医学专业词汇很困难。这是所有医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医学专业词汇复杂,且很多单词由多个字母组成。在老师引入构词法教学后,减小了医学专业词汇的记忆难度,但是也是因为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缺乏,对医学专业词汇的理解不够清楚,这也会影响记忆的牢固程度。

针对以上的教学情况,我总结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英语老师专业能力建设。可通过学校引进英语专业(医学英语方向)的老师、英语专业老师和护理专业老师跨学科集体备课以及英语老师参与护理专业相关知识学习,英语老师外出进修行业英语等,以此来促进英语老师专业能力的增强,弥补英语老师由于自身对概念不够清晰、专业知识缺乏,而不能对教学内容扩展和生动讲解行业英语的局限。

2.在课前给学生铺陈背景知识。老师在每次课学习之前,以视频、音频或者文字的方式让学生对本次课所学内容有所了解,主要是其中涉及到的医学专业相关知识,最好用中英双语的方式给出,方便学生理解。实践证明,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

3.建议在第二学年开设行业英语课程。从初中起点五年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很明显认识到医学专业知识对高职护理学生行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由于高中起点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且各学科学习内容繁多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将英语教学时间增长,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将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的教学分离开,在第二学年启动行业英语课程教学。并建议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全国医护英语等级考试,以此来促进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行业英语必定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实现公共英语向行业英语教学的顺利过渡和提高行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个高职英语老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医学论文 4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性治疗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血液透析患者不断增加,各地血液透析室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多,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如何加强血液透析规范化管理,确保血液透析医疗安全、提高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是血液透析从业人员和医学工程人员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血液透析由反渗水、透析液、透析器和透析机四大系统构成,其四大系统与临床医学工程密切相关,随着透析个体化发展趋势,合理选择透析液和透析器直接关系到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且离不开专业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严格的管理[1-5]。

1、医学工程人员工作职责

按照卫生部对透析管理的相关要求,2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至少配备1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保障临床血液透析治疗顺利的进行,应对透析室医学工程人员建立明确的工作职责。在透析治疗中,工程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持通讯工具通畅,做到随叫随到。在设备使用前应例行安全程序检查,包括水处理系统的检查和质控工作及透析机开机自检,发现故障及时排除[6]。按医嘱为治疗患者提供相应的浓缩液,配合护士调整相应参数。患者治疗开始时医学工程人员应主动巡视、检查透析机的运转情况,并认真做好机器运转、维修及保养纪录。机器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对患者治疗进行调整。透析结束后必须进行热消毒或化学消毒[7-8]。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透析液配比、除气装置、超滤量、血泵及漏血检测等关键步骤、部件的维护,对设备的维护、调整和零部件的更换均需详细记录,以便维修时能快速查找出故障,及时修复并重新投入临床使用。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参数精准[9-10]。

2、建立透析设备管理制度

制定规范化、制度化的透析设备管理制度包括透析设备档案管理、医学工程师岗位职责、血液透析设备使用及保养记录、水处理设备检测记录、血液透析设备维修记录以及血液透析设备消毒记录等,旨在提高血液透析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杜绝人为损坏,保证透析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对在用血液透析设备建立详细档案,要求医学工程人员在规定时限及时录入各类日常维护以及设备故障事件信息。同时,应定时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向主管部门提交分析报告,为设备维护、维修提供原始资料,对血液透析设备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的监测,保障血液透析设备的安全使用[11-12]。

3、加强血液透析设备维护保养

采取预防为主的主动维护是保证血液透析设备完好率关键性措施。血液透析设备需要专人管理,定期维护保养,按照厂商建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电导度、温度和超滤值等参数的校准。对每台透析设备建立独立档案,跟踪记录安装、调校、维修及保养等数据信息以便管理。

4、注重专业培训

目前,国内透析设备大多为进口设备,医学工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熟练掌握透析机电子机械方面知识。应组织血液透析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专业讲座,采用不同形式对血液透析专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必须加强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真正具备管理、保养、使用和维修能力。同时,医学工程师应定期对临床使用血液透析装置的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规范操作,减少由于工程电气性错误操作导致的机器损坏[13-14]。

5、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应用于医学领域,先进的血液透析设备不断更新和应用于临床[15]。运用科学的医学工程专业管理方式,保障血液透析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命安全是每个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责任。实施医学工程人员在血液透析科室定编、定岗和定位,使医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医学论文 5

科技论文标题有总标题和分标题之分,此文指总标题;标题亦名题目、论题或命题等。浏览书刊,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论文的标题;查阅文摘、索引或题录等情报资料,最先找到的也是论文的标题。 一般来说,读者总是以标题作为第一印象来判断和决定是否阅读论文。 一个好的标题,往往可以争取较大的读者群,进而使论文体现本身应有的价值。如何才能写出一个好的标题呢?下面为您介绍。

1 掌握论文的宗旨

首先必须明确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是介绍推广一项新技术研究及成果,还是一篇反映时代信息的综述或讲座;是一篇经验性总结,还是一则临床教训。 标题就是作者的心音。者看完标题,即可知道论文论述的宗旨,大致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符合读音口味,正是读者求索的。 原本不一定想阅读全文,看了标题以后,即刻产生一种非阅读全文不可的。兴趣。 如标题“抗癌药新进展”一看就知文章是一篇综述,作者的意图是介绍国内外研究抗癌药物的新方法、新成果,以便推广应用。 广大临床、药理、药学工作者以及肿瘤患者,一看标题,阅读全文的兴趣豁然而生。 如将标题改为“几种抗癌药物介绍”,宗旨不清、意图隐涩,大家

如何才能反映论文的宗旨,即如何使论文切题,不妨可选择下列办法。 文先于题,在已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先写成论文,然后再根据论文的主笔来拟定标题。 或先定标题,作论文,并可设想几个不同的标题,再根据论文的内容相互比较,择其中贴切、醒目者用之。 一般说来,前者常用于撰写回顾性分析、临床总结、病例报告等类论文,后者常用于撰写前瞻性研究、调查报告、综述讲座等类论文。

2 反映科技设计三要素

医学论文,尤其是科研性强、学术价值高的论文,必不可少“研究对象、处理因素、观察指标”三要素。 一个好的标题也必须反映这三个要素,才会对全文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读者初看标题就决定是否阅读全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标题是否反映这三要素以及三要素有什么独特可取之处。 如标题“核黄素对冠心病血小板聚集和心功能的影响”,其中三要素一目了然,且研究对象(冠心病)采取的处理因素(应用核黄素)比较新颖独特。 尽管此文属于基础研究文章,但临床工作者也不会贸然放手,如标题改为“横黄素在冠心病中应用”,即使有研究对象和处理因素,但缺少观察指标因素,就显得吞吐不全、科学性不足。 尽管此文是一篇好文章,但读者看了标题以后,感觉无多大意义,会一看了之。

3 意惟其多,字惟其少

论文的标题既要简短明确地反映论文的主题,还要与其他同类论文相区别,避免雷同,就必须坚持“意惟其多,字惟其少”的原则。 有些作者往往喜欢使用:×××几个问题、若干问题、几点意见,……。 诸如此类标题不但笼统、空泛、不醒目和松散,更易与同类论文混淆雷同,是一种败笔的表现。

标题的长短,究竟以多少字为宜呢其标准是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多一字显得累赘,少一字而又残缺不全。 既要惜墨如金,又要掷地有声,不可千篇一律地说多少字为好。 如标题“缺锌对幼儿食欲的影响”,字少意全,简洁明了,一看就知作者的意图,且易于记忆与引证。 如标题“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分别联用酚妥拉明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对比研究”,字多不繁,少一字就表达不清,读者读完后印象深刻。 万一标题过长,有一大串限定语,若删掉一些字,内容表达不清,此时可考虑加用副标题;但副标题少用为好,非用不可时才用。

4 注重中文基本表达知识

科技论文标题除了最基本要求——语句通顺以外,还要特别注重准确用词、恰当语法、语言习惯和合适词序等。 如标题“食道癌的自然环境因素规律探讨”,咋看语句通顺,但从中文表达知识来讲,存在许多不妥。 从语序上可以理解为食道癌产生的自然环境因素;显然,这是逻辑概念错误。 自然环境因素是食道癌的行为主体,是食道癌的因”,食道癌为其“果”,只有在题前加上“引起”二字,逻辑概念方准确。 自然环境因素很多,涉及范围广,作者不可能每一项都加以调查研究;实际上该文是观察研究居住环境与寒冷气候等自然因素,倒不如将标题中“自然环境因素”改为“气候与居住环境因素”更为贴切。 科技工作者探索规律、阐明机制、设计模型,确实属于工作目的,无可非议;倘若从几十例,甚至十几例所处自然环境因素就上升到“规律”或“机制”,就似乎显得夸大,标题不但没有余地可究,更觉得作者不够谦逊;不如将“规律探讨”删掉,改为“调查”或“观察”为好。 现在,医学上习惯讲“食管癌”,不讲“食道癌”,如同将“发热”讲为“发烧”一样,不规范不严谨。 诸类毛病,若在商品广告中出现,不足为怪,可在医学论文标题中出现则是不可取的,应特别注意。

5 严格对照主题词检查

众所周知,计算机检索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信息传播最快捷、最有效的媒介手段之一。 医学论文浩如海洋,在短时间内,要查阅想了解的文献,只有通过计算机检索技术方可达到,其中掌握主题词索引检索首当前冲。 各学科都有主题词词表。 标题命好以后,必须拿主题词来检查对照,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标题未把作索引时可能用到的字(词)包含进去,甚而一个都没有,那么这个命题是失败的;相反,验证则是成功的。 如标题“猪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与血流动力学监测”,其中“肝移植、麻醉、血流动力学、猪”均可在主题词表中查到,可作为主题词标引,验证后说明此标题是好的。?

标题应该用哪些重要的名词术语,才能把作索引时可能用到的字(词)包括进去,可以采取“反证法”来解决。 作者可以作如下设想;假如要在文献索引里去查阅与自己这一工作有关的论文,应该在哪些分类标题下查找,这些分类标题就是你要用的重要名词术语。

另外,缩略词、代号与数字在标题中使用时,也易出现错误;但掌握这些内容,相对较易,此处不再赘述了。

医学论文 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xx年1月~20xx年6月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诊断为下消化道肿瘤同时伴有心血管病。男25例,女23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3.5岁。

1.2方法

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加连续硬膜外复合麻醉。对患者进行硬膜外置管,经测量结果显示没有腰麻症之后对患者进行持续追加用药,得到满意的测量结果之后再进行全麻诱导。

2结果

患者中出现高血压危象3例,心律失常2例,失血量在500mL以上的6例,1000mL以上的2例,失血量在1000mL以上的患者同时存在大血管的意外损伤。其余患者的手术全过程均很顺利,全过程并未发现并发症出现。

3讨论

3.1循证医学理论与麻醉融合的过程

3.1.1术前提出问题问题可以包括多方面,例如麻醉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情绪变化出现的同时会引起血压波动的相关问题,以及输液输血的管理问题等等。除此之外,还存在关于高血压危象的预防问题等,以及这些并发症如何处理。此外,手术麻醉前怎样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等。

3.1.2寻找实证,收集证据针对以上问题,对麻醉操作规范等资料进行查阅,通过查阅资料寻找最合适的麻醉治疗证据。

3.1.3证据评价对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专家就麻醉治疗证据进行咨询,参考相关手术医生意见,评价过程中结合科学证据。尝试将循证医疗模式运用于消化道肿瘤手术的麻醉过程中,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总结。

3.1.4麻醉处理措施术前由泌尿外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中的医生共同组成手术协作小组,如果患者病情恶化并确诊为消化道肿瘤,那么手术协作小组可以在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决定手术之后,针对患者病情,对患者血压控制的实际情况以及血压扩容等相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制定出针对患者手术的最佳预案。

3.2心理治疗

患者一旦住院就可能 这时医护人员应该注意到患者的情绪变化,以一种高度的责任心与同情心对患者表示出充分的关心和爱护,积极帮助患者摆脱这些顾虑,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树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

4结语

作为医学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循证医学近年来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这方面的法律也越来越了解,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必须遵守循证医学进行治疗。本次研究将循证医学引入到消化道肿瘤摘除术麻醉中,取得非常好的疗效,但是始终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的完善。

医学论文 7

1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1.1人口学资料

有关资料显示,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与性别有关,同样情况的患者女性要较男性的生活质量水平要低,而且疾病对女性的情绪影响要严重一些,使女性患者的情感能力要低于男性患者。从年龄角度分析,年龄越大的冠心病患者其生活质量越低,其不仅表现在身体功能方面,对其心理功能方面的有较大的影响。另外,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与患者的文化水平呈正比,也就是说文化水平越高的患者,其生活质量也越高,其所需的治疗和康复时间也越短。

1.2疾病相关因素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心绞痛是临床上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主要表现是发作性胸部疼痛或不适,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行为活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监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稳定状态等因素,对于冠心病患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血压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冠心病患者都同时患有高血压,患者通常通过服用降压药的方式来保证血压的稳定,但长期服药会给患者造成经济、心理方面的压力,影响着患者的行为和情绪,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其生活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要优于心肌梗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并发症的出现是会对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1.3生� 所以,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方法和习惯,改善不良的睡眠环境,从而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以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脏康复训练也是帮助冠心病患者维持良好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指数和行为能力,但患者也要注意活动要定时定量,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另外,还要帮助患者约束和限制那不健康行为,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也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同时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随之有所提升。

1.4疾病认识程度和自我效能

患者如果能够对健康知识和信息有足够的认识,同样会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这样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和信心,使患者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可有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作为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和心理适应性的重要指标,它与生活质量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自我效能高的患者往往都很乐观有自信,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综合护理干预内容

首先,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其次,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在睡觉、饮食、运动等生�

3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1对疾病认识程度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内容里的健康教育,除了能够让患者了解与冠心病有关的基础知识外,还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有效地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为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昨于发送患者的生活质量。

3.2对自我效能的影响

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后,不仅增近了护患间的关系,也增近了病友间的关系,使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得到了缓解,增加了患者对战胜疾病勇气和信息,起到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预防冠心病的复发,从而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3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使患者的认知程度、自我效能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些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患者的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都与社会支持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家庭的支持对患者的影响最大,它能够起到稳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还能够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面对疾病带来的精神和、心理、身体上的痛苦,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从而起到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医学论文 8

一、教学设计和方法

(一)教学内容

由项目主持者制作急诊医学临床思维课件,根据急诊医学思维方法,选取急诊科典型病例,涉及不同病种,特别是在诊疗过程中有过失误和教训的病例,针对每一病例,设置5-8个问题。结合国内外进展制作相关内容诊治进展课件,进行一次小讲座。

(二)教学方法

1.授课:将进入急诊科的住院医生包括研究生(含七年制本硕生)、轮转医师及急诊科进修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在入科的第一周由指导教师集中授课,讲授“急诊医学的临床思维方法”。

2.自学:每两周一次将急诊科典型病例,事先发给每位医师,针对提出的问题,要求每位学员运用急诊临床思维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思考。

3.集中讨论:两周后将学员集中,围绕病例从诊断、组织会诊、急诊处理及如何与家属沟通等环节进行讨论,随后由指导老师结合病例进行一次小讲座。

4.测试:

5.统计学方法:将两次的测试得分汇总,进行比较,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学员34人,其中研究生8人,轮转住院医生21人,急诊科进修医生5人,分3组,每组10-12人,有30人参与了全部两次测试,有4人因值班未能参与第二次测试,以电子邮件发送到邮箱,完成后上交。研究显示二次测试得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但不同教育背景的学员之间无显著差异。

三、讨论

急诊医学的临床思维模式与专科的思维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取决于急诊医学的范畴和特点的不同。急诊医学的范畴包括现场急救,危重病医学,灾害医学及其他各科急症,其中各科急症和危重病的救治是院内急救的重要一环。医疗事故和纠纷往往发生在危重症或潜在的危重病人上,由于未及时识别及救治,往往延误抢救时机,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所以住院医师阶段,不论是否为急诊专业的医师,对他们进行急危重症工作理念的培养,使他们认识到危重症救治成功与病情的判断、抢救时间、处置流程密切相关,提高年轻医生对急危重症的识别及救治水平。急诊医学的培养首先应从急诊医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入手,使住院医师在刚接触到急诊工作时对急诊急救工作程序有一认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急诊医学思维方法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点:(1)救急,以稳定生命体征为主的思维方式。(2)动态的思维方式。(3)全面的、整体的思维方式。(4)从症状学入手的'思维方式。(5)“降阶梯”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已有许多急诊专业的专家进行过深入的总结和阐述,为广大急诊工作者所认可。本研究针对急诊医学临床思维特点,通过病例讨论形式,结合国内外相关进展举办系列小讲座,让学员既了解了急诊急救的思维方法又掌握了急诊危重病医学专业最前沿的基础和临床知识。通过为期2月的住院医生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培训前后两次测试得分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以病例为切入点,事先设置若干问题,让学员自由讨论、自行查阅资料,从而解决问题。本质上类似于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有研究表明学生对PBL教学法满意度较高,当学生或住院医生接受调查时,他们对PBL课程更感兴趣;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满意度。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以临床问题为主导对实习医师及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培养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尽管有许多优点,PBL教学法也有其缺点。研究表明部分学员难以将从一个案件中学到的基本概念推广应用到其他的情况之中。为了解决这个缺点并保留PBL教学法的优点,Ghosh对一年级学员的生理课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课堂集中授课与病例导向的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模式相结合,使学员既学到了生理学基础理论又使之与临床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此种教学模式很受学员欢迎。本研究结合国内外专家的教学经验,对住院医师急诊医学临床思维方式的培养也是从临床思维的概念开始。例如,针对急诊科一例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的案例,因值班医生未能判断病情的严重性,而延误抢救时机,最后死亡的病例。给出问题是:(1)请问:此案例医生有没有责任?(2)医生的问题出在哪?(3)如果是你,该如何处理?为什么?(4)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应与哪些疾病鉴别?(5)为明确诊断应紧急做哪些辅助检查?(6)此病例涉及哪些急诊思维方法?通过问题的讨论,引导学员正确有序的思考与处理,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脓毒症治疗新进展讲座,重点是与急诊相关的6小时内集束化治疗,强调急诊科在拯救脓毒症运动中的重要性。使学员对脓毒症有一系统了解,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不论在何场合遇到此类病人不至于延误抢救时机。本研究虽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临床教师的时间,但极大的提高了住院医师的病例分析能力,较好的掌握了急诊领域里的常见病症的思维方法,本课题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受训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的测评,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四、结论

本研究是以病例分析为导向将PBL教学法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住院医师的急诊急救工作思维方法,可极大的提高住院医师在急诊情景下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适应急诊工作。

医学论文 9

中医与西医人才培养界限不清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是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现代中医学生接受的是大班式的教育,与西医学生无异。

在中医课堂上,传统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被搁置一边,转而学习西医的病理生理及细胞等医学知识,中医课堂上大量讲授西医知识、理论,使得学生的中医理论知识匮乏。加之中医是一门重视实践经验培养的学科,缺乏实践经验、远离临床实践的结果便是中医学生毕业后看不懂舌苔、不会切脉,诊断疾病依旧是靠化验单、听诊器。

中医与西医医疗服务界限不清中医采用从天到人的思维方式,借用阴阳五行学说去认识人体,中医相对西医疗效较慢,且大多数中药煎熬麻烦、制炒复杂。因此,大多数的患者倾向于选择西医,这只是中医药本身性质,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医医疗服务的主体中医院的经营模式与西医院界限不清。这主要体现在今天之中医医院,乃是仿照西医医院的做法,抛弃了自己的发展规律,最终导致中医优势的丢失。甚至有学者断言,截止目前,我国已无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医院。一大批的中医院西医化,中医院的诊疗业务,主要靠西医仪器检测与化验来查病、主要靠化验单数据来断病、主要按西医思维与理论来治病、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验治疗效果,医疗机构普遍重西医轻中医。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逐年萎缩、中医院门庭冷落。有学者调研统计,目前一些中医院的中医药收入仅占业务收入总量的40%,综合医院的`中医药收入在医疗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则更低。

法律对中医药资格管理混乱首先,从中医药的资格准入来看,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所考内容有不少是西医内容,而在当前中医高等教育模式下,西医是中医专业者必修的课程,中医类职业医师考试中的西医、药理基础成分比重也在五成左右,中西医含混不清。其次是规范中医药的法律文件繁多,中医药管理缺乏统一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医药立法取得磊磊硕果。既有如《中医药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等专门规范中医药的法律文件,也有对中医药同样适用的其他医药类法律规范,如《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然而,也正是因为中医药立法繁多,从而导致中医药法律分散,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中医药管理现状的出现。

医学论文 10

论临床医学检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几十年来,我国的临床医学取得了稳健并且快速的发展,随之一起发展的循证医学也在临床医学中起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临床检验学科已经从 医学检验 向 检验医学 发展,检验科不再是以往的辅助科室,其渐渐的在与临床相关联,已� 医学检验是一门运用科学的现代物理化学知识和手段来进行医学诊断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科学的实验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医学检验涉及了基础医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管理学等诸多的科目,运用这些学科可以快速的准确的为疾病提供诊断的确实依据,是现代医疗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临床医学检验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便在中专卫生学校开设了医学检验的专业,借此培养初级、中级医学检验相关人才。1983年有相继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了本科医学检验的专业,并为我国培养出大批的医学检验相关高等人才。直至今日,我国的医学检验相关人才的培养体系已经初步完成,形成了一套专业的人才培养渠道。现已经形成了目标明确,具有普通检验本专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医学科学学位)、本硕连读七年制(医学专业学位)、成人检验本专科、高职检验本专科等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这种完善的人才培养体�

我国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起步较晚,但部分学科以及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质控体系。目前,分析前质控、分析中质控和分析后质控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良好发展,其已经可以基本的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和经济增长,我国也在大力的运用国际信息技术交流,学习和引进医疗发达国家的先进专业技术和检验设备。

我国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管理的不合理:目前,许多医院的资源管理工作做得不好,其具体体现在:人员编配不合理(存在部分岗位人员配置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和医疗设备的编配不合理。人员编配不合理导致了检验队伍的松散,相互之间不能形成有力的合作,检验过程存在着误操作和不合理,导致了检验结果的误差。而且这种人力资源编配不合理现象还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同一医院内重复配置人员设备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人员配置的分散,还会使得整个体系得不到统一的管理,使得医院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

检验医学理论体系不全:虽说近年来我国的临床医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医学检验领域在发展上主要集中于硬件的建设上,更加倾向于设备的更新换代,反而忽视了对于检验医学理论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的医学检验只能算是 实验医学检验学 其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新的理论体系。针对医学检验问题上的科研能力较低,相关人员的创新(科研)意识淡薄,这种现象已经阻碍了检验医学的良好发展趋势。

质量控制不到位:没有良好的质量控制不仅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其还可能误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给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质量控制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重视,但部分检验人员因为现代化设备的发展和应用,开始逐渐的淡薄对将质控工作的重视。

临床医学检验未来的发展趋势

提高人才素质:我国的检验医学正向着信息化、自动化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根据社会和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来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检验人才。首先,临床医学检验的检验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其中包括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物理化学等相关的知识。其次,临床检验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设备操作技能,设备操作的规范可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最后在教育上还应当进行引导,努力扩宽临床检验人员的相关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当对其它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

加强信息化建设:新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是新世纪的发展趋势,目前许多行业都运用了信息化,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临床医学检验领域中建立以收集加工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目的的信息系统已是必然趋势。其主要表现在实验室的将会采用更多的自动化方式传递检验结果,并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将检验结果传递与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甚至实现院与院、市与市和国际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促进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向自动化发展:现阶段,国内的大部分检验科室的各类自动化分析仪器都是单机的自动化,而发达国家的检验仪器发展的趋势是将相连的机器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即为自动化。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检验学的提高,很多以往靠人工进行的检验科目现在也逐渐的被自动化仪器所代替,其检验的速度和检验项目的数量都比以往要大大的提高。这便是我国未来医学检验。

医学论文 11

对“垃圾”论文的认识 当学生们了解到某些(甚至可能是大多数)发表的论文应当扔进垃圾箱,肯定不能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时,他们通常感到很惊讶。本文第一个框图内列出了论文被有审稿程序的杂志退稿的某些常见原因。 目前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大多数都或多或少按标准的IMRAD 格式撰写:即前言(作者为什么决定进行这项研究)、方法(作者如何进行这项研究,怎样分析所得到的结果)、结果(作者发现了什么)及讨论(得到的结果有什么意义)。如果你要判断一篇论文是否值得阅读,你应该审查这篇论文方法学部分的科研设计,而不是审查该研究假设的重要性、研究结果的可能影响或讨论的深入程度。 严格评价 许多循证医学的教科书2-6和JAMA杂志上发表的Sackett及其同事撰写的医学文献使用指南7-21,都详细介绍过对科研方法的质量进行评价(严格评价)的方法。如果你是一名有经验的杂志读者,这些作者提供的结构式审查单绝大部分具有自明性。如果你不是这样,则请试着回答下列基本的问题。

问题1: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作者阐述了什么临床问题?

一篇科研论文的前言部分应当简明扼要地说明这项研究的背景。例如,“Grommet插入术对儿童是一种常用的操作,因而有 在这个说明之后应该接着对已发表的文献做一简要的回顾。作者应在文章的前言中明确说明要进行检验的假设,否则应该在方法学部分明确说明。如果假设是以否定的方式表示的,如“在最大剂量的碘酰脲治疗中加入二甲双胍不能提高对Ⅱ型糖尿病的控制”,则被称为无效假设。 当一项研究的作者开始进行研究时,他们很少真的相信他们的`无效假设。作为普通人,他们通常开始去揭示所研究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差异。但科学家采用的方式是,“让我们假设没有差异,然后努力去否定这个理论”。如果你遵循Karl Popper的教导,这种假设-推导的方法(建立无效假设,然后进行检验)是科研方法的最基本的要素22。

问题2:进行的是什么类型的研究?

首先,确定这篇论文是描述一项原始研究,还是一项第二手(或综合性)研究。原始研究报道第一手的研究资料,而第二手研究是对第一手研究进行汇总并从中得出结论。医学杂志所发表的绝大多数研究为原始研究,通常可分别归入以下3类:

实验:在实验中, 实验措施是在模拟和控制的环境中在动物或志愿者身上进行;

临床试验:在临床试验中,首先对一组病人给予干预措施,例如药物治疗,然后对这组病人进行随访,观察他们发生了什么情况;

调查: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在一组病人、医务工作者或其他某些人群样本中进行某些检测。 本文第2个方框显示了用于描述研究设计的一些常用术语。 第二手研究包括: 综述,可以分为:

(非系统性)综述:总结原始研究;

系统性综述:按一种预先确定的严格的方法对原始研究进行总结;

汇总分析:对一个以上的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指南:从原始研究中得出临床医生应如何操作的结论。

决策分析:应用原始研究的结果建立概率的树状结构,供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对临床治疗作选择24-26。

经济分析:应用原始研究的结果确定某一项治疗措施对资源的应用是否合理。

问题3:科研设计是否适合于这项研究?

对这个问题最佳的阐述方法是考虑这项研究涉及到哪个大概的科研领域。

绝大多数研究都是有关下面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大概的领域。 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参加者是按照一种程序(类似于投掷硬币)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如药物)或另一组(如安慰剂治疗或另一种不同的药物)。两组都被随访一个特定的时期,并按开始时所确定的研究结果(死亡、心脏病发作、血清胆固醇水平等)进行分析。一般而言,除了治疗措施外,两组都是相同的。因此,从理论上说,研究结果的任何差异都归因于治疗措施。 有一些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试验并非随机试验。随机分配在这些试验中或许是不可能、不现实的或是不道德的——例如,比较婴儿在家中出生和医院中出生的结果。更常见的是,缺乏经验的研究者比较一组(如病房 A中的病人)和另一组(如病房B中的病人)。应用这样的设计,根本不可能在统计学的水平上对两组间进行合理的比较。 回答诸如下列问题应该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对某一特定的疾病,所研究的这种药物是否比安慰剂或另一种药物效果好? 对某一特定的疾病,宣传页是否比口头建议能更好地帮助病人对治疗方法作出明智的选择。 但应该记住,随机试验有一些缺点(见框图)27。还应该记住,随机试验的结果在适用性方面有所限制,这是因为排除标准(确定哪些病人不应该进入研究的原则)的偏倚;纳入标准的偏倚(从不能代表这种疾病的某一人群中选择研究对象);拒绝给予某些组群的病人知情同意的机会以便纳入该研究28;仅仅分析预先确定的“客观”的终点结果,而可能排除了干预措施质量的重要方面;以及发表偏倚(选择性发表阳性结果的研究论文)29。 目前,医学杂志报道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有一个推荐格式30,如果你在撰写这方面的论文,应该尽力遵循它的要求。

医学论文 12

摘要:在培养医学研究生成为具有高尚的科学精神、恢弘的人文修养、创新的思维素质和辩证的思维能力的社会骨干人才。在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抽象、脱离医学实际,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机制,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融入人文教育等途径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医学研究生;创新途径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面向理、工、农、林、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科性质看,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分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本性、认识和变革自然的辩证过程及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教育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功能。[1]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医学研究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科技观,而且在形成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科研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 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材问题。目前国内各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本门课程统一使用郭贵春教授主持编写的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20xx年版)。包含绪论和五个章节,分别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这本新教材与以往使用过的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

在20xx年以前,各个高校的《自然辨证法》课程自主选择、使用教材,可供选择的版本丰富多样,大部分教材在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四层内容体系上编写得比较完善,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程的核心主线和内在逻辑结构。但是,有的教材在编写时内容不够深入浅出,理论性太强,案例资源缺乏针对性和前沿性,无法适应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以这样的教材为模本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容器,拼命往里填充既定的知识,把科学教育扭曲成一种高度浓缩的科学知识教育,其直接后果是科技人物、科技事件、科学精神� [2]

许多医学院校选用《医学辩证法》作为参考辅助教材,采用由国内多所医学高校联合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医学实际,注重医学临床辩证思维、循证医学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尽管现存的教科书版本较多,选用教材丰富,但结合医学专业实际的教材可选性少,很多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内容抽象,与医学实际脱节,即使有部分医学案例,但内容陈旧,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有的教材内容还存在严重的老化现象,不能及时反映最近时期的医学前沿问题,大多数案例资源是十几年前的内容,导致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难以把握到辩证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的精髓。

1.2大班教学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后,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各高校都普遍采用大班课堂教学。《自然辨证法》普遍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平均150人/班的大课教学方式给课堂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增加了一定难度,给教师上课时的课堂控制带来很多困难,难以采用研讨式、PBL教学法等课堂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大班教学中经常出现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迟到或早退等违纪现象,教师在课堂管理时感到异常棘手。任课教师能否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一方面与课程提供的内容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教师驾驭和控制课堂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并讨论课堂控制问题对提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的自然辩证法大班教学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3考核问题。采用课程论文或调研论文的考核方式比较普遍,可由教师推荐论文选题,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有的教师采用课题调研方式,将自己的课题分配到班级,吸纳部分科研水平优秀的研究生进入课题调研组,将研究任务细化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在针对课程论文考核方式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上交的课程论文并不是在认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独力完成的,而是以应付的态度采用过度抄袭的方式完成论文。通过与多个学校的交流与对比,发现课程论文考核的方式所取得的质量和效果甚微。20xx年在我校的本课程论文考核中,存在60%以上的学生上交论文存在过度抄袭问题。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在期刊网上打印论文,连原作者的姓名、单位等个人信息都来不及删掉就上交给老师。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过度偏重,认为自然辨证法是选修课,平时忙于科研或实验,没有时间去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考前应付式地上网抄袭一份作业,如果教师要求不严格,许多学生的。抄袭作业通过考核,会导致多届学生的学风和考风松懈,进而严重影响了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单一的考核形式及结构不合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无法达到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的。

1.4学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够明确,在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医学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课没有实际意义,纯属浪费时间。在这种“实用主义课程观”的影响下,学生没有从心底里接纳自然辩证法课程,旷课的学生较多,上课时看专业书或英语书的现象不少,课堂参与不积极,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动力。

1.5教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与学科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师数量少、教师专业背景普遍文科化、自然科学知识比较欠缺,教材内容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3]理论讲授的模式存在着单向性和机械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知识,讲授的时间占了课堂的大半部分时间,学生的参与活动较少,主动获取、形成和发现知识的过程被忽视。授课内容抽象单调,形式和手段单一,理论与现实脱节是自然辩证法课程无法进入学生内心的关键原因。大部分教师的学科背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哲学专业,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相关背景,在联系医学实际时存在医学知识的储备不够深厚,医学理论的功底亟待加强的问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必须有足够的医学相关知识,才能不断增强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吸引力,让这门课程凝练出“精彩一课”的效果。

2 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创新途径探索

2.1利用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贴身化。即联系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增添兴趣与效果。进一步展现自然辩证法原理与工学、医学及军事等具体学科领域契合的意义。主张在示范教材参照下,自主选择教材。[4]密切联系医学实际制定教学大纲,坚持医学与哲学融合的原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大纲的编写上,为了突出医学技术的特色,可融入《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结合其他人文类的课程加以整合。编写全国“一本通”的统一教材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个学科专业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的需要,编写“一纲多本”的自然辩证法教材则成为各个高校任课教师的热切期盼。[5]

教学大纲的内容突出了三个特色:一是紧密结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实际,将《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等内容融会贯通,渗透到自然辩证法的教学设计中,更突出本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是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思想角度新、教学专题性新、案例资源新,突出本课程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三是紧密结合《医学技术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其他交叉学科的内容,突出本课程的外延性、趣味性和研究性。如在医疗技术伦理方面,不仅要跟学生讲清其内涵,还要讲授其主要内容。在医学高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要谨防“医学技术主义”的影响。

2.2优化教学设计:一是内容结构的设计,打破教材的逻辑结构,贴近医学专业实际。如在讲授技术观时,整合有关技术伦理的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最优化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从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角度,思考“技术决定论”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探讨医学技术价值、医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两重性及现代医学技术伦理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可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把医学、医学伦理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内在地统一起来以拓展学生的视野。[6]让学生明确,医疗服务是终身职业,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伦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医学技术奉献给社会。

二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查找网上大量的相关资料,精选趣味性的图片,如讲授远古时期的自然观,人对自然的膜拜,运用一些国内外的古代巫医图片配图说明,学生对这些知识从未了解过,经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提升了学习注意力。精选一些给学生带来极大思想震撼的视频资料,通过正反对比手法,使学生领悟到人与自然的终极和谐才是一种精美意义上的生态自然观。每一专题都设计“影视推荐”栏目,将新近的、优秀的、典型的节目介绍给学生,增加了学生对自然辩证法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拓展。

三是分组讨论设计,一般来说,单个问题提问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课堂积极性难以调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把问题分化成多个小问题,实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主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多结合医学专业和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与专业背景密切联系,有助于医学背景的专业知识与自然辩证法理论相互交叉和渗透。如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时,引导学生讨论古代自然观在历史上对中医和西医的不同影响;收集资料讨论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的表现及现实意义。在讲授科学本质时,组织学生辩论中医学是否是科学的;谈到技术的价值和伦理时,引导学生讨论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福还是祸。

2.3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导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自然辩证法》教材涉及创造技法的内容很少,我们结合医学创新案例,多方面介绍医学创造方法。使学生实现从记忆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飞跃。增强学生运用方法的自觉性和提高他们运用方法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7]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课程论文题选、推荐书目、优秀影视等科研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课前给学生布置讨论主题,学生利用收集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同认识。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方法论的教学中,突出方法论教学的哲学特色,把各种具体的医学研究方法归入医学思维方法范畴,通过医学假说和医学发现与探索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深刻揭示各种思维方法在医学领域的运用。

2.4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即“平时成绩+分组讨论+期末考查”模式,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0%,由课堂表现和考勤情况组成;分组讨论占30%,按照自愿原则组成10人小组,自主选择讨论主题,上交讨论报告和记录。期末考查占50%,实行开卷考查,出题方式比较灵活,重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原理、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分组讨论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团结协作,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本学期的考核创新机制的实践,学生的学风和考风实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上交的小组讨论作业反映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2.5融入人文教育。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在蕴含着医学与人文、医学与哲学相融合的特点。现代医学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医学在技术上的高度发展纵然给人类传来了福音,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困惑。加强医生的人文关怀意识,需从重视医学院“未来医生”入手。欧美发达国家也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列入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已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但内容仅占5%的比重,远低于美、英、法等国25%的水平。由于教材不成熟、教学经验缺乏、师资力量不够等原因,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还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教学效果尚不理想。

现代医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更多的并不是在医学本身,而是在医学科学化后的一些副产品和现代社会商业化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生意识到,要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或医学家,仅仅凭借医学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需具有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增加人文知识的相关教学资源,如医学大家的介绍、医学发现和发明、药物研究的相关历史等案例,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人文探究,促进科研思考。 自然辩证法可以从“仁心”和“仁术”两方面来提高医

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文精神贯穿自然辩证法教学始终,以鲜明的人文案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仁心。要促成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融合,首先应给科学技术一个准确的人文定位,如果说医学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技术,有失偏颇。在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内容讲授时,引入医学的价值有关内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最能彰显医学的真谛?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医学是一门“人学” ,而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不但要有治病的能力,更要有安慰人的艺术,“医乃仁术”是医学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探索医学难题时,应考虑病人的需求,注重生活质量,如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并不总意味着治愈,还包括体恤和减轻痛苦。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如何将一般原理与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联系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的效果,是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们一直探讨的问题。在教材的创新方面,需要很大程度突破传统教材的体系结构,突出医学高科技应用的问题。目前在医学领域呈现出与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紧密结合的优秀成果,甚至还呈现出具有中医特色的自然辩证法教材,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医院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医学实际融入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组建一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师间的密切合作、学科互补,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程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学军,张 磊,吕卫东。创新型教学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的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xx,25(1):109-112

[2] 肖健。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培养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的体会[J].南方医学教育,20xx(1):38-41

[3] 徐治立,刘 敏。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xx,26(2):123-125

[4] 徐治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xx,24(1):105-108

[5] 张宗明,张艳萍。结合研究生专业的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xx,26(9):97-100

[6] 郭德君。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的例证探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xx,31(4):56-58

[7] 裴晓敏,万洪英等。拓展公共课教学视野 提高研究生创新素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xx,(2):49-52

医学论文 13

近年来,随着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许多高等院校以及医疗机构开设微生物学实验室。但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也是现实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管理的疏忽可能会造成工作人员感染、微生物外泄污染、危害社会等严重问题。

2003年春季,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爆发,多地的实验室出现人员感染SARS病毒的事件,把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的问题再一次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因此,认真研究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特点

微生物学实验室作为进行试验和科研的场所,操作者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因素。作为学生试验教学的场所,微生物学实验室所接触的有害因子虽然没有临场科室多,但其安全性同样不可忽视。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学生大多为初次进入医学院的新生,其医学知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病源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需要重视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近年来,随着相关科学的发展,实验室的使用率不断增加,人员流动增加,这些都增加了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难度。

2微生物学实验室内的感染

实验室中的感染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中的意外;

(2)实验室气溶胶的产生和传播;

(3)接种环、吸管、针头及针筒的使用;

(4)离心、匀浆、混和及振荡等操作。微生物的感染途径主要有El腔、呼吸道及皮肤粘膜等,而引起感染所需微生物的剂量又与感染途径有关。因此,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强化无菌操作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挑取、分离、培养、生化反应、检查等操作都需做好无菌操作,正确的处理吸管、试管、培养物等传染性材料,正确的使用各种消毒器械。

3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1增加操作者的安全意识首先实验室的所有人员要认真掌握本实验室所涉及的所有标本的来源、致病力、传播途径以及防范方法等,制定相关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具体包括制定微生物实验室的相关标本操作规范、实验室的环境消毒,对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标本的保存使用等。对新的病原体标本进行研究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与责任感,充分评估新样本的危险性,制定相关安全措施。

3.2实验室的准入制度及规章制度实验室的入口需设立醒目的警示标牌,非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进入,不得随意让非实验室人员参观。在进入实验室后,所有人员需遵守实验室规则:

(1)所有进入实验室人员需穿着隔离衣,在试验结束后,需将隔离衣反折好放入指定位置。

(2)除外个人所需的书籍、文具外不得将其他的个人物品带入实验室。

(3)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喝;不得吸烟、嚼口香糖;不得将手指触及头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口周围。

(4)实验室内不得打闹、高喊、随意走动。

(5)对实验室内的器材妥善使用,如有破损立即报告,不得私自妥善处理。

(6)污染物及危险物品需放入指定容器,专门处理;离开实验室前需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检查水、电、电器是否关闭,使用消毒水洗手后离开实验室。

3.3实验室内的菌种管理根据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存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实验室的菌种保存规程:

(1)设置专门的冰柜保存菌种,进入实验室的所有菌种都必须购自正规单位。

(2)对一、二类菌种设置专门的冰柜保存,建立实验室的菌种使用记录,制定专人负责,防止菌种丢失。

(3)使用菌种时要采用严格的防范措施,严格操作规程,防止菌种传播。

(4)对危险品及剧毒品需由专人、专柜保管、上锁,防止其被盗、误用或泄露。

(5)对所有的废弃物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并严格遵守以上规程。

3.4实验室内的仪器管理为维护实验室仪器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

(1)对冰箱及超低温冰箱内保存的所有容器都必须注明标签,记录有内容物的科学命名、贮存时间及贮存人。清理冰箱时需携带面部保护罩及厚胶手套。

(2)离心机在使用前需检查离心管是否破损;离心结束后,需要等离心机完全停止后再开盖;若离心前发现有离心管破碎,均需行消毒处理。

(3)使用生物安全柜时,需一次性放入所需物品,表面通过70%的乙醇消毒,打开风机5~lOmin后再操作。若感染性物质流出时,以减低气溶胶产生方式消毒灭菌。试验结束后,对安全柜内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关机前运行5min,净化残余气体。其他如恒温箱、高压消毒器等器械需按时进行检查清理。

3.5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实验室必须具备必须的清洁消毒用品并及时检查补充,清洁和消毒均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遵循先消毒后清洁的总原则。在消毒处理时,遵循及时、彻底、有效的原则。为保证消毒效果,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使用相应的消毒方法。实验结束后,所有的实验台面及实验器材表面需要使用消毒液消毒,及时通风,并定期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当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小于原照射量的70%时,需找专人进行更换。

3.6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需及时安全的进行处理,以防止人员的感染及污染事件。实验室主要污染材料有三大类型:

(1)可丢弃的材料如废纸、废液、破碎的器材等;

(2)可处理后再使用的材料如剪刀、镊子、工作服等;

(3)被污染的设备,如离心机、恒温箱、震动器等。对于实验室的污染材料根据不同材料和利用价值的处理方法大致为:化学消毒、高压蒸气灭菌、焚烧灭菌三种。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常规消毒;盛放生物废物的容器要防漏,放在专用灭菌袋中灭菌;尖锐破损物的放置容器要坚固并且不易刺穿;所有能消毒的物品在送出实验室前尽可能用的硬质容器盛放;盛放生物废物的容器在送出前进行一次高压消毒处理。

医学论文 14

关键词:中医骨科疾病;解剖学;疾病发生规律

中医骨科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研究任务是如何预防和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及内伤,从古至今都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支重要学科。而医学解剖学是西� 所以,中医骨科大夫应当掌握一定的解剖学基础知识,认识人体内各主要系统的解剖关系,了解每个骨的位置、形状,与其相毗邻的各软组织的名称、位置、走形,各软组织与骨的解剖关系,以及各软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各骨的营养支持血管,运动和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认识骨科疾病的发病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以实施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此篇文章以解剖学的角度考虑,仔细分析了当骨科疾病发生时其发病部位,移位方向,周围软组织损伤等情况,从中发现了一些疾病规律,特在此详述以证明在中医骨科的学习中应该掌握一定量的解剖学基础知识,才能更高的服务病人。

1.解剖结构特点与骨科疾病好发部位的关系

人体在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薄弱的解剖部位,而这些位置往往是中医骨科疾病的好发部位。

1.1骨的结构特点与骨折发生的部位

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两者的组成成分,质地,硬度都有明显的改变,而两者的交接处往往是骨折的好发部位,比如肱骨外科颈、股骨大小转子间。骨在生长的过程中,为适应相应的切力,骨干形状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锁骨呈倒的“S”型,内侧向前凸起而外侧向后凸出,骨折好发在此的交界处;胫骨的中上2/3横切面为三角型,下1/3呈四边形,两处的交接多发生骨折。而且,不同的骨组织之间,其活动度和范围有很大的差异。当发生剧烈或大幅度的活动时,由于突然强烈的拉力,常导致关节的损伤而发生骨折。此种骨折较多发生在脊柱的关节,其中以颈6、颈7和胸1,以及胸12、腰1和腰2之间最为常见。

1.2关节的结构特点与脱位的关系

脱位是指骨之间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改变,造成其相应的正常功能障碍。关节周围一般都有关节囊和关节韧带附着,还有肌肉覆盖,形成稳定的关节关系,故不易发生脱位。但有些关节因其结构特点,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当给予一定的外力时,关节容易从不稳定的部位脱出,形成脱位。肩关节最易发生脱位,关节囊的前下方缺乏肌肉和韧带覆盖,易发生钱下脱位。肘关节囊的后壁较薄弱,所以易发生后脱位。

1.3 解剖结构特点与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在人体中,许多软组� 现将易发生摩擦的。软组织及其发病原因总结如下,见表1.

2 肌肉收缩的方向决定了骨折移位的方向

骨折移位方向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肌肉收缩的方向是其最重要的因素。骨的运动是由附着在其上的肌肉通过收缩引起牵拉力而形成的。当发生骨折时,肌肉的牵拉势必引起骨折的断端向着肌肉收缩的方向移动,决定了骨折的移位方向。因此,熟练掌握各个骨上肌肉的附着点,收缩方向,有助于诊断骨折的移位方向和类型,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中医骨科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锁骨骨折 锁骨的内外端侧附着不同的肌肉,内端为胸锁乳突肌,外端则是胸大肌。当发生骨折时,内侧肌向后上方牵拉,外侧肌向前下方牵拉,造成锁骨的航向移位。

2.2 髌骨骨折 髌骨质硬、较厚,直接撞击不易发生骨折。其骨折多由间接暴力,主要是股四头肌的强烈牵拉引起。股四头肌收缩时,其肌腱产生向上和向下的拉力,导致髌骨分裂移位。

3 骨毗邻内脏器官损伤的原因

在骨的周围常常毗邻人体内重要的内脏器官,比如肋骨构成桶状结构保护胸腹部内的重要器官,但当它们发生骨折时亦会导致这些器官的损伤。

(1)肺损伤:肋骨的骨折断端刺入肺部,引起气胸、血胸或者血气胸,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而且还常会造成肋骨下缘的肋间神经和血管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

(2)肝、脾损伤:严重的肋骨骨折,还会导致下缘肋骨损伤左上腹部的脾脏和右上腹部的肝脏,这些器官破裂引起机体大出血,导致休克。

(3)膀胱及尿道损伤:膀胱位于骨盆内,当髂骨、骶骨等发生骨折,刺破膀胱,损伤尿道,引起血尿和排尿困难。而且,骨盆骨折最易导致大出血,引起休克,病情凶险。

(4)直肠损伤:骶骨骨折,刺入直肠,引起便血、下腹部疼痛。

从以上可以看出,解剖学作为一种基础学科,对于研究中医骨科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它不仅与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还关乎着疾病的变化,并发症以及预后等规律。在现在中医衰落的大环境下,我们中医临床医护人员应当认真学习西医解剖学,掌握一定的解剖知识,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毗邻关系和各器官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清楚层次,从而更好的服务患者,提高中医在大众人民之间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卫建民,王小明,王凯军。开放复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26例[J]. 陕西医学杂志,20xx(02):102-103

[2]陈玉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损伤的治疗体会[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xx(01):154-156.

[3]林强,晁建虎,刘东钱。膝后内侧倒”L”形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侧柱 骨折临床体会[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xx(12):87-88.

医学论文 15

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为主要目标,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诊疗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文章分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导师配备情况、临床技能培养、科研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教育等多方面,探讨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自20xx年,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但许多因素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例如培养模式单一,仍沿袭科学学位培养模式,考核指标不严格、忽视临床技能的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从学校到医院、科室均缺乏管理制度上的统一和连贯,不仅缺乏有条理的监控和测试机制,相关科室多缺少专业、规范的临床技能培养和教学培训计划等。我院自20xx年获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办单位,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不断对培训计划及培养过程进行调整及改进,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1]。具体包括:设置科学合理课程体系,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体系、科室轮转培养和考核体系、综合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执业素质及未来临床工作适应力有积极作用。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的内容

1.1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及其指导制度建设

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是保证专业学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2]。大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师德水平、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指导水平。成立以导师为中心的指导小组,采取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科主任负责管理、导师负责指导、指导小组成员分工指导的集体培养制度,避免单一的导师负责制的弊端,使之利于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1.2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

利用我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跨专业、学院选课,进行通识教育,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将来适合更加复杂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我院建立有组织完备、规范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建立了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大力改善研究生教学、科研条件,设立学术成果奖励基金、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基金,激励研究生作出创新性成果,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以人为本、高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体系[3,4]。如建立学院、培训医院教学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节点相互通报制度;学生考核成绩向学院、培训医院同时报告制度;建立学院、培训医院教学质量互相监督制度。要求教育管理人员加强对专业学位的认识,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首先要保证培养出一名好医生,应该让学生做医生成长过程中所应该做的事情,主要就是规范的临床培训与实践(更规范严格的医学本科毕业后教育)[5]。通过不断努力与探索,力求为社会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临床技能、又具备独立的临床科研能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1.3建立并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及考核体系

临床技能考核培训与考核采用学科点、医院和医学院三级培训与考核的方法。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的实施分三个阶段:①入院伊始以临床技能集中培训为主,由医院组织相关教研室专业教师,在医院技能培训中心,对所有进入临床阶段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轮转学科。②进入学科后对所轮转科室进行针对性技能训练,并通过手术直播、临床实践、出科考核及多站式临床技能考试等,强化临床技能。③毕业前进行全面临床技能考核。

1.4多种形式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专业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为使学生学会用心理、伦理、社会、道德、法律等知识指导临床实践。医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教书育人,造就英才”的教学理念,不仅培养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切实加强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研究生入院即开始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通过医务管理专家及律师为研究生进行理论授课,并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自觉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规避相应的医疗风险。作为医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沟通能力十分重要。医院十分注重以上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参加各种高端学术论坛,使学生受到医学大家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及创新精神,学会自我学习和正确思维,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质量检查督导与监管制度,加快构建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坚持过程管理,实施环节控制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6]。研究生培养过程监管,主要包括考试环节管理、课程环节管理、导师组管理、专业课及专业外语管理、临床轮转检查、临床能力考核管理、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等。特别强调的是,为保证轮转培养质量,应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导师和导师组的群体指导作用,要求临床科室选派临床业务熟练、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师担当研究生的带教指导工作,并成立导师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轮转情况进行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各学科设专人对研究生具体管理,落实人员考勤管理制度并对整个临床训练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要在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的同时,强化学位论文选题和评审工作。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优、奖惩工作,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7]。

3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

20xx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全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8]。通过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3年的学习,能够取得四证,即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研究生培养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理论素质的重要环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如果二者能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有机的结合,将会使二者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取得双赢的效果[9]。我院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9]。包括:设置科学合理课程体系;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体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室轮转培养和考核体系等。如果可以从临床技能培养层面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同一化管理,将理顺我院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次序。但是,一些导师由于对专业学位理解深度不一样,不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去转科实习,而是在实验室里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实验室研究论文,致使学生毕业后达不到专业培养要求。基于此种情况,我院对全院带教老师进行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制度、培养模式、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可行性等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学习,使得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师在认识上达到了统一,为我院进一步实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起到推动作用[10]。培养期间,如果培养对象未能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未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则不能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专科合格证书”,更不能获得“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总之,加强临床培养环节,重视临床能力的训练和实践,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仅要系统化、规范化,还应该有法可依、合情合理,逐步把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引导到以临床能力为主的培养轨道上,在培养机制上与住院医师培训相结合。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一,以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临床教学工作做好,不断地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研究,使培养出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能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对社会有用的、高层次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艳阳,赵栓枝,孟晶莹,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培训相结合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10):9-10.

[2]何刚。重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xx,(3):28-29.

[3]林青,罗瑾。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难点与解决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xx,(2):238-240.

[4]陈地龙,谢鹏,汪玲,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7):69-71.

[5]柯杨。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再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7):17-30.

[6]祖雅琼,陈洁莉,李丽剑,等。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15所三级医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的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xx,(7):526-528.

[7]黄春基,张椿,齐德广,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并轨教学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xx,(4):673-674.

[8]王虹,陈琪,朱滨海,等。构建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4):11-15.

[9]陈旻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可行性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9):118-119.

[10]王樵砚,邹彤,吴萍。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一”模式的现状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增刊):85-87.

医学论文 1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xx年1月~20xx年12月我院收取的50例妊娠期肾绞痛患者,年龄21~33岁,平均26岁。其中有45例初产妇,5例经产妇,11例患者发病于妊娠早期(<12周),22例妊娠中期(12~28周),17例妊娠晚期(≥28周),平均发病期为22周。该病临床症状主要为突发一侧腰腹部阵发性绞痛,疼痛剧烈,同时向患侧外阴放射,症状自然缓解后又再度发作,在患者绞痛间歇期患侧为隐痛或胀痛,反复阵发,并常伴有恶心、呕吐,有35例患者疼痛部位为右侧腰腹部,9例为全腹痛,6例为左侧腰腹痛。对50例患者均进行泌尿系螺旋CT、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B超常规检查、妊娠尿液试验(HCG),发现其中有11例患者伴肉眼血尿,14例为尿路刺激症状,15例为镜下血尿,10例HCG为阳性,该50例患者查其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胎儿经B超检查均为正常活体,患侧上尿路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其中14例为左侧输尿管结石,10例为右侧,9例为上段结石,7例为中段,10例为下段,结石直径为(7±4)mm。

1.2治疗方法

若对结石进行检查发现其直径<6mm,则应当首先考虑使用解痉、消炎、止痛等保守治疗。若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无效、肾绞痛反复发作并且发生上尿路梗阻,则需要选择行硬外麻下放置双J管或用输尿管镜取石术,可直接使用取石钳将较小的结石钳出,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是针对较大结石。使用肾穿刺造漏术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或肾积脓者进行治疗,抗炎治疗需要同时进行,待到患者分娩结束再对结石进行处理。加用硫酸镁对合并先兆流产进行治疗,起到抑制宫缩的作用。

2结果

经保守治疗的18例患者肾绞痛症状得到缓解,并没有出现复发。因梗阻原因有20例保守治疗患者症状未解除,其中有14例患者虽然症状得到缓解,但是反复发作,另外6例完全无效,症状经行硬外麻醉下放置双J管术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后得到缓解,并没有再次发生复发。输尿管镜因术中结石位置太高不能达到结石位置的3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使用双J管及镜下取石失败改行肾穿刺造漏术;另因重度积水的7例、合并明显泌尿系感染3例、肾积脓2例患者,该12例患者均不适宜采用手术治疗,对其行肾穿刺造漏术,术后症状得到缓解,待到患者分娩结束再对结石进行处理。50例孕妇经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流产,顺利分娩,婴儿健康。

3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引起妊娠期肾绞痛做常见的原因。主要是妊娠早期大量分泌雌孕激素,导致输尿管扩张、肥厚,蠕动减弱;中期膀胱上移导致子宫压迫输尿管形成梗阻及引流不畅,形成肾积液合并输尿管扩张,使钙、尿酸、钠等在肾小球的滤过量增加,从而使高尿酸尿、高钙尿的产生,最终易导致结石形成。妊娠合并肾绞痛,发作时易造成早产、流产的发生,故为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的`关键是及时正确的进行诊断和治疗。

妊娠肾绞痛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对结石进行检查发现其直径<6mm,则应当首先考虑使用解痉、消炎、止痛等保守治疗。加用硫酸镁对合并先兆流产进行治疗,起到抑制宫缩的作用,但对于易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要尽量避免使用。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甚至有小结石排出。保守治疗可对因麻醉、手术所引发的流产起到避免,可作为治疗妊娠肾绞痛的首选治疗方式。

若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无效、肾绞痛反复发作并且发生上尿路梗阻,则需要及早进行外科手术。传统开放手术取石其有较大的创伤并易导致流产。故在临床治疗中常选用行硬外麻下放置双J管或用输尿管镜取石术,其具有微创、高效、安全的优点。可直接使用取石钳将较小的结石钳出,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是针对较大结石。在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时应当常规放置双J管。

输尿管双J管具有内引流作用,并可对输尿管起到支架模型,对于因输尿管梗阻、管壁平滑肌痉挛所引发的肾盂急性增高有缓解作用,同时输尿管双J管的扩张作用对于输尿管内较小结石的排出也是非常有利的,其并不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影响。并且通过输尿管双J管对于妊娠合并肾绞痛所引发的肾积水可有效的控制其继续发展,将尿液引流出可使感染的发生降低,并对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使患者痛苦减轻,从而使胎龄得到充分延长,使流产、早产的发生进一步得到降低。

临床中,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其结石位置太高,镜体很难够到,且由于结石嵌顿完全梗阻,很难使用水压冲出,而合并肾积脓或明显感染的患者术后容易发热,导致感染的加重,由此对于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或肾积脓者应当在B超定位引导下行肾穿刺造漏术,抗炎治疗需要同时进行。

解除梗阻、缓解症状、预防流产是治疗妊娠合并肾绞痛的关键。在临床治疗中,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保守治疗小结石,若无效并存在上尿路梗阻者选用腔境内治疗,使用肾穿刺造漏术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或肾积脓者进行治疗。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