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优秀7篇)
时间:2023-06-17 08:07:36
《少年闰土》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真挚的友谊以及“我”对闰土的怀念之情。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少年闰土》课堂教学实录 篇1
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执教者: 陈晓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初读研究 整体感知
师:上节课咱们从闰土的外貌中体会到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绍兴农村孩子,这节课将重点研究闰土的语言和动作,体味他的个性特点。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填空:的少年闰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填,也可自己想,可以填一点,当然更欢迎填几点。
【设计意图】:开放的填空,给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开放的要求,激起了学生兴趣和自信。
师:不忙回答,先同桌交换一下意见,有必要可离开座位,寻找合作伙伴。。
师:请几个同学根据刚才的交流,闰土向我们介绍了几件事?
(雪地捕鸟 捡贝壳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设计意图]板块研读,弹性填空,学生多元解读。既感知了课文整体,又丰富了闰土形象。
师:那么,“我”对哪件事印象特别深刻呢?为什么?
二、研读重点 随机点拨
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写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词句,请大家再一次仔细默读课文,找找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是标点。等一会儿交流时,可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提出问题请大家帮助。(学生默读课文,不时地圈点、评注、查资料;教师巡回,但不作任何指点。)
[设计意图]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自行研究,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师:好!下面咱们来交流你的研究成果或发现的问题。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是说也说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想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句话呢?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如果是敬佩该怎么读?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如果是自叹不如,有该怎么读?
师: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师:师引读,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 ),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
闰土在( )时我正在( ),不知道( )。
闰土在( )时我正在( ),不知道( )。
闰土在( )时我正在( ),不知道( )。
师:正因为这样,所以鲁迅把少年闰土看做是难得的好朋友,对闰土来说不仅仅是敬佩、羡慕,还有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有着和像闰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有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出现了这个美丽而又神奇的画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段。(出示第一自然段)
三、争辩研读 开放课堂
师:那么,在当时社会,如果要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做课文中的“我”?想做闰土的坐在左边(称正方);做“我”的坐右边(称反方);咱们来争论一番,但老师有几个要求:
(1)先在组内讨论,准备充分的理由。
(2)在争辩过程中,当你觉得被对方说服,可改变你的选择,并变动座位。(学生坐两旁,人数相差无几,想做闰土的相对多一些。)
[设计意图]设计专题,引导争辩,将活动引进课堂,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学生心灵自由,凸现个性。
师:好!时间到,下面由双方陈述自己的理由,人家在讲时你一定要专心听,并想反驳对策。
师:大家争论激烈,谁也不肯让谁,老师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投入地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老师建议大家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读了以后你会对他们有更全面的了解,也会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
[设计意图]争辩,是教学的一种新机制。它的引入,开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尽情发挥,在争辩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也较好地培养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展开想象,训练表达
师:闰土为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想和他多相几日,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我和闰土会说些什么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十七自然段。
五、总结升华,课外拓展。
师:课文学到这,闰土这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活泼可爱的少年形象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么作者是从那些方面去写闰土的呢?
师:课文中说“我”和闰土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逢了,那时的闰土又是怎么样的呢?课下,同学们一定要阅读鲁迅的《故乡》啊!下课!
《少年闰土》课堂教学实录 篇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闰土生活经验丰富,能干,健康可爱等个性特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全文,并且了解了"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闰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师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同学们能够体会到闰土健康,可爱。
那么这节课让我们通过学习共同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和"我"的思想感情。
师: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完成填空:( )的少年闰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填,也可以自己想,可以填一点,更欢迎填几点。
生:我填"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
生:我觉得应该填"经验丰富的少年闰土。"(其它答案略)
师:同学们能够体会到闰土健康,机智,勇敢,经验丰富等这么多的特点,真是了不起。
师:上节课,我们从闰土那种典型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外貌中感受到了他的健康,可爱。 让生自由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闰土机智,勇敢,经验丰富这些特点又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呢
读后可以小组讨论。
检查学习情况,生说,师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看跳鱼儿
师:1,下面让我们从这四件事中共同体会生活中那无穷的乐趣。
2, 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用笔画下来再读读。
3,同学们,你们打算按老师给出的方法学还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学。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的学习情况和大家交流交流。让生根据文中的内容来回答,一边回答以便学会书中的内容
师:同学们能够体会得这么深,真不简单,老师想请女同学读第10小节,要读出闰土的经验丰富,请男同学读13小节,要读出闰土的勇敢。
师:一个经验丰富,勇敢的闰土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
师:请大家齐读15小节,边读边想像跳鱼儿跳的样子。
师:从这四件事中,我们不仅品味到闰土的个性特点更感受到闰土那丰富多彩的生活,此时此刻,课文中的"我"有什么感想
生:"我"的感想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默读这段话,看看有没有疑问。建议同学们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同桌一起研究研究。
师:这是四角天空的本意,谁有更深的体会。
师:正因为闰土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间,所以见识广,而"我"住在深宅大院里,生活空间小,所以才孤陋寡闻,对闰土讲的那些事也觉得特别希奇。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段话。
师:课文学到这儿,教师想请同学们再完成一个填空:的"我",可以根据学完课文后的感想填,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少年时代鲁迅的了解填。(答案略)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课文中的"我"和闰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老师想利用剩余的几分钟时间开个小小的辩论会,主题是:在当时社会,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做闰土还是做课文中的"我".
辩论要求:
1,先思考,再准备充分的理由并写出发言提纲。
2,先说观点,再陈述理由,做到语言文明,简炼。
3,别人在陈述理由时,你要认真倾听,想出反驳对策。师:时间到,请做闰土的一方先陈述理由。
师:大家刚才的辩论都很精彩,你们各有各的想法,这也很好,但这个故事发生在旧中国,同学们,当作者三十年后重返故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闰土瓜地刺猹的情景,接着从回忆闰土的外貌以及四件趣事中,把一个健康,可爱,机智勇敢,经验丰富的闰土展现在我们眼前,这篇课文只是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节选的一部分,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好好读读《故乡》这部小说,相信你在读后会对课文中的"我"和闰土以及当时的社会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少年闰土》课堂教学实录 篇3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以下是其说课稿,欢迎借鉴!
《少年闰土》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少年闰土》是一篇重新收录在课本中的文章。从这次重新收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典名篇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叫读者不可抗拒的。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它在本单元中训练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通过对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悟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文章用舒缓、深情的语言,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介绍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特点,逐步回忆,依次叙述,一步一步地刻画了一个经验丰富、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本课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1)采用倒叙的手法:(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
二、说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但由于这篇课文写作的时间在上个世纪初,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这也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老师在讲述本课时,往往不敢放手,生怕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个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认识到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要求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同一个问题,说同一个标准答案,这显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也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教学是得不偿失的。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成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新遵照的准则。
三、说教学目标及其理论依据
本篇课文是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健康可爱、经验丰富的农家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继续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含有图片,重点句段及板书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法和学法及理论根据
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如下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快速阅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总体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事件;接着深入学习有关段落,体味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同时,我积极改变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根据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闰土的喜爱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在第一课时学生已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并学了一至五自然段。因此,我一开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复习与回顾课文内容中导入新课。我一边出示课件一边听我的配乐介绍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我这样处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从而加深了对闰土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重研读,创教学新路,
教学伊始,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的少年闰士,开放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如何能够让学生既学得有兴趣,他们的讨论又能做到有的放矢呢?我设计的课件是开放而又灵活的,学生说到那就出示那。教师既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也能及时调整他们学习的方向,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后通过交流,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教学内容,少年闰土的形象就在他们的脑海中凸现出来。我在对重点词句的研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特点,寻找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地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真正当做了课堂上的主人。
(这一部分结合教案、幻灯片来讲内容为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评价代讲,以画代讲,以读代讲,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捕鸟”这一部分时,我用课件演示,同学评价老师的课件做得好坏,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看书。从书中寻找好坏的理由,这样,学生就必须要认真读书,缜密思考,他才能知道并讲得出好坏,这样不仅避免了单调的讲解,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在教学“刺猹这一部分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去给读书的同学挑刺,“他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读得好或者“他哪里读得不好,为什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这个挑刺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帮助别人理解了文章,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教学“海边拾贝”时,(出示许多漂亮的贝壳课件)我采用欣赏、谈感受来体会闰土的知识丰富,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在教学“看跳鱼儿”让学生用多媒体展示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研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拨亮学生思维过程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能探讨出一些问题。但也有他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在关键处一点,带他们探究,这样课堂就不流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对字、词、句、段的学习也落到了实处。学习了四件稀奇事后,学生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
在教学突破难点时,对“啊,闰土的心早有无究无尽的稀奇的。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句话的理解,需要点拨,在教学这种难点句子时,我在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1、无穷无尽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谁?3、高培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带着赞美、钦佩、向往的感情反复读中心句,读中悟情,强化重点训练,营造情感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课将尽而情真浓”的境界。
(四)争辩研读,开放创新
此环节,我以“在当时社会,如果让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文中的‘我’”为话题,让学生分正反方来辩论。这样把辩论活动引入课堂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争辩、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同时争辩是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同时,学生在争辩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当时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课后拓展
我建议孩子们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原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中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达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六)说板书
看瓜刺猹 健康可爱
雪地捕鸟 经验丰富
海边拾贝 机智勇敢
看跳鱼儿 聪明能干
简洁而明了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展现了写人记事一类文章的特点,充分的凸现人物形象。
六、总结
总之,我在体现新课标精神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积极的、努力的尝试。当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开放性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让全体学生都能各有所获,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在语文积累,有感情朗读指导,教学环节过渡等方面也还需要改进。为了让学生得到发展,我愿努力探索。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 篇4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六年级17课)2、3、4自然段──初识闰土。
【教学实录】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和闰土向“我”讲述的几件新鲜事。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我”与闰土第一次相见的情景及他留给我的印象,请大家仔细读2、3、4自然段,想象当时的情景,勾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
生: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关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师:仔细品读,说一说你从这个句中,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少年闰土形象?少年闰土课文简说
生1:我体会到少年闰土很健康,我是从“紫色的圆脸”看出的,“紫色”说明少年闰土的皮肤黝黑,晒了很多太阳,像人们说的:黑是黑,健康色。
师生都笑了。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并联系生活去体会,非常好!
生2:我还体会到闰土很勤劳,因为闰土“紫色的圆脸”是帮父母干活晒出来的,我从课文中知道他要帮父母看瓜和管理祭器。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很棒!
生3:我觉得少年闰土很惹人喜爱,他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见人很怕羞,只不怕我。
师:是呀,从他的面容、穿着和神态当中,一个勤劳、健康、害羞的少年闰土是多么惹人喜爱呀!自己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
抽生读,评议。齐读:边读边想象,表达喜爱之情。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我”和闰土。
师:请看图,这两个人谁是少年闰土?这什么你一下子就认出了“他”是少年闰土呢?
生:因为作者的描述中,我知道闰土的特点: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文中的“我”比较,我一下子就认出了闰土。《少年闰土》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师:对,由于作者抓住了闰土的外貌特点,才使我一下子就认出了闰土,我们在写人的外貌时也要抓住特点去写,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也来用几句话,抓住人物外貌特点,写一写我们当中的一员,不写出名字,请大家猜一猜:他是谁,大家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就说明你的特点抓得好。
生齐声叫好,立即开始观察、思考、写话。几分钟后,师抽生读,其余认真听,仔细猜,并说明理由,还有何补充。
生1:她,个子不高,却体重超标,是我们班最“肥”的一个人,扎了一个马尾辫,小眼睛,大嘴巴,鼻子里老爱钻出两条“龙”。
师:猜出是谁了吗?
生齐答:温秦。
师:你是怎么狂出来的?
生:因为温秦是我们班最“肥”的一个人,上次体育课称体重,就她一个人体重超标,而且她鼻子里老爱钻出两条“龙”。
全班大笑,该生有些难为情。
师:温秦,你觉得她抓住你的特点了吗?(温秦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对,看来王宇帆是抓住了温秦的外貌特点,让我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但有一个字老师建议改一改,把“肥”改为“胖”,我们用词要注意感情色彩,对待同学要注意礼貌。
师:仔细观察温秦,看看她在衣着,神态上还有什么特点?
生2:温秦特喜欢穿这套黑色运动服,看起来就不太胖。
生3:温秦生起气来,一双小眼睛瞪得大大的,很吓人。
……
师:好,刚才大家七嘴八舌地补充,有些杂乱,现在谁能按一定顺序,把温秦的外貌说一说。
……
师:是呀,生活中注意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就能深刻地留在我们脑海中,让我们再看着图,朗诵这个句子“他紫色的圆脸……”
师:对于初识闰土这部分,还有什么不明白之处,请大胆问?
生:“他和我仿佛年纪”什么叫仿佛年纪?
生:仿佛年纪就是说:“我”和闰土的年纪差不多。
师:对,还有问题吗?
生:老师,我不明白第二段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来写我的家景呢?
师:提得好!请大家思考,讨论。
生1:第二段其实是交待了“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的起因,应该写清楚。
生2:第二段也交待了事情发生的时间、背景,应该介绍。
师:对,记叙一件事情,应该写清楚时间、地点及起因、经过、结果,这样叙事才清楚。
感情朗读课文2、3、4自然段。
课后作业:选做任意一项:课外收集或写一段人物外貌描写的句段;以第一次见到他(她)为题进行小练笔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 篇5
一、课前对话,反馈检查,扫清障碍。
师: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教学艺术精湛的田老师,这节课我们要去学习鲁迅笔下的——
生:齐读:《少年闰土》。
师: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1921年。语言习惯与现在不同,你能联系上下文把下列这些词换成现在常用的词语吗?
其间 便是 允许 仿佛 好容易 年末 熟识 无端地 素不知道 如许 先前
生:默读课文,寻找词语并进行替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一说所替换的词语,教师出示最佳答案。
二、速读文本,捕捉信息,定位阅读。
师:(课件出示)文中重要人物是“我”和闰土,闰土的身份是( )的儿子,“我”是( )的儿子。 [地主 穷人]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我” 少爷 闰土 忙月的儿子)并解释 “忙月”。
师:闰土和“我”在一起,文章写了四件事,“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 )和( ),你最敬佩的是闰土会( ) 。[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生: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鸟这两件事。
师:你能说一说理由吗?
生1:因为看瓜刺猹写得很生动,并且在文中出现过两次。
生2:因为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鸟写得比较具体。
师:那这两件事,相比之下,“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一件?为什么?
生1:我认为“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看瓜刺猹。因为文章一开头就写看瓜刺猹,并且在文中出现过两次。
生2:我也同意观点,但我要补充一点:作者过了三十年之后,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看瓜刺猹。
师:说的真不错,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闰土是怎样看瓜刺猹的。
三、研读文本,走进人物,“零”距离接触。
师:(课件出示)闰土看瓜刺猹的插图,“看着这副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拿着一柄*子,在准备刺着什么。
师:哦,你看见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小男孩呢?你能再说一说吗?
生1:他头上扎着小辫子,脖上带着银项圈,身穿红色小肚兜,手拿一柄钢*,神情严肃,好像正准备刺着什么。
师:对呀,他准备刺什么?你发现了吗?
生2:老师,他要刺的是猹!
师:对了,这就是猹,看清楚它的模样了吗?(指着图中的猹)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3:老师,我看到了一轮圆月,和一片西瓜地。
师:你能把这景色说得再美一点吗?怎么样的圆月,怎么样的西瓜地?
生3:我看到了一轮皎洁的圆月,和一片一望无垠的碧绿的西瓜地。
师:说得真好,你能试着用一句连贯的话,把这两样美景连在一起说吗?
生3:(点头)我看到了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空中,下面是一片一望无垠的碧绿的西瓜地。
师:不错,这样的话说起来,就让听得人感觉舒服多。那么其他的同学,你从这画中还发现了些什么信息?
生4:老师,我知道了这个男孩是在晚上的时候刺猹的。因为有月亮。
师:对呀,这么显而易见的信息,你们这么没发现呢?
生5:我发现闰土看瓜刺猹时非常的勇敢。
生6:我发现闰土看瓜刺猹时非常小心。
师:蹑手蹑脚的,对吗?
生点头。
师:其实,同学们看到的这图中的小男孩,就是鲁迅笔下的闰土,我们一起回到课文,看看鲁迅是这么写这副画面的。
师:课件出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
生:作者先写天空的景色,再写地面的景色,最后写闰土看瓜刺猹。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个情境给读出来?试一试。
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师随机指导。
生1读
师: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2:×同学读出了夜间景色的优美,但没有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境读出来。
师:那你来读一读。
生2读
师:你们发现他们朗读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生:他们语速不同,×同学的第2、3句读得稍快一些。
师:为了使大家能朗读的更好,我设计了一道选择题。课件填空:朗读这一小节时,应采用( )的语气读。[稀奇、激动、伤感] 语速前一句以( )为宜,后两句以( )为宜。[稍快、 中速 、 稍慢]
学生反馈:用稀奇的语气读,语速前一句以稍慢为宜,后两句以稍快为宜。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学生读得很不错。
师:谁来挑战她?
挑战的学生读。
师:的确很不错。为了同学们读得更好,老师选了一段音乐作伴奏。
学生配乐齐读。
师过渡:文本中有没有直接写闰土外貌的?找一找。生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读。
媒体出示: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指名读,师相机板书。(喜爱 外貌)
师:你觉得该怎么读?
生:我觉得应读出闰土的可爱。
生读
师:既然是可爱的闰土,你干吗板着脸呢?
生微笑读。
4、媒体出示:闰土的穿着打扮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你最感兴趣是他的( )
[小毡帽 银项圈 小肚兜]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他的小肚兜,因为这使闰土显得很活泼很可爱。
生:我感兴趣的是他的小毡帽,因为我从没见过,不知道这毡帽是什么样的。
师:简单介绍绍兴的三大特产。
生:老师,他为什么要带银项圈?
师:这个问题……书上好像有答案哦,谁知道?来帮个忙!
生: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
师:光拿着课本读,这多没意思。你能通过课本上的话,再加上你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生:也许是闰土小时候体弱多病,而他们家就他一个孩子,所以他爸爸妈妈特别疼他,怕养不大他,所以就买了个银项圈,把他套住,这样,他就不会再多灾多难,老是生病了。
师:嗯,是这样的。这种做法说起来有点迷信,但在那个年代,这样做多多少少能给人一点安慰,一点保障。
5、联系平时的积累,猜想文中的”我”(地主家的少爷)的外貌。
(提示:从身材、穿戴、脸色等着手。)
生1:“我”当时长的白白胖胖的,头戴一顶西瓜帽,身上穿着丝绸做的马褂子,脚上穿着漂亮的鞋子。
生2:“我”把双手放在腰上,昂着头,挺着胸,说:“你就是闰土啊!”当时,“我”穿着华丽的小褂子,头戴西瓜帽,胖胖的身材,红润的脸蛋。
生3:一个白白的圆脸,胖乎乎的,头上戴着西瓜帽,领上戴着一串珍珠项链,穿着黑马褂,还穿着红皮靴,显得十分健壮、帅气。
生4:矮墩墩的身材,圆圆的脸蛋,头上戴着一顶牛皮西瓜帽,颈上戴着金项链,穿着一身华贵的小马褂。
生5:红润、嫩滑的小脸蛋,头戴一顶西瓜帽,身上挂着一个护身符,矮墩墩的个子,穿着华丽的衣褂,背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可爱极了。
四、课外链接,走出文本,注重积累。
小说《故乡》节选----中年闰土的形象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附:学生星级课外阅读摘记卡
课外读物名称
阅读时间
项 目
摘 记 内 容
星 级
发现并积累的好词
☆
发现并积累的好句
☆☆
发现优美的片断
☆☆☆
会背诵优美的片断
☆☆☆☆
会仿写优美的片断
☆☆☆☆☆
《少年闰土》课堂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师:好了,同学们咱们又见面了,俗话说得好呀,一回生,二回熟,我们就应该算是――
生:朋友
师:那我这个大朋友就跟大家打打招呼吧!六六班的四十位小朋友,你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不对,怎么叫老师好呢 我再来一遍,六六班的四十位小朋友,你们好!
生:朋友好!
师:唉,这回就对了!知道我来自哪里吗
生:江西,
师:想知道江西南昌话打招呼怎么说吗
生:想。
师:你好!(用江西方音说)
生:你好!(模仿江西口音)
师:还像模像样,既然来到了太原,那太原话说你好怎么说呢
生:你好!
师:这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吗 你们尝试过吗
生:没有。
师:说明你们老师非常重视普通话的教育。昨天短短十五分钟的交流,同学对我这个大朋友有什么样的了解
生:我觉得从熊老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中,我看到了熊老师的智慧!我觉得他这节课一定能讲得很好,他这节课是最棒的!
师:谢谢你!你能抓住熊老师的神态一下了解我这个朋友的一个方面。还有吗
生:我觉得熊老师虽然没有绅士般的动作,但是他的动作很大方,如果再夸张一点就能当喜剧演员了。
师:唉哟,真好!你能从一个动作了解我这个朋友,还有吗
生:熊老师,我觉得您的言谈举止很儒雅,很有书香门弟的气息,尤其是您那双大眼睛在双眼皮的衬托下,显得既斯文又顽皮!我想我们会成为好朋友!
师:是呀,我一定会交你这个睿智的朋友。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夸熊老师,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还有谁想说说我这个大朋友
生:第一次看见您我觉得您很文静,如果你的眼睛再加上一副眼镜,那就更文质彬彬了。
师: 这样吧,我们说话轻一点,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熊老师以前可是戴眼镜的。好的,经过短短几分钟的聊天,我们像朋友一样。今天,我们就敞开自己的心扉,像好朋友似的聊天。 我看谁最自然。刚才,你们从熊老师的外貌,动作,神态甚至是语言对我这个大朋友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通过这节课,你们会对熊教师有更深的了解。
今天这节课,我还带来了一位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
生:想。
(出示配乐画面,教师画外音)
师: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他非常勇敢。
生:我觉得他非常机智。
师: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闰土。
师:一起来和他打打招呼吧。(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昨天,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生:课文先写了看瓜刺猹的闰土。
师:也就是回忆。接着写了什么
生:接着写了作者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
师:那就是我和闰土的第一次见面。就叫初次相识。然后又写了什么
生:然后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这几件事。
师:也就是写了我和闰土相处的过程。最后又写了什么
生:离别
师:课文正是按这四个部分写的。你觉得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写看瓜刺猹的那一部分。
师: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里体现出闰土很勇敢。
师:女孩子也喜欢男孩子干的这种游戏呀!还有不同的吗
生:我最喜欢雪地捕鸟。
师:其他同学呢 你们的感受和他们一样吗
生:我很喜欢看跳鱼的事。因为我只知道鱼在水里面游来游去,却不知道鱼还会跳。我觉得这件事非常的希奇,我非常感兴趣。
师:因为奇怪,所以喜欢。还有没有
生:我喜欢拾贝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可以看出他见识多广和生活的丰富。
师:要是你和他去捡贝壳,你会干嘛呢
生:我觉得应该去多看一些漂亮的贝壳。
师:好的,这么几件事,同学们都觉得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玩。这四个部分当中,哪个部分在文章中写得是最详细的
生:相处。
师:我们先来学这一部分。朋友之间呀,总有说不完的话,同学们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看你们从闰土的对话当中读出哪些有意思的事。给你们三分钟时间。
师:你们读出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生:我先读出了雪地捕鸟这件事。
师:你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这不能,需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师:觉得怎么样 我还要鼓励一下这个女孩,五个生字她都读准确了。但是每读完一句话都一个尾音扬上去了,没关系,等会儿通过我们的学习,一定会读得更好。
生:我读出了海边拾贝这件事。现在太冷,你们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师:这是海边拾贝的,还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好,那个男同学。
生: 我看见的是管西瓜的事。"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轻轻地走去……"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它不咬人吗 有胡*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没一般的滑……"
师:很不错,这一段很不容易找出来。我还要表扬这个同学,有一个字呀,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总是会读错,他读对了,知道是哪个字吗 "倒向你――".
生:奔来了。
师:原来咱们学过一个词叫――嫦娥奔月。对朝一个方向跑过去就念bèn,再读一下。
生:奔
师:还有吗
生:我要读的是看跳鱼。我们沙地里……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读课文 把有意思的事找得都非常准确!这些有意思的事你们经历过吗,听过吗。像这样没有经历过的,没有听过的事就叫做――
生:希奇事。
师:这些希奇事,如果要你和闰土去干的话,你最想做什么事
生:刺猹的事。
生:我想跟闰土去看跳鱼。
师:为什么
生:我觉得平时看到的鱼是没有脚的,可是闰土看跳鱼的这件事非常的好玩,希奇,所以我想去看。
师:没事,等会儿满足你的好奇心。还有想去干什么的
生:我想去海边拾贝,因为海边的贝壳特别多,我想捡几个回去做纪念。
师:哟,没想到男孩子也爱美呢。
生:我喜欢捕鸟这件事,因为捕鸟要有经验,有技巧,我想跟他学。
师:好,等会儿,我们会成功的。好,你们都说了最想跟闰土去干哪些事,你们知道我最想跟闰土去干什么事吗
生:我觉得你最想和闰土去看瓜刺猹。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你是男孩子,男孩子都喜欢干惊险刺激的事情。
师:我可称不上是男孩子,就称我男子汉好不好 咱们两个男子汉真是心心相映,猜得真正确。你瞧,我把看瓜刺猹的对话都已经把在了大屏幕上,在课文中过读过画,写上批注,好吗 开始吧。
(学生自读课文后交流)
师:看瓜刺猹的对话中哪里最有意思呀
生:我是从这里感觉到的。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读完这句话,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想,到了那里就可以大饱一顿了。
师:随便吃瓜非常少见,非常希奇是吗 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把这种希奇的感觉读出来。
生:走路的人
师:这样吧,我是少爷,你就是闰土,你回答我的问题。管贼吗
生:不是,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
师:好,还有谁读出哪里非常有意思
生:我觉得得看瓜刺猹这部分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猹是什么动物,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像刺猬 有点像老鼠,我也不知道,可是我在想,这种动物偷瓜的样子一定很好玩。一定特别逗人。
师:猹是什么东西我真的不知道,鲁迅先生说,猹是他生造出来的。听你一讲,还真有意思。还有没有
生:我从闰土具体捕猹很有意思。我读到后面这一部分觉得猹好像和闰土玩捉迷藏一样。
师:你们有这种感受吗。那咱们就一块来体会体会她刚才说的这个捉迷藏的感觉。同学们,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你们看哪,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好似一幅画一样,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师:多美的月夜呀,你们再看,又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一个英勇的少年手拿一柄钢*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师:还看见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沙地上铺满了碧绿的
师:这么美的月夜,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一个少年正在刺猹,猹来了,他怎么办
生:项带银圈,手握钢*,尽力地刺去。
师:你时时还不忘闰土的外貌呢。尽力刺过去以后,猹呢
生:猹很伶俐,从胯下窜了。
师:同学们看到了有意思的情景是多么得有意思呀!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体会一下那份有意思的有意思。
生:我们去管西瓜去,
师:好奇呀!
生:管贼吗
师:十分好奇!
生:管贼吗 我这里响了。
师:如果声音这么大,猹可得给吓跑了呀!猹是特别警觉的动物。"月亮地下――"
生: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它不咬人吗
师:担心哪,孩子――
生:它不咬人吗
师:非常担心――
生:它不咬人吗 我
师:快刺啊,快刺啊
生:它却转了身…….
师:它向你怎么来
生:奔
师:这个奔,说明它非常的――
生:快。
师:对呀,我们再来一下。
生: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师:闰土和我这两个好朋友,在说看瓜刺猹的时候又是怎么说的呢 我们把两个小伙伴请到现场。你们看谁是闰土。
生:我觉得那个戴黑帽子的是闰土,戴红帽子的是作者。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那个闰土一直在那儿指划,在文中也是这样说的。
师:闰土是怎么样的说 作者又是怎么样的听呢
生:闰土滔滔不绝又有滋有味地说,而作者鲁迅先生是津津有味,津津乐道地听。
师:这里我要说一下,这里的我呢,还不能说是作者,他有鲁迅的影子,但是,我们还把他看成我。还有吗
生:我认为闰土是滔滔不绝地说,而我是坐在一旁,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地听。
师:哟,你这个身临其境用得特别的好,但是把它放在后边是不是更好呢 我听得入迷了,仿佛――
生:仿佛身临其境。
师:对了,这样说话才是正确的。
生:我觉得闰土是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说。我是全神贯注地听。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
生:我从他讲看瓜刺猹,雪地捕鸟,看跳鱼,海边拾贝这四件事看出来的。
师:看了图吗。图上他是怎么样
生:他是比划着,然后给作者讲的。
师:有动作有表情,你们就这样练一练,把看瓜刺猹的对话练好。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深蓝的天空,一轮金黄的圆月,和那勇敢的少年。同桌开始练吧。
师:我看你们刚才真的像闰土那样绘声绘色地说,有的同学也像我一样聚精会神地听。请你推荐一位同学读。
生:我推荐张子奇。
师:你是作闰土还是做少爷
生:我想做少爷。
师:我看你这身形模样还真像个少爷,那你的同桌就是闰土。还别说,还是一个女闰土呢!
可以看着屏幕。闰土绘声绘色地开始说了――
(学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好,还真像模像样,咱们就像他们那样,也来练练这段对话。
(学生分组分角色对话)
师:多么迷人的月夜呀,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飞到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
(配乐,学生读。)
师: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那我们还等什么,一起去分享闰土讲的那些希奇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我们先去捕鸟,我们沙地上――读
生:我们沙地上
师:我们再到海边去捡贝壳,我们日里――读
生:我们日里
师:我们再在潮讯来的时候看跳鱼去,我们沙地里――读
生:我们沙地里
师:孩子们,从这些事里,你又看见了一个什么样的闰土呢,雪地捕鸟让你觉得――
生:非常有趣。
师:海边拾贝,看跳鱼让你觉得――
生:我觉得闰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师:看瓜刺猹让你觉得――
生:我觉得闰土是勇敢机智的。
师:多么精彩传神的对话呀,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的形象再现在我们面前。真是呼之欲出呀!我听了闰土的这些话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同学们一起看看第十六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作者闰土的喜爱,以及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印在了作者的心里。
生:我读出了作者对闰土充满了羡慕,他觉得他往常的朋友都像他一样,只看到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并不像闰土那样生活那么丰富多彩。
师:你们读出了这么多的感受,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一起看哪,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干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又在什么地方干些什么呢 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
生:我正坐在暖暖的火炉旁背着一首首古诗。
师:当闰土在海边拾贝的时候――
生:我正在墙角捉蟋蟀呢。
师:当闰土在看瓜刺猹的时候,我――
生:我在书桌旁认真地读书。
师:当闰土去看跳鱼的时候,我――
生:我正在看树上高高的鸟儿飞着。
师:难道一个少爷还不如一个农村的少年吗
生:我觉得作者就像井底的青蛙一样,仰望着天空,没有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生:我觉得文中的"我"确实是饱读诗书,而且深深感受书中的精华,但是我的生活是狭窄的,单调的。而没有闰土那么丰富,作者是想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
师:孩子,你读懂了我的心,也读懂了作者的心哪。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四角的天空一段
师:闰土这个新朋友心中有着――
生: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事。
师: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的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久久挥之不去。(音乐起)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生读
师:了不起,就让这位不凡的朋友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下课。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回忆
相识 无穷无尽的希奇事
相处
分别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 篇7
之二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 翁善庆
《少年闰土》是小学高年级的一篇传统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少年闰土知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闰土的“知识丰富”。教学过程 概述如下:
一、初读课文,认识特点
二、直入重点,理解“知识丰富”
(一)找“事情”,理解“知识丰富”之一--知道得“多”
1.师述: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闰土勇敢机警、知识丰富、聪明能干,那你喜欢闰土特点的哪一个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丰富”。)
2、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找出6-16自然段)
3.快速读这一部分,思考:这里闰土说了哪些事?文中哪一句话直接点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4.“无穷无尽”是什么意思?它说明了什么?(多;闰土知道的事情多,说明他“知识丰富”。)
5.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闰土知道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从这个“多”可以看出闰土的“知识丰富”。这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方面。
(二)品词句,理解“知识丰富”之二--知道得“详细”
1.再仔细读这一段,想一想,这四件事当中,哪几件事写得特别详细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举例说说。
2.讨论汇报。
“雪地捕鸟”。闰土十分熟悉捕鸟的过程,还用了非常贴切的动词,如:扫出支起撒下一拉……
“看瓜刺猹”。绘声绘色描述:啦啦地响油一般的滑……
3.刚才我们重点讨论了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这两件事,从闰土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闰土对海边的农村生活是知道得多么详细啊!这对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你又悟出了什么?
(闰土知道的事情不但多,而且对每件事知道得十分详细,这“详细”是他知识丰富的第二个方面。)
(三)体会“三个不知道”,理解“知识丰富”之三--以“少”衬“多”
1.快速读这一段话,想一想这四件事,课文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我和闰土的对话)
2.请大家找一找“我”和闰土的对话句子,并用画出来。自由地轻声读读,读后交流。
3.因为闰土亲身经历了这些事,知道得十分详细,所以说得绘声绘色,我们大家也来绘声绘色的读一读闰土的话。(运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
4.这一段除了写我们刚才读的“我”和闰土的对话以外,还写了什么?
(让学生找出“我”三个“不知道”的自然段)
5.请大家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反映了“我”的什么特点?(见识很少)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我”并不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的。)
6.再仔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画出有关的词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我并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素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所不知道”的是什么?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无端、如许、先前、单知道、往常的朋友”等词语,重点理解句子:“……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7.师述:刚才我们讨论了这三个自然段,从三个“不知道”了解了“我”和闰土相比,感到见识少。那么大家再想一想,这三个自然段写“我”的见识少,这与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又有什么作用呢?(加强对比,以“我”的“少”突出闰土的“知识丰富”。这是表现闰土“知识丰富”的第三个方面。)
8.小结并引入下课时。
评析
本课时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一点,重其所重,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分析讲解;2.在理解“知识丰富”时,从知道得“多”到知道得“详细”,再体会“三个不知道”,从内容到写法,由易到难,剥笋式地层层展开,并有机地结合重点词句的品味,学生学得扎实;3.通过学生反复的读、仔细的找,认真的思,热烈的议,教师穿针引线,只作适当点拨,使课堂结构动静交替,张弛有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