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 > 导游词 > 皇城相府导游词(精彩5篇)正文

皇城相府导游词(精彩5篇)

时间:2024-06-06 16:38:40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5篇皇城相府导游词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皇城相府导游词 篇1

皇城相府是中国清朝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则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

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专家介绍,整座建筑反映了明末社会状态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陈家从陈廷敬的祖父起兴盛五代,败落后,故居陆续住进了1000多户村民。自1998年5月以来,当地政府将村民迁出,并筹资2000万元对建筑群进行了修缮。同时,有关部门根据史书记载恢复了一些已经坍塌毁坏的建筑,并对环境进行了整治。皇城村已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名相陈廷敬暨皇城古建学研讨会”、“皇城相府首届文化艺术旅游节”。

皇城相府不仅游客、考古学者云集,还被一些影视剧组看中。在这里开拍了《我认识的鬼子兵》和《康熙帝国》两部电视剧。

皇城相府导游词 篇2

亲爱的游客没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皇城相府参观旅游!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张思,很高兴能为大家做讲解服务!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能够更加了解相府,喜欢相府!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这个曾经辉煌的大家族吧。

关于皇城相府的导游词 篇3

皇城相府与古村郭峪位于阳城县北留镇以北八公里处,两位古城所在的皇城村与郭峪村相距不过几百米,而事实上,它们在历史上其实就是一个村,这座历史上人丁并不兴旺的古村落,却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明清两朝先后走出了十五位进士和十八位举人,这在中国科举史、文化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后来迁居皇城村的陈氏家族则更是出类拔萃,“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被称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清代大学者陈廷敬是这一家族的杰出代表。

陈廷敬原名陈敬,祖辈为郭峪村名门望族,顺治十五年,年仅20岁的陈敬考中进士,因为同榜进士中有两位陈敬,为易于区分,顺治皇帝在朝廷上亲自为其更名,在他的名字中间加上了一个廷字。古人相信人的名字可以决定他的人生际遇,顺治皇帝的这一小小改动,未尝不是这位新科进士改变一生命运的重大契机。此后54年间,陈廷敬平步青云,喧极一时,成为康熙皇帝的政治导师与肱股重臣,先后封官进爵28次,做为一个汉族人,历任除兵部以外的其它五部尚书、侍郎。辅佐康熙51年的陈廷敬不仅是一位为奠定康乾盛世做出重要贡献的政治家,更是清初的大学者,除了自己的《午亭文编》等多部著作传世之外,还负责主持编撰了我国历代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而他的儿子陈壮履也参与了这一文化工程,父子同修一部字典,一时被传为佳话。

陈廷敬一生备极荣恩,康熙皇帝称其为“全人”,在花甲之年为其御笔题写了“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并对陈廷敬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为臣子题字。康熙皇帝的题词后来被陈壮履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也就是目前相府正门外的御书楼。陈廷敬去世之后,康熙皇帝赐谥号“文贞”,并派遣三皇子主持丧礼,护丧归葬故乡。

介绍皇城相府导游词 篇4

各位旅客,大家好!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御书楼。御书楼因有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和“春归桥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对联而得名。

穿过御书楼,我们就进入了皇城相府。相府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是明朝时期修建的,外城是清朝时期修建的。我们参观了功德牌坊、冢宰第、点翰堂、东书院、内府、内宅、小姐院、南书院、花园、九曲桥、状元桥等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位于外城的小姐院和内城的百尺河山楼。

小姐院是陈氏女眷及待字闺中的小姐的住所。正房称“绣楼”,是小姐们的起居室,西厢房是丫环的住处,东厢房则是小姐们吟诗作画,对奕弄琴的场所。刚走进院子里我就发现这里和别处不同的地方——房顶都是光秃秃的。听导游说,小姐院的屋顶采用的都是卷棚顶,屋顶上面没有屋脊与脊兽,因为那时女子地位低下,即使生在侯门相府也不例外。另外,这里最为珍贵的是樟木雕成的三层透花雕竹隔扇,据说全国除故宫有个紫檀木的外别无他家。

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乱军侵扰而建造的。楼共7层,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底层深入地下,建有秘密地道。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远远望去,河山楼巍然屹立,,成为皇城的一大景观。

从相府出来,我站在广场上举目仰望,整座建筑依山就势修建,气势恢宏,四周青山连绵,溪流潺潺,树木葱茏,草盛花繁,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我相信,所有来这里的游人都会被皇城相府秀美的自然风光和质朴的人文景观深深震撼……

皇城相府的导游词 篇5

亲爱的游客没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皇城相府参观旅游!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张思,很高兴能为大家做讲解服务!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能够更加了解相府,喜欢相府!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寒山寺出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张继写了一首千古传颂的诗,另一个是有两位得道的高僧来到了该寺讲经说法。接着,我们来到一座枫桥,张继就是在这里写了千古绝句枫桥夜泊。接着我们来到了寒山寺大钟和大碑,大钟重108吨,大碑总高15。9米,这块大碑与大钟一起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诗碑。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这个曾经辉煌的大家族吧。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