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论文13篇
时间:2024-05-06 06:19:06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下是爱岗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幼儿教师论文1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内容导航
幼儿教师论文范文 篇1幼儿教师论文范文 篇2幼儿教师论文 篇3幼儿教师论文 篇4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5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6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7幼儿教师论文范文 篇8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9幼儿教师论文 篇10幼儿教师论文 篇11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12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13幼儿教师论文范文 篇1
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提高幼儿环保意识,进行幼儿环境教育尤为重要。原因为:首先是时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无论是目前还是将来都是一重要的课题,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主人,从小接受环境意识的启蒙教育,将对他们今后参与环境保护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次,推行幼儿环境教育,是幼儿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可促使幼儿了解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并学会关心身边的生活环境,从小感受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树立为全民族服务的理念。并且,可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幼儿教师环境素质的必要性
1幼儿教师职业身份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学生具有向师性,幼儿更是如此。幼儿教师的素质如何,最终将影响到幼儿的素质。幼儿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的基本技能、一定的心理指导能力及创新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环境素质就是科学素质中的一种,它是将环境看作特定的作用客体,从小就养成并不断发展乃至持续终生的科学素养。幼儿园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传承者,他们的环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环境素质的培养效果,幼儿环境素质的提高,将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及周边的人们,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环境素质。
2当前幼儿教师环境素质的现状
堪忧环境素质是指人们在对应环境问题上的态度及能力。包括环境知识(对环境事件的认识和了解)、环境态度(对环境事件的看法和态度)、环境行为(对环境事件将采取的措施)三个要素,也即是人们对环境价值的认识、环境道德意识以及处理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环境素质现状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为:环境知识方面。获取的途径一般是电视、网络等社会媒体,很少是通过系统正规的学校教育;环境知识的结构零碎而不完整,多数幼儿教师对温室效应、雾霾、酸雨、白色污染等概念有所了解,但对如低碳生活、水体富营养化、食品安全等概念认识模糊;环境科学的知识比较肤浅,多数幼儿教师不知道环境权、循环经济、代际公平、绿色GDP等名词,也不能准确描述PM2.5的含义。并没有体现出与他人不同的教师职业特长或优势。环境态度方面。许多幼儿教师对环境问题的现状认识不足,思想上重视不够,对环境教育的普及性认识模糊,也不清楚环境教育的广泛性和跨学科的特点。环境行为方面。许多幼儿教师的环境知识、态度、行为三因素的素质是逐次降低的,存在知行脱节现象,他们虽然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生活和幼儿教育中都有明显的滞后性,不能将幼儿环境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
3幼儿教师环境素质的培养培训存在缺失
在幼儿教师的环境素质的专业培养上,目前我国几乎是空白。现有幼儿教师学历层次大多数为大专及以下,且以文科背景居多。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中小学阶段接受环境素质的培养是零碎而非系统的。而在大学期间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专科院校基本上没涉及环境知识的课程。目前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内容也仅局限在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理论、幼儿教学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并没有专门的环境素质培训的模块。
三提高幼儿教师的环境素质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氛围和导向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国家的有关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向全民宣传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在中、高考中适度增加环保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比重,引导中学加强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重视;加大幼儿园环境教学的经费及设备投入,让幼儿教师有职业认同感;浓厚幼儿教师环境教学的教研氛围,使教师有条件、有兴趣、有动力多开展环境知识的教学,以促进其自身的环境素质的提高。
2在幼儿教育教学目标中突出环境素质的培养
在幼儿教育中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目前,我国幼儿教学中普遍包括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内容,虽然科学领域里面穿插有关于环境知识的目标内容,但还远不够。建议教育部门可制订出幼儿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并编写出幼儿环境教学专用教材。
3将环境科学课程纳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高等师范院校针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方案中,要将环境素质教育课程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或《环境科学导论》等课纳入公共必修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中突出环境知识方面的模块。与其他课程考核方式不同,可将“学习环境素质教育课程后的行为改变及环境知识的实践应用情况”要求纳入评价依据中。此外,积极响应环保部、教育部关于高校创建绿色校园的倡议,高等师范院校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共同创建,必定会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激情和责任感,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准教师们的环境素质。
4将幼儿教师环境素质提高纳入职后培训的范畴借
幼儿教师论文范文 篇2
一、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幼师不仅在幼儿园担任多学科的教育工作,还要担负多种园内角色和职责,然而幼师尚有专业理论与技能不扎实,教学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这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尤其是通过中考入学的五年制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分不开的。
一是在学生来源上,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第一,生源不合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大大不同于音乐专业的要求,许多考生只需经过文化课考试就能升入大学,无需经过专业测试和面试,使很多不具备学前教育基本素质的学生进入到专业领域。他们之前没有经过任何训练,音乐基础差,为学生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难度。第二,生源减少。由于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都以进入高中和大学为第一志愿,学历较低的幼儿师范吸引力自然下降。另外,国家虽然规定幼师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但各地在落实过程中仍有不同。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大量流失,招进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升学无望的学生。加之生源减少,学校不断降低标准,使招进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在源头上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发展。
二是在教师配备上,队伍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性较差。比如音乐声乐专业教师可以担任乐理视唱练耳课,打击乐专业的教师可以担任合唱指挥课,钢琴课教师可以担任音乐欣赏课,使教师变成全能型,针对性培养不强。目前,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艺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他们中学术性人才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幼儿园实践经验,甚至到幼儿园调研的次数都很少。因此,也很难站在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在他们承担的教学实践中,仍按照培养音乐、舞蹈等专业人才的方式来设计教学,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另外,有的高职高专学校升格后,继任的教师角色调整不到位,仍然固守原来的教学模式,加之与幼教机构联系少,得不到进修的机会,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实际性培训,因此他们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常与现代幼教办学理念相脱节,达不到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是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完善。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较低,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有相当份量的文化基础知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专业理论知识课,导致专业理论知识狭窄、层次较低。相对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这种情况至少带来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因为对学生技能与技巧的传授虽多,但学前教育专业也多是以课堂讲解、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很难有实战和演练的机会,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从业技能差。所以一旦到幼儿园工作后,有的学生不能适应岗位,用人单位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费时费力。二是因为专业理论教学深层次的,诸如培养幼儿情感、意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少,而且过于陈旧与单一,使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教育原理掌握得不深不透,所以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工作中有可能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只把教会幼儿唱多少首歌、跳多少舞蹈、做多少手工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尺度,而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对策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制约这种能力的因素,如何走出困境,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与发展路径,寻求适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要强化主体意识。学前教育专业的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因此,学校第一要提高生源质量。在招生时,与未来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侧重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文化知识考试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加设面试,对一些具有音乐特长又热爱学前教育的艺术特长生可适当有所倾斜。第二,要加强教师培训。学前教育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承担者,素质与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应根据教师的特长,选择其发展方向,明确其职业生涯,加强岗前培训,尽可能多地为这些教师学习学前教育的知识和理论提供机会和条件,培养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技能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幼儿教师论文 篇3
一、内蒙古东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现状
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幼儿园中,部分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做得较好,教师们环境创设意识与能力较强,具备独立完成环境创设的能力,而且环境创设的整体水平较高,但这些幼儿园都集中在市区等地,而农村牧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则令人堪忧。
1.环境创设主动性较低
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根据任务要求进行环境创设,如果没有要求,则很长时间也不会主动更换所创设的环境。由此可见,幼儿教师们在环境创设方面的主动性相对较低。
2.对环境创设的认识不科学
当谈及环境对幼儿的作用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说出环境到底对幼儿产生什么作用,不能很清晰的认识到环境对幼儿的教育意义,不能肯定环境的教育功能。
3.幼儿教师环境创设知识缺乏
教师们喜欢手工制作活动及环境创设相应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平时却没有机会参与相关学习。除了本次参加“国培”能够学习相应课程外,幼儿教师了解环境创设的内容,仅限于幼儿园园长布置环境创设任务时,上网去搜集相应的图片材料,她们并不了解系统的环境创设知识。
4.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有限
农村牧区幼儿园条件相对比较艰苦,能够在环境创设方面投入的资金有限,因此创设出精美的环境成为教师们的一大难题,她们一般只是在墙面、窗户等地粘贴儿童喜欢的动物或卡通形象,或粘贴一些花花草草,就完成了简单的环境创设,既能完成园长交代的任务,又能节省资金。
5.幼儿教师极少心理环境
由于家长关注孩子的拼音、算术与认字,因此幼儿教师也将重点放在了这些方面,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变化中关注程度就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很多。同样的,在农村牧区幼儿园,一个班仅保证一名老师,最多的能有两名老师,在师幼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教师们更少有精力去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变化,更遑论创设适宜幼儿心理发展的环境呢?
二、提高内蒙古东部地区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的建议
提高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不是幼儿教师自己的事,应该是幼儿园以及相应教育部门和幼儿教师们共同的事,因此要想提高幼儿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就要从相应教育部门、幼儿园、幼儿教师本身以及家长四个方面进行。
1.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幼儿园环境创设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经费的投入,国家已经开展了农村牧区幼儿教师的培训计划,重视幼儿教师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其中也包括环境创设能力,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配合国家开展的“国培计划”,让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中有足够的经费与材料去使用,从而提高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其次,农村牧区幼儿教师多为没有编制的教师,工资待遇较低,没有社会福利保障,这也间接的削弱了幼儿教师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政府部门应增加农村牧区幼儿教师的入编机会,提高福利待遇,设定最低的工资标准,给予一定的社会福利保障,在保障教师权益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再次,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学前教育事业有一定的政策倾斜。除上述提到问题外,还应保证幼儿教师的质量,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持证上岗。在农村牧区幼儿园,很多教师是其他专业或学校教师转任的,因此不能保证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也影响了幼儿教师的整体专业性。
2.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环境的教育功能
首先,重视教师环境创设能力的培养。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如共同探讨、展开评比、外出参观等,请优秀的老师讲讲经验,还可以请专家来开展相应的讲座,幼儿园还应该购置相应图书材料等,从而提高幼儿教师们对环境创设的认识以及积极性。其次,增加环境创设的经费支出。如购置材料时要尽量购置齐全,还要奖励环境创设好的教师,从而带动其他老师们投入到环境创设中来。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经费,每年派遣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条件派遣一位以上教师)外出学习相关知识,回园后还可以与其他教师们共同分享学习心得。再次,开展评比与奖励活动。要想提高幼儿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就要创设竞争环境,在竞争中提高幼儿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如定期开展环境创设大赛,可以设计主题墙环境创设比赛,也可以设置走廊环境创设比赛等,在比赛中把理论运用到实践,还可以检验幼儿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在职称评定与绩效工资方面给予加分,这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更是提高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3.幼儿教师应提高环境创设意识,提升环境创设能力
首先,幼儿教师要提高对环境创设的认识。幼儿教师要知道环境对儿童的巨大作用,真正去了解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及影响方式,清楚科学的认识环境的教育功能,环境是隐性教育的最主要因素,是幼儿园教育三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只有科学的认识环境,树立科学的环境观,才能有相应能力的提高。其次,增强幼儿教师环境创设的意识。树立了科学的环境观,就能够激发幼儿教师利用环境对幼儿教育的动机,从而增强环境创设的意识,将被动变为主动,将园长安排布置任务,变成我要通过环境创设来改变孩子。再次,主动学习、丰富环境创设知识。终身学习是《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核心理念之一,幼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主动学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框架。如利用一定的机会外出培训学习,在外出学习中不仅能学到相关理论知识,也可以参观优秀的创设好的环境,加以吸收采纳,用到自己的环境创设中去;还可以在园内与其他教师交流,向其他教师取经学习,把自己的经验也传授给其他教师,形成一个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学习的氛围,更有利于环境创设能力的提高。最后,勤于实践,提高环境创设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要把学到的环境创设知识与理念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环境创设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最终促进自我环境创设能力的发展,积极地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促进家长建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与环境教育观
农村牧区的人们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对儿童发展的认识不够科学,他们更注重智育的发展,看中幼儿的成绩,这对幼儿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幼儿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幼儿教育宣传,使父母能够对儿童的发展有一个更为科学的认识。如定期开展家长课堂,开设家长信箱,进行家长讲座,设立家长书橱等,把一切与幼儿教育相关的知识,逐步的传递给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其中包括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作用。当家长意识到环境对幼儿的巨大作用时,就会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幼儿教师再利用多种方式,促使家长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环境教育观,从而家长能够进一步支持环境创设工作,与幼儿教师一起利用各种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发挥环境强大的教育功能,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伊翠娟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第二篇:农村幼儿教师生态化模式
一、困境: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二元社会的现实导致城乡的巨大差距,农村幼儿教育落后是一个客观事实。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文化层次不高,对学前教育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用教育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欠缺。此外,教师岗位短缺、教师供给不足等现实困难,造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也是制约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基础薄弱,教育理论水平偏低
自2001年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选择进入高校深造,对中等幼儿师范的生源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幼儿师范扎实的技能技巧学习和全面的文化教育之后,幼儿教师基本能胜任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但早期文化教育的欠缺已成为硬伤。由于对学前教育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困难,这些都制约着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毕业于中职学校,其文化水平更令人担忧。在外出的培训与参观学习中,他们对培训者针对个案的讲解有一定的认知,但很难将其听到的、看到的现象进行理解和内化并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实质上,这是缺乏教育内容生成能力的表现。
(二)专业知识欠缺,教育智慧不足
作为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启蒙者,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同样必备娴熟的幼教技能技巧,而最根本的是将这些知识相结合,使之成为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并运用于复杂的教育实践,这也是每一个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农村幼儿教师在接受一定的专业学习之后,虽具有一定的幼教技能技巧,但缺乏将幼儿教育的知识与这些技能技巧相结合并组织教育实践的能力,也缺乏应对教育实践中各种变化的教育智慧。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
任何教育理论都是在大量实践基础上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学前教育理论也是如此。现实中,幼儿教师在学校学习时缺乏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所以认为教育理论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在教育实践中无从下手,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且幼儿园的岗位职责明确,人员的减少必然影响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因此幼儿教师工作与培训学习之间的矛盾突出,参加集中培训与学习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大多数的培训学习只能安排在假期进行,大量的私立幼儿园假期也不放假,所以教师缺乏参加系统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二、突围:生态化培训模式的优势和有效性
农村幼儿教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师的专业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学历和文化水平低是制约其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也严重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要使农村学前教育符合生态发展、平衡发展的规律,必须寻求新的培训模式,打破原有培训的瓶颈,将教育生态观引入教师培训中。从农村幼儿教师自身入手,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构建具有合作与反思精神的教师教育共同体,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整合多方资源,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生态化培训模式的本质特征。妥当地解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行符合教育生态规律的平衡的农村学前教育。
(一)生态化培训模式的优势
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是以教育的生态取向为基础。该模式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依靠自己,而且需要与他人的合作;不仅需要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反思,而且需要教学共同体的参与;不仅需要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而且需要建立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这一模式强调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和合作,强调学习内容的渗透与融合。实施这种培养模式,不仅要关注教师自我意象,反思教学实践,而且要形成教学共同体,整合各种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实行多维评价。由此可见,该模式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构建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优势在于为教师营造一种具有整体和谐性和动态开放性的培训氛围,启发教师的个人学习和反思,注重学习过程中集体智慧的发挥。这种培养模式不仅仅能给予教师教育技能的短期提高,更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运用这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生态化培训模式的适恰性分析
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自主发展。生态化培训模式强调从教师个体入手,关注教师自我意象,通过教师对专业能力和水平的认知与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激发教师的个人潜能和自主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这对拓展教师个人生命意义和职业潜能有重要影响。唯有这样的主动学习,才能不断提升教师个体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缓解文化层次偏低和教育理论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倡导合作与反思的培训理念。生态化培训模式强调教育中的反思,教师通过对日常教育活动的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同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整合各种资源,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必定能攻克教育过程中的难关。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生态化培训模式通过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联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园等学前教育力量,形成具有专家指导和教师实践的教育共同体,即精神共同体、合作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共同体成员间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专业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专家将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引入幼儿园,深入教育实践进行分层指导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提高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构建良好的教师文化,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促进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坚持实践导向。生态化教育模式立足于农村学前教育实践,针对教育实践中的具体现象引导教师认识和理解。实质上,这是从实践层面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使其实践有理论的支持,且从实践的角度学习理论,促成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解决。生态化培训模式,能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理解和应用,增强教师的个人体验,举一反三。同时能根据各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助推园本研修,形成园本特色。
三、构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训模式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训模式关注教师自我意象,注重合作与反思,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整合多方资源,立足教育实践,是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制度,为生态化培训提供政策保障
目前,农村幼儿园师资存在两方面的困难。第一,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数量难以保障,按照国家要求每个班配备“两教一保”难以实现;第二,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低,难以实施科学的学前教育。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等有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顶层入手,制定一系列保障农村幼儿教师职业权益的政策。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已成为阻碍其入职的重要因素,他们的工资甚至低于工人及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此,这就需要国家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农村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另一方面还应该把工资给付与幼儿园的考核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挂钩,做到经费和政策投入并举,以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根本上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的生活之忧,并吸引有能力、热爱幼儿教育的人选择这一职业。
(二)专业自主发展,是实现农村幼儿教师生态化培训成效的内在动力
专业自主是判断某一专业发展状况的核心要素,是指专业人员能否独立地做出专业判断并自主地采取有效的策略性行为的能力,这是提升某一专业地位的关键。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专业人员,追求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特征,是实现生态化培训成效的内在动力。农村幼儿教师只有自主发展,才能实现专业成长与自我成长的统一,才能保证生态化培训效果的长效性。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自主发展。农村幼儿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水平不同,性格、兴趣爱好不同,教育实践中的需要也不同,教师只有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找准发展的方向。因此,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放在与同事、幼儿的生态环境中来认识自己的优势或不足,并明确自己已有的水平,认识自己发展的潜能,明确奋斗的目标等,这是农村幼儿教师对自我存在与发展的认知,也是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教师的职业认同会成为个人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指引教师不断地修正自我,提升专业能力。
(三)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生态化培训体系
每个幼儿教师从入职到成为骨干教师大约需要5-10年的时间,在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中,教师不断地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成长为熟手型或专家型的教师。实践过程中,教师可能有疑问,也可能有困惑,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因此培训成为幼儿教师成长的助力。在农村幼儿教师数量保障的前提下,必须以制度方式保证每个教师接受不同级别的、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健全农村幼儿教师生态化培训组织机制。教师培训的效果取决于教师需求与培训供给的平衡,这是教育生态的根本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培训中,有人认为培训对自己很有帮助,有人则认为培训对自己毫无意义,究其原因在于需求的不同。因此,提供适合农村幼儿教师需求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培训。培训组织机构在培训前要做好调研工作,了解本地区教师在工作中有什么实际困难,这些问题是否要通过专家的理论指导或实际观摩学习才能解决?只有了解清楚这些需求,才能有计划地安排不同的培训。幼儿园领导也要做认真细致的工作,园长必须清楚每个教师的特长和不足,为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以便更好地配合培训组织机构安排好每次的培训人员,让真正需要的教师参加相应的培训,让教师在每一次培训中都能得到提高。优化农村幼儿教师生态化培训过程管理。培训机构要根据教师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方案,供教师自由选择,实现培训需求与供给的统一、现实问题与培训方案的统一。一要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培训课程和内容。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所学专业、年龄结构、兴趣爱好不相同,对培训课程内容的需求也不相同,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有共性,也有个别差异。因此,培训者在选择培训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教师工作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有适恰内容的培训”,通过培训引导教师解决具体问题、学会举一反三,给教师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二要以实践为指引选择培训形式。每次集中培训采取何种形式,要以实践需求为指引。幼儿教师遇到的问题都是发生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每次的问题虽有相似性,但由于幼儿不同、背景不同、教师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差异。基于教学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运用现场观摩、录像分析、经验交流等不同的学习方式,通过“圆桌课堂”“借班上课”“影子教师”等实践方式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探究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此外,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与城市有极大的差别,目前的培训多在城市进行,观摩的大多是城市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帮助不大。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实效,就要将培训与农村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让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三要以发展为目的评价培训效果。集中培训的效果如何,不是靠培训结束时的一张问卷就可以判断的。目前,有些地区采用了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即由培训单位和参训教师之外的第三方对培训过程进行评价。由于任何培训的效果都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且效果并非是立竿见影的,因此要采用发展性评价。理想的教师培训就是要让幼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教育的发展前沿和动态,理解并认同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和接受新的理论,掌握新的知识、工作技能和技巧,形成新的情感体验等。教师只有在对培训内容充分理解和内化的基础上,才能将其逐步地渗透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能够“反思常在”,这是对培训效果最好的评价,这样的培训才是“有收获的培训”。农村幼儿教师要显现培训效果,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一些,因为他们要将在城市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必须完成时空的转换,在实践中消化所学,尝试新技能,探究和应用新方法。
四、结语
培训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培训的目的和效果已经超越了教师个体层面的发展需要而成为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训模式是一个新的视角,可以化解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诸多矛盾,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实现教师专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作者:陈姝娟 单位:肇庆学院
第三篇:农村幼儿教师实践资源建设研究
1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实践资源建设内容
1.1明确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实践资源建设依据
实践资源建设并非盲目进行,需要明确实践资源建设依据。实践资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幼儿教育实践根据政策要求和现实需要进行,所以开发依据应该考虑政策和现实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国家相关学前教育法规政策文件的研究与分析,明确法规政策对实践的具体要求,实现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实践引领。当前教育部已经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其实施要求中指出,《专业标准》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招聘及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专业标准》的出台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实践资源的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其次通过需求调研,了解农村幼儿教师在实践方面的具体需求。在农村幼儿教师参加培训之前,培训者制定需求调研问卷和问题单发放给每位教师,并及时高效的回收。对问卷与问题单进行分析了解农村幼儿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然后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践资源。
1.2寻找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实践资源建设方式
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实践资源开发可以采取多元化方式。从开发路径上,可以采用实地和网络并进的方式。培训者可以实地走入优质幼儿园进行观察记录实践资源,也可以走入实践基地访谈采写实践资源。同时借助网络对全国各地农村幼儿教育优质实践资源进行选编、对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优秀学员的实践案例进行汇编。从开发主体上,可以采用培训者与培训对象合作开发的方式。培训者承担着培训任务,对于培训中实践资源的开发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培训者需要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实践平台、实践资料等一系列实践资源。作为培训对象的农村幼儿教师是培训的主体,实践资源直接作用于自身的活动中,因此参与实践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培训者与培训对象合作,农村幼儿教师负责提供自身优秀的实践资源,培训者对其所提供资源进行诊断,从而促进其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
1.3形成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实践资源建设内容
在实践性资源开发内容方面,根据不同对象可以开发出不同的资源内容。培训者方面主要为教学实践资源,用于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示范观摩;培训对象方面主要为学习实践资源,用于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感受体验;此外,还有农村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资源,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这些实践资源中既需要包含一般性实践资源以满足幼儿教育常规需要,也需要包含乡土实践资源以满足乡土幼儿教育实际需要。根据幼儿教师工作实际内容,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实践资源需要涵盖幼儿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具体来说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幼儿园游戏方面、幼儿园教学方面、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幼儿园家园合作方面等实践资源,此外还应该包含各地农村幼儿教育优秀案例资源包,供农村幼儿教师向同行学习与借鉴。
1.4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实践资源建设成果运用于培训过程
实践资源建设成果最终是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服务,将成果运用于培训过程以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实践性资源运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构建实践资源共享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建立网络研修平台,培训者与农村幼儿教师将实践资源上传,在网络平台中可以进行后续交流。其次是网络化实践资源共享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及时更新,以及农村幼儿教师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来使用实践资源。在资源共享时,培训者要对实践资源进行分类,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菜单式”选择。各位农村幼儿教师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形成学习共同体。培训者可以组织相关工作坊活动,通过工作坊研讨深入挖掘资源背后的教育内涵,发挥优质实践资源的引领作用。
1.5对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实践资源建设成果运用进行效果评估
在进行效果评估时,培训机构可以采用多主体、多情境以及多手段的方式。所谓多主体是指邀请农村幼儿园园长、教师、高校学者、幼教教研员多主体参与。通过多主体参与实现优势互补,实践资源建设的成果得到理论与一线工作者的共同认可,保证实践资源的理论高度,也保证实践资源的接地气。所谓多情境是指全程跟踪培训过程和学员返岗实践过程。实践资源建设成果既要运用于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更要运用于其后续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多情境的考察了解实践资源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是否适宜,能否有效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所谓多手段是指通过座谈、访谈、实地观察等多手段,对所开发的实践资源进行效果评估。座谈用于召集农村幼儿教师广泛参与进行实践资源效果交流,访谈用于对座谈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实地观察用于对农村幼儿教师实践过程中对实践资源运用情况的考察。效果评估既关注农村幼儿教师对实践资源运用的过程,也关注农村幼儿教师对实践资源运用的结果,根据农村幼儿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实践资源的建设过程。
2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实践资源建设策略
实践资源建设服务于农村幼儿教师,所以建设前要基于农村幼儿教师的需求;实践资源的运用要符合农村幼儿教师工作实际,所以建设中实践资源成果可以采用菜单式呈现,供教师自主选择;实践资源成果要实现对农村幼儿教师实践的引领和支持,所以建设后要注重农村乡土实践资源和培训中生成性实践资源的加工与利用。根据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实践资源建设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2.1注意实践资源建设具有丰富性
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学员在生活背景、教育背景以及所处环境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教育实践呈现出多样性,因此要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供学员选择,以满足不同学员在不同实践方面的需求。首先,分类进行需求调查以保证资源针对性。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之前采取分类方式进行需求调查,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践中的需求,从而区分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公办与民办等不同类别园所中农村幼儿教师的特有需求。其次,多元化实践资源建设以保证资源的丰富性。集合多层面主体的力量,如政府、高师院校、教育行政机构、教师进修学校、幼儿园共同为实践资源建设提供各自支持,通过多主体之间的纵横联系开发多种类实践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菜单供选择。
2.2注意实践资源建设的适宜性
各地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开发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村幼儿教师实际需要的实践资源是一个难题。农村幼儿教育实践充满生命力,从中可以获取丰富的实践资源,如何在繁杂的资源中科学的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资源,以保证资源运用的适宜性是关键。
2.2.1设计实践资源建设辅助工具以保证资源的适宜性
根据幼儿教师需求和开发依据设计出实践资源种类及相应标准的表格作为开发辅助工具,不同研究者在该表格中标准的指导下筛选实践资源,确保实践资源开发的科学性与典型性。
2.2.2对实践资源建设进行全程化质量监控以保证资源的有效性
通过前期论证、中期座谈、后期评价和跟踪调研等一系列全程化质量监控手段,共同保证实践资源建设的有效性,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是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幼儿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村幼儿教育质量。随着实践资源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将得到提升,从而真正的服务于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于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者:韩波 秦东方 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农村幼儿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
1.加强科研理论知识学习,夯实教师教科研能力功底
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但很多教师对科研理论知识缺乏关注,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哪些具有研究价值,心中根本没底;在选题阶段许多教师对选择科研课题不能准确把握;在制订研究计划阶段,教师对研究目标的表述、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安排不够科学、严谨与准确;在实施研究阶段,教师也是走了不少弯路;在呈现科研成果时,由于自身的知识面狭窄,很多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概括和提炼,导致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基础。江苏省泗洪经济开发区小学附属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建立了学习制度,每周四正常开展业务学习,其中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我园教师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写论文的水平有了提升,由以前的不会写到现在的会写乃至获奖发表。
2.注重教学实践的反思,提高幼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反思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观点进行再思考、再认识。教师应通过这样的反思理解、内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教科研能力等。我园在教研活动中,注重教师的反思行为,即使是日常教学活动,在活动之后也要求有反思记录,对已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再思考,寻找不足、发扬长处。
3.发挥农村幼儿园的特色进行教研,互动互促
农村幼儿园虽然物质条件较差,但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好这些环境资源是农村教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切忌盲目模仿,一定要认真分析本地区人力、物力等情况,量力而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要使这种优势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园地处县城,属城市和乡村交界处,人文环境较差,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因此,我们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运用在特色打造上,以“用爱养育、用美培育、用心教育”为办园宗旨,以“美的艺术”为办园特色,利用农作物做美术作品展现美;规范日常行为,鼓励幼儿做行为美的孩子。
4.建章立制,强化教育科研的管理
幼儿园制订了教科研制度,建立了由园长、教科室和富有科研能力的教师组成的教科研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各学科有科研能力和经验的老、中、青三结合的科研小组,从而使科研工作有专人负责,任务明确、管理到位、奖惩分明。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教师各方面课题研究情况作出动态性反映。对于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要向有关部门申报奖励。教科室还要经常了解教师科研活动的实施进展,督促和指导教师开展研究活动,不定期地召开课题研究阶段研讨会,或进行课题中期检查,使课题做到全程管理,确保课题计划的顺利实施。在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增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唤醒及培养农村幼儿教师教科研意识、能力的研究”,促进了老师参加课题的愿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的培训,让老师知道了如何做课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老师们从身边寻找课题,以特色作为切入点,大、中、小三个年级组根据自己的教学及特色需求分别进行了课题研究,大班组开展了“利用教室环境布置发挥幼儿美术创作主动性的调查研究”课题研究,中班组开展了“绘本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小班组开展了“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方式对小班幼儿美术创作积极性影响的研究”课题研究。每次的教科研活动中,争执、辩论此起彼伏,问题得到解决后的兴奋感染着每位教师。教师的情绪、精神被调动起来,潜能被挖掘出来,参与教科研的意识明显增强了。
5.结语
幼儿教师论文 篇4
幼儿阶段的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需要教师拥有更多的爱心,因为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灵比较的脆弱,需要教师给予格外的爱护,在离开家长进入幼儿园进行学习和生活之后,很多幼儿都对于教师寄予了很强的依赖,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应有的爱心来呵护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让幼儿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找到归属感,从而促进学生性格的良好发展。
二、对于幼儿要保持耐心
耐心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倾注耐心。尤其是幼儿教育时期,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更需要具有高度的耐心,要允许他们反复出错,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要用亲切的态度打消幼儿的顾虑和抗拒的心理,要在精心呵护的前提下耐心地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让幼儿不仅能够在幼儿园获得教育,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个人成长。
三、保持高度的责任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甚至是整个人生的起点,这个阶段幼儿所接受的教育甚至可能影响其终生,所以,教师要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作为管理者不能仅仅以教学任务的完成来衡量一名教师,而更多的应该以育人来衡量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本着一颗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心来进行每一天的教学工作,让幼儿在校园中出色地成长。
四、结语
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5
一、认真组织、积极参与各项电教活动,努力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1.积极组织参与第十三届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第十届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活动、第十一届省高中英语听力竞赛活动,确保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2.加大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的建设力度,配合做好省级示范校建设专项督导评估工作。
3.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和第三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等部级评比活动。
4.组织参与第二届省中小学教师“班班通”应用现场赛课、说课活动。
5.组织全市中小学做好2012年度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和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的申报、中期评估等工作,强化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实施过程的管理,继续做好相关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6.认真组织、实施好市电教馆承担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强子课题的研究、指导,确保各子课题及总课题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和结题。
二、加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7.鼓励优秀教师在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成立名师工作室,上传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全市各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提供成系列学科课程资源。
8.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深化优质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9.配合省电教馆做好省电化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换届工作。
三、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
10.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
11.积极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班班通”工程建设,配合做好薄弱学校多媒体配备项目实施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2.加强教育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市、县、校三级教育门户网站的作用,构建全市基础教育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13.认真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配合省电教馆做好数字化校园试点校建设工作。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14.继续抓好“农远工程”教师全员再培训项目,按照省电教馆要求,努力完成网络远程培训任务。
15.积极配合省电教馆推进我省2012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
16.继续做好“国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在我市的实施。
17.积极组织各省级示范校校长、电教系统管理人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参加省电教馆举办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8.积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考促训,增强队伍素质。
五、加大电教教材代收费、音像教材费的管理力度,促进音像教材和电教教材广泛应用
19.配合做好2011-2012学年高中电教教材代收费年检工作,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强化电教教材代收费的管理与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对违规学校取消电教教材代收费资格。
20.根据省音像教材推广应用工作管理办法,加强中小学音像教材收费管理,配合做好音像教材收费学校的省级备案工作。
21.尽力做好中小学电教教材和音像教材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加强电教教材和音像教材的应用性指导。
22.通过教研、培训等形式,促进学校音像教材和电教教材应用工作的良性发展。
六、做好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工作,扩大电教系统影响力
23.做好教育网站建设的技术支持服务工作,推动全市中小学校教育网站建设有序开展。
24.与师范科共同做好2012年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上机考试的各项工作。
25.继续做好高中学籍管理系统的技术服务工作,促进我市高中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
七、加强县区电教工作指导,努力提升我市电教系统整体工作水平
26.指导各县(市、区)做好2012年度全省县区电教工作数据统计项目的考评工作,力争我市2012年度各县(市、区)的数据统计项目得分列全省前列。
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6
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学校各处室、年级组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和校园安全管理,努力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及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坚持教育创新,坚持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努力构建和谐安稳、有序竞争的教科研环境,我校近年来教育教学工作又迈上新台阶。
一、多种措施提高教科研水平,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客观条件的限制,我校教科研水平和办学条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我校紧缩开支加大对办学条件的资金投入,还从抓常规管理入手,对教科研的每一个环节都紧抓不放,建立对教师业务考核的常效机制,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以适应学校新课改形势的需要。
1、常规管理出实招、见成效
(1)每学期伊始,安排各学科组集体备课的时间和地点。要求每个学科组集体备课每学期不得低于15周次,集体备课时要对照教学计划,指定专人主讲,其他教师补充,然后统一确定教学目标及方法。
(2)依据市教育局“教学常规检查评分细则(试行)”规定,对教师的教案、作业、听课记录本定期检查。教研室把每次检查的结果进行公布并存入个人教学档案,把存在的问题向老师本人通报,同时报告校长室,督促本人拿出整改措施。
(3)不断加大对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设备硬件建设的投入,为了让这些设施真正为教学服务,制订了一些与学期个人教学成绩评估和课时津贴挂勾的使用激励措施,使这些设施的使用率明显提高。去年,我校教师陈玉川、齐德恒等在本市教学课件大赛中获奖。
(4)为了让高中教师关注新课改,关注高考动向,促进其业务水平的提高,我校已连续三年让四十五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每周独立完成一份高考试卷,并张榜公布每人每次的考试分数。
(5)从—学年度开始,为了考查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多次集中组织中青年教师,在两个半小时时间内,按课改要求独立编写一份完整的教案。事后,组织人员对各人的教案进行评议、反馈、表彰。
(6)现已连续三年举办教师教学大赛奖,鼓励全校教师参加,特别是要求中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通过此项活动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目前已成为我校的教学骨干。如康立奇老师获市级教坛新星称号,他的的优质课又荣获省级三等奖;陈峰等七名教师荣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
(7)鼓励教师多接科研课题,多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近年来我校三十三篇论文在市级或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政治教研组几位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荣获市级奖;等教师的上课实录,也获市级优秀奖等教师所接的省级科研课题《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辍学问题成因及其对策》已开题,目前已进入问卷调查、材料整理阶段。
2、紧缩开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我校过去校园狭小,校舍场地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缺乏文化氛围。近年来,学校领导从科学发展的角度高度认识这个问题,紧缩其他方面的开支,投入大量资金,果断改造了旧校舍,修建了塑胶运动场地,对综合楼楼顶进行了修缮,粉刷了教学楼外墙,添置了一批图书,购置了一批钢琴、体育器材等设施。还给每个年级组配置了手提电脑,给各处室配置了计算机。在教学楼外墙、走廊、楼梯口、校园围栏等位置悬挂宣传标语牌。各教室门旁统一悬挂班级橱窗框,展示师生风采。教室也进行了统一布置。
办学条件的明显改观,基本上满足了教学需求,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形象,也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多种措施加强校园安全,全力杜绝安全事故
校园安全,重如泰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在安全工作方面做到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在每周五全体教职工例会上,都要查摆安全问题;还利用广播、黑板报、班会等形式来宣传安全知识;每逢节假日,都要发一封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提出注意事项,把学生的安全工作延伸到社会家庭。各部门、班主任、各任课教师,都分有安全工作的具体事情去做,人人参与,个个有责,真正把安全看成比泰山还重的头等大事。在校园安全方面,我们从建章立制、加强排查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制定和完善各种安全预案,健全各种安全制度。为加强责任意识,学校与各部门、各班级、各教职工之间,层层鉴定安全责任状,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时时绷紧弦,人人担责任。
2、加强各种安全检查和排查。要求班主任定期对班级安全隐患详细排查并上报处理,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每月对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及时处理。为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管理,学校同大门口小卖部各门面户签定了食品卫生责任书、综合治理安全协议书。各楼层的消防器材配备到位,并定期检查维修,保证能及时起用。为保证楼道口学生放晚学安全,实行夜晚照明三保险:声光控制灯、手拉开关灯、应急控制灯。为预防意外事件发生,安装了监控设备和大型照明灯,对校园及学生室外活动场所进行全天监控记录。
3、加强值班与护送措施。每天除保卫人员安全值班巡逻外,夜晚学生寝室专门安排两人整夜值班。放学时段护送学生,安排值周校长一人、值日中层干部两人、保卫科一人,市巡警大队也同时派人派车到校门口护送学生离校。
由于我校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多年来来我校没有发生过各类安全事故,上级领导、家长、学生比较满意。为此,“拂晓报”还曾专门做过报道。
三、多种措施调动评估杠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教师队伍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密切相连,教师是实施优质教育的生力军,教师素质水平是学校生存的关键。因此,我校在抓好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师队伍进行量化细化的动态管理,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取得了较好效果。
1、依据我校《教师岗位聘任方案》,在全体教职工中实行聘任制,实行择优竞聘上岗。学校聘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实行双项选择,经学校适当调控后实行优化组合。同时,还鼓励教师和非教学人员竞聘其他教辅岗位,多劳多得。《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并被兄弟学校学习借鉴。
2、根据我校《班主任工作量化评比方案》、《学科教师成绩评比方案》,分别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学期或年度量化考核。前一方案分为班主任基本工作、班级学习成绩、日常管理、作业检查、学额巩固等项目。后一方案分为备课检查、作业检查、听课记录、学生评议、期末成绩、出勤情况等项目。以年级组为单位,分别进行量化评比。评比结果公示无异议以后,直接与班主任津贴和任课教师课时酬金挂钩,同时量化结果计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今后评优、晋职晋级的主要依据,较好地调动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3、根据有关职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制定出《中、高级职称评审量化细则》。在符合当年职评条件的原则基础上,将教师的学历、职评年限、班主任年限、教学成绩、超工作量情况、教科研论文、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的奖励证书、工作职务等进行考核评比,按当年指标量化排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细则》指导了教师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我校年重点工作思路和安排
1、继续建立健全校园各种安全制度,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
2、继续定期(周三下午)举行全体班主任培训。培训内容除已有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实绩录相、交流经验,座谈感受等以外,新增加了《中学班主任培训教材》,开学后将系统地进行集中培训,以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3、继续进行班级量化考核,在此基础上拟起草制定我校《年级组量化评比方案》。《方案》将对各年级组日常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评比,并与班级量化评比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评,最后评选出校级优秀班级。以此进一步缩小各年级组管理工作上的差距,使全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整体上有明显提高。
4、继续实行年级组长携班主任课堂巡查制度。每天由年级组长带领班主任对所在年级进行巡查记录,教导处定期抽查验收,掌握各年级课堂教学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督导改正。同时,对各班《班主任手册》和《班级日志》的使用情况定期检查、量化评比;对我校《教师成绩评比方案》拟作修订,增加课堂管理的内容;对我校修订的《四会手册》、《中学生管理手册》和《中学生违纪处理办法》宣传到位并切实加强日常管理。还要充分利用我校移动校讯通平台加强家校互动联系,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校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上级的要求,社会的期望,以及和兄弟学校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今后一定以科学发展观为领引,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立足本职,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则
走进市实验小学校园,随处可以见到用中英文书写的“双语”标牌:教学楼外墙上的“双语”名人名言,楼梯过道里的“双语”激励性话语,草坪上婉转的“双语”警示语,橱窗里的短文,教室里的黑板报、墙报都采用了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使师生置身于浓浓的“双语”教学环境里。
“市实验小学是区整体推进‘双语教学’的示范学校。”区教委主任介绍说,“经过近3年的努力,目前区46所小学、23所幼儿园的英语开课率达到了100%。”
据了解,区小学、幼儿园“双语教学”的普及率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达地区相比毫不逊色,因而引起了省市主管部门和教育教学专家、学者的关注。前不久,正在我省讲学的北京大学外语系王式仁教授,欣然应邀为区中、小学英语教师作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语调的若干问题》的专题讲座,并对区关于“听说英语习惯从小抓起”的教育理念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区整体推进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是3年前启动的。其时,全区小学、幼儿园师资中只有一名英语教师,英语师资的短缺成了实践“听说英语习惯从小抓起”这一教育理念的关键环节。从1998年起,区每年都从各个小学、幼儿园挑选教学骨干参加英语师资岗位培训,至今已举办3期培训班,与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名举办一期英语大专班,共为全区小学培训合格英语教师148人、幼儿园合格英语教师68人,同时,每年优先从应届毕业生中吸纳英语专业人才,现有师资队伍基本上满足了小学、幼儿园普及“双语教学”的需要。
区在培养英语教师时,十分重视质量,牢牢把紧三关:入门关、教学关、出门关。入门时严格挑选热爱英语教学、年纪轻、有较好的英语特别是语音基础的骨干教师,三期培训班,各学校、幼儿园有460多人报名,从中只挑选151人。教学中从严要求,强化语音培训,注重听、说、读、写、唱、画、表演七项基本功的训练,每次培训班结业时,都由大学的英语教授一一进行口语测试,符合要求的发给上岗证,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上岗。这当中有1名小学教师、2名幼儿园教师未过“关”而未能获得上岗资格,另有两名小学教师因“学习压力大”中途退出学习。区自己培训的英语教师每人都很熟悉《英语国际音标》、译林版《小学英语》1至4册,或南师大主编的《幼儿英语》(上、中、下)三册及《新概念英语》第一册,会唱40首左右的英语歌曲,每人都达到了英语教师岗位所具备的素质要求。
良好的师资队伍,保证了英语的教学质量。前不久结束的期中考试,区小学生英语的口语和笔试的优秀率、合格率分别达到70%和98%以上。全区小学、幼儿园校校都有“双语”校歌,且每个学生都会用英语演唱。区教育局在普及推广自编的《校园英语50句》的基础上,又向家庭和社会延伸,新编写的《家庭英语50句》、《机关英语50句》也即将推广应用,以期营造“学习英语的社会氛围”。
第三则
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位于城北郊,古运河东侧。前身为东墩中心小学,创办于50年。年5月随市经济区划调整撤乡设经济开发区,学校更名为江苏省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1006名,占地14500m2,生均占地14.5m2,校舍建筑面积为2200m2,生均占校舍建筑面积2.2m2,有20个标准化教室,配有自然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史陈列室、微机室2个、仪器室、音乐教室、少先大队活动、卫生保健室、小型多功能教室,行政、生活用房等。
现有教职员工47名,专任教师45名,其中女教师1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0名,占专任教师66.8%;本科学历5名,占教师数11%,6人正在进修大专或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名,占42%,小学一级教师24名,占53%,学历达标100%,适龄教师均取得教师基本功合格证明和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下面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汇报,如有不当请指正。
一、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学校办学条件
开发区中心小学择址兴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但由于种种原因,基本设施并不是一次到位,近几年来,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开发区教办的多方努力下,我们先后投入资金近上百万元,用于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添置了近百台电脑,建起了两个网络教室和一批电化教学设备,通过后勤社会化兴建了一幢330m2的多功能教室,此外借助“六有”工程新砌了较宽敞的水冲式厕所,浇筑了校外红领巾一条路,方便了师生上下班,并浇筑混凝土操场1300m2,新砌了东面围墙,为常规管理创造了条件。
在校园布置方面,我们将环境布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利用楼梯、走廊墙壁,布置“知识墙”,展示师生的书画作品。目前本文章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收集,学校图书2万多册,生均22册,增添了学校的文化气氛。学校非常重视加强校园绿化的补充与管理工作,每学期期初和期末,邀请校外绿化专业人士来校管理、指导,安排相关人员对绿化地带专业管理,使整个校园优雅美观,努力为孩子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二、群策群力,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依法治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切实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职员工民主管理学校的职能,实行教务会制度,讨论并审议学校的各项工作。几年来,学校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学生、卫生、安全、后勤、收费等多个方面,力求使各项制度成为一个系统、一个序列,较好的规范了教师的言行,使良好的教风得以不断彰显。近几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了全员聘用合同制,使教师有了紧迫感、时代感,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陆续出台并完善了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度中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卑不尊的公平原则,体现了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制度使学校各项的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少先队工作、综合实践课教育、美术课教育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教学特色。
2、培训教师,促进整体实力提升
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学校配备了一个年富力强、搭配合理、敬业爱岗的领导班子。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领导班子成员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领头羊作用。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成了固定的周一下午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广大教职工能时刻注重《衡水经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让我们共同走进新课程》等深化理论学习,以“敬业、爱岗、奉献”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铸就了“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师魂。谭乃高、雍海水、周丽、赵忠、赵凤勤等同志先后分别被省、市、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充电”。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社会自考及本科学历考试,努力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二是走出去开眼界,请进来抓提高。学校想方设法为教师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每学期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听讲座、听课活动。学校还先后邀请文游台小学优秀教师上课,请市、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实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三是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开学初制定计划,每人一节,定期活动。内容有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观看教学录象、教师基本功竞赛等,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获取理论知识、钻研教学业务、相互交流、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几年来,通过努力,学校已拥有一支自己的骨干教师队伍,其中有区、市级骨干教师2人,教坛新秀3名,镇乡级学科带头人8名,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市先进班主任各多人。青年教师在市、区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获奖近20多人次。
三、德育为首,积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德育机构健全,有分工德育工作的校长、主任、大队辅导员;学校对班主任工作有明确的职责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素质,工作得力。学校对德育工作的相关人员有定期的培训、完善的考核方案和健全的德育工作常规制度;每学年、学期均制定出比较具体的可操作的,突出实效的德育工作计划,做到了学期有分析研究。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学校重点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和阵地建设,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德育管理机制,精心配备班主任,优化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学校建立“东小之声”广播台,由少先队员自征、自设、自编节目,反映身边本文章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收集,新人新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几年来,先后开展“保护母亲河”、“洪水无情人有情”、“情系西部大开发”、“抗击非典,众志成城”等多个主题队会,确立了敬老院等多个少先队活动基地。加强各项常规评比制度,坚持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有计划、有内容,形成序列,利用橱窗、板报,定期展出国情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节庆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利用各种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面向社会,建立了多个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每学期正常开展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定期上门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好地形成合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几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师生违法犯罪事件。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省红旗大队”光荣称号,两次被评为“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多次被市少工委评为“先进集体”,是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学校,市合格家长学校,市优秀家长学校。
四、严格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素质教育,规范教育行为
学校严格执行《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籍管理规定》,按规定办理入学、转学等手续,学校按课程计划开齐上足课时,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回家作业符合规定时间,节假日不补课,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全面推行素质发展报告书,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等级制。
2、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年秋季,随着市全面实施新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开始使用,引发了教学领域一场深刻的变化。为了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工作,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有校长亲自挂帅,印发数学、语文等学科的课程标准材料,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组织各种培训、知识竞赛。中心小学成立了课改沙龙,在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及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对全区进行了现场教学观摩,逐步使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去。
3、做好六认真”,提高课堂质量
学校制订并不断完善“‘六认真’工作要求”。在实施“六认真工作要求”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上课”上,课堂教学是“六认真”工作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为此,我们通过平时的骨干教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评优课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研讨指导工作,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打造宽松情景式的、自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督促教师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率。
每学期,我们都要在期中、期末组织两次“六认真”工作检查,学校行政人员通过听课、查备课、作业、测试、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青年教师大都能自制简单课件,借鉴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发展了师生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开展科研,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1.有较为健全的学科教研组织,根据本地教育现情,建立了乡、片、校三级教研组,有年度、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和总结,坚持每周活动一次,有校领导深入活动,有明确的中心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围绕教学理论、内容、方法进行课程改革,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加强和完善六年级集体备课制,组织二语、二数、四语、四数、三语、六语、六数等学科的同课异教,效果良好。
2.积极开展课题立项研究工作,目前已被省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达4个,其中“小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的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初步成果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小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的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初步研究成果获省一等奖。
3.有教科研小组,个人教科研计划和课题,在全区开展了研究,狠抓写字教学,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安排了全区低中年级教师进行写字、数学自学教学同课异教研究。
4.积极开展“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教学研究,如综合实践课的研究,孙玉富老师“无公害蔬菜”教学案例获首届市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几年的努力编辑了全区综合实践课优秀教案集2本,实现了资源共享。
六、其他方面
几年来,由于狠抓校园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强化思想教育,强化纪律教育,强化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养成。近年来,六年级会考语、数总均分呈上升趋向。年同学获市“三好小学生”称号,几年来,郭雯等4人获市“十佳少先队员”以及“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在“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以及市“六•一”等书画现场比赛中有近50人获奖。
年周同学在市青少年奥林匹克应用素质竞赛中获壹等奖,实现我区在市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壹等奖的“零”的突破。陶莎、凌丽等3位同学在市“中保杯”读书征文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数十名学生在第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奖。王等近25多名学生在市公民道德教育征文中获一、二、三等奖,3年来赵榕、郭雯等8名同学获市集邮征文一、二、三等奖,魏获演讲一等奖,年赵同学还获全市计生征文一等奖,年同学获全市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一等奖,全区6名学生参加区法律知识竞赛获二等奖。连续3年举办了“我是校园小歌手”卡拉OK比赛和“诗歌朗诵比赛”。
几年来,等有近20名教师参加市、临城区青年教师“新课标”的赛课,分获一、二、三等奖。
老师在市青年教师才艺展示中获二、三等奖,等2位老师获市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优秀奖等8名教师的教学案例获省、市、市一、二、三等奖。
被评为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等3名教师获市教坛新秀称号,近20名教师在市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中获一、二、三等奖,老师的电化教学论文分获市一、二等奖。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学衡水经验的大讨论,参与市局公民道德建设征文,共收集论文20多篇,等近10名教师获市二、三等奖,此外吴有宏、王文松、郭同林教师论文在省、市等一些教育教学杂志或发表或获奖,3年来,赵忠、孙玉富、王恒荣、吕华明等教师辅导学生作文发表达10篇以上,李万清老师获“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优秀“园丁奖”,等4人获市教师乒乓球团赛二等奖,水获“市文明职工”称号,此外教师积极参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师基本功考核、普通话培训。
几年来中心小学先后获“人寿杯”中小学生征文优秀组织奖,“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优秀组织奖,第十四届可口可乐金钥匙科技竞赛组织奖。评为市红领巾示范校,市红领巾示范校,获“儿童时代”读用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周报”读用先进集体,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二等奖,少先大队获市红旗大队,语文组教师群体获“青年文明号”荣誉,此外中心小学还通过吸引民资新建了中心幼儿园,确保了中心小学生源质量。
第四则
光阴荏苒,足迹在创造中延伸;弹指一挥间,实验小学办学已进入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我们在上级领导,特别是县教育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科学实验,质量发展”这一工作主题,以创新管理方略为切入点,抓制度建设,驱动内部活力;以常规教学督导为支撑点,通过精细化管理,严谨治教抓落实;以营造和谐学习环境为兴奋点,建设良好校风、班风、学风,促进学生乐学善思健康向上;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制高点,抓校本教研,开展教学反思,引导教师不断追求教书育人的新境界。千言万语话质量,千方百计谋质量,千年万苦为质量,持之以恒抓质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教学质量连续九年综合评价获全县第一,办学水平评估连续八年获全县第一。学校先后被认定挂牌为“永州市文明单位”、“省文明卫生单位”、“省教师心育能力培养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先后被评为“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规划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省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实现了我校创办之初制订的“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跨越式发展工作目标。
现就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所做的工作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构建完整的制度体系,规范学校质量管理
制度是学校有序有效运行的体制框架,是学校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是学校质量管理的动力源泉。教师的行为要靠制度来约束,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要靠评价机制来激励。对质量的管理,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抓落实。为此,我们对质量管理实行“五个监控”:课堂教学监控,作业批改监控,平时检测监控,上级统抽考监控,教师评价监控。同时,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着力解决业绩考核不科学,质量监控不健全,激励机制不灵活,奖惩管理不到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突出问题。先后制订了《县实验小学合格课评价标准》、《教师考核量化评分细则》、《实验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实验小学教学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大教学质量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体现在综合评价的权值比例分配上,即过程管理占60%,终端绩效占40%,落实在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中,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打破平均主义。和谐的制度环境,确立了教学质量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强化和深化了教学质量至上的办学思想。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勤学乐学
教育和学习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学习环境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发展观的问题。教师的创新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快乐学习的校园环境,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实际成效。为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把全校师生具有的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我们从多方面构建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教育环境,营造一种“和谐、开放、民主、人文”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支持系统,促进了师生的潜能转化。
1、构建心理环境,为潜能转化铺陈闲适与自由的土壤。
自由,心灵才会有快乐。过多的限制只会抑制孩子的灵性,使他们丧失心灵舒展,思维飞翔的能力,这无异于一种摧残。多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的管理追求灵活,展现快活,实现鲜活,为孩子心理减压,让孩子专心的学,痛快的玩;我们坚持服务育人,通过活动式管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竞赛),开展心理辅导,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自觉根据活动规则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达到自我管理的目标,使校园成为孩子心灵的家园;我们关心关注“学困生”“问题学生”“留守生”,用心做不留痕迹的教育,把学校经营成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大本营,让孩子们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每天的学习和生活。
2、构建课程环境,为课程知识的综合性、开放性创设平台。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设计课堂教学,提供学生乐学善思的“知识套餐”,如基础性课型、发展性课型、活动性课型等,从而积极构建互动式交流环境、实现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体现“我的课堂我作主”。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此外,在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还根据本校特点和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开发校本课程。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开设了《铜管乐》、《跆拳》等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平台。
3、构建评价环境,为学生的弹性化、个性化发展拓展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告诉我们,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找到“最近发展区”。基于此,我们开展了评价模式的改革,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和“赏识教育”的观点,我们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制度,推行“综合素质等级+学业成绩等级+全面发展指导”的评价模式。把学生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淡化百分制的精确性,凸现等级制的模糊性,消除学生因几分之差产生的自卑心理。写评语时,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指导,力戒生硬、冰冷、居高临下的语气,用文学语言勾画学生个性,突出亮点,委婉指出弱点。为防止此项工作流于形式,出现跨班级跨年级抄袭的情况,每期的休业典礼前,校长室和政工处组织全面检查,以确保评价质量。在创新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我们还狠抓学生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开展各类“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让“高梁地里长玉米,萝卜田里有白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让学生有更大地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赏识是进步的动力,成功是有效的激励,全面评价的良性互动,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家长收获希望,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和赞赏。年在学校第三届学生家长委员会的座谈会上,家长委员会主任樊志群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实验小学对学生评价的创新,让我们家长深受教育和启发。家长要走出家教误区,就要学会赏识和全面评价孩子”。
三、追求和谐的管理境界,实施有效的过程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管理主要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常规管理,常规管理又是以人为主体的过程管理。面对众多不同个性的教师和学生形成的集体,我们认识到,常规管理要讲究策略,追求和谐,才能管出效果。为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用先进的理念作“引领”,以实实在在的策略为“笃行”,以持之以恒为“保证”,通过及时的反馈调控完善提升。
1、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通过示范引领、责任分解,落实教学常规工作。
在追求管理效益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学常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实现。在工作中,我们尝试运用“弓箭原理”诠释和指导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把“六个一线工作法”当成一把强弓——力源点。通过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服务在一线体现、任务在一线落实,及时开展常规管理反思诊断,放飞教师的实践智慧,研究自己的行为,解决自己的问题。把行政领导的示范引领当成弓的弦——发力点。通过推行行政领导带头上主课挑重担,带头执行常规管理制度,带头落实教学质量责任追究制,带头争先创优,用正气感召教师,强化责任意识,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把行政领导的责任分解当成一支箭——着力点。通过《行政领导“七个一”联系周工作制度》和《行政领导“八个到位”日工作制度》(“七个一”联系内容:每位行政成员联系一个年级、一个班级、每周听评一名教师的推门课、检查一名教师的教案、一个班的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召开一次教学工作诊断会、有针对性的组织一次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八个到位”:早操到位、晨读到位、课间操眼保健操到位、学生就餐到位、午休到位、早迎晚送到位、晚自习到位、学生就寝到位),勤查细管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这一常态化动态管理,扼制非正常现象的滋长蔓延,落实工作目标,促进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2、采用闭环式管理策略,通过点面结合、横向联动,优化教学常规工作。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量大,线长面广,有效管理的难度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缩小学校管理者主观评判管理状况与客观真实管理状况的差距。我们常常因为“惯性”思维,只关注脚下的路,追求工作投入的量,而忽视管理策略的变革和管理效应的质,常常出现管理失缺,顾此失彼的现象,放大了主观评判与客观真实的差距。为打破这一瓶颈,我们积极开展校本管理问题诊断,探索走出误区、摆脱困境的策略。在探究中我们认识到,常规管理的过程从计划的制定——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总结,就是一个闭环。这一流程各个项目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彼此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项目都会使任务质量打折扣。要提高常规管理的效益,就要在这一闭环上做文章,让流程流通,让管理减负提质、事半功倍,实现“常规管理”打破“常规”。基于上述规律及特点,我们在探求中形成了采用闭环式管理策略的共识,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我们着力解码教学常规项目的目标,破解“横向难到边,纵向难见底”的难题,制订行之有效的考评细则,采取“点面结合、横向联动”的方法(“点”就是校长的常规性检查和选择性、针对性、突击性检查,“面”和“横向联动”就是教务处和联系年级领导的联合常规视导检查),在全面统筹的基础上,进行各项目的落实,通过盘点整改,确保每一个环节的任务质量,有效完成闭环。从而顺畅进入下一个流程,形成良性循环,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校创办之初,曾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也曾有人认为实验小学是一颗流星,转瞬即逝;而今,实验小学已成为县内学生人数最多、办学规模最大的完全小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领导重视、社会关心、家长赏识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开拓进取,积极奋进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创造严明、科学实验是我们飞翔的航线。学校全体师生决心不负重望,继续拓展新的发展平台,延续并超越过去的成绩和荣耀,做好扩容提质这篇文章,争创省合格学校,与时俱进再创新高!
第五则
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倦怠,甚至师德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相当一部分教师耐不住寂寞,抵不住诱惑,管不住小节,不能爱业、敬业,更谈不上乐业。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塑教师为人师表形象,已成当务之急。
中心校近几年苦心经营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精神面貌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有了可喜的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沉寂和低谷之后,又开始给全县人民一个又一个惊喜,呈现出一种良好的上升态势。在全县同级同类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中,本校由年的倒数第二名上升到年的第四名;教学质量综合成绩由年的倒数第二名上升到年的第六名。
现将我们这几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粗浅做法向大家做个简单汇报,旨在抛砖引玉,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责任感教育,让教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现在教师队伍当中有相当部分人缺失了热爱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没有了我们崇拜了若干年的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老黄牛精神。为此,我们几年来坚持以无私的奉献、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统帅教师的思想。
1、反复地、理直气壮地讲为人民服务的大道理。
或许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现在一些学校、一些校长不再怎么提为人民服务的大道理了,好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跟不上时代了,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了。我们却坚持认为,教师其职业是特殊的,其劳动是复杂的,必须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例会上,国旗下,生活中,我们经常跳出教育视野,给教师讲述人生的哲理,抒发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引导教师建立豁达、无私的生活态度。我们向全体教师提出“每个人都在为组织工作,同时也是为自己工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心上劳力”等教育理念,并将其制作成标语牌张贴在教师集体办公室。
作为全县办学条件最为艰苦的农村中学,如何让老师们安贫乐教爱岗敬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教育局这几年一直很关心我们,考虑到我校师资力量薄弱,每年都分配一两名优秀大学生充实我校师资力量。可是,这里太偏远,太简陋,年轻人都不安心啊!有个新分配的英语教师唐小艳,觉得在呆下去没前途,二OO六年暑假毅然辞工去广东另谋职业了。其他一些年轻人也觉得分到了就是下了苦海,甚至入了地狱。年暑假,又一名新的英语教师小谢,她一听说是分到,委屈的泪水就止不住地往下流。分配会上,我去接她,她泪眼汪汪地对我说:“校长啊,我书读得很好,英语已过8级,这次招考也是第一名,但因为感冒,试教成绩不理想,没有能分到县中,我的抱负没办法施展了。”一个新分配的大学生不愿意到自己的学校去工作,作为校长,我心里是说不出的酸咸苦辣。我说:“小谢,作为校长我也并不是因为素质最差才分到最差的,何况,还有好多比条件艰苦得多的地方。我到工作一年了,现在觉得这一年,我成熟了好多,就是这艰苦的环境,才彰显了我的才华。相信吧,小谢,一年后你就会感谢的!”
就这样,我与其它几个行政包车到她家上龙盘去为她装好日常生活用品,接到了学校。学校住房十分紧张,我就去与政工主任合住,把自己的那套住房让给谢老师。我们行政带着学校一些教师帮小谢搞卫生、接电灯、装电脑、挂窗帘,几个女教师帮她铺床喷香水,并一直陪着谢老师海阔天空。第二天,我们又专门召集全体师生集会,由校长致词,学生献花,为谢老师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开学大约十来天,小谢又突然哭着告诉我,她的父亲脑血栓复发了,可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又拿不出钱。我二话没说,立即叫出纳带上两千元钱,几个行政一起到她家把她的父亲送到了医院,并分头迅速办理各种住院手续。由于抢救及时,小谢的父亲转危为安了,我们也就心安了,而这时,已是凌晨一点多钟了。小谢的父亲因为感激而紧紧握住我的手,老泪横流,而我们的谢老师从此就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着、生活着。就这个学期,刚刚由学生代表评选的“最受欢迎的老师”,谢老师又一次以最高票当选为“最受欢迎的老师”。
2、满腔热情地宣传典型的人和事。
报刊上,电视里,只要一有教育战线的先进人物,我们就抢抓机遇,满腔热情地向老师们宣传。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看得见、学得着的先进人物,比如前年市里的盘晓红,去年县里的刘国胜,我们都不惜时机将他们的先进事迹反复组织教师们学习。
我们曾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及部分学生代表去黄甲岭中学参观学习,回来后,师生们感触很深,工作热情倍增,产生了很好的追赶效应。
我们还注意在校内培养和发现先进人物。我们每个学期都要由学生代表评选“我最喜欢的老师”若干名,当选者的优秀事迹要写成材料,连同他们的备课本、工作计划、校本教研材料等一并发给全体教师学习。
这个学期,我们结合教育局“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活动,象前些年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样,切切实实地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洗脑。我们书写了永久性标语,花了上千元制作了三块宣传牌,包括每个教师五寸大彩照下的诺言、剖析材料、决心书等等。
当然,搞一些看似形式主义的活动,也会让一些人说冷话、泼冷水。在保安这个地方,搬弄是非的人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对于这种人,我们一方面找其促膝交谈,用真诚感化他们;另一方面,我们又态度强硬、理直气壮,坚决制止他们。当然作为学校行政,“打铁还须本身硬”,自己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务实的作风、清廉的形象,让那些习惯于搬弄是非的人搬不倒、不敢搬,然后逐步把他们争取过来,利用他们的长处为我所用。
如今,我们的学校,可以说“大道理”管住了“小道理”,“大气候”控制了“小气候”,热爱学生、愉快工作已内化为教师的自觉理念,并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行为。学校也因此呈现出空前的团结。团结是一种觉悟,团结是一种品格,团结才是推动我校跳跃式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坚持人性化管理,让教师心甘情愿地把该做的事做好
这几年,我们坚持人性化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本职工作。
1、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主人翁的情感体验。
几年来,我们是坚持以人为本,在管理中充满尊重、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努力建立起高雅、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比如在学校诸多奖励办法中,我们有一条“合理化建议奖”,凡教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设,一经学校采纳,将视其效益大小予以奖励。别小看这条只有几个字的条例,它能使教职工提高自豪感和使命感,并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与学校行政一道不遗余力地工作。比如我们教师集体办公制度就是几个教师的建议才建立起来的。又比如,爱花惜草的宣传用语,我们向全体师生征集“温馨提示用语”,通过征集评选,采用了二十余条“温馨提示”每条奖励20元。如:“劝君多弯三两步,摸把花坛当马路”,“花、草、树同植保安沃土,你、我、他共建和谐校园”等等,我们都到装潢公司把它连同作者姓名精心制作出来,竖立到学校各个花坛,一举多得,成了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2、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生活又是相对单调、清苦的。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领导的关心、肯定,学生的尊重、信任。几年来,我们时时刻刻都顾及教师们的内心感受,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校成员。过春节,我们会给每一位教师送一张贺岁卡片;妇女节,我们会用短信送一句贴心的问候;教师节,我们会隆重集会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
当教师们捧读贺卡、短信时,眼眶里闪烁着的肯定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这些,能让老师们感受到你用心的良苦,因而工作时也就心情舒畅起来。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除了安全感等基本需求外,更渴望获取尊重与成就感。所以,当教师取得成绩时,我们学校行政尤其是“一把手”更是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赞美。每次的例会,每期的开学典礼和期中小结会上,“一把手”都要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做到“扬善于公堂”。因为每一位教师也都跟学生一样,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的啊!我们强调对学生、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那么,对我们的教师,也多给予一些赏识,又何乐而不为呢?
3、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最实惠的福利
作为全县办学条件最差的中心学校,我们保安中心校经费十分紧张,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什么资金为老师发福利。但我们一样能关心老师的生活,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如我们翻印北京师大刘教授的《健康手册》发给每一位教师,送给老师们健康的生活意识、健康的理念。我们成立了男子篮球队、女子健美操队,只要报名参加,学校奖励一半的运动服装费,并每期给每一位队员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如今,老师们几乎都参与了进来,空闲时不再闲谈,不再打牌,而是坚持体育锻炼,享受健康,享受工作,享受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使老师们调整了心态,增加了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工作的乐趣。
我们坚持送给老师们的另一项福利就是培训、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我们在校内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师亮相课、备课组研讨课、师徒结对汇报课、课题研究展示课等课,促使全体教师人人开课,在课堂中练就教学硬功,努力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学特色;通过组织引导教师围绕某一专题开展专题讨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本期我们进行的是优化课堂提问的讨论。先安排学习这方面的理论和经验文章,再观摩典型教学录象,接着研究本校教师在这方面的问题,最后教师反思准备一段时间后再组织听课、评议,检查活动效果;通过对进修的教师时间上予以保证、经济上予以支持,合格后予以奖励并在评价中加分等方式让中青年教师主动参加继续教育,积极进行知识更新。几年来,教师队伍中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我校共38名教师,其中就有8名青年教师去年暑假通过文化考试和试教顺利进入县城工作,让大家尝到了专业成长的甜头,在现有教师中又产生良好的追赶效应,形成了良性循环。
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7
一、建立中小学信息公开的工作体系
我局专门成立了县教育系统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要求各中小学根据《意见》要求,建立健全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指定专人或机构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切实做好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各校信息公开工作具体负责人名单均及时上报到县局。
二、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制度机制
我县各中小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制度规范,确保信息公开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信息公开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学校信息。
一是建立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要求各校除按规定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安全稳定的信息,不对外公开外,其它信息一律要按规定对外公开。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如发现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均要求其在职责范围内及时准确的信息,或报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予以澄清。
二是建立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机制。要求各校在制作信息时或者获取信息后,要及时明确该信息是否应公开。确定公开的,要明确信息的名称、生成日期、公开受众等;确定不予公开的,要说明理由;难以确定是否公开的,要及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定。
三是建立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规定本校教职工因自身教学、科研、生活等特殊需要,本校学生家长因行使子女监护权的有关需要,向中小学申请获取相关信息时,中小学要及时予以答复。不能按要求提供信息的,要为他们了解相关情况提供便利。对于社会公众向学校提出的建议、咨询等,中小学要认真予以回复。
三、突出中小学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
要求中小学将与学生有关的基本制度进行汇总,通过家长会、书面通知、信函等形式将重要信息告知家长。要求各中小学根据《意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信息公开专栏”,并充分利用宣传栏、公告牌、电子显示屏、校内广播电视等多种载体及时主动公开有关信息,不断增强公开实效。对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通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全体教职工大会、学生家长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我县各学校重点公开以下信息: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办事流程;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学校招生的计划、范围、对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评优奖励办法,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报考条件、录取办法,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俭学和学费减免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和结果;学校收费的类别、项目、标准、依据、范围、计费单位和批准机关以及监督电话;学校教职工招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优的条件、程序、结果及争议解决办法,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教师培训等师资建设情况;学校数量较多的物资采购、基本建设与维修、招投标结果及实际执行情况;学校经费收支情况,学校资产和受赠物的管理使用情况;学校安全管理情况等。
四、开展中小学信息公开的业务培训
在县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配合下,我县已集中进行过一次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培训。拟于明年上半年再安排适当时间,邀请相关部门专家,通过集中学习的形式,开展中小学信息公开业务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条例》和《意见》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工作规范,主动公开程序、依申请公开办理、有关保密知识等,提高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站及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相关操作技能等。
五、加强中小学信息公开的监督保障
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意见》要求,对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评议考核,并及时纠正中小学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公开不应当公开的信息等错误行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将中小学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推动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长期、规范、深入开展。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并着力在充实公开内容、规范处理流程、拓展公开形式和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推动全县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篇
一、总体情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以来,县教体局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在县政府的领导和县政务公开办公室的指导下,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同时,局各部门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信息公开工作联络人,具体负责本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协调和落实。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截止2014年10月,我局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11条(均为在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主动公开信息)。
(一)丰富的公开内容:
重点公开教育收费标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及相关信息,行政审批事项,教育局工作动态等。及时上级文件、部门文件、规划计划、财务信息、人事信息、本单位公告信息等需要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多样的公开形式:
设置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机构领导及设置(含内设机构、下属单位等)、规划计划、部门动态、财务信息、行政执法项目、行政执法结果、公告和新闻、人事信息等共计9个栏目,每个栏目下设置子栏目,便于市民准确查找信息。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本局2014年度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件。
五、保密审查
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信息保密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部门实际,由局办公室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确认,在切实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同时,严防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及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的敏感事项。
六、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
本局2014年度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0件。
七、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一)工作人员情况
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兼职人员为1人,无全职人员。
(二)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情况
未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过任何相关费用。
八、其它相关工作
(一)公开内设机构信息:除公布本机关信访电话、传真号码、地点等信息外,还详细写明各科室主要职责,便于市民咨询和投诉。
(二)除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网进行信息公开外,我局还充分利用教育体育网进行信息公开,网站信息量大,更新及时,深受各界好评。
(三)将信息公开工作深化推进到各基层学校:建立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体系。要求各中小学建立健全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指定专人或机构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各中小学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学校网站、家长会、书面通知、信函、宣传栏、公告牌、电子显示屏、校园广播等多种载体及时主动公开有关信息,不断增强公开实效。县局加强对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及时纠正中小学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等错误行为。
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思路
在县政府的领导和县政务公开办公室的指导下,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从无到有,逐步规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人员为兼职,自身其他工作量大,从而分散信息公开工作精力;二是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待加强;三是公开内容不够完善,公)●(开力度有待加大。下一步,我局将认真查找并纠正问题,努力克服和解决困难,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并着力在充实公开内容、规范处理流程、拓展公开形式和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推动全县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第三篇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14个乡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约1841平方公里,总人口76.8万人。目前,全县3-5周岁幼儿学龄人口总数21630人,在园幼儿16597人,学前三年入园率76.7%。公办幼儿园10所,民办幼儿园71所,幼儿园看护点47处,在园幼儿教师852人。其中,市级一类幼儿园1所、市级农村示范园1所,县级农村示范园2所。
二、工作措施
(一)深入学习政策,更新教育理念。
我们要求各幼儿园认真学习《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省一类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省民办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和《市一类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实施科学保教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工作,以县直幼儿园为示范积极引导全县幼儿园教职工深刻理解我县规范办园、实施科学保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适应学前教育的新发展。
(二)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办园行为。
1、制定学前教育相关政策。2014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县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长办〔2014〕60号)。县教体局与县财政局、物价局联合制定了《县学前教育机构星级管理实施方案》(长教体〔2014〕65号)、《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长教体〔2014〕67号)、《关于公办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长价〔2014〕15号)、《县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实施办法》(长教体〔2014〕89号)、《县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县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长财〔2014〕87号)、《关于印发<县幼儿看护点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教体〔2014〕161号)等学前教育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规范了管理,优化了教育环境,制止了学前教育“小学化”教育倾向。
2、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县教体局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并报市局备案。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机制,对幼儿园进行常规动态管理。按照省厅、市局要求,我县每年11-12月对全县辖区内幼儿园进行年检,对不符合要求的幼儿园,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或取缔。
3、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我县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工作,要求幼儿园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在全县校长及幼儿园园长会议上,要求幼儿园园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定期排查安全隐患。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整合治理”的要求,将园所安全、交通安全、防预安全、饮食食品安全、接送安全作为重点,通过抓常规、抓细节、抓督查、抓整改,促进安全工作常态化。
4、制定学前教育奖励措施。县财政局、教体局制定了《县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县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学前教育,分配比例原则按照建设类50万元、补贴类40万元、资助类10万元用于发展学前教育。目的是鼓励、引导和支持乡镇政府及社会力量加大投入,有效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推进学前教育公平性、普惠性,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1、规范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2014年,面向社会招聘幼儿教师,通过择优录用方式充实到幼儿园教师队伍中,有效补充幼儿教师严重不足问题。民办幼儿园也参照幼儿园编制标准设置幼儿园内部工作岗位,并聘用具备任职资格的人员。
2、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力度。2014年7月,我县组织57人到上海华师大参加集中培训;县教体局7、8月份利用国培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暑期短期集中培训、远程集中培训组织98人次参加学习。
(四)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1、积极开展达标升级活动。多年来,我县开展幼儿园达标升级活动,在创建活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色,各幼儿园积极发动,人人参与,严格对照省、市一类幼儿园(农村示范园)标准,寻找差距,积极整改,全县市级一类园1所(目前正在积极创建省一类园),市级农村示范园1所,县级农村示范园2所。
2、开展家校联谊活动。
我县一直非常重视幼儿家庭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抓好家庭
教育是提高我县学前教育质量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县各级各类幼儿园逐步健全了家长学校组织,完善了家长学校制度,加强了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各园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家长学校,确实提高了家教水平,促进了幼儿园保育教育的质量提高,同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3、积极发挥“县直机关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构建学前教育辅导网络。充分利用“县直机关幼儿园”示范、辐射作用,输出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实现师资、管理、服务等资源共享。帮助薄弱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以“尊重互通、按需指导”为原则,对薄弱幼儿园进行全程、全员、全面的指导,带动薄弱幼儿园在最短时间内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吸取名园营养,打造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发展共同体,加快了薄弱幼儿园的发展步伐,有效地提高了我县学前教育质量。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丰富幼儿生活,我县定期开展幼儿教师论文评比,玩教具比赛,幼儿游戏观摩,庆“六一”活动,教师技能大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示教师和幼儿的风采,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了保教质量的提高。
5、探索灵活多样的办园体制。2014年,我县采取“公建民营、管办分离”模式,积极引进市优质民办教育资源,举办普惠性幼儿园。目前,镇水岸人家幼儿园、双凤开发区凤霞幼儿园、造甲乡宋岗幼儿园已于2014年9月建园开班。双凤开发区凤梅幼儿园招标举办者已经落实,目前正在处于室内装修阶段,2014年12月30日室内装修结束,2013年春学期正式面向社会招生幼儿。
(五)对全县看护点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分类管理。
幼儿教师论文范文 篇8
(一)实施资格认证制度是把关教师质量的重要屏障
从世界各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来看,最初大都经历过师范院校毕业生自然认证教师资格的阶段,这种认证方式保证了教师队伍的基本质量,所有的教师都经过规定时间的专业学习与培训才具备教师资格。随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学历认证为标准的认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师资格认证的发展需求,通过统一考试来获得教师资格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这一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育的规范和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不论是早期的学历认证,还是现行的考试认证,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已经成为把关教师质量的重要屏障。
(二)实施资格认证制度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教师成为专门的职业,具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不仅涉及到职前教师教育质量,更关系到如何设置有效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教育的质量。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不仅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是否能够进入相应的教育机构去担任教师工作的重要途径,而且从世界范围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来看,随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分类的逐步细化,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逐步成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三)实施资格认证制度是拓宽教师来源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教师工作不再仅局限于师范院校科班出身的学生,其他各行各业的申请者,只要通过规定时间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的培训、学习,达到教师资格认证机构确定的标准,就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进入相应的学校担任教师工作。这种模式极大地拓宽了教师的来源渠道,使得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有机会进入教师行业,教师行业的人员结构得到极大的调整,因此,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成为扩宽教师来源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包含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的,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历史上,中小学教师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语。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2〕因此,对于当前我国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分析要从整个教师行业的资格认证制度谈起。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展的历史
从教育工作被视为专门职业起,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就开始发展起来,建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也成为国际趋势。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教师法》,其中第十条明确了“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规定。1.学历水平是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资格标准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可以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可以取得小学教师资格,等等。这一规定明确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主要标准是学历标准。在后续的文件中,逐步完善了教师资格认证的内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普通话水平的要求成为资格认证的标准。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其中第八条规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当“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3〕。可见,虽然资格标准逐步完善起来,但是学历标准仍然是其中的主要衡量标准。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明确了教师资格认定的管理部门,第十三条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4〕。不仅如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最高级管理部门,还承担着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审定工作。可以说,至此中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已基本建立起来。故有的学者认为:“自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施以来,中国教师教育已经在逐步尝试建立基于标准的新型教师教育制度体系: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意味着一种基于教师市场准入并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外部质量控制手段。”〔5〕
(二)中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展的现状
从1993年《教师法》的颁布到2013年,在这20年期间,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其资格认证标准始终维持着学历标准认证的模式,即获得相应师范院校毕业证书的申请人通过申请直接获得教师资格,非师范院校毕业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参加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的方式,但是在2013年,这种认证模式首次被打破了。1.《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成为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资格标准正如有学者提到,教师资格证书是一种教师准入的外部质量控制手段,而“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则更着眼于从教师教育内部的制度建设来实施质量控制”〔6〕。2011年8月8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旨在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同时配套颁发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该文件中对于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以及相关学时、学分及实践内容的要求都为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格标准。2.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的资格认证方式代替学历认证的模式2013年8月15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虽然文件还只是试行阶段,在河北等10个省份试点,但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资格的获得采取统一考试的形式,文件明确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分别参加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7〕。可以说,该文件直接将教师资格制度的认证模式由申请、审批转变成为国家组织考试,统一标准衡量教师水平,颁发教师资格证。而且该考试倾向于强调能力、实践以及专业水准,虽然如何确定能力达标等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方式无疑出现了历史性的革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已经失去自然获得教师资格的待遇,转而进入由考试统一衡量,这必将对教师教育质量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3.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成为保证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措施在过去的20年中,中小学教师获得教师资格后,只有在持证人取得新的教师资格后才会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重新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否则,如果不是存在欺骗获得教师资格,或者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教师资格证书是可以终身持有的,不需要再重新认定的。但是,2013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首次明确了教师资格采取定期注册的制度,同样正在试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件首次提出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对于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教师,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注册是否合格,该文件也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包括师德、教学能力、继续教育、身体健康等内容。对于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考核评价,并且影响恶劣的,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将不予注册。至此,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当前我国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特点
与所有中小学教师一样,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也伴随着整个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逐步发展,但是幼儿教师资格与其他中小学教师资格还存在一些差异,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独特之处
因为幼儿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教师不像其他中小学教师一样,只注重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方面的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素养,教师分工也是极为细致的。1.幼儿园园长资格认证制度首先从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分离出来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因其角色分工有着明确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从事每一种工作的教师都应该有着明确的资格认定。园长作为管理幼儿园的主要责任人,其资格制度首先分离出来。199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颁发<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的通知》,对于幼儿园园长资格认证进行明确的规定。园长资格主要包括政治觉悟、学历要求、工作经验、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以及身体素质五个方面,这可以说是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一个进步。2.幼儿园专任教师、保育员、医务人员等资格标准逐渐明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分工也应运而生。回顾幼儿教师资格发展的历史,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各个角色的任职资格要求的文件出台,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幼儿教育制度建设是相对超前的,那个阶段连续出台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重要文件,对于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资格也有所涉及。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了幼儿园中专任教师、保育员以及医务人员的资格及相关职责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是幼师毕业才能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该规程在2013年进行修订,修订版对很多内容进行了更新,其中对教师的职责要求更是与时代接轨,但是对于幼儿园教师资格没有更新的提法。对于幼儿园保育人员从原来的“初中毕业以上学历,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的资格要求,调整为“具备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①。医务人员的资格标准是“医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取得医师资格;医士和护士应当具备中等卫生学校毕业学历,或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保健员应当具备高中毕业学历,并受过幼儿保健职业培训”〔8〕。《征求意见稿》中调整为“医师应当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应取得《护士执业证书》”②,标准更高,规范性更强了。虽然幼儿园专任教师的资格没有更为具体的规定,但是通过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13年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的对比,可以看出对于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资格标准逐步明确起来。四、当前我国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较之其他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有其独特之处,资格标准、分类等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态势和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自身发展进程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一)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尚未单独成体系我国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包括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的,幼儿教师职业与资格的特殊性无法在现有的资格认证体系中呈现。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的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对我们具有启示。例如,新加坡幼儿培育署(ECDA)根据早期教育从业者在教育机构中从事不同的工作来进行划分,具体分为六种幼儿教师资格,分别是:管理者(ChildCareCentreSupervisor)、教师组长或高级教师(Head/SeniorTeacher)、教师及语言教师(ChildCareTeacher/LanguageTeacher)、托儿所一年级的早期儿童的保教员(EarlyYearsEducater-ForNursery1Group2monthsto3yearsold)、婴儿的保教员(EarlyYearsEducater-ForInfantGroup2monthsto18monthsold)、幼儿园的预备教师及托儿所的保教员助理(Pre-EducatorforKindergar-ton/EducareforNursery)③。这种独立成体系的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无疑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我国学者也对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所属的体系问题提出了质疑。如,有学者提出:“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制定权高度集中在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手中,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尚未脱胎于教师资格制度,因而,其制度制定者的制度规避问题实质上归属于教师资格制度制定者的问题。”〔9〕所以,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需要独立的、完善的体系。
(二)低学历的资格标准要求落后于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按照《教师法》规定,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这项规定奠定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学历标准是中专层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师资学历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资格认证仍然维持着这一学历水平。所以,有学者提出:“从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的状况来看,现有幼儿教师资格的规定已暴露出诸多与经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教育理念不相适应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中师起点的学历要求过低。”〔10〕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幼儿教师培养的总体情况而言,应确定合理的学历标准,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准。
(三)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尚未与资格认证制度衔接
针对幼儿教育发展对于师资水平提升的要求,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规范幼儿教师资格认证。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文件强调应该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培养培训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应该在《专业标准》提到的三个方面、14个领域达标,这样才是一名合格教师,可以说这个文件是当前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幼儿教师资格标准的重要文件,但是该标准还没有与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相互衔接。所以,有学者提出,幼儿教师资格标准的“研制和完善要以《专业标准》为基本依据,并应充分考虑标准的科学性,要细化、有具体的描述,要容易理解并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资格认定标准要及时进行立、改、废等”〔11〕。可见,我国在研究、制定标准时已经考虑到资格标准的同步修订问题,但是鉴于幼儿教师资格认证是属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的体系之内,衔接的问题尚未解决。
(四)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分类不完善
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9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教师专业道德;专业伦理
在当今大力提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机会均等的背景下。专业道德的提出昭示着幼儿园教师在当代社会将面临更多的职责挑战。因为“教师作为变革的因素。在促进相互理解和宽容方面,其作用的重要性从未像今日这样不容置疑”,“他们要为培养一代新人的性格和精神作出贡献”。从保障儿童权利角度看,学龄前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弱,最需要法律保障与伦理关怀。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和专业发展中加强专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要。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
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基础上。在专业领域内合理行使其专业权力以完成专业职责与使命的一整套伦理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对专业的道德信念与责任、对儿童及与其有关的教养者的伦理责任。它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而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所建立的伦理标准都有较为充足的专业和理论依据,充分考虑了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实际,全面,具体,规范,要求适中”。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幼儿教育作为特殊的文化或精神活动,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是首要的、基础性的要求。如果缺乏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本质的认识,那么其专业道德就难以真正确立,伦理方面的审视就缺乏标准,因此,只有认清专业道德规范。才能保障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生活价值并确保他们正确行使专业权利。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体系的向度
幼儿园教师论文专业道德发展的向度包括教师对专业的责任与信念、对幼儿发展的责任和伦理道德态度两方面。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体系中。教师对专业的责任、信念是基础。专业责任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包括对教育专业的承诺、责任及对儿童的责任。一般而言,幼儿园教师应担负的专业责任通过教育法规、教育政策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形式予以规定,例如我国《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二条、《教师法》第一章“总则”部分和第二章“权利和义务”部分规定了教师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相应的岗位职责和可以享受的权利等。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为例,其中包括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项要求,但这六项要求都在强调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具有职业化色彩,缺乏专业性特征,在教师专业标准方面还没有相关的准则。在教师对待学生的伦理道德问题上,也没有相关的、能够体现教师专业的法律法规依据,更多的是从传统道德的信念体系和职业道德角度看待问题。国外的一些相关文件则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全美教育协会。1975年制定的《美国教育协会教育专业伦理守则》不仅提出了教育的专业道德规范,也对教师履行专业职责提供了判断标准,它规定“教育者有无限接近最高大的标准的责任,教育者要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保护学与教的自由和保证所有人在教育上的机会均等”……为了得到同事、学生、父母以及社会成员的信任和尊重,教育工作者应当追求并保持最高水平的专业操守,要履行对学生的承诺、对专业的承诺。在“对专业的承诺”中指出“基于深信教育专业服务品质直接影响国家人民的福祉,教育工作者应当全力提升专业水准、带动行使专业判断的风气、吸收值得信任的人投入教育生涯、防范不合格的专业实习”。这些规定,表明教师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确立了教师在专业工作过程中应坚持的道德职责标准,体现了教师道德的专业性。
与幼儿园教师对专业的责任相比,他们对幼儿的伦理道德与发展责任的意义与价值更为深远。鉴于我国目前没有针对幼儿教育专业责任和专业伦理守则之类的条文,笔者以美国为例对此进行分析。美国不仅具有整个教育行业的专业伦理守则,而且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90年针对8岁儿童教育的特殊性专门制定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伦理守则》,该守则制定的初衷是“引导早期教育从业人员的责任及行为,并为解决早期教育可能遇到的主要道德困境提供一般原则”。
该伦理守则分为幼儿、家庭、同事、社区与社会四个方面,并说明了这四方面的专业责任和专业关系。每个方面又包括守则的理念和原则两部分,具体阐述了幼教专业人员在该领域的主要责任,并指出幼儿园教师论文教育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以对几个方面核心价值的承诺为基础的:承认幼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独特而且重要的阶段,以幼儿发展的知识为基础和幼儿共处。尊重幼儿的尊严、价值和独特性,在以信任、尊重和关心为基础的关系中协助幼儿和成人发挥其最大的潜能。
在“对儿童的道德责任”方面,规定教师对幼儿的道德责任理念包括六个方面:熟悉幼儿教育的知识基础。并通过继续教育和在职训练跟上时代的潮流:以幼儿发展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对每位幼儿的特殊了解作为实务的基础:认识及尊重每位幼儿的独特性及其潜力;承认(认知)幼儿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创造及维持可促进幼儿的社会、情绪、智力和身体发展的条件;支持特别需要参与与其能力一致的正规幼儿教育方案的儿童权利。
美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守则成功之处在于不仅确立和表达了专业道德规范,还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履行专业伦理责任的指标和判断标准,并把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责任、信念有机融合在一起。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在建构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体系和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过程中借鉴。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路径
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是在完善教育法规、建构教育专业伦理体系、发展专业精神、走向专业伦理的过程中实现的。
首先。完善教育法规、建构幼儿教育专业伦理体系是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基础。从我国当前的状况看。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多是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待的,或者说是基于对教师职业崇高性的认识而对教师人格的期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幼儿园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被定格为“道德的化身”。在对教师的期待与评价上,存在过分突出教师的道德标准、忽略教师专业标准的现象。支持教师职业感的是“园丁”“春蚕”之类强调辛劳和奉献的道德准则,而非真正的专业标准。这是一种理想的期待,而无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现实生活基础。上述提及的美国的两部守则。所规定的幼儿园教师专业职责都是基于法律和专业的视角,以充分考虑幼儿园教师论文工作专业特点为基础的,因此,幼儿园教师的各种行为规则都被定位在法律框架之内。如守则中关于教师与儿童、家长,教师与同事等伦理道德关系的处理准则。就是由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派生出来的。这种在法律和教育行业理论守则指导下的教育活动显然是一种专业道德活动。而不仅是一种职业活动。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换始终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从最初的一般性德行要求到具有道德法典意义的专业伦理规范。从重视知识、技能教育的技术性培养逐步过渡到专业精神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提升的兼顾是教师专业化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
笔者认为,我们也应结合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规范。使幼儿教育专业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违背教育伦理道德不仅涉及道德问题,更涉及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意义上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的习惯。
其次,发展专业精神是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水准的途径。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实质上是一种“角色”伦理。即按照社会赋予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角色和教师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的主要职责来确定其基本的伦理规范。体现为一种专业精神。“教师的角色化是一个有着很深厚的道德范导意义的存在。它凝聚着教师对自身使命的某种敬畏。敬畏必然表现为道义、良知和职责。事实上它通过教师角色的‘耻感’来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德自律,体现为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所以,幼儿园教师专业精神培养应包括让其对自己的角色和专业使命形成一种敬畏的精神,敬畏不是迫使自己服从权威、承担责任,而是一种人性的内在要求,是尊重本专业的基础与实践的动力。发展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精神,需要规范行业准入制度,严格按照要求选聘教师。真正强调专业伦理(而非一般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将专业知识纳入专业伦理的视野之内,将比单纯地呼唤伦理道德更能发展出独特的专业伦理学术建制。
再次,走向专业伦理是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建设目标。专业道德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方面。专业道德更强调专业性与主体性,专业性实质上是指某一行业行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不可替代性,因为一种职业的专业化提升如果没有专业道德规范及其提升。如果不能赢得社会对其的高度信任和尊重。那么该职业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取得相当的专业地位。也就是说。一种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除了专业人员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素养外,公众对于该专业人员的道德也能够抱有很高的信任与期待。幼儿教育一直以来被认为与专业无缘,幼儿园教9币的专业性难以得到社会承认,他们常常被定位为“保姆”“孩子王”的角色。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其专业道德发展由强调抽象、模糊、未分化的师德走向具体、明确和专业化的伦理规范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幼教人员服务的对象是幼儿,幼儿对于本身所受到的不当对待很少知觉,也无力改变,专业伦理可以督促幼教人员避免做出对成人有益但对幼儿不利的事情。公务员之家
正如IBSTPI教师道德规范所指出的:教师应该思考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问题——“我是否具备了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以便为特定受众有效提供特定内容,以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教师能力体系中的知识内容领域有问题,学习者很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不是分割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甚至可以说其专业道德的建立依赖于专业知识。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特性理解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幼儿园教师论文道德发展的非专业状况必然会得到改变。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研究成果及已经建立起来的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形式来看。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之路已经铺开。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4.
[2][8]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U].教育研究,2005,(1):48—51,49.
[3]LYNDAFIELSTEIN,PATRICIA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39.
[4]黎琼锋。从规约到自律: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7,(1A):36.
[5][6]冯晓霞。幼儿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58—159,159—160.
[7]程晓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8—01—23.
幼儿教师论文 篇10
幼儿教师认真、精心进行的任何一次家长工作都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同时,这种成长又可以通过家长工作展现在大众面前,得到外部的认可与支持,而幼儿自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并形成良好的学前教育氛围。
(一)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一切工作的核心与宗旨,也是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追求。幼儿教师高效的家长工作能使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达成教育共识,这样可以让幼儿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接触到相似甚至相同的教育内容,这完全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及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要呈现高品质的家长工作,除了精心的准备外,更需要其自身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第一,推动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如教师要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发展状况,就需要了解幼儿,需要教师全面掌握理解幼儿行为的各类知识。第二,推动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如教师要向家长介绍班级近期的教育教学状况,需要其对本阶段教育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而这一点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第三,推动教师紧跟学前教育发展与研究的前沿。教师要向家长介绍教育策略或推荐优质教育资源,自然需要在前期更多的了解并筛选这些资源。第四,推动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发展,提升教师工作的内在动机。高效的家长工作可以树立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专业形象,为自身赢得更好的教育平台和发展空间,收获职业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其职业发展的内在动机。
(三)有利于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
幼儿园的工作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大方面,而家长工作就是幼儿园对外的重要工作,在现实中,这一工作占据了幼儿园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的效果却非常有限。其实如果幼儿园能通过紧抓幼儿教师的家长工作,明确定位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幼儿教师家长工作的内容常规化、程序化、制度化,将会取得两方面的收益,一方面促进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在家长中树立了幼儿园的形象,为自己营造了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外在管理氛围。
(四)有利于改善学前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教育的变革、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幼儿园教育尤其需要家长与社会的支持。但在我国,直到2010年7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后,学前教育才迎来发展的春天,但其存在政策层面、操作层面以及外部社会环境层面的诸多问题。由于学前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很多社会民众甚至一部分管理者对学前教育认识上的偏差甚至错误,如并不将幼儿园看做专门的教育机构,也不将幼儿教师看做专业人员,或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比小学、初中教师的工作简单等,这都是对学前教育不了解、不理解所造成的,需要幼儿园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家长工作来进行展示。
二、幼儿教师家长工作内容定位
(一)传播幼儿发展的基础知识
幼儿是学前教育不可置疑的核心,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基于幼儿、服务于幼儿,教师做教育教学计划、设计活动或游戏,要基于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并能促使、引领其达到更高水平。那么,如何保障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满足或引领了幼儿的发展呢?我们知道,幼儿是一个发展变化中的人,他的发展变化会通过他的语言、行为、情绪、游戏、交友、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识别、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对幼儿行为持续的观察,发现其行为上的变化,判断幼儿当前的发展阶段及发展需求。如一名幼儿总喜欢在自由活动时间画有关幼儿园周围情况的地图,这说明幼儿在用地图来表征其对空间、方位和来回的认识,这也正是其近期关注的焦点,是需要成人给予支持与引导的教育发展点,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这一需求设计活动或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支持材料,也可反馈给家长,并建议家长多为幼儿提供与空间、方位、来回等有关的操作材料或书籍。[2]另外,教师也可利用家长会的时机展示幼儿作品,但展示幼儿作品的核心步骤是向家长解读幼儿的作品,告知家长幼儿作品背后的涵义,而非在幼儿之间进行比较或进行好坏、像不像的简单评价。
(二)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很多家长否认学前教育的意义,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吃喝拉撒睡,老师并不会教给孩子任何知识或技能;还有家长认为只有教写字算术才有意义,而“玩耍”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定期的班级家长会,告知家长一段时间内班级的主要教育活动设计与安排、核心教育内容、预期目标、实施过程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等。如实施主题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可在班级家长会中针对上一阶段实施的主题活动,按照主题来源、主题目标、主题实施阶段及阶段中的故事等进行总结回顾,让家长看到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及成长,深入理解这些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同时可针对下一阶段的主题向家长进行初步介绍,并说明需要家长给予的支持与配合。
(三)具体分析本班幼儿特点,并提供教育策略
教师可利用班级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介绍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及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此来引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解读幼儿的行为、情绪,促进家长理性行为的发展,认清学前教育在幼儿一生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3]253这一理念在很多国家的学前教育中也都有体现。但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家长在幼儿教育理念认识上有偏差,在幼儿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上有较大欠缺,幼儿园自然在此应肩负一定责任。
(四)搭建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形成更丰富的教育合力
教师一方面可为家长推荐公共的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和阅读书目;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优化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这是十分丰富的社会资源,各种不同职业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可以带给幼儿园丰富的教育内容,提供多种支持与服务。[3]254这在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就形成了多维度、多层面的信息交流。当然,教师也可通过幼儿园家长会搭建家长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可让其分享亲子经验。
(五)关注园内“特殊幼儿”,为其发展更大的支持群体
此处的特殊幼儿可指特殊儿童,如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发展低于或高于正常儿童的儿童;也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重点关注的幼儿,如班内不合群的幼儿、胆小害怕交际的幼儿或新进幼儿等。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自己具体的做法及原因,目的在于让家长客观认识幼儿,同时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家长共同帮助幼儿成长。
三、结语
幼儿教师论文 篇11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艺术,是爱心工程。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幼儿教师,更要具有童心,只有拥有童心,才能与幼儿心灵沟通,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欢天喜地地生活,无忧无虑地成长。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对幼儿的教养,保育时刻都需要智慧。教育教学智慧就在于能够洞察幼儿的心灵,捕捉孩子们情绪的微妙变化,及时加以调控,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就是幼儿教师智慧的表现。智慧不等于知识,一个人知识再多,学富五车,如果缺乏智慧,仍然可能是弱智。教育是一项需要大智慧的事业,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这门学问很深,需要我们长期磨合,终生探讨。
二、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要敬业爱岗
教师首先要成为大写的人,必须有高尚的人品,必须不断提升、净化人格。要坚持修身养性,要修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幼儿教师的人生应该是道德化的,不断在道德化的人生中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由从业而敬业,由敬业而乐业,要将自己的幸福与幼儿的幸福结合起来。高尚的师德是幼儿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认识到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包容和恰当的教育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爱的践行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职分。
三、要具有良好心态和顽强的事业心
实践告诉我们:孩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要从小培养。幼儿年幼无知,模仿性强,处处以老师为法式。上学时养成的性格和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某种习惯的形成日也就是某种性格的形成之时。这就是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心态,要谦虚、勤奋、自信、好学、勇于担当、勇于创新,要有宽广的胸怀,教师要有正气。教师的精神是富有的,要一身正气、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教师可以平凡,不能平庸。今天,三、四岁的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这个年龄段进入听觉发育敏感期,听力大有发展的空间。鉴于此,在课堂要带领他们饱含想象的听音乐、弹奏键盘。这种快乐的音乐体验,能培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教育是影响人的事业,教师的高尚情操、专业兴趣、美好心灵、宽广胸怀时时影响着孩子们,成为终生的美好记忆。所以,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招式,时时都在潜移默化地感召着每一颗天真的心。使他们从小养成宽厚、仁慈、积极向上的美德,也像老师那样宽厚仁慈、爱岗敬业、友善诚信。
四、要具有丰富的感情和坚强的毅力
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12
教师是教科研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依靠教师,群策群力,教科研活动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反之,教科研活动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以往的教科研活动中,教师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心态与情绪都是很消极的,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教师对教科研活动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园接触的是3—6岁幼儿,把孩子带好,用不着花很多精力搞教科研。再说,幼儿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虽专业素质好,但理论功底薄,研究水平低,没法搞教科研。二是教科研活动形式单一,总是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说、念、讲,教师则一味地记录、听讲。三是教科研活动内容经常跟着“流行风”走,外面流行研究什么,幼儿园也就跟着模仿照搬,不会在分析别人之长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搞得教师随“风”摇摆不定,兴趣不大。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为了调动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我园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一、加强思想管理,强化教科研意识。
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能探索和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也是教育管理规范化的需要。作为园长,应把教科研放到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优先考虑和安排,树立“科研兴园”的工作指导方针,加强教科研思想管理,反复宣传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教师的畏难情绪,帮助教师从教育发展、自身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教科研的必要性,从而唤起教师投身教科研的自觉性。园领导要身体力行,带动骨干教师进行示范,结合实际工作,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如:园领导参与进行了“幼儿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思想的渗透”、“如何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幼儿珠心算教育”、“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育”等研究,从而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
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研究氛围。
首先,园领导和教研组长作为教科研活动的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尊重教师,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实际水平与需求,允许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教科研活动中,与教师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既做指导者,又做平等的参与者,与教师共同研讨,虚心听取意见,及时鼓励和肯定教师的创见,善于提出教师存在的问题,启发教师思考。在这种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下,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心理上的距离缩小了,使教师产生被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乐于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二,管理者应从实际出发,了解教师研究的需要,以解决教师工作中的难点、困惑为重点,将研究的需要融入教师的需求之中,以教师不断增长的需要为研究的“突破口”。我园常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小组讨论法来了解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疑惑和对教科研活动内容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确定的教科研活动内容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因为它切合了教师的实际需要,增强了教师主人翁意识。比如,以前我园的教研观摩活动,基本上都是由园领导确定观摩内容与人选,在调查表中,许多教师认为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园领导根据大家的意见,将指定观摩与“自报观摩”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层层竞争选拔,选出优秀教师参加教研观摩活动;另一方面,对于能力弱一些的教师也要提供机会,通过个别指导,为她们参与教研观摩活动并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第三,改变以往管理者的“一言堂”、“独角戏”的教科研活动方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科研活动,注重发挥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研讨,提高活动的质量。我园的教科研活动形式有:
1、运用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知识等基本理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邀请有关幼教专家来园作教科研专题讲座或是现场观摩,就教师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释疑与指导。
3、教师围绕一定主题进行轮流主讲,主讲人事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熟悉主讲内容,设计出讨论题目,组织大家开展讨论,最后并进行总结。
4、经常开展教研观摩活动,并认真进行评析,提出合理建议。
5、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教师到南京、上海、苏州等地幼儿园进行观摩活动,回来向大家传达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开展研究和讨论。
6、向家长或同行开展教科研成果汇报评比活动。
三、鼓励教师积极实践、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努力发挥自身的潜力。
幼儿园教师论文 篇13
本学期,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为着力点,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巩固优化教育常规,科学合理地组织一日活动,重点是逐个研究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坚持理论学习,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寻找策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坚持发挥教研的业务引领作用,着力追求业务工作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和幼儿全面发展,创建幼儿园的特色文化和课程文化。
二、主要工作
(一)注重内涵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教师三种意识
1)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终身学习中引领自身的专业发展,幼儿园要开展阅读经典的读书交流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强化服务的意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和行为,依靠服务的精神、服务的态度和服务的行为去建立民主、平等、新型的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把有效的“对话、互动”作为教学过程、家园合作的形式。
3)强化专业自觉的意识。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要不断更新、丰富、完善专业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2、加强教师的分层培养
1)建立教师资源库。根据园内教师的不同特长资源,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利用和开发,促进不同层次教师能力的提高。
2)根据教师的能力和发展现状,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使不同层次教师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创设条件,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园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并请有特色、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开展带教和园际互动交流。
4)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开展新教师带教工作,重点培养新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和一日活动把握能力。为新教师创设外出学习的机会。
5)开展内练硬功,外塑形象活动。幼儿园在中青年教师中开展讲故事、即兴弹唱、活动设计、公开课展示、教学反思、游戏指导等评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技能。
(二)加强园本教研,促进教研组的建设。
1、教研组活动注重实效性,每次研究要围绕专题进行。有活动的主题、目标,发言要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或是一些经验心得,或是一些问题困惑等,要做到人到、心到,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探讨。
2、组织教师加强对课程教材的研究,教师要熟悉教材,理解教材,并能根据班级幼儿实际运用好教材。针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开展园级的实际观摩和研讨活动,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3、重视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质量。加强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反思的学习,促使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成功之举、教学败笔之处、教学机智之精、学生发现之美、教学改进之想……等,切实提高一日活动的质量。
4、加强教研组长的培养,经常性地组织教研组长开展学习和交流,提高教研组长的管理组织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
5、加强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价工作,确立适宜的评价指标,以日常观察和期末评估等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对幼儿全面发展质量的评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探索课程园本实施,形成办园特色
1、克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教育资源缺乏,各领域之间不均衡,目标和内容缺乏循序渐进性,计划制定随意性、计划内各项活动安排的“交替原则”不落实等问题,提高课程实施参考标准的水准。
2、深入开展研究,以研究带动课程建设,以课程实施深化研究,不断积累经验,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施水平。
3、重视体育活动,丰富幼儿生活。一是丰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坚持每天的晨间户外和体育游戏锻炼,体育游戏做到常换常新。二是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竞赛和节日活动等,创造机会为幼儿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成长。
4、环境是隐性的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场地,保证区域游戏的空间,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保证区域游戏的时间。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综合性,明确游戏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是达成教育目标的补充,要加强游戏指导,通过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满足快乐的同时,增长知识和经验,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
5、注重园本课程建设中资料的积累和借鉴,在已有基础上边实践边修改,收集、整理和完善各年龄段的主题活动方案和优秀教案,初步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四)逐步完善信息平台,发挥网络效益
1、幼儿园要完善网络平台,利用幼儿园网站实现教育资源的无限增长,提供本园教师个性化学习的平台。
2、依托校本研修的博客和电子备课等网络手段,不断促进教师积极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的能力。
3、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教指导和家园联系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情况,做到家园协作,有效配合。
三、具体措施
思路:从管理入手,从细化条线工作制度、规范监督调研制度入手,规范教学和课题研究两条腿走路,在各项工作中把好几个关键点,把我园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精。
(一)课程建设
1.园本化关
虽然是主题课程,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还是需要根据园本实际,适时调整其中的活动内容,使其更适合幼儿园的幼儿发展,也更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主题课程园本化是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必要过程。
2.审议关:课程审议时课程实施与评价的重点环节,也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的体现,关系着幼儿的每日活动质量,对于园所和幼儿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其中有了跟多的未知和困惑,把好审议关是走好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因此本学期各教研组应针对每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活动材料的准备及活动主要过程开展前审议工作,做到:
*活动内容均衡——一周活动各领域内容均衡设置,体现主题目标。
*目标定位适宜——不脱离幼儿生活实际、不空洞,有针对性。
*活动准备有效——简洁而不简单,花心思而不花哨。
*活动过程优化——层次框架科学、问答互动有效。
对于课程的后审议,应做到深度反思、集思广益。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是主要目标。因此本学期的课程审议主要是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发现来开展的,各位教师在填写课题审议表时,把问题作为主要内容来表述,促使每位教师在每周的课程实践中形成反思、梳理、归纳的行为,促进教师的教研能力提高和课程的完善。
3.理念关
自2001年新《纲要》颁布实施至今已有9个年头,但《纲要》精神是否真的深入人心?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真的符合《纲要》精神?这应该是每位教师值得自省的问题。我们要把《纲要》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感悟其中精神,从学习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从内化到转化,由内而外地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鉴于此在本学期我们要落实开展《纲要》的再学习活动,这对一所幼儿园的整体办园品质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各类活动,激发触动教师学习、领悟《纲要》的积极性,并能体现在日常教学组织过程中。
4.调研关
课程建设不能单单停留在纸上,计划只不过是实施课程的前奏,真正的课程应该在课堂上、在教室里,动态的课程才是让幼儿真正获得发展的环节,教师把计划转化成活动过程的同时,教师的实施态度和能力直接决定着课程的“味道”,是保持还是改变?《纲要》精神有否体现?这些都反应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因此教师课堂质量是课程规范实施的保证。
要保证其质量稳定,调研评价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蹲点调查的过程中,调研者能跳出来用清醒地发现老师日常教学实施中的容易忽视或者习惯地弊端。因此本学期我们在上学期全面、摸底式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段制调研,根据各种教学活动的特质,开展更有针对性地调研活动,更规范调研制度,“晨间锻炼、集体教学、游戏活动、主题墙、幼儿生活礼仪”等内容都是本学期调研的内容,从细节点入手,帮助老师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
(二)课题研究
1.方向关:通过上学期的研究,我们在摸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一些成果,但还有相当多的困惑,这些问题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同时也是左右研究方向的关键性问题,上学期已经在学期末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并展开了首轮讨论,达成观点的一致后才能决定课题研究的走向。
2.操作关:课题研究的操作对于课题的深入推进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上学期的全面铺开,虽然获得一些成果,但作为成果的质量来说,还是有很多空间提升的,上学期已从下到上的方式设计游戏材料,尤其优势也有其局限,缺少指导和提高,缺少研磨和打磨,因此其中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模仿成分较多、材料的种类比较单一、游戏特征不突出、生活化不明显、中心课题成员的创新引领作用没能体现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学期,我们准备改变方式,借鉴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方式,组建游戏材料的研发中心小组,对新的游戏材采取小范围尝试-调整-再尝试-再铺开的方式进行,让我们的课题向精致、精品化迈进,这是我的一个设想,也许有些理想化,不过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更何谈进步,美好的愿景或许较难达到,但是努力靠近也是值得的。
3.特色关:课题研究的深入就是树立园所的特色,彰显园所独特个性,因此课题研究与园所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上学期的摸索,我们在特色课程上初尝成果。希望在本学期,在课题的引领下,能够放大我们的课程特色,在区角环境创设、游戏材料的优化、游戏规则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让孩子们在区角获得更大的收获和发展。
4.写作关:曾听到庄春梅老师在一次中期汇报上提到:课题的成果有时不在于量,而在于质。比如:论文、随笔的撰写,要是有几篇视点独到、文笔流畅并能发表在杂志上发表,获得社会肯定的精品文章,就能比较说明这项课题研究的成果质量了。因此教师撰写文章的质量也应是课题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如何从人云亦云中独树一帜,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要从每月的随笔感悟撰写做起,激发教师写作的兴趣,提升我园教师写作的整体质量,并能出现高质量文章。
5.资料整理关:课题研究进程过大半,离课题结题已不远,整理资料和成果展示是比较繁复的工作,如何有条理的整理和展示,让参与论证的同行们明了我们的研究进程,是我们本学期研究和重要的任务。
6.拓展关:以幼儿园三年的发展规划,以发展的眼光看课题研究,课题的生命力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现有课题的基础上衍生出其他课题,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和反思,敏锐发现园内现有阶段亟待解决或发展的问题,为形成新的课题做积淀。
(三)教师成长
1.业务关:教师的战场就是课堂,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自身的内涵和技能需要不断的汲取和磨练,才能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水平的发展,在教师业务中,和幼儿的互动机智、教师自身的理念、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敏锐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板块。因此本学期的教师的练兵活动不会放松,“自主性游戏组织”评优活动、“骨干教师”示范活动、“幼儿教师教育案例和教育叙事”等,多角度推动教师的综合工作能力。
2.师德关:教师的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师德建设不能松懈,本学期延续上学期的“师德建设”四步走,继续打造幼儿园教师团队的精神世界。以“师德规范”为载体,结合师德建设思路,把“爱的教育”植根在老师的心中,在孩子的身上开花,让教师明确教师这个职业不单是一个工种,而是代表了一所幼儿园的形象和专业程度,塑造让孩子喜欢、让家长认可的清新、可亲的教师形象,为人师表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得以充分体现。
3.培优关:利用各种培训活动,优先提供有潜力、有冲劲、有奉献精神的好苗子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加速其成长,既为幼儿园今后的发展壮大储蓄业务人才,更能使倾心于教育事业的年轻人获得事业上的自信和幸福感。针对每位教师的不同发展需要,以教师的三年发展规划表为基准,尽心尽力帮助教师兑现自身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使老师们在成长道路上获得帮扶和保障,保持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四)家园互动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应形成合力,给幼儿以完整的教育,提供机会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机会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参与幼儿教育,引领家长重视并乐于融入幼儿园活动。使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得到爱与被爱,徜徉于自然的快乐。
(五)安全教育
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给幼儿一个安全的环境,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获得自我保护的经验,是我们最基本的而且是长期的工作。本学期还是有计划地开展地震及火灾自救的逃生演练,邀请警察叔叔宣传交通安全,园内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让幼儿拥有一个温馨、健康的环境。
(六)每月工作重点(暂定)
九月份:
1.组织幼儿入园,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学常规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班级主题环境创设、整理班级区角环境,重新调整、科学规划,形成有序的游戏环境。
4.园本教研活动
5.制定各类计划。
6.各年级组教研活动。(主题活动课程审议)
7.“师陶杯”论文选送
8.青年教师学期个人规划的制定
9.月末工作总结考核
十月份:
1.检查各班常规。
2.园本教研活动。
3.各年级组教研活动。(主题活动课程审议)
4.班级教师集体活动调研
5.骨干教师“一课一游”半日评优活动
6.班级主题墙调研,提升教师主题墙创设的能力。丰富班级自然角,形成种类、丰富、优美、有参与性的班级自然景观。定期更换专用室游戏材料
7.新教师练兵活动
8.家长开放日活动
9.月末工作总结考核
十一月份:
1.教师集体活动调研。
2.园本教研活动。
4.同课异构活动。
5.各年级组教研活动(课程审议)。
6.青年教师会议。
7.“主题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大课题组活动
8.家长开放日活动。
9.新教师素质大赛。
10.幼儿教师论文评选”。
11.月末工作考核。
十二月份:
1.各年级组主题活动园本化研讨课观摩活动。
2.班级教师集体活动调研。
3.园本教研活动。
4.各年级组教研活动。
5.新教师练兵活动。
6.青年教师会议。
7.整理业务台帐资料
8.家长开放日活动。
9.月末工作考核。
一月份:
1.园本教研活动。
2.各年级组教研活动。
3.班级教师集体活动调研
4.幼儿测试。
5.各类资料的整理与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