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9篇)
时间:2023-11-23 03:27:58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内容导航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总汇 篇2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4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5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6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7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8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9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总汇 篇2
教学内容:
1、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
2、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二、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三、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
(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
(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四、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五、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六、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七、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3
教学目标及内容: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规律。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习换气等一些常用记号。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学会简易的轮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
2、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3、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1.我担任的四年级音乐教学工作,都是农村学生,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较差,学习音乐的兴趣较高。四年级的学生平时上音乐课时纪律比较好,每个学生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十二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动手动脑练习”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练习竖迪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明确教学任务。
2、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突出重点。
3、提高课的组织水平,准确掌握教学进度。
4、教法得当,注意启发性、形象性、和可接受性。
5、贯彻课堂常规。
教学辅导计划:在课上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辅导纠正,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做不同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2、音乐知识:力度记号(f、p)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正确的力度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2、在优美的歌声及有趣的游戏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友谊的珍贵。
教材分析:
《友谊的回声》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七课《回声》中的表演歌曲。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仿佛是视线随着景物而在移动,音乐富有动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第二段落音乐转为平稳,表现了对友谊的赞美,前一乐段末句在这里再现,突出“友谊是美好的”这一主题。
教学重难点:
用正确的强弱力度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和绘画纸笔。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感受美
1、播放《友谊的回声》伴奏音乐,以美丽的大山做背景,学生听音乐走进音乐室。
2、师生问好。
二、寓教于乐
音乐实践,体验美
1、基础练习:
1=F2/4
5342|1-|5342|1-‖
lalaililalailu
2、情境导入:
师:大家的声音真美,将这么简单的练习都变得如此动听!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声音是最美妙而复杂的,他能将大自然中很多的声音表现出来,例如:回声。
设问:什么是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大家在什么地方听见过回声?(空房子里、山谷中)
3、模仿回声:
师:我们就一起来向大自然学习这美妙的回声。(电子琴用固定音高不同力度伴奏)
f p
噢 — 噢 —
4、突破歌曲中的难点:
师: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现在老师把回声加上音高,请同学们唱一唱。(电子琴伴奏,控制力度)
1=bE2/4
f pp f pp
ⅰ 6 0 | ⅰ 6 0 |7 5 0 | 7 5 0‖
噢 噢 噢 噢
5、学习力度记号: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是美啊!尤其是加入音高后,声音更加动听了。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想请大家回答:
我们向着山谷喊的声音和山谷中的回声一模一样吗?有什么变化?(喊声“强”,回声“弱”)
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音乐中用什么记号来表示“强”?什么记号表示“弱”呢?
板书:“f”表示强,“p”表示弱。
引申:“ff”表示极强,“pp”表示极弱。
6、小游戏
师:让我们大家来做回声的游戏,再一次的来感受一下美妙的回声。
(1)介绍方法:10人模仿回声,表现p,其他的同学模仿人声,表示f。(电子琴伴奏)
1=bE2/4
f p f p
ⅰ 6 0 | ⅰ 6 0 |7 5 0|7 5 0‖
噢 噢 噢 噢
(2)学生自己设计f对pp和ff对pp的回声游戏,然后实践。
三、创造表现
表演歌曲,理解美
1、聆听歌曲。
刚才我们做了“回声”的游戏,再听一首歌曲——《友谊的回声》。边听边引导学生划2/4拍的图式。
设问:这首歌唱出了哪些内容?为什么称“友谊的回声”?
2、复听歌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设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唱曲调:
(1)教师示范曲调,要求学生仔细听并手划指挥图式。
(2)师: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
(3)生选择。
(4)第一部分的方法:
①分组自学,找出问题。(师钢琴单旋律作为背景。)要求:遇到问题的可做出标记。
②各出一招,解决问题。
③跟琴的伴齐唱第一部分的旋律。
(5)第二部分的学习方法
听琴唱第二部分(最后的14小节)歌谱。师关注学生的情况解决难点。
(6)完整唱全曲。希望同学们能表现出中间部分的回声效果。
4、填词。
(1)听琴轻声填词。
(2)找出疑难问题共同解决。
(3)歌曲处理。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感才能表达出友谊的。回声呢?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编创表演,升华美
1、自由选择小组:歌唱组、伴奏组、绘画组、舞蹈组。
2、分组编创,以歌曲伴奏做背景。要求:歌唱组用最美的声音表现歌曲,伴奏组可以选择打击乐或自备乐器为歌曲准确伴奏,绘画组画出你心中美丽的大山,舞蹈组用优美的舞姿表现歌曲的美……)
3、集体表演。
五、完美结课、延续美
原来你喊出的声音是可爱的,那么你的回声也是可爱的,就像同学间的友谊一样,如果你付出的是真诚、友好,那么同学回报你的就像回声一样,是真诚、友好的,所以,这首歌曲唱出了《友谊的回声》。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同学们再见!
《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的篇幅较长,如果采用整体听唱法显得有难度,因此在课的开头通过童话故事《回声》对重点乐句进行突破练习,学唱时把歌曲进行分解,牢牢把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给学生学习自主权”的理念来组织教学。让教学在“学习重点乐句——整体听赏——分解学唱——整体练习——情感升华”五步环节中逐一落实,让学生学得轻松,唱得愉快。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虽然不像成年人那样去创造、发明,但是,他们对事物或问题好奇、好问、好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被这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感染和激励,并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导入本课教学时,我运用故事导入法引出《回声》,通过让学生欣赏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回声”,从而使学生在接下去的“回声游戏”中能更好地表现“回声”,并在课堂中制造“回声”,轻松解决歌曲难点。
二、明确地位,引导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地位、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在“自信地做”中进行,引导学生自信尝试,自信表达,自信探究,自信创造,并在良好的自我观念和积极探索心态下,表现潜能,体会到“学唱歌我能行”。
在教唱歌曲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学唱部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的学习状态中。另外,在学唱难点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充当小老师,自己解决问题,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让学生自信地去学唱歌曲,表现歌曲。
三、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情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无一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本课的最后部分,通过课外拓展,要求学生当一回大山和小兔淘淘共同喊出了“友谊的回声”,并引出话题“生活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朋友之间友谊的存在”,让学生尽情讲述身边的“友情”,表达感激之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为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部分,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诉说“友情”,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只是从旁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了解、感受中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进教室
2、跟老师一起律动,脚的节拍要准确
二、复习歌曲
1、用歌曲《牧童》作发声训练唱(绿),老师弹奏旋律。
2、放磁带,学生复习歌曲《牧童》
三、歌曲处理
1、《牧童》是一首江苏民歌,歌曲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我们唱这首歌时不能大声喊叫,要有表情地唱。第三段歌词出现了“依呦”,老师启发,赶羊时的绵唱声,这叫衬词。老师再放音乐,看谁唱得好听,看谁有表情地唱。
2、分小组讨论,创编歌曲的力作,探讨三角铁的敲击放法。
3、放音乐,有表情演唱,部分同学表演,打三角铁,老随学生一起表演。
四、唱新歌
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牧童放牧,不仅能放羊,还可以放什么动物。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牧童放牛的歌曲《放牛歌》。(同样的画面,点击鼠标出现牛群、牧童、歌曲)
1、放课件《放牛歌》两遍,学生可默唱
2、老师弹奏并大声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3、同学们,你们在歌唱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
4、让我们再来唱一遍,仿佛你就是那个小牧童,老师看看你怎么放牧,怎样兴致勃勃回家的。(放音乐,学生唱)
五、欣赏《牧童到哪里去了》
1、这个牧童啊,每天去放牧,可是有一天牧童不知哪去了,放牧的是他的爸爸,咦,牧童到哪去了?我们来听一首歌,让同学们在歌曲中找答案?(放《牧童到哪去了》磁带)
2、有谁找到了答案?
3、师:我们找到了牧童,他在希望小学读书呢。他实现了自己上学的愿望,我们是不是为牧童高兴啊!
六、小结: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牧童往日的生活。
复习歌曲《牧童》学生表演;
复习放牛歌,可加上锣、敲、镲的节奏,如没有,可用拍手、拍腿、跺脚。
教学反思: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里,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山童》。
2、导入: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山风:呼呼呼呼;
小草:习唆习唆;
羊跳:蹦达蹦达;
小鸟:唧唧喳喳;
泉水:叮叮咚咚。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泉水:哗哗哗哗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马蹄:嗒嗒嗒嗒
4、声部节奏:将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转成节奏模仿,再改为二声部、三声部等。
如:泉水:哗哗哗哗
马蹄:嗒嗒嗒嗒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5、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叙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要求: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do re mi sol la
(3)小组展示。
(4)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创作的单声部旋律,组合成二声部旋律。
6、将学生的作品录制收集学生档案夹。
教学反思:
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学生富有想象力,音乐感受力、表现力。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6
一、课题:
《愉快的梦》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 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3、进一步学
三、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
五、课前准备:
大歌片、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用欢快的,优美的,跳跃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
2、乐理知识:6/8拍的认识。
(1)、由《秋天多么美》导入6/8拍。
师:听老师弹一首歌,你能马上告诉我它的名字吗?
师:我们能把它的歌谱来唱唱吗?
师:能用LU来哼唱一下吗?(调整声音的位置,统一声音)
师:能用这么美丽的声音把歌词来唱唱吗?
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
师:拍号是多少?强弱规律怎样?三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学了这个三八拍
子。但是,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拍号,它也是以八分音
符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谁来告诉我?
(2)、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能不能整齐的告诉我六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师:那么6/8拍的歌听起来是怎样的呢?
(3)、两声部教学。
师:请大家看这条我专门为大家出示的这条规律,请你听一听,来
感受一下它的强弱。
a.出示规律
5353|5.ˇ345|6464|6.60|
55543|44432ˇ|55567|1.10|
b.视唱旋律(注意换气记号的提示与练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象不象做梦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
请你听听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请大家用声音来表现看看。
(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可怕的)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哪些十分美丽的、令人愉快的梦呢?能告诉我们,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吗?
2、初听音乐。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
3、复听。
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4、复听。
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
5、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6、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7、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9、唱歌词,随琴一起。
10、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1、有感情地演唱。
四、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 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A。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X.X X X”的节奏型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4、小结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8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3|53|1—‖
U
(要求唱的连贯,声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着蛋一样。)
1=C---A2/4
13|5-|5432|1-||
lilililuli
(要求:li的口形竖一点,找头腔共鸣,声音不要太响。
(2)听音模唱
要求:根据已给的那个音,判断出上面的音。
三、巩固《国歌》
1、回顾国歌的创作背景
2、复习三连音、重音记号
说说什么是三连音,碰到重音记号应该怎么样?
3、唱《国歌》
齐唱、指出缺点、生唱、个别唱、跟录音唱……
四、复习《歌唱祖国》
1、回顾《歌唱祖国》的名称、作者、歌曲所反映的现象等。
2、听《歌唱祖国》
3、生跟琴哼唱旋律
五、:
教学反思
国歌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内容,但是,因为最初的学唱的是从简单的模仿,连读音都有些缺失。所以学唱时,先了解孩子们的基本情况。本班孩子学唱这首歌曲时,读音基本没有问题。但是节奏的旋律都有些问题。特别是渐强,渐弱,孩子们基本没有概念。所以教学就从孩子们的最弱处开始,通过划拍教学,孩子们对于节奏的掌握有了质的飞跃。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号鼓手》,并能积极参与乐器伴奏活动。
2、能学会唱《红领巾在召唤》,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
3、能积极地参与本课的两个音乐活动,并能掌握X、XX、XXX等节奏组成的4小节节奏模击,在选择终止音的练习中,初步形成调式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有表情的演唱《小小号鼓手》
2、唱准X XX和X X节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音乐活动《鼓点的回声》和学唱《小小号鼓手》
第二课时:学唱《红领巾的召唤》和音乐活动《破译密码》
教具准备:
CAI课件 大鼓、小鼓、铃鼓、筷子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队歌,教师与学生都系上红领巾排好队,整齐的进入教室,欢迎同学们来带红领巾之家。
二、了解与认识——号鼓(音乐活动《鼓点的回声》)
1、看(大小鼓齐奏的场景)
2、奏(用筷子在椅子上敲奏)
师:刚才我们看了大小鼓的演奏,现在我们来当当号鼓手,学一学
大鼓:X X | X 0 | X XX | X 0 |
小鼓:XXX XX |XXX XX|XXX XX|X 0 |
3、编
指导学生分别用大鼓和小鼓进行形式多样的即兴演奏
三、学唱《小小号鼓手》
1、号的模仿
师:号是号鼓队的灵魂,让我们来尝试作一名号手
做吹号状,轻声用“滴滴答”与“咚嚓嚓”演唱
X X X | X X |
嘀 嘀达 嘀 达
咚 嚓嚓 咚 嚓
2、歌曲教学
出示歌单,指导学生随乐学谱
随琴学唱歌词,感受歌曲的情绪
与老师分乐句接唱歌词
指导学生齐唱
3、综合表演
通过敲和唱,你觉得这首歌最适合表现怎样的。动作?(感受并回答)
指导分组编排队列,并进行展示,要求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全课
交流感受,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