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0篇】
时间:2023-09-09 19:39:16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幼儿园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小手,体验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表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创造性地印画出各种手形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
颜料、彩笔、画纸、彩纸、皱纹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表演激趣,导入活
动。组织孩子听《小手拍拍》的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讲述,认识小手。孩子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做动作进来的?(小手)你们可真聪明,我们是用小手做的动作,现在都举起你们的小手来给老师看一下,你的小手真干净,你的小手真白、真漂亮,和老师来拍拍手吧!(逐一和幼儿击掌)咱们来看看我们的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比一比,我们的手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两只手还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小结:咱们的手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左手有五个手指头,右手有五个手指头。手指上有手指甲,还有手心和手背。
2、表演动作,了解小手。小手有这么多一样的地方,我把它编成了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赶快坐好,听我说儿歌吧!示范: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表演,好吗?孩子们表演得真好,想一想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让幼儿自由表现)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能做这么多事情,小手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手影。我们的小手还能做手影游戏,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3、分组操作,展小手。孩子们,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材料,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出示操作材料,向幼儿介绍操作方法(手形印画、手形添画、印画小手),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活动。分组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4、拓展经验,保护小手。孩子们,你们的小手可真灵巧,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呢?启发幼儿说出保护小手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带孩子到户外洗手,让孩子保护好小手。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篇2
活动:
幼儿在入园有一段时间后,彼此已经熟悉了,因此老师和小朋友间以及小朋友和小朋友相互间,都经常会出现身体上的,诸如拉拉手、抱一抱等接触性的亲热动作,说明孩子有这方面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音乐游戏“碰一碰”。本次活动我以幼儿熟悉的小猪音乐为背景,用即将到来的猪年为切入点,以幼儿熟悉的小猪为游戏角色,增加了活动的游戏性、情节性、趣味性。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2、学唱歌曲,初步理解其内容。
3、启发幼儿能随着音乐创编相互触摸的不同动作,并初步体验自我表现及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猪妈妈头饰一个,小猪头饰若干。
2、活动前教师和幼儿分别先戴好猪妈妈和小猪的头饰,准备幼儿较熟悉的小猪乐曲,用ABA的表现方法,帮助幼儿熟悉游戏。
活动过程:
1、“新年要到了,我们的新年是猪年。今天我们就是小猪宝宝,我是谁呀?(猪妈妈)今天阳光特别好,妈妈带你们到外面去锻炼一下身体,好不好?”
2、放小猪游戏乐曲:A段,幼儿自由在活动室中间走动;B段,幼儿边听音乐边做伸腰、甩臂以及蹦跳等动作;A段,幼儿身体暖和了,特别舒服,高兴地玩耍着,曲终幼儿回到座位处。
3、摸摸你们的小手,暖和了没有?(暖和了)我们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碰一碰”。
4、欣赏一遍歌曲,幼儿熟悉内容。
5“先看妈妈做一遍,请你们给妈妈打节奏,妈妈找到谁,谁就站起来和妈妈一起做,好不好?”(教师边清唱边找一幼儿做碰手,幼儿小声跟唱。)
5、“妈妈和××宝宝一起再来找朋友,碰一碰,你们继续给我们拍手,跟妈妈唱这首歌。”
6、“你们是不是都想找朋友碰一碰呀?好!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吧。”(全体幼儿随意找朋友做。可2人,也可3人。)
7、“我的小猪宝宝真能干。我想问问你们,除了碰手,还可以碰哪里呀?”(启发幼儿创编出不同的动作,如头、鼻子、脸蛋、膝盖、小屁股等。)
8、幼儿说一个动作,就请他找一个好朋友上来示范一次。
9、“我的宝宝可真棒,想出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动作,现在我们把大家想出来的动作,做一遍好吗?”(全体幼儿站入场地,把刚才创编的动作做一遍。由幼儿问“碰哪里”,教师回答,如:膝盖碰膝盖,集体做相应的动作。)最后,猪妈妈说:“屁股碰屁股”,小猪宝宝们立刻四散站开。
10、幼儿在《小司机》音乐声中,模仿小司机愉快地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延伸:
1、可根据年份的不同或幼儿的需要及时变化动物“妈妈”与“宝宝”的名称,如鼠妈妈与鼠宝宝、鸭妈妈与鸭宝宝等。
2、游戏范围可进一步拓展,如:请家长们也参与到活动中,与自己的孩子玩“碰一碰”的游戏;同年龄班小朋友之间、与哥哥和姐姐们一起等共同活动,使游戏增加了挑战性,同时也使幼儿在游戏中增强了的交往能力。
建议:
1、本班幼儿人数如果偏多,可请幼儿自愿分成两组,先后进行。
2、此音乐游戏也可作为幼儿一日生活中运动量不大的过渡环节使用,如餐前、户外活动前入厕饮水等。
3、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如不善于或不敢主动和他人交往的幼儿,教师就要积极地先去找他们“碰一碰”。
幼儿园活动设计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的定位1.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
确定活动目标时,应根据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的规律和本班幼儿的特点,在客观判断幼儿观有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幼儿下一阶段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目标定位适度。例如:在幼小班《快乐的笔宝宝》活动中,幼儿对目标中提出的画点、线都感觉特别简单。所以老师们将目标定位在画简单的几何图形上。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多数孩子是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并将原有知识得到提升。
2.明确目标的价值取向活动的灵魂就是其价值所在。活动如果没有价值,就失去了灵魂,整个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例如:在《绿化小区》活动中,教师定位的目标是
1.运用从上往下的方法表现不断重叠的关系,在讨论布局中感受画面的平衡性。
2.分享同伴的经验,积累一些树的特征,感受树与生活的关系。从这两条目标看不仅仅体现了提升技能方面的价值,而且蕴含了绿化与人类生活有着重要联系的道理。从活动的结果看孩子们不仅仅学会了画面重叠的画法,而且在画法的过程中懂得了绿化的重要性。
二、活动材料的准备
1.活动材料应具有精致性。
活动材料准备的合适与否,关键不在于准备材料有多么精美。多么的丰富而在于准备的材料是否具有含金量。恰到好处的活动材料在活动之中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快乐的小刺猬》中,老师只是提供了一个半圆形,仅仅一个半圆却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思考力。
2.活动材料应具有层次性。
在进行一个活动前,首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特别是偏于计算和美术方面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本班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准备不同层次的材料。例如:我园教师在今年4月份听课活动时准备幼小班《小画笔》一活动中考虑到班级内幼儿能力差异较大,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直接投放简笔画仿照绘画。而能力强的孩子根据儿歌的词就会动脑把图画画出来。再如:给《春天》涂色环节,考虑到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水平不同。老师们投放蜡笔和油画棒。在活动过程中,手部肌肉发展较好的幼儿可以选择蜡笔涂色,而容易疲劳的幼儿可选择操作方便省力的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的把握
1.活动导入的趣味性。
活动的开始导入环节,就如同一场戏的开场白,能不能引人入胜要看场白是否精彩而开场白的作用,就是不宜过长,否则就会导致本末倒置。记得我刚教幼儿园时有一次在设计《我们离不开祖国》时,虽然幼儿挺入迷,但用的时间长了,使得后面课程无法讲完,这样一来,导致活动头重脚轻,所以说导入部分,不但简单而且要有趣味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活动进展的层次性。
在进行一个活动时,其内容应是分层次进行的。如有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层次体现。
3.活动结束方式的多样性。
很多教师在讲课环节,都以作品展示并交流的方式开展例如:《桃花朵朵开》活动中,在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时都是老师帮助他们把作品贴好。然后两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桃花,其实老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来粘贴桃树,如"我要将桃树种在上面,请小兔子来看我们的桃花"!让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然后以桃树下的舞会结束。我想这样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幼儿园活动设计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6以内数字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两个相邻数
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6数字卡片一张、动物人手一份、六节火车厢
活动过程:
1. 接数的游戏。
(1)老师说前一个数,幼儿说后一个数。
(2)老师说后一个数,幼儿说前一个数。
(幼儿反应:幼儿对接数这个游戏很感兴趣,都会开动脑筋玩这个游戏。有的幼儿接不上来的时候,别的幼儿会帮忙。这个活动在进行之前,我就想好了好多办法来设计游戏,本来是开火车游戏开始的,后来怕活动时间太短,所以就让幼儿们多玩了一个接数游戏,有点脱节的感觉。)
2.说说自己的火车票。
(1)你的是几号票?进几号车厢?
(2)请幼儿数数自己的车厢里有几个人?前面车厢有几个乘客?后面车厢有几个人?哪个车厢人少?
(3)老师小结。
(幼儿反应:坐火车了,孩子们都很乐意地按着车厢号进入火车厢,孩子们对于前一个车厢有几个人,后一个车厢有几个人都还比较了解,就是多1或少1个,孩子们还要混淆。不过在票面上,我就没有多思考,要是火车票换成了1加大标记、2加小标记等这些特别的数字,幼儿不就更容易掌握了。看来,在准备一个活动时,我们都应该考虑得更完善一些。)
3、指令下车,进一步感知相邻数。
4、找房间,进一步感知相邻数的关系。
(1)老虎的房间号码是4的。小邻居。
(2)小鸟的房间号码是6的小邻居。
(3)螃蟹的房间号码是2的小邻居。
(4)熊猫的房间号码是1的大邻居。
(5)蝴蝶的房间号码是3的大邻居。
(6)小猫的房间号码是5的大邻居。
(幼儿反应:到了森林里,房子一出示,孩子们马上就发现了上面有数字,还知道了1~6号六个房间,有六个小动物要住进去。幼儿们都和善于观察。)
5、 帮数字找邻居。
(幼儿反应;按照要求,小动物们都住进了房间,小朋友们真高兴。)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创新意识,以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从接数游戏——凭票上火车——小动物住新房,步步围绕大1小1这个数学目标进行。
如果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能够从头至尾都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游戏的话就更加好了。如,开始就是开火车,让幼儿在火车上学习,坐火车去森林的途中,让幼儿观察前后车厢的人数,那就不会那么幼儿的兴趣会更加浓。
幼儿在本活动中表现很出色,学习兴趣很浓,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学在游戏中”。
幼儿园活动设计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探索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感受和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能够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形状、体积的物体若干如:乒乓球、正方体圆形纸片等。
笔、剪刀、胶棒、抹布、小篮子。
准备若干偶数量的大小不同形状的纸片。
活动过程:
一、探索
――引导幼儿探索、思考并且寻找可以滚动的物体,将其集中放入小篮子里。
――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收集活动。
二、讨论
――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寻找到的物体,并且演示证明他们可以滚动。
――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滚动时都一样吗?哪里不同?
――让幼儿继续探索,近而发现圆柱体与球体的不同,从而初步感知其特征。
――联系日常生活想想哪些象圆柱体,哪些象球体。
三、动动小手
――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手里的现有材料,做出大小不一的圆柱体。
――比比玩玩,再次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数学活动设计――躲起来的3和8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感知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区分3和8 。
3、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数字卡:上面写有38的字样。
2、各种装饰纸和卡片、尖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38”的含义。
1、老师出示数字卡让幼儿反复认读,老师带领孩子认读。让孩子重点学习数字8。在复习3和学习8的基础上老师引出三月八日是妇女节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字有关。
2、8不但表示8日那天还表示什么?(8个玩具、8只小猫)老师用一些数量词举例子让幼儿仿照。
二、躲起来的3和8。
1、既然妈妈的节日快到了我们今天就用我们学的两个数字来祝福妈妈好吗?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选择3和8数量的装饰品)来装饰卡片,将3和8隐藏在卡片里。
3、请幼儿把做好的卡片带回家送给妈妈,并向妈妈送出祝福的话。
数学活动设计――认识6
活动目标:
1、认识6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萝卜、白菜各6个。
2、雪花片每人6片、数字卡片1―6。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唱歌曲导入活动
幼儿随歌曲《这个冬天》的音乐边唱边表演。
师:这个冬天小朋友有香喷喷的栗子、热腾腾的红薯和小朋友喜欢的火锅好香啊。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蔬菜你们知道是什么蔬菜吗?
二、认识6
依次出示磁性教具白菜、萝卜请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并一一对应,请幼儿说出白菜、萝卜的数量都是6。
师:6个白菜、6个萝卜、都可以用“6”来表示,出示字卡“6”幼儿认读“6”像什么?启发幼儿想象,并说出“6”像哨子“嘟嘟嘟”。
三、幼儿操作
老师击几下鼓,请幼儿拍几下手。
看数字摆雪花片。教师出示数字卡,幼儿认数字卡,幼儿认数字并摆出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四、寻找探索
教师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数量为6的玩具或其它的物品,并说出总数。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院子里继续寻找数量为6的物品及玩具。
中班数学活动――活动设计
一、活动名称:《找找好朋友》
二、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进一步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能说出2和3 的相邻数。
三、活动准备:
鱼的活动教具:红鲤鱼1条,白鲤鱼2条,金鲤鱼3条,黑鲤鱼4条。
1――4的数卡若干。
《找朋友》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
n 开始部分:
让孩子讨论自己是怎么出生的?
n 基本部分:
――请幼儿观察与思考:你知道小动物是怎样出生的?
――猜一猜,有没有动物是爸爸生出来的?
教师示范讲一遍故事。
――提问问题,海马爸爸为什么能生出小海马?
――小海马是怎样从爸爸的身体里生出来的?了解海马的一些基本的知识。
――海马的生殖方式是怎么样的?了解海马的身体构造。
结束部分:
再请幼儿看一下故事,让幼儿自由观看图书等资料,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延伸:让孩子更多的了解水里的小动物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在家养一条小鱼或者小乌龟,小蝌蚪等等,让他们观察小动物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小体温计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体温计和体温计的用处,初步掌握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准备:体温计
活动与指导:
1、健康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如果生病了体温就会发生变化。你们知道怎么才能知道体温是否正常吗?
2、用体温计可以测量人的体温。
3、拿出体温计,告诉幼儿这就是体温计。请幼儿仔细观察体温计的形状及特点。
4、需要测体温时就将体温计放到腋下(也有含在嘴里的),要将体温计的温度甩到35度以下,然后拿着亮亮的一头,把无金属的圆头插到腋下。
5、教师给幼儿演示,对需要注意的地方要重点说明。
6、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
7、以后我们就知道如何测体温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海底世界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常见、常吃的水产品,井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准备:
带幼儿参观水族宫或海底世界。如果本地区没有这样的场所,可以带幼儿参观水产市场。
活动与指导:
1、带幼儿去参观水族宫或水产市场(条件不具备,可找―些录像带或图片)。
2、边看边给幼儿介绍,并告诉他们这些水产品的名称,如鱼、虾、螃蟹、海带。
3、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这些水产品的形状及简单的特点。
4、小结:水产品的种类有许多,如鱼、虾、螃蟹、海带,它们都生长在海里或湖泊里,这些水产品都可以加工成美味的食品。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建议:
可以事先采好参观点请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解。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园改造线路留下的零散的废旧电线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玩的乐趣:有的将电线弯一弯当“蛇”来吓唬同伴;有的绕成圈当手镯;有的当发箍戴在头上。孩子们被电线这一独特、新颖的特殊材料所深深吸引。
依据新《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提出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这一指导思想,我捕捉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精心设计了这一科学探究活动,意在帮助孩子们在有目的地玩的过程中构建电线可随意弯折的知识经验,同时在尝试借助物体让电线造型站起来的探索活动中获得关于事物间关系的认识。
活动目的:
1、感知电线可随意弯折的特点。
2、尝试借助辅助材料让自己创意的电线作品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想象、乐于探索的精神,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橡皮泥、积木、积塑、牙膏盒、易拉罐、夹子、笔、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激发学习兴趣。
师:(出示电线)这是什么?你在哪儿见过它?
幼:电线,我在电视机(电脑、手机充电器、电话、三用机……)的后面见过电线。
小结:电线是电器的亲密朋友,它会导电,有了它,可以使电灯发亮,使电器正常工作。
——幼儿对在哪儿见过电线有亲身感受,他们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眼睛还在教室周围四处寻找,有效激发幼儿关注身边事物的兴趣。
二、变一变,引导创造想象。
1、师:今天,老师要用这废旧的电线来变魔术,瞧!我让电线弯弯腰,变成了什么?
幼:变成了彩虹(拱桥、眉毛、山洞、头箍)
师:换个方向看,象什么?
幼:象微笑的嘴巴、象一片西瓜、象小船。
师:再换个方向看,还象什么?
幼:象天上的月亮。
——在引导幼儿想象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改变物体方向,尽可能地进行多方位启发,提高幼儿想象的空间。
2、师:你们也想变魔术吗?在椅子底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电线,小心取出来,想一想自己要变什么,再动手试一试吧!
3、幼儿自由弯曲电线变造型,教师观察指导。
4、和同伴交流: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幼:我变的是气球,也很象捞鱼的勺子。
(眼镜、蜗牛、气球、耳机、烟斗)
——教师前一环节的引导有效推进了孩子们对电线造型的兴趣与思考,他们能对自己变出的造型进行大胆想象与表达)
小结: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三、试一试,鼓励探索发现。
1、师:把你变的电线造型放在地上试试,它可以站起来吗?(不能),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
2、幼儿自由猜想让电线造型站起来的方法。
幼1:把它靠在椅子腿上,就站起来。
幼2:把它插在鞋子里也可以站起来了。
——教师简短、有效的提问关系到孩子思维活动的质量,推进了孩子的活动。
3、师:老师在你们身后的桌子上准备了许多的材料,你可以带上自己的电线造型去试试,怎样让这些材料帮助你的电线造型站起来。实验成功了,就把这个方法画在纸张上。想出的办法越多越好。
4、幼儿尝试操作,并记录。
——让幼儿借助自己常见的物体帮助电线造型站起来,孩子们有足够的自信心,同时,丰富的材料既满足了孩子们探索要求,又能进行多方位组合,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积极探索,获取经验。
四、评一评,构建知识经验。
(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
1、师:说说看,你用什么办法让你的电线造型站起来。
幼:我把它靠在积木上,让它站起来。
幼:我用橡皮泥粘住,让它站起来。
师:你愿意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告诉大家吗?
幼:我把它插在牙膏盒里,让它站起来。
——教师通过让孩子介绍自己认为最棒的经验,既给予了多数幼儿表达的机会,又能让介绍的办法不重复,充分发挥了经验分享的功效,促进每位幼儿得到发展。
小结:看来你们真有办法,运用插、靠、粘、挂的办法让自己的电线造型站都起来了,真了不起。
五、玩一玩,提升探索难度。
1、师:瞧!我也变了一副眼镜,还能自己立起来呢!你们也能想出办法,不用别的材料帮忙,让电线造型自己站起来吗?
2、幼儿再次尝试不借助材料,让电线造型站起来。
师:如果你試成果了,就把它摆到老师的跟前来。
3、交流:这些能自己站起的电线造型身上都藏着一个秘密,知道是什么吗?
幼:他们的下面有底座。
幼;它们有弯弯的支撑点。
——层层递进的提问,让孩子们对探索活动充满期待,他们在一次次挑战中充满激情和乐趣,大部分幼儿能在玩弄电线的过程中,摸索出让电线造型自己站立起来的方法。
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许多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回家后,你们还可以继续和电线交朋友,变一变,试一试、还有什么办法让你的电线造型站起来。
幼儿园活动设计教案 篇7
一、活动内容: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若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教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教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
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最后,与
幼儿
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
幼儿
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朋友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
《不要吵醒小蜗牛》
雷公公,雷公公,
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
不要吵醒小蜗牛。
幼儿园活动教学设计 篇8
价值取向:
1、学会运用多种美工技巧,大胆制作自己喜欢的大头贴。例如:剪、贴、画、拼凑等,喜欢设计活动。
2、与角色游戏“艺术倩影屋”成为合作单位,能把自己的作品销售到合作单位,并大胆介绍自己作品的优点之处。
3、能自觉爱护操作材料,工作完后会井井有条的收拾物品。
材料设计:
1、各色不同形状的小块卡纸:三角形、圆形、方形、心形、椭圆形等等。
2、操作工具:剪刀、双面胶带、透明胶带、浆糊等。
3、操作材料:彩色吸管、水彩笔、即时贴、毛茛、各类贴纸等。
玩法提示:
首先引导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色纸和操作材料,运用工具进行剪、贴等装饰,制作迷你大头贴。例如:在一张心形卡纸上,利用剪短的彩色吸管,有规律地张贴在卡纸周围,再用彩色笔在卡纸四周绘画出装饰边框的各类线条或花纹,一张大头贴就完成了。完成后鼓励孩子把大头贴销售到“艺术倩影屋”去,为爱美的顾客们带来新的游戏内容。
指导要点:
1、组织孩子欣赏各种较简单的边框装饰案例,给孩子一个感性的认知经验。
2、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制作几张美丽的范例,投放到区域中。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3、在“销售”环节中,引导孩子大胆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表述,让自信的火花在同伴的认可中得到绽放。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设计:硬币组合想象名称硬币组合想象区别美工区价值取向:在进行圆圆的世界主题活动时,小朋友对圆圆的各种不同面值的硬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根据硬币的大小以及圆圆的外形特征进行各种组合拼图、描印、想象添画活动,布置主题墙饰。能使幼儿在与硬币的互动中,感受圆与物体形象的联系,并使得孩子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在硬币组合的区域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成功的喜悦和想象语言的发展在主题布置中得到升华。材料设计:引导幼儿收集各种硬币(一分、贰分五分、一角、五角、壹圆)。并让幼儿认识这些硬币。用彩色笔在白纸上描下这些硬币的轮廓。进行一系列的硬币组合想象画活动。玩法提示:展示硬币,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外形,想象可以用硬币来表现生活中哪些形象。动动小脑筋把几个硬币组合在一起摆放在白纸上可以表现出哪些形象。用彩笔将硬币的轮廓线描下来,再添一添、画一画、变成所想的形象。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先选好硬币拼在一起看一看像什么?确定组合画的内容。2、提醒幼儿在描印硬币组合画时,要笔随硬币轮廓转,左手按住硬币,不能移动。如果需要可以只描硬币的一部分。
幼儿园活动设计方案 篇9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观察与动手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一是上重下轻,二是底面大圆滑。
2、简单了解物体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科学道理。
3、萌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不倒翁数个;木板、锥体等物体若干。
(三) 活动过程:
1、 谜语导入:一个老爷爷,别看年纪大,走路左右摆,就是不倒下。
2、 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1)、教师让不倒翁动起来,并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
(2)、幼儿分组,带着问题去操作、探索和发现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
(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
3、 进入集体活动环节,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不倒翁的外型特征:它的底部是什么样子?它的顶部是什么样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2)、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3)、教师小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是它的身体上重下轻,底部有一块较重的铁块;二是底面面积较大并且圆滑,向一边倾斜时,重力的作用使它摇摆起来。
4、 探索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道理。
(1)、幼儿分组操作木板,锥体,让操作物体站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领。
(2)、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站立,寻找发现物体稳定性与物体的什么特征有关系。锥体为什么锥部在下的时,它站立不起来?
(3)、操作不倒翁,让它左右大摇大摆,发现重心与重力作用之间的简单的关系。
5、 教师小结。
(1)、通过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发现底面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
(2)、通过操作不倒翁,当不倒翁倒向左边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在接触点的右边,反之相同;不倒翁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产生的作用就越大,摆动就越大。
6、 幼儿边玩不倒翁边念儿歌边动作结束。
7、 附儿歌:
不倒翁,真好玩,样子长的也很独特;
头儿小来,脚儿大,头儿轻来,脚儿重;
左推它不倒,右摇它不倒;
倾斜的越大,摆动的越大;
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右边;
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左边;
摇摇摇,摆摆摆,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
幼儿园活动设计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活动,体验玩降落伞的乐趣。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探索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大胆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记录结果。
3。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降落伞的经验、了解降落伞的组成。
物质准备:自制降落伞一个、梳理图示两张,塑料带若干、重量不同的三种铁夹子若干、勾叉记录标志若干、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降落伞",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降落伞吗?看!降落伞下来啦。
二、第一次探索"落的一样快的降落伞"。(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正确的比较方法,感知相同材料制作的降落伞,降落速度相同)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塑料袋和夹子,想一想怎么做降落伞?
(2)提出活动要求:
A每个人制作一个降落伞。
B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一看两个降落伞是不是落的一样快,想想怎么样比才公平。
2。幼儿自主开展探索活动。
3。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幼儿大胆说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师:两个降落伞落的一样快吗?你们刚才是怎么比的?
(2)讨论:怎么比才公平。
(3)教师结合图示梳理。
(4)幼儿再次游戏,进一步感知同样材料的降落伞下降速度一样。
(5)梳理小结:一样的降落伞,他们落的一样快。
三、第二次探索"降落伞比赛"。(引导幼儿感知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1。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猜想。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样的塑料袋、蓝色的夹子和黑色的夹子,请你来猜猜看哪个降落伞落的快,哪个降落伞落的慢。
2。介绍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人一盘材料,每个人制作一个降落伞。
(2)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比较。
(3)根据比较的结果,给最快的降落伞贴上∨,给最慢的降落伞打X。
3。幼儿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4。结合记录表进行梳理小结。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降落伞落的快,有的降落伞落的慢呢?
(3)教师梳理小结。
师:一样伞面的降落伞,蓝色夹子轻,降落伞落的慢,黑色夹子重,降落伞落的快。
【活动延伸】
伞面大小不一样的两个降落伞,他们谁落的快,谁落的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