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优秀11篇正文

《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优秀11篇

时间:2024-09-06 20:02:29

认真品味“天宫课堂”第二课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呢?如下是敬业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11篇《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心得 篇1

今天,我在学校看了一场太空授课,这是由神舟13号飞船中的三位宇航员在天河空间站中通过视频方式给全国中小学生上的课,主要讲了空间站内部结构并做了在太空行走、做水膜等演示。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水膜的实验。宇航员把水袋子中的水用一根木棒在袋口刮了一下,水在无重力的情况下,变成了一片圆圆的、又大又薄的水膜,且中间厚、四周薄,透明度高,是一个效果很好的放大镜。

下一个实验是把水膜加水使它变成水球。在加水不多时水膜仅仅是变厚了,但随着水的加入,膜渐渐向中间鼓起,最后变成一个圆圆的、晶莹剔透的、像水晶球一样的立在木棒上的水球。用针管往水球中打气,气会在水球中形成一个大泡,但气泡将留在水球中,不会出来。

最后,宇航员把水球染成了蓝色,染料在水球中渐渐布满整个水球的过程和地面上用染料染杯中的水效果差不多。接下来,宇航员把泡腾片放进了水球,泡腾片起的气泡除了在边缘的跑出了水球,剩下的都留在了水球中。

这次“太空授课”让我体会到了太空中的趣味和大自然的奇妙。使我领悟到有的事不是异想天开,想的和实际一样的。我还要好好学习,以后争取也能上太空去研究、体验自然的奇妙。

初一5班张含溪:我觉得几位老师在太空中的生活非常新奇有趣,可以体验到与地球不同的生活感受,奇妙,也很有成就感,我印象最深刻的太空转身演示的这个活动,用地球上的方式无法转过身去,老师们试了很多种方法,最后用右手画圈的方式完成了转身。老师们还可以尝试更多方法。与地球上完全不同,很奇妙。在太空中睡觉也很有趣,醒来和睡的过程都与地球有不同的感受,醒来就像身处梦中一样,这种体验很有意思。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不断向前发展,开了新的探索,航天的道路定会永无止境,无限壮大!

初一5班穆铮:天宫课堂这次课堂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再生水,细胞的研究都让我感到无比的神奇。科学无处不在,认真观察就能发现科学的神秘,通过这次课堂也让我感受到了宇宙了奥秘和神局,对于转身云作我也感到神奇,在无浮力的情况下,身体总是拧着的。包括泡腾片,在悬浮的水中,开始沸腾,一样让我感觉很神奇,看第一时间看不出来这是个水球。我为中国先进的科技发展感到骄傲,我也应该认真学习,报效祖国。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五年级 篇2

丁柏铭

今天的神舟十三号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不仅让我看到了太空失重环境下的神奇现象,还带我了解了天空空间站支撑科学研究的强大功能。

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老师相互配合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我特别喜欢叶老师给我们展示的悬浮实验台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让我大开科学的眼界,我也想去空间站。

前辈的梦想,父辈的努力造就了我们今天的航天实验室;那么父辈的梦想,我们的努力就是把中国人送上月球,送上火星,让中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所以我要努力锻炼身体,勇敢追梦,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星空浩瀚,责任无限,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五年级 篇3

肖懿宸

通过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视频,我被震惊到了,原来太空站这么神奇啊!短短的60分钟,我看到了四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太空冰雪实验”,向我们演示了失重状态下饱和液体晶体现象。第二个实验是“液桥演示实验”,普通的水竟然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了,像一座透明的水桥,在太空老师的解说下,我知道了,原来这是因为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呀。第三个实验是“水油分离实验”,在用力晃动装了水和油的小瓶后,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地球上的同学实验现象是水、油分离了,而太空站的小瓶里水、油没有分离。太空老师系上细绳快速旋转小瓶后,我发现水、油分离了!原来,老师是让小瓶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第四个实验是“太空抛物实验”。我看到了在地球上和太空中扔东西的区别。太空中老师抛出的冰墩墩是沿着原来的方向匀速前进,而在地球上我扔的橡皮在空中做了抛物线运动后就落到了地上,这真是天地之间抛物的区别啊!实验后,老师们还介绍并展示了空间科学设施:悬浮实验台和无容器实验柜。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科学力量的强大。最后,天地互动环节也让我增长了很多知识。以后,我更要多读书!

央视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五年级 篇4

梁嘉琪

宇宙无限,烂漫浩瀚,如今,我们泱泱中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划破了夜空。

今天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天宫课堂,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让我们见识到了天地差异,感知到了宇宙的奥秘。

我们观看了“冰球”实验,让我们知道了液体球结晶外观像“冰球”,实则是“热球”。这是由于太空中失重造成的。其次就是有趣的“液桥”演示实验。老师先在两块塑料板上各滴一滴清水,接着便将两块塑料板缓慢合并但并不完全和上,再缓慢地拉开,就形成了一个“液桥”。这样,水在表面的张力作用下,就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了。

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太空知识,更是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无限乐趣。

央视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 篇5

此次太空授课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当这些奇妙而精彩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在地面课堂的`现场多次听到了学生们的惊呼和掌声。离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这些美妙现象的震撼。当王亚平老师进行高难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贴中国结时,我感觉到现场所有的听众都摒住了呼吸,那个小小的图标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当它被稳稳的贴在水膜上时,那种欣喜和感动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种通过凸显天地差异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太空、对航天乃至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这次授课活动在青少年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定会伴随学生们一生的求索过程。

航天员作为科普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拉近了代表我国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与公众的距离,增进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情怀的传递。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的表现为我们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太空授课实现了航天工程领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无间协作,这对物理教师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艺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的温暖。这也激励着我们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与其他社会教育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从其他领域听取教学意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领悟,从而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央视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五年级 篇6

孙溪悦

昨天看了天宫课堂后,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从杨利伟登上太空,到更多的人登上太空;从造出火箭,到建立中国太空空间站。经历了多少人的辛苦与汗水呀!但是如果没有他们,哪里来的我们现在的成就。阿姆斯特朗登月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跨出的一大步。”在空间站中,王亚平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实验,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冰雪实验:通过过饱和乙酸钠液体球迅速结晶而变成固体。看似一个冰球,可事实上,你摸一摸它,是热的,很神奇吧?探索未知的世界是有趣的,以后我也要为祖国争光添彩!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7

在如今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伟大的航天员们为我们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意在通过此次活动激发我们青少年的“科学梦”和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在诸多有趣的试验中,我对水油分离实验兴趣盎然。这个趣味实验可谓人尽皆知。我早有耳闻,小时候只觉得有趣,觉得神奇,却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在进行了物理学科密度知识的学习后,才恍然大悟——利用两者的密度差和重力沉降原理,才产生了“油水分离”的现象。

这一次活动不但让我见识了一次实验,而且增进了我对物理知识和科学的了解,由此可见它的非凡意义。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00字左右 篇8

张涵玉

在太空抛物实验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惊喜登场。冰墩墩在抛出后仍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而不会像在我们生活中那样直接掉下来。王亚平老师还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制作了一颗“冰球”,这个液体球虽然长得像冰球,但其实是热球,十分不可思议。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飞天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继续探索太空的奥秘。未来属于我们中国少年!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五年级 篇9

杨雨堃

今天下午我观看了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第二课。三位航天员老师在神舟13号上和北京、西藏、新疆的学生课堂联线,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精彩生动的太空科学实验课。

航天员老师给我们做了几项太空中的物理实验,在微重力的环境下分别展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们还介绍与展示了空间站里的科学设施,以及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原来他们每天除了要维持日常对空间站的维护、检查以外,还需要和我们地面的科学家一起,通过科学实验柜完成许多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和满分作文网数据实时的传送到地面。空间站中共计有十几个科学实验柜,将完成上千项科学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将会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给生物研究、医学研究、物理研究等等带来突飞猛进的成果。

这场天宫课堂给了我许多奇妙的感受,让我体会到了太空科学的魅力,三位航天员老师更是我们的榜样,我也要向他们学习。长大了为我们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宫课堂的生动有趣,背后是中国航天的欣欣向荣。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的努力,才使得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如今的成就!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五年级 篇10

黄梓滔

今天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航天员们变身成了“太空老师”,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并展示了空间科学设施,传播了很多太空科学知识,真是非常生动有趣呀!原来在太空上面和我们在陆地上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呢,听妈妈说像简单的行走、转身或者说抛物,对我们来说就是伸一脚、一抬手的事,可是在太空上面就像是有一种神奇的吸力在控制着身体,不能自如地活动,但观看了空间课堂,航天员们却像魔法师一般完美地给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的实验,我想这一定是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进行了非常多次的训练、实践才能完成的,想到这我心里的敬意由心而生,那些困难的作业,那些不知道怎么解答的问题,只要具有航天员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一定能解答完成的,还有一些爸爸、妈妈还不能很好为我解答的问题,我觉得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解答给他们听懂的,因为我想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了!

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900字 篇11

2021年5月,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从那一天开始,璀璨无垠的星空之上,多了一抹中国红。

我时常轻倚床头,凝望星空,对空间站充满了无限的幻想与憧憬:他们如何维持氧气与水的循环?如何移动与就餐?又如何消遣与工作?

这一切,在今天找到了答案。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宇航员兼职老师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天宫空间站为我们讲述并演示了在失重状态下的种种基本活动——饮水、锻炼、工作等;另外,还有在失重状态下的各种有趣的现象,如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的浮力、细胞研究等。

虽然课程仅仅四个小时,我却久久不能忘怀,感慨国家的伟大。遥想197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迈出了自己的航天史脆弱的第一步。正当世界对此嗤之以鼻时,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1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2003年,杨利伟携带全中国人民的翘首以盼,为星河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中国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2007年,“嫦娥奔月”再也不是幻想,“嫦娥一号”为月球拍下了一张绝美的“素颜照”;2019年,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首次完成海上发射,弥补了中国在此方面的弱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海上发射技术的国家;2020年7月,“天问一号”将目光放在了火星,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同年11月,“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中国首次开采了“国外”的土壤……

汪国真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50年,科学家的忍辱负重;50年,中华儿女的含辛茹苦,换来的不仅是国力的强盛,更是世界的认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50年前,中国经历了怎样的腥风血雨!旱灾、国外的压力,没有人相信中国会干出一番大事业;50年后,中国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我们可以自豪地对我们的祖先说,我们没有食言,我们真的做到了,我们站在了世界的前方!

中国啊,期盼之处,皆是星辰大海;到达之处,皆是根深蒂结;回眸之处,皆是芳草萋萋。所以,少年啊少年,不要停下脚步啊,我们的学习仍未结束,我们的旅途刚刚开始。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