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6篇】正文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6篇】

时间:2023-07-15 06:44:07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少年黄大年》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1

黄大年的精神境界,让人想起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的“自燃型”的人。稻盛和夫说,物质可分三类:只要点火就会燃烧的可燃性物质;即使点火也不能燃烧的不燃性物质;靠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性物质。人也一样,要想成事,必须靠自我燃烧,因为热情和激情是成事的基本品质。只有自身刻苦努力,并用热情和激情感染周围的人,才能带领团队不断开拓进取。

“自燃型”的人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内心始终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永远保持一股坚韧的拼劲和干劲,在干事创业的路上,总是能够做到披荆斩棘、勇往无前。作为科学家的黄大年,正是这种“自燃型”的人。无论是搞科学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黄大年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自己,照亮了我国科学事业,擎起了学子们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黄大年将自己所追求的科学事业与对祖国深厚的爱紧紧的连在了一起。面对重重困难和阻挠,黄大年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更加坚定要回到祖国的决心。心怀强烈的爱国责任感,黄大年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我国科学研究事业,让我国在某些科学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黄大年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奉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黄大年有几个特别的绰号,“另类科学家”“科研疯子”“拼命黄郎”,无论哪一个绰号,都是黄大年的真实写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勇于创新,面对困难永不放弃,才有了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的重大成果。同样是干事创业,而黄大年却能把科研这项事业干的淋漓尽致,可谓是“自燃型”人才的模范典型。

“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投身科研事业,助力祖国强盛,这就是黄大年的梦想。正是因为对祖国深厚的爱,迫切希望祖国能够繁荣昌盛,注定了黄大年为科学事业奉献一生,舍生忘我、无私无畏。他常说,“我有一身本领,想尽快教给学生”。他深知中国要不断走向强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培养人才刻不容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相比理论知识,黄大年身上无私奉献、全情投入、攻坚克难的“自燃”精神更值得学子们争相学习。

斯人虽去,精神永存,黄大年的“自燃”精神将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继承遗志、燃烧激情、实现梦想。黄大年为祖国奉献终生的炽热情怀,像一颗种子,播撒在无数人身边,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在中华大地“茁壮成长”。黄大年的“自燃”精神将指引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400字 篇2

《少年黄大年》这部话剧看到尾声,我的感触颇多——要不忘学习的初心,要牢记爱国的热情。

在话剧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老师说的一个词——刨根问底。他说的很有道理,的确,每个新发现都是从问“为什么”开始,然后才是最后的总结归纳。只有真正掌握知识,才可以真正有所作为。每一个出发点不管是好是坏,都应该想到要承担的责任,不能一股脑地就去做;想了不实践也不行,要敢想敢做,只有当我们真正豁出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行不行。刚开始,我还不熟悉黄大年,但慢慢地,我从他那里看到了像钱学森、邓稼先等伟大知名科学家的风度。所以,我们要学习黄大年的精神,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定好自己的目标,不忘初心,向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

在向自己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风雨阻挡我们,但这正应验了《孟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经典语句——我们要养成坚强的意志,才能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完成国家委予我们的重任。所以,在学习中碰到的苦都不算什么,因为知识改变命运。

感党恩,跟党走,不负韶华,不负自己。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400字 篇3

11月16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原创话剧《少年黄大年》,它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

话剧主要讲述了著名科学家黄大年少年时期的故事。他从小就有一个科技强国的梦想,在话剧中,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对学习的热情。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梦想的坚持与不懈奋斗、迎难而上、从不退缩的精神。他不但挑战自我,克服困难,还鼓励别人不惧困难。

黄大年有着不畏险阻、刻苦钻研的精神,闪耀着中国少年的光芒,他将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他让全世界看到,这就是中国少年,这就是中国的科学家!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正因为有了无数像少年黄大年这样的人,梁启超先生笔下的少年中国的梦想才得以实现。我们现在正当少年,今后当祖国的接力棒传到我们的手上时,光荣的使命落到我们身上时,我们要像黄大年一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即使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也能打开另一扇大门。”这是话剧中黄大年说的。黄大年把民族复兴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感党恩,跟党走,传承“黄大年精神”,努力学习,把青春奉献到祖国的建设当中!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500字 篇4

2021年11月17日,我们和老师一起观看了话剧《少年黄大年》的演出,它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黄大年少年时期的事迹,我深受感动。

《少年黄大年》话剧里,野外的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黄大年仍能把李四光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书写自强不息的励志青春,这让我无比佩服。相比之下,我们的学习环境如此之好,可是很多人都没有好好珍惜。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的精神,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情,每一天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闲暇时间。如果我们把空闲时间都花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作文吧事情上,不虚度光阴,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少年黄大年就是这样,他一有时间就投入到看书学习这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最终成就了成功的人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话剧中,在地质队的工作非常辛苦,但黄大年却从未退缩,在结束一个任务后,他放弃休息,毅然接受队长交给他的新任务。这些可以看出黄大年对工作有多么热爱,我十分敬佩他对工作的态度。

黄大年少年时的励志故事让我们更了解他的成才之路。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要以他为榜样,在学习上不能松懈,多学习科学知识,为中国的下一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做出自己的贡献。加油吧,少年!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5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对一名科技工作者而言,投身祖国科技创新的时代洪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是最大的使命担当,也是最高的荣誉褒奖。

被人们称为“拼命黄郎”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曾经说过:“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七年间,他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不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斯人已逝,追思犹存。黄大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科研,谱写了一首矢志创新的奋斗之歌,树起了一座勇攀高峰的精神丰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支撑。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弯道超车”的关键,才能大踏步追赶科技潮流、抢占时代先机。黄大年无时无刻不想着赶超前沿、不想着超越极限,他带领科技团队参照国际最高水平、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在地球探测科学领域奋起直追,取得了深部探测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等重要成果。“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坚定信心、勇于登攀,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完全有能力作出更多创新创造,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大显身手、赢得主动。

科技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科技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赛跑,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大的不安全感,生怕自己稍微慢一步就落下了。”黄大年正是怀着这样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紧迫感,恨不能一分钟掰成八瓣儿用,把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极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他用创新实践同时间赛跑的真实写照,更是他追逐梦想的强大动力。有付出才有回报,敢拼搏方能立潮头。黄大年把对祖国的挚爱、对科研的执着,浓缩在自己的人生书写之中,激励着人们继续求索、接力奋斗。

科技竞争比的是速度,拼的是智慧。5年大于50年,黄大年靠什么让我国深探项目从远远落后到比肩一流?探求就里,这与他的求实作风和科学方法密不可分。他运用系统思维安排科研攻关,既注重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又注重考核督察等机制保障,既突出重点项目攻坚,又兼顾配套技术支持,形成了系统整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方法;他秉持融合理念布局,以交叉、融合的思路拓展作业面,在碰撞中寻求突破,在差异中做大增量,取得科研工作的“化学反应”“裂变反应”;他采取开放态度开展学术科研,深度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黄大年在工作中形成的一整套思路、策略、手段和方法,为怎么创新、如何突破作出成功示范,积累了宝贵经验。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黄大年志在创新、奋斗不息,实现了自己“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理想抱负。创新永无止境,精神薪火相传。黄大年的精神力量必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探索前行,用创新追求书写有价值的人生、成就有高度的梦想。

少年黄大年观后感 篇6

“我爱你中国……”这是话剧《少年黄大年》的剧末配乐,这首歌,唱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声,也展示了中国科学家们为梦想拼搏,无惧困难,一心报效祖国的信念,让人心中感慨万分。

黄大年教授的少年时代,正是国家经济困难,迫切需要发展的时期,国家资源匮乏,人才不足。他在年少时,就树立了自己的梦想,并向着这个梦想,一步步走得坚定而执着。对待学习,他刻苦钻研,努力奋进,对知识充满渴望;对待朋友,他珍惜情谊,与同学们互相激励,携手成长。在如愿成为了一名地质工作者后,他也没有满足,而是继续努力。虽然地质队里的生活艰苦,但是他总是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为了勘探矿产资源,没有休息也是快乐。当遇到狂风暴雨时,他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首先保护机器和资料。再苦再累、再难再险都不能阻挡他在梦想道路上前进的步伐。

从黄大年教授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感受到了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其实在我们身边,平凡的英雄还有很多,消防官兵、医务人员、清洁工、快递员……他们也都在默默地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而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胸怀广阔,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无热血,不青春,为梦想而奋斗,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我们要励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扎实学习,努力奋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