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燃烧与灭火(精选4篇)正文

燃烧与灭火(精选4篇)

时间:2023-06-16 08:22:20

多一份防火准备,多十分平安保障。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燃烧与灭火(精选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燃烧与灭火 篇1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方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

起作用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 归纳法、演示实验法。

教学用具:      本课题中所有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用品 、 课件

教学思路:     1、结合课本图7-1、7-2、7-3、组织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燃烧对人类生存和工农业

生产的意义。

2、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通常情况下燃烧的三个条件。

3、根据学生各学习小组深入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实地调查后

搜集到的有关火灾事例及常用的灭火方法等材料,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

基础上教师演示课本p126活动与探究实验及[实验7-1],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灭火的

原理和方法。

4、对于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师演示[实验7-2],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内容,展示燃烧和爆炸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识记,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5、课本p131 页习题1、2、3、及课本讨论内容通过课堂讨论随堂解决。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本p124-130  页,并完成下列预习题:

(1)什么叫燃烧?      (2)燃烧应具备什么条件?

(3)灭火的原理及灭火的方法有哪些?  (4)引起可燃物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2、利用星期日各学习小组,请到消防大队及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

方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有关火灾案例、  常用的灭火方法、张贴的安全图标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作业:

二、引入新课:   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作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

为什么火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那么人们如何保留火种,今天让我们对火,即燃烧作一

个初步的科学的解释

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第七单元 、  燃料及其应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讨论]        结合课本p124页图7-1、7-2、7-3和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燃烧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

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提问]:       既然燃烧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什么叫燃烧吗?

燃烧应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演示实验]:     按照课本p124页活动与探究实验内容进行演示实验,为了减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盲目性,教师应进行指导。

[学生观察]        白磷燃烧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思考题]     :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示下列思考题,请学生回答: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 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    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屏幕显示]    燃烧条件示意图

[归纳并板书]  一 、燃烧概念及燃烧条件:

1、燃烧概念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说明]            燃烧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条

。                件下不变

[问题讨论]        认识燃烧的条件后,请各个学习小组结合你实地调查所搜集到的常见灭火方法,

,讨论灭火的原理及措施有那些?

[学生交流]         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结果。

[演示实验]         演示课本[实验7-1]及简易灭火器原理实验

[观察]             学生观察上述实验现象

[屏幕显示]         扑灭火灾示意图

[归纳并板书]: 二 、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学生阅读]     课本p127表7-2,识记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及

应用范围。

[巩固练习]     课本p126-127页讨论题;  习题p131页。1 、 2  、 3。

[问题讨论]     50年代,广东信宜县锯木场,一位工人点火吸烟的刹时发生突如其来的大爆炸,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和死亡,请问:油库、  面粉加工厂、  锯木厂 、 纺织厂、矿井 、  煤气站、

加油站等 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屏幕显示]     加油站需严禁烟火图示

[学生交流]     各学习小组结合自己的实际调查情况将上述讨论结果进行交流。

[学生阅读]     在上述交流基础上,学生阅读课本p128-130页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内容。

[演示实验7-2]   粉尘爆炸实验

[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归纳]     教师讲解可燃物爆炸的原因及易燃物和易爆物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原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

膨胀而引起爆炸

[屏幕显示]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让学生识记,

四、 课堂小结:        请你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五、 课堂练习与检测:

六 、布置作业:         课本p131页习题5及目标p117-118页习题。

课后记:本节课贴近生活,学生学的积极活跃。

燃烧与灭火 篇2

初中化学教案

本文作者:news 发表时间:-10-21

作者单位:school 联系方式: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度过这珍贵的45分钟,我相信我们是最精彩的,最优秀的,相信吗?那么就通过这45分钟来展示我们的魅力吧!我为大家准备了三张图片请看大屏幕1、  热闹非凡激情洋溢的篝火晚会2、  XX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激动人心的时刻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3、  同学们晚上挑灯夜读离不开白炽灯的亲密陪伴4、  节庆假日五颜六色的烟花精彩纷呈请问:这四张图片中描述的现象有什么相同之处?答:发光放热问:从化学角度来分析四张图片描述的变化完全?相同吗不同之处是什么?问:其中三张图片都有什么物质参加反应?问: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什么反应?问:氧化反应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上述三个变化属于哪一种氧化反应呢?问: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哪位同学愿意用化学语言来归纳一下什么是燃烧?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共同学习的内容板书   课题1  燃烧与灭火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哪位同学举出生活中那些现象属于燃烧呢?问:你认为燃烧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请试着猜想一下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板书: 燃烧条件(灵活掌握依据学生情况而定)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或需要补充吗?如果没有,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大家开动大脑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已有知识来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来比一下看哪个小组设计方案多设计的方案好,请他们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好吗?好 为了我们的探究顺利进行并准确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我给大家几条建议1、  每组安排好自己的记录员和解说员2、  实验操作要规范3、  最关键的一点安全第一好!请大家开始自己的探究之旅吧!(教师巡视小组展示)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为板书 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如果想让燃烧发生,需要同时具备几个条件?板书回顾一下利用燃烧的历程利用燃烧  人们开始食用熟食促进人类进化利用燃烧  人类学会了冶铜炼钢炼铁利用燃烧  人类实现了飞向宇宙遨游太空的梦想燃烧为我们 带来了光明和热量燃烧放出热量对人类来说是一位大功臣那么它做过错事吗?答:火灾 爆炸]是的 运用燃烧不当时会引起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展示图片)那么我们怎么使燃烧的火熄灭呢?板书:灭火方法和原理从你的日常生活中找出使火熄灭的方法大火小火都可以哪位同学比较细心观察到了这些现象?(学生发言)通过同学们的踊跃发言,我们可以感觉到要想让燃烧停止就是想方设法来破坏……需要全部破坏吗?板书:消除三者之一(通过本节课我们可以体会到燃烧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为人类服务 用得不恰当,会伤害到人类)活学活用1、  同学们                 “赤壁之战“2、  汉语博大精深寓意丰富尤其是成语,你能试着用化学语言来解释一下“釜底抽薪”、“杯水车薪”吗?3、  高层楼房着火如何逃生?

燃烧与灭火 篇3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

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

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

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

教学过程:

复习:比较mg、c、s、p、fe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共同点。

板书一、燃烧: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过渡:为了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我们需要研究燃烧的条件。

演示实验:水、酒精分别置于两个蒸发皿中,投入一根燃烧的火柴。

发现:可燃物才能燃烧。

学生实验:连毛巾也烧不着的火

发现:使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老师演示:白磷燃烧实验(与学生实验同时进行)

发现:使可燃物燃烧要与氧气接触。

学生活动:总结物质燃烧一般需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解释上述烧杯中白磷,铜片上红磷和石灰石不能燃烧的原因,

提问:能否创造条件让它们燃烧:再将铜片放在铁圈上继续加热,发现红磷能燃烧,

石头不能,往水中通入氧气,发现白磷能燃烧

板书:1、着火点   2、燃烧条件

过渡: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时就会燃烧,但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同一种物质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的燃烧现象有何不同?

演示实验: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一支用玻片置于火焰上,另一支用玻片置于火焰上方。

发现:当氧气充足时,完全燃烧,肉眼看不到小的炭黑颗粒游离出来,当氧气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能看到小的炭黑颗粒游离出来。不仅如此,还有些碳元素由于氧气不足,还转化成为一氧化碳。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90页,了解一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谈谈冬天室内放燃烧的木炭的火盆,应注意什么?

老师总结:完全燃烧时,燃烧得快,放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等元素能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热量少,可燃物中的元素不能被完全氧化,应该防止不完全燃烧的发生。

课堂小结:学生思考课本p89页问题,回答。复习巩固着火点、燃烧条件等概念。

板书设计: §4、1   燃烧与灭火

一、 燃烧: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1、 着火点:使可燃物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 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要与氧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c+o2(充足)===co2        c+o2(不充足)===co

燃烧与灭火 篇4

学习目标:(1)了解燃烧的概念;

(2)掌握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3)学会运用主动探究,设计实验,

(4)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环保意识。

学习过程:

一、猜想与假设: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二、设计与实验:(实验仪器和用品: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石棉网;2根小木条、石灰石、2支蜡烛、小煤块)

序号

实验方案与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

2

3

三、交流与评价:

项目

实践能力

合作精神

学习收获

是否

动手

成功

次数

是否与

人合作

承担的任务

学习

兴趣

获得的

知识

提高的

能力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本组的设计和其他小组是否一样?谁的设计最好?

教师评价

四、反思与小结:(不足之处)例如应该多次实验、多做比较;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只需其一,还是要同时具备?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