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优秀8篇正文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优秀8篇

时间:2024-05-14 22:23:16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这里是细心的小编阿青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泰坦尼克号观后感优秀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1

泰坦尼克号是希望之船,她承载着2208个人开往纽约,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和绝望。

杰克和露丝在从英国到美国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上相识,并准备抵达美国后私奔。不幸,客轮在途中撞上冰山沉没了。最终露丝获救,而杰克却永远沉入海底。

没有挤上救生艇的人纷纷落海。在冰冷的海水里,有人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摁,以求自己可以呼吸;为了可以快速逃跑,竟然不惜将没有救生衣的人推下海;露丝的未婚夫想用钱买通船员,让自己挤到妇孺儿童的救生船里去;可以承60人的救生艇却只载了20多人……亲人还在即将沉下的泰坦尼克号里,那些在救生艇里的贵族太太却不愿再次掉头回到沉船周围救人!看来,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一些人的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有20艘救生艇,却只回去了1艘,如果多一些船回去,那一定会有更多人获救!

2208个人,最终只活下来705个。在灾难面前,人的力量是多么薄弱!电影里泰坦尼克号即将沉入大海时,人们绝望的惊叫,船身断裂的声音,都让我惧怕,灾难是那么恐怖,巨大的海浪好像可以吞噬一切……忘不了那些在海上漂浮的尸体,他们的手紧紧扒着木板,头发都已经结霜,孩子死死抱着母亲,好像母亲是一棵救命的稻草。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眼睛都是睁着的,到死都在等待,希望救生艇可以回来。

人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要分高低贵贱呢?三等舱的一位母亲讲着童话和两个孩子等待死亡,可是外面的一些男人却上了救生艇。就因为这位母亲是三等舱的吗?可生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贵族还是穷人,都有生的权利。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2

一个感人的故事——观《泰坦尼克号》有感

今天,我看《泰坦尼克号》好感人啊!

故事中的男主角叫杰克,女主角叫罗丝。杰克一无所有,但是好运气使他拿到了泰坦尼克号的船票,登上了泰坦尼克号。偶然间救下了罗丝,两人天天在一起,终于相爱了。但是罗丝的未婚夫发现了,把“海洋之心”偷偷放进杰克的口袋,说是杰克偷了,然后派人把杰克关起来,就在这时,船撞到了冰山上,要沉了,船长赶紧指挥大家逃跑,但罗丝不愿意独自逃生,在救下杰克后,船就沉了,杰克以爱把生的希望留给罗丝走了,而罗丝成了6名幸运者中的一位,海洋之心最后也沉入海底。

泰坦尼克号中,有许多的经典台词,我觉得这句就不错:“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会知道下一手牌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对呀,谁知道我们下一秒会怎样,从现在开始,把握好每一秒,想干什么,行动起来,不虚度光阴,把每一秒都好好享受!这才是生活真理!

世间有纯洁也有丑恶,这要看你怎么对待,当我们选择了世界,世界便因我们而美丽,我们要像船长忠于职守,我们要像杰克舍己为人。

看了《泰坦尼克号》我懂了许多,杰克和罗丝真伟大,好感人啊!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3

看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使我想到了世界末日的审判。不知是作者特意的安排,还是一种巧合,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和圣经上记载的世界末日的审判如此惊人的相似。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作对比:

首先,圣经上记载:末日的审判,世上有三分之二人要灭亡,只有三分之一存留;当时泰坦尼克号从爱尔兰起航要穿越北大西洋直达美国,船上的乘客是2200名,出事时船上只有20条救生艇,700人逃生;1500人葬身海底。正好是三分之一存留,三分之二灭亡。

圣经上记载:临近末日审判时,这世界要被世人建设的非常富贵豪华,人类要自高并反叛神,吃喝嫁娶照样进行,在人们沉迷于罪中之乐时,末日审判忽然临到,他们决不能逃脱。泰坦尼克号当时被称为豪华客轮,永不会沉没的客舰。当时船上有的海员说:“泰坦尼克号是永不会沉没的,上帝都不能使它沉没。”;还有的乘客乘上泰坦克号后兴奋的喊出:“我是宇宙之王。”这些该死的家伙说出这些狂话来(圣经上说骄傲来羞耻也来),这也正是现今人类的写照,人类反叛神,不承认上帝的存在,正因这样,他们无知的认为宇宙是永恒的,人类是宇宙的主宰,人可以尽情的享受自由。这种漠视上帝存在的滥调,使人类更陷在无知和败坏中,末日审判忽然临到,他们决不能逃脱。

圣经上记载:我们是世上的客旅,这世界对我们来说如客店,我们什么都带不走。泰坦尼克号是豪华的,但在它沉没的那一刻,人们只顾逃命,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它的豪华,它的豪华也在顷刻间毁于一旦。这世界被人们建设的越来越豪华,可是末日的审判越来越临近,它的豪华也会在顷刻间毁灭。世人哪!你们现在该知道人活在世上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人灵魂的归宿问题才是重要的,那是关乎到永恒的。人活着是要吃饭,要消费。但圣经上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因上帝的话我们才拥有这世界,才能正常生存,才有饭吃,我们的生活、动作、气息、存留都在乎他。可是现在的人类撇开上帝,自称为王。凭人类建立在高的巴别塔,塔顶也不能通天,无论建设多么豪华的世界,末日审判临到时,人仍不能靠它救自己。

人类应该除去骄傲,依靠上帝而存活。圣经上常用船来预表教会,方舟预表基督。在这败坏临近灭亡的世界中,人们可以靠着这条船来逃生,只有在活着的时候能登上这条小船,也就是关键时候登上这条小船才能靠它逃生。泰坦尼克号上有二十条逃生小船,本来还可以预备更多的,但由于人的骄傲,认为泰坦尼克号永远不会沉,连这二十条都是多余的,是摆设,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摆设到关键时刻救了七百人的命。现在福音在世上传扬,也同样遭到人的冷落,人也认为是多余,是摆设。泰坦尼克号是人类在地球上的缩影,人们若想想泰坦尼克号的最后结局,恐怕也会稍稍收起那颗狂傲的心。上帝早己为我们预备好了救生小船,这世界不是永恒的,末日审判有一天会临到的,请登上基督的小船吧,不会错的。

圣经上描述末日审判时,世界上的惨状以及灾难中世人的恐惧和绝望,真是不敢多看和多想。泰坦尼克号在临沉没的那时刻,那情景:人们那强烈的求生欲望、在绝望下各种失常的言行举止、那恐惧、惊慌、混乱不堪的场面,真是惨不忍睹,令人看了毛骨悚然。这是末日审判的缩影,二十条小船上的人看到了这凄惨的一幕。末日审判时,在基督里被提的教会也同样看到地上受审判的一幕,被这更加的惨烈。基督曾说过那些暴死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更有罪,我们如果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现在,恩典的大门还敞开着,福音还在世上传扬,当你的耳得听福音信息时,我劝你赶快回应,信耶稣为你的救主和生命的主,你就登上了那条救命的小船。那“豪华客轮”不是我们永久的家,有一天它会沉没,它会被毁灭。我们在基督的小船上才会安然无恙。圣经上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4

满怀着期待,今天下午,我们终于看到了这部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影片向我们讲述了从船撞上冰山到沉没的两个小时中,人们形形色色的举动,我们看到了美与丑,高尚与卑鄙。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男女主角,而是四个小提琴师,他们在灾难来临时并不畏惧,忘我的为人们演奏,他们的演奏时慌乱的人群平静了下来,为人们送上了最后的安宁曲。还有牧师,虽然他的镜头不过3分钟,但他面临死的那份沉静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令我感动,还有他的那份祷告。

看了这部影片,我深深的感到,在灾难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一些在社会中地位不是很显要的人可能会比贵族更加冷静,为人们演奏平静心灵的乐曲,念充满希望的祷告,驱散恐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一棵无名的小草,但在灾难面前如果你懂得爱与付出,美与善良,那你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5

电影《泰坦尼克号》轰动了世界各地,令许多国籍不同、肤色 各异的人为之感动。听说在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它 一举获得了十四项提名中的十一个奖项提名,创造了电影史上的奇 迹。 今天,我有幸观看了这部电影,其情节真是感人至深。尤其是当大船撞上冰山,瞬间就要沉入海底的时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出现了。你看:男主人公杰克找到一块仅仅可以供一人逃生的木板, 他把女友露丝扶了上去,而自己则平静地等待死神的召唤;船长命 令他的船员,把救生艇让给老人、孩子和妇女,而他自己以及他的 家属和船员必须和大船共存亡……看到这里,我和同学们再也抑制 不住激动的心情,个个热泪盈眶。 走出电影院,我心里暖融融的,虽然我一方面为大船的沉没而 惋惜,为那么多人葬身海底而痛心,但另一方面,我又为男主人公杰克、船长等人的高尚行为感到欣慰。同时,我也终于找到了《泰 坦尼克号》为什么轰动全球的答案:它的主题表现的是一个人类共 同追求又是共同需要的东西—爱。不是吗?杰克由于深爱他的女友,宁愿自己去死,也要换取对方“好好地活着”;船长由于爱他 的旅客,才能够在生死考验面前临阵不慌,镇定自若地指挥老人、 孩子、妇女先走,这种爱在这时己升华为一种神圣的责任感。 大家知道,人,是不能没有爱的。如母爱,是动物的本能。对 于人类,爱就不只是一种本能了,而是一种崇高的精神、高尚的美德。它如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又如太阳的光 辉,照耀着人类进步的进程。一个人,没有父母的慈爱,身心就会 受到压抑、扭曲,品格就会变形;一个家庭,没有长幼的互爱,就 不会有幸福与和美;人类没有相互间的爱,就不会有群体的凝聚力 和社会的文明。爱,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精神力量。 人类的发展不能没有“爱”。 当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爱”的内涵也是有区别的。 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因为爱人民,救人民出水火,领导人民翻 身闹革命,失去了自己的六位亲人;英雄刘胡兰因为爱她的乡亲, 在敌人的铡刀下宁死不屈,“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们的老师因为爱他的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做人梯,默默无闻;我们 的父母由于爱子女,他们宁可自己吃苦耐劳,却无怨无悔。这些 “爱”都是伟大的爱,无私的爱。 我们小学生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 爱之中,身心何等舒畅!我们还应该做一个“爱”的使者,在学校 里团结同学,在家里尊老爱幼,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去温暖周围的 人。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再为一点小事而与同学斤斤计 较,也不会惹父母生气。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友爱的海洋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那时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6

电影《泰坦尼克号》,又译为《铁达尼》,是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于1997年出品的爱情、灾难片,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领衔主演。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命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该片于1997年12月19日在美国上映,1998年4月3日在中国在内地上映,20_年4月10日以3D版在中国内地重映。

现实生活中,泰坦尼克号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下辖的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排水量46000吨,于1909年3月31日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港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动工建造,1911年5月31日下水,1912年4月2日完工试航。泰坦尼克号号称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的美誉。然而不幸的是,在它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便遭厄运——它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科夫,驶向,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间水密舱进水。次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处。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逾1500人丧生,其中仅333具罹难者遗体被寻回。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其残骸直至1985年才被再度发现,目前受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保护。

每个人对于这部经典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有人看到的是这段旷世的爱情,有的人看到的是船长,乐队,部分乘客在面对海难时的坦然,还有人感叹的是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渺小。我曾三刷这部经典,每次的体验都各不相同。第一次我感叹于爱情的伟大,第二次我惊异于灾难前人性的光辉,第三次我思索于生离死别之后的那段思念。与我而言,这部电影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每一次看都好像看了一部新电影。例如影片最后,杰克和露丝二人在刺骨的海水中求取生存的片段,我从对他们之间感情的惋惜,变为了对人性的感叹。最后转变为了一种无法被“消化”的思念。杰克对露丝说,以后一定要幸福,露丝在生还后就真的尝试了许多冒险,在那个年代里根本没有女性去做也没有女性敢做的事。在统计生还者名单的时候,露丝毅然放弃了与卡尔荣华富贵的生活,声称自己名为露丝·道森,是下等舱的乘客。以杰克之姓,冠自己之名,带着杰克的那一份好好地活了下去,也带着她对于杰克的那份思念活了下去。从那之后,她将更加爱惜自己的生命,更加珍惜一切的机会,因为她知道,她肩负着两个人的生命。影片的最后卡梅隆用一种极其写意的方式结束了影片,老年的露丝将海洋之心沉入海底之后又回到了最初的泰坦尼克号上。其实我更愿意相信的是在那一晚,露丝在睡梦中去世了,连同记忆中的杰克,随着缓缓下沉的海洋之心。他们终于重逢,在再也不会有人阻止他们的泰坦尼克号上,所有人带着微笑祝福着他们,直到永远,永远。

老年的露丝自己说到,在她提及之前,没有人记得杰克的存在,他是一个只活在露丝记忆中的人,这种思念随伴他人之侧九十余载但丝毫未减半分。“以你之姓,冠我之名”是卡梅隆整部影片中细节刻画的最末端,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细腻的笔锋将生离死别后的思念刻画的淋漓尽致,也是人生之中最难得,而又最不想要得到过的思念吧。

以你之姓,冠我之名。此生死别,来生不息。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观后感 篇7

此片于1997年11月1日于北美首映之后,便以星火燎原之势在世界各地迅速掀起观影狂潮。全球的票房累计高达18.45亿美元,其纪录迄今为止仍无其他影片可以超越。在过去的10年里,其已由最初的“话题”变成了“现象”,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脍炙人口,无论老少,皆耳熟能详,相关商品遍布街头巷尾,对于片中“You jump,I jump”等经典台词影迷们更是倒背如流……可以说,这样一部影片承载的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以至于多年以后的今天,一旦提到“一浪一漫”、“爱情”等字眼时,很多人脑海里最先浮现的,依旧是这部《泰坦尼克号》……其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从Jack赢得船票,到在甲板上遇到Rose,我熟悉的情节,就这样一点一点地铺陈开来。后来Jack受邀参加头等舱的宴会,那个身着燕尾服的绅士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心旷神怡。宴会之后,Jack带Rose参加了另外一个“real party”,在那个三等舱里的party,这个高贵、优雅、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对他说“What? You think a first-class girl can’t drink?”,带着那么一点点的顽皮,一点点的不屑,还 有一点点的挑一逗。爱情就是这样,总是这样的突然,瞬间占据了你整个的心。原来是Rose在跟她的母亲和一些所谓的上流社会的富太太们喝茶的时候,邻桌的一个小女孩让她下定决心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遵循自己内心的感受。 Rose来到船头,说“I change my mind”,然后熟悉的旋律响起,然后就是那最经典的一幕。在JACK与ROSE一同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后,他们的爱情更加坚定无比,虽然相识的时间那么短,但彼此的生命却比自己的更重要了。

另外影片中还有两个片段使我印象深刻:

(1)几个小提琴手自顾的在人们仓皇逃跑时依旧演奏的环节再一次让我想哭,“以前不也是没人听”,“很高兴可以和大家合奏这最后一曲”,他们合奏了一曲又一曲,之后合奏变为了独奏,之后又变为合奏···直到最后和他们的小提琴合二为一。在生时没有人欣赏他们的艺术,可是在死的那一刻却选择坚毅的告诉死亡:艺术是不朽的,一精一神是不败的。

(2)一对老夫妇在头等舱等死,一位一妈一妈一哄两个孩子入睡,一位指挥员挥槍自尽,一个船长最后一次紧一握方向盘,一堆堆的人被砸死淹死冻死。

时光如流水,《泰坦尼克号。》被人们传说的年代,已经很久了,而Rose和Jacky的年代距离我们已经更久了。一切都在悄无声息的变化,但美好的一爱一没有变。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8

《铁达尼号》不仅让观众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生死之恋,而且也让观众看到了那些临危不惧的勇士。他们面对鬼门关,却无所畏惧,称得上是真正的勇士。

在这部片子里,有三个典型的情节,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至今,这三个情节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死神降临之际,他们临危不惧,坦然自若。这种视死如归的一精一神,也一样撼人心灵。现在就让我们重新体验一下吧。

第一个情节:大船即将下沉,众人惊惶失措,疲于奔命。甲板上,有几位奏乐师却神色自若地拉着小提琴,一曲曲平和动听的音乐流淌于他们的手掌间。他们似乎是想让陷于绝境的人们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恐惧感。尽管面前的受难者大声喧闹,东西奔走,但乐师们依然故我,毫不动摇地在演奏着他们的生命之歌,流露了他们的生命态度。

第二个情节:在甲板的另一角,有几个人平静地在听着一位牧师的祷告:主啊,我们将要舍弃这个苦难的世界,主啊,接引我们到你的世界中去吧......

第三个情节:在救生艇不够的情况下,那些船长们没有一个临阵脱逃。他们临危授命,维持秩序,只允许妇女和儿童先上救生艇。但是却出现了强烈的争执现象。其中有一位船长,在这个紧迫关头,只得拿出槍来解决问题。他拿着槍对着执意争艇的男人坚决地说:“如果谁再敢往前进,我就打死谁。”有一人冒险前进,他就狠心地扣响了槍,于是那人便随声倒下,然后这船长也把槍对准自己,一声槍响,魂归大海。此刻,那些争渡的人全被震慑住了,不再轻举妄动。这样,妇女儿童大都得救。

面对灾难,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人一性一特点。有人只顾各自逃命,有人坦然自若,有人临危授命。特别是那种舍己为人的大无畏一精一神,是何等的可歌可泣,可敬可佩!这真可令那些贪生怕死的人无地自容。

他们对死亡不屑一顾,并不是他们不懂得珍惜可贵的生命,而是他们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他们在危难之际,唱响了他们的生命之歌。

临危授命,真勇士也!值得我们致敬!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