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范文(优秀5篇)正文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范文(优秀5篇)

时间:2023-12-04 02:42:17

这里是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范文(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 篇1

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它是德、智、体、美、劳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参与课堂练习,完成强身健体、锻炼意志、陶冶情趣的目的的同时,通过对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采取的育人方法的探讨,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以真正实现体育的育人功能。

我们小学生不仅要从小练得一个好身体,更需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正确地认识自我,有利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使两者达到协调统一。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深层内蕴,是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状态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素质,无论哪一方面发生问题,失调和不健全,都会影响一个人整体的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水平又会影响一个人整体的健康状态。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技术、技能,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当然,想要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平行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两个班共80人,进行实践研究,采用分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授课。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以2011学年为例,选用其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尝试。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力求把课题做的比较科学、合理。

1.行动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主要查阅近年来相关体育教学文献,中小学优秀教案集,优秀教师教案及《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等。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一学年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效果明显:

(一)自信心教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有较强的自信、自主、自强和胜任感

自信,就是对自己的能力的肯定,我让学生常常对自己说“我能战胜对手。是的,我一定能战胜他,就算到最后一刻,我还是说,‘我能赢!’”要培养自信,可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找到自信就要重新定位自己,学会看看自己,没有一个人能够集所有的优点于一身,也没有人集所有的缺点于一身。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有人耐力差一些,有人力量弱一些,教师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努力克服弱点做得更好。活动中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不同的难度,比如上跨越式跳高一课,身高相对比较矮小的学生和一些胆子较小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跳过这个高度,我就针对这一情况因材施教,设置几个不同高度,让学生自由选择,勇于挑战,跳过一个高度便是一次胜利,让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

(二)求知欲的培养――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唤起创造的欲望,坚定成功的信心

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及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此基础上为奠定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要以培养学生各种体育能力为基础,在掌握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于实践,进行自我评价身心健康和自我调节锻炼,实现终身科学地坚持锻炼,使体育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拿投掷垒球来说,一味地让学生投,效果不是很明显,或者说学生没什么大的学习愿望,相反可以教师准备一些塑料瓶子放置在一定距离以外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小保龄球”比赛,学生可以利用垒球掷远想办法来打倒对面的瓶子,以小组为单位滚倒最多者为胜。比赛开始前让学生加以讨论:如何通过互相合作、互相讨论来夺取比赛的胜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之间的配合加上速度来进行,教师做裁判并引导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意志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

体育运动是最能体现意志力的活动,比如在提高学生耐力的同时就是对他们意志品质的一种培养,因为要完成它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耐力跑的练习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一定的意志,但是教师通过种种方法让学生坚持到底,同时养成良好的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那时我们会发现:耐力跑虽然是累的,但是学生们因此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勇敢,学会了拼搏,那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培养。

教学中,对于培养意志力,教师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加以引导、训练,比如25米2分钟往返跑时,可以把学生自由结伴分成几队,分别命名为燕子队、白鸽队、蜜蜂队……选一名领队带头排成各种图形队伍按要求进行定时跑练习,比一比看哪个小队能够坚持到底,教师可以共同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并且让每个学生都有带队跑的机会。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努力坚持了下来,认识到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四)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注重学会学习,积累学习经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勤学、好学、乐学,重视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常说“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授人以渔,不要授人以鱼”,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方法,使人终身受益,体育亦是如此。

慢跑要求跑时动作要轻松协调,脚落地的方法可用全脚掌(也可用前脚掌),然后过渡到前脚掌后蹬离地,脚着地柔和,跑时呼吸有节奏,呼吸应用鼻子和半张着的口同时进行。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呼吸方法,了解体力的分配。教师要加以讲解并做示范,学生进行原地慢跑,练习呼吸方法。一般是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方法,教师提示有节奏的呼吸,强调只有呼得透,才能吸得深。学生进行慢跑练习,在慢跑中可采用信号、口令来控制节奏,调整速度。教师还可画一些图形,让学生在慢跑中采用领先跑和图形跑形式进行练习。学会了方法,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五)耐挫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和抵御挫折,承受精神压力和挫折考验,有较强地调控矫正能力

在生活、学习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困难,受挫后产生消极情绪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认识它和控制情绪,如果我们能克服挫折给人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就不仅可以保持身心健康,而且还可战胜挫折,达到目标。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生活磨练的结果,是教育与训练的结果。这个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的过程。

比如:教学中我总是提示学生小组之间要经常相互鼓励,每次的竞赛与对抗,不可能人人都取得胜利,那么就要积极面对失败与挫折,要学会同伴之间交流,“没关系,我们等一下再跑快一点。”“小王同学加油啊,你能行!”“我们团结起来,劲往一处使。”通过积极的语言,告诉学生们不要害怕挫折,要勇于向前看,什么困难都打不倒自己。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新世纪的接班人没有理由退缩,新时代需要进取精神。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建立自尊、自强和勇气、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育教学可以关注到小学生在体育锻炼、游戏以及社会实践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还可以及时反应小学生心理变化的细节,从而能够有效地给予培养与指导。

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教学研究中,运用分层、情景教学的策略,使学生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建立了自信,提高了兴趣,磨练了意志,学会了坚持,不光使其身心得到锻炼,精神也得到了升华,实现了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

(二)建议

1.体育课教学要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使之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在教学之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要注意教育的艺术性,尽量避免生硬外加的“标签式”、“语录式”渗透,而要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滋润。

2.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注意的规律,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耐心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 篇2

■2013年是贯彻落实《东丽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提高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区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实现突破的跨越年。认真谋划和落实好今年全区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3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制定了今年“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关爱支持特殊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目标。总体来说,就是“形成一个共识,突出两大主题,实施六项举措”。一个共识,就是加快步伐,奋力拼搏,缩短与先进地区的质量差距,办好让东丽人民满意的教育。两大主题,就是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六项举措,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育人工程、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人才强教强校工程、现代化学校提升工程、平安校园创建工程、作风效能建设工程。通过两个主题的实施、六项工程的推进,力争使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一年夯实基础,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显著提高”的目标,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我注意到,您在刚才提到的“六项举措”中,把实施“素质教育育人工程”放在首位,东丽区在这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战略主题,按照党的十对教育的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学生健康行动计划”“打造书香校园”等工作,营造优良的校园育人氛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和方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什么是“快乐德育”?

■实施“快乐德育”,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开展“四帮一”教育和教师“爱生三走进”等活动,让德育亲情化、生活化,营造优良的校园育人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开展“手拉手”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集体主义思想;设立具有特色的学校节日,在节日中传递、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加强青少年法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创建“快乐德育示范校”活动,制定并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意见》,开展“学生良好习惯、班主任工作、文化建设工作、德育学区片工作、学生特长”五项展示活动和“六个养成”教育活动。强化生活德育、体验德育。如,实验小学开展“每天十个道德好习惯养成”活动;徐庄小学注重养成教育,月月有主题,月月有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熏染,培养良好品德;东羽小学在升旗仪式中加入班级参与、评比机制,安排“五分钟课堂”展示活动;工业区小学围绕“六个养成”目标,开展“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齐、四项自觉”活动;流芳小学围绕养成教育、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完善自我、民族精神五个主题编写了《成长的足迹》校本德育教材,等等。

请您再谈谈“人文智育”。

■“人文智育”,主要是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通过开发并实施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搭建创新实践体验平台等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

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在这方面,东丽区有哪些好的做法?

■我们主要是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运动,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一校一品、坚持一天一小时、坚持一课一特色、坚持一期一个展示周、坚持一年一个测试月。同时,每个学年集中安排一个月时间,利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体育项目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上报、评比、表彰。我们以“大课间评比”等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通过评比,大课间活动整体水平普遍提高。各学校“两操”质量不断提升,自编操百花齐放,如赵沽里小学的韵律操、中河小学的绳操、潘庄小学的“垫子操”、流芳小学的跆拳道、增兴窑小学的腰鼓、滨海实验学校的校操等,展现了学生的阳光与活力。

请您谈谈“学生健康行动计划”。

■这体现了我们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一是抓身体健康。各中小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确定三项不同体育测试项目,对小学四年级、初中七年级和高中一年级进行数据统计上报工作。针对七年级的两次测试成绩,各学校及时采取有效举措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如鉴开中学每天开展晨跑活动,提高学生耐力,程林中学、小东庄中学等学校将跳绳和立定跳远项目作为课课练内容随堂练习,有的学校针对学生弱项抓好个别指导,并制定可行的训练计划和锻炼措施,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二是抓饮食饮水健康。加强营养师培训,每校配一名营养师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使学校食堂营养配餐更加专业;启动学生健康饮用水项目,为10所幼儿园和15所中小学安装直饮机,明年,中小学全部安装完成。三是抓心理健康,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投入120余万元预算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有52所学校均按要求高水平完成心理咨询室建设工作。同时,培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跟踪学生心理变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东丽区有哪些新的举措?

■我们将深入推进《东丽区中小学提高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继续打好提高教学质量攻坚战。一是以“常规检查”为抓手,大力提升教学过程管理水平。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加大了教学检查和教学指导力度,局班子成员及业务部门的同志们每学期听课900余节,查阅教案、作业5500余册,全面了解学校各项工作情况,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二是通过“常态课评比”、“我的模式我的课竞赛”、“首届名教师、首席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星级课”评选、“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打造高效课堂。陆续有山东、河南、内蒙、重庆等地700余人次来我区观摩高效课堂。三是以“有效教科研”为抓手,着力提升教学研究水平。通过开展“有效校本教研”案例评选、先进教科研集体与个人评选等工作,加强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全区建立了17个教育科研基地,各学校参与70余个市级课题和近200个区级课题研究。四是以“教育共同体管理模式”为抓手,促进城乡之间、校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广泛开展共同体同课异构、观摩示范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优校更优、弱校变强,全区教学质量均衡发展和共同提高的目的。全区7个中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开展了送课、同课异构、高效课堂展示交流等活动。五是以“质量监测评价”为抓手,切实提升教学评价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质量监测制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奖教奖学制度等,实施《东丽区中小学教学质量奖励办法》,设立基础奖、指标奖、超指标奖和特殊贡献奖,同时对优质校、进步显著校和个人进行奖励,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六是以“科学备考”为抓手,打好毕业班攻坚战。加强一体化建设,强化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三年的中高考意识,实施捆绑管理。通过19位专家的备考讲座、编辑有关备考策略的5本指导用书、听取教研员和校长教学质量分析,召开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汇报会和分析会、抓学生复习指导、抓教师复习策略等系列活动,提高复习工作的针对性。

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各地区各学校的永恒主题,在这方面,东丽区是如何做的?

■我们主要是落实《关于东丽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培养教师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通过实施“人才强教强校工程”,全面提升干部教师队伍素质。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 篇3

有人说,张家港的教学交流展示活动是一方窗口,满眼的是教育风景;我们更愿意把它比作一场音乐舞剧,各种典型的角色,共同演绎了宏大的课堂教学故事。

指挥:寻找向上的力量

当我们试图粗线条感知张家港课堂教学的整体历程的时候,教育局马丽忠副局长给了我们这样的描述:“我们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十三年,可以说是张家港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进程的剪影,它大体呈现为四个阶段:一是重心转移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前后,逐步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重心由硬件设施的投入转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课堂探索阶段,从2000年到2004年,以行政推动、专家引领等方式,引导广大教师集中精力探索课堂教学;三是专题研究阶段,大体在2007年前后,立足本土课堂教学经验的提炼,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探索校本课堂教学模式;第四是内涵提升阶段,2009年以来,重点围绕课堂和名师,着力打造特色课堂。”按照这位分管教育教学的局长的思路,我们不难发现,张家港十三年的课堂教学展示,由最初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推动而建立起来的地方教学改革的平台,最终演绎成为不断寻求区域课堂教学改进之道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并散发出理想主义色彩,其背后始终生发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首先来自于决策者对课堂教学的虔诚。

1

1996年年底,泰兴市偏僻的天星镇,持续的低温加上连绵阴雨,让人倍感寒冷。在一家清冷的小店里,卢元钦(时任张家港教育局分管教学的副局长)兴奋而急切地等待着一次会面,他要向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求教。

他知道,这样的会面,对于他和张家港教育来说,都有很重的分量。在当时,张家港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新建、扩建了一些学校,初步完成了对区域内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设备设施的改造。但是,与教育硬件水平的迅速提升相比,教育质量的提升则显得比较缓慢,课堂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管理简单、以考试管理追求分数效益……越来越多的调研信息反馈上来,让这位分管教学的副局长越发心忧。在近一年的调研中,他不是没有发现好课。一次在梁丰高中听完一位年轻教师的课后,他兴奋地连夜写了近两千字的评课笔记,并在局务会议上请这位老师和教研组长一起来评课,交流讨论课堂教学问题。可是,这样的课堂毕竟是太少了!这样钻研课堂进行课堂教学研讨的教师太少了!要想改变课堂现状,让上好课成为教师的常态,让教学研讨成为教师工作的日常方式,单靠几位教师引领或单纯的行政力量推动,显然是不够的。这需要一种新思想的植入,需要一场持续的教学改革行动!

他想到了隔江相对的洋思,想到了蔡林森。上世纪90年代,蔡林森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办学的洋思之路。能不能学习借鉴“洋思经验”,寻找本地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方向呢?在教育局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卢局长开始筹划借力搭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计划——问道洋思。

1997年3月,蔡林森亲自带领六名老师来到张家港,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做讲座,把洋思教学模式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张家港教育人面前。

短短两天的活动,给张家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听课观摩的老师把教室围得水泄不通,讲座会场更是座无虚席,只有一江之隔的“洋思经验”对于渴望改革、寻求突破的张家港教育人来说犹如春风,催发了萌生的冲动。睁开眼睛才有发现,走出自我才知道差距。不一样的课堂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理解,关于课堂教学的讨论也随之展开,一场教学变革在思想领域已经悄然生成。

2

2007年,张家港提出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张,2009年,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对其进行学理论证,并开始课堂教学实践,经过近4年的研究与实践,到2011年底,全市共有66所学校参与到这项实践研究中,占整个张家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60%,生态课堂在张家港已经成为大多数学校、大多数老师开展课堂教学所遵循的主要课堂教学模式。

2010年4月23日,江苏省第八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丹阳华南实验学校举行,张家港市护漕港中学的戴建丰老师来参赛,眼看着前面的选手一个个顺利完工,戴老师想:作为张家港市的参赛选手,必须要上出自己生态课堂的特点来!于是,他悄悄地把学生座位编排成便于小组讨论探究的U型模式,准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让各学习小组充分讨论,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成果。课堂上,新颖的座位安排,愉快的小组学习,真实的合作探究,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学生参与热情高,发言踊跃,课堂气氛和谐,课堂上学生多次爆发出轻松的笑声,在交流时甚至有的学生发言后突然又想起还有内容没有说完,而不顾一切地站起来抢着说:“老师,我还有话要说……”这一举动,引起了包括评委在内所有听课老师赞赏的笑声。

今天,可以自豪地说,张家港区域性的生态课堂催生了一批像戴建丰这样优秀的青年教师。

“低碳高质、和谐共长”,这是时任张家港教育局副局长的黄大龙对生态课堂提出的目标追求。课堂的低碳是指课堂的能耗要低,主要表现在教师“精讲少讲”,学生“轻负精练”。课堂的“高质”体现为高效率、高效益和高品质。当生态课堂的建构者在为课堂教学模式寻求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的时候,张家港的一线教师更是体验到了实践生态课堂所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在课堂主体的师生身上呈现出来。

2010年9月,张家港暨阳高中开始推行“目标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朱建兴校长亲自带领课题研究小组,选择高一年级语文、数学、化学三门学科开始进行实验教学。课题组每天由同学科老师开设两节同题异构课,小组成员一起听课,并利用周三下午两节课时间进行集体评课,研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由小组成员继续上课,再讨论,并形成第三个课堂教学方案。接下来,由研究小组成员面向全校开设公开课,并组织教研组层面的分析讨论。

一个学期下来,这种小规模的教学实验活动,却在全校教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的老师这样说:“以前上课教学目标只有老师知道,现在老师和学生都知道;以前上课老师先讲,现在学生先学;以前上课老师怕学生出错,现在老师希望学生暴露错误;以前上课老师只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现在让中等偏下的同学板演、回答。长期坚持,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但是,思想与行动往往有很大的距离。要让教师改变自己熟悉的、恪守多年的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谈何容易。

“教师都是高素养的专业人员,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只要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让他们体验,是能够得到认同的,”朱校长对暨阳高中的教学改革实验充满信心,“课程改革必然带来两种结果,淘汰和创造,面对陈旧,必须改革,必须让教师作出选择,不想被淘汰,就必须选择改变自己,适应变革;而校长引领改革,更要讲究策略,改革不能简单地硬性推进,如果教师消极地被课改,只是行为上被动地模仿,就会与课改精神貌合神离。只有观念的认同、心理的悦纳,才会有变革的激情、创新的灵感和有效的行为。”

“珍惜独特性、尊重多样性、强调关系性、追求和谐性”,刘贵华教授在研究了张家港生态课堂实践之后,为生态课堂的价值取向作了这样的界定。

由一种思想具化成一种行动,由一个课堂延展到一个学校行为,由一种远距离的欣赏变成众多的课堂实践,生态课堂悄然改变着张家港教师的教学行为。

只有建立了一种区域性的、为全体教师接受的科学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区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这是区域课堂教学的“兜底”行动。生态课堂为张家港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但是,这毕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平台,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向上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智慧和不断创新的力量来引领。

3

“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具有了‘水乡风土的味道’,弹奏着‘心灵的音符’”,这是江苏教科院杨九俊副院长在参加张家港举办的“苏派名师”教学研讨活动时对“苏派名师”内涵的阐释。在2011年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聚焦课堂教学,展示名师风采,提炼教学思想,促进学生发展”再一次成为活动的主题,“课堂特色”和“名师风格”成为课堂内外讨论最热门的话题,这标志着张家港的课堂教学改革正走向更深的层次——培养教学名师,打造特色课堂。

“当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走向深入,我们越来越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区域的整体教学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可以帮助绝大多数教师建设高效课堂或者是朝着高效课堂的方向迈进。但是,对于建设特色课堂或者高水平的课堂来说,有课堂模式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具有创造性的名师的引领和推动。”马丽忠副局长对张家港坚持了十三年的课堂教学交流展示活动有明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

近几年,张家港通过推进“三名工程”(聘请名家、挂钩名校、结对名师)等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本土名师,名师提升了课堂的高度,而名师的效益往往超越课堂对区域教育的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蔡明团队”就是一个典型。作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和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蔡明不仅是张家港区域推进生态课堂的领军人物之一,还肩负了课堂以外的更多责任,他是苏州市中学语文学科共同体的主持人,是苏州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发展中心的负责人,同时还担任着张家港特级教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诸多头衔,其实目标指向很明确——通过发展教师、培养更多的名师来推进课改,来建设课堂新文化。

2012年3月,“蔡明团队”把课堂教学活动延伸到张家港锦丰中学——一所新市民子女比例相当高的农村初中,组织了包括特级教师在内的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走进课堂,为来自全市的几百名农村教师展示课堂,并开展广泛的“生态语文同题异构开放式课堂研讨”,活动不仅推动了这所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也为更多的青年教师提供了课堂引领。“发展中心”、“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共同体”,是“蔡明团队”的三个核心元素,近年来,他们集中组织了近20次大型活动、30多场讲座,三个层次的组织有分有合,名师资源通过整合,实现更多人共享,辐射全市。

正是由于这样的蔡明团队,也正是基于创生“苏派名师”的共识,在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尤其是《江苏教育》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张家港结缘“苏派名师”,在以十年之功夯实了课堂教学改革平台的基础上,又给课堂教学改革插上腾飞的翅膀:让课堂成就名师,让名师引领课堂。

领舞:做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

总理指出:一个好教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归根结底要靠教育者用汗水、智慧、爱与责任去守护,张家港坚持十三年课堂教学改革不动摇,恰恰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好的教研团队的引领,有了一批好老师、好校长的坚守,有了一批优秀学校的承载。

4

夜已深。初春的风还有些凉。

张家港市教研教科室的一间办公室,灯光依旧明亮。灯光下,张家港教研教科室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侯友成还在伏案工作。过几天,几个青年教师要参加苏州市“双十佳”课堂教学评比,他在帮她们修改教案。

如此风景,在这间办公室早已习以为常。

在苏州市各县区教研员们眼里,侯友成副主任是一座“高山”,此称谓虽有同行间友善的戏谑,也不乏真切的称道。作为年逾五十的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他注重学习,《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江苏教育》《教育生态学》《道德体验论》等书刊,总是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或工作包里。他集教育管理和实践操作于一身:他深入一线做了大量讲座;他亲自“操刀上阵”,为全市语文老师上示范课,尽现“精巧细致、活泼洒脱”的教学风格。2011版课标刚刚公布,他组织全市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为了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快速成长,他组织建立了“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协作组”,实现了跨校的联合研讨;为了推动教师群体的快速成长,他创立了“三人行”教师发展团队活动展示,实现了一人说课、一人上课、一人评课、大家参与的群体研讨氛围……

张家港教育一直秉承“教研先行”的理念,打造优秀的教研团队,引领区域教学的发展。教研室陈国平主任认为,只有教研员的高素质,才有课堂教学的高度和学科发展的高水平,教研员要“沉得下去、静得下心”。陈国平主任提出了教研员的“三可”标准,即做可敬、可亲、可信的教研员,要用自己的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思路和创新的精神,让教师有敬重感;用真正的关爱、真诚的服务、民主的作风和平等的姿态,让教师有亲近感;用公正的行为、严明的纪律、客观的评价和一致的言行,让教师有信任感。

在张家港市教研室办公楼底楼走廊的墙面上,有一块“教研室人员外出去向告知”栏,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教研员们一天的行踪:教学调研、课堂研讨、学术报告、专题学习……这块本为方便来访人员联系的记录栏,恰好真实地反映了张家港教研室的工作状态:走进学校、深入课堂、研究问题、带动发展。

如果说外在的规范也能鞭策人不断前行,那么当这一切成为教研员自觉的行为之时,其创造力是巨大的,在张家港市教研室这个小小的团队中,就有蔡明、袁建中、钱爱萍等三位特级教师,具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以上称号的教师比例达到60%。这样一支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又充满无限学习能力的团队,努力扛起了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旗帜。

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指出,一个好的教研室就是区域教育的品牌,区域的教研水平就是区域的教学水平,一名好的教研员就是一门好课程。张家港教研室正在以自己的努力实践着这样的判断。

5

2011年10月,被秋色层层围裹着的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校园格外生动,一年一度的六省名校教学联谊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浙江等友好学校的老师和梁丰高中的老师围绕着“同题异构”的主题展开了深度的课堂研讨活动,连续三天的教学研讨活动,不同的教学理念,风格各异的课堂诠释,独特新颖的教育表达,指向着相同的主题——高效课堂。这是梁丰高中近几年持续关注的课堂命题,而六省名校的“同题异构”课堂教学活动,也只是这场持续关注的研究与实践中的一个画面。就在一个月前,梁丰高中刚刚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对外大型开课活动,骨干教师和优秀的年轻教师围绕着“高效课堂”的主题,面向全省开课;而在一个月后,梁丰高中又要参加全市的教学展示月活动,将进行学校整体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一个接一个的教学研讨活动,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碰撞,在收获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梁丰人对教学的集体认同的同时,梁丰高中以自己的姿态表达着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与执着。

持续关注、执着研究必然带来课堂教学的全新状态,夏彤校长认为,课堂是让学校走向成功的根本,梁丰高中始终坚持以一种开放、多元、探究、发展的理念建设课堂,而课堂也应该成为师生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张家港高级中学特别注重课堂建设,始终把师生对课堂的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始终关注生活对课堂的介入。在2000年建校之初,学校就树立了文化立校的理念,首先引入了“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尤其是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读名著、看名片、赏名曲,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把生活的发现引入课堂。张高中语文组是该校书香校园文化浸润下成长的爱读书、爱语文的优秀团队之一,在全组老师十年的坚守下,扎扎实实地开展别具生面的大语文教学活动,每堂课的三分钟演讲,每日一诗的文化积累,每周一文的练笔写作,课堂人文气息浓郁。

身处这样的校园中,师生是幸福的,陈志君校长对此颇有感触。他说自己是一个课堂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他会把自己写给儿子的信,在学校工作例会上读给全校老师听,他有时会把自己喜欢的文章收集下来,随时用电子邮件发给语文老师,他会时不时地把一些文学名家包括时尚文学作者请到学校,给老师和学生作主题演讲……“我总觉得教育的外延很大,课堂的意义也不是空间意义上的教室,应该是广阔的生活。我们严密而科学的知识、紧张有序的教学、精彩典型的案例知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却有意无意地在固化着学生冰冷的认识;而有时偶尔的生活体验却能让孩子瞬间成长,懂事明理。我们必须要思考我们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陈校长这样简明地阐述他对教育的基本看法。

十三年的课改,张家港的老师们就在夏彤、陈志君这样一批校长的引领下,专注课堂,他们等待与倾听、追问与发现、关注个体、激发创造,课堂充满着智慧的闪现与生成,“生态课堂”的种子以各种美丽的姿态成为教师共同的思维方式与行走常态。

真正的教育始于一个人为理想鼓舞,能认清自己,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审视自己是一个什么人和应当成为一个什么人。对于学校或者校长而言,能把关注的视角始终聚焦于课堂,聚焦于教学,并坚持自己的理想,这应该是真正的教育的开始吧。

6

学校是有风格的,这是由学校的发展历史、社区文化、师生心理等各种元素决定的。学校的风格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必须走特定的道路,而打造特色课程和建设特色课堂则是出发点和归宿。

张家港市一中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由于受到老城区地域限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的发展一直难以提速。2009年,学校抓住了张家港市推行“生态课堂”教改实验的契机,在全校实施“目标—探究式”生态课堂的大讨论,把学校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的探究与实践上,很快,学校就显现出了久违的活力。徐浩明校长对这种变化深有体会,他说,学校的改变其实不难,关键是要摸准了学校的“脾气”,找准了适合学校发展的路子。

所谓的学校的“脾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所学校教师群体的性格特点。一中有百年的基业,有往日的辉煌,教师群体性格鲜明:思想有些保守但敬业,行为固执但专业素质较好,思维惯性强但自尊,对过去的辉煌常有怀念……

摸清了这些之后,徐校长带领班子成员一起制定了学校发展方案,试图通过课堂改革激发教师创造激情,通过做精品课堂唤醒教师的荣誉感。借生态课堂的舞台,让教师在课堂上找回精彩,学校发展的道路摆在了全体教师面前。

事情往往是这样,寻找方向是痛苦的事情,而一旦有了选择,奔向目标的努力即使再艰难,也只是走向成功道路的事情了。

一个学期之后,张家港生态课堂节在市一中开幕了,市一中老师以全新的姿态做了精彩的亮相。

一个学年之后,由张家港市一中发起的“一中联盟”成立了,联合了周边常熟、太仓的优秀学校,开始了更大范围的精品课堂建设。

一年半以后,在张家港市第十三届教学展示活动中,市一中参与了生态课堂整体展示活动……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延续可能平庸,改变或有风险,但是,学校的发展则不能犹豫和摇摆。在复杂的工作中找到学校的问题所在,为学校设计发展的方向是教育者的使命。在张家港,这样的学校有很多,张家港市第二中学,坚持“责任文化”,打造“责任课堂”,使课堂始终焕发着时代的风采。护漕港中学,不甘平凡,几年坚持,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让这所农村中学一直彰显着蓬勃的活力。新塍初中,以“广义阅读”的生态课堂文化为抓手,覆盖所有学科和学校所有工作,在生源质量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盘活了整个教育教学工作,走出了市内有影响的语文学科团队,也走出了学校发展的一片新天地。而同样是农村中学的崇实初中,十几年来坚持与洋思中学进行对口课改交流,校长历经几任,校舍多有变迁,但是,借助名校思想,提升课堂内涵的发展诉求从来没有动摇。

群舞:点染每一处精彩

舞台的绚丽是每一片舞的点染,每一处细节的勾勒。而恢宏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传奇,是每一堂的课连缀的片段,是每位教师的皴皴点点……

7

在张家港,不懂教学的校长不是一位好校长。无论是市区的大校名校的校长,还是乡村的小校的默默无闻的校长的,他们都把自己的根扎在课堂,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投身课堂。

张家港实验小学蒋俊兴校长是“智慧教学”的倡导者,他认为,每天最大限度地贴近课堂、靠近老师、走近孩子去发现、去探索、去体验,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

他喜欢课堂,经常组织“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专题叩问,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横向切块与纵向比对,他经常选择同类课文进行不同年段的教学设计研讨,经常对教师的一个课例进行“麻雀的解剖”,也不断安排同题异构、同题连教、同题多上等活动,让不同语文教师呈现不同的个性风格,努力探寻同年段教学的共性表情。他更喜欢带领全校教师去探究课堂,把探寻“智慧语文”之路作为前进的方向,采取各种方式激励教师彰显教学的智慧,促进学生智慧地学习,把研究的着力点放在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资源的有效遴选、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课堂生成的有效处置和教学评价的有效监控等方面,试图打磨“民主、和谐、灵动、高效”的智慧型课堂。

2010年12月2日上午八点。南京审计学院体育馆。全国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正在进行。场内两千多个位置座无虚席,气氛略显紧张。十多个来自各省的评委目视主席台,个个神情专注。台上,40多岁的陈静正在执教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课文《九寨沟》。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选手中,她是唯一一个年逾40的一把手校长,因而在一群青春亮丽的年轻选手中,显得有些突兀。陈静的课上得从容、大气。张家港市每一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她几乎都参加。三尺讲台上,她一直希望学生“都能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次次的摸爬滚打中,她的“重情景渲染,重朗读感悟,重思维过程”的教学特色日渐凸显,其清新幽雅、洒脱自如的教学风格也逐步形成。

一个个活跃在课堂一线的校长们的身影,成为张家港教育的一道美丽风景。

8

课堂的每一次变革和建设,都不能离开教师的主动参与。

梁丰高中的任小文老师就是一位智慧的发现者,一位高效课堂的建设者。

有人羡慕她“金牌教练”的荣誉,平均每年一块奥赛金牌的辉煌更是让很多老师认为她非常人所及。可是,任老师却认为,成功来自于自己的课堂。她对课堂有着自己的理解:“课堂其实简单,简单得就像我们每天走路、吃饭一样。可是,你必须明白,它是教师是和学生一起走路、吃饭,每走一步都要有明确的指向,吃了饭,要有成长。”简单的描述,有深刻的思考,优秀的课堂是在与学生一起发现的过程中建构的。任老师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刚放学的女儿:今天过得怎样?女儿回答:不怎么样。这个对话触动了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父母不会提问题。看似关心孩子,嘘寒问暖,但问的问题属于一类指向不明或类似于抛出去的球无法接住的。如果我们向孩子提问:今天你过得如何?今天你上课了吗?今天你上了几节课?今天你数学课上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你掌握得如何?等等。在这些问题中,“今天你上课了吗?”、“今天你上了几节课?”等属于无效问题;“今天你过得如何?”问得过于宽泛,不好回答,也属于无效问题。而“今天你数学课上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你掌握得如何?”这类问题指向明确,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属于“有价值”的问题。以这样的案例进行类比,可以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很快抓住什么是有价值的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钱丽华老师的幸福在于每一堂课都是一首优美的诗,她和她的学生是其中生动的意象。她创造性地在班里开设“作家讲坛”。班里每四人组成学习小组,共同选择一个作家,以作家介绍、作品特色、佳作欣赏等分配任务,中外作家就这样被学生巧妙地搬上讲台;但她绝不是旁观者,补充学生材料,避免喧宾夺主,如学生讲海子时补充《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歌曲,学生听三毛的《橄榄树》时补上一首《滚滚红尘》,学生讲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时补充张晓风的《秋天秋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张爱玲的《秋天的雨》……别样的语文课,学生喜欢。她的《散步》一课,获得了省优质课一等奖,让来自全省各地的800多名同行老师感动得流泪。她的《目送》在第二届“苏派名师”讲坛上成为一段佳话,让同台的名师们啧啧称道。

像钱丽华这样,因为诗意的生态语文引领而成长起来的新秀,在张家港可以列数出一大批:他们是朱治国、王开东、黄芳、陈芳、徐艳霞、申明霞、韩建萍、周喜悦……更为让人感到敬佩的还有年近半百的朱建荣、蒋冬娟等一批这样始终坚守课堂、致力课改的老教师,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张家港课堂改革的蓝天,演奏着课堂文化建设的动人乐章。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 篇4

5岁“涉水”,缘定终身

陈琦出生在天津塘沽,从5岁起,她每年假期都在位于北京体育学院的姑奶奶家过。守着偌大的游泳馆,陈琦哪儿能闲得住,一口气游1000多米算是正常发挥。

1984年,陈琦上小学四年级,正赶上中央芭蕾舞团招生。她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层层考试,在最后关头,父亲却给了陈琦另一个建议―――练体育。于是,年仅10岁的她顺利入选天津艺术体操队。

两个月后,花样游泳被列为奥运比赛项目,国家开始着手组建各个省市的花样游泳队,并为筹建国家队作准备。教练选择花样游泳运动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去游泳队找会跳舞的,一是去舞蹈院校找会游泳的。

教练问:“你们谁会游泳?”陈琦微笑着,第一个走了出来。就这样,她成为中国第一代花样游泳运动员。

近乎残酷的训练是陈琦没有想到的,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离开父母,为了一个尚不清晰的目标聚在一起,艰苦的训练望不到头。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半,除了吃饭和两个小时的午睡,剩下的时间都在不停地进行体能训练、重复某个动作。当时的教练又是出了名的严厉,动作不到位会挨打,训练偷懒也会挨打,教练一天不打骂队员在大伙儿看来无异于过年。每天晚上,小姐妹都会抱在一起哭鼻子,哭累了睡着了,明天一早爬起来继续重复昨天的动作。

压膝盖压脚背,1万米长跑,跳绳1万次或者从一楼跑到五楼往返10次不间歇。并不是完成了这些项目就能成为游泳队的一员,魔鬼训练同样伴随着残酷的淘汰。3年的时间,从最早报名的400人中逐渐淘汰得只剩下5人,陈琦正是其中的幸运儿,但她并不这么认为。3年艰苦的训练她早已受够,几个队友策划了一次“大逃亡”。当年的训练场是借用了北京文津街高干俱乐部场地,因而陈琦和队友偷偷地买火车票从北京跑回了天津。这一逃可惊动了体委的领导,“胜利大逃亡”的直接后果是“换教练”。

陈琦说,3年中,她曾有一次忍无可忍,找到这位教练提出“不练了”,这可吓坏了其他的队友,之前没有任何人敢违抗教练的命令,没有任何人敢跟教练硬碰硬。陈琦却用“教练,我想跟您谈谈”开头,一番表白硬是把教练说哭了,流着泪挽留她。虽然练功的日子苦不堪言,但直到现在陈琦也不憎恨那位教练,“她只是方法不对,初衷绝对是好的。”

陈琦曾经连续6次获得全国比赛的亚军,却始终与冠军无缘。花样游泳这项运动很多时候有印象分在里面,比如上次得了第一,如果不出意外,这次还是第一。而你这次是第二,很可能下次还是第二,其实双方水平难分伯仲。记得陈琦又一次屈居亚军后,裁判长拍着陈琦的肩膀说:“陈琦,我知道这一次打分又给你打低了,没关系,回去好好训练,明年还有机会!”可是,一个明年接着一个明年,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1993年底,陈琦在莫斯科世界花样游泳邀请赛上再一次获得亚军,回来之后,她病了,治了大半年的病,连奥运会都错过了。她想,也许是离开的时候了。

1997年,因为伤病以及到了上大学的年龄,陈琦选择退役。队里本来要留她做教练的,但是她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陈琦不喜欢从事一成不变的工作,她喜欢做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事情。因此,退役的她并没有彷徨、失落,她反而觉得能自由的选择,能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挺好的。

退役后依然精彩

大学里,陈琦读的是运动训练系,当时,全国正流行健美操等大众健身项目,她觉得这些项目都各有特色但又都跟自己的专业不是很接近。因为从小从事花样游泳,陈琦觉得水对女人来说是一项特别好的运动。然而,花样游泳太专业了,普通人无法涉猎。如何把自己的专业与这些适合大众训练的陆上运动项目结合起来,成了她最想做的事情。为此,她认认真真地逐一学习健美操、舍宾操等专业教练课程。

接下来,该怎么办?她觉得走不出第一步就不会成功。如同离队的时候,家里人不太支持,他们弄不懂她怎么了,放着铁饭碗不干,却想去做一件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事情。陈琦必须得给他们一个交代。

首要的,陈琦需要一个场地,但投资会非常大。她刚下队,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如果贸然地投入一大笔钱,风险很大。

陈琦脑子萌发了“借力使力”的念头,她发现星级大酒店的游泳池大多非常好,很适合大众健身。而且,空着也是空着,酒店的各项成本都在,如果有人使用,酒店也不会增加太多额外的投入。陈琦想,如果她去了,反而会给酒店带来客人和更多的边际收益。

陈琦的第一家水中健身会所选择的是新建的天津美都大酒店。很巧,那儿的老总之前也是搞体育的,十分支持她的想法。于是,他们共同组建了天津首家水中健身会所,那是1999年的事。

天津的韩国人特别多,陈琦找了30多个韩国会员,她们的下肢普遍比较粗壮。练了3个月,基本每个人都瘦了10~15斤,腰围也细了很多。陈琦发现这个项目对减肥特别有用,于是,她把整个训练方法做成了非常系统的教案。

一个年轻女孩创建了一个全新的运动项目。一时间,天津的电视台、报纸、杂志纷纷予以报道。此时的陈琦有了更大的愿望,那就是把这个项目推广到全国。

2000年4月,陈琦来到北京,拿着自己撰写的全部教学方案及天津的各大媒体报道,找到中国游泳运动中心的相关领导,说了她想创建“水中健身”这个全新行业的想法。领导看了资料后非常高兴地说:“你的这个想法非常好,如果需要投资,我们可以大力支持。”

而后,陈琦又通过朋友介绍,顺利地找到了投资方,于2000年5月初成立了中国首家水上健身公司。

在北京的首都大酒店,陈琦成立了北京第一家水中健身俱乐部。她把之前花样游泳队刚刚下队的队友请过来当教练,一方面是因为她们具有专业素质;一方面也解决了她们的再就业问题,达到了双赢。

之后的几年,随着事业的迅猛发展,陈琦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有上百家世界各地媒体对她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此外,她还出版了5本健身方面的书,而且在深圳开了一家文化公司。陈琦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运气挺好”和“留心”。

随遇而安,做好自己的角色

那时候的陈琦很要强,很多人都觉得她是女强人,她也觉得自己太爷们儿,甚至都快嫁不出去了。然而,2010年结婚后,她把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合伙人。为何如此?很多人目瞪口呆。陈琦说:“这真没什么稀奇,人其实就是应该在什么时期干什么事。小的时候,我努力训练争取获得成绩;长大了,该上学时就上学,该创业时就创业;直到有一天嫁为人妻,就该好好享受家庭生活,多多陪伴照顾老公。我不喜欢把目标定得太过遥远,把眼前的事情一一做好,懂得知足、感恩,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爱情和家庭是第一位的,陈琦肯为之放弃事业。“当然,选对人很重要,我觉得我老公非常好,有才华有学识,让我很有安全感,我很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时间。结婚前我也奋斗过了,体验过了。现在,老天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运动员的经历给了陈琦很多东西。“首先,是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承受力,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艰难的事。小时候那么多苦都吃过,现在干什么都觉得挺轻松,乐观而且阳光。其次,就是开发和开垦的能力,很多人说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其实不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非常聪明。再有,就是用心。反正我是这样的,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好了。”

现在,每年的全国花样游泳比赛陈琦都会去出任裁判。空余时间,她还在做健康、旅游、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特邀嘉宾。说起上电视的经历,她笑着说:“当年做健身会所的时候,一直是健康、减肥类的电视节目来找我,合作很愉快。结婚以后,我在家里陪老公,偶尔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各种美食、周游世界的消息和图片。电视台的朋友就又让我去做情感、旅游和美食类节目了,我的爱好都能成为我的工作。这种感觉很爽。”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一般为9---10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四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三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

3、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4、四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比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和练习前的准备活动。

5、四年级学生肌肉中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大肌肉群发育比小肌肉的发育要早因此,要多安排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在注意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发展。

6、四年级学生的心脏容积和血管容积之比小于高年级,因此,不易进行过分剧烈或耐久性过大的练习活动。

7、四年级学生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逐渐占有主要地位,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要有意识地将体育教学的五大领域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3、四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4、四年级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爱争论问题,容易Ji动,动不动就提出批评意见,但仍愿意依靠老师,希望老师来做主。

5、男女生之间开始出现界限,男女生之间容易保持一定的距离,站队时的间距都比低年级大了,不愿意站的很近。

6、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担心自己体育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在练习中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愿意听表扬,要求老师采取公平态度,老师批评不当,就不乐意,特别是女生。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