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说课稿 >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8篇】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8篇】

时间:2024-03-31 13:42:18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真情告白》是新纲要云南省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三年级第二册第二单元11课的内容,其课文是通过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的标注文字,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刻感情。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完大部分word的相关知识,本节课在学生能正确地输入文字,并能对字体、字形、字号进行修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三、教学理念

在教育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潜在的个性,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引导他们思索、质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四、教学目标

1、学会在word中插入标注框,设置标注框格式。

2、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学会在word中插入标注框和掌握填充效果的设置。

六、教法学法

本课在教法设计上注重四个方面:一、营造气氛,让学生树立兴趣;二、挑战自我,让学生激发动力;三、自己动手,让学生参与实践;四、互帮互学,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七、教学过程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我精心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我首先利用学生都喜欢在课余时间读漫画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为学生提供了一组他们感兴趣的四格漫画播放给大家欣赏。随着一声高过一声的欢笑,我知道已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让学生观察漫画上人物的交流方式,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课题,学生立即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有那么有趣的用处,知识联系生活,立刻提起了学生学习的想法。

2、钻研教材,自主探究

紧接着,我让情绪高涨的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上的知识点,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教材上有完整的操作步骤的讲解,在此不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并把自学成果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学到的知识,使本来枯燥的知识点的讲述变得自然、生动。避免了老师说、学生听的老套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动于操作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教材,进行标注框的插入,位置、大小的调整,文字的修饰,标注框填充效果的设置,能让学生说的,鼓励学生大胆说;能让学生做的,鼓励学生放手做;让学生帮助学生,共同成长。

3、动手操作,分层练习

计算机操作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结果,就像数学题中的一题多解,解题方法多种多样,但结果可谓“殊途同归”。根据我以往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反馈,在教学中做了适度的调整,我注重分层次教学:教学任务设置由浅到深,初级任务先让学生制作一句话的配注,中级任务再制作一个对话的配注,最后高级任务制作一个故事的配注,让学生每一步都学得踏实。让学生从兴趣入手,热情高涨地制作自己的作品。

最后,学生的学习效果超出了我的意料,大部分的同学都能正确、完整地给图片中的人物配话,特别突出的几个同学不仅超额完成任务,制作了四格漫画的语言配注,还充当了老师的小帮手,在帮助同学的同时,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了知识理解和动手操作的结合。教师在巡视中能针对有困难的学生,重点地进行了辅导,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4、统计成果,展示交流

课堂的最后,我采用统计的方法汇总成果,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初级任务,有一半的学生完成了中级任务,还有四五名学生较好地完成了高级任务,再从各个任务中适当地挑出几个作品进行全班展示。教学成果一目了然,既照顾了全体,又突出了优秀,使所有学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本节课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参与者。以“生活为基础,体验为主线”,整个教学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各种活动情景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完成本课的意义建构,很好地体现了德育课程要以学生的生活动为基础的基本理念。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兴趣是学习中最大的助力,再难的知识,只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能够迎刃而解,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时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面多下功夫,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达到最佳得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学背景

本课是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从教材的分布情况来看,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幻灯片中文本和图片的添加、设置动画效果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为幻灯片设置背景和幻灯片之间切换的方法,从而对演示文稿的整体进行美化。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为作品设置背景的方法以及幻灯片之间切换的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为幻灯片设置合适的背景和切换效果,对作品进行有个性的合理美化。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的制作与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与成就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幻灯片设置背景以及幻灯片之间切换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这是因为一个作品是否美观与背景和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难点:使用填充效果为幻灯片设置背景。之所以把一部分作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因为填充效果涉及到了四个选项卡,设计的方法非常的灵活多样,对学生来说是最容易迷惑的,我把这一部份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任务驱动法、范例分析法、媒体演示讲解法、分层教学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开展教学,并综合运用了范例分析法、媒体演示讲解法,分层教学法。

2、学法

学习信息技术是学会学习的过程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成果展示法。

在教学中,学生分析范例,学会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质疑和解疑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发现和应用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后,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发现问题,呈现任务

课始我为学生演示两个幻灯片的例子。其中一个是学生上节课的作品,另外一个是设置了背景和切换效果的。“哪一个作品更加引人入胜?”学生围绕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在观察、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界定学习目标---为作品设置背景和幻灯片的切换。

(设计意图:在范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实际学习中去学会解决问题。)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大任务:为作品设置背景;为作品设置切换效果。学生继续对自己前几节课制作的《诗仙李白》作品进行设置。

任务一:为作品设置背景,被分解为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A:直接用背景颜色设置背景。具体要求:请用这种方法为第一张幻灯片选择一种合适的背景颜色。由于这子任务比较简单,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在前,出现问题,我个别指导的方针。

子任务B:用填充效果设置背景。具体要求:将第2张幻灯片的背景设置为渐变:预设-雨后初晴,底纹样式"斜上"、最后一种变形。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难点。我将会这样突破:首先,鼓励学生按照大屏幕显示的步骤自己进行制作,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当大部分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就会给学生演示事先录制好的操作步骤。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有两个: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第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能够节省重复操作的时间,让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课堂的效果。当子任务B完成之后,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我们需要制作一个风格统一的作品,要求每张幻灯片不仅背景要相同,而且排版的方式也要相同,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子任务C:用设计模板设计背景。具体要求:请用设计模板的方式,给所有的幻灯片设置统一的背景。在前两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之上,这个任务就变得非常简单。所以,我将会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然后找学生演示的方法,这样,给更多的学生表现的机会。

在学生完成三个子任务的过程中,在屏幕上展示三者关系图表。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帮助。

任务二:为作品设置切换效果。具体要求:请为《诗仙李白》作品的每一张幻灯片设置一个切换效果。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将会采用分层教学法。学生每六个人分成一组,让学生动手制作,然后找制作比较好的同学指导其他的学生。这样,就能够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所提高。分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任务二完成后,采用组间评和组内评相结合的方法,评出优胜组。游戏比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设计意图:任务由简到难,学生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打好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第三个环节:交流评价分享成功。

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出几个有代表的作品进行展示,供大家学学习。教师可适时地参加讨论,对于有闪光点的作品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作品评价。)

第四个环节:学以致用课后延伸。

为了让学生把课堂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践的当中,做到学以致用,我设计了以下内容: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制作一个演示文稿《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要求能够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的设置方法,内容丰富,美观大方。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省编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第七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wps软件进行简单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让学生了解表格在文档中的作用,表格的组成,以及插入表格、在表格中输入内容的操作。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表格制作的学习热情,为后面制作电子版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表格和单元格,学会插入空白表格和输入内容。

②技能性目标:在教师演示、教学之后,学生在练习中要熟练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巩固输入文字的方法技巧,学会利用课本的工具性学习。

③情感性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表格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记笔记、记问题;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素养,如:主动探索学习,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分享。

3、教学重、难点。

①插入空白表格。

②在表格的单元格中输入内容。

③表格中的光标定位。

④复制与多次粘贴。

二、教法与培养目标。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课,它有本身的特质——技术学习。而技术学习在中国的精髓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要把握好一个“领”字,因此,我在本节课的基础操作要领上没有做其他教学形式的处理,而是单刀直入,演示、精讲、记笔记,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直接上手操作,把时间留给学生多做扎实的。操作训练;与此同时,我还考虑了学生“修行”的空间,一些延伸的技巧、操作方法等,我都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留给学生自学、自悟,在学中悟,在悟中学。例如:表格删除,插入、删除行列,复制与多次粘贴等知识,均是这样处理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课堂中让学生反复接触课本,并且要做笔记。这些都是在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信息技术课本的工具性;其次,我在教学中的两次练习里都强调了“要记录自己新的发现及遇到的问题”,这就是信息技术素养形成的要点,“探索、发现、知识内化、自我学习、螺旋提升”,从而为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互助、分享等现代社会人必要的工作观念,为他们今后的人生给出一定的指导。

三、学法。

1、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经过了三年级的基础知识学习和wps文字录入的学习,在文字输入、修改、复制、粘贴、换行等基本操作上比较熟悉。

2、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模仿尝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

四、教学过程。

1、教学设想。

从情景创设引出新课,教师多角度立体的“领”,学生踏踏实实的“修”,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的工具性,再加上自主的探究,达到一定的“悟”,之后通过成果展示、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进而“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教学环节描述。

(1)导课。(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课件展示:开学之初,我校四(1)班,王亚东生病住院了,虽然生病了,但他还是特别想上学,同学们把崭新的课本带到了病房,王亚东非常开心,他对班长说:“下次帮我打印一张课程表,我在床上也能够跟大家一起学了。”这一下,可把班长难住了,因为它不会用电脑制作课程表。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情境导入,打动学生,培养助人为乐,关心同学的风尚)

生:……

师:下面我就来教大家怎样创建一个课程表,希望大家学会后帮助班长解决这个难题。

(任务驱动,明确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2)新授。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边看屏幕演示,边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应的步骤。

(通过笔记、标注来辅助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发现课本的工具性。)

示范:1、运行wps。

2、输入“四(一)班”

3、插入表格,单元格的概念。

(针对这个重难点,我运用演示、学生标注来进行突破,同时要求学生记住撤销的操作,确保学生在尝试失败之后可以反复操作。对于单元格的概念,我运用建楼房来打比方,进行突破,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4、输入文字。

(对于光标定为这一难点,教师只演示鼠标光标定位,其他的光标定位,tab键移位留给学生通过交流或者探究课本来自主发现、学习。)

5、保存。

(以上演示步骤着重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教师的讲细、讲透、示范到位,来促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板书:(操作步骤)

(3)尝试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①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浏览课本,划出你认为的要点,以及教师没有说到的,你认为可能用到的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对课本工具性的认识。)

②给出材料一(班长手抄的课程表),让学生自己操作,创建课程表。邻近的同学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有收获的、有疑问的请记在课本上,在交流时间里一起研究、解决、分享。

(材料一是手工绘制的课程表,这样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4)成果展示与交流提高。

①通过广播系统,展示学生成果,让学生自己谈方法、技巧、收获、问题,其他同学进行相应的记录、帮助解答和评价。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互助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学习,是能够获得成功的。)

②教师对学生讲解的相应知识点给与一定的补充或说明,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并对发言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③学生结合展示的成果,小结知识点。

(5)巩固练习。

情境:王亚东收到课表以后非常开心,不但躺在床上认真学习,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课外书,其中有两本书他特别感动,于是就画了两张表,希望我们能帮助它他出来交给班长给全班同学,大家愿不愿意在帮个忙?

①给出材料二(我国第三季度水电使用情况),材料三(我国近三届来的奥运奖牌统计),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制表。

(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需要。)

②通过广播系统,展示学生成果,教师对学生讲解的相应知识点给与一定的补充或说明,同时,通过这些数据,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体会国家自豪感。

(6)课堂总结。

通过一张完整的处理过的课表与今天学生自己做的课表对比,让学生自己说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今后还要学习的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小结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望各位专家、同仁能给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湖南省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第二单元5课内容。本单元以Word基础知识为主线,使学生初步掌握Word制作的基本方法。

本课教学中,主要通过学习插入图片、编辑图片从而为儿歌配画。本课教学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Word这个文字处理的好工具,学会了用Word写文章及简单的排版等操作知识;对本节课所学的“插入图片”和“编辑图片”的方法,在PowerPoint学习中已经初步具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在word中插入文件中的图片并进行页面设置,并调整图片的大小及改变图片在文中的位置,进一步设置文字的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使作品更加美观,并充满页面。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不断深入的问题引发思考;学生通过教师示范、练习等操作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带给人们很多方便;了解事物时常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插入相关的图片,然后对图片的大小、位置等进行调整。

2、进一步设置文字的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使作品更加美观,并充满页面。

二、说教法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儿歌配画”活动贯穿整个教学,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迁移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三、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自我探索──思考讨论──合作操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我探索,课堂讨论,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环境

1.教学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2.学习资源:提供声音、文字、图片、视频、操作步骤演示。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在课的开始我是这样设计:首先教师展示设置好的二张《比尾巴》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完成后,教师引导说:在“画图”中可以用“粘贴来源”命令插入计算机中的图片,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插入图片也有这样的命令吗?插入图片后,我能随心所欲地摆放吗?图片的大小能调整吗?怎样按规定调整纸张大小呢?

引入到本堂课的内容:《童谣配图》

(这里运用了逆向教学法,向同学们展示形式多样的儿歌配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教师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激起了他们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主动建构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我没有直接教授,而是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布置任务──为童谣配画,驱动学生学习图片的插入,而由图片的插入而引出图片大小、位置的改变,大胆的让学生自己探索。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有3种求助方法:

1.教材的阅读;

2.同学之间的帮助;

3.教师的指点。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学生基本掌握后,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走上讲台为大家演示,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班同学一起想办法解决,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课堂上不是让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巩固新知,作品创作

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掌握操作技巧,就有一种创作的欲望。这时教师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善自己的作品。

学生自我创作,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鼓励学生遇到问题相互讨论、协作解决。及时掌握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普遍性问题就需要面向全班反馈。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进行想象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汇报成果,评价交流

一堂好课,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也很重要。教师引导同学从技法的运用,构图是否合理等方面,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教师选取好的作品让全班评。评价本着发展学生个性为原则,评价方法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来评价,而是要说出好在哪里,实现评价结果多样化。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信息的辨别力,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力求的目标。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计算机成果的展示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开拓视野,拓宽思路,使他们在友好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启迪。通过这样的展评,使学生不断产生创新的火花,构思出更好的作品。教师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准确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五)交流拓展,教师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这样做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又能体会到在word中插入的小图片有什么大作用?紧扣课题,又一次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泰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18课《让文字更漂亮》。具体设计程序如下:

一、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

本课内容是对文字格式的基本设置,通过变化字体、字号、颜色,让文字变得更加漂亮,在本单元中起到了一个较为关键的作用,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前面已经学习了文字的编辑,对文字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让学生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再加以引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清晰、准确的学习应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很容易的。在教学中抓住文字的变化这一特点,运用学生熟悉的哈利波特会变魔法这一特点,让学生掌握这个魔法为主线,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探究、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字体、字号、颜色的设置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合理的设置文字格式是本节课的难点。对重难点的突破可采取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教师起到引导,补充的作用,并且借助学习材料和网络,通过学生制作演示交流作品,来巩固升华。

三、教法、学法:

1、教法: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比赛交流”等方式组织教学,以自主参与式活动教学为指导,课堂上教师充分放手,学生大胆参与,构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变学会为会学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2、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示评价,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媒体的应用: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充分利用媒体,教师制作课件让学生观察,必要时让学生演示作品,这种互动让教学活动更加和谐。

五、教学过程设计:(分六个环节)

1、激情导入:(3)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认识哈利波特吗?通过跟学生的交流都知道哈利波特会变魔法,今天他也给我们变了一个魔法,让学生一起看课件,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文字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过程学生会明确字体、字号的概念,也了解了文字的各种变化,这时我会适时引导学生“你们想不想探索这个魔法的秘密?这样让学生明确了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易于学生创新和发展。当学生兴趣盎然的时候,进入新课。

2、主动参与,合作探究(10)

这部分我采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这个魔法的秘密,这时我会给学生提供带有设置文字字体、字号、颜色方法的资料,之后我会以一个平等者的身份加入到学习队伍中去,适时点拔引导,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处理这些问题,这样处理不了的问题在全班交流讨论解决,或跟同学们一起查资料共同解决。

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逐渐细化突破,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当学生基本完成这个任务时,我会及时的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进入第三个环节:

3、汇报交流(8)

我是这样进行的: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谁愿意一边说着一边给同学们演示一下?谁能按步骤给大家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汇报过程中我会适时引导补充,并演示总结步骤,让全班学生都能通过这样的汇报来明确本节的重难点。

这个过程是一个强化重点,理清学习目标的重要环节,我让学生尽情的说,尽情的上台演示,通过学生演示,教师总结,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全部突破,与此同时还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环节中我还及时质疑,如有问题,大家共同来解决。

4、自由创作:(10)

既然同学们学得这么好,哈利波特要送给同学们一个小幽默,放录音并告诉同学们这个故事也在你们的机器上,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魔法师了,你能把这个礼物变得更加漂亮一些吗?

信息技术学科对知识教学的要求是获取而不是传授或教会,在这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放手给学生一次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巩固重点。在这个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作品评价:(7)

组织学生展示并评价作品,采用自评、互评、等多元方式进行评价。

这个过程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高潮,充分考虑到学科整合,让学生大胆的说出他们的创作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每个学生的作品,给以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从而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6、拓展延伸:(2)

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谈收获,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设计出示一幅带有图文并茂更加漂亮的喜报送给同学们,这样拓展让学生了解在电脑里面还有很多的知识,只要多思、敢做我们一定会把生活装扮的更加美好。

让学生在欣赏中伴随着音乐结束本节课。

这是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下面是我的教学效果预测。

六、教学效果预测:

本课教学始终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体现了“三主”,即以发展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并适时培养学生的评价及审美能力。教师做到导、放结合,授人以渔。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三个超越,即超越了教材,超越了课堂,超越了教师。总之,我认为这节课能使三维目标得到圆满的落实。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6

为了让学生养成好学、乐学、会学的习惯,在本课中我将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想,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开展我的新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过渡:分析好教材是授课的保障,这样才能很好的利用教材,突破本节课的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8课的任务《认识“画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知道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以及窗口组成和简单的画图制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新认识一个软件,也为后面学生学习办公软件做铺垫。

(过渡:教师除了要对教材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的操作能力不是很强,即使在生活中了解过画图,但是具体操作学生们不了解,所有在授课过程中我会采用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过渡:只有突破了教学目标,才能使整个课程更加的完成。)

三、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能说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及“画图”窗口的组成,并能绘制简单的图画。

2、通过类比绘制圆形太阳的方法,完成太阳光芒的绘制,提高知识迁移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画图”软件的认识及太阳的绘制,体会计算机功能的丰富性,提高学习画图软件的兴趣。

(过渡:教学重难点是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的内在体现)

四、教学重难点

我的教学重点是“画图”软件的启动及窗口组成,难点则是绘制简单的画。

(过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位合格的教育者要做到对每一位受教育者进行因材施教。)

五、教学方法

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演示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

(过渡:教学过程是说课中最核心的环节,整个环节围绕着新课标的最新理论,突出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思想。)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动漫《龙猫》中的场景及相应手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完成手绘场景需要使用什么工具?手绘场景是如何变成动漫场景的呢?学生产生疑问。我会总结:在制作动漫时需要先绘制故事情节的设计稿,为了便于将绘图内容转变为动漫情节,一般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原稿绘制。此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采用多媒体导入是因为小学生对于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龙猫》的动画也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这样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并且通过问题的提问也会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为本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二)新课讲授

1、认识“画图”窗口

在认识软件前,我会强调在使用软件时,需要提前启动软件,之后我会演示“画图”软件的启动的过程引导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启动“画图”软件的步骤是什么?学生观看后举手回答:“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学生们了解之后,我会布置任务: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5分钟,合作讨论软件的组成部分和“画纸”“画笔”的功能。学生们通过讨论会给出相应的答案。之后我会再次提出问题:如何根据绘制内容选择大小适宜的“画纸”呢?学生操作后回答:拖动画布右侧、下面或右下角的小黑点改变画布的大小。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将指针指向工具箱中的工具按钮,可以显示按钮名称和功能简介,单击后可选定相应工具,同时单击颜料盒中的色标,可以给画笔设置颜色。

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提升学生的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展开,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画一幅简单的画

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会演示太阳主体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观看模仿并思考这样的问题:太阳的主体部分的形状和选取的工具。学生观看后回答圆形和椭圆工具。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表扬,并补充绘制前需要选定工具和线条的类型、设置前景色为红色。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学习得更加透彻,我会再次提出绘制太阳方法的问题,之后布置任务:限时3分钟,类比绘制太阳主体的过程,自主完成太阳光芒的绘制。待学生完成后,让学生回答整体的绘制过程。最后我会强调可以利用Shift键画出更美丽的太阳。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我会开展一个小活动。开展活动“我说你画”,活动要求:教师出示需要绘制的物品,以同桌为单位,一人描述绘制时需要使用的工具,另一人使用“画图”软件进行绘制。教师巡视指导,指导要点:选取的工具是否合适,绘制前是否设置前景色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励形式,让班级内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程中。不仅可以检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将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总结,如:软件的组成和绘制图形的过程等。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特点,我设置的作业为让学生使用画图软件为自己绘制一幅自画像,并与父母分享。

七、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置可以简洁明了地突出本课重难点,符合小学学段。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编辑声音》。我将分三个阶段完成说课,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学法分析,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

《编辑声音》是《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27课,是学习和使用录音机软件板块中的第二课。在本课中,分为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两部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使用录音机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讲解如何对声音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修饰,使我们的声音作品更加丰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和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活动设计的兴趣性,活动要求的层次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我指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混合声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行编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

教学重点是对声音的简单编辑,难点是对声音的混合与审美。

二、教学学法分析

信息技术纲要中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 “小组合作法”、“分层教学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三、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本课教学设计我采用“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协作提高、观摩欣赏”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

先请学生欣赏一下老师事先录制的一段声音,其中很多不同种声音混在一起。(有雷声,风声,火车声,笑声……),然后我提出: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编辑声音。板书课题:编辑声音。这样,通过欣赏编辑过的声音,知道声音可以被编辑,从而自然导入本课,学生也能顺其自然的学习编辑声音。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与探究心。

(二)、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首先播放"江雪"声音文件。提出:你们觉得这个声音录制的怎么样

学生会发现:有的地方有杂音,声音太单调,加上背景音乐会更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纠正。并确定编辑声音的操作步骤。

然后抛出任务一,删除多余的杂音。

要删除杂音,首先要确定杂音的位置。让学生先一起来听听!(边听边记录杂音的时间)接着请一位学生说说杂音的位置在哪?是怎么知道的?提示学生注意看窗口左侧显示的时间,来记录杂音的位置。

接着教师演示:去除文件前多余杂音,使用"删除当前位置以前的内容"命令。

然后让学生完成去除杂音的任务,提示小组之间可以小声的讨论,也可以阅读书上的操作步骤。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巡视并作适当指导。完成后选择学生作品进行播放,让学生进行点评,互相学习。

通过这样的设计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接着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电脑之间产生互动,形成设计团队,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促进成长,使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更牢固。同时本段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录音机的功能,对以后的自主学习很有帮助。

(三)、协作提高

完成了任务一,提示学生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

提出任务2:为"江雪"录音文件配上背景音乐,使录音效果更好。

这一部分,我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小组合作来完成,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好,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操作结束后,上传作业。并让学生点评。

背景音乐和朗诵的诗词意境相符,比较好!

1、提出练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建队xx周年,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同学,代表全区的少先队员进行了献词,老师把同学们的朗诵录制了几小段。现在想把他们编辑一下,你们能帮我吗

(1)把朗诵的声音中杂音去除。

(2)给朗诵配上背景音乐。

(3)把几段录音合成一段。

(学生实践操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质疑:几段音乐怎样合成呢(学生再探讨,交流,继续操作)

教师提示:

(可观看资源库中自学操作视频)。

结论:可运用"编辑"菜单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2、保存作品,提交作业。

3、教师播放作品,师生一起评价。

(设计理念:对练习进行分层设计,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利用知识迁移来自学新的知识,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机会。层层递进的练习设计能够,能更大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师:我们通过学习"文件混音",又认识和运用了"插入文件"命令,那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编辑(E)"菜单中的"粘贴混入(X)"与"与文件混音(M)","粘贴插入"与"插入文件"命令。它们的使用方法与效果上有什么异同为什么"粘贴插入"与"粘贴混入"是灰色按钮(预设)

(1)学生尝试两组命令的操作。

(2)分组交流操作心得。

(设计理念:对录音机功能学习的完善,通过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作用。同时,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四)、观摩欣赏

在这个环节里,我请学生通过屏幕广播功能去欣赏学生的作品,互相看一看,评一评,虚心地学习他人的长处,这样可以使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多了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了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了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了一份成功的喜悦。

谢谢各位评委。

板书设计:

编辑声音

前后

当前位置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地位及作用。

《窗口的操作》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四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机键盘操作和鼠标使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窗口操作是我们操作电脑最经常使用的操作方法,是引导学生认识电脑,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第一年开信息技术课,学生对电脑操作的能力差距很大,有些学生家中有电脑的,对电脑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但也有同学以前从未接触过电脑,但是他们对电脑学习都有着很高的兴趣。针对学生之间的差距,为了让学生更扎实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将窗口的各种基本操作揉合于故事情景中,让学生在讲故事中掌握窗口的操作,使所有的学生都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最后在学生的学习高潮中,从故事中帮助学生理清概念、梳理知识点。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及语言组织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激励,体验成功,从中找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

4、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窗口操作的各种方法,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清概念,梳理知识点。

5、教法与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为主,演示讲解、启发提问法为辅。

(2)学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在故事中掌握基本操作。

《龟兔赛跑》是学生熟知的小故事,上课伊始老师就以讲一个不一样的《龟兔赛跑》为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将窗口的各种基本操作揉合于故事之中:

1、有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小乌龟——打开窗口操作——调整窗口大小操作。

2、乌龟、兔子向前跑——移动窗口操作。

3、兔子睡觉了——最小化窗口操作。

4、兔子睡醒了——还原窗口操作。

5、故事讲完了——关闭窗口操作。

接着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了解讲这样故事的几个关键点,降低学生讲故事的难度。这时学生已经磨掌擦拳,跃跃欲试了,老师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试着自己讲这样的《龟兔赛跑》故事,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既于无形中掌握了窗口的基本操作,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动手的能力及合作精神。

(二)从故事中理清基本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小乌龟”和“小兔子”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老师就从这两个小动物说起,先比较它们的相同点,通过取名字活动认识三个按钮(最小化、最大化、关闭),通过区分各个窗口认识“标题栏”,通过看老师操作归纳总结出窗口的各种操作。至此,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理清了各种概念,梳理了知识。

(三)在游戏中加深理解,熟练操作。

最后通过老师学,学生做的游戏,加深理解,让学生熟练了操作。

(四)在总结中深化思想教育。

本课以《龟兔赛跑》为情景,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教学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体会:

1、本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甚至有些学生原来就已经会了这些操作,如果纯粹讲操作的话,可能五分钟就学会了,但学生可能提不起兴趣,而且也不利于概念的梳理,我将窗口的基本操作揉合于讲故事中,既能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在无形中掌握要学的内容。

2、情景教学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学生。

3、本课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环节较少,让学生完成的讲故事的任务,层次性不强,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的地方。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