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日记 > 清明节日记精彩10篇正文

清明节日记精彩10篇

时间:2023-06-12 13:35:59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清明节日记精彩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清明节日记 篇1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於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时,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时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

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麼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麼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与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清明节日记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来,家家户户赶着上山扫墓,我家当然也不例外。爸爸到偖物库找来了三把锄头,买来了一罐红色的颜料和一根毛笔,妈妈负责供品,妈妈把今天买回来的水果,零食装在一个个袋子里面,五颜六色的袋子,远远地看,就像一道彩虹!我和哥哥则在旁边呆呆地看着。所有的工作就绪,就可以出发了。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一路颠颠簸簸的,不过想到要扫墓,好开心,赶着去扫墓的人很多,把整条公路都挤满了,连一只蚂蚁都爬不岀去。经过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我慢慢地跨过杂草,踩在枯枝树叶上面,跟着爸爸妈妈哥哥来到了我们该扫的'墓地。上面杂草丛生,墓碑已经看不清了,尽是泥和灰,爸爸拿起了锄头,把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拿出事先买好的颜料,毛笔、用毛笔蘸了一点颜料,一笔一画地把墓碑给写好了。哥哥燃起了鞭炮,僻里啪啦……摆上了供品,点上了香和烟……

祭拜完毕,爸爸妈妈坐在则边休息一会,哥哥去给我掰了几颗枇杷,给我和爸妈吃,味道好甜啊!就好像我们脸上的笑容。回到家,虽然筋疲力尽,但还是很高兴。

三年级清明节的日记 篇3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到现在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就升高,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以前还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

清明节的习俗有很多,其中有扫墓:清明节的时候扫墓,就是对祖先的思敬。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前,北京人大多数都在清明节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节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传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也有插柳:因为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可以预报天气。除了这些习俗,清明节的习俗还有很多。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遗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日记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大家都知道的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妈妈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我一唱一合害得妈妈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二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妈妈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五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红了,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玩鞭炮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妈妈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妈妈拿出几个她第一次做的“清明果”,她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姥姥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妈妈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小学生清明节日记 篇5

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和爷爷奶奶去鲸鱼沟玩,想知道我是怎么玩的吗?那么就往下看吧。

咱们来到鲸鱼沟,那里有一个好大的水库,不过是禁止游泳的。咱们首先爬了山,噗哧噗哧,好高了,累死了,然后坐船到了竹林深处,坐船摇摇晃晃真好玩,妈妈还打趣问我:“这里会不会有大熊猫呢?”接着看到了干枯的瀑布,无聊,又坐着船原路返回,我都要晕船了。因为从下船的地方到停车场有好远的路,所以咱们决定骑马下山,骑马的感觉一颠一颠真有趣。小马真可爱。我还给小马起了名字呢。因为小马是棕色的,所以我叫它午夜,是不是很好听呢。

这回我是体验到了骑马呢。我的蒙族舞应该可以跳得比较标准了。

咱们还吃了大厨小馆,真好吃。

这是我的快乐小长假,你的呢?

清明节日记 篇6

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这个节日已经到来了,可是晴空万里并没有下雨的痕迹,但我还是带着一颗沉重的心去祭拜我去世的亲人们,探望他们。

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可我的心犹如一颗石头压得那么重,因为在这以前我一次也没去探望过他们,只是每次都在听奶奶说的,我每次都希望去探望一下他老人家怎样而已。就在这时我的愿望实现了,去的路上我心不在焉偶尔回答一下表姐的问题,我心里想着:爷爷你是个怎样的人,你是否听见我想你的话语呢?

一路上我们摘了许许多多的鲜花给爷爷,让她老人家开心一下并知道她孙女来看她了;我们默默的走向爷爷的坟地去,而真正走到哪里是我的心里的石头落下了,但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起来,我的双眼一直死死地盯在墓碑上,我见到爷爷了。

可是当我要去献花是我在路上的冲动一下子没有了,只是单纯的胆怯和逃避而已,最后我只是看了一下爷爷便走了。

这个清明节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也让我看到了爷爷,清明节祭拜。

清明节日记 篇7

4月4日晴星期四

今天是清明节,爷爷奶奶和爸爸带着我去山上上坟。

我们带着水果,有苹果、香蕉、草莓等,听奶奶说这些是当供品的,这些供品放在坟前祭拜,表示我们对祖宗的敬意和怀念。在坟前,爷爷他们做了很多事,我只管自已玩。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奶奶说:“我们可以回去了。”我跟爸爸回到了家。

小学生清明节日记 篇8

我家住在一个偏远的农村。那里有好多朴实的农民,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辛勤的劳动,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们非常爱自己的家园,崇拜自己的先人。他们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看着比过年还要重要。

清明节,每一个村庄后生都要回家祭拜祖先。一大早,他们给坟加土装新,把坟做的像一座小山一样。中午,人们带着祭品来到坟前,祭拜自己的祖先。老人说:孩子们,你们清明一定要回来,这是代代传下来的的几千年的规矩,也是老人们所期盼的,先人在九泉之下才得以安息。

清明节早上,人们要吃杨柳树叶做的烧饼,有解毒去火的作用。

家乡的清明节,人来人往,使一个宁静的村庄非常热闹,到处萦绕烟雾香气,让我们牢牢记住了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节日记 篇9

4月4日星期三

脑海中一直记得,小学时,清明节,班主任老师带我们全班同学步行前往二三公里以外的烈士墓扫墓。说是烈士墓,其实就是一个较大的土堆,但我们每个孩子围着烈士墓绕圈寄托哀思的时候,神情心情是十分庄重严肃的。每个孩子都会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白花。

而如今,我已是5岁孩子的妈妈。在我怀孩子即将生产的时候,我的好婆去世了,终究没能见到曾孙女,当时真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感触。我生女儿的时候,正好是好婆的“五七”,爸妈匆忙弄完家里的事,把一大摊事留给在场的亲戚,然后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

后来几年的清明,因为种种原因,大都是自己的懒惰吧,我都没能前往思亲园祭拜好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后悔不已。

今年清明前的一个礼拜,我和爸爸、好叔去了思亲园。一群灰白的建筑物,一间房间,一个个简陋的架子,一张熟悉的笑脸……祭拜完毕,目光落在了其他架子上——大公公、小公公、二娘舅、前面的邻居。心里一阵嘘唏:尽管,知道他们的去世,但这些事好像已经尘封,如今那么鲜明地看到他们的照片,竟一时有些接受不了——原来这么多曾经熟悉的人已经不在了。

清明节,放假了,你扫墓了吗?

清明节日记 篇10

就扫墓这一件事初中作文就引发了诸多隐患。

一些年迈的老人,喜欢根据家乡的传统,烧香磕头,用一些迷信的方法来上坟。但是,近几年来,非理性、非科学、非文明的祭祀之风愈刮愈烈,这个清雅深沉、诗意浓郁的节日却变得“火气十足”“俗气四溢”,搞得死者不安生者烦。一部分人在清明祭奠中一些不良文化开始泛滥。在纸扎的冥器中,“别墅”和“奔驰”、“宝马”等祭奠品竟很有市场。有些人还振振有词,逝者生前没有享受过如此高的待遇,死后就尽情的享受吧!这样不仅浪费金钱,还破坏环境。这种祭祀方式,会让中华祭祀文化步入歧途,最终会是社会的。悲哀。

在过去,清明节大家除了上坟之外,还去郊外踏青,古代人喜欢在这一天踢蹴鞠,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植树等等,每一项习俗都有着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大家代代相传,最终成了清明节的习俗。

现在,大家都讲究文明祭祀。不破坏环境,有的在网上发表自己对祖先的想念,有的去烈士纪念碑献花圈,学习伟人的事迹……让我们增长见识,感受伟人的一代风采,还保护了环境,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

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我们缅怀先人的日子,让我们用更加文明的形式来寄托我们的思念。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