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柯岩”以及《种子的梦》的资料(优秀6篇)正文

“柯岩”以及《种子的梦》的资料(优秀6篇)

时间:2024-01-01 07:23:19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柯岩”以及《种子的梦》的资料(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柯岩”以及《种子的梦》的资料 篇1

柯岩,当代女诗人、作家。出版专著50余部。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柯岩”是笔名。柯,小树;岩,石头;柯岩,长在岩石中的树,形容很坚强,她曾被定为“黑帮、反动权威”,被关了起来。有一天,她看见总理关于“王不是”的讲话稿时,勇敢地声明自己不属于“黑帮、”之流。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柯岩就连续不断地发表长诗,曾出版诗集《中国式的回答》,其中《种子的梦》、《周总理,你在哪里》收录其中。

(2)关于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当代著名诗人柯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噩梦将结束,光明即将到来,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

四、初读诗歌

1.自由读,数一数共有几节诗。

2.划出生字词拼读,理解。

(1)字音。

①吮(shǔn)吸,不读“yǔn”。

②积攒(zǎn),平舌音。还有一个音念(cuán),攒钱,攒凑。

③絮(xū)、碌(lù),韵母写诗相同,读法却不同。

④酿(niàng):容易读成“làng”,要反复读几遍。

(2)字形。

①褐:左边是“衣”部。

②攒:第一个“先”的最后一笔是竖提。

③瓣:与“辩、辨、辫”进行形近字组词。

④碌:右边是“录”。

⑤酿:左边是“酉”。

(3)词意。

①憩睡——憩qì。休息,睡眠。

②躯壳——身体表面。

③孕育——蕴藏。本意怀胎生育。

④吮吸——聚拢嘴唇来吸。

⑤积攒——积聚。

⑥絮语——低语,小声地说话。

⑦妒嫉——dù jí 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

⑧盟誓——立下誓言。

⑨倾心——全身心地,全部付出。

3. 指名读诗。

4. 正音、评议。

5. 齐读全诗。

五、默读,思考讨论

1. 全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如果把全诗分为两个部分,你觉得应该怎么分?说说理由。

六、汇报

1. 诗人运用浅显、形象、人性化的语言来向我们描述种子的梦: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着养分,积蓄着力量,梦想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2. 全诗共八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诗人把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比喻成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把种子比喻成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像小鱼“潜身”在碧绿的海底,“憩睡在母亲怀里”梦想春天的到来,而默默地积攒着力量。

第二部分(第7~8节):种子的梦想是什么?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种子思念阳光,迎接春光的心语:把自己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感交付于蜜蜂,结出果实。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也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畅想未来的美好的愿望。诗的最后一句:“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点明了诗的主题。

七、课堂总结

熟读全诗。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 抄写诗歌。

3.熟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 齐读1、2节

1. 齐读。

2. 谈谈自己对这节诗的理解。

3. 体会作者的感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畏惧艰难的精神。

4. 了解比喻句的用法和好处。

(1) 默读,划出比喻句。

(2) 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① 把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比喻成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

② 把种子比喻成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

③ 把褐色的土地比喻成碧绿的海底。

④ 把褐色的土地比喻成母亲的怀抱。

(3) 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5.“爱情”一词指什么?

指诗人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感。

6.“种子的梦”是什么?

梦想着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7.指导感情朗读第1、2节。

二、 齐读3~8节

1. 齐读。

2. 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本节诗写种子变化的过程。

第3节:积蓄着力气。

第4节:接受春雨滋润(发芽)。

第5节:长叶。

第6节:开花。

第7节:结果。

第8节:果实熟,落回大地。

3. 体会诗人以种子比喻自己,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种子的梦想: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着养分,积蓄着力量,梦想着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4. 自由读读诗中抒发作者的情怀——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敢于拼搏。

5. 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诗人。(或送给诗人一句自己想说的话)

如:“不畏浮云遮望眼”“拨开云雾见日月”

6.种子实现自己的梦了吗?是怎样实现的?找出一句诗来回答。

“我一点一滴地积攒气力。”(作法简单,但是含义深刻,可好好地回味)

7.体会诗的主题——明年的春天回更加美好。(遇到困难时要相信明天回更好,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8.指导感情读诗。

(1)谈谈情感上的处理。

前四节——低沉、缓慢,感觉在暗暗积蓄力量。

后四节——欢快、激昂、有气势,野外一步步实现的喜悦。

板书设计:

种子的梦

冰冷冰冷的世纪 —— 积蓄力气

春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不畏艰难

乐观向上

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柯岩”以及《种子的梦》的资料 篇2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以种子比喻自己以及文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3、通过理解种子成长的过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梦想未来美好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谈谈自己的梦想。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朗读,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引导讨论,解决课文重难点。

3、大胆交流,读后练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要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干预拼搏。

2、把种子的生长过程与儿童的成长历程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欣赏课文朗读,初步感知。

三、深入学习,提升认识。

1、学习第一小节。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指导朗读。

2、学习2、3小节。

迅速浏览课文2、3小节,思考:种子都做了哪些努力?

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小节。

师范读这一小节,请生从中找有一个什么词贯穿在其中?

指导朗读。

4、学习5—8小节。

体会实现梦想之后的心情,并练习朗读。

指导朗读。

四、合作探究。

种子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自己付出了哪些努力,有哪些外界事物都帮助了他?

五、拓展延伸。

1、一粒种子竟有如此伟大的梦想,你的梦是什么呢?

2、你能用诗的语言表达你的梦想吗?

六、作业设计:

小练笔:把自己的梦想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

八、师总结。

“柯岩”以及《种子的梦》的资料 篇3

一。导    入:

师:课前板画一粒种子,提问:这是什么?

生:种子。(板书:种子)

师: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就围绕种子展开话题。

生1:种子是植物生命的起源

生2:每一颗种子都有着巨大的力量

生3:种子经历发芽、开花、结果的生命过程。

……

师:同学们各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老师再给你一个字:板书“梦”,你再接着谈。

生1:我会说梦的成语:夜长梦多、梦笔生花、梦寐以求、如梦初醒……

生2:每个人都会做梦,有美好的梦,也有可怕的梦。

生3: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并努力实现它。

……

师:是呀,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有自己的梦,一粒小小的种子也不例外。(在“种子”与“梦”之间补充板书“的”字。)

齐读课题——种子的梦!

二。教学过程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师:本文作者是——

生:柯岩。(板书)

师:对于这位女作家,你了解多少?

生1:柯岩,是当代女诗人、作家。

生2:“柯岩”是笔名。柯,小树;岩,石头;柯岩,长在岩石中的树,形容很坚强。

生3:柯岩曾被定为“黑帮、反动权威”,被关了起来。她很坚强。

师:是的,《种子的梦》是苛岩写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噩梦将结束,光明即将到来的时候,柯岩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想不想大声地朗读这位坚强女作家的诗?

生:想!

师:来,挺直腰板儿,端起书来,大声地读!同时把自己认为能读得很自信的句子画下来。

生读……

师:你认为自己哪句话读得自信?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

生自由选择自己认为读得不错的段落有滋有味地朗读。因为只是初步感受了课文,学生对语感,语速可能掌握得不是很到位,读得可能不是很完美,但教师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

师:读书,你们赋予了这些静静的文字以生命力。

深入感受诗歌

师:同学们,凡是有生命力的事物都是有灵魂的,我们深入诗的灵魂去体会,愿意吗?

生:愿意。

师:读诗,我们是在和一位坚强女作家的心灵对话,是吗?

生:是。

师:好,静静的读诗,把你最有感触的文字作上标记。

学生自己读诗,把自己有感受的句子划下来。

交流学习

生1:第一小节有比喻句:“冰冷冰冷的世纪”——是比喻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是比喻这一粒种子。

生2:还用了拟人的写法,比如:沉默、潜身这样的词语。

生3:我觉得这一小节应该用比较轻松一点的语气来读。

师:是呀。鱼儿在等待春天到来,冰雪融化,这一粒小小的种子是在等待——春天到来,发芽开花!(板书:等待)

师: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这是怎样的一种期待,又是怎样的一种渴望呀!你能读出种子的期待与渴望吗?

生1读第一小节。

师:细心同学有没有发现这一小节在文字表述上有什么特点?

生:有词语重复的现象:“冰冷冰冷,褐色褐色,潜身在潜身在……”师:去掉重复,只保留一个你读读试试?

生读。

生1:我感觉不好,读着不通顺。

生2:我感觉去掉一个词,我自己读不出感情来了。

师:是呀,词语重复一次,表达感情更强烈,更细腻,就好象一个球,抛出去又反弹回来,欲断还续……

生再一次集体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

师:是呀,小小的种子憩睡在大地母亲的怀里,它在等待春回大地,它的等待是“安静”的,是吗?

生:不是!

师:哦,说说你的理由。

生1:“让水份滋润着我的躯壳。”“根须帮助我轻轻的吮吸。”说明种子在吮吸着水分,水分是种子成长所必须的养料。

生2:“让梦儿孕育在我的心底,梦儿伴着我甜蜜地叹息 。”我感受到,种子虽然是在地下,但是她怀着一个伟大的梦想。

生3:“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我感觉种子为了冲破土层的压力,在默默地努力。

师板书:努力

师:好的,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你就是那粒被压在泥土下,甚至是压在岩石下的微小的种子,怀着对生命的渴望,你想破土而出!抵抗着巨石的压力,你要破土而出!

你的小拳头握起来了,你在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五十二棵坚强的小种子,睁开眼睛,读出来吧!

学生集体有感情的朗读二三小节。

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上手势朗读第四小节:我思念那明媚的阳光    我思念那辽阔的土地    我想他们也同样思念着我    于是:降下相思的雨滴……

师:对于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感想?或者有什么想起来交流的?

生1:明媚的阳光,辽阔的土地,我觉得用词很丰富,值得我学习。

生2:于是:降下相思的雨滴……。这里的省略号,真的像一粒粒小水滴一样,滴滴哒哒。

师:本小节反复强调了“思念”这个词,你有没有过“思念”的感情?请你谈一谈。

生1:一年前,我妈妈来到威海,把我留在老家的时候,我每天晚上想妈妈都悄悄的流泪。

师:是呀,用泪水诉说对妈妈的思念。

生2:我也有过。我三年级的一个好朋友,他搬家去别的学校读书了。我经常想起和他的友谊,我觉得很珍贵。

生3:……

师:是呀, 思念像绿藤般滋长蔓延,雨滴像一粒粒的珠子,串连成思念的项链……  表达出你内心的思念,好吗?(情感迁移,读出种子的思念。)

抽几名同学读,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集体配上手势有感情的朗读。

师:一切都在悄然生长着,终于在经历了一切磨难之后,这一粒小小的种子,终于……(板书:长叶,开花,结果了!)

师: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这一部分?

生:五——八小节

师:你想读哪一小节?

生自由选择五六七八小节连读。教师提出要求:用心灵朗读。

集体读五——八小节。

总结全文

师:从你们的读中,老师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种子的生长是艰难的,要遭遇许多的困难,现在,老师给你这样几组词,看看你想结合课文谈些什么,小组讨论。

a、困难      b、付出    c、帮助。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小组理解了,关于a困难,我们找出描写种子生长过程中代表困难的词句:冰冷冰冷、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忌……

生2:我们小组找出了种子在生长过程中自己付出的努力:根须吮吸、冲破、积攒力气、伸展、挤碎、倾心交付……

生3:“水分、阳光、蜜蜂、大地……”这些是外界事物对种子生长的帮助。

师:同学们理解和感受得很深刻,那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种子的生长除了有自己对困难的克服、自己的付出,还要借助许多其他事物的帮助。

师小结:是呀,种子的生长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它要自己不断地付出努力,还要借助许多外界的力量。那它为什么还如此执着于这样一个梦想呢?

生1:因为她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困难。

生2:因为她思念大地,思念阳光,她渴望自由。

生3:因为她想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生4:因为她不想辜负大地妈妈的期望

生5:因为她相信自己的明天一定很美好。

……

师小结:是呀,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同学们,就是这一粒小小的种子(指课前板画的种子。)你想送这一粒小小的种子一个怎样的词?

生交流并纷纷上黑板板书:坚强,勇敢,伟大,顽强不屈……

教师总结学生的板书:是的,成长的道路再艰难再坎坷,但对于美好梦想的追求不变!这一粒小小的种子,它是——

生:坚强的!

师:它是——

生:勇敢的!

师:它是——

生:伟大的,顽强不屈的!

师:再回想一下我们上课之初谈到的有关作者,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把自己比作一粒种子,到底有什么用意?

生:作者希望自己具有种子一样的精神:坚强,勇敢,不在困难面前低头!

师:是的,作者怀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迈气慨,相信终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日月”,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拓展延伸:

师: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歌颂和赞美种子的诗歌!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种子的梦》

课件出示:是谁在冰冷漆暗之中满怀柔情地呼唤我的名字,那久违的呼唤宛如夜晚的火,穿越并点燃我沉寂已久的梦想。    我在酣睡中渐渐醒来,借着爱的微光,依稀看见自己赤裸的灵魂,正以积聚了整整一冬的力量,顽勇地攻破冰冻的土层,不断的向阳光下的天空延伸。    在阳光下的天空,我将尽情涂抹生命中最原始的色彩,让所有的梦想疯长成一片绿色的森林。

作业:

师:一粒种子竟会有如此远大的梦想,同学们,你,有自己的梦想吗?

生1: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医生,救死扶伤。

生2: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军人,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生3:我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像您一样传播知识。

……

师:课后也将自己的梦想写成一首小诗,有信心吗?下节课,我们一起诉说——自己的梦!下课!

“柯岩”以及《种子的梦》的资料 篇4

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诗的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教学环境与资源

学生查阅有关作者以及作品《种子的梦》的资料。教师也会准备一些教学资料,如配音朗读(发挥本教师的特长)、种子发芽的视频资料及作者的个人资料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对诗文的理解会很有帮助,易于学生把作品朗读到位,从而掌握诗歌的技能,达到自己想写、会写、写好的程度。

教学重点

1.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人以种子比喻自己以及文中的拟人手法。

3.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说说自己的梦想,并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教师导语

同学们,诗歌的语言是最美的。今天,我们学习《种子的梦》。这是一首儿童诗,读过之后,你能告诉老师“种子的梦”是什么吗?

(教师随即板书)

二、品悟诗文

1.种子梦想自己最终能够经过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文章。

2.教师适时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种子的生长过程。教师追问:刚才我们看到了一粒小小种子的生长过程。你有什么感觉?再训练学生朗读。)

(学生回答:梦想着自己经过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1.(默读这首诗,勾画重点词句,写下批注——教师点拨指导)

2.学生汇报

先汇报1至3小节的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先朗读再谈感悟。

3.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品悟诗文的语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4.教师小结:有了梦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实现它。

师:既然有努力也有帮助,那我们就来找找看,种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获得了哪些帮助?

(重点放在朗读的训练上。)

教师适时点拨:体会诗的主题——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好。(遇到困难时要相信明天会更好,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升入的理解和分析,而且借用“以读促思”的手段使学生的理解更容易些。

重点抓住朗读的训练:先指名读——师范读——再指名读

3.全班交流。(学生谈出在种子的生长过程中既要有自己的努力,也要有朋友的帮助。)

生:小组合作学习,将找到的信息在组内交流互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深层含义。(读4至8小节)

学生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回答:

(1)努力

a、对困难的克服。

找出描写种子生长过程中代表困难的词句。(冰冷冰冷、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忌……)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自己的付出。

交流相关词句。(根须吮吸、冲破、积攒力气、伸展、挤碎、倾心交付……)谈谈你的体会。

结合两部分的努力,说说你的感受。

(2)帮助

种子的生长除了有自己对困难的克服、自己的付出,还要借助许多其他事物的帮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阳光、蜜蜂、大地……)

a.不难看出,种子的生长是艰难的,要遭遇这么多困难,借助许多力量。那它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梦想呢?

(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

b.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配乐)

c.这也是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发芽——开花——结实——繁衍,过程中要有自己努力,还要有其他事物的帮助。虽然会遇到坎坷,但对于美好梦想的追求不变。

三、拓展练笔:

1.先播放教师朗读录音,让学生再次体会诗歌的魅力。(教师:这首诗是当代著名诗人柯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噩梦将结束,光明即将到来,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让我们用心去体会柯岩诗中的细腻和深沉吧。)

此刻你想对柯岩做怎样的评价(如“不畏浮云遮望眼”“拨开云雾见日月”等)

2.同学们,能告诉辛老师,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自己的梦想或富有情趣的生活。仿照《种子的梦》的写作方法,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格,展开丰富的想象,抒发自己的情怀吧。

教学设计

种子的梦

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不畏艰难   乐观向上

追求不变

“柯岩”以及《种子的梦》的资料 篇5

课前谈话

(待主持人介绍后)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网名---幽竹,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网名,再由网名聊到笔名,让学生谈谈什么是笔名及所知道的笔名。

师:(课件出示梦笔生花之图,引出柯岩这一笔名。)画面中间有一块大岩石,岩石上有一棵小树,“柯”就是“一棵小树”(边说边写出“柯岩”两个字,让学生读)。有一位作家就以“柯岩”作为自己的笔名。(出示柯岩的图片)照片上这位慈祥的老人就是柯岩。(课件出示柯岩这一笔名的有关资料,教师予以解说。)看来,不论是姓名,还是网名,或是笔名,这其中的学问还真不小呢!

感受:课前的谈话为学习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对作者笔名有了较深的了解。

板块一   反复吟诵  品位语言美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柯岩笔下的《种子的梦》。(师板书课题)来,读。(手势示意读课题。)生读。

师:这是一个甜蜜的梦。再读。(生读,带点甜蜜的感觉了。)

师:这是一个美好的梦。再读。(生读)

师:猜一猜,种子有一个什么梦想呢?

生:种子它可能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生:它可能会寻找自由。

生:它可能想开出鲜艳的花朵。

生:它希望冲出土层,见到阳光。

师:非常好。这到底是不是像我们猜得这样呢?快去读一读诗歌吧!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然后,再找一找每行诗句的最后一个字,看看它们大部分的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开始吧,同学们!

(生读,开始齐读了,老师提醒学生按自己的节奏读。学生读时,教师侧耳倾听,巡视指导。顿时,课堂上书生琅琅。)

师: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真好听,咱们读完了课文,相信生字也会读了。

(随机在大屏幕上出现生词:潜身憩睡 孕育 吮吸  积攒  絮语  妒嫉  盟誓  酿造    师依次指了三名学生来读。学生读得很正确。)

师:刚才我提的第二个问题有没有答案了?

生:每节的最后一个字是押韵的。

师:押韵的,你发现了,哪个再来补充补充?

生:每节的最后一个字韵母都相同。

师:大部分字韵母都相同,都是什么韵母呢?

生:都是i。

师:这就是诗歌的一种韵律美。(师板书“韵律”二字),下面让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小节来美美地读一读,体会这种诗歌的韵律美。(大屏幕出示诗歌第三节,让学生读。)

板块二  创设情境   领悟意境美

师:来看,读起来,是不是琅琅上口。接下来,老师有一个问题,(教师随手板书“身”字)种子的身在何处?

生:种子的身在褐色褐色的土地里。

师:在褐色褐色的土地里,藏在土层下。(板书“土层”)请学们听老师朗读诗歌的第一小节。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在脑海里展开丰富的想象,看看你眼前能看到了什么?

(师深情地配乐朗读,生闭目倾听,想象)

感受:教师深情地朗读,不仅让所有的学生折服,也深深打动了听课的每一位老师。

师:你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种子孤苦无依的样子。

师:孤苦无依的样子,你看到了种子的寂寞。

生:我看到了种子身处的环境。

师:是怎样的?

生:是一个非常寒冷,褐色褐色的土层里。

生:我看到了在白雪皑皑的冬天,有一颗种子孤独地被埋在褐色褐色的土地里。

师:你不但看到了种子的孤独,你还看到了种子的寒冷。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倾诉种子的这种寒冷与寂寞吧!

生齐读诗歌第一小节。

感受: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更加真切。

师:在这一小节,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诗人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种子比成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

师: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种子就像鱼那样孤独、寂寞。那么种子真的能和鱼相比吗?(不能)

师指名读:鱼儿在大海里自由自在,我却憩睡在母亲怀里。

师:你刚才读了这两行诗句后,你感受到种子比鱼怎么样?

生:比鱼孤独,寂寞,鱼是那样自由。

师:这是种子比鱼更可悲的地方。在这一小节中,还藏着一个比喻,能不能在找一找?

生1:他把土地比喻成了海底。

生2:在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大家都知道,一个世纪是一百年,冰冷冰冷是指冬天,冬天是很漫长的。把冬天比作一个世纪。

师:把冬天比作一个怎样的世纪?

生:冰冷冰冷的世纪。

师:是的,这里把一个漫长而有寒冷的冬天,比作是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来,让我们来读出这个冰冷的冬天。读第一行。

生读:在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

师:再来读出这个冬天的漫长。(生再读)

师:这句诗为什么用两个冰冷,去掉一个,好吗?

生:不能去掉一个,因为两个冰冷体现出冰冷的程度很冷。

师:更冷了,是吧。增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这种情感。在找找,下面还有类似的词语重复使用吗?

生:褐色褐色,潜身在潜身在。

感受: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冰冷冰冷”“褐色褐色”,来体会诗人细腻的情感。

师:种子身藏土层,(随手板书)那我们的柯岩呢?(课件出示柯岩当时的生活环境并配以文字介绍。)

感受:教师出示柯岩的背景资料,伴着凄凉的乐曲,让学生置身其中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在作者、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

师:(带着感伤)谁还能再读读作家的遭遇?(生读)

师:同学们,这一段黑暗的岁月对柯岩来说,就是诗句中所说的“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啊!诗的字句,那就是诗人的生命呀!我们了解了背景,相信你们都有了新的感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读第一小节。

生读,情真意切。

师:同学们,种子身藏土层,寒冷寂寞,那么,种子的心呢?(板书:心)也像身藏土层那样寒冷吗?

生1:不是,种子的心向往着自由。

生2:种子的心想见到明媚的阳光。

生3:种子的心充满希望。

师:那是因为它的心中藏有一个梦想。(板书:梦想)正是这样一个梦想在它心底闪耀,因此,种子的心并不寒冷。谁来读读这两行诗句,这是一个给它带来温暖,带来光明的梦孕育在心。

生读:让水分滋润着我的躯壳,让梦儿孕育在我的心底。

师:谁能把这个梦读得更温暖。(生读)

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儿孕育在种子的心底呢?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

生:它的梦是一个向往自由的梦。

师: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它的梦是一个想破土而出的梦。

师:想破土而出,它会干什么?

生:它会长出叶子,开花结果。

师:并且相信……

生: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师:此时,就让我们停下步子,用心去感受种子的梦想。请大家默读诗歌3-8小节,遇到你有感受的地方可以怎么做?

生:作批注。

师:对,拿起笔来划一划,写一写,做上批注。

(学生静心阅读,圈点勾画,抒写感受;教师耐心等待。)

交流时间

生:“为了冲破土层的压力,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我从这句话中作者非常渴望自由。生:“我想念那明媚的阳光,我思念那辽阔的大地”这句话写出了种子渴望自由,渴望见到光明的愿望。

师:明媚的阳光能给寒冷的种子带来什么?

生:希望。

生:温暖

师:辽阔的大地能给孤独的种子带来-------

生:自由。

师: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呀!(生齐读诗歌第四小节。)

师:咱们继续交流。

生:我喜欢第五小节,(读完后)这句话写出了种子想长出绿油油的叶子,慢慢挤碎冰雪,这时种子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

师:那请你激动的读出种子的心里。

(待学生读完后,及时评价,并组织学生男女分组读)

生:“我把爱情倾心交付,把生活酿造成金色黎明的蜜”这句话写出了种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想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愿望。

师:我听出了你重读黎明这个词,为什么?黎明代表着什么?

生:光明,希望。

师:来齐读后面这一句,读出种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生配合读。

师:咱们继续交流。

生:我划出的是第四小节中的“我想他们也同样思念着我,于是,降下了相思的雨滴……”,从这句话中,我想下了一场蒙蒙细雨之后,种子更加渴望见到阳光。

师:种子的生长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它艰难的奋斗历史啊!让我们用朗读读出这种赞美之情吧!种子这么美好的梦想,你们高兴吗?露出笑容看看。注意节奏。(诗生共同配乐读5-8小节。)

师:喜欢朗读吗?

生:喜欢!

师:特别是当我们用心,用情地去读的话,你会发现读书真的是一种享受。特别是朗读起诗歌来,更是别有一番味道呀!(板书:味道)

(师生共同合作串读诗歌。师边引读,边用简笔画演示种子的生长过程。)

感受:学生的朗读情真意切。这得益于教师的充分引导,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多种形式下读,学生并不感到烦腻。师:种子的梦想是多么美好呀,但是,这毕竟还只是个梦想,让我们回到现实。此时,种子还在哪里?

生:褐色褐色的土层里。

师:它怎么办?用诗句来回答。

生:为了冲破土层的压力,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

师:孩子们,现在你就是那粒被压在土层下,甚至是岩石下的种子,怀着对生命的渴望,你要破土而出,你的小拳头已经攥起来了,让我们大声读出来吧?

生:为了冲破土层的压力,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

师:种子就要破土而出了。(视频播放种子破土而出的过程。)同学们,刚刚你从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刹那,你感受到了种子那种巨大的什么?

生:生命力。

师:这种巨大的力量是如何积攒起来的?

生:一点一滴的。

师:这粒小种子,你离土层还远着呢!放弃了吧?

生:不,为了冲破土层的压力,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师:这粒小种子,你一点一滴地积攒力气,你似乎已经听到溪水潺潺了,已经闻到泥土太阳的气息了,再努把力吧!

生:为了冲破土层的压力,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

师:小种子们,就在你要破土而出时,才发现覆盖在土层表面坚硬的冰雪,小小的你抵抗得了吗?还是算了吧?

生:不!为了冲破土层的压力,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

师:小种子冲破土层,抗击冰雪的妒嫉,这一路走来,历经磨难哪!千言万语,我们只汇聚成一个词,你最想把哪个词送给这粒小种子。

生1:知难而上,坚强勇敢。生2:迎难而上。

生3:坚强不屈。

生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师:所以蜜蜂夸它是(世上最美丽的)。

板块三   走进背景  发掘情感美

师:种子不畏困难,顽强拼搏,那我们的诗人柯岩呢?身处逆境,她又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资料)

师:(指名学生读完资料后)同学们,你想说什么,想对柯岩说什么?

生1:我想对柯岩说:“坚持真理,永不放弃。”

生2:我想对柯岩说:“你是最坚强,最勇敢的人。”

生3:我想对柯岩说:“你是最棒的。”

师:就想他笔下的(种子)一样,由此看来,种子的梦,就是柯岩的梦。柯岩,一棵长在岩石上的小树。画面上的风景就是黄山风景区著名的景点----梦笔生花。这是我们黄山人的骄傲呀!这就是我们我们的黄山松精神呀!今天,我们学习了《种子的梦》,相信你们的梦也已经藏在了心底。课后也可以用几行诗句将你的梦书写下来。最后,祝同学们都能梦笔生花。

感受: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写作经历,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深刻领会了诗歌的内涵。

“柯岩”以及《种子的梦》的资料 篇6

《种子的梦》教学反思

《种子的梦》是柯岩写得一首小诗,在诗歌创作的背后蕴含着诗人不平凡的经历,写出了诗人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在逆境中顽强追求理想的精神。结合教学实际,我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以“种子的梦是什么?种子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为课堂研究主线,借助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来完成与“种子”的心灵对话,从读中感悟,体味作者的情感,再用读的形式体现出自己的理解。

课堂上,通过学生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发现了“种子遇到的困难”:“冰冷冰冷的世纪”、“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嫉”;也找到了外界事物帮助;“水分、春风、阳光、蜜蜂、大地”,以及种子自身的努力“积攒力量、冲破压力、挤碎冰雪、倾心交付”,在读中引导学生悟情悟境,借助自由读,对比读,师生对读,齐读等形式体现对诗歌理解,表达诗人乐观、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情感。

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借助文本的力量,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人写作表达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的手法及作用,通过揣摩作者人性化的语言,更好的感悟种子的梦的内容,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更多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确保阅读质量与课堂教学的实效,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种子的梦》教学反思

《种子的梦》是当代作家、诗人柯岩在文革后期写成的一篇诗歌。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

要使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从而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必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因此,我在教学《种子的梦》时,通过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促理解。例如,自由读、默读、教师范读、师生评价读读、指名读、配乐朗读、“情感迁移”读、“创造情景”读等等。另外,在学生体会完一个小节的诗歌之后,让他带着理解再读诗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每一小节的诗歌,从而整体把握全篇诗歌内容,体会感情时,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应用了“变序”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小节进行分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最大限度的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有利于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对诗歌进行探究。

在理解内容时,必须要结合作者及作品的背景资料,才能更深入地体会诗歌的内涵和表达的感情。我课前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也对资料进行了补充,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使得资料的应用不流于形式。

本课的不足在于:原来教案设计的内容过多,以至还有两个环节(!、对种子的精神进行小结板书。2、说说你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你该怎样去面对呢?)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下课的时间就到了,最后只好草草小结了一下。显得比较仓促,没有升华主题。

种子的梦『作文

初春的夜晚,北风呼呼地吹着。刚刚温暖的天气一下子变得寒冷起来。刚刚苏醒的种子,瑟缩着,放慢了冲出泥土的速度,希望赶快见到阳光的冲动也随之泠却下来。大地妈妈用逐渐变得温暖、柔软的怀抱,轻轻的拥抱着它。种子又昏昏然的睡着了。

它作了一个香甜的梦,在梦里,肆虐的北风被温情的春风送走了。干枯的草地变成一片嫩绿,光秃秃的枝头上,嫩黄的,粉红的,数也数不清的嫩芽正相继长大。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先开放。采蜜的蜜蜂,飞舞的蝴蝶,唱歌的小鸟,流动的人群和人群中孩子脸上鲜花般美丽、灿烂的笑容。种子在梦里笑了。含笑间它又仿佛看到自己冲破了最后的束缚,终于破土而出了。嫩白的新芽在阳光的照耀下飞快的长大。先是淡黄,继而是嫩绿,最后,翠绿的枝叶随风飞舞起来,开去了美丽的、鲜艳的花朵。蜜蜂来了,蝴蝶来了,很多昆虫都来了。赏花的人一群接着一群,大家不由自主的发出赞叹:“真美呀!”当天渐渐变热的时候,种子开的花也调谢了。美丽的花瓣落入泥土里,留下的是一个绿色的,饱满的新的种子。一个新的希望。睡梦中的种子觉得幸福极了。

虽然没有了鲜花时夺目的美丽,但更多了一份成熟的怡人的妩媚。种子在睡梦中,感觉到了梦中种子的成长与渴望。当成熟的季节来临的时候,梦里的种子也会象它那样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美美的、沉沉的睡上整整一个冬天,等候春天的来临。

种子是在小鸟的歌声中醒来的。它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冲出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嫩白的新芽正畅快地享受着阳光与新鲜的空气。种子高兴地笑了,它清楚的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容易。经过了一个寒冷的、漫长的冬天的等待,种子终于迎来了它全新的生命。梦里的一切是那么清晰的印在了种子的心里,它看着正逐渐变成淡黄色的嫩芽,一种梦想成真的喜悦充满了种子的全身。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