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 > 导游词 > 莫高窟导游词(优秀15篇)正文

莫高窟导游词(优秀15篇)

时间:2024-06-25 10:26:57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是编辑给大家整编的15篇导游词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有关导游词讲解技巧 篇1

01 THE FIRST

如何准确把握导游词讲解时间?

据统计,不少考生现场讲解,一般耗时7-8分钟。这挺可惜。

实际上,导游词讲解的时间是10~12分钟。根据现场评分标准,不足10分钟,每少一分钟扣3分!

通常,到第9分钟就有举牌提示——还剩最后一分钟。意思是,考生在讲解时,如果看到评委举牌提示,就可以快速结束景点讲解,进入欢送辞。

那么,问题来了:备考时,该如何准备把握讲解时间?推荐两个方法,双管齐下,事半功倍。

1、字数统计

普通人正常语速大概是220字/分钟。

以此类推,准备10—12分钟讲解词,可以用WORD统计字数,保证每篇导游词的字数不低于2200字。

不过,现场考生容易紧张,人在紧张状况下语速变快,也容易忘词,所以每篇导游词应控制在2500字内。

2、录像

充分利用手机录像功能。备考时找个搭档,相互录像,了解自己讲解时的状态。

这个很有趣。

不信大家可以把录像保存起来,到时候前后对比。事先声明,笑死了我可不赔

02THE SECOND

导游词的要点是什么?

该准备哪些内容?

这个问题比较宏观,来不及细说。此处提醒大家把握几个基本原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全面性

2、现场讲解

3、突出重点

在导游证面试的讲解词中,既需要根据景区线路分布沿途做概括性介绍,又需要找准景区的亮点做重点讲解。

如果只是每个景点讲一讲,但又都蜻蜓点水,听上去是不是不痛不痒?

考试前先弄清楚,考什么,哪些是重点!

结合考试大纲进行本省现场考试重点内容梳理,并结合考试大纲进行考试内容掌握。

客观分析导游词组成

1.把导游词中能够通用的部分认真准备

一篇结构完整的导游词应该有五大部分:

①欢迎词②行程介绍③相关注意事项说明④景区景点概况及讲解⑤欢送词

那么在这些部分中,除与景点相关的第4部分是十个点各不相同的,其他部分是略作调整即可通用的,而且第1、2、5部分是比较突显个性的,是每个人不同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特色的,多花点功夫来设计、来写并且把它练习好,会增加你考过的概率的。(部分省市不要求讲欢迎词、欢送词)

2.抓住景点讲解的关键内容

把第一部分准备好后,还有6分钟左右的时间,大概要写1500个字,这一部分就是与景点相关的。

所以

导游词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

它是对人文历史的介绍,

是对生活的感悟。

它不会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讲解者自身的积累

和成长而不断地丰富。

请考生明白,

技巧只是方法。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导游词,

是有感而发。

导游资格考试关于口试时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一、尊重除考官以外的考场工作人员,他们有确定考生是否违规的权力,如被认定违规将取消考试成绩和补考资格。

二、多使用礼貌用语,如“老师们好!”、“各位老师辛苦了!”、“谢谢您的指点!”、“再见!”等,虽然在考试评分细则中对此没有硬性规定,但通常会影响到考官的主观印象,从而影响其打分。

三、注意着装,虽然已是入冬,但在日常厚外套内最好配上正规礼服,入考室时可以先除去放在门外,否则形象臃肿不堪。

四、进行讲解和答问时务必注视考官,带一种自信神情,以免给考官留下紧张、背书和害怕的感觉。

五、遇到答不出的问题可以进行推测,但一定要声明是个人看法,如果实在没有把握,最好坦白承认,并当场求教考官,切忌不懂装懂。

六、考官提问时要认真倾听,然后思考两秒再作答,不要脱口而出,会让考官觉得不稳重,缺乏思维的慎密。

七、面带微笑,微笑表情可以给人以坦诚、自信、友好之感,面无表情或紧锁双眉容易让考官为你担心,从而影响得分。

八、与考官保持适当距离,以两米至四米为宜,紧邻考官会招致考官不满。

九、不要向考官打听成绩,不要强调客观原因导致发挥失常,考官通常会以发展潜力为主要衡量标准,如果苦苦哀求或多嘴多舌反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切勿送礼品给考官,哪怕是一条表示敬意的哈达。出现这样的情况,你都有贿赂的嫌疑,既使你讲解的再好也不可能得高分,如果你讲解一般,那就肯定没戏了。

2、无论在讲解中或提问时,如果考官纠正你的错误,无论考官所言正确与否或与你的记忆有多大出入,都不要反驳考官,只要保持微笑的表情和虚心的态度就可以了。

3、回答提问时,如果你丝毫没把握,坦言不知道比胡说八道要好得多。如果你有些不确定的话,可以说“好象是……”,但别反问考官“是不是……”。

4、不用介绍你来自哪个单位。

5、不要抽了题就提出要求换题。你要知道你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白提,这几年考场里是绝不允许换题的。你提出这样的要求,考官在脑子里已经给你不及格了。你既使是准备的不好,也冷静下来硬着头皮试着讲,如果讲不好,那你命该如此;倘若你还讲的一般,难说还能踢个擦边球而险过。

6、没考好就没考好,回去好好祷告。只是千万别在临出考场门时,为自己找理由借口,更别哀哭求情。这样的行为会令考官反感,你的分数会更低。

7、你最好准备每一个景点,别怀侥幸心理偷懒只准备其中的部分景点,你的手气不是天天都能摸彩票中奖的。别指望考官面前的考签位置顺序不变换,也别指望谁帮你在考签上做标记。这两年,考官见过许多比你聪明的考生,所以也普遍“进化”了,类似的防范工作做得很严密。

关于周庄导游词讲解 篇2

江南名镇周庄是崛起在中国东南沿海,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二十一世纪新型小城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卫生镇和国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周庄荣获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的“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周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谓摇城;北宋元?v元年(公元1086),周迪公郎舍宅为寺渐成集镇,故称周庄,已有900多年建镇历史,具“小桥、流水、人家”风格的江南古镇周庄已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改革开放以来,周庄成功走出了一条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翼发展的新路子,卓有成效地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和“传感器产业基地”两个著名品牌。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5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6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1亿元,吸引日本、台湾、香港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累计3亿美元,以中国昆山高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昆山传感器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昆山传感器产业基地为建设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自以来周庄已成功举办七届国际旅游艺术节、二届中国传感器基地产业合作与发展论坛会,6月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又在周庄成功召开。

近年来,周庄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诚信服务,致力于营造政策环境、投资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不断地构建独特的竞争新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富有远见的海内外投资者在这片土地上播种、耕耘,享受着丰厚回报。

如何写导游词 篇3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旅游的导游,这次我们去的旅游景点是天下第一奇山—黄山。黄山是一座奇形怪状的群峰,位于安徽省南部,相传黄山因轩辕黄帝曾在山上炼丹而得名。

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的盛地,明代大旅行家游览过黄山以后,对黄山拍手赞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意思是:去过五岳回来,其他什么也不用看了;去过黄山回来五岳都不用看了。黄山确实是不同寻常,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被誉为天下奇山。

自黄山的温泉上4公里左右,就能够看见黄山的景色。那凌空的巨石直插云天,有的像报晓的公鸡,有的像步履蹒跚的老人,有的像龟兔对望,还有的像小兔观日,有的是极像一对去放羊的姐妹,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形状怪异,这真是大自然的奥妙呀!

接下来我们就去玉屏楼。在路上也是奇险无比,让人难以忘怀。这里有急速飞驰的云海,陡峭的悬崖,还有从天而降的垂直石阶。玉屏楼附近的悬崖上,有几棵高大古老的松树,其中一棵名叫迎客松,还有一棵叫送客松,它们挺立在路边的峭壁上,似乎在热情地迎送中外游客。

莲花峰离玉屏楼近3公里,爬上峰顶就可以观赏日出。黄山观日出、望云海的最佳地点是清凉台。古人在这儿留下不少的诗篇。这一带还有梦笔生花,笔架峰、骆驼峰、仙人下棋等胜景。好了,各位游客,我给大家就介绍到这儿了。请大家观赏景色,两小时后在清凉台集合,注意安全,不要走散了。

导游词 篇4

在这个寒假,我去了关岛,其中关岛的浮潜使我难以忘却。

关岛的一大特点就是水上活动,因为那边的海非常漂亮,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浅绿色的,水不深,大约只到我的脖子这里;第二层是一条雪白雪白的海浪线;海浪线之后就是深蓝色的海水,关岛的海水落差很大,浅绿色部分只有一米多深,深蓝色部分就有近一百米深了。之所以关岛能有这么多水上活动,是因为关岛海水的特点。关岛因为环境很好,所以就算是在浅海区,也有许多的热带鱼,还有海参、海胆、珊瑚石……这样,关岛就有了一个水上活动——浮潜。

浮潜,其实就是带上浮潜工具,穿上救生衣,浮在海面上潜水,“浮潜”因此得名。浮潜并不简单,初学者很容易因为没有咬紧呼吸管而喝进好几口咸咸的海水。不过等你学会浮潜后,就很轻松了。不用背上沉重的氧气瓶,不用穿上厚重的潜水服和脚蹼,就可以将关岛的水下美景一览无遗。那天,我在关岛著名的星沙海滩浮潜。一开始,我没有掌握浮潜的要领,一连喝了好几口海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次尝试时,我终于能任意使用浮潜工具了。我和爸爸跟着潜水教练,向更深的地方进军。一路上,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的热带鱼,大多数热带鱼都是三角形的,五颜六色。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漂亮的珊瑚石。海里还有几条银色的大鱼,在阳光和海水的衬托下闪闪发光。往深处,海底还有海参和海胆,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见海龟。那天我们虽然没有看见海龟,但是看见了许多海参、海胆,我们看见它们的时候,它们正懒洋洋地趴在海底的礁石上晒太阳,不知道它们是不是累了呢?

关岛的浮潜,让我难以忘却,可是关岛的美食、美景也非常不错,希望下次能在去一次关岛呦!

导游词 篇5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卢鹏宇,是您的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提供本次导游服务,大家也可以叫我卢导哦!

猜一猜,这一次我们要去哪呢?给您一个提示吧,冬天,鹅毛大雪过后时,它就是世界上最长的“滑滑梯”了,……对了,它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长城了。

首先,在开启我们的行程前,我简单讲几个非常重要的事项:

1、千万不要脚蹬着射口、手扶着垛子,把长城当成脚手架哦!一不留神,您可能就连滚带爬、摔得鼻青脸肿。

2、不能在长城上涂涂抹抹,做出千夫所指、遗臭万年的不文明行为。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启精彩的长城之旅吧。您看,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蜿蜒曲折、匍匐上升的长龙,在崇山峻岭间盘旋;近观长城,由青砖条石构成的城墙、城台,高大坚固,刻下了历史的痕迹和风雨润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好汉坡上有题词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各位今天也要做响当当的好汉哦!登上最高处的城台,看着前面云蒸雾绕、绿树掩映,这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龙”频繁出入其中,抚今追昔,不得不说长城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呀!

两千多年前,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全靠无数的肩膀和手,将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一步一步挪上这陡峭的山岭,其中浸润了多少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呀!大家可以细细地看、静静地感受,将长城的印记留在您的相机和心里吧

好了,3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今天的旅行就到此结束,希望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导游导游词 篇6

欢迎大家来到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曾被省旅游协会评为"广东受欢迎自驾车目的地",被省旅游局评为“休闲渡假好去处”,亲水谷景区被评为“假日观光新亮点”,是广东省十佳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4大景区:小黄山景区、瀑布群景区、亲水谷景区和广东峰。

南岭公园总面积273平方公里,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交界处,主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峰。广东第二、三峰也位于此。

南岭为广东四季分明的地带。冬看冰雪秋赏红叶无需千里北上,每个季节都在这里尽情展现各自本色。春有繁花满树、杜鹃争艳。夏有浓阴蔽日,清溪长流。踏青避暑,无不适宜。秋天虽无香山那绚烂得一塌糊涂的红叶,但漫山遍野因红叶、黄叶的点缀,更像是天然浑成的色彩斑斓的油画。而到了冬天,它则让广东人很意外、很狂喜。雾淞、冰凌、飘雪,让人恍若走进银妆素裹的北国风光里!

南岭有广东省片的原始森林,是岭南的天然生态屏障,被称为"广东物种宝库",目前,公园内已发现的植物2000多种,野生动物200多种,有82种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是华南虎的后栖息地。在这片保存得完整、块的原始森林里,活跃着的是那数不清的珍稀物种,跳跃着的是那意趣不同的瀑布,走动着的是那为数不多的游客们。对国内外科研专家来说,它是“广东的物种宝库”、“岭南生物多样性丰富之地”。对生态旅游爱好者、背包客来说,它是露营探险、观天象看日出的天堂。但对普通游客来说,那山头缭绕着的云雾,更像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难窥真面目。

[小黄山景区]

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景区是世界上片"广东松"原始森林存留地—小黄山景区。

“小黄山”海拔1604米。山势险峻、蓝松遍布,风光不逊黄山,因此得名"小黄山"。云海、蓝松和佛光是小黄山的三大奇观。春天沿途可见高山杜鹃绽放,冬天更可以看到南方难得一见的雾淞和冰挂。

现在我们来到小黄山脚的观景台了,正前方峭壁上那株广东松,像不像正伸出双臂,欢迎八方游客?这就是"小黄山"的迎客松—咱们广东人的迎客松。广东松学名华南五针松,又名"蓝松",是一种只生长于南岭一带的特有物种。其针叶五针一束,到寒冬时会分泌防寒素,使得树冠呈现美丽的宝蓝色,十分独特。

看完迎客松后,沿着山脊的石阶步步登高。在原始森林中穿行,体味峰回路转;攀越云海,登上山顶,四下豁然开朗,空气清新无比,心情也因此美丽起来。

在小黄山顶"玉兔峰"可以远眺广东峰、广东第二峰、第三峰。在这里看日出是许多登山者的爱好。也有游客在小黄山顶拍摄到"佛光"奇观,"佛光"的形成得益于南岭的独特自然环境,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自然奇观。

沿着游道继续前行,来到一片奇异的松林,松林里的松树都是成双成对的,其形成原因现在还是个谜。

[亲水谷景区]

亲水谷是典型的壶穴地貌,位于峡谷之中,两岸峰谷高耸近千米,一道碧水从高处直冲200米而下,河床宽处50米,窄 www.haozuowen.net 处仅2米。沿途急滩、瀑布、涡流、深潭接连不断,以"幽峡、碧水、奇石"而著称。还生长有保护植物红豆杉、华南五针松等。

让我们沿着游览栈道慢慢游览。这条游道全程3500米,依溪而建,舒适平缓、老少皆宜。

现在我们走的是"天然道",这段游道是天然形成,完全没有人工修饰。春天和夏天,各色野花开满整条游道;秋冬季节,槭树、枫叶、山乌和蓝松构成了一幅彩色画卷,十分美丽。

继续往前走,来到珍珠潭。大家看那溪水从高处直冲下来,在狭窄的山谷中层层跌落,激起出颗颗水泡,浮上水面,就像颗颗珍珠。珍珠潭因此得名。

亲水谷四季水清见底,水底河床上那些圆形的石臼,就是"壶穴"地貌。这些圆圆的小洞,装满了清澈的高山泉水,一个个绿莹莹的煞是可爱,这可不是人工钻出来的哦。有人说是被水冲刷而成,也有人说是第四季冰川时期残留下的。

河道中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块,都是千万年前从更高处冲下来的,可以想见当年水势之大。现在的水势当然比不当年了,我们现在看到仙女潭的仙女瀑,是亲水谷落差的'一条瀑布,春夏季节水声雷动、气势雄壮,秋冬则露出温柔一面,显得水清山幽。

[瀑布长廊](又名九重瀑布)

南岭处处见瀑布、时时闻瀑声。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是广东一绝,而且都是天然瀑布。

其中著名的"瀑布长廊",是南中国的天然瀑布长廊。由发源广东第二峰—发财岭(海拔1888米)的溪水汇集而成,在深壑幽谷中跌宕直下,落差近500米,形成近百条大小瀑布,负离子含量冠绝广东。

瀑布长廊的起点——九重山是很好的拍照点,也是秋天赏红叶处,这里也能体现南岭"层峦叠嶂"的特色,毛主席诗中提到的"五岭逶迤腾细浪"指的正是南岭的这种景观。常有游客在这里细数山峦,据说有人数出20多重呢。

从九重山下走,经过"松门",这里有两株三人合抱的松树,一左一右,像在把守大门。参观海拨正处在1000米的"千米瀑"后。我们来到了南岭瀑布绝—孔雀瀑。

从观景台往过去,这条瀑布就像一只孔雀,骄傲地扬着高贵的头,拖着长长的屏花,向游客炫耀它的美丽。

由于原始森林涵养了天然水源,南岭瀑布全年水流不断,又还有短尾猴、松鼠及各种飞鸟生活在这里。许多游客都有幸看到呢。

再往下我们可以观赏到飞流瀑、惊心瀑、虎口瀑和双飞瀑。

在广东,要观赏保存得完整、片的原始森林,就要来南岭的“小黄山”这个景区。特别是到了秋季,驱车入内,触目可见的就是被那些丛丛红叶、黄叶点缀下,层次分明的彩色森林,一下就让人明白到物种丰富的原始森林和色彩单调的绿色次生林之差别。

其中为著名的是“广东松”。广东松为濒危保护植物,生长在海拔1000米—1800米的陡峭阳坡和孤峰上,树形千姿百态,令人不期然想起安徽黄山。这也是“小黄山”得名之来由。

虽说南岭的小黄山没有安徽黄山闻名遐迩,但广东松树间的密度大大超过黄山。而且其叶五针一束,且主产南岭山地,枝干挺拔,层次分明,独成一景,又称“华南五针松”。更让人称奇的是,那多达1300多公顷的广东松,松叶颜色能随着季节变幻,春夏翠黄苍劲。

而到了冬天,为了适应悬崖峭壁的严酷环境,广东松则会分泌出这种白色防寒物质,成为与众不同的“蓝松”。气温越低,广东松分泌出的防寒物质越多,有时甚至呈现出光彩夺目的粉蓝色。岭南画家尤喜以“蓝松”入画,并已成为岭南画派的一大特色。

[广东峰]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境内群峰起伏,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其中以有“广东峰”之称的石坑崆为出名,海拔高达1902米,堪称广东的“喜马拉雅”,崔嵬雄浑、峻峭秀丽,四周群峰高耸,分布错落有致,天然巧成。

第二高峰石韭岭仅比峰低14米,有1888米高,山顶由多个小石峰组成,向东连绵起伏,极为峻峭,是华南雄伟的花岗石山峰之一。做广东人,不登南岭山峰,实为憾事。

今天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一行就到此结束了,大家有没有觉得还一游未尽呢?是否觉得南岭很原始,但似乎也很有仙气?感觉都市里的浑浊,全在这个天然大氧吧里得到净化和升华。好的,再次谢谢大家来到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祝各位旅途愉快!

导游词 篇7

秦兵马俑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这举世无双、气魄雄伟的秦兵马俑。我姓孙,是山西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大家叫我孙导好了。很高兴能带你们来游玩秦兵马俑。好了,时间不等人,话也不多说,我们立刻出发吧!

据众所知,秦兵马俑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总面积达2019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兵马俑近八千个,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里面有3个俑坑,每个兵马俑都个性鲜明,品种也很多,各拿着各种不同青铜兵器,如:刀、剑、戈等,大家觉得怎么样?够不够雄伟?

大家请往前走,看,我们已经到了一号坑,它的面积最大,有14260平方米,差不多有三十个篮球场那么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坑里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这一号坑上已盖起了一座拱形大厅。游客们请到大厅上来,再请你们往下看,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你们看,那像不像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的大军呢?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游客们,现在请你们看看左边,那是骑兵俑,它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执弓箭。还有许多兵马俑我还没说,如武士俑等。

秦兵马俑的遗迹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配合,有机会我们再见吧!

经典导游词 篇8

各位旅客:

我将用导游词来开启我们今天的游览。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坐落在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素有”海滨邹鲁“美称的潮州市。而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与赵州桥,卢沟桥,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的湘子桥。至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看!这是一座启闭式的浮桥。横卧在潮州人民的母亲河——韩江之上,呈东西走向。从古至今,见证了许多伟大的时刻,依然保持时光的静止。它用古朴的形式诉说着中国历史的兴衰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广济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孤例。桥墩上建有形式各异的二十四对亭台楼阁,还有2只铁牛分东西镇水,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我的导游词已经体现不出它的伟大和价值,各位旅客可以自己感受一下,想想自己若作为一名导游,会怎么样去想这导游词。这座桥在在潮州城东门外,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其格局已经是非凡。特别是每年春涨,广济桥在滔滔江水中岿然不动的雄伟景象真是蔚为壮观。

你们看,这桥上如今只剩下一只铁铸的牲牛,孤独地遥望着远方。潮州童谣唱道:”十八梭船廿四州,两只牲牛一只溜”说的就是,这广济桥上原本是有一对铁牛,其中一只因为发洪水被冲走流入大海。这就给这座充满韵味的桥增添许多的神秘色彩,总的来说,广济桥是潮州的一个缩影,代表着智慧,勤劳,坚韧。各位可以尽情地感受一下。

关于导游词 篇9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闻名的八达岭长城上,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好似云遮雾障,禽鸟和鸣,溪流淙淙,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您向远处看,可以发明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蜿蜒绵延。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坦。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宇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面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八达岭海拔1000米,绵延蜿蜒的长城如巨龙腾飞于崇山峻岭之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白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看到烽火台,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烽火戏诸侯]:周朝有个国君叫周幽王,他有一个美女,她的脾气很怪,总是不笑,幽王就想办法。于是他点燃了求救信号(烽火),结果,引得诸侯白来一趟,她却哈哈大笑,幽王也很开心。可是,真有敌人来进攻的时候,幽王点燃了烽火,却不见人来,幽王就被敌人杀死了。游客们,这就是两个很典型的故事。

游客们,此刻我们已经开始顺势走下长城。游客们!踏着这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我们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就是长城!

如何写导游词 篇10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是“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潇湘洙泗——岳麓书院。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现占地1.2万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由门堂、亭、台、楼、轩、斋、祠组成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到景点。

各位朋友,现在让我们按照书院的建筑布局慢慢地走进那一种隽永的文化氛围。书院这个名字是唐朝才开始有的,是国家用来藏书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时演变为讲学和藏书之外,稍后就具备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岳麓书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园10515年),宋真宗赵恒召见岳麓山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开始名闻天下。

岳麓书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大家跨越头门,仰头可以看到的拓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洵手迹而制成的“千年学府”匾额便是明证。走进书院,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赫曦台,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赫曦”到底有什么含义。关于赫曦台的命名,是与两位名人密切相关的。赫曦台原建于南宋时期。乾道三年(公远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与当时另一位著名理学家,岳麓书院主教张拭(代山长)进行学术交流,两位名家经常相约登岳麓山观日出,每当看到朝阳光芒四射,朱熹就对张拭说“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于是把岳麓山峰命名为赫曦峰,张拭筑台,朱熹题“赫曦台”。现在大家看到的赫曦台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结构,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戏台。

大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台左右两壁檐上还保留有清乾隆年间修建时的戏剧故事雕塑,左边有《拾玉镯》,右边有《秋胡戏妻》等到较具有艺术价值的雕塑,可见,当时的书院的师生除了清苦的学习外,还有丰富的课余活动,儒家士人既严谨又闲适的思想也略见一斑。现在,大家请看台左边墙壁上近丈高的“寿”字,此字用二笔写成,形如龙蛇盘绕,柔中带刚,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们传为仙迹。

关于此字的形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在书院举行重赴鹿鸣宴宴会(鹿鸣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请科举考试中的考官和中试的学生的宴会,因为宴会上通常都演奏《诗经鹿鸣》从而得名。重赴鹿鸣宴是指鹿鸣宴六十年后而举行的宴会),这天,达官贵人、科场举子云集岳麓书院,大家谈古论今,吟诗作赋,热闹非凡,正当兴头,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脚着草鞋的老道人来到院内,自称前来赴宴,那些士人见来者只不过是一个无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写几个字,道人当然明白其中之意,随手拿起墙边的扫帚,伸入黄泥水中,将扫把一举,唰!唰!两笔写下丈多高的“寿”字,然后把扫帚一丢扬长而去。院长罗典在惊叹之余曾托人寻老道人,但不知下落,后来罗典在右边的墙壁上补书了一个“福”与“寿”对称。大家现在看到的“福”字用一笔写成,笔力强劲,形如猛虎下山。“福、寿”二字如龙腾虎跃,暗含岳麓书院是藏龙卧虎之地。但岳麓书院到底藏了什么龙,卧了哪只虎,我们稍后再讲。

沿着砌石的中轴线往前走,现在我们站在书院的大门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门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进行过翻新,是五间单檐硬山和三山屏墙结构。大门两旁有一块汉白玉鼓形上马石,它的正面是三狮戏珠图,背面是芙蓉锦鸡图、荷花鹭鸶图,此物相传是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曾任两江总督的陶澍严惩贪官曹百万从曹府搬来献给母校的。大门上方的“岳麓书院”

匾额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现在请看大门两旁的千古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由院长袁岘冈与贡生张中阶撰写的对联高度褒扬了岳麓书院千百年来作为湖湘文化的摇篮,孕育出多少具的经天纬地之才的英雄豪杰:被誉为“一时之英才”的抗金名将吴猎,主张“官兵一体”大败十万金兵的功臣赵方,“忠鲠可嘉,宜得奖谥”的彭龟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学家、史学家魏源,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中兴将相”的桐城——湘乡派盟主曾国藩,收复的爱国名将左宗棠,首任驻英法公使并保持了民族气节的郭嵩焘,“欲栽大木柱长天,慧眼识“毛蔡”的杨昌济,后来的岳麓高足陈天华、蔡和森、邓和森、邓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台墙壁上的福寿两字暗含的藏龙卧虎之意切合。

经典简短导游词 篇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大门,我叫姜志航,是带领大家赏游黄山美景的导游,叫我姜导游吧。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因为有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才使他名闻天下。

一会儿,大家可以乘坐索道或经步登山前往玉屏楼,去观赏四绝之一——黄山的奇松。黄山的奇松是从陡峭的石壁上长出来的。你们看,迎客松伸长了它的手臂,好似正在热情欢迎从全世界来的游客们,因此称“迎客松”。

请大家在顺着我手指的地方看,那里就是黄山的怪石,黄山的怪石也不甘示弱。那么多的石头,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块是相同的。而且人们还给这些怪石取了名字。看!那仙人似的石头名字就叫“仙人指路”,因为它正为这里经过的所走客人不知疲倦的指着路。

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记住,一定不能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祝大家玩得愉快!

经典导游词 篇12

各位朋友:

你们好!热诚欢迎你们到泰山来,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从泰山中路登上山顶。

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的积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我们仍要像古人那样问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领略泰山的神韵。

这里是岱庙。从岱庙开始,经岱宗坊、一天门、红门、中天门、升仙坊至南天门、是古代皇帝封禅泰山所走过的路,现在被知名人称为“登天景区”,也称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条路中最古老的一条。我们将从这条路登上极顶。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庙前,还有一座较小的庙宇,这就是“遥参亭”,是当年皇帝封禅泰山的起始点。当年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祭典时,都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因此明朝之前,称此为“草参亭”。明代加以扩建时,改名为“遥参亭”。虽是一字之易,基虔诚却尽含其中了。

朋友们,中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着独特地位的,这座遥参亭的建筑构思既出于封禅大典将由此为前奏而步步进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先抑后扬的美学思想的体现。

正阳门内就是岱庙了,平是一个神奇的方。岱庙有着如此的魅力,决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围墙便与一般庙宇不同,围墙周1300米,5层基石,上砌大青砖,呈梯形,下宽17.6米,上宽11米,高约10米,共有8座门:正中为正阳门,是岱庙的正门。由正阳门进得岱庙来,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说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门两侧,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三殿之间以墙相连,构成岱庙中间第一进院落。

天贶殿周围施以回廊,形成了一个大院落,在中国的建筑中,廊是起着使空间有联贯、敛气、紧密、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作用,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称道的。岱庙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庑殿的大建筑物紧紧地环抱着,平直与崇高的对比更激起了人们对天贶殿的崇仰。我国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没有绝对大绝对小,大小是从对比中产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贶殿前平台上还修了两个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贶殿,又于雄伟中寓含着恬静闲适,因此天贶殿并不是雄伟两个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从天贶诬后门出,有砖石甬道与后寝宫相连。宋真宗封泰山时,因将泰山封为“帝”,帝则应当有“后”,于是便为之配了个夫人“淑明后”。从这一点看来,岱庙与其说是道教神府,还不如说更像皇家宫廷,这种布局进一步透露了封建统治者利用岱庙进行政治活动的功利目的。

刚才,我们是沿着岱庙的主轴线游览,而主轴线两侧,原另有4个别院,东面前后两院,前为“汉柏院”,相传汉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内;后为“东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盘了。大约25亿年前,在一次被地质学家称作“泰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中,古泰山第一次从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几度沧桑,泰山升起又沉没,沉没又升起,终于在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古老的造山运动造就了泰山南麓阶梯式上升的三个断裂带,最上一层从云步桥断裂带到极顶,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这一层地带与四周群峰产生强烈对比,犹如宝塔之刹,形成了“东天一柱”的气势。

这里是紧十八盘,也是整个登山盘路中最为艰难的地段了。大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题刻:“努力登高”、“首出万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励我们。大家再看,那负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当年无名无姓的凿石修路人……大山无言,但它们能激励人们向上。朋友,登山犹如干任何事业,只有义无反顾地向上,才能战胜险阻,才能到达最高的境界

南天门到了,我们现在已置身“天界”了,虽然我们并没有成仙,但我们在这里领略到了“登天山而小天下”的豪迈。

进了南天门,与之相对的是大殿取名为“未了轩”,未了轩两侧各一门可以北去。出门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观峰”,山上有亭,名月观亭。据说,天高气爽的深秋时节,在这里还可以一览“黄河金带”的奇异景观:在夕阳映照的天幕下,大地变暗了,惟有一曲黄河水,反射出了太阳的光辉,像一条闪光的金带,将天在地连在一起。入夜,在皎洁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见济南的万家灯火,因此月观峰又称“望府山”。

出南天门院落东折即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诗意的地方。沿天街东行,中北有一坊,匾额上题有“望吴圣迹”,这就是相传孔子与颜渊看到吴国阊门外一匹白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庙。

天街最东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给大家讲讲碧霞元君的故事。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间被称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中的泰山主神,并被称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众对泰山老母的候信仰与喜爱,是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层的对母亲的爱。多少年来,碧霞元君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巅,接受着善男信女的香火,召唤着去乡离国的游子。

好,让我们进到碧霞寺来。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门,正殿,配殿,3座神门,钟楼、鼓楼、香亭、万岁楼、千斤鼎、火池,还有照壁、歌舞楼、御碑亭……而且为御高山疾风,殿为铜瓦、碑为铜铸,金光闪闪,俨然天上宫阙。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高山建设的典范,人舞到这里来进香并不感其小而觉其高大,神圣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筑群中独具一格的神品。

出碧霞祠东神门北折沿盘道再上,可见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大观,人称“大观峰”。大观峰西侧,几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笔,这一带可谓是露天的书法艺术博物馆。

沿大观峰西侧盘道而上,至最高处,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阶终于到了尽头,这里就是泰山的极顶--玉皇顶了。

玉皇庙建在极顶上,红墙碧瓦像是给泰山戴上了一顶桂冠。由山门进庙,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极顶石”。极顶石卧在一圈石栏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别处,将是一块最普通不地的石头了。但是在这里,它的旁边有碑恭恭的写着:“泰山极顶1545米”。根据地质学分析,就是它,在3000万年前从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万米的地壳深处;就是它,有着数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举着它,使它高耸云天,以至玉皇庙中的玉皇大帝简直就成了它的守护神。

朋友们,一天的行程已经结束。希望你们能再度到泰山来。谢谢大家。

导游词 篇13

大家好,我是你的导游,我叫吴xx,你可以叫我吴导。今天,我将带你进入这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现在,请和我一起走。我们绕过大厅。这是一条著名的走廊。它不寻常。全长700多米,分为273间。如你所见,每个横槛上都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画,包括人物、花卉和风景,但成千上万的'画没有两幅是一样的。难怪它被称为世界第一走廊。看完走廊,大家都往这里看。这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个湖像镜子一样安静,像碧玉一样绿。你可以乘船和船欣赏风景。看,这是著名的万寿山。爬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往下看,你可以看到颐和园的所有风景。看,有一个岛。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林覆盖着整个岛屿。游客们,你们可以穿过桥去岛上。这座桥叫十七孔桥。我们数几个洞。桥上有数百只小狮子,姿势不同,生动活泼。

今天的颐和园游览结束了,希望大家喜欢我的解释。

导游词 篇14

各位团友:

山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每一片叶、每一棵树、每一朵云彩、每一缕阳光都可能会让大家演绎一份心情故事。朋友们抛却心中的承载,共同分享四面山带给我们心情的释放。首先我给各位介绍一下四面山概况。

四面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以山、水、林、瀑为一体的天然园林。它以森林为基调,以瀑布为特色,以丹霞地貌、溪流、湖泊等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集山景、水景、林景和动植物景观于一身,秀山、悬瀑、峭岩、幽林各领风骚。以高距152米的全国第一高瀑——望乡台瀑布为代表的“四面山飞瀑群”已成为重庆新巴渝十二景之一。它处在距重庆主城西南135公里处,幅员面积213.37平方公里,属云贵高原大娄山北翼余脉,东西两面分别与綦江县和四川省合江县相邻,南面与贵州省习水县接壤,为重庆市与贵州省之间的界山。四面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7摄氏度,降雨量1522.3毫米。成因上属侵蚀剥蚀向斜倒置山地。山体由产状近于水平的白垩系夹关组砖红色砂岩夹薄层页岩组成,故可称为丹霞地貌。山体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7千米,宽12千米,面积约300平方千米。一般山峰海拔1000米--1700米,最高峰蜈蚣岭海拔1709、4米,最低处海拔900米,平均海拔1300米。地势南高北低,呈三级台阶下降,河谷深切,重力地貌发育,多裂点,嶂谷、崩塌现象。森林覆盖率达95%。由于地质运动和水流侵蚀,区域内地形山高谷深而又纵横交错,沟长坡陡,悬殊的地形高差,使河流比降高,形成了众多瀑布,构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观。

四面山的山,峻美而有灵性,圆锥形的山峰峰峰相连,山山相靠,如竹笋拔地而起,绵亘百里,故因此得名。

四面山的林,虽没有大兴安岭那样连绵千里,但却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仅存的亚热带阔叶林区,水土和植被都保存完好,是天然的动植物宝库,拥有植物种类1500多种,珍稀植物有中华双扇蕨、桫椤、鹅掌揪、银杏、香果树、红豆杉等20余种,其中中华双扇蕨属史前植物,与恐龙同代,在地球上濒于绝迹。桫椤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木本树蕨之一,是最古老的“活化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四面山有动物80多种,其中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云豹、毛冠鹿、猕猴、大灵猫、弹琴蛙、金鸡等23种,因此四面山有“动物基因宝库之称。

四面山的瀑布,千山万壑四面飞瀑交相呼应。置身四面山,飞瀑四面来。瀑布众多灵性不一,形态各异。据查,四面山有上百挂飞瀑,100米以上高度的有5挂,80米以上高度的有8挂,30米以上高度的有23挂,因此,四面山也以“瀑布之乡的美誉名扬天下。

四面山的湖泊,虽没有洞庭湖的浩瀚和千岛的曲折,却有处女湖的幽娴与宁静。湖水清明如镜,绿影婆纱,倒影如画。近万米长的洪海湖,扭曲着水蛇般的腰身,静卧在青山峻岭之间,被多才子雅士所钟爱。龙潭湖、林都湖、珍珠湖等8个湖泊,撒动着珍珠般的银光,如深山莽林中的8颗璀璨明珠,四面山因此被称为巴渝的九寨沟。

导游导游词 篇15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内小型人文风景区,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样,甲秀楼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最先倡导修建甲秀楼的是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他以河中的一块形状像鳌的巨石作为基础,修建一座桥连接两岸,并筑一楼用以培育风水,取名“甲秀楼”。建楼的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竞秀”,人才辈出。

自此以后,贵阳果然出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世友,清代的两个状元,文状元赵以炯和武状元曹维城。所以甲秀楼是贵阳人杰地灵的象征,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是“城南胜迹”,各位朋友可以在这里留影。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国的风景桥中,浮玉桥是有名的,它与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雨”,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可以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非常美丽。

浮玉桥上的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四个角上刻有珍禽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护以雕花汉白玉栏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桥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齐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诗人更把这种感受写成了一幅楹联,用“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甲秀楼为贵阳主要名胜,素有“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触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宝,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名,洋洋洒洒174个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开头便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聚焦点。甲秀楼欢迎您下次再来。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