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说课稿模板8分钟【优秀6篇】
时间:2023-09-16 18:13:23
说课稿是指教师在开课前,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解析和设计,结合教学理论和方法,编写出来的一份教学计划书。需要注重教学结构的规划和完备性,能够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要素。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模板8分钟【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选材意图:
春天柳树变化特征
美术的教育价值
(二)学情分析: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根据本班幼儿具体的美术活动能力而采用的美术活动形式
(三)活动目标分析:
1、知道春天时节柳树的变化特征,学习用树枝甩 打来表现柳树。(重点)
2、通过树枝甩画来激发幼儿热爱生活、喜爱大 自然的情感。
3、通过树枝甩打来表现各种姿态的柳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体验绘画的乐趣。(难点)
(四)活动准备的分析:
经验准备:
认识颜色墨绿色和黄绿色、认识柳树
材料准备:
8K白卡、柳树树枝、柳树图片若干、刷子、调色盘、墨绿色和黄绿色水粉颜料、抹布
环境准备:
幼儿座椅半圆坐在前面、教室后面排列分成四大组的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有纸、已经调好的颜料盘两个(墨绿色和黄绿色)、抹布和树枝
二、说教法学法
1、提问法
2、观察学习法
3、示范讲解法
4、分组操作法
5、个别指导法
三、说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二)出示材料,吸引幼儿兴趣。
(三)教师示范操作,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五)作品展示。
四、说活动反思
优点:幼儿参与性高,最后的作品效果也非常好。
不足:教师在方式方法上及流程中的问题。
思考和调整:怎样更好激发幼儿美术创作兴趣,体验绘画乐趣?
幼儿教师美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选材意图:
春天柳树变化特征
美术的教育价值
(二)学情分析: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根据本班幼儿具体的美术活动能力而采用的美术活动形式
(三)活动目标分析:
1.知道春天时节柳树的变化特征,学习用树枝甩 打来表现柳树。(重点)
2.通过树枝甩画来激发幼儿热爱生活、喜爱大 自然的情感。
3.通过树枝甩打来表现各种姿态的柳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体验绘画的乐趣。(难点)
(四)活动准备的分析:
经验准备:
认识颜色墨绿色和黄绿色、认识柳树
材料准备:
8K白卡、柳树树枝、柳树图片若干、刷子、调色盘、墨绿色和黄绿色水粉颜料、抹布
环境准备:
幼儿座椅半圆坐在前面、教室后面排列分成四大组的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有纸、已经调好的颜料盘两个(墨绿色和黄绿色)、抹布和树枝
二、说教法学法
1.提问法
2.观察学习法
3.示范讲解法
4.分组操作法
5.个别指导法
三、说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二)出示材料,吸引幼儿兴趣。
(三)教师示范操作,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五)作品展示。
四、活动反思
优点:幼儿参与性高,最后的作品效果也非常好。
不足:教师在方式方法上及流程中的问题。
思考和调整:怎样更好激发幼儿美术创作兴趣,体验绘画乐趣?
《美术》说课稿 篇3
高中美术说课稿《心灵的慰藉》
心灵的慰藉 说课稿
教学目标:
理解在宗教流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了解东西方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宗教观念与地域文化对美术创作的双重影响。这种情况在中国比较明显。佛教最初并不是诞生在中国,但是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原有的佛教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艺术家逐步按照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信仰的需要来塑造佛和菩萨的形象。莫高窟275窟的交脚弥勒属于较早的佛教造像,由于佛教是从西域传过来的,所以从这个形象上既可以看到印度佛教造像的若干特点(如下半身用凸出的条子表示贴身的衣服),又有西域少数民族的特点(如造型质朴,在身体比例上四肢粗壮、躯干短小)。南北朝时期,内地或汉族地区比较崇尚身体瘦 、衣服宽大的“秀骨清像”,可能对敦煌的造像也有部分影响,初唐的菩萨造像似乎还保留着这样的特点。到莫高窟194菩萨所处的中唐时期,本土的倾向又转向另一种风格。这尊菩萨造型服装华丽,体态丰满,反映了唐代女性以丰腴为美的审美风尚,当时甚至流行“菩萨如宫娃”的说法。
所以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使学生理解这一过程以及产生的原因。这个活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表面上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实际上如果很好的结合教材并加以适当引导的话,他们也可以很好地完成。关键是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分析科学化、系统化,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建议这个活动采用“比较鉴赏法”与表格的形式,将观察内容一一地加以列举并比较,并运用教材所介绍的知识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表格内容可以先由学生讨论,教师加以总结。其内容大致可以包括:
观察内容
时代:
性别:
体态:
姿势:
面部特征:
发型:
着装:
社会观念:
第二个活动主要是在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对某一件作品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这个活动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前,请同学们查阅一些关于不同宗教的故事和资料,然后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然后课后在课堂交流的基础上完成这一活动。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特定历史时期中宗教信仰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重要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入手,结合一些宗教故事或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图表归纳的形式以及比较鉴赏法,对东西方宗教美术作品产生的宗教观念、历史背景、表现主题、艺术形式等方面做一个归纳,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作品。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宗教信仰对美术的创作主题、风格样式、物质媒介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2、中国佛教艺术的代表——石窟艺术的艺术形式与所体现的观念。3、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神话对于美术创作的影响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品。4、基督教信仰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以及有代表性美术作品5、伊斯兰教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以及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经出现过宗教大规模流行的情况,这是人类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作为人类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宗教曾经对美术创作产生过重要而且直接的影响,并且产生过大量的佳作。比如中国的四大石窟、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与雕塑、巴黎圣母院等等。对于这些作品,如果我们对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背后特定的宗教观念不了解的话,我们是很难理解这些作品的。所以教材中选择了一些中西方有代表性的宗教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宗教是如何对美术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的。
教材主要以石窟艺术为例,介绍了中国的佛教艺术。其中包括最早的新疆克孜尔石窟,以及被称之为中国四大石窟的敦煌莫高窟、大同石窟、龙门石窟。教材在介绍这些石窟的时候,主要介绍了这些石窟的发展历史,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及它们的演变等等。在这些介绍中贯穿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宗教艺术本土化的问题,也就是艺术家们如何按照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将从国外传入的宗教形象处理成本土的形象,以适应宗教信仰的需要。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了解为何中国宗教艺术中的形象在经历了几个朝代之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在讲到大同石窟和云冈石窟的时候,谈到其中的佛像象征着统治者或者按照统治者的形象修建的,这表明在古代统治阶级对宗教的重视。
而在世界的其它地区,宗教也对艺术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很多辉煌的美术作品都是在神话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像古希腊时期建筑的代表作雅典卫城就是如此。而在教材所列的图片中,古罗马的万神庙也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之作。而随后基督教的兴起,也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某种繁荣。像中世纪在欧洲各地出现的大量教堂建筑、宗教绘画等等,都是为了宣扬基督教而出现的,而今天它们都已经变成了美术珍品。在这方面,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哥特式建筑和乔托的绘画作品。除此之外,信仰伊斯兰教的东方工匠也在宗教许可的范围之内创造出了精美的宗教艺术作品。
美术说课稿 篇4
一、基本理念:
在素质教育新思想的指导下,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在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行的合理评价。
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决定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教学中的重点)在游戏中了解三原色的知识,观察两个原色调色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个三原色调出后的第三个颜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同时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吹一吹、折一折,体验三原色的神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说教材
接下来说一说教材:《魔幻的颜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课中的内容。它既是学生今后能否独立画好水粉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又能影响学生对水粉画的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决定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采用了游戏法(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既有个别学生的参与,又有全体学生的参与,灌注了全体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演示法(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转化为学生的感性经验。)
四、说学习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牵引下,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在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之后,探究式混合颜色,得出调色规律,有助于学生的扎实记忆。)合作式学习(通过多种思维的碰撞,使小组、全班的同学都获得多种变“魔术”的方法。)
五、说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运用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演示材料等教具,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等学具,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色彩的巧妙变化。进入到教学的主要过程中。
六、说教学过程
首先,大约要用2~3分钟时间来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生活中的色彩,如雨后的彩虹,五颜六色的花朵,丰富多彩的衣服,让学生体会颜色可以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然后欣赏米罗的《夏日》,感受画家是怎样用颜色来表现生活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色彩进行关注,产生兴趣。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初步感知红、黄、蓝是其它任何颜色所调配不出来的,称为原色。
教师出示色卡:红、黄、蓝,引出三原色——引出课题《魔幻的颜色》(板书)
接下来自然进入到——讲授新课这个阶段,约需要14~16分钟时间。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将盛有红、黄、蓝水粉色的三个玻璃杯,两两混合,进行演示实验。“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他会变成什么颜色?”教师边实验边讲解,“请注意,如果我加入的水比例变化了,颜色又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先“看一看”进行调色活动,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原色调和后颜色发生的变化。这就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感受颜色的变化:两种原色相调和产生了橙、绿、紫三种颜色。
然后教师通过“画一画”用实物投影仪演示颜色在纸上流动产生的魔幻变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使学生通过“想一想”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产生魔幻的色彩?” 学生演示其它的方法(让学生到讲台上)“除了教师演示的方法之外你还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颜色在纸面上发生变化?”学生通过“画一画” “吹一吹”“折一折”等方法感受调色时颜色在纸面上发生的变化。(其他的学生和讲台上的学生共同练习,教师将有创意的学生请到讲台上示范,并及时、适时的评价学生,鼓励他们继续思考,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展示生活用品,引导学生将色彩运用到生活中,提出练习要求:下面就请你用手中的原色也来自己试着变变魔术好吗?将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醒学生注意:你在调色时,颜色和水的比例变化和你在颜色变化中所感受到的新的收获和发现,与小组中的同学交流!学生会发现蜡笔、水彩、水粉的不同,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者就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同年龄特征的学生进行知识的碰撞,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播放钢琴曲,给学生提供一种想象的氛围。)
学生练习之后,进入到作品创作中,教师巡回指导,大约用13~16分钟。在巡回指导中,教师要发现在创作过程中有特点的作品;发现学生作品中色彩流动和变化生动的作品;发现学生有创意的作品。与此同时,播放音乐,刺激学生的脑细胞,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最后,进行师生评价,大约用4~5分钟时间。学生将手中的小星星贴到满意的作品上,(使全班学生都可以有机会欣赏绘画作品,评价别人作品的优点。)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创作这些作品的颜色丰富多彩,都是由三种颜色调配出来的,它们是红、黄、蓝,这三种颜色不但可以调出许许多多颜色,还可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大胆的运用我们学过的色彩知识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丰富多彩,好吗?(鼓励学生,形成一种师生的共鸣。)请同学们收拾好东西,检查自己的地面有无垃圾,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在进行美术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美术说课稿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能用一个圆或多个圆组合添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尝试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A4纸、胶棒、记号笔、大小不同的彩色圆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朋友,看看他是谁?”
教师出示圆形纸片 ,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圆形像什么?”(太阳、盘子、娃娃脸、大苹果)
2、圆形变魔术
教师:老师也想到了一样东西,今天我要当回魔术师,把圆变成我想要的东西。
教师在展板上用圆添画变出娃娃脸
教师:你们想做魔术师吗?请你也来变变看。
请两位幼儿在展台上用一个圆变魔术。
3、用多个圆或大小不同的圆组合变魔术
教师:刚才我们用几个圆变魔术的?(一个)
教师:瞧!圆形还带来了许多兄弟姐妹。它们也想加入魔术,想想看,用2个、3个、4个、5个圆、许多个圆能变出什么?
教师展示多圆组合变魔术(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花,四个圆变成了蝴蝶。)
教师: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
请幼儿用圆在桌上摆拼,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任务:我们今天也来变圆的魔术。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教师: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用胶棒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可以互相参观,也可以请客人来参观,告诉客人,你把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了。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去变圆。
(2)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五、评价
鼓励幼儿大胆的告诉同伴和客人,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东西。
延伸活动:
教师:小朋友,你们除了认识圆还认识什么形状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它们也想让我们小朋友来变魔术,以后我们请它们都来,变出更多,更美的东西好吗?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玩各种图形的添画。
美术的说课稿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渲染的方法装饰手帕,感受作品的美感。
2、幼儿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体验渲染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宣纸若干张,报纸垫在桌上。
2、各色颜料(每组四种)、哭笑脸表情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下垂嘴的娃娃,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看,今天娃娃来和我们一起玩,咦?娃娃怎么不开心?老师来问一问。 (噢,原来是娃娃妈妈给娃娃一块没有花的手帕,娃娃不喜欢。)
2、教师出示裁好的宣纸一张。
师:瞧,手帕在这里。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娃娃把手帕变漂亮吧!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3、提问:那可以怎么帮娃娃呢?(幼儿自由想办法回答)
二、说教法:
《纲要》和《指南》都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表演法: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为使幼儿对活动有好奇和参与的兴趣,活动开始以娃娃因为一块没有花的手帕不开心的情境引入,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 演示法:根据《纲要》中的要求,在染纸中教师详细示范并讲解染花手帕的具体方法,让幼儿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掌握染花手绢的方法。
(3) 指导法:印染的过程中让幼儿大胆操作,讲清要点和难点,让幼儿大胆的进行尝试。
三、说学法:
(1) 观察法:在组织活动中教师为幼儿示范了全部过程,让幼儿先通过观察老师的染花手帕的过程,对活动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为以下的活动打好基础。
(2) 体验法:根据本活动的教育要求,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主动学习,锻炼幼儿的对色彩的感受力和手的灵活性。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激发兴趣——示范讲解——尝试创作——作品展示。
1)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情境表演中,出示哭的娃娃表情,娃娃因为一块没有花的手帕不开心的情节引入,从而请小朋友们热心帮忙,这样引出课题主要在于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从而引发幼儿学习渲染的欲望。
2) 教师示范讲解——演示渲染手帕的方法。
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对幼儿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巩固,比如说向幼儿提问:将正方形的宣纸怎样折?如何染出不同的花纹?加深幼儿的记忆,同时要激发出幼儿对染纸的热情,提醒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的注意点。
3 ) 幼儿操作。
我充分给幼儿创作的空间,在幼儿已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随自己的爱好创造图案,并允许幼儿之间相互讨论,彼此欣赏,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幼儿指导帮助。
4) 作品展示。
把大家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让每位幼儿都有成就感,不论作品成败,都帮助幼儿建立足够的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