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计算机教案优秀6篇正文

计算机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24-06-16 11:35:46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计算机教案优秀6篇,欢迎借鉴。

计算机教案 篇1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建议1课时。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1)在讲授计算机硬件时建议采用直观教学法,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让学生体验到计算机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通过观看录像片(介绍计算机基本组成)让学生体验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机教室中实际地拆装计算机,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如果学校条件许可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切断电源的条件下),由学生拆装计算机,亲身体验,了解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 值得提请老师注意的是,学生分小组拆装计算机后,必须经计算机教师检查合格,各接插件均符合要求后才可以通电开机。 在说明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时,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箱、键盘和显示器组成;二是从逻辑组成来看,即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在教学过程中要讲述清楚。 (4)讲授计算机软件时,我们可以结合通过计算机处理相关工作的实例,直观地进行教学。 (5)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如果计算机仅有硬件,没有软件是没有办法进行工作的;计算机再怎么聪明,没有人编写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它也没有办法进行处理。

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现代的计算机面对用户的不再是简单的、由电子线路组成的机器,而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1.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主要有主机箱、键盘和显示器;从逻辑功能上看,可以分为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部分,一般地又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判断一台计算机的性能主要看两个指标,第一是CPU的型号与主频,第二是总线类型。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的类型和品种很多,从类型上来说,它们都是以CPU来分类的,CPU芯片在主板上是可以插拔的。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

(1)CPU

CPU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英文缩写,它是计算机的运算控制中心,是计算机中集成度最高、最贵重的一块芯片。它是由几千~几千万个晶体管组成的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计算机所有数据的加工处理都是在CPU中完成的。CPU还负责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2)存储器

①内部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简称为内存,计算机要执行的程序、要处理的信息和数据,都必须先存入内存,才能由CPU取出进行处理。

内存一般可以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

ROM中存储的数据只能读出,而用一般的方法不能写入。它的最大优点是它保存的数据在断电后不会丢失,因此用来保存计算机经常使用且固定不变的程序和数据。ROM中保存的最重要的程序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这是一个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管理的程序。

RAM中存储的数据可以随时取出来(称为读出),也可以随时存入新数据(称为写入)或对原来的数据进行修改。RAM的缺点是断电以后所存储的所有数据都将丢失。

充当内存的集成电路芯片是做在一小条印刷电路板上的,称为内存条。内存条可以很方便地插在主板上,其容量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在选择内存条时,要考虑容量稍大一些的,但不要插满槽口,为今后的升级及内存的扩充留有余地。

计算机教案 篇2

课题:认识小鼠标

一、单元介绍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Intel项目教案。主要是介绍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主要是计算机的简单介绍;接着教材在“可爱的鼠标”一课中向学生介绍了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然后“鼠标陪我玩一玩”用两个小游戏让学生熟练鼠标的操作。最后用“计算器帮你忙”一课让学生初步体验计算机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学会使用小键盘。本单元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课的第一个单元,教材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方法:鼠标。在此基础上,小游戏和小键盘的使用既让学生熟练了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又能使学生对计算机在生活、娱乐、学习上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它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的组成、特点及应用。知道鼠标的基本知识、鼠标的来源、鼠标的发展、鼠标的种类及使用操作。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具、实物或示范性实验与操作,利用多媒体网络。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通过游戏教学法,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它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的组成、特点及应用,教案《Intel项目教案》。知道鼠标的基本知识、鼠标的来源、鼠标的发展、鼠标的种类及使用操作。

五、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1.使用教师演示文稿,将本次探索的主题告诉同学,并向学生提出问题:知道鼠标的起源和发展吗?知道鼠标有那些类型吗?鼠标有那些操作方法?

2、同学们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指南与单元计划的实施时间表,自行形成小组,确定方案与时间表,分工协作。让学生利用图书、上网等一切信息收集的方式查找资料。

第二阶段:

1、学生上网找寻有关鼠标的图片和相关知识介绍。为多媒体演示文稿准备素材。由组长组织队员进行鼠标信息交流,选取最合适的信息,队员一起制作自己的演示文稿“和电脑交朋友—鼠标之旅”学生演示文稿。准备在主题会上演示。并根据教师提供的演示文稿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与互评。

2、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的鼠标知识,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3、根据表格学生进行表格内容的填写,写下自己的收获。

第三阶段:

1.小队长组织队员进行有关知识信息的交流,选取最好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准备在集体交流会上演示。

2.“我是鼠标的小知音”交流会:学生通过交流了解更多鼠标知识。

第四阶段:根据本组和俎间交流的成果,展示学习结果。出示自己的表格完成情况。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班级专题网页“和电脑交朋友—鼠标之旅”学生网站,并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站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与互评。

第五阶段:

1、每组成员选出“电脑小能手”。

2、以老师的身份,讲解有关鼠标的知识。3、全班选出“电脑高手”。

计算机教案 篇3

一、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1、计算机的五大部件 2、计算机系统 三、讲授新课

(一)进位计数制的基本概念

1.进位计数制(计数制)

将数字符号按序排列成数位,并遵照某种低位到高位的进位方式计数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2.十进制

十进制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计数制,规则是“逢十进一”

基数:每个数位所能使用的符号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10的计数制称为进进制。 位权:每个数位上1代表的确定数值称为位权。十进制中数字1在个位上表示1(100),在十位上表示10(101),在百位上则表示100(102) 一个十进制数表示:

如:1234可展开为:1*103+2*102+3*101+4*100

254.87可展开为:2*102+5*101+4*100+8*10-1+7*10-2 3.二进制

基数为2的计数制就称为二进制 基数:2 位权:2n

(二)数制间的转换 1.二进制的优点 技术实现简单 简化运算规则 适合逻辑运算 易于进行转换 2.各种进制的后缀

B:二进制 D:十进制 H:十六进制 O:八进制 3.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对应的十进制数

1101B=1*23+1*22+0*21+1*20=8+4+1=13D1011.01B=1*23+1*21+1*20+1*2-2=8+2+1+0.25=11.25D 4.将十进制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 例:将11D转换为二进制

11/2=5余1最低位 5/2=2 余1 2/2=1 余0

1/2=0 余1最高位 11D=1011B

对整数部分用“除2取余”法,即将整数部分反复用2除,直到商为0,再将余数依次排列,先得出的在低位,后得出的在高位。

例:求0.625的二进制数

0.625*2=1.25 取整1 最高位 0.25*2=0.5取整0

0.5*2=1.0 取整1 最低位 小数为0,转换结束

先取整数在高位排列,则0.625D=0.101B例:将58.5D转换为二进制数①先求整数部分:“除2取余” 58/2=29 余0 最低位 29/2=14 余1 14/2=7 余0 7/2=3余1 3/2=1余1

计算机教案 篇4

一、学情分析

随着电脑的普及,同学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对于计算机这个好帮手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计算机管理和操作系统,学习相关内容很有必要。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知道控制面板的作用、更换桌面的背景、会安装和管理软件、会安装打印机、会使用资源管理器、会组织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本节的内容是第1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第四节理论和实践课,对学生认知计算机有重大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知道控制面板的作用、更换桌面的背景、会安装和管理软件、会安装打印机、会使用资源管理器、会组织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难点:控制面板的作用

3、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复习以下内容

(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2)控制面板的作用;

(3)更换桌面的背景;

(4)会安装、管理软件

(5)会安装打印机

(6)会使用资源管理器

(7)会组织管理文件、文件夹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视频资料学习,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等学习活动,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知道控制面板的作用、更换桌面的背景、会安装和管理软件、会安装打印机、会使用资源管理器、会组织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提升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的能力。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主要运用讲演练、任务驱动为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强调实践中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在学习中收获新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通过视频资料引入教学目标

学生直观的感受

引起学生的注意

跟我学环节:

一、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通过视频资料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1、管理计算机中软件和硬件资源

2、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计算机的方便环境

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的管理主要包括:

处理器管理

存储管理

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学习相关知识

复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windows的管理

通过视频资料介绍windows的管理:

控制面板的作用

更换桌面的背景

会安装、管理软件

会安装打印机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理解相关内容

复习windows的管理

三、Windows的文件管理

通过视频资料介绍Windows的文件管理

1、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2、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管理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理解相关内容

复习Windows的文件管理

任务

教师布置本小节的课堂小测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

反馈本节知识掌握情况

答疑

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就本小节内容提问

答疑解惑

小节

教师总结本节结识点

学生回顾本小节学习内容

归纳总结

六、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危害。

2.掌握预防和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性,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提问的形式。

教具

多媒体教学软件、自制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信息交流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计算机应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所以计算机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安全涉及国家、社会道德和公民个人安全的方方面面。

二、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危害。

2.掌握预防和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三、布置任务

学生查看课本相关内容,解决下面的5个问题。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4.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5.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四、教师提问,找学生说出答案,然后教师用幻灯片显示答案,并加以讲解和补充

问题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或指令集合。这种程序能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自我复制传播和扩散,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和破坏。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传染和潜伏等特点,所以人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软盘、光盘和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系统上的广泛传播,会造成大范围的灾害,其危害性更严重。

问题2:计算机病毒具有的特点

① 隐蔽性病毒程序一般隐藏在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中,不易被发现。

② 传染性 传染性是衡量一种程序是否为病毒的首要条件。病毒程序一旦进入计算机,通过修改别的程序,把自身的程序拷贝进去,从而达到扩散的`目的,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③ 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能力,它能够潜伏在正常的程序之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被激活,开始破坏活动,叫做病毒发作。

④ 可激发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具有激发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是某个时间、日期、特定的用户标识、特定文件的出现和使用、某个文件被使用的次数或某种特定的操作等。

⑤ 破坏性 破坏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最终目的,通过病毒程序的运行,实现破坏行为。

问题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计算机病毒有很大的危害性。世界各国每年为防治计算机病毒投入和耗费了巨额的资金。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删除或修改磁盘上的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使之无法正常工作。

② 修改目录或文件分配表扇区,使之无法找到文件。

③ 对磁盘进行格式化,使之丢失全部信息。

④ 病毒反复传染,占用计算机存储空间,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效率。破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使计算机不能工作。

问题4:计算机病毒的表现

计算机感染病毒以后有一定的表现形式,知道了病毒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毒、消除病毒。

计算机教案 篇6

一、教学目的:

1。了解Word中的艺术字。学习Word中的特殊技巧。

2。学习使用艺术字的方法。了解艺术字的多样性。

3。学习对插入的艺术字进行编辑、修改。

4。通过学习艺术字的一种使用方法,练习其它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5。提高学生对软件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了解Word中的艺术字。

2。学习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3。学习对插入的艺术字进行编辑、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用艺术字

难点:艺术字的编辑与修改

四、教具准备

教师用计算机、学生用计算机、学生自己输入的文件“落花生”

五、教学过程

1导言与复习

A、 复习:如何设置页面与页边距?

B、 导语:我们可以在Word文档中插入艺术字来作为大标题。艺术字不同于普通的文字,它具有很多特殊的效果。例如阴影、斜体、旋转、延伸、弯曲等。多种效果使艺术字远比普通文字美观的多。

2新授课

A、 插入艺术字

师:我们可以试一试在“落花生”文档中插入艺术字作为标题。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是:1、单击菜单栏“插入(I)”项,指向“图片(P)”项,会出现图片菜单。单击“艺术字(W)”项。Word将进入“‘艺术字’库”对话框。2、对话框中,有30种艺术字式样。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然后单击“确定”按钮。Word将打开“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3、这时,可以输入标题的名字。我们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落花生”。4、在“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选择标题的字体、字号以及修饰效果。5、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Word将把输入的文字以艺术字的效果插入到文档中,并且会自动打开“艺术字”工具栏。

教师演示插入艺术字

B、 选定艺术字

师:与块一样,要修改、编辑艺术字,首先要选定艺术字。方法是:将鼠标指针指向艺术字的中心区域,单击鼠标左键即可。艺术字被选定后,将在艺术字周围出现八个空心小方块,这些标志叫做编辑点。

老师演示

C、 艺术字的移动、放大与缩小

师:移动艺术字:1、选定艺术字,2、将鼠标移到字上,鼠标指针会变成形状。按住左键,移动鼠标,这样就可以拖动艺术字到合适的位置。松开鼠标即可。

艺术字的放大与缩小:选定艺术字,出现八个编辑点。指向这八个编辑点中的任意一个,鼠标指针就会变成双箭头形状指针。这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编辑点,就可以将艺术字放大或者缩小了。

D、 改变艺术字的内容

师:如果要修改已有艺术字的内容,方法是:1、双击要修改的艺术字,Word将打开显示“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2、在对话框中重新输入文字。3、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即可改变艺术字内容。

教师演示

3练习打开“落花生”文件,插入艺术字做标题。看谁设计的艺术字最漂亮。

4课堂小结

师:艺术字在Word中当做一种特殊的图片来处理,所以它比一般的文字的效果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应当学会如何插入艺术字。除此以外,还要学会对艺术字的放大与缩小、移动艺术字、改变艺术字的内容等操作。如果要艺术字其它项目,还可以单击已有“艺术字”,出现艺术字工具栏。选定工具栏中的选项,可以修改更多的内容。

六、板书安排

插入艺术标题

一、插入艺术字

二、修改、编辑艺术字

1、选定艺术字 2、移动、放大与缩小 3、改变艺术字内容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