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语文天地(优秀6篇)正文

语文天地(优秀6篇)

时间:2024-01-09 11:46:33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语文天地(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单元《语文天地》 篇1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

一、自读短文《爸爸的老师》

1.引疑:爸爸的老师是谁?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读课文解疑。

3.引疑:“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师,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想象当时的情景。

4.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点。

5.全班汇报交流。

6.指名生读短文,评议朗读情况。

7.试着将短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综合学习活动:自制贺卡,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

1.借用教师节到来的契机,让学生自制贺卡,并给老师写几句话。

2.制定活动计划。

3.动手实践,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提出建议。

4.办展报。

第二课时

一、自读短文《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

1.自读短文,边读边圈点。

2.全班交流:影响作者一生的老师是谁?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

3.引导学生理解布鲁克斯先生与“我”的简朴交往渗透着他的良苦用心,从而给“我”以巨大影响。

4.将田老师与布鲁克斯先生相比较,他们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

5.读、背名言警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此句鼓励学生学习时不唯师是从,要积极思考。

二、口语表达:说说我们的老师

1.过渡:古今中外,有许多老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向同学介绍一下他(她)吧!

2.结合金钥匙内容进行此次说话训练,学习作重点发言人,要做好准备,向好先说什么,怎样说。

3.小组内进行说话训练,同学互相评议。

第三课时

将口语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习作,题目自拟。

《语文天地》 篇2

第三课:

目标: 1准确抄写单韵母2能用“圆、灯、年”扩词,能用“觉得”造句。3初步认识对联。重难点及辅导措施: 1、能用“圆、灯、年”扩词,能用“觉得”造句。2、初步认识对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1准确抄写单韵母2能用“圆、灯、年”扩词,能用“觉得”造句。3初步认识对联。重难点: 1、能用“圆、灯、年”扩词,能用“觉得”造句。2、初步认识对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听写:

二。抄写

三。组词,看谁组得多。

一。仿照例子说一说。

三、认识对联

总结

节日 立正 家家户户 欢庆 花灯 金鱼 真好 一年a  o  i  u  ü 6个单韵母, 圆:(     )  (     )  (     )  (      )灯:(     )  (     )  (     )  (      )年:(     )  (     )  (     )  (      )这个彩灯,我觉得很奇妙。这个          ,我觉得很好吃。,我觉得        。

老师出示两幅对联明月照九州         明月皎皎千门雪花灯映万家         华灯盏盏万户春你还看到那里有对联。课堂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发言积极,你们学得真棒!教学回顾:多数学生能掌握本节内容,个别学生在补充句子时有困难。

听老师读词,写词语

抄写单韵母时,学生注意观察几个字母都站中格。

组词练习。

尝试仿造例句写句子

学生借助拼音读对联。观察对联有什么特点。

回忆生活中的对联

总结课堂

复习之前学过的生字生词,加深记忆。

体会字母书写

扩展词汇量

练习写句子,训练学生的语感。

培养观察的能力,发挥孩子表达的能力

在生活里寻找语文,增加学习兴趣。

作业设计: 在社区里找找对联,和小伙伴交流,看看谁找得多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组词,看谁组得多。       圆:灯:年: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目标:1学看日历,了解“华人”的含义。2口语交际:节日待客。3学习“口、火、目”字旁。猜谜语,集体续编灯谜。重难点:1、口语交际:节日待客。2、学习“口、火、目”字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看日历。

三。口语交际:学习招待客人。

四、学习偏旁

五。续编谜语

六。课堂总结:

七。教学回顾:1。背诵《元宵节》。2.用“圆、灯、年”扩词。3.用“觉得”造句。1.拿出准备的日历讨论:阳历、阴历。2.“元宵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阴历的什么时间?3.讨论:你知道世界上那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   1.看图说一说:元宵节那些人道家里来了?你欢迎他们来吗?为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表演。3.全班表演。4.评比。1.组内讨论。2.填表。3.小结。1.自学《猜灯谜》(1)       字读课文,用学过的方法识字。(2)       说一说:什么是灯谜?灯谜跟普通谜语有什么不同?(3)       师小结。2.续编灯谜。每小组商量编一个谜语。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这节课你又了解了那些知识?你学得高兴吗?这节多数学生能认识日历,语言表达较好。个别学生胆小不敢到前面表演。在续编灯谜上有些同学不会,需个别指导。

背诵学过的课文

组词

造句

尝试认识日历。

认识元宵节在阴历中是哪一天。

讨论世界上哪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

讨论后汇报。华人遍布世界各地,虽然他们离开祖国很久,但他们还是按照华人的习俗过华人的节日,比如元宵节、春节

观察图片,练习如何招待客人。

小组合作表演

尝试填写表格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辑字谜。

思考老师的问题,并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汇报。

回忆前次课文的内容,复习为此次学习做准备

积累词语

介绍日历

扩展知识量

小组讨论有利于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

用表演的形式让多的孩子投入到说话练习中。

进一步对偏旁部首进行识记

编辑字谜有利于对字的识记,并能大幅提高孩子对字体识记的兴趣

小组讨论学习能力的训练

作业设计: 尝试回家让爸爸妈妈尝试猜几个你编的字谜。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农历                正月十五     元宵节

阳历               二月二十五

语文天地 教案 篇3

教学目标:1。自读《谁来了》,感受课文叙述的语言特点,并模仿续编。                  2.背诵《绝句》,体会词语和句子如何对应,指导杜甫。          3.为动物分组,比较鸟,昆虫、兽等的区别。          4.从背诵的角度培养自检的习惯。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谁说得多?       胖乎乎   毛茸茸   --------       -------                 2.用“长短”造句。二。学习分类。猫   狗   蝴蝶   鹅    猴子喜鹊   鸭子   蜜蜂  黄鹂   蜻蜓1.  学生先说一说怎样分?2.  按字的偏旁分类,学生填表。三。读背古诗。1.  学生看拼音背诵,互相检查。2.  教师引导学生看插图想象时中描写的景物,边看边背。3.  讨论:“窗”和“门”在哪?4.  读一读。    翠对青   白对黄   黄鹂对白鹭   两个对一行窗对门   西对东   千秋对万里   图画有风景5.  师简介杜甫:唐代伟大诗人。一。歌并续编。1.  学生看拼音读课文。2.  续编二。回顾自检。开学以来我们已经学会了背诵不少课文,你会了吗?会了,就为树叶图上颜色。课堂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得很棒!教学回顾: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猫   狗   蝴蝶   鹅    猴子喜鹊   鸭子   蜜蜂  黄鹂   蜻蜓                 1.猫   狗  猴子         2.蝴蝶  蜜蜂   蜻蜓         3.鹅   喜鹊  鸭子  黄鹂

《语文天地三》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完成“读一读,组成词语”。

2、完成“看谁写的成语多”。

3、完成“照样子写一写”。

4、完成“初显身手”。

5、完成“金钥匙”。

教学重难点:

1、完成“多音字组词”。

2、完成“积累成语”。

3、完成“仿例造句”。

4、完成“初显身手”。

5、完成“金钥匙”。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型:综合实践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我想》、《七色花》、《降落伞》三篇课文,知道了我们小学生应该大胆想象,发挥创造,追求美好的向往。今天,我们一起到“语文天地”去学习。

二、新课:

1、完成“读一读,组成词语”。

(1)出示4组多音字,学生认读。

xing ji he jiang

兴 系 喝 降

xing xi he xiang

(2)自由读一读,齐读。

(3)自由组词,并指名说说。

2、完成“看谁写的成语多”。

(1)出示2组成语,学生认读。

想:异想天开

梦:南柯一梦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知道的“想”和“梦”的成语。

(3)指名说说。

3、完成“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2组句子,学生认读。

①这真是一朵神奇的花,我要把它插在最好的花瓶里。

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是我能像小鸟那样,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多好呀!那我就可以飞上蓝天了。

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桌说说。

(3)指名说说。

4、完成“初显身手”

(1)搜集或者编写谜语,开猜谜会。

*出示2个谜语,学生猜。

打开半个月亮, 生在水中,

收起兜里可装。 却怕水冲。

来时荷花初放, 放到水里,

走时菊花正黄。 无影无踪。

谜底()  谜底()

*指名学生猜。

*互相交流,开猜谜会。

(2)你喜欢猜谜吗?模拟是怎么猜的?写一写。

*指名说说。

*写一写。

5、完成“金钥匙”。

冬冬:本来我想得好好的,怎么一站起来发言就忘了?

丁丁:要先想好说什么、怎么说,再发言,就不会忘记了。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语文天地”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笔下生花”。

教学重难点:完成“习作:制定公约”。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型:综合实践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天地”去完成“笔下生花”。

二、新课:

完成“笔下生花”。

1、出示题目,学生齐读。

你希望自己的房间什么样?写一写。

2、自由说说:自己希望的房间是什么样的?

3、指名说说。

4、写一写

5、全班交流。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语文天地”活动。

《语文天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整理查阅,搜索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

2.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3.初步学习开场白技巧。

4.评价本单元学习收获。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龙”的成语,预言故事,搜集“龙”形象工艺品,欣赏“龙”字。

2.查一查,问一问家乡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

1.说“龙”的成语。

(1)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搜集的有关成语进行综合。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到的“龙”的成语。

(3)摘抄积累。

龙马精神,龙潭虎穴,龙蟠虎踞,龙蛇混杂,龙吟虎啸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眉凤目,龙驹凤雏

龙拿虎跳,龙腾虎跃,龙章凤姿,龙肝凤髓,龙虎步

2.说说有关“龙”字的预言故事。

(1)小组长组织各小组成员说故事,推荐说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

(2)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

3.播放“龙”字课件。

(1)说说你对这些字的认识。

(2)引导学生欣赏八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不同字体的“龙”字,感受“龙”字的书法艺术魅力。

二、初显身手

1.展示搜集的有关龙的工艺品的实物,图片或有关文字资料。

2.向同学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说说它们的'有关故事或来历。

3.说说自己在搜集,查阅资料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4.学唱《龙的传人》。

5.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具有了初步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后要经常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6.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听写带有“龙”字的成语。

二.金钥匙

1.自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2.说说开场白的内容,要求。

开场白的内容是:开始要讲讲本次活动的意义,对大家的要求,然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要特别注意开场白要简短,精练,有号召力,具有鼓动性。

3.模拟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讲“龙”的故事比赛,请你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1)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推荐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发言。

(3)全班交流,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开场白。

三.单元小节

1.自我评价,可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通过本单元学习,有哪些收获?自己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怎样?学会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

2.同学互相评价。

语文天地 教案 篇6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抄写6个单韵母。

2.学习填写《偏旁表》。

3.鼓励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元宵节的知识和习俗。〖教学过程〗一、抄一抄

1.上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汉语拼音朋友,这几个单韵母你一定很熟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座位,汉语拼音朋友也有自己的家,(出示四线格)这就是他们的家,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3.看书第3页,抄一抄,认真观察单韵母在四线格的位置。(认识中格)

4.照样子,抄一抄。二、学习填写《偏旁表》

1.以“方框儿”为例,指导学生看明白三竖行表示哪三项。

2.师生共同完成第二行“火字旁”的填写。

3.学生独立填写第三行,教师给予指导。三、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与“元宵节”相关的知识

可以是有关元宵节的传说,对联的由来,相关的诗句、文章或对联等。〖教学过程〗  一、了解灯谜、自读课文《元宵节》,试编谜语

1.学过了元宵节这一单元的两首儿歌,能说一说你对元宵节的了解吗?

2.元宵节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写在各种五彩的花灯上,它可以供人们观赏、猜测,可有趣了。看花灯时,你发现这些灯谜了吗?请大家猜一猜。

3.老师这里就有几条谜语,(课件出示花灯,上面有灯谜)聪明的小朋友,准能猜中。

小鱼花灯:一群小孩排成队,手拉手儿臂挽臂。碰上火星就散开,噼噼啪啪叫声脆。(谜底:鞭炮)

山羊花灯:一群小白鹅,纷纷跳下河。个个能浮水,全都上餐桌。(谜底:水饺)

[教师放慢读谜语的速度,可示意学生会读的地方和老师一起读,这也是一个识字的过程,以猜灯谜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体验语文就在生活中。]

4.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欢猜谜语,你想知道丁丁猜的谜语是什么吗?借助拼音自己来读读课文 《猜灯谜》。

5.和小组内同学合作读文章,订正读音。并找到丁丁猜的谜语,想想为什么是元宵。

6.(课件再出示一个花灯,上面写着课文中的谜语。)请知道的学生或教师讲讲元宵的制作过程。

7.齐读谜语,争取记住它,回家说给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听。

[课文中谜语语句优美、形象。以多读、多记的方式鼓励学生积累。从学期初随学随记,形成积累,形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8.像丁丁那样也编个谜语。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二、仿造句子说一说

1.元宵节的晚上,丁丁的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猜灯谜。你能像他这样也来说一说吗?(课件同时出示例句:元宵节的晚上,全家人一起看电视。)

1.元宵节的晚上,______在一起______ 。

2.换个时间,再来说一说。______,______在一起_____。三、口语交际

1.过年时,家人在一起多快乐。口当、口当、口当,门敲响了,客人来了。猜猜他会是谁呢?

2.你要怎样招待他呢?(学生各抒己见)

3.和小组内同学演一演。

4.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评一评,请扮演小客人的同学来谈谈感受。

评出最热情的小主人,最有礼貌的小客人。四、作业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一些资料,讲给大家听。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