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正文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时间:2023-08-27 02:22:37

中国梦,是由每个国人的每一点梦想汇聚成的伟大目标,是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中的人共同的梦。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观后感心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观后感心得,欢迎查阅!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观看完电视专题片《同心共筑中国梦》我感悟良多,特别是对第二集《共同繁荣》印象深刻。本集影片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奋力谱写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影片中,“跨越千年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独龙族”、“告别‘石头缝里种地’艰难境遇的南丹瑶族”、“拉祜族最后一个女猎人见证贫困的终结”等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昂首前行!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观后感心得 篇2

当今社会上流传着一句流行语:“中国梦,我的梦!”

由此及彼,让我想起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句话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如警钟长鸣,催人奋进。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以“空谈误国,实于兴邦”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以实干托举中国梦。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应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刻苦学习,实现自己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成为托举中国梦的一分子。

在人生的征途上,信念和毅力是成功的双桨。我的梦想是考取国内一流大学,学成后报效祖国。唯如此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终生!我崇拜的偶像是邓亚萍,她那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常常激励着我。

拥有18项世界冠军头衔的“乒乓女皇”邓亚萍,曾当选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女运动员。在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时候,邓亚萍与成龙并肩而立。邓亚萍在中国就像“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在德国那样受到欢迎。

邓亚萍在1997年结束运动员生涯后,开始了长达11年的求学之路,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剑桥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8年11月9日,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在学校礼堂前的草坪上亲自授予邓亚萍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为她戴上剑桥博士帽,剑桥大学建校800年来,邓亚萍是唯一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博士……

梦想是夜幕里的一盏灯,无梦的人生注定是空虚的人生、苍白的人生。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扎扎实实地汲取“营养”,积累知识,相信我的梦想会“茁壮成长”,相信我的梦想会成为成功的动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中国梦,我的梦!”这是我毕生追求与奋斗的目标!

同心共筑中国梦专题片观后感怎么写 篇3

梦想要激发力量、鼓励奋斗,离不开现实的深厚基础;梦想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更有赖于现实的强力支持。

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伟大的梦想,源于现实的土壤。中国梦逐步成形的进程,也是中国不断发展前行的进程。上世纪初,爱国学生只能空自发出奥运3问;进步青年只能在小说里幻想举办万国博览会。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经济萧条,何敢言梦?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奥运梦、世博梦终究梦想成真,我们听到中国梦渐行渐近的铿锵足音。

只有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体现在国家物质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上,体现在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等实打实的民生红利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这是中国梦最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能充满自信地向着现代化建设目标稳步前行。

我们深知,前行的道路上还存在各种风险挑战。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仍有不小差距;成为全球发展新引擎,但环境压力、资源瓶颈也日趋凸显;整个社会活力涌动,但也要处理好转型过程中种。种难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中国梦依然在路上。

要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捉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能始终把发 展 放在第一要务的位置,以发 展 解决发 展 起来以后的问题,从转变发 展方式、调剂产业结构到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到保障人民基本权益,不断夯实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在攻坚克难中,让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这样描绘他的中国梦: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实现民族复兴,是无数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经历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发展才能自强,实干才能兴邦。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4

同样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我,在参加这次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期间,观看了“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专题片,感觉特别有意义,特别为第三集《手足相亲》感动。

报到的第一天就特别注意了2号楼旁边的石刻“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专题片第三集开篇即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大叔一家的回信:“希望你们一家像库尔班大叔那样,同乡亲们一道,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促进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云南孟连县“宾弄塞嗨”关系,不仅是农忙互助,还发展成共同致富伙伴,借用村民阿涛的话说:“在这里,我的心才是安定的”;远离新疆到广州登峰区开餐饮店的阿布都,主动资助了有困难的汉族大学生,而同样远离新疆到厦门开餐饮店的回族兄弟马龙,在生意陷入困境时得到了汉族朋友的支援,在同一个城市中互帮互助;浙江畲族援疆干部雷言德帮助维吾尔族贫困户尼亚孜建黑木耳种植大棚,获得大好收成,而面对武汉新冠爆发,各民族各省区从人员、物资等方面紧急驰援,民族团结一家亲,守望互助,不分彼此。

感动之余,我想谈几个体会:

一、新征程要求我们努力促进各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今年4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更是提出要求:“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所以,广西作为少数民族最多的自治区,更应该进一步用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促进各民族团结应与时俱进

民族团结进步重要区域固然是乡村,但城市成为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分析:“目前已经形成东西部人口大规模交往交流的场景。”专题片中也介绍了维、回等各族人民跨地域到大城市生活、创业的案例。

这就提醒我们应注意新变化新形势,在政策制度上、在要素保障上、在工作方法上能够支持大城市里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比如,在首府南宁,西北特色饮食店(新疆烤肉、兰州拉面等)越来越多,这方面的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增进青少年交流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点工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础工程。

在这方面,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让不同民族学生在一个宿舍住,在一个班级学的具体做法就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另外,组织藏族青少年夏令营到北京,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进校园,进普通家庭的做法也相当可取。

对于广西而言,我感觉类似中央民大附中的做法不算什么新鲜事,毕竟印象中广西各学校从来没有单独设立的“XX民族班”,我们从小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交流,这点还是值得称道。当然,对于广西区内原本没有的民族(如藏族、维族等),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局来看,倒是可以结对组织相互交流,这样于广西进一步开放发展、于带动民族团结也是很有好处。

四、要善于通过中华传统节日增进交流

中华传统节日是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比如专题片中所提春节端午节,尽管民族风俗各有特色,但这类节日是烙印在56个民族日常生活中的共同文化记忆。

目前感觉广西各民族对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的习俗还是相当一致,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具有广西特色的“共同节日”可以作为交流平台,应该也是个可以调查分析的方向。

最后,衷心的希望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肩并着肩,手拉着手,砥砺前行,万众一心,共同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5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把每个人的梦汇聚起来就组成了我们国家的梦,中华民族的梦,因此每个人的梦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我们才能幸福和谐的生活。而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也不是一个政党能完成的事,这需要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万众同心、携手编织、倾心浇筑,花费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时间,不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回顾过往,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民不聊生,国之不国。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她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贤前赴后继,用热泪和鲜血这才换回了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没有人可以否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享受在和平蓝天下的我们!

立足当前,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现代化建设翻开新的篇章。GDP跻身世界前三、举办北京奥运会、神舟上天、嫦娥飞月、蛟龙入海,这些无疑表明了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而这些成就,无一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繁荣!

放眼未来,中国梦正循序渐进,在一点一滴实现。这一次,是不是就不需要共产党的领导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中国梦的实现不是凭空自现的,而是根植在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基础之上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事实证明,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旗帜下,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党强则民盛,党强则中国强,党的执政能力决定了国家发展的高度。那怎样才能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无限提升呢?这就需要获取永恒的动力。

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就是这股动力,只有在灵魂和根源上不断提升,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在当前经济、科技发展飞速的新形势下,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变得日益紧迫。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对象不单单局限在党内,而是应该扩展为教育和培养所有具有国家、民族使命感、责任感和召唤感的各阶层人民;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内容也不应仅限党内,而应拓宽学习渠道,融入到各行各业工作实际岗位中去。

总的来说,党内党外这些培养对象既是主体,也是联络员。既是学员,也是科研员。既是领跑者,又是呐喊助威的观察者。党员是一条红绳,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

学生和青年是构成社会结构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最富有激情的年龄段,要实现中国梦,就要挑得起大梁,敢作为,多奉献。对于学生党员和企业青年党员,作为学生和青年的先进代表,要充分发动其积极性,也要充分认识其阶段特征性。

不管是选取学生党员还是企业党员,第一要把好关。选择一批入党动机端正,对党的认识深刻,党性观念、党员意识强烈,自我要求严格的人纳入后备队伍,精挑细选入党。第二要看得牢。不管是正式还是预备或者积极分子,都要多观察,多关注,有没有坚持始终如一发挥模范作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建立档案,定期记录,座谈,从旁调查访问。第三要早警醒。不仅仅在学习、业务上要求鞭策,也要带领他们更深地接触社会,及早宣传教育,例如观看腐败警示节目、参观监狱、访谈受表彰的先进人物,从正反两方面对比教育,从小牢固树立起正确的生活作风观念,法制观念。第四要多载体。对于优秀的学生党员,学校平时应当注重提供学生会、团日活动、各种竞赛等机会给予锻炼,就业时及时推荐给有前景、效益较好的企业或者留校储备,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党员;已经参加工作的企业党员,企业党组织应当主动吸纳,广泛开展以企业发展为目标的组织活动,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加强技术交流,参与企业党建,通过学习企业文化理念,提升自我,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引起的先进模范示范效应却可以有效扩大宣传力度。第五要勤实践。学习只是方法论,实践才是学习的目的,学校中学的更多是理论上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真伪,提高认识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和青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最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最能够创造新事物,要充分培育他们吃得了苦,沉得住气的坚强品质,要培养他们革命先贤在长征途中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用党性教育锤炼灵魂,用艰难困苦强壮己身。

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说到底就是要我们党做好领路人,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时刻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随时准备迎接挑战。而这些,这不正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根本么?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党性不断提升,能力不断提高,中国梦,不是梦!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