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自我介绍 > 自我介绍范文 > 老师开课前的自我介绍(热门3篇)正文

老师开课前的自我介绍(热门3篇)

时间:2024-02-07 12:30:41

老师开课前的自我介绍(精选3篇)

老师开课前的自我介绍 篇1

同学们好,我的名字叫曹无忧,我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物理专业。大家可以叫我曹老师,也可以叫我晓菀老师,我在这个学期将接手你们的物理课,希望大家多多配合。

我个人的性格在生活中是很开朗和善的,但是在课堂上面对爱做小动作打闹讲话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呢,我就和善不起来了。这个方面在接下来我们的相处中我相信大家能够慢慢的体会到的。在课堂上我希望大家能够踊跃配合,也可以和我提意见,我完全不介意。毕竟人无完人,当你们觉得我的教学方法,或者是速度等方面有什么不对的话,一定要大胆的告诉我,我们共同进步才是真的进步,对不对?

我个人喜欢听歌看电影看美剧看小说,风格偏向科幻类和理科生思维,科幻类的东西欢迎大家来和我讨论。还有我个人还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很感兴趣,最近正在学习制作汉服。对的汉服,裁缝这个东西实际投入以后发现和物理很多东西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哦。当然这个我们以后讨论。

我来到李村镇中学实习是想要增加我的教学经验。在大学里我学习了很多,我跟你们比肯定知识掌握的更多更完善,但是我需要你们的配合让我能把我脑袋里的知识复制一下,粘贴到你们的脑袋里反复播放,让你们能够理解。这个复制粘贴的过程希望我们能够完美的在未来这段时间内完成哦。

最后说一下,很高兴认识大家,也很高兴能和大家在未来的日子共同进步,接下来的日子,请多多指教啦。

老师开课前的自我介绍 篇2

真幸运,今天的天气是如此的风和日丽,就像你们的笑脸一样明媚;真幸运,我和你们相遇,在你们如梦如幻、如诗如歌、美不胜收的年纪,仿佛时光流转,回到我的N年前;真幸运,我能成为你们的语文老师,站在这三尺讲台上。俗话说,相聚是缘,相守是分,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天的聚首。所以,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珍视这前世今生累积下来的缘分,渐渐相识、相知、相守、相惜,一起把时间点亮,把每一天过得像诗一样。

我要开始真正的自我介绍啦,当然,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如果大家觉得我的介绍精彩的话,请在最后响起十秒钟的掌声,鼓励鼓励我吧。王家有长女,婷婷兮玉立。巴山诺水畔,殷勤是故园。言笑兮宴宴,度似水流年。待光阴流转,求学在狮山。勤学苦练之,立志为人师。慎思而明辨,行求做世范。然重任在肩,孜孜兮不倦。先贤有旨言,三人必师焉。借此陈心迹,且与君共勉。上面一段文字,包含了我的基本个人信息。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详情的话,欢迎课外时间和我多多交流,只要你愿意,对月当歌,谈春花秋月,谈草木枯荣,谈诗词歌赋,谈人生理想,无一不可。

大家可以称呼我“王老师”,也可以叫我MissLi,谐音“迷死你”。为什么我会给自己这样一个昵称呢?因为,在我看来,语文魅力无穷,奥妙无穷;学习语文更是津津有味,其乐无穷;除此以外,有了我这位“科班出身”的老师兼朋友,相信一定会让大家在语文的天空里,肆意翱翔,沉醉不知归路。好,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在以后的学习中,一起去品味“一川烟草,满城风絮”、“二水护田将绿绕”的山明水秀;一起去领略“三节还乡兮挂锦衣”、“四面边声连角起”的边塞烽烟;一起去感受“五陵年少争缠头”、“六曲阑干偎碧树”的角徵宫商;一起踏过七月七日夜半私语的长生殿;一起触碰八月秋高风怒号的茅屋,一起问道“九素烟中寒一色”的白玉楼……

老师开课前的自我介绍 篇3

快乐的暑假过后,又一个新的学年将至,初步教坛的新教师亦或是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跟学生“第一次亲密接触”。应该如何把握这第一次的接触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上课也是一样,第一课上得成功与否,既关系到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我们的语言艺术打响语文课的第一炮,让学生在一个高层面上认识语文课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从此“死心塌地”的爱上语文。这便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半”了。新入学的学生,坐在教室等待每一位老师时总会有一些兴奋、一些期待,作为教师应该尽其所能满足学生的这种期待,所以在上第一课前,教师最好修饰一下自己做到干净利落、精神焕发,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敬。

进入课堂之后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一、自我介绍,培养感情

教师最忌讳的是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此时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还有很多神秘感,上来就讲课,必然会因为学生对老师本人感兴趣的程度远远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开始的自我介绍万万马虎不得。有人说,自我介绍还不简单,告知一下我姓甚名谁不就结了?此言差矣,精彩的自我介绍就是一个漂亮出彩的亮相,这比精心打扮的外表更能吸引学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正可以在这一环节中充分运用语言的艺术让自己充满魅力地登场。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语文老师是这样开场介绍自己的:

我乃一介书生,两袖清风,初登这三尺讲台,真有些四顾茫然啊,我自知自己的才学离学富五车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我相信,凭着同学们与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找到学好语文的六出奇计,培养出七步成诗之才,形成八方呼应之势,树立九天揽月之志,最后交出一份十全十美的人生答卷。

学生听完这样的开场白,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个多彩而风趣的老师形象在学生心中定格了。

在自我介绍中,对自己求学经历的介绍也很有必要,因为这才是最吸引学生的,通过这个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老师学生生涯的奋斗史,更快地促进师生建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你的自我介绍里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从而从心里喜爱并敬佩这个老师。

二、介绍语文,激发兴趣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同样,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学好语文,兴趣非常重要,由于种种原因,原本奥妙无穷语文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变得枯燥乏味,针对学生这种兴趣不浓,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语文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让他们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甚至产生不学不行、欲罢不能的心理需求,进而以高涨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弥补自身贫乏。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就必须改变学生对语文的偏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前所未有的认识,产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审美惊讶:啊,原来语文是如此美妙!而要产生这样的效果就有必要向学生隆重介绍语文。也许有人会问,学生从小就学习语文,还有必要介绍吗?当然有必要,而且很有必要,对每一阶段的新生都要介绍关于语文的价值、意义、魅力,尤其是对高一新生,他们中不少人因为初中阶段的“应试教育”已对语文产生了深深的误解甚至反感。一名称职的语文老师,有义务更有责任让学生对语文形成正确的认识,甚至产生前所未有的好感,让他们明白:语文学习除了关乎其前途命运,更关乎其生命质量。

“语文”二字,远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即便用整节课也讲不出其内涵的十之一二,所以只能精而又精地概说。

首先,语文稳居中高考科目榜首。

这一点无需赘言,学生自然了然于心,无论中考高考怎么改革,语文永远都占据着所有考试科目的第一把交椅,多年来岿然不动。所以,从这一最功利的角度来说,学生没有理由不重视语文。

其次,语文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本,是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磁核”,是我们精神的建筑师、心灵的守护神。

既然是介绍语文的魅力,那老师所使用的语言首先就必须是优美的典范,这样才能一箭双雕:既体现了语言的艺术魅力,又吸引了学生。如果不是锦心绣口之才,这番介绍必须精心准备。一位老师是这样介绍的:

身为中国人,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由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如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汉语。唯有汉语!是汉语赋予我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自由,是汉语赋予我们超越时空的本领与才能。它们绝非只是一些代表一定声音和意义的死的符号,他们分明是一些充满智慧、感情,能歌舞,会呼吸的精灵。

身为中国人,却不曾留意祖国语言的美妙;这是怎样的遗憾、悲哀甚或是不幸、罪孽?!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汉魏古风,唐诗宋词,元明剧曲,明清小说……这是一座座怎样神奇瑰丽的宝库啊!你怎能屡过其门而不入?

请听听汉语的阳刚之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再听听汉语的阴柔之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除此之外,语文老师还可以搜集一些极具趣味性的经典例子介绍给学生。字趣:(1)有外国记者讥讽周总理到:真是对牛谈琴!周总理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2)孟姜女庙前的一副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音趣:

语言学家赵元任偶一为之的语言实验──《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

听到这样的介绍,学生怎能不感叹:如此奥妙的语文啊,叫我如何不爱你!

三、传授方法,形成能力

通过上面的介绍,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彭湃的激情,但有一点我们也必须得承认,真正学好语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此时再恰到好处地传授给他们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十分有必要了。

可以说,学习语文没有捷径,但绝对是要讲求方法的。古人曾告诉我们:“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也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所以,教师在第一课上就应该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这门博大精深的课程,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窍门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当然,传授方法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将它设计得生动而艺术。一位老师通过讲故事告诉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钓鱼重要的在掌握钓技;学习也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还有一位老师将复杂的学习方法如此精练地概括给学生:

1、制定计划,打好基础——苟有恒,又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

2、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新教材,新高考,新理念。查缺补漏,注重能力。

3、课外阅读,开拓视野

——“文选烂,秀才半”。“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

当然,方法的掌握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应该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第一节课的简单介绍可以达到让学生对今后的语文学习心中有数,充满信心的效果。

四、明确目标,讲清要求

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在上第一课时,就应该清楚地告诉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对他们的要求。我们要时刻用一个美好的能力目标来激励学生。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增长得越快。”讲学习目的和对学生的要求不能泛泛而谈,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告诉学生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和要达到的要求。

有一位老师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做了这样精彩的提炼:

将争做“五一居士”,作为语文学习的最高目标、毕生追求。所谓的“五一居士”,是指能够达到“一手好字、一张铁嘴、一肚子名篇佳作、一笔好文章、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这样五条标准的人。

这样美好的目标,怎能不激发出学生持之以恒、自觉学习的强大兴趣和动力?大凡做学生的,对老师给他们提出的这样那样的要求都很容易表现出反感的情绪,即便有了上面这么多艺术的铺垫,老师在提要求时还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是这样提出对学生的要求的:“学习语文十要求”——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这样的要求提出来,学生非但不反感,还会对这位语文老师刮目相看,对老师“与众不同”的要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万事开头难”,但一个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这跟学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只有一见面喜欢你这个人,才会喜欢你的课,才会乐意接受你传授的知识。

因此,这第一节课必须煞费苦心,精心准备,要一炮打响,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醉于你的学识、风度之中,沉醉于语文学科的魅力之中,并热切地盼望着第二节语文课的早日到来。

在上第一节课前,老师最好是修饰一下自己,理理发,沐浴一下。一是显得干净利索,二是显得对学生尊重,假如你有一张叫年轻人追逐迷恋的明星脸,多少会有助于马到成功,假如你不幸长得没有什么特点,那么,你至少要在休息好的前提下,做到精神焕发。最忌讳的是老师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还有很多的神秘感,上来就讲课,学生也会因为自己对老师感兴趣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第一节课最好是不要讲课。

下面是进入课堂后的具体的实施步骤:要有一个漂亮的出彩的的亮相。

这个开场白,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求学经历,这是最吸引学生的,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你的自我介绍里,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要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从而从心里喜爱和敬佩老师。

其次,要讲讲对所教授科目的认识,最好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来突出所教科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个人修养提高方面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考学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的冲动。这样做,虽然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对于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鼓舞学生的士气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是,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

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窍门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

四是,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期目标,自己的教学计划,自己的授课习惯,讲课特点,课堂要求,并且对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以便同学们更好的接受和适应老师。应该注意的问题:端正心态,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不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要根据学生课上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的状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牢牢吸引住学生,要叫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心悦诚服。

要做到情绪饱满,文才飞扬,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要搞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语言最好是本着幽默、风趣的路子走,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切忌大话、空话、假话,叫人厌烦。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立规矩,给学生来个下马威,过于严肃的老师,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师生关系。语气要温和,不要生硬,课堂气氛要活跃,不要死板。应该讲,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他们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就意味着你的第一节课成功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了。让学生对你“一见钟情”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但一个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人的第一印象是相当重要的,它往往左右了以后的好恶,以后的喜欢不喜欢。而人们对某一件事的兴趣大多跟着第一印象走。为此我很谨慎我的第一节语文课。

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个子再高也毕竟是孩子,有孩子的弱点。我们常听他们说:这老师,从一见面我就不喜欢他,以后一上他的课就烦。所以这“一见面”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见面只有喜欢你这个人,才会喜欢你的课,才会乐意接受你传授的知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以后的课不一定非得每节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但第一节必须煞费苦心,精心准备(这其中包括个人的衣着服饰,体态语言等),更要一炮打响,让学生在很高的层面上重新认识语文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从此“死心塌地”的爱上语文。这便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第一步。为此,我接新班的第一节课从不讲新课,而是与学生“侃大山”。在“侃”的过程中与学生作贴心的情感交流,展现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语文课的学科魅力。先入为主,先声夺人,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醉于你的学识、风度之中,沉醉于学科的魅力之中,并热切地盼望着第二节语文课的早曰到来。

新老师在上第一堂课时,一般都会很紧张,怎么才能不紧张呢?中国有句老话叫“艺高人胆大”,你充分地备好了课,心里有了底,自然就不会太紧张了。

备好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要深入研究大纲教材,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难点、重点;你要精心选材,联系实际,联系科学史方法论;你要考虑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听你的课,对你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你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有时为了研究如何一下子吸引住学生,引出课题,往往要化很大的力气。

如果课备得好,上课时能做到一环扣一环,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也就不会出现什么课堂纪律问题了。如果课讲得有意思,学生十分爱听,违纪者也成了听众,也就没有违纪者了。如果还有违纪者,也会失去市场,甚至会遭到全班的谴责,这就是为什么优秀教师上课从来没有纪律问题的原因。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你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否则课就备不好,你的第一堂课也必然上不好。要了解学生的什么实际情况呢?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况,就是学生想不想学你的课?愉不愉快?为什么?二是学生学习的科学性情况,学生会不会学?是怎么学习的?存在什么问题?三是学生的有关预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讲新课要用的有关预备知识是否掌握?有关能力如何?

老师如果不去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上课必然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因为老师讲的听不懂或者讲的太容易,而对你所讲的课失去信心或不感兴趣。

不知有多少老师因为上课前没有好好去备学生,结果第一堂课就因为不了解学生而败下阵来,后悔莫及。

了解的途径很多,如,看材料、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搞摸底测验、家访等等,如果对学生的情况摸的很透,还没上课,学生的名字都能叫出来,这就为上好第一堂课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一份精彩的教案写好以后,老师就要不断地去熟悉教案,熟悉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能熟悉到讲课时不用看教案最好。如果教案很熟,上课就有了余力,就可以更好地做到随机应变了。

上课时不看教案,又能把课讲的特别好的老师,最受学生的欢迎,也最让学生佩服。因为学生从老师讲课的熟练程度上,看到了老师的工作负责,业务精湛,精益求精。那些上课时不断地看教案,讲课时结结巴巴的老师,威信很快就会一落千丈。学生认为,老师没有备好课就来上课了,肯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

要想上好第一堂课,教案一定要掌握的特别熟练,这是上好第一堂课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一节好课,应当是活而不乱,也就是说,课堂气氛要十分活跃,但不能没有规矩。因此,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比如,老师一开口讲话,全班必须立刻安静下来,不允许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说的现象出现。老师不要因为违纪人少不影响上课而姑息迁就,一定要抓住苗头,严格要求。第一堂课要严,堂堂课要严,好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五、教师的形象

老师一进教室,全班几十双眼睛就会聚焦到老师身上,老师的穿着打扮实际上对学生也是一种教育。因此,老师上课时,对服装、发型和饰物全要特别注意,要和教师的身份相称。

教师的打扮要朴素、自然、大方、要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个别老师的奇装异服,浓妆艳抹,披金戴银,或者不修边幅,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对学生的德育不利,也会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影响课堂的效率。

因此,教师在第一次走进教室之前,对自己的服装、发型和饰物还是应当注意一下。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