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优秀5篇】正文

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优秀5篇】

时间:2024-02-06 10:43:00

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编辑帮大家整理的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优秀5篇】,仅供参考。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300字 篇1

关于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姓“柴”的同学只有我,看来“柴”比较稀少。“柴”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柴”的名人有哪些?全国的“柴”姓人口数量大约是多少?排名第几?荆门柴姓宗族是从哪里迁徙过来的?柴姓安居荆门多少年?至今已有多少代?多少户?多少人?主要分布在荆门的哪些乡镇?荆门柴姓宗族出了哪些企业家和学者?我是第几代传人?我的字派是什么?柴氏族训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柴”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荆门柴氏族谱》。

2、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传说,“柴”姓来源于春秋时期高柴的名字。

2、历史上,“柴”姓名人辈出。近代,柴姓宗族诞生了不少将军、全国政协委员、技术领域专家、企业家、学者等。

3、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七位的姓氏。

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300字 篇2

关于汉字谐音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谐音,马路上的“谐音广告牌”、脱口秀中的“谐音梗”、更有“谐音歇后语”都让为之一笑。我发现汉字谐音是神奇的有趣的,但是大家对谐音的了解还是十分的匮乏。什么是谐音?谐音是怎么来的?谐音有哪些种类?谐音的用处是什么?谐音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为了更加了解汉字的谐音,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汉字谐音展开了一个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网络搜索关于谐音的特点和来历。

2、询问身边的人谐音的故事和歇后语。

3、阅读有关谐音的书籍或有关谐音的报刊。

三、整理资料

四、研究结论

1、谐音有较强的趣味性、幽默性,引人发笑,常用在笑话、歇后语当中。

2、谐音是一种修辞手法,常在一些漫画作品中出现。大量的广告通过谐音取得好效果,增强了人们的记忆。

3、谐音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字来代替本字,容易引起听着的误会。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 篇3

关于毛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2020-04-04阅读225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毛,我对自己的姓非常自豪,因为开国领袖毛泽东就姓毛,但是我对我的姓感到疑惑,毛姓是怎么来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对自己的姓展开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通过网络查询。

4、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四、研究结论

1、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6位,至2007年毛姓总人口约2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2%。在全国主要集中于浙江、四川、河南三省大约占毛姓总人口的28%。

2、毛姓名人有很多: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有个重要典故毛遂自荐)、唐朝画家毛嵩、明朝画家毛世纪、清朝文学家毛先舒、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毛泽东。

活动二:汉字的演变过程。

活动三:制作汉字印章。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是我国的瑰宝,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

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 篇4

汉字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张俪莹

一、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写错别字。为了让大家不再写错别字,我决定探寻一下生活当中人们的书写情况。

二、研究方法

我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通过这个问卷调查,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

三、资料整理

同学们的错别字情况千奇百怪,我把它们归纳成了两点内容,具体如下:

1、真的不会写。

在我们平常写作业时,难免会遇到不会写的字,之后就随随便便地填了上去。如把“树荫”写成了“树阴”,把“花园”写成了“花圆”。还有许多同学什么字也不会写,就乱写一通,最后全部都写错。

2、马马虎虎写错字。

有许多同学不是因为不会写,而是马马虎虎地写了错别字。比如老师讲了许多遍的“的”“地”“得”,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比如“拔草”写成“拨草”。这么多的字,谁会分得清呢?

四、结语

我认为,我们班同学们的错字问题是很严重的,全班64名同学中就有57个是有3个从别字以上,这说明了同学们对汉字的使用还不够了解。

我建议同学们要认真学习汉字,多写多练,让我们正确地使用规范字!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300字 篇5

关于杜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爷爷、爸爸、妹妹包括我,都姓杜,那么“杜”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姓杜的名人有哪些呢?现在,有多少人口姓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对“杜”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在网上查阅资料。

3、询问家长或老师。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到周初成王时,唐国不敬当朝天子,满分作文网被当时摄政的周公旦灭掉,而把其弟叔虞封于唐,把唐国原国君后裔迁到杜,因此改称为“杜”。

2、历史上,“杜”姓人才辈出。有七国称王杜宇、秦国的相国杜仓、西汉著名经济学家杜子春,还有家喻户晓的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和杜牧……他们在自己的职位、在各个领域,都闪着耀眼的光芒。我们为杜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2021年,我国户籍人口姓杜的有520万人,排在第47位,中等偏少。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