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莫高窟》教案精选3篇正文

《莫高窟》教案精选3篇

时间:2023-12-26 19:19:25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一起看看小学语文莫高窟教案!欢迎查阅!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莫高窟》教案精选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莫高窟》教案 篇1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这片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读题)。

作者在描写莫高窟时,用了大量美伦美奂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回忆。请拿出你的本子,默写,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听写词语: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称赞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

2、共同评价,如果能做到书写大方、美观,就更好了。

集体朗读。

3、这么多的好词,你能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运用上其中的一部分,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莫高窟吗?

请学生介绍。

上节课我们目睹了彩塑的风采,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莫高窟,感受她无穷的魅力。

二、品读感悟,交流展示。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写了哪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指名同学说。

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是一个过渡句,这句话在文中还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的,这句话不仅概括了本自然段的意思,还把前后两个自然段很自然地连了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递进句,说明莫高窟的壁画更值得期待。多好的写作方法啊,你记在心里了吗?}

板书:彩塑   精妙绝伦

壁画   宏伟瑰丽

2、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壁画宏伟,请读

3、集体交流

(1)“宏伟”

我从“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这个数字感受到壁画的宏伟。

同学们,你们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该有多大呀?我们的教室有50多平方米,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就足有90个教室这么大,闭上眼睛想想,这该是多么宏伟的场面呀。感受到了吗?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同学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壁画的宏伟?

指名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我感受到壁画的宏伟

是的,(出示图片)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引读)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这是一个排比句,先概括写,后具体写,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

壁画的内容真可谓包罗万象啊,你们看壁画不仅面积大,而且内容如此丰富,包罗万象,场面真可以用宏伟这个词来形容她。难怪敦煌的壁画被人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像我们学过的课文《九色鹿》的故事就来源于此。

(2)看了这么多精美的壁画,你是否感到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工匠正向我们走来,他们拿着手中的画笔不断地画呀,画呀,画下了中华民族曲曲折折、分分合合的故事,画下了华夏儿女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历史。

谁来意味深长地读读这句话。

我们一起读好它。

(3)敦煌的壁画不仅宏伟壮观,而且瑰丽无比。

知道瑰丽是什么意思吗?

指名说。(瑰丽就是异常美丽)

莫高窟的壁画异常地美丽,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大家读读这段文字,从句中你仿佛看到哪些画面,想到哪些内容?开始。

我读到……仿佛闻到了芬芳的花草香。听到了悠扬悦耳的琴声,看到了仙女翩翩起舞。

①喜欢这些飞天吗?谁来读?指名1-2生读。

壁画上的飞天成百上千,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也来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飞天姿态说一说,想到一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学生练笔,交流。

《莫高窟》教案 篇2

《莫高窟》这篇文章讲述的是,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下面就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莫高窟》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莫高窟》阅读原文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纪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应 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漂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世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阅读题目

1.莫高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作者为什么却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4分)

2.在作者的眼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尽相同的色调,请分别加以描述。(4分)

3.“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中的“喧闹”意在强调什么?请概括出唐代洞窑艺术创作的特点。(4分)

4.“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5.请你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前几年出现的“余秋雨《文化苦旅》热”的认识。(4分)

《莫高窟》阅读答案

1.答案:虽然是一千年的文化积淀。但是却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与时代文化的延续。是活生生的。

2.答案:北魏:色流浓厚,笔触豪放,金戈铁马。这个时期的中原,陶渊明悠静的享受着田园生活;隋朝:色流华丽,畅快柔美,而此时,隋炀帝正傲然畅游碧波荡漾的大运河:唐朝:色流奔放,壮丽无比。万马奔腾,气象万千,传说中的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携着绵长的飘带。在漫天飞舞;五代:色流精细,温煦沉着,清风习习;宋朝:色流灰暗,舞姿拘谨,悲凉的国土,孤单的音色;元朝:色流暗淡,没有红色。

3.答案:莫高窟艺术创作的背景生动(充满活力)。唐代洞窑艺术创作的特点:①色彩绚丽。②线条流利。③形象生动。④神态逼真。⑤场面宏伟。

4.答案: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作者进入莫高窟后陶醉在艺术的天地里,为艺术后面深深的文化所震撼,惊叹艺术的高妙,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情境。

5.答案:示例: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何止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作者从画像的色流中,竞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

《莫高窟》教案设计 篇3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莫高窟》的第一和第五小节,通过学习,谁来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相机板书: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艺术宝库智慧结晶

3、抛出问题,引起思考

师:我觉得第1小节中,用错了一个字。“她”用错了,应该用它。(板书:她它)。同意用她的举手,同意用它的举手。

想一想为什么用她?

生:因为课文中说莫高窟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从明珠我想到了掌上明珠,掌上明珠是形容女儿的,所以用她。

生:通过学习我知道,莫高窟有着千年的历史,在人们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如果用它,就显得对莫高窟不尊敬。

师:你们的思维真活跃,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同意用它的同学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们都知道莫高窟是一处建筑物,所以我觉得用它比较好。

师:(小结引起下文)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我们怎样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呢?(生:读书)对,读书。

等我们学完第二~四自然段,你一定会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二、学习第二~四自然段

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彩塑、壁画、藏经洞)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师:莫高窟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课文的语言也同样令人回味。

(一)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情况。

1、交流喜欢的句子。

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2、你能把你的喜欢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假如你站在这佛像前,你会说些什么?

3、师生评价: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要求结合资料说)

3、师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神态安详。齐读。

读后教师评价:读得正确了,流利了,但还没有读出惟妙惟肖的感觉来。想读好吗?

4、师出示课件:点出

图像要求评价点拨

菩萨——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挺柔和的;你的表情都变地慈善了。

天王——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真威风;可以配上动作的。

力士——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真有气势;再勇猛一点。

卧佛——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真安详;你的表情都会说话了。

5、师:自由练习读,争取读出惟妙惟肖的感觉来。

6、指名读,师:读得正确了,流利了,更重要的是读出惟妙惟肖的感觉了。高兴吗?——老师也替你高兴。

7、齐读,读出彩塑的惟妙惟肖的感觉。

8、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

9、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10、你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不同神态:细眉长目、鼻正唇红、肌肤润泽、情态闲雅、眉清目秀、楚楚动人、端庄温情、……)、(不同个性:年轻持重的阿难、凶猛的天王、身段婀娜的菩萨、沉稳沧桑的迦叶……)

11、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12、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交流。相机板书:精妙绝伦

13、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14、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刚才,我们和大家品位了描写彩塑的语句,下面我们来品位味写壁画的词句。我请同学们快速读文章第三自然段,找出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2、师:(板书飞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中描写飞天的句字,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

3、生读,师巡视。

4、师组织交流:

(1)我读懂了飞天多——你是怎么读懂的?——“成百上千”“有的……有的……”、省略号。——请你读一读,读出飞天的多。

(2)师点拨:作者连用了几个“有的……有的……”表现飞天多,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场景可以用“有的……有的……”来表现,比如沸腾的校园,热闹的大街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写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3)我读懂了飞天很美——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读后评价——听起来有一种亲切的感觉;确实挺美的;你动情的样子也很美;虽然我们才刚刚认识,但老师感觉你的读书有进步了。

(4)师:文章写得这样优美,同学们又读得那样动情,连老师都想美美地读一读了。师在音乐声中示范读文章。

(5)鼓励学生自由读,齐读感受飞天的美。

5、引导积累。师:壁画真美,看着这幅壁画,边读边把图画的内容印在脑海中,慢慢地你就能背下来了。

6、指名背。注意评价。

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积累,文章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成了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所以,同学们在课后,要进行大量的积累,相信你的语文水平会提高的。

7、师:莫高窟的壁画除了飞天还有什么?请人读。师总结板书:宏伟瑰丽。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请大家默读第4小节,边读边动笔,划出你认为用得好的或重要的词句,在行间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动笔批注。

(评:默读有利于学生不受外界干扰,静思默想,与文本充分对话。咬文嚼字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长此以往,何愁语文能力不提高。)

师:刚才老师在行间巡视时发现,许多同学都能准确地抓住文中重要的词语,并且写出了自己的理解。现在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要虚心倾听别人的理解和体会。

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师参加讨论。

(评: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习,使得每个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导训练,合作学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师:现在我们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从第二句话中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可以看出莫高窟内的文物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也很多。

生2:我从第二句话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是他们创造了莫高窟的辉煌。

生3:第二句中的一个“曾”字说明了以前莫高窟内有很多文物,但现在都没有了。从这个字我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是多么痛苦和无奈。

生4:第3句话中的“大量”和第4句话中的“仅存”对比非常强烈,这两个词语充分说明了莫高窟内的损失非常惨重。

生5:我从第3句话中的“掠”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和无耻。

(评: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效果非常明显。)

生6:我有一个问题,就是陈列在故宫等处的部分经卷现在会不会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师:你们认为会不会呢?

(评:巧妙地将问题“踢”给学生。)

生1:我认为不会,因为以前那些文物被掠走,是因为清王朝腐败无能,现在我们国家有能力保护这些文物。

生2: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强大了。他们即使有这个贼心也没这个贼胆。

师:大家说得很对,现在的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保护我国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件物品,要是谁敢侵犯我们,我们将和他们斗争到底。

三、总结

师:还记得第一节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吗?学完了这一课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意用她的举手。

谁能说说为什么用她,谈谈你的看法。

生:通过学课文,我知道了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它们显得很神圣,所以我认为用她好。

生:学习了这篇课文后,飞天壁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有很多仙女,她们在空中漫天遨游,翩翩起舞,漂亮极了,所以我认为用她好。

生:我还要补充,从图上看飞天仙女们裙带飘扬,显得那样轻盈,飘逸,真是美极了。

生:课文最后一小节说莫高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可见她在人们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用她比用它好。

师:看来同学们都一致认为用她好。从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将莫高窟当成什么来写了?

生:当成人来写了。

师:说的对极了,从这儿你可以看出作者对莫高窟有着怎样的感情?

生:非常喜爱之情。

师:你们通过学习课文后,喜欢莫高窟吗?(生:喜欢)老师想看一看谁最喜欢莫高窟,我们通过比赛读书来评定。

生:(练读,比赛)。

板书设计

彩塑:惟妙惟肖

莫高窟壁画:(飞天)宏伟瑰丽

明珠藏经洞:数以万计——掠走

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品味课文的语言美。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3、有感情朗读课文。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