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词
时间:2019-03-26 11:35:58
隐约体会到了漫长的求学过程中自己的一点成长与进步,以及这篇论文所凝结的诸多人的支持与帮助。首先,也是最需要感谢的是我十分景仰的导师--姚伟教授。三年前,姚伟老师不嫌学生学识鄙陋,提携并接纳我于“芝兰之室”,引领我走上一段崭新的学前教育研究的朝圣之路。在跟随姚伟老师学习的三年之中,老师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敏捷锐利的思维给我深刻启迪。记得第一篇小论文粗稿初成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用红笔做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从论文标题到论文逻辑结构,甚至是一些我自认为无伤大雅的措辞与句读,都给予了精心斧正,往复修改,几易其稿终得以发表。博士论文的写作从最初的选题到最终的完成,亦得益于老师耐心的指导和宽厚的鞭策。
老师时常给我推荐文化相关的书籍与文章,指点我怎样理解“文化”,论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倾透了老师太多的心血与对学术的精勤不舍。生活中,老师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至诚至善的为师之道亦带给我精神洗礼。老师在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给予的谆谆教诲、细心关照、无私帮助,都将成为我终生前进,以及永远感念师恩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思想成长、学业进步以及论文的完成还得益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老师们的帮助。感谢柳海民教授,在亲授的“当代重大教育理论前沿问题”课程中,不仅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更打开了我的研究思路。感谢于伟教授,在“教育哲学专题研究”以及“儿童与教育的意蕴”的讲授中,让我对教育与儿童有了更为形而上学的理解。感谢曲铁华教授、杨颖秀教授、杨兆山教授、饶从满教授、周霖教授在论文开题报告会及预答辩过程中对我博士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老师们身上所展现的学者风范深深感染我的同时,也成为我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标尺。感谢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的缴润凯主任、张泽东主任、张立新主任,以及吴方旭老师、葛聪攀老师在我实习期间的关心与照顾,让我深感“园长之家”的温暖。还有教育学部的马卓老师、牛利华老师、闫文学老师、贾小平老师,等等,在此,一并谨致谢意!
“面壁十年图破壁”,只是这十年,如果没有几位恩师的提携与教诲,不知我如今会在哪里,也不知会有怎样的十年。八年前,我敬重的邢利娅教授曾在一次闲谈中鼓励我,“男孩子,趁着年轻,把博士读下来”.说实话,当时懵懂的我在最初的专业学习与生活中,对自己的未来还不曾有过清晰的描绘。然而通过聆听老师的讲授,接受老师的论文指导,我开始对学前教育产生兴趣和热爱,并坚定了我“永走学前朝圣路,愿做童年点灯人”的信念。是邢利娅老师像一个“额吉”,把我扶上研读学前的“马背”,感念老师的启蒙与鼓励!后来,我又有幸遇到但菲教授和李爱秋教授,两位老师对学生的至诚至爱是无以言表的。忘不了但菲老师教我怎样做科研,发表论文;忘不了老师在我情绪焦躁时的谈心对话;忘不了老师在我备考前特意送来热乎乎的八个茶叶蛋……太多太多的忘不了,也让我学会了太多太多。李爱秋老师“思想并蓄”的心胸和独到的思维角度让学习的课堂成为头脑风暴的集散地、思想自由的活跃场。在民主宽容的研讨氛围中,我们可以享用最充分的自由去想象和表达,让我们发觉思想竟也可以带来一种精神的愉悦和享受。也正是在但菲教授和李爱秋教授两位恩师的推荐下,成全了我读博深造的梦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位老师不仅授我以“真理”,更为我搭建了再次放飞理想与获得重生的平台。师恩不忘!
在读博期间,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对于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多关心与帮助,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态度也深深地熏染着我。吴琼师兄宽厚待人、高标处事的风度,以及在事业上兢兢业业与孜孜以求的精神不断激励我努力前行。师姐于冬青老师和张宪冰老师话语不多,但在合作共事时,常常为我学业考虑,与师姐们的合作研究也让我受益良多。师姐焦岩岩迎接我入学、传授我读博心得、赠送我专业书籍。学姐张妮妮以不同的方式催发我研究灵感,给予我写作建议。学姐王小溪仅年长我一岁,却总称我为“孩子”,学习、生活之中亦视我如“弟弟”一般。学姐周智慧常常从远方打来电话询问论文进展和生活近况,对我的学业、生活也是关爱有加。同届的万慧颖是伴我走过三年苦与乐、甜与涩、笑与泪的战友,我们一路同行、彼此鼓励、彼此搀扶、有如“二人三足”,为着相同的梦想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