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正文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时间:2023-09-19 20:38:38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初中教师实用地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了解本区的位置和范围。

(2)记住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索马里半岛(有“非洲之角”称号)、好望角、刚果盆地、维多利亚湖(最大)、乞立马扎罗山(最高)、坦噶尼喀湖(最深)、东非大裂谷。

(3)记住可可、黄金、金刚石与铜的分布及出口国。

(4)掌握本区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

(5)了解本区以高原为主的地形与特殊地形区。

2、智能的培养:

(1)通过读图判断尼罗河的,刚果河的流向,注入的海洋及流经地区的地形特点,初步学会比较分析两条河流的流量特征。

(2)初步学会运用景观图片和有关数据,比较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的气候与景观特点并分析其在非洲分布的规律性。

3、思想教育要求

通过对本区自然环境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非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河流、湖泊,东非裂谷带,刚果盆地,海岸线平直;

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矿产及分布区。

教学难点:热带草原气候成因,东非裂谷带和刚果河成因。

教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挂图。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读图分析法结合进行。

教学设计:前两节我们学习了北非的自然环境、居民和经济以及主要的国家,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西亚和北非地区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人种特征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北非:白;本区:黑人为主,因此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

本区虽然指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也包括撒哈拉沙漠的一小部分,即在本区的最北部是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边缘。(边指图边讲解)

下面我们看一下本区的地理位置,13.1图西临大西洋,东岸印度洋。

宣读课文第一段,了解本区是“黑人的故乡”。

二、地形特征:高原,裂谷和盆地。

1、挂非洲地形图,对照读课文地形图,提问:非洲以什么地形为主,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挂图上是褐色,课文上看,大多地方200—1000m以上,故以高原地形为主)。追问: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在撒哈拉以南,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比北非地势高。

本区东部高原上有一条断裂深陷的东非裂谷带,读东非裂谷带示意图,提问:

裂谷带起于何处,经过哪里?一直延伸到哪里?[南起赞比西河口南,向北纵贯东非高原——跨过赤道——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经红海哑喀巴湾,延伸到西亚朗死海附近,长达6000km宽50—80km]。

宣读课文中有关东非裂谷的一段课文,读完后提出4个问题,让同学回忆。

(1)东非裂谷带的形态特征[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死火山和活火山,裂谷底部湖泊连串,深而狭长,被称为“地球的伤痕”]

(2)在地形图上找出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

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

(3)裂谷的成因[地壳断裂作用形成的]

(4)课文P29“想一想”并回答。

非洲地形虽然以高原为主,但也有地势较低的盆地——刚果盆地。这个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广大的内陆湖,后来由于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泻而形成盆地。

下面同学们看图,非洲的海岸线比较平直——原因是高原逼近海岸,由于海岸线平直——使得海湾、半岛、岛屿少。

要求同学找出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并读P29“读一读”好望角的得名。

三、炎热多雨的气候

本区有:“热带大陆”之称,为什么?

同学们看13.5图,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

1、看到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按气候带划分,应属热带。

2、再看一看本区绝大部分年均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在20℃以上应属热带,所以本区有“热带大陆”之称。(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回答)

指导同学读年降水量图13—5,从本区南北两端看起,依次从200mm以下—20000mm以上,那么本区大部分地方降水量为多少?1000mm以上。

再看非洲气候带分布图,明确: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有哪几种气候?[热带沙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地中海式气候]

从图中我们能看出热带雨林气候带,南北两侧的气候带都是南北对称分布的。其中热带草原气候也叫萨瓦那气候,从而我们看出本区以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和萨瓦那气候为主,而北非则以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此外大家看图“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因地势高,气温低]

讲解:从非洲气候带分布图上我们能看出整个非洲的`气候以热带草原面积最大,气候特点,是一年明显分为干湿两季。

湿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

干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

找同学阅读P31课文。

指导看13.7,13.8图

完成P31“想一想”三个题。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

根据同学阅读回答:

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南非

世界上出产金刚石最多的国家——扎伊尔

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几内亚

世界上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赞比亚

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尼日利亚

总结新课,并作练习,宣布下课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东西临印、大西洋,陆地轮廊平直。

二、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及特殊地形区

非洲之最:

乞力马扎罗山(最高)维多利亚湖(最大)坦噶尼喀湖(最深)

马达加斯加岛(最大)几内亚湾(最大)索马里半岛(最大)

三、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之称)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种类丰富):黄金、金刚石的储量、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南非——黄金金刚石——扎伊尔铝土——几内亚铜矿——赞比亚

板书提纲

第13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高原、裂谷、盆地。

高原为主: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裂谷: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南——东非高原——赤道——埃塞俄比亚高原——红海——西亚死海附近)

盆地:刚果盆地

另有乞力马扎罗山(最高山)维多利亚湖(最大湖)

坦噶尼喀湖(最深湖)几内亚湾(最大湾)

马达加斯加岛(最大岛)索马里半岛(最大半岛)

三、炎热多雨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大)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式气候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

黄金(南非)

金刚石(扎伊尔)

铝土(几内亚)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 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 教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进取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四季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关于五带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这部分 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掌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最后, 教师指出五带划分的 地理意义。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原因。在课堂 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的出现,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 教师在 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对比,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夜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夜现象。从赤道到两极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都会出现由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周期性变化。只有赤道上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公转运动中有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引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 提问:分别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说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讲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板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 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 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昼夜长短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

2. 提问:结合生活实践,说明北京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在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3. 讲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4.板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 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

冬至日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2. 提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3.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4.板书:四季的划分: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五带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五带的划分》

2. 提问: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划分的依据。

3. 讲解: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人们研究地球表面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基础。

4.板书:五带的划分:名称和界限

划分的依据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其同纬度的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活动步骤】

理解极昼和极夜的产生的原因

理解产生极昼和极夜有何规律

地球公转的规律(尤其是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线速度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停留时间的相应变化)

描绘发生极昼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

查找与以上资料相关的媒体资料(图片,录像等)

制作多媒体演示材料

制作能说明本主题原因的模型

【成果展示】

可以选择这样两种方式:

(1)制作出演示模型,把极昼和极夜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板报

(2)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结构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各节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和降水,而且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基于以上考虑,本节教材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以及结合这种差异和农业生产实际划分的温度带。对于气温和温度带这两部分知识,教材通过阅读等温线图和温度带分布图,并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的形式呈现。教材正文部分给出的结论比较简单,而在分析冬季气温分布时,却详细描述了等温线分布特点,以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分布图。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现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也体现了教材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分析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则突出了学习的递进,教材正文部分的描述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在活动教材中给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读图,从而总结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对于温度带的学习,教材是通过读图指导和活动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的。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我国东西部干湿状况的差异以及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这部分内容延续第一部分教材的编写特点,用等降水量线和干湿地区分布图,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正文简单描述结论。与第一部分教材有所不同的是,干湿地区的差异可以通过植被的特点,甚至建筑形式的不同反映出来,因此教材在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活动题中配有我国不同地区植被和民居的景观图片,反映不同的干湿地区特点,旨在给学生感性的认识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知识。

第三部分,主要描述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教材首先安排“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知识点,这部分知识是难点最为集中的,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采用以不同形式呈现的方式来分散难点,力求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逐步完成学习过程。关于季风的成因及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等知识,教材以图像配以正文的形式出现;关于锋面雨的形成及锋面雨带的推移,教材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关于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教材则以活动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前面学习冬、夏季季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总结季风气候的特点,这样可以达到学以致用、温故知新的目的,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教材将“气候复杂多样”安排在本节教材的最后,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前面知识的迁移、总结、运用和提高。

从整节教材的编排看,前两部分重在对单一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的介绍,第三部分是使学生通过分析总结,综合了解我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本节教材在知识结构上联系紧密,逻辑严谨,知识的学习,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都以递进的形式呈现,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力也得以提高,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材编写的理念。

内容点析

1、关于我国气温的特点,教材从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两个方面介绍,特别突出了空间分布上的南北差异,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教材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1)南北气温差异产生的原因。教材在开始对此就加以描述,即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如果笼统说明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可以从纬度因素入手,但要单独分析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因素,还要考虑冬季风的影响,这部分知识教材安排在季风气候中讲述。

(2)冬季气温特点。教材详细描述了如何从1月等温线图上阅读“0 °C等温线、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最北和最南地区的气温分布差异”等。0 °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应该是重点,明确这条线的意义在于,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河流水文特征有较大差异,特别是此线以北冬季河流会有结冰现象,而且界线南北的植被、耕地类型、农作物种类等都有较大差异。明确了0 °C等温线的位置,对了解冬季气温分布有较大帮助。

(3)夏季气温特点。教材对此叙述比较简单,但其中的内涵仍然比较丰富,特别是夏季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而青藏高原地区气温相对较低,这一结论教师不能忽视,这可以为后面活动题中分析地势对我国冬夏气温的影响奠定基础。

这部分教材有两幅图像,它们是教材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技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阅读1月等温线分布图时,教师应详细指导学生了解阅读等温线图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从等温线图中获取有用信息,从而分析解决问题。掌握了等温线图的判读,可以迁移到等降水量图的判读以及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过程中。阅读等值线图的步骤是:

(1)根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2)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3)根据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

(4)阅读南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1月等温线图阅读熟练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以上方法阅读7月等温线图,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从而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

为配合这部分教材,活动教材中的第一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除纬度因素外,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还有地形。从1月和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区总是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气温低,特别是7月等温线图上更是清晰地表示出青藏高原地区是全国的低温区,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很容易解答本题。

阅读材料一方面对正文进行补充,同时可以拓展教材正文部分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2.关于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教材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即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生产实际包括哪些内容,教材正文没有进一步描述,而是在图上的补充资料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划分温度带的主要农业指标。这样编排的目的是降低难度,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针对自己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层次灵活掌握。第二,温度带的分布,这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应该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我国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阅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需要指导学生根据图例,了解六个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可以结合省级行政区、地形区、1月0 °C等温线分布等地理要素进行了解和记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热带地区与北回归线的关系、暖温带在西北地区的分布范围等比较特殊的地方。

活动教材的第二题,强调了温度带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这是对教材正文很好的补充。从题目设计的表层看,解答此题非常容易,学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温度带与水果生长的关系,与农作物熟制的关系,与民居的关系等。但题目并没有停留在对资料的简单了解这一层面,而是进一步提出发散性的要求,让学生补充更多资料。从表面看,似乎是让学生做资料的收集者,其实引申理解,这正是编者设计此题的巧妙之处,如果学生对前面三个资料表示的内容理解了,那么进行知识的迁移应该很容易。例如,能够由不同温度带水果的不同,迁移到不同温度带植被的不同,由不同温度带作物熟制的不同,可以联想到农作物的差异等。

3.关于我国降水的特点,教材正文部分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规律,以及降水丰富和稀少的地区,并通过阅读材料补充了我国降水极端最多和最少的地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正文叙述中有一点应该引起注意,以往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时主要强调东西差异,对于南北的差异多侧重在时间上,而这部分教材不仅强调了空间上的东西差异,同时也强调了南北差异。

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时,应该延续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训练。另外针对此图,应该引导学生查找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并与1月0 °C等温线、温度带等的分布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三条等降水量线所穿过地区的印象。

活动教材的第一题,主要体现降水特点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加强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将景观图与年降水量、干湿地区分布图联系起来,在年降水量和干湿地区分布图上找出活动题中提到的四个地区,对应年降水量的多少和干湿状况,说明民居的不同风格。甘肃年降水量较少,蒸发大于降水,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吐鲁番年降水量很少,蒸发很大,晾房通风效果较好,通风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利于水果的晾晒;绍兴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修建窑洞,窑洞冬暖夏凉,较为干燥。

4.关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教材正文部分明确提出了干湿地区划分的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教师对此应该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划分干湿地区不能单纯分析降水量的多少,而应该同时分析这一地区的蒸发状况。

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时,应该叠加年降水量分布图,特别是对应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应地形区、温度带分布等,以加深印象,此图中还有一个特别应该注意的地方,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区,其原因是由于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因此较为湿润,这是干湿地区划分标准的最好佐证。由于干湿状况可以通过植被的分布反映出来,因此配合干湿地区分布图,教材编排了相对应的植被景观图,其目的是给学生直观感受,加深对干湿地区地表状况的理解,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性。

活动教材第二题,延续“温度带”部分活动题编排的特点,解答此题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例如题目中给出干湿状况影响植被,由此可联想到与水果的关系,与经济作物的关系等。

5.季风气候显著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涉及成因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对这部分教材的处理要把握难易程度,不应该盲目地加深和扩充内容。教材正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季风气候及成因。教材对于成因的描述较为简单,其目的是降低难度,并且将海陆位置的影响安排在冬、夏季风的形成部分进行叙述,这里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季风。第二,冬、夏季风的特点以及对其他气候要素的影响。“冬季风”部分,教材既介绍其特点,又着重说明冬季风是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补充了本节教材开始部分的内容;“夏季风”主要强调其到来对降水的影响。第三,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及降水的差异性。划分的界线应该知道,划分的标准也必须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我国西部地区距海较远,又有地形的阻挡,夏季风很难到达,因此属于非季风区。只有明确了划分标准,学生才能更容易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

冬、夏季风的形成源地及成因,是通过图像教材体现的。从冬、夏季风的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季节亚欧大陆气压分布状况以及冬、夏季风的风向指示箭头,对应文字说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冬、夏季风的性质和特点。了解了冬、夏季风的源地及特点,对于学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降水差异有一定的帮助。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图,应该与温度带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地形的分布等叠加,有助于学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不同气候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界线,借助山脉、城市的分布来学习。

阅读材料通过图像和文字部分介绍了夏季风到来形成的锋面雨及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等知识。将这部分知识安排在阅读材料中,主要是降低本节教材的难度,同时给教师和学生最大的自主权,不同层次的学生或学校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有些学生只要阅读了解锋面雨带的到来会带来降水即可,而有些学生可能更愿意了解夏季风的形成与锋面雨带推移的关系。教师可以有选择的安排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关于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教材正文部分并未叙述,而是将这一内容安排在活动教材部分。这种编排既分散了难点和重点,同时对学生读图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

活动题1:选择了我国由北到南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让学生分析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配合特点。第1项,学生应该按纬向比较,总结出季风区降水量较多的月份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广州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4月至10月,上海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4月至9月,北京降水量较多的月份则是七八月份,三个城市气温最高的月份都是7月。通过回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季风区内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降水量最多的时候,因此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第2项分析季风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好处: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活动题2:设计此题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为避免遗忘世界地理所学知识,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将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征表述出来,同时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同,说明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因素不是纬度位置。根据本节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应该是海陆位置。

活动题3:本题是对教材正文部分的补充、加深和拓展。关于季风影响下的灾害性天气,教材正文部分没有涉及,而是以活动题的形式出现,并配有景观图片和文字,再现灾害发生时的情景。解答灾害发生的原因时,可以与前面锋面的形成、锋面雨带的推移等知识联系起来,强调冬季风的势力特别强大,形成的锋面移动速度很快,就会造成大风降温天气,严重时会爆发寒潮;夏季,锋面雨带登陆时间的早晚或推移速度的快慢,会造成各地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严重时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将灾害性天气这部分知识,进一步拓展,教材补充了有关台风的知识,对于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利的是解除或缓和旱情,不利的是可能造成大风、洪水灾害。

6.气候复杂多样,教材正文部分介绍了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并且指出地形因素加剧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为了说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的变化,教材安排了一段阅读材料,以藏民的服饰特点说明这一变化,安排这样一段阅读材料,可以提示学生注意气候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不同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够形象直观地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以及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阅读四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够说明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将教材中文字说明部分不全面的地方补充完整,同时对照气候类型图中四地的分布,了解四个地区所属气候类型。

活动题1:通过解答此题使学生明确农业的发展与气候的关系极为密切,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积温较高,生长期较长,可以种植各种果菜,成为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而北方地区冬季不适宜果菜的生长,过去冬季蔬菜品种非常单调,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南方地区的果菜可以运到北方,丰富了北方地区冬季的“菜篮子”,使人们生活得以改善。

活动题2:此题延续气温和降水部分的活动题特点,既是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又带有知识的拓展,通过学生的发散性思考,起到落实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及农作物的影响,可以请学生列举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和农作物种类。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旅游资源,例如黄山的云海,冬季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房屋建筑朝向与采光问题,人们的服装与当地气候的关系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南北气温的差异】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等值线地图,知识的获取应该通过读图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录像或影碟(VCD)。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当学生对1月等温线图阅读的方法较为熟练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等温线在何处出现明显弯曲?为什么?南北气温的极值是多少?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阅读7月等温线图,并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等温线分布比1月等温线分布稀疏,说明气温的南北差值较小;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现向南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答活动题1的问题:夏季最北的气温在20 °C以下,最南的气温在28 °C以上,通过数据说明南北气温有差异,但与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相比,夏季的南北温差比较小。

学习温度带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行政区相对应,特别应该指导学生观察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并将其与0 °C等温线的分布相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活动题2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此题时,最好可以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录像等,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此题的理解。

【东西干湿的差异】

关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总结。读图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观察800毫米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的印象。学生完成以上读图过程后,可以阅读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了解我国降水量极值地区,最后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学习干湿地区划分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特点的图片、幻灯片,或播放相关的录像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说明这个地区气候的特点,特别是降水的特点。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验证自己的想象与图像中反映的降水量特点是否吻合。第三步引导学生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将植被与干湿地区对应,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与干湿地区的划分吻合,是否有不吻合的地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对东北地区的湿润区产生疑问,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疑惑,解释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而不是单纯用降水量多少进行衡量。

关于活动题中了解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师最好能够多提供一些图片。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能够提供动态的录像内容更好,特别是雨中的江南景色,阳光照耀下的甘肃、吐鲁番和黄土高原地区等画面。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对解答此题会有较大的帮助。

【季风气候显著】

对于这部分教材,教师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进行教学。第一步,说明冬、夏季风的形成,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8页图2.19和图2.20,亚欧大陆内部,冬、夏季气压分布有什么不同?风向有什么不同?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冬、夏季风各有什么特点?由此说明季风和季风气候的概念,冬、夏季风的特点。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分界线,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夏季风从海洋向陆地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性质会有什么变化?通过思考使学生明确,越向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越小,夏季风很难到达内陆地区,因此内陆地区降水比较稀少,这样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第三步,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1,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概括季风气候的特征。第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并且使学生明确,与同纬度大陆西岸和内部相比,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而大陆西岸和内部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第五步,根据冬季风形成的源地及性质,说明寒潮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结合教材第39页阅读材料的内容,说明夏季风到来早晚、持续时间长短以及势力强弱,可能造成水旱灾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制作活动投影片或计算机动画,演示锋面雨带推移的过程,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关于台风的形成及带来的灾害,可以事前布置学生收听天气预报,或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台风的天气预报,并播放台风发生地区当时的录像,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或内陆地区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尤为重要。

【气候复杂多样】

这部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对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阅读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四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说明四个地区的气候各有什么特点。在气候类型图中找出这四个地区,了解其气候类型。除这四种气候类型外,我国还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在什么地区,使学生通过读图了解我国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可以选择不同地区的农作物、蔬菜、动植物以及一些旅游景区的录像或图片、幻灯片等给学生播放,使其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地理是初一学生刚接触的新学科,在教学中是通过大量的幻灯图片,从学生接触到的地理知识或地理现象入手,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地理,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亲近地理,进而热爱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初步知道学习的方法,就是我这节课的主要目的。

本节课分三大模块来进行:

一、“什么是地理”。

“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我国东汉王允对天文、地理有深入的研究。在西方,地理的意思是“大地的记述”。

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我们居住的地球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对地理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印象。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的科学。它包括自然地理:如地貌、地质、天文、水文、气候、土壤等;人文地理:如人口、人种、宗教、城市、经济等合作探究:谈谈我们身边的地理

二、“为什么要学地理”?

(一)解开地理之“谜”

运用图片展示学生熟悉的地理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地理问题?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教学中从吃穿住行等方面入手,展示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

合作探究:我国南方、北方居民的主食有何不同?为什么?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主要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入手,重点列举了欧洲发达的国家“荷兰的风车”,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荷兰农牧业的影响。

想一想:建设服装厂、乳品加工厂该如何选址?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展示大量的地理图片,从服饰、体育活动等入手观看不同地区的风俗活动。在授课时,我以“阿拉伯服饰”为重点,分析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对千姿百态的风土人情非常感兴趣,老师引导学生学好地理能更好的做到“入乡随俗”。

三、“怎样学习地理”

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提出必要的学习要求:

1、课前:准备好《地理课本》、《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

2、课堂上:

(1)会听,根据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听讲,听重点、难点。

(2)会看,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途径,养成“一手书一手图”的习惯

(3)会记:对重点知识做好标记,同时也要做好笔记。

3、课下:及时复习所学知识,认真完成作业。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课件《樱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 2、火车 3、飞机 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显示“日本图”,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 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

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图片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初中地理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2、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3、运用地图,联系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特点

4、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设和人种构成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工农业特点

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一、地理概况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

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基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孙平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

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

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

(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

二、亚马孙河

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思考: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

2、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思考

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

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1、学生自读教材,思考: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力资源

四、人口和城市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

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

[小结巩固]

学生小结

[作业布置]

见基训

初中地理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节水意识,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倡导节约的资源观。

二、教学重难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视频《我国东部地区今夏南涝北旱》,引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2、空间分布:

【情景一】住在南方的农民伯伯,搬到北方种粮食,由于他对北方的水土情况不太熟悉,在种植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为他分析情况,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

(1)他应该种植的是什么粮食作物呢?

(2)为什么要种植这种粮食作物?你可以图文并茂告诉农民伯伯吗?

【情景二】当农民伯伯种植小麦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的地形平坦有很多耕地可以利用,可惜的是水资源不足,干旱严重的时候,农作物甚至无法生长。

【小组讨论】

(1)请结合右图为农民伯伯分析我国南北方水土配置的情况?并分析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请为农民伯伯想想对策,解决问题。

【思维拓展】为什么要把水主要调到华北地区而不是西北地区?

3、时间分布:

【情景三】春天来了,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春雨贵如油”,农民伯伯准备播种的时候,刚好遇上了干旱,小麦迟迟不能发芽。

【小组讨论】

(1)为什么春季会遇上干旱呢?(通过看图指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

(2)这种分布特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利和不利方面)

(3)请为农民伯伯想想办法,并且说说你是怎样操作的?

4、结束:“节水比调水更重要”(为后面“保护水资源”作铺垫)

四、板书设计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兴建水库

初中地理教案 篇8

南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重点:

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㈠、位置与国家

1、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南亚地理位置:

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2、主要国家、城市:

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孟加拉国——达卡尼泊尔——加德满都

锡金——甘托克不丹——廷布

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

3、学生阅读课文“南亚次大陆’

㈡、三大地形区

1、地形特征

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

⑴、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

⑵、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⑶、南部是德干高原

2、在地图中找出南亚两条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恒河

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经国家。

印度河:发源地:喜马拉雅山北麓;流经的国家: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注入的海洋:阿拉伯海。

恒河:发源地:喜马拉雅山南麓;流经的国家:印度,孟加拉国;注入的海洋:孟加拉湾。

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重点:

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㈠、一年分三季

1、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从纬度位置入手,探讨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有少量热带沙漠气候,南部有少量热带草原气候。

2、一年分三季

湿季——雨季6——10月份西南季风

干季——凉季11月——次年2月东北季风

热季3——5月份

3、简单介绍南亚的农作物及分布,介绍农作物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水稻——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西部和印度半岛西部沿海地区

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带

黄麻——恒河下游地区

棉花——德干高原西部

4、指导学生完成课文44页的活动题

活动题①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分布面积广大。

活动题②该地北、西、东三面山地环绕,南部向印度洋敞开,有利西南季风的进入;湿润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降下大量的地形雨。

活动题③总体上看,孟买和安拉阿巴德均为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距海远近不同,气候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孟买比安拉阿巴德降水量多,且更集中;安拉阿巴德比孟买的气温年较差大。

㈡、宗教与社会

1、南亚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

佛教——斯里兰卡、锡金、不丹

印度教——印度、尼泊尔

xx—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

2、学生阅读课文中“泰姬陵”

㈢、人口与经济

1、南亚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之一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人口超过一亿

2、南亚8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最发达,电脑软件占据重要地位

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初中地理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成为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学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做好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做到浅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3、探究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间运动,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

(2)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2)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运动规律。

2、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教学方法与教具准备

1、运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空间概念。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将零散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学生自主学习、同桌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探究。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节中,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知道一些关于地球的数据。播放动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大家能解一下原因吗?

学生回忆旧知回答。

“温故而知新”,引入新课。

地球自转有哪些特点呢?动画:地球的运动。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动画地球的运动,完成学案“学生自主学习(一)”表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鼓励。

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自主学习(一)”

让学生展示自我,提高学习兴趣。

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①若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②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会产生什么现象?

探究昼夜的形成:借助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边演示边解说。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如果分别从北极和南极看,还能简单地说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吗?教师动画点拨。

表演者叙述,观察者完成“学生合作学习(一)”。

了解我们是白天看NBA的原因,明白地理对生活是有用的。

师生共同学有关时区的知识。

和老师一起学习时区知识,并完成“师生共同探究(一)”中的空。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师生共同探究:怎么统一时间呢?

和老师一起分析、学习完成学案“师生共同探究(一)”。

分析问题能力,初步了解时区。

教师以诗的形式小结地球自转。

说说对该诗的理解

活跃气氛,温习知识

播放动画“走过四季”。

观看动画。

缓解气氛,感受四季之美

和学生一起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知识。

和老师一起学,并完成学案上“师生共同探究(二)”→←。

生活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为后面“学生合作学习(二)”作为知识准备。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并给予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太阳的公转”。

合作探究能力。

你学到了哪些地球公转的知识?用动画补充或强调。

利用“学生合作学习(二)”展示学习成果。

检验合作学习情况。

了解科学史上的“天转还是地转“之争。

阅读“是天转还是地转”。

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结合动画,和学生一起学习五带的划分。

利用“师生共同学习(三)” 。

展示学习成果:五带。

太阳公转知识的延伸。

延伸拓展

思考并回答。

检验学习情况。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有什么感想?

总结反思。

培养梳理知识、巩固知识能力。

五、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1、自转:自西向东,时间24小时,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2、公转:自西向东,时间一年,四季变化、五带。

初中地理教案 篇10

〈 教学重点〉

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初步在世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

2.了解海底地形的基本形态

3.进一步提高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 教学难点〉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及教材中的各种景观图、示意图。

〈 教学过程〉

( 板书) 第三章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引课)下面请看一组图片,书P30图3.16---3.20 五幅景观图,它们的形态如何?(形态差异很大),我们把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上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你能把他们区分开吗? 你能描述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吗?

(学生活动)观察这几幅图?找出它们的主要差异?如果比较两个人的身材,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高矮、胖瘦和身段)。所以,地形的差异: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状况不同。

那么判断地面高低依据什么?(海拔)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对高度来表示)。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状况,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

(影像资料)看P32图32珠穆朗玛峰,我们知道它是世界的最高峰。首先,先看一段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然后,再归纳山地的形态特征。

(学生活动)山地的特征:1.海拔高 2.险峻,也就是坡度较大。山体往往是成组分布的,常用峰峦起伏,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山脉呢?

(计算机演示)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有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学生活动)那么平原有什么特征呢?由同学来分析。

平原的特征:(海拔低,平坦,坡度小)。

那么高原呢?(海拔高,高原面上平坦,边缘陡峭)。

它们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海拔高度)

做“想一想”

(计算机演示)盆地和高原的地表形态差异很大,但在等高线图上,图形相似,(高原特点: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的特点:四周高,中间低。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在等高线图上,图形很象,都是边缘的等高线密集,因此,需要拿出来专门做比较。)它们的本质差异在哪儿?(等高线的排列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