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二教案 > 《错过》教案【优秀5篇】正文

《错过》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08-29 14:39:44

是的,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错过》教案【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错过》教案 篇1

lqsh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和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3

三。教学难点 :

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探究讨论点拨法 2.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阳光,也有风雨。

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入  新课。

(二)简介作者,学习字词

(三)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1.小声读文,思考:

一。提出问题: 开头两段的段意?

二。分析问题: 第三至六段的总领句?

三。解决问题:怎样正确对待“错过”的两个关键词?

四。总结全文: 归纳中心?

2.小组探究交流

3.集体研讨 (板书设计 )

一。 提出问题:大小错过真不少

二。 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三。 解决问题: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习惯﹑品味)

四。 总结全文: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不能错过

(四)感悟探究,精读揣摩

1.重点探究第14﹑15段:重在品味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学法指导:

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的阶段性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最关键最美好的。

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

2.自选探究其他语段:

找出你想推荐给大家的文中精彩语句,简要说说推荐的理由。

小组探究交流,集体研讨

(五)课文小结,反馈拓展

1. 回忆自己或他人“错过”的事情,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2. 从你的记忆库中挑选出正确对待“错过”,抓住机遇的名言﹑成语﹑格言﹑熟语等。

作者邮箱:

《错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 学习辨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

2、结合自己的体验品味语言的哲理性。

3、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上高中时,我家离学校比较远,因此我是一名住宿的学生,平时在家的时间的较少,只有在周末才能和家人相聚,可我周末却很少待在家里,现在想来当时真错过了享受亲人对我关爱,父母也应我而失去了许多表达爱的机会。相信同学们也都曾错过某些东西,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错过呢?相信作家刘心武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我们知道,作家对于人生会有比常人高出一筹的认识和理解,阅读他们优秀的作品,就好似在倾听他们的真诚道白,会让我们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3.正音

贻(y )误 斑斓(l n) 颟顸(m nh n) 渊薮 (s u) 惆怅(ch uch ng)

驾驭(y ) 咀嚼(j ju ) 憬悟 侥(ji o)幸 滞(zh )涩 情愫(s )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4.分析课文:

一、边读边想:

1、错过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是有机会再相遇还是一去不复返,机不在来呢?要求学生讲清理由。

2、你知道能意识到错过有何意义吗?

意识到错过可以使我们在追悔中产生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使灵魂具备升腾的能力。没有意识不到错过就意味着灵魂堕人颟顸的渊薮。

3、对待不同类型的错过,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

在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时,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冷静而成熟地驾驭。在对待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细细咀嚼苦果,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悟)仅醒悟了还不行还要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多半还可以化错过为掌握。(追)

板书(悟)———(追)——(掌握)。

读7—11小节(7,8男生读 9,10女生读,11齐读)

总结:在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时,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冷静而成熟地驾驭。在对待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细细咀嚼苦果,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有时虽然错过但可以奋起直追,多半可以化错过为掌握。

二、讨论感悟:

读12、13小节,思考“错过”既然是“有所失”为何不仅“要习惯它”还“要品味它”。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人生充满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错过,但错过自有意义,当你错过的是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时就可以在“追悔中产生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使灵魂具备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和把握力”;当你错过的是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这种由悟——追——掌握的过程值得回味,所以必须品味错过。板书:错过多 习惯品位

三、精读分析。

读14、15两小节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把人生比喻成“奔驰的列车”,那么把“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预定的到站”又比喻成什么呢?

“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人生有一些错过不要紧,但不要错过人生最根本的追求。

2、“在人生的终点上,含笑地说……”会让你回忆起哪篇小说的主人公曾讲过类似的话?

保尔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着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时,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保尔他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是因为他没有错过人生最大的追求——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3、鲜花还需绿叶的点缀才显娇艳,最后一段中鲜花﹑绿叶各有所指,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绿叶指小的错过,鲜花指人生道路上的收获,这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人生就是由错过与不错过构成经纬线,万无一失不可能特会使你的人生显得平淡,无一把握则会是你的人生毫无意义。

学生朗读全文。

总结:

最后我用一句名言来概括全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错过月亮和星星。”

四、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 :

悟——追

错过多 习惯品味

把握关键机会 含笑到达终点

《错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和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3

三。教学难点 :

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探究讨论点拨法 2.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阳光,也有风雨。

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入  新课。

(二)简介作者,学习字词

(三)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1.小声读文,思考:

一。提出问题: 开头两段的段意?

二。分析问题: 第三至六段的总领句?

三。解决问题:怎样正确对待"错过"的两个关键词?

四。总结全文: 归纳中心?

2.小组探究交流

3.集体研讨 (板书设计 )

一。 提出问题:大小错过真不少

二。 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三。 解决问题: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习惯﹑品味)

四。 总结全文: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不能错过

(四)感悟探究,精读揣摩

1.重点探究第14﹑15段:重在品味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学法指导:

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的阶段性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最关键最美好的。

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

2.自选探究其他语段:

找出你想推荐给大家的文中精彩语句,简要说说推荐的理由。

小组探究交流,集体研讨

(五)课文小结,反馈拓展

1. 回忆自己或他人"错过"的事情,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2. 从你的记忆库中挑选出正确对待"错过",抓住机遇的名言﹑成语﹑格言﹑熟语等。

《错过》教案 篇4

《错 过》简案

清潭中学 周春华

导入:用学生的错过的经历导入。

整体感读: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待“错过”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赏析品味:

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段进行品评。

要求:

1、想一想你所品评的这一段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找出你所品评段落中用的较为准确、精炼、生动的字、词、句进行评价、分析。

3、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品评的段落,使大家更好地体会作者的观点。

请判断下面的例子,哪个是“错过”,哪个是“过错”,为什么?

例一:在考试时,有一位同学因为害怕考试不过关,心想:就抄抄书吧,反正老师发现不了。于是拿出了参考书, 可当他正抄得津津有味时,没想到却被老师发现了, 受到学校公开批评。

例二:曾经有一个英语短文翻译的比赛,我英语很好,然而汉语作文不太好,几经犹豫,我仍没有勇气把自己的稿件投出去。然而,班里一位和我水平差不多的同学投稿并得了奖,我后悔莫及。

区别“错过”与“过错”:

1、 从词性上看,“错过”是名词,“过错”是动词。

2、 “错过:是一种行为,“过错”是一种结果。

3、 如果说“错过”带给人的只是遗憾的话,那么,“过错”就是扎在人心头上的一根刺。

各抒己见:

赵刚在上初三以前,一直担任班干部。升入初三以后,班上进行班干部竞选,赵刚听说初三很紧张,当班干部影响学习,于是没有参加报名。事后,他看到班干部们工作得很顺心,学习也没有受到影响,面对这次“错过”,他很后悔。

如果你是赵刚的好朋友,你打算怎样开导他呢?

老师寄语

错过  收获

错过河流

那就要收获高山

错过森林

那就要收获草原

错过了书写人生的第一页

那就要在下一页

记下最美的篇章

课后学习:

摘录文中你感触最深的句子,作为你的座右铭。

《错过》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3、,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

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 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

三、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四、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激情导入

(周星驰《大话西游》电影中的一段台词,有条件的可播放视频)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眼前,可是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电影中的孙大圣,因为错过了一段纯洁美好的爱情而后悔不已,当代作家刘心武对“错过”这一现象也有他独特的感受,并写了一篇杂文《错过》,我们来看看他感受如何?

2、出示导纲,了解作者和文体。

(二)合作互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阅读障碍。

(小提示: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 2、小组合作,提高效率)

2、找出本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思考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结合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可借助原文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先概括各段段意,再根据内容归纳)

全文共1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1~2段)  提出问题  摆出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

第二部分 (第3~6段)  分析问题  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第三部分(第7~13段)  解决问题  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第四部分(第14~15段) 总结全文 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关键、

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

3、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先回顾学过的论证方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

举例论证:第2、5段

对比论证:第7、8段和第9、10段

比喻论证:第14、15段

4、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推荐给大家,简要说说推荐的理由。

(此题开放性强,只要学生能够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即可。注意时间)

例如:

(1)错过,★WWW.BAIHUAWEN.com★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过错;错过自有意义,人“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所以必须“品味”过错。

(2)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 定的到站。”

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3)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 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作者的这段话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描写保尔•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动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 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目’碌碌羌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 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前者含蓄,有文采,后者直白。)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抓住人生的机遇努力向自已的人生车站奋进。)

( 三)导学归纳

这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也叫杂文,作者辨证地论述了对“错过”产生的原因及意义,强调人们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 “错过”变成 “过错”。启示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面对“人生的终点”。

( 四)反馈训练(根据时间,可全做,也可让学生任选一题。)

1、请判断下面的例子,哪个是“错过”,哪个是“过错”,为什么?

例一:在考试时,有一位同学因为害怕考试不过关,心想:就抄抄书吧,反正老师发现不了。于是拿出了参考书, 可当他正抄得津津有味时,没想到却被老师发现了, 受到学校公开批评。

例二:曾经有一个英语短文翻译的比赛,我英语很好,然而汉语作文不太好,几经犹豫,我仍没有勇气把自己的稿件投出去。然而,班里一位和我水平差不多的同学投稿并得了奖,我后悔莫及。

2、你能从记忆库中挑选出对待“错过”的正反事例吗?

正:坦然面对错过,抓住机遇,成就事业。

如鲁迅弃医从文、成为文坛泰斗。比尔﹒盖茨抓住机遇,成为世界首富。

反:一味错过,身败名裂。

如李煜放弃当词人的机会去当皇帝,成了亡国之君,宋徽宗放弃当书法家的机会去当皇帝,成了金国俘虏。国民党放弃国共和谈机会,最终逃到中国台湾。

3、你有过“错过‘的经历吗?面对“错过”你是怎样表现的呢?找你能用文中的话语来勉励自己吗?小组探究交流,集体研讨 。

七、布置作业:课外收集关于错过的名言﹑成语﹑格言﹑熟语、故事等。

如:“当你为错过太阳而一味哭泣,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过有思,善莫大焉”“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八、课后反思

结语:

错过河流

那就要收获高山

错过森林

那就要收获草原

错过了书写人生的第一页

那就要在下一页

记下最美的篇章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