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 > 讲话稿 > 工矿企业 > 关于骨干发言(实用三篇)正文

关于骨干发言(实用三篇)

时间:2023-04-13 17:30:17

关于骨干发言(精选3篇)

关于骨干发言 篇1

一、抓品牌,有为促有位。央行职能调整后,长沙中支经历监管职能的剥离,以及在“管事不管人”的体制下,主动作为,在总行与政府部门都争得了地位,这与长沙中支抓品牌、抓亮点是分不开的,比如金融服务创新综合试点以及每一个业务创新的亮点,比如去年人事工作中的医保改革、菜单式培训等,都是长沙中支的工作品牌,树立了长沙中支的形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该进一步树立“品牌立行”的思想,在抓好基础工作,做实重点工作的同时,重在抓好创新工作,多出精品,多出亮点。具体到人事工作,建议:一是探索建立公开调配机制。这几年干部交流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都总感觉科及科以下干部交流起来很难,不是职位找不到人员,就是人员找不到职位,为此,是否可以在全行范围内建立一种科及科以下干部的公开调配机制。通过有人员需求的处室网上公开职位,有岗位交流意愿的行员公开报名,处室根据工作需要挑选合适人员,努力疏通干部合理自由流动渠道,逐步实现干部交流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二是探索建立青年行员培养和管理机制。这几年,长沙中支陆续招录了一大批青年行员,如何加强对这些青年行员的培养管理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对此,是否可以建立一种青年行员培养管理机制,强化对青年行员的培养,通过压担子等实践锻炼,激发潜能,引导青年行员尽快成才。

二、抓协作,合力添活力。作为一名人事干部,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了长沙中支各个处室精诚协作、团结攻坚的氛围,比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先进性教育、每次干部选拔、续聘等工作中,各个处室大力配合。但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也存在着一些职责交叉重复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协作。如:在党建工作方面,由于省会中支现行体制,党建工作集中在机关及几个支行,因此,党委组织部与机关党委办存在职责交叉现象,是否可以建立一种大党建机制,整合党建工作资源,明晰党建工作责任。在教育培训方面,各个处室有本处室自己的业务培训,每年都会请司局长培训讲座,全行又有全行性培训,是否可以建立一种大培训机制,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在信息共享方面,大量信息分散在各个处室,是否可以建立一种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的共享,提高信息利用效果。

三、抓基础,实干出实效。打好基础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在新一年里,我们要求真务实,练实功,办实事,得实效,努力夯实各项基础工作,为更好地履行职能创造条件。例如:一是树立精简高效的办事作风。包括精简办文办会,精简各类考评环节,力求做到以最精简的环节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对全省业务考评工作,为避免重复检查,强化考评效果,是否可以考虑精简现场检查等环节。二是强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在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如是否可加大远程培训、远程会议的使用面,是否可以在干部选拔、干部考核等工作中提高科技手段的份量等。三是加强制度的宣传与落实。我们这几年在制度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做了制度汇编。但很多人却对制度不甚了了,执行制度起来就可能存在不清楚、不到位的现象,这就需要做好制度宣传与落实工作,让制度深入人心,落实到工作之中去。

关于骨干发言 篇2

尊敬的连局长、各位领导、同行们:

大家好!参加县教学骨干评选并有所提高,首先感谢咱教体局领导,为全县教师搭建了教学技能水平大比拼的舞台,为全县老师搭建展示风采的良好的平台,提供了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的宝贵机会。

其次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我专业成长的人们,毕竟任何成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是95年从新乡师专历史系毕业的。“为师不能误人子弟的师训”提醒初登讲台的我:一定把课上好,上精彩,能吸引学生,能让学生学到东西,考出好成绩。、

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一)备好课,尽最大努力把课上出彩

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走过,学生印象最深的往往是讲课能吸引学生的老师。刚毕业有的是时间,精力,我坚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力争每节课都写详案,备好课后,主动请老师,校长听课,自己主动请他们,把他们的椅子先搬到教室,让他们为自己提建议,工作的头6年,我任全校三个年级六个班的历史,三个课头。说不清向总务主任多要了几次教案本,有时为了备好一堂课,骑单车到教研室找历史教研员张老师请教,去县一中找老师请教,找学兄请教,几易教案。16年前教学条件,资源有限,就自己动手绘制七—九年级6本教科书重要挂图30余张,至今仍使用。写过的教案,大都保存,摆在一块恐怕早已超过我的身高。有时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障碍,深更半夜起床写下心得,记下灵感,同事时常戏称“教个历史课,小小副科,犯得上那么认真。但更多流露出的是对我工作态度的敬服。

为提升自己专业水准,我除修完本科,自订历史教学杂志3份,x年我用近一年的时间,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一书。全书11万字,04、x年由陕西师大、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向全省公开发行,该书的编写是我个人业务水平的又一次提升。我称之为自己的一次综合大备课,是自己专业水平的一次拔高。

(二)积极参加作课比赛,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从95年到99年连续5年参加镇、县、市、省作课比赛。x年参加省历史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并做示范课;x年作为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农村初中教师,代表新乡市参加河南第六届初中历史学科优质课大赛;x年在蒲东二中做历史观摩课;x年参加省第七届省优质课大赛;x年参加县初中历史学科带头人评选;x年在市三中作有效历史观摩课;x年参加河南省教学标兵作课比赛。

每次讲课,每次比赛,对自己教学水平都是一次不同程度的锻炼,都是一次重要的难得的交流与学习;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采用,语言的垂炼,课堂流程的设计,课堂活动的预设,学生的统组、知识的准备等方面,无一不是对自己全方位的提高,正是一次次的参赛,使我走出了职业的倦怠,使自己的课堂水平不断进步。

(三)把上好一节课视作为师的幸福

由于备课认真,每节课我都尽最大努力认真上,决不随意,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99年参与了学校管理,同样没有降低对自己课堂的要求,x年到x年,我一直担任九年级历史,政治双科教学,4个毕业班的课,一周16节课,x年担任业务副职后继续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历史,加上辅导,一周8节。个人认为,作为参与学校的管理者,更没有理由不把课上好,把成绩提上去。已所不欲,勿舍与人,否则在老师面前说不起话,难以服众。自己上不好课,上不成课,再对别人的课堂指点。别人也是面服心不悦。更谈不上对老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了。

关于骨干发言 篇3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我这个骨干培训的机会,使我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到走在小学课改前沿的科学课堂和科学的理念,使我对科学课的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觉受益匪浅。在此,我向大家简单的汇报一下我在此次培训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从两方面讲:

一、走 进 新 课 程 必须 树 立的 新 理 念

俗话说得好: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走 进新 课 程必须拥有新理念的指导。新的科学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活动”为载体的基本理念,注重探究的过程。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为主线,通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因为“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会理解。再者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动的发展。要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其科学素养得以提升,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最重要的是"五放",

(一)放眼――让学生多"看一看"

(二)放脑――让学生多"想一想"

(三)放手――让学生多"做一做"

(四)放口――让学生多"说一说"

(五)放教――让学生多"动一动

二、课改中存在的困惑:

问题一:对教材缺乏深入的研究、配套仪器严重不足

教师在思想上意识上已经有所转变,但落实到行动上来则表现为机械的照搬,没有内化到自己的教学中来。课堂教学出现了看图说话,看图说实验的现象;同时《自然》课改革为《科学》课,原来配备的小学自然教学仪器大部分已经不适合新版科学教材,并且仪器老化或者损失和丢失现象严重,新教材教学仪器配备又不到位,这种矛盾尤其在我们农村显得更加突出

问题二:“课堂活了,纪律松了

一方面,教师从原来的知识权威的“宝座”上走下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感觉到了自由、宽松,问题敢提了,异议敢说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另一方面,在重建新型课堂的过程中,由于处于转型期,再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课堂“乱”了,纪律“差”了,学生“坐不妆了,老师“控不了”了,

问题三:活动多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了

打开《科学》教科书,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新颖的活动设计。一个个内容丰富、活泼有趣的活动吸引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活动多了,环节多了,活动气氛热烈,课堂40分钟明显不够用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了。

在课改中前行,我们感觉到了些许的疲惫:因为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但我们的努力已让我们更多更好更实用的课改实验经验,只要我们坚持,一切都将如人所愿的。让我们用屈原的话来共勉吧: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