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怎么预防触电漏电?【通用5篇】
时间:2022-08-30 14:27:45
安全知识:怎么预防触电漏电? 篇1
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进行以下抢修工作。
(1)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2) 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3) 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决不能无故中断。
如果现场除救护者之外,还有第二人在场,则还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
1) 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设备。
2) 劝退现场闲杂人员。
3) 保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
4) 向领导报告,并请医生前来抢救。
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如果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则90%可以救活;如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10%的救活机会;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争分夺秒,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
安全知识:怎么预防触电漏电? 篇2
居民家庭用的保险丝应根据用电容量的大小来选用。如使用容量为5安的电表时,保险丝应大于6安小于10安;如使用容量为10安的电表时,保险丝应大于12安小于20安,也就是选用的保险丝应是电表容量的1.2~2倍。选用的保险丝应是符合规定的一根,而不能以小容量的保险丝多根并用,更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使用。
安全知识:怎么预防触电漏电? 篇3
漏电保护器又称漏电保护开关,是一种新型的电气安全装置,其主要用途是:
(1) 防止由于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2) 防止用电过程中的单相触电事故。
(3) 及时切断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单相接地故障,防止因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加,在用电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本身的缺陷、使用不当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利而造成的人身触电和火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而漏电保护器的出现,对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及时切断电源,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技术手段。
在技术上漏电保护器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触电保护的灵敏度要正确合理,一般启动电流应在15~30毫安范围内。
(2) 触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一般情况下不应大于0.1秒。
(3) 保护器应装有必要的监视设备,以防运行状态改变时失去保护作用,如对电压型触电保护器,应装设零线接地的装置。
安全知识:怎么预防触电漏电? 篇4
常用的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正常的供电电压在220伏左右。当供电线路中若因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供电电压瞬时升高、三相负荷不平衡户线年久失修发生断零线,或因人为错接线等引起的相电压升高等原因发生电压升高,就会使电流增大导致家用电器因过热而烧损。要防止烧损家用电器,就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用电设备不使用时应尽量断开电源;二是改造陈旧失修的接户线;三是安装带过电压保护漏电开关。
安全知识:怎么预防触电漏电? 篇5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万众喜庆的时刻,但节日也是各类灾害的高发时间。人们在高高兴兴过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其中,防火非常重要。
在众多家庭火灾中,电器引发的火灾首当其冲。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的电器火灾占全年火灾总数的30%以上。其中,由劣质开关插座引起的火灾占相当大的比率。
开关插座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电源持续装置,也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小电器。开关插座虽小,却直接关系到用电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轻舟装饰工程部人员介绍,前不久,国家相关部门对插头插座、照明开关产品进行了专项质量监督检查。抽样检查结果表明,大量劣质开关和插座充斥市场,整个行业处于互相压价的恶性状态。
究其原因,是开关插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很多私营小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一味降低成本,降低价格以提高竞争力。他们在用料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最终导致劣质产品大量充斥市常
轻舟装饰的工程人员说,市场上大量劣质开关插座能卖出去,是因为有着非常大的购买群体。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开关能启闭、插座能通电即可,不必为此多费“冤枉”钱。
许多家庭舍得投资几十万元甚至更多财力造房子,舍得投入十几万元搞装修,舍得花费几万元买彩电、空调等高档电器,却舍不得花几元、几十元买个合格的开关插座。
这是劣质开关插座大量充斥市场的重要原因。
改变人们的这种观念尤为必要和重要。例如,一台大功率的空调或电热器,电流10多安培,有些消费者就随便买个3-5安培的插座。这样的话,插头插座发热跳火在所难免,发生火灾的概率大增。
还有一些家庭喜欢用万能插座,不管什么电器,插头都插上,有的还在地面上拖来拖去。这是十分危险的。
万能插座使用起来很方便,但多个插头插上后,电器很容易因为线路短路而烧坏,进而引发火灾。
可以说,室内多一个万能插座,就多了一个火灾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