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风筝》教学设计(优秀15篇)正文

《风筝》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时间:2024-09-01 08:56:20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每一次授课之前,教师都需要编写好教案。你知道什么样的教案编写才是好的教学教案吗?

《风筝》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风筝》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1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于1925年1月写的一篇散文诗,后来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鲁迅的文章过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得较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的教材受当时政治的影响太大,过分强调鲁迅革命性、战斗性的一面,所以选的鲁迅作品往往充满了“火药味”,这使学生读了不少鲁迅作品,到头来却并不喜欢鲁迅。其实,鲁迅作品中既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也有充满柔情的一面,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至爱真情的感人作品,这次教材选编的《风筝》就是一篇这样的作品。《风筝》为我们讲述的是一对兄弟童年时代游戏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童年,童年生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误解,有阴云,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

【教学设想】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个人人生经验及阅读体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反复阅读,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课后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会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等进行教学。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

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课

a.作者简介。

b.生字释词(点击幻灯片)

三、感知

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学生朗读课文或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

四、质疑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读完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启发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五、拓展

练笔:如何看待文中“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下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风筝》这一课内容,从中我们了解了儿童时候鲁迅先生与他小兄弟之间的亲情,但从现在看来,鲁迅先生却是一看到风筝,就想起儿时对小兄弟放风筝和做风筝的态度,心里面就只有悲哀和沉重。那后来几十年过去了,鲁迅先生的心情有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意义。

二、合作探究

[设疑探究](1~4段)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课件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提示:把风筝看作春天的象征)

③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教师小结]

①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开始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②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③看得出神、惊呼跳跃……从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

[朗读研讨](5~12段)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后半部分,注意朗读时的语速和情感。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学生朗读时教师细听,检查学生的朗读水平)

引导问题探究,解决好如下问题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

A.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

B.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

C.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互动小结]

这一幕,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文中“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但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 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三、体验拓展

1、阅读周粲的《满天的风筝》,将他的这篇文章和本问文做比较,看看两篇文章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何不同?

2、现在离周六还有X天时间,请大家抽空做个风筝,一起来操场上放风筝。

【教学感悟】

《风筝》一文,意蕴丰富,因为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都具有广泛地指导性,可以让我们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由于读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使读者面对同样的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所以在教学中,我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以人为本。教学中拟让学生反复阅读,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合作探究,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有关《风筝》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感情变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内容之前,老是想邀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幻灯:风筝图片。同时……)记得有一首老歌这样唱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提起风筝,我总会联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其实,我们每个人也像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飞得多高多远,总有一根绳牵系着我们,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风筝有关的在误解与冲突中的亲情故事。(幻灯:课题、作者)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著名的作家。(幻灯:鲁迅照片)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里请注意这“三家”的排列顺序。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在三个领域建树的大小)原名周树人(“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鲁迅父亲早逝──从小康人家陷入困顿)。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结合《藤野先生》)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幻灯:鲁迅照片,手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四、背景知识介绍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建议阅读《野草》中的《狗的驳诘》、《颓败线的颤动》、《秋夜》、《希望》、《墓碣文》、《复仇》、《立论》,欣赏《野草》中的名句)。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野草题辞: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五、字词教学

1、“读一读 写一写”(个别读、全班读)

2、多音字。

3、词语解释。

六、整体感知:请大家带着问题,迅速浏览课文

1、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2、你读了以后有哪些感受?

明确:

1、小时侯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的把弟弟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之后,认识到自己当年的行径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一直过意不去,然而兄弟全然忘却。“我”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学生根据阅读感受谈体会。

七、布置作业

抄词注音解词、朗读课文尝试发现问题。

《风筝》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3)鼓励动手做风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二、教学重点:

学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四、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带着情感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

三、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学习第2自然段。

a、读一读: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b、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c、想一想: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d、找一找: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e、结一结:(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f、赏一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b、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画面。

c、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e、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f、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a、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b、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c、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五、课外延伸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风筝教学设计 篇4

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

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 。〔课件出示:猜谜〕你们了解风筝吗?小组交流找到风筝的资料,(课件出示:资料袋)你们放过风筝吗?我们一起来说说放风筝的事吧。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3、小组合作,检查反馈

(1)同桌互相本课的生字词,互相正音:坊要读第二声,磨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要读第四声

(2) 小组汇报自己难读难写的字,小组交流特别难读的句子。

4、再读课文,请大家边读边想:(课件出示: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5、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6、交流找到的句子,小组交流,读后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哪几句话是具体描写怎么做风筝的?

(2)读读其他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重点词理解: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

(3)看课文插图,描绘的是第3自然段中的哪几句?圈出放风筝时表示动作的词,并请几个学生上台表演放风筝的过程。

(4)角色转换: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他们在快活地喊叫着什么?教给大家听听。

(5)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学习字词,交流学法

1、读一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2、〔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请生说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1)正音:“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坊“的多个读音: ;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如“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四、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附板书设计       10    风筝

做风筝  ――→  放风筝 ――→  找风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0课《风筝》)

2、 检查学过的生字和词语,听写部分词语。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    围绕疑问: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  小组合作解疑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在5-8自然段找有关描写小朋友做法和心情的句子

(2)汇报

(3)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

四、拓展升华

1、 朗读欣赏课文 ,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

2、谁来读读自己抄写的句子。

1、 同学们,古人留下许多写风筝的古诗,想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村居》,清•高鼎;《放断鹞》,杨韫华……)

四、亲身体验,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附板书设计          10.  风筝

做风筝        ―― →        憧憬、希望

放风筝        ――→         快活、拼命地奔跑

找风筝        ―― →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风筝》教学设计 篇5

第一教时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⑴ 自读,互读。

⑵ 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⑴ 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⑵ 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 憧憬 依然 踪影 似乎 凌空飞起

大惊 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半沉半浮 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⑴ 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 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 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⑵ 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 �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⑶ 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 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 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 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哭 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 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风筝教学设计 篇6

教材简说: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准备:

松鼠和小熊,纸船和风筝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组织教学

1、组织教学

2、出示松鼠和小熊的图片。

3、揭题、指名读题,齐读题。

4、出示课件:摘风筝游戏

二、观看动画录像

1、出示课件

2、边看边思考:你看懂了什么?

3、简单的汇报交流

三、自由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用笔划起来。

四、学习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悟。

1、出示小熊的图片。

提问:它什么表情?把它的乐坏了读出来。

2、出示课件: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祝你快乐!

3、指名读,齐读。

4、板书简笔画。

5、出示松鼠的图片。它是什么表情?

6、出示课件: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祝你幸福!

7、指名读

7、同桌间互相读这两段,互相说祝福语

8、全班配乐齐读1-6自然段。出示相应的课件

过渡语:每天清晨,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了小熊,每天傍晚,美丽的风筝把深深的祝福带给了松鼠。是呀,纸船和风筝让它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它们沉浸在这种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幸福和快乐却没了,(出示课件),你们看,它们现在都伤心地哭了。

五、学习课文7-11自然段。

1、教师配乐范读7-11自然段

2、小朋友自由读,边读边体会有什么感受

3、指名读,并说感受

4、课件出示:可是有一天……漂流的纸船了。

5、出示飘荡和漂流。齐读,并在黑板上找到它们的位置。理解这两个词。

6、齐读这一段。

7、师:它们之间闹别扭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它们的心情又怎么样呢?找出段落,并读出来。男女生分角色读这两段

8、师:它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还要每天折一只纸船,每天扎一只风筝呢?点名学生说说。

9:师: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它们都很难过,松鼠再也受不了?它做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小熊愿意和好吗?你从哪知道?

10、想读的小朋友就站起来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1、教师和学生一起串读全文。

12、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它在心中都会默默地小熊说一句话,那它会对小熊说什么呢?

五、我想说

你想对小熊和小松鼠说什么?

师:一开始风筝和纸船让小熊和小松鼠成了好朋友,后来发生矛盾了,又是纸船和风筝成了传递它们友谊的使者,它们可真聪明。

在生活中,如果你和朋友闹别扭了,你会怎么做呢?

经历了这一切,它们还会闹别扭吗?我相信它们不会了,因为它们学会了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小熊和松鼠永远是朋友,也愿你们也永远是好朋友。

六、播放《找朋友》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去向朋友和好,和同学交朋友。

七、最后,请小朋友牵着自己朋友的手走出教室。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想,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我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符合低段教学要求,字词学习落实到位。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调,而且,当学生遇到形近字、同音字时更是容易被搅得一塌糊涂,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我在教学“飘”和“漂”时,这两个字虽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我将区分这两个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孩子 有的说:我发现第一个“漂”和水有关,第而个“飘”和风有关。于是我随机结合具体的语境,出示句子: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还有的说:“漂”是多音字,我也随机出示课前设想好的这个多音字,象这样的随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词语,还有很多,我不再举例说明。

2、充分利用简笔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课时,孩子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为了更好地让孩子理解山脚和山顶,我便在黑板上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孩子们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很好。

3、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A、“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B、“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矛盾,体验情境。

如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拓展延伸,互送祝福,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孩子们随着音乐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每个孩子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伙伴,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班上有个小朋友不小心右手骨折了,是另外一个孩子不小心撞的,撞了他的孩子是这么说的:“彭博坤,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撞了你,给你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我希望你的手赶快好起来,那么你就能和我们一起玩啦!”多么诚挚的道歉,多么另人感动的祝福。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不影响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很多环节没能充分展开。也因此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

(2)、面对低年级孩子,语速我也应该适当放慢。

《风筝》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课前准备:

1、 自制多媒体课件。

2、 纸船、风筝、小熊、松鼠图片。

课前交流:学生介绍自己或好朋友。

教学过程:

导入本课

1、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教师手持纸船和风筝)你们认真地看老师写这两个词,板写课题。

2、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生字。

2、 检查生词。

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读文。

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呢?(贴图:松鼠、小熊),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文2、3自然段。

阅读理解小熊和松鼠建立友谊的过程。

1、 小松鼠是怎样传递自己友谊的?从“漂呀漂”你体会到什么?学生试着读,体会“漂呀漂”在句中的作用,感悟句子的美。

2、 小熊拿到了什么?是什么表情的?课文是怎么写的?重点指导2、3自然段的读。

3、 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想呢?小熊是怎么做的?一生读文4、5自然段。

4、 通过比较字形、理解字义,懂得两个“piao”的不同。

男、女同学比一比读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阅读理解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痕的内容,体会内心感情。

1、 师读6、7自然段。

听老师读完,你们的心情怎样?练读“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 体会松鼠、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痕后的内心感情。

阅读理解友谊恢复的内容,升华情感。

1、 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通过读第10自然段体会松鼠的心情。

1、 让学生从读中理解松鼠对和好充满期待的复杂情感。

体会人物内心,读出他在纸条上写的那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1、 师生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堂延伸

1、 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他会怎样呢?课件展示风筝满天、纸船满溪的场面。

2、 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种事情?

教师总结

写字练习

讲解、多媒体演示“幸福”两个字的写法。

五、课堂总结。

课件:

《风筝》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3)鼓励动手做风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二、教学重点

学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四、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第5.6.7.8自然段

a、师问: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b、师引: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c、生读:在读中让学生逐渐表现出孩子们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心情来。

d、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来的?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

四、实践活动,亲身体验

亲自动手做一做自己喜欢的风筝,到田野、到操场、到广场去放一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放找

风筝教案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幸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感受交朋友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1、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出示纸船)瞧,这是什么?板书:纸船,齐读。

2 、另一件礼物藏在电脑里,[课件:风筝)指名说。“筝”读轻声多好听呀!指名读,开火车读。

3 、师补充课题(和风筝),一起读。

纸船和风筝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我们赶快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打开书92页,自由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小朋友读得多认真呀!我发现这几个句子里面藏了生字宝宝,有点儿难读。你瞧,它们成群结队地来了![课件:课文中带生字的句子。]

(1)先同桌一块儿练一练。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或者谁愿意读其他的句子?(随机正音,评价。)

3 、调皮的生字宝宝带着小伙伴从句子中溜出来了。

课件

zhuā méi xìng fú chǎo

抓住 草莓 幸福 吵架

zā huài shu

扎风筝 乐坏了 受不了

(1)先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读得好就夸夸他,读不准就帮帮他。

(2)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比较“乐坏了 受不了”。)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了”是多音字,注意读音。)

(3)齐读

4、 咦?生字宝宝又跑到哪儿去了?原来它们藏到儿歌中去了。

课件: 扎风筝,漂纸船,抓草莓,拿松果。

成朋友,乐坏了,吵架后,好难受。

小风筝,小纸船,牵一牵,幸福到!幸福到!

自己轻轻地读一读。——齐读。

过渡:小朋友们,这首儿歌里不仅藏着生字宝宝,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三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2-6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师描述并板画)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澈的小溪,茂密的`树林,也有绿绿的草地,草地上铺满五颜六色的小花。故事里的一对好朋友就住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它们是谁呀?(指名说。)

2、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呆会儿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把它们送回家。[课件:第一自然段]

3、谁愿意把松鼠和小熊送回家?(指名贴画)你能看着大屏幕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

4、多会读书的孩子呀!大家一起读这一段。

(二)整体感知第一部分(2~6段)。

孩子们,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它们却是最好的朋友!快速地读读第2—6自然段,看看它们是怎�

(三)重点学习第3第5自然段,感受“乐坏了”。

1、当小熊和松鼠拿到纸船和风筝的时候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说)

课件: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是呀,小熊拿起纸船一看,引读——乐坏了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引读——也乐坏了

2、“乐坏了”,你们能换个词吗?(指名说,比如高兴极了等)

是呀,小熊和松鼠乐坏了!

3、你看,小熊乐得——(课件:小熊图)

(引导看图说话:动作 表情)

4、多快乐的小熊呀!现在,你们就是小熊,你们能把自己的快乐读出来吗?[课件:第三自然段]

先自己练一练吧——指名读

[随机评价:你把快乐藏在心里了,谁能表现出来!听出来了,你有点儿高兴,谁能比他更高兴! 从你脸上的表情,我就看出来你乐坏了!你真能读书,把小熊手舞足蹈的动作都表现出来了!]

5、小熊,你为什么这样高兴?

预设一:学生用书上的句子回答。T:所以你乐得跳了起来!所以你乐得咧开嘴笑了!所以你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师引导: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再看看这段文字,除了松果,除了纸条,这纸船里面究竟还藏着什么?(祝福 友谊)

师总结:是呀,这纸船还带着松鼠的祝福和友谊呢!怪不得——(齐读第三自然段。)

预设二:学生说出了松果纸条祝福友谊……

师总结:是呀,这纸船里除了松果,除了纸条,还带着松鼠的祝福和友谊呢!怪不得——(齐读第三自然段。)

6、拿到纸船的小熊因为松鼠的心意情意友谊乐坏了,那么,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为什么也乐坏了呢?[课件:第五自然段]

我请一位小朋友读这一段。(指名读)

7、小松鼠,你为什么乐坏了?(指名说)

8、所以,小松鼠乐坏了!谁愿意把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指名读)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能超过他吗?让我们把快乐写在脸上,一起读第五自然段。

四、写字教学

1、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珍贵啊,找到了朋友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幸福是一种很快乐的感觉,是一重很舒服的感觉。孩子们你们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幸福?

2、说得多好啊!老师祝福我们班的每一位小朋友每天过得都很幸福!

“幸福”还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字。(课件:幸福田字格)

2 你们有什么办法记住“幸”字?(指名说,口诀如:土下小样少没了腰)

3 “福”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示字旁)

4 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在田字格中把幸福写下来。师范写,生书空

5 学生描红、练写。(老师把幸福送给你们,在95页田字格中找到它们,描一个,写一个。提醒写字姿势:提笔就是写字时;一拳一尺一寸要注意。)

6 同桌互评。

五结课

牙也有咬舌的时候,再好的朋友也有不开心的时候,小熊和松鼠之间的友谊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我们下节课去学习。

《风筝》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初步观察图画,初读课文。学习前两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初步观察画面,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春天来了,春光是这样地明媚,这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们当中谁放过风筝?谁能给大家说说自己放风筝的情景?风筝上天了,我们的心也跟着风筝飞上了蓝天,想象的翅膀随着飘荡的风筝展开了。放风筝这是一项愉快而有意义的活动。今天我们就学习《放风筝》这一课。(出示图片)

二、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写了( )和( )星期天( )的事。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分析结构,识记字形。

(2)多音字。

(3)理解词义。

宇宙:“宇”在字典中指所有的空间。“宙”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因此这个词是指所有的空间和时间,也可理解为无边无际的天空。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文中是指风筝的式样各不相同。

缓缓:不迅速,慢慢地。文中指风筝在慢慢地飞上天空。

精致:“致”是细密、精细的意思,“精致”是精巧细致的意思。课文中是指称“小卫星”的风筝做得精巧细致。

三、朗读课文初步观察图画。

1.读课文。

2.问题: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了我和哥哥放风筝?

3.看图读课文,说说图上的内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写了什么?(放风筝的时间、地点、和天气。)

3.理解“阳光明媚”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中描述了画面中“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的语句。

2思考:“我”看到了哪些风筝?重点写了什么?

3.汇报交流。

4.熟读本段文字体会写法。(由点到面)

5.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上飞是怎样的情景,想像空中还会有什么风筝?(小组交流)

6.对照图片说说。

六、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

2.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和叙事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里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都是什么样的?

2.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放风筝》这篇课文。

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和哥哥什么时候,在哪儿放风筝,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上飞,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提问:读课文的第三段,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课文中这一段主要写 “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

2 、安排小组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① 读一读,弄清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② 画一画,段中描写有“我”和哥哥动作的词语。

③ 演一演,说一说。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边演边说。

3 .表演复述。

①请出一组同学上台表演,一边演一边说。

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比一比:加点的字换成里的字号不好,为什么?

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拿着)“大蜻蜓” ……哥哥拽着(拿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停)住脚。

(因为“举”含有用力向上高于头顶的意思,“ 拽”有紧抓的意思,“收”因为在奔跑中急停下来)

4 .总结写法:通过学习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把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些具体的? (准确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抓住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5、.教师出示句子:

它那两只眼睛骨碌碌直转,两对大翅膀微微地呼扇。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 ‘大蜻蜓’赛过飞机啦!‘大蜻蜓’赛过飞机啦! ”

①教师提问:读这句话,想这句话又写出了“大蜻蜓”的什么特点?

估计学生的回答:“大蜻蜓”飞得很高,比飞机还高。

教师说明:由于飞机大,风筝小,飞机远,风筝近,在高高的天空中,人们看上去感觉到飞机到飞得比较低,“大蜻蜓”仿佛比飞机飞得还高。

②教师引导:把换成“说”好不好?为什么?

教师强调:“嚷”突出了人物高兴的心情。

③有语气的读句子。教师指导:“嚷”的声音要大些。声音的大小,朗读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教师可以分别用大声和小声读一读,让学生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三、学习四自然段。

1.过渡: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快乐。欣赏风筝在天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指名读课文,其余的同学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指名回答。

3.比较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

①那美丽的“大蝴蝶” 橘黄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点,呼扇着翅膀徐徐上升。

②那美丽的“大蝴蝶”徐徐上升。

指名说。

教师引导:第①句比第②句多的词语写出了风筝的什么特点?

颜色 橘黄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点

姿态 呼扇着翅膀徐徐上升。

有语气的朗读。

4.教师说明:作者是通过写“大蝴蝶”颜色、姿态把“大蝴蝶”写具体的。作者又是通过写什么把“小蜜蜂”“大金鱼”“小卫星”写具体的?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讲解:作者的想象,如

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

好像在水里游

好像在宇宙中飞行是作者的想象。

5.学习课文的写法,说话练习。

那美丽的“花蝴蝶”,( ),仿佛( )。

那灰褐色的“蜈蚣”,( ),好像( )。

那碧绿的“大蜻蜒”,( ),犹如( )。

这一段的结尾处是……,作者省略了什么?哪能补充吗?

6.总结写法:怎样使观察更细致、生动?

四、做课后的选做题。

五、总结全文。

1.总结语:“天空中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多么美丽的风筝,多么美丽的天空,多么快乐的心情。放风筝,其实放飞的更是一种心情:快乐、无忧无虑……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

2.放风筝

放风筝的过程: 动作: 举拽收

“大蝴蝶” 颜色

“小蜜蜂” 姿态

风筝 多 热闹: “大金鱼” 想象

“小卫星”

风筝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区别“飘”与“漂”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两件小礼物。你们看,第

一份礼物是什么?(出示纸船并板书)折得多漂亮!我把它贴在黑板上。还有一份在这里呢,是一只微型的风筝。(出示风筝并板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谁能来读一读题目?(指名读)读得多准确。“筝”和“风”交朋友的时候读轻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读一声。(全班齐读课题)

这纸船和风筝大家喜欢吗?老师将会把它们送给今天最认真上课的同学。看谁能得到它们。其实,这纸船和风筝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想读吗?那就快打开书本92页,读一读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一圈,想办法记住它。

(学生自由读课文)

我看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看到你们都在想办法记住字音,多会学呀!我们的词宝宝也站出来为大家鼓掌呢!谁会读?先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词中的字宝宝单独请出来,你还能读吗?(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认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一个比赛。请同学把你们做的生字卡片拿出来,边读边摆开在桌面。老师读,你们找出生字,并大声读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4、看来这样难不到同学。老师再换个方法看能不能把你们考住。请看这里有四个句子(出示句子: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3)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4)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

你们能把它们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随机对比“扎”与“抓”的异同)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1——6自然段

1、同学们,说得很好。连小熊和小松鼠都给你们引出来了。大家看,小熊是什么样的表情啊。这么乐是不是乐坏了。小熊意外地收到了一只纸船,他怎么能不乐坏了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2、我看到xx同学,可真乐坏了,表情都出来了,请他来读读。

3、你们再看看松鼠的表情又怎样?对了,谁来读读这一段。(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你看它呀,嘴都合不拢了。该怎样读?(指名读)

4、小朋友,下面咱们把幸福和快乐送给你们的小伙伴吧。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你的同桌听,把祝福送出去。

5、送祝福的小朋友乐坏了,收祝福的小朋友也乐坏了。大家都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最幸福,最快乐!(配乐齐读1——6自然段)

(二)学习7——11自然段

1、就是这纸船和风筝,给小熊和松鼠带来多少快乐呀!可有一天这快乐却没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了?请听老师读。

(配乐朗诵7——11自然段)

2、小朋友,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好,现在请你们自己去读一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自己的感受,使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次。(自由读)

3、你觉得哪里最使你感到难过呢?

4、当老师读到: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这一句时,真的非常伤心、难过。

5、你们看这句里有两个词语(出示卡片)谁能站起来大声读。你们看这两个“飘、漂”有什么不同?那我们可以说“飘荡”的什么和“漂流”的什么?为什么风筝用这个“飘”,而纸船却用这个“漂”呢?

6、听完了,我感觉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走起来了。(看课件)可是,这么美的东西,再也看不到了。来,读一读

(出示: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

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

7、我们难过极了,一起来读一读整一句吧。

8、你们这句话读得非常好,感情多深哪!再也看不到风筝了,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就

放了一只纸船,在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就因为松鼠的这种真诚使美丽的风筝又飞起来了。多美啊!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吧。(配乐,师生配合读)

四、课外延伸

不知不觉大家都被感动了,特别是最后一句“松鼠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此时此刻他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下面请你们跟同桌一起交流一下吧。(配乐)

《风筝》教学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2.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板书设计:

风筝

做风筝 高兴

放风筝 高兴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体验

找风筝 难受

《风筝》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谁会读课题?(指读)一起来读读吧!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4、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三、导读感悟1~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山上,有两座可爱的小房子,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还不清楚的,赶快到文中找答案)指说,是这样吗?我们去看看!(点击)哎,你怎么知道的?读读好吗?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2~6段,看看他们是怎

4、导读第三段:

瞧,(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飘呀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生:乐坏了!你能读好这一段吗?(指读)

问读的好的学生:小熊,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呀?(指说)

是呀,从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飘下来一只纸船,里面还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乐坏了吗?(谁还想读读)

5、第五段:

不光小熊乐坏了,小松鼠呢?(图)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风筝,也乐坏了。这次,谁相信自己比刚才读得还好?(指)

6、3~5段:

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想读那段读那段,好吗?开始吧!(自)(指读)

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指读)23456

四、导读7~11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7段:

“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指)

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指说)

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

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

导: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

4、你们都是感情丰富的孩子,小朋友,其实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不好用语言来表达的,下面,就让我们把深刻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通过读来表达出来吧!(自己试试)(指)

五、拓展延伸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飘荡的风筝,那一只只传递友谊的小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教育学生应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生讲故事。

二、学习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出示要认的生字,检查自学生字读音情况,注意正音和交流记字方法。

3、任意选择一词,说话。

4、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鼓励学生抄写会写的词语。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自由记忆。

2、教师点拨,对难写字、容易出错的字加以分析、指导。

3、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⑴ 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⑵ 学生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风筝教案设计 篇14

活动目标

1.欣赏沙燕风筝,了解其结构及美好寓意。

2.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好意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已知部分青花纹饰的寓意

物质准备:

空白沙燕风筝、蓝色勾线笔、金粉胶笔、白板课件

活动重点:

能够迁移已有青花纹饰经验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美好意愿,选择合适的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

美丽的春天到了,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幼儿观看视频)你们和谁、在哪放过风筝?心情怎样?

二、欣赏沙燕风筝,了解其结构及美好寓意。

1.了解沙燕风筝结构,知道沙燕风筝由头部、身体、翅膀、腰节、尾巴组成。

沙燕风筝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你们发现它的花纹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2.了解沙燕风筝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沙燕风筝的身上都有什么图案?你知道这些图案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吗?

教师:古时候人们在沙燕风筝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将风筝放上天空,寓意着放飞梦想,希望能够达成心愿。

三、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好的意愿。

1.出示青花沙燕风筝,说说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今天我还带来了一只青花沙燕风筝,你看它上面有哪些青花纹饰,说一说它的寓意是什么?

2. 迁移孩子已有青花纹饰经验,再次感受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你们还知道哪些青花纹饰有着美好的寓意呢?

3.出示操作材料,引发幼儿讨论。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沙燕风筝,你想用什么样的青花花纹来表达什么美好意愿?(同伴讨论)

4.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同伴

1.将幼儿作品悬挂在空中,幼儿自由欣赏

你们喜欢哪只风筝?说说为什么喜欢?

2.重点介绍作品表达的美好寓意

你的这只风筝上的图案代表什么美好寓意呢?

《风筝》教学设计 篇15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松鼠吗?松鼠长什么样?它最喜欢吃什么东西?(松果)对,小朋友对小松鼠还记忆犹新,不过今天老师要向小朋友们介绍的两位朋友里边除了松鼠以外还有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请看课文。

二、学习生字和课文

1、请小朋友们用铅笔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回答出来。

2、自由读课文,同时用铅笔把文中的生字勾出来,多读几遍读熟为止。

3、同桌交流、帮助,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5、开火车读,分小组读。

6、全班交流:识记生字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如:熟字加偏旁:不──土──坏少──口──吵

比一比:环──坏爪──抓每──莓

7、给生字组词,不对的要及时给予纠正。

8、分4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内容:

⑴小组成员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提出来,其他成员给予帮助。

⑵组内成员分段读课文。

⑶边读边思考:

①课文有几幅插图?分别画了什么?

抽生一一作答。

②松鼠和小熊是怎�

⑸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⑹让生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全班一起解决。

⑺学习了课文以后,小朋友们明白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分段检查朗读情况:

小朋友们,谁能读好第一段,就请站起来读。(以下各段类推)

2、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让生按照书上的提示和自己的想法把小熊和松鼠之间发生的事情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完成课后的“我会读”)

3、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好(复习生字)

二、指导写字

1、观察所要书写的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2、师示范写并讲解:

8个生字,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的类型,写时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

“祝、福”:左边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幸”:下边只有两横,而不是三横“羊”。

3、生描红,后临写,师巡视指导。

三、课后实践

请小朋友们回家去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同时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