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选修课论文格式(优秀9篇)正文

选修课论文格式(优秀9篇)

时间:2023-12-16 10:45:01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这次为您整理了选修课论文格式(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选修课论文格式 篇1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选修课;课程;体系;构建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05方案”中明确规定本科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而自2006年至今,经过五年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思想政治选修课的体系建设正初见端倪。思想政治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就是如何设置选修课,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并用课程评价来检测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否或实现程度,并以此对课程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使整个课程体系更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

思想政治选修课作为思想政治必修课的拓展和延伸,其课程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益补充,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思想政治合格的人才。为了实现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从课程设计、实施、管理及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课程设计

课程内容设置:根据高职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特点,思想政治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设置:哲学类、法律类、历史类、心理类、艺术修养类。每类课程至少开两门课,一般开设2至4门课,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来选择。每门课学时16课时,学分1学分,学生至少选修5学分。首先,在内容设置上注重实效性和可行性,以 “三贴近”为标准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体系,即以育人为本,贴近学生;以国际国内局势为依据,贴近实际;以学生关注的事情为中心,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切入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自愿选报,使学生想学、愿意学并觉得值得学。其次,在内容设置上注重连续性和拓展性,由于选修课的课时不是很多,为了保证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可以采取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的方式,以必修课为核心,围绕着必修课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延伸和拓展,形成系列课程。而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延伸和拓展,它们之间一定有必然联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明确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学习选修课时适当穿插必修课的相关内容,又可以适当温习和巩固必修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必修课的教学目标。

课程分类:课程按性质可分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网络课程;按学生修读的方式可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例如:哲学类和历史类可以作为限制性选修课,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一门课;而法律类和艺术修养类可以作为任意性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自愿选择。

教学安排:每个学期都开设选修课程,每个学期五类课程都开设2-3门不同的科目,只有开出数量足够的课程,才能满足学生基本的选课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时间的安排与专业的相关度等因素自愿选择,不至于勉强去修读那些自己无兴趣的课程;并且只有数量充足,才有利于优选课程,做到优胜劣汰,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每个学期可以选修一至两门课,学生用两到三个学期完成选修课的学习。或者也可以把选修课的安排同形势与政策课的安排同步,并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来安排分五个学期上课。

二、课程实施

在课程的实施中,可以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实践项目教学、网络教学以及多种方式的融合教学等方式。

课堂理论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课程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实行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教育,授课方式采取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形式,进行课堂提问、分组辩论、三分钟演讲等灵活多变的方式。例如:哲学类课程理论深度较深,可以采取经典阅读或经典欣赏的方式进行;历史类课程采用专题教学,如XX事件、XX系列、XX人物传记等等;法律类采用辩论式,就一个案例正反双方各抒己见,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这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的交叉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增强理论的透明度,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实践项目教学: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践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除了课堂教学,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之旅”教育活动、社团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进行市场调研等实践项目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可以分两种形式进行,即集体实践和个人实践。集体实践由老师统一组织安排,老师带队去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调查等,这种实践形式目的明确、效果明显,但是参与的人数与次数有限,因此,实践班级的人数要有限制,一般每个班级不超过45人。个人实践是老师指导,学生自己以小组或者个人的形式自主实践,这种形式的实践可以人人参与,多次参与,但是有时学生不能认真实行,难免流于形式。两种实践形式各有优缺点,可以互相补充,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例如:法律类课程可以选取经典案例模拟法庭让学生模拟办案、带领学生去法庭旁听、联系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机构让学生见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理概念。艺术修养类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感染艺术氛围、培养艺术情操。历史类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之旅”教育活动,烈士陵园献花以及去当地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地点进行现场教学等形式。此外,由于选修课教学的相对灵活性,还可以充分挖掘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为选修课所用,如学校组织的军训、校团委组织的学生实践、学生的社团活动等等,可以结合这些实践活动来开展选修课的实践教学。

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既可以作为巩固课堂和实践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专门开展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围绕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网络平台,展示教学资源,营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个性化、开放的学习环境,并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在网络上就相关问题为学生解答。学生可根据自已的学习需要,在合适的时间通过留言簿、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等形式同教师进行信息交流,接受教师的指导。同时可以按照讲授的内容设置网上题库,让学生可以在网上答题来巩固学到的知识点,并进行自我检测。像心理类课程主要采取网络教学,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有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学生的隐私,让学生同老师沟通更有安全感。此外,这种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作为选修课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助于学生从传统观念下的被动受教育者转变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主动学习者,也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讲授侧重点不同的内容。

三、课程管理

只有规范教学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虽然是选修课,但是同必修课一样应该由教务部门统一安排,从报课、选课、开课至考核进入正规化和规范化操作。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设立专门的选修课教研室,教研室统一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程,制定教学日历,确定考核方式,并组织编写规范的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包括所有选修课程名称、开课目的、开课时间、教学内容提要、主讲教师、考核方式、学时学分、选修对象、选修程序以及推荐阅读书目等相关内容。课程简介印制成册在新生入学初由班主任协助发放到班级,同时挂在网上供学生选课参考,这样避免学生盲目选课,也让老师上课有的放矢。

其次,教务部门对选修课程在教材准备、教学计划制定、师资安排、教案(课件)编写、学生考勤和考试质量等方面严格把关,切实进行检查落实。在选修课教研室下设置每类课程的课程负责人,负责此类课程的体系建设,从而使选修课的教学具有同必修课一样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为了确保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应重视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考核和检查,选修课教研室的负责人及课程负责人要经常听课并组织授课教师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认真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进一步做好改进工作,以不断完善选修课的教学。同时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意见,选取出比较优秀的课程给以充分肯定,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

第三,把必修课的督导机制引进选修课教学。为了加强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学校组织督导对选修课授课情况进行随机检查,检查是否有教学文件,是否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并了解授课教师水平,学生学习状态等等。通过督导机制让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每门选修课程的教学情况、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进一步加强管理,从而保障选修课教学有效有序进行。

第四,要对选修课的课堂纪律、学生出勤和考核严格管理,不要让选修课成为学生混学分的途径,而是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一方面选修课要尽量缩小班级,人数不要超过120人,另外每个班级再分成20人以内的小组。课堂讨论、课后实践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派代表严格考勤,并及时公布出勤情况,给予警示,同时报班主任备案,让班主任加强对出勤率低学生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建立选修课学生档案。学生从大一开始建档,到毕业时有一份完整的选修课记录,档案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考试成绩等等,以此为依据评定选修课的总成绩,并可以结合必修课的成绩作为学生在学校和班级评优、评奖的参考,也可以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优劣的依据。

四、课程评价

一门课程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设计好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做好教学管理等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就是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对促进教学效果、检验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课程目标是否实现有重要作用。评价环节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强化、检测和反馈等功能。通过有效的评价手段,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巩固、理解所学内容,检查他们对理论的掌握、方法和技能的理解运用情况,是评定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效果,获取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态度、价值观及创造性思维,更依赖于学生的自觉、自律来决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因而,选修课的评价形式也必然不同于必修课。

根据学生抽样调查结果并结合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选修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可以采取课堂考核、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课堂考核包括考勤、参与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小测验、课堂演讲以及积极完成老师的课堂任务等;平时考核,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班级和校园集体活动以及参与校外公益活动等表现来评定;期末考核方式根据不同的课程灵活多样,可以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写读书心得、写论文、完成一次案例分析等等。而学生的成绩是课堂考核、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综合评定,其中前两项各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核占40%。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既对学生的出勤起到监督作用,防止出现选而不修,混学分的现象,也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通过平时考核了解学生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情况,如考察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的因素,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并促使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班级、学校及社会。实践教学考核是通过考察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能力、与他人协调沟通能力、参加见实习或市场调查等实践的情况、实践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的优劣来综合评定。网络教学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老师传授问题的接受能力以及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深度。可以通过与学生的网络聊天、电子邮件、学生提交的学习心得以及网络答题来评定成绩。

选修课论文格式 篇2

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植物营养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服从分配,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了解土壤学作物栽培学与遗传学植物保护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在本学科能独立从事研究教学和其它技术管理工作。治学态度严谨,协作精神良好。

3、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及实践教育(指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公益劳动)。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其余为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时间,考虑到植物营养学科的特点,三年中至少最好有一个完整生长季节进行科学实验。课程学习不得少于30个学分,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公益劳动等占3个学分。硕士生如要延长或缩短学习年限,由本人申请,经导师学科院(系)审查同意,报校长批准,但延长或缩短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10个:

1、植物营养生理学

主要研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分配和调控;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乏和过剩的症状和发生机理,以及这些过程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植物在旱涝盐碱高温冷害病虫害通气不良营养缺乏或毒害等环境胁迫条件下的植物营养生理学及适应性变化规律,新无机营养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营养机理等,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2、植物营养遗传学特征

应用植物营养遗传学原理,采用营养动力学,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高产作物耐缺氮磷钾锌及其它营养元素的营养遗传特征,作物品种筛选及调控营养机理研究,为高效节肥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3、复合肥料及各种新型肥料的肥效机理及施用技术研究

结合化工和农业部门以及生产需要对复合肥及新型肥料的肥效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三元复合肥肥效增产机理;钙镁硫硅,微量元素稀土及SeGeCo等元素肥料作用机理环境效应施用方法和技术研究;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工艺肥效机理以及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新型肥料进行试验研究。为肥料生产和施用提供依据。

4、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

主要是针对氮肥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开展平衡施肥与计算机推荐施肥技术开发,解决当前农业生产技术和应用问题。

5、土壤生物量氮与氮素循环及调节作用

主要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生物量氮的动态及其周转的氮量,微生物周转氮与作物吸收关系,土壤养分养分的生物有效性,肥料中氮利用率以及在土壤-作物系统循环和施肥调控。

6、新型高效缓效肥料研制及工业废渣农业利用

结合各种材料特点和作物营养规律,开展长效肥控效肥缓效肥磁性肥叶面肥药肥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的配方及生产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和工业废物开展研究,如锌硼铁锰钼等工业矿渣钢渣草碳褐煤等资源利用与开发。

7、组织培养与无土栽培营养配方(组合)及应用技术

组织培养及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优化营养配方的筛选,应用植物营养学原理,对一些经济类植物进行营养液组合研究,是植物营养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几年来已经建立了一些研究实验室手段并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8、植物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技术研究与开发

根据植物营养失调症特征和叶片颜色变化规律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施肥;土壤作物化学诊断方法;精准农业及施肥技术;土壤植株营养快速诊断方法及速测仪应用;DRIS技术营养图谱信息系统及诊断应用技术。

9、施肥对环境质量影响及良性生态循环施肥技术研究

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基础上,开展施肥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施肥对土壤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影响,施肥与温室效应等研究,为合理施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和生态农业提供依据。

10、土壤氮的MIT过程

结合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不同有机物料中氮在土壤中的矿化过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矿化氮的微生物和矿物固持作用(微生物体氮矿物固定态铵),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氮的矿化势(N0)有机氮组成及其作物有效性的影响,不同矿化阶段的净矿化率净残留率及影响土壤氮MIT过程的因素的研究。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总学分达到32学分以上(不含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课程分为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种。学位课规定为6门(见附表1),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含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其它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选修课根据研究生培养方向至少选5门课程。此外、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生还可以选修其它有关专业的课程(见附表1)。

跨学科(指跨二级学科)入学的研究生,以及入学前是专科毕业的研究生,须补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或考核成绩合格不计学分。

1、必修课(学位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自然辨证

法概论)4学分

(2)外国语(包括专业外语)6学分

(3)高级植物营养学3学分

(4)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3学分

(5)植物营养与施肥专题3学分

(6)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3学分

2、选修课

(1)高级植物生理学4学分

(2)生物化学实验技术3学分

(3)第二外国语2学分

(4)植物营养研究技术2学分

(5)植物营养诊断与管理2学分

(6)施肥与环境保护2学分

(7)土壤-植物-动物体系中的微量元素1、5学分

(8)微量元素分析技术2学分

(9)高级试验设计2学分

(10)多元统计分析在农业中的应用2学分

(11)仪器分析2、5学分

(12)计算机算法语言2、5学分

(13)植物生理研究技术3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实行导师负责制

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是聘请校外的知名教授和专家,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2、课程学习

硕士研究生必须学好规定的各门学位课程,要根据研究方向以及硕士生的基础,经过导师同意选读几门选修课。硕士生课程学习方式,可以随班听课,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以及采取研讨会和学习会等方式迸行,学习方法可以灵活。无论那种方式,都必须通过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获得学分。

3、学术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应经常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报告会,多写读书报告学习心得调查报告等,并要求在院(系)或教研室做学术报告2~3次。

4、实践教育

硕士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在第二或第三学年组织硕士生参加大学本科的部分教学工作,形式可以是讲授部分章节,指导实验实习课程辅导等,总工作量应不少于120标准学时,其中讲课不少于6学时。经考核合格计2学分。

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在整个学习期间不少于3周。同时应参加不少于3周的公益劳动。研究生要写出社会实践报告,院(系)和研究生部党团组织要进行组织和考核,对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劳动的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5、文体活动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文艺素养。六、考核方法

1、课程考核: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其中必修课程采用读书报告形式的,其课程论文要求达到能在一般正式专业杂志或学报上发表的水平。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须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精神,硕士研究生要通过学位论文工作进行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

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论文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培养研究生独立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团结协助的精神。在重视这些培养环节和过程的同时,应鼓励研究生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不断开拓创新。

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三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选题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高科技项目及对国民经济有一定影响的开发研究项目接轨。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论文题目确定后,由学科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提报告。在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拟订和修订论文研究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经学科点审核批准后,送交校研究生部备案。

学位论文必须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提交阶段性报告,并取得导师或指导小组的帮助。

1、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按研究学术论文要求撰写,否则,不予接受答辩。论文格式,一般包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前言,材料和方法或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表格和图要有中英文对照),结论和讨论,参考文献,附录,索引,英文摘要,致谢等。

2、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方法》第八条规定的精神,提出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1)论文必须选题适当,目的明确,设计合理,数据真实,结论确切。

论文应有较强的逻辑性,要条理分明精练扼要,力求文字通顾,字迹清楚,标点符号正确。

(2)论文的撰写格式

①提要∶包括题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结论。

②引言∶阐述题目的目的意义,并对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从而提出试验研究的根据和技术路线。

③试验材料与方法∶包括供试材料(作物土壤肥料)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实验室分析和其它试验研究方法,以及所应用的统计处理方法等。

④试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分析结果用图表等反映,并用文字阐述。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⑤结论∶列出试验的主要结果,文字力求筒练通顺。

⑥参考文献∶按一般学报格式要求,包括作者题目文献来源(期刊名称卷数页数年份)。外文文献应列出原名。应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也可按作者字母列出。

⑦外文提要∶应包括研究方法和试验结果。

⑧附录∶包括未列入正文的必要表格及公式推导。

⑨致谢:对导师及对论文有帮助的有关单位和个人都应表示谢意。

论文装订后,封面应标明论文题目,硕士生和导师的姓名,学校名称,论文完成日期等。扉页要有目录并注明页数。

(3)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具有一定的新内容和新见解,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不要求必须有何“创新”和“突破”。但要求论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文笔流畅图表工整文风严谨。

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应写出较高水平论文,鼓励在正式期刊上发表。

3、学位论文提交的时间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正式答辩20天之前,必须向论文答辩委员会学科和校研究生部提交论文。

八、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通过者经学位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九、思想政治工作

要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研究生除了学好必修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外,还必须参加规定的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自觉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充分发挥导师及任课教师的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健全研究生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及研究生会的作用,组织研究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十、主要课程的说明与教学内容

1、高级植物营养学(附实验):主要讲授土壤中养分移至根表的机理土体和根际养分的状态和变化;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分布;NPKCaMgS及各种微量元素有益元素的生理功能,它们在植物体内的转化,有关肥料的合理施用问题;矿质营养对作物产量形成与作物品质的关系;逆境条件下的植物营养等。

2、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主要讲授土壤-植物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原理和影响因素;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的有效化过程,包括NPKCaMgFeMnCuZnBMoSiSeCo等;土壤中氮的MINT过程,磷的等温吸附与解吸过程,钾的缓冲能力曲线,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级及其研究方法。

3、植物营养与施肥专题:植物营养与施肥各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植物营养机理,根际营养,逆境条件下的植物营养,各类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进展,持续农业生态农业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问题,核素示踪技术;现代试验设计与资料汇总,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进展,微量元素分析进展。

4、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主要讲授植物营养的遗传学基础理论与发展;植物营养与植物遗传学;不同基因型植物的营养特性;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原理;遗传学方法在矿质营养遗传学特性研究方面的应用。

5、高级实验设计:回归正交设计;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回归最优设计;混料(配方)回归设计;混杂试验设计;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

6、植物营养诊断与管理:主要讲授植物营养诊断理论及其诊断技术手段;主要作物营养失调症形态特征及其作用机理;营养诊断方法临界指标确定及施肥矫正;土壤作物分析及GIS和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进展。

7、土壤-植物-动物体系中的微量元素:讲授土壤中微量元素不足或过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中微量元素含量与食物链关系;食物中锌锰铜铁钼碘硒钴等元素对人体和动物的有益作用;食物中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或动物的有害影响。

8、微量元素分析技术:微量营养元素及有益元素锌铜铁锰钼硼硒锗,污染元素铅镉铬镍砷汞等元素的常规分析方法与原子吸收分析技术,包括火燃分析石墨炉分析和氢化物发生分析技术;分析方法选择,样本预处理,测定条件设定及分析结果应用等。讲授20学时,实验操作20学时。

9、施肥与环境保护:主要讲授与施肥有关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护问题,包括施肥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及其它有害元素背景值影响;施肥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施肥对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及其积累的影响;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等。

选修课论文格式 篇3

研究问题1)对于英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在学术引用、写作细节和文本编辑方面,学生总体认知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难点?学习者对规范的认识与实际改错能力之间是否一致?2)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在规范的认识和难点上是否有显著差异,认识是否有所发展?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2012年本科毕业生50名和硕士毕业生50名。这些学生刚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准备论文答辩。因此与其他学习时段相比,受试对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记忆是最清晰的。研究工具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格式改错和访谈。首先,调查问卷根据论文写作的APA格式规范在学术引用、写作细节和文本编辑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确定出问卷的分类框架。表1为学习者对规范认知的分类框架和对应的问卷条目,具体内容见本文第2部分的研究框架。表2为学习难点的设计框架,具体内容列于表内。每个问卷条目的回答从1至5是一个连续的自我评价等级,分别代表完全不了解、初步了解、部分了解、比较明确(不熟练)、完全明确(熟练)。研究工具二是格式规范的改错①。改错重点是写作细节和学术引用格式,这两方面也是研究者预期学生可能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根据APA格式规范,写作细节改错包括标点格式10题、大写与缩写格式5题、数字格式5题;引用格式改错包括文内引用10题、参考文献格式1题含10个错误。表2.对论文写作格式规范学习难点的问卷设计框架数据收集与分析本次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问卷、改错和访谈。问卷部分与改错部分装订在一起,发放给两所大学的100名研究对象,当堂完成。研究一共收到有效问卷91份,其中本科47份,硕士44份。在完成问卷和改错以后,在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随机挑选6名学生,对学习写作格式规范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访谈,访谈过程进行录音。数据分析分为三步。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首先对问卷结果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描述性分析,确定学生总体在格式规范的认知和难点上所表现出的分布特征,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然后基于问卷分析结果,追溯学生相应的改错部分,检验学生对格式规范的认知和实际的改错能力之间是否一致。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先计算本科和硕士两个群体在格式规范的认知和难点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这两个群体之间在统计意义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再以改错分析辅助验证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改错能力是否有所不同。最后,针对访谈录音,反复聆听,就学生相关学习难点和对教学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归纳,为解释研究结果服务。

研究结果

学习者的认知现状与难点把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作为一个学习者整体来看,他们对于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的总体认知水平处于“部分了解”的状态。学习者对格式规范的认识弱,实际改错能力也很弱。将规范认识、学习难点和改错能力综合起来分析可见,学习者感觉“学术引用”的规范最难,认识到自己不够熟练,实际改错也做得最差。数据统计分析显示(表3),在规范认识上,学习者相对最明确的是论文的文本编辑要求(M=4.27,SD=0.93),其次是学术引用(M=3.78,SD=0.68),最不了解的是各类写作细节(M=3.30,SD=0.63)。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符合。研究对象正值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答辩之际,他们对论文怎样统一标题、字体、字号的编辑要求比较清楚。相比较而言,参考文献格式和正文引用格式比较复杂,学习者汇报自己处于“部分了解”和“比较明确”之间,说明学习者普遍认识到自己在掌握文献引用规范方面尽管有所知,但还不够熟练。同时表3显示,学习者的难点和对规范的认识不完全一致。从汇报的情况来看,从难到易的排列顺序是:学术引用>文本编辑>写作细节。也就是说,学生感觉最难的是学术引用要求,而写作细节方面,尽管认识上最不了解,但是感觉上却最简单。从改错题来看,学生尚能做一些有关写作细节的改错,包括标点、大写等形式;但是有关文内引用和参考书目的改错结果很不理想。说明多数学生平时缺乏学术引用的意识和规范,做毕业论文只是按要求依葫芦画瓢,相关的学术写作知识未得到内化,远未习得。从本科到硕士阶段的发展问题总体而言,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对论文格式规范的认知既有相似,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群体对规范的认识、感知的难点和学习感受上是相似的,差异在于认识程度和对难点的感知程度;但是这些差异并没有在统计层面上显示出来,表明从本科到硕士阶段没有明显的发展进步轨迹。,从规范认识的顺序来看,两个群体认为从熟悉到不了解的规范依次是:文本编辑>学术引用>写作细节;从感知难点来看,从难到易依次是:学术引用>写作细节>文本编辑。描述性统计数据显示,除了写作细节认知以外,硕士群体总体上比本科群体在各项认知上有所提高,在各项难点上有所减少。写作细节上,硕士生的认知程度(M=3.25)低于本科生(M=3.36)。这个差异并不说明本科生在写作细节上一定好于硕士,反而表明硕士阶段的学习者有可能更加关注对学术写作中具体的标点、图表、数字的表达,因此自我评估值反而走低,可以理解为一个向好的趋势。为确定本科和硕士两个群体在统计意义上是否具有差异性,对两个群体在上述几个方面开展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方差齐性检验,发现Sig.值均大于0.05,说明两个样本的方差相等,因此都取Equalvariancesas-sumed对应的t值和双尾概率值(Sig.值)。检验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硕士和本科两个群体之间无论在学术引用、写作细节,还是文本编辑的认识和难点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该结果说明,硕士生在执行论文格式规范方面的认知感受与本科毕业阶段相比,没有显著的进步。从改错的情况来看,硕士毕业和本科毕业之间的差别同样不明显。改错页面有大量空白,部分学生在页边上写“要看标准”或者“不知怎么改。”尤其是参考书目部分,能够动笔改错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便动笔改错,改得也不够正确。这个令人失望的结果反映出两个群体的共同问题,即尽管学习者对规范的实际改错能力与汇报的难点总体一致,但是改错能力比预期的更差。要准确完成所有的改错确实不易,必须熟悉各类规范。多数学生显然没有平时的积累,只是为了应付一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学”了一点规范知识的皮毛。

讨论、结论与启示

本次研究发现:第一,本科生和硕士生在完成了毕业论文之后,对学术写作规范的认知依然有限,难点不少。具体来讲,学生感觉最熟悉和最容易的是文本编辑规范;在写作细节方面,尽管认识上最不了解,但是感觉上却最简单;感觉最难的是学术引用,普遍认识到自己在掌握文献引用规范方面尽管有所知,但不够熟练。此外,学习者的实际改错能力与汇报的难点总体一致,但是改错能力趋于更弱。第二,硕士阶段并没有比本科阶段在规范认知层面有显著的进步,两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差异。尽管研究结果令人失望,但是都在情理之中。基于观察和学生访谈,归纳起来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首先,当前既缺乏系统性教学,也缺乏统一格式规范,尤其是参考文献格式。从访谈中可知,学生对学术写作教学提出了系统性教学的要求,希望开设专门课程、相关课程,或专题讲座,“规范统一地学习基础的格式规范”。同时,要求学校制定和提供“统一”、“详细”、“可信”的格式规范标准。希望每条规范之后举出明确的例子加以说明,在相关网站展示具体标准,并且希望老师之间对格式的要求达成统一。很明显,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参考文献怎么列,多数从相关的期刊论文中引用摘抄而来。由于国内外的期刊论文在格式规范方面不尽相同,各学校的格式规范在老师之间或者学期前后之间版本不同,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很容易犯错。这无论在本科阶段还是硕士阶段,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个原因与教学观念有关。当前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学生,在格式规范方面的学习大多是“速成”的,似乎给他们一个规范,必须立刻学会,不能出错。有研究者(如王崇义2004:75-76)提出在完成了宏观指导的各项工作后再进行包括语言、格式等内容在内的微观指导。我们注意到,格式规范的习得是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格式规范的三个核心内容之中,“写作细节”要求学生在有关标点、数字、大写、缩写等细微环节体现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专业的写作知识,是应当从基础写作抓起的。速成型的学习结果带来什么?学生即便费时费力通过三年研究学习,完成了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于形式于内容比起本科阶段来讲相对完美,但是其学术规范的认知意识依然薄弱,难点依然存在。可见,学术写作格式规范的习得对学习者把显性的规范知识转为内化的知识,并在写作过程中得以融会贯通,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模仿,不断地使用和反思。本次研究结果还进一步启示我们思考,培养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到底为了什么。

“学术引用”中的文内引用和参考书目格式都比较复杂。尤其是文内引用环节,不仅需要学习者明确为什么使用引证,而且知道怎样正确使用,使得引证的文本形式体现出相应的修辞功能。这些技能恐怕不是指定学生一套规范标准,他们就能习得。已有研究者呼吁,学生亟需学术规范的专业训练(贾永芳2008:108;张惠琴、李俊儒、段慧2008:71),以解决学术剽窃问题。实际上,规范的学术引用是研究性写作的核心能力之一,通过学术引用的形式建立起前人的研究网络,并把自己的研究根植于该学术网络,从而参与学术对话,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学术写作的重中之重。杜绝学术剽窃仅是一个低层面的学习要求。更高的目标是通过经历大量规范的学术写作过程,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审慎的治学态度和独立的研究精神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给我们的论文写作教学,包括其他科目中含学术写作任务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这就要求我们从课程设置、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切入:第一,创设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专门辅导英文写作格式规范。学校可开设通识课,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均可选修。对于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学科开设APA规范指导课;对文史哲等学科开设MLA规范指导课;对理科开设CMS/CSE规范指导课。全校学生根据各个学科的写作要求选修课程,从而得到专门辅导。也可借鉴国外大学的做法,开设英文写作中心,为学生的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在格式规范和其他方面提供专门辅导。第二,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观念,将学术规范要求融入多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速成的学习注定无法走远。平时写作也好,课堂PPT汇报也好,把学术引用的大目标分割开来,逐步实现,点滴渗透学术写作的规范要求。从一年级抓起,不仅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写作细节,而且把学术引用切入各门课程的笔语训练。当学生平时多用APA/MLA格式表达引证内容,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前人研究,把自己的思考植根于当前的学术领域。第三,建议论文写作教学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比如对比论文样本,示范优秀习作;或者对比国际同领域专家论文与我国学习者论文的差异。在比较中,学习者能够引起重视,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严肃对待论文格式,严格按规范写作,提高学习者自我规范的意识。最后需要指出,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改错和访谈为主要研究工具。针对学习者执行学术写作规范的能力发展,将来研究还可以采用纵向的个案研究方法,跟踪学习者在一段时期内如何逐步习得写作规范知识;既可从个体认知的视角追踪学习者对规范知识的习得过程;也可结合写作文本的视角探讨学习者执行学术规范的能力发展路径;也可从社会认知和语用视角探讨学术规范的习得过程如何体现其学术身份的建构过程;还可以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探索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选修课论文格式 篇4

关键词:学分制 教务管理 创新

abstract: base on teaching manage system,educatilnal administration running model and manage means, the text expound the new change of educatilnal administration work after carring out the credit system teaching manage and depend on absorbing the former research harsvest,discussing educatilnal administration running model of high school in order to promoting science, standard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on high school educatil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

key word: credit system educational manage innovation

一、动态的教学管理机制:刚柔并举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

(一)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

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开出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实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概括为以下三点:1.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2.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3. 通过交谈或网络等方式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弹性学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照,允许学生在3—8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允许优秀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经济、家庭、创业等情况,暂停学业,允许学生停学创业。

2.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其计算方法是将学习成绩按分数高低等级折算成绩点学分,将累积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资格认定、学位评定、评优(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申请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依据。

3.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辅修制是一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辅修制有辅修专业或辅修第二学位两种形式,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后,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充分体现了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原则。

1.免修、免听、间断听课制。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课程,本人在开课学期开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请且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准予免修;学生在课程开始两周内提出某门课程免听或间断听课申请,在完成课程实验和作业前提下,可参加该门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及实践性课程不能申请免修、免听、间断听课,每学期免修、免听、间断听课的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

2.补考制。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理论上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实际上,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不及格人数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实施重修难度很大。所以给予不及格学生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再进行重修。这样可以减轻重修课程安排上的压力,也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复习补考,从而减轻新学期的学习压力。

3.重修、重考制。经补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或改选;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重修成绩;已获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期末考试分年级错开安排,便于学生参加重考。

4.推行试题(卷)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学分制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试题(卷)库建设是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贯彻落实教考分离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或每次考试出几套在信度、效度和难度相近的试题,积少成多,进而逐渐形成试题(卷)库;建立严格的考试要求、考试纪律、考试管理处理体系,使严格考试制度对学生产生威慑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二、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院分级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长期以来,教学事务高度集中在教务处,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基层部门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速度慢、数据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现象,特别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给教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一级教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1.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现代管理理论的组织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权与分权原理是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名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受知识、经验、时间、精力、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直接地领导的下级人数总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3-4人,中低层管理者适宜幅度是8-12人;组织规模扩大后,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层次增多会使上下沟通的速度减缓,造成信息延误和失真,并意味着今后彼此间的配合工作也会迅速增加。因此,为了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使最高主管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决策,也需要向下分权。

2.学院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化解因管理幅度过于繁重问题,将校级管理者从日常事务摆脱出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各高校已完成对学院在机构、学科、人员等方面的资源重组,学院制管理体制初具模型,学院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主体,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各项事务管理。

(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运作模式

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涉及管理学中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明确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学校成为决策中心,学院成为管理中心。学校将很多权力下放到学院,学校立足于宏观调控、协调和监督,成为决策中心;而学院则是拥有一定权力和职责的实体,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开课、选课、排课、考试和成绩等)和教育质量工作,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在科研方面,负责学科建设(组织和规划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鉴定、评奖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负责学院下设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确校院权责,实行分级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导下,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基于网络平台运行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工作较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应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手段,即依托计算机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网络管理软件——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教学信息管理手段从手工管理到网络管理的飞跃。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学分制实施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自行开发软件、校企合作开发软件和购买现成管理系统三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与本校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务管理软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就是根据我校教学管理模式而设计、研制开发的管理软件,从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经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产物。该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本科生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和多类用户(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 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对全校的招生、注册、收费、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课程考试、成绩、毕业审查等教务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全校信息共享。通过学校一级(教务处)授予用户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者在网络平台下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多维度、开放化的管理格局。这样,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选修课论文格式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模块整合

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是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的,但在整合教学时,教师不能机械、一一对应地照搬照抄这种模式,一切要根据具体的课程情况而定。在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教学基础上提炼其核心目标,再重新整合相关模块,以寻求有效教学的可行性,从而建构整知识体系,就能逐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模块整合中探究作者的情感世界

诗词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古人云:“诗缘情而绮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后,学生虽然对英姿勃发的周郎敬佩不已,被他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情所深深的感染;但对词人坡的遭遇却不足为奇,认为有这种遭遇的人在古代屡见不鲜,为什么作为豪放派词人首领的他却产生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悲情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利用选修②模块《后赤壁赋》“道士化鹤”的寓意,引导学生向选修模块延伸,学生通过阅读选修②模块《后赤壁赋》中“予亦情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的句子,很快就能认识到,作者之所以感伤,并非因夜间登山历险而伤怀,而是借助阴森恐怖气氛影射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同时还寄寓了词人悲苦的人生阅历在其中:乌台诗案,词人险些命丧黄泉;一再贬谪,自己历尽人间苦难;这些怎不叫词人刻骨铭心、悲从中来呢?为此,词人常常感叹人生短促,华年早逝。这样一来,不但深入探究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在必修模块里建立形象,再在选修模块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心灵,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深度,既拓展了学生的人文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二、在模块整合中感知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高尔基有一句名言:“文学就是人学”,说的是文学是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或性格为旨归的;为此,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了解语文课文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比如,孔子是圣贤也是人师。学生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感受到孔子真不愧是万世师表的伟大教育家。学完人教版选修模块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之后,笔者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还有没有别的性格侧面呢?特地印发苏教版必修④模块《季氏将伐颛臾》给学生,让他们仔细阅读完,再一起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学生认真读课文,有的学生还把两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性阅读。通过阅读理解,学生很快认识到,孔子既有循循善诱的一面,又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作为教育家,他能诲人不倦;作为政治家,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这样,学生通过认识孔子性格的多面性,也就很容易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在模块整合中拓展文章的主旨

语文课文都有自己的主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同时选了近似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课文与课文之间的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为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就要立足必修模块,适当延伸至选修模块。既让学生了解课文主旨之间的联系,还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如《庄子》选读,必修选《逍遥》,选修选《秋水》,《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不同一现象,还在 《逍遥游》中表现出来:庄子在《逍遥》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宏大形象的向往,因此,“鹏程万里”也就一直成为中国人志向高远的象征,可见,大鹏形象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庖丁解牛》:《庖丁解牛》的主旨是:世上事物虽然复杂,只要善于适应自然之理,就不会蒙受损伤。同学们如能细读课文,一定会看到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这样,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貌似孤立,模糊隐晦的行文中把握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寄寓的人生哲理。可见,跨模块整合阅读拓展文章主旨,很有意义。

四、在模块整合中建构知识体系

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在模块整合中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怎样做呢?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必修③模块中的《中国古典诗歌》 一文,制作表格,列出中国古典诗歌流派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诗歌风格、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在学完该单元诗词以及选修①模块后,填表完成作业,这就自然延伸到选修①模块的篇目。选修①模块中初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盛唐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月夜》、《蜀相》等与必修③模块的篇目构成“互见”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互见”的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这张表格的完成时间可以相对较长,而且教师还要相机点拨;比如有些古诗的意象较为艰涩难懂,教师必须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才可能透彻理解。

五、提高同步整合有效性的方法

(1)要讲究教法。“必修”“选修”是两门不同的课程,各有侧重。语文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立足于自己“用教材来教”和让学生“用课文来学”的现代教学观。面对“必修”中的每一个单元,要有所教有所不教,面对“选修”中的每一个专题,要有所取有所舍。

(2)要讲究策略。一是“必修”“选修”课程内容都很丰富,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学会取舍和整合,找到取舍和整合的“契合点”。二是“必修”“选修”同步整合,方式方法要多样。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师生共同品读研讨等方式,也可以是点拨与讨论、开展辩论、写小专题论文、总结学习心得体会等方式。无论如何,策略一定要切合实际。三是教师对“必修”“选修”要学会调整、增减、重组。

(3)要注重反思。“必修”“选修”同步整合教学,要求教师注意教学反思。教师要反思教学中较好的方面、不足之处、应该改进的地方等,以更好地促进今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要努力做到“必修”以教师“讲”为主,“选修”以学生“学”为主,要有所区别,要有针对性。

总之,实现高中语文“必修”“选修”的同步整合教学,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如何实现好“必修”“选修”的同步整合教学,应该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选修课论文格式 篇6

关键词:约束条件;设置原则;菜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26—03

一、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选修课制在我国大学开始试行,90年代以后逐渐朝纵深方向发展,提出了高校选修课的改革。改革背景之一是市场经济发展后新的用工模式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求职体制下,一个人再想一生从事某种工作恐怕就难以适应社会对人的需要。选修课作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突破口,同时扮演着使学科体系向综合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载体。二是高校经过了几年量的扩张之后,又将工作重心转向了质的提升。纷纷通过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科研突破等方面来加强和提升各自的办学质量。在课程建设这个环节中,许多高校又不约而同的将多开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和份量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改变对高校课程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选修课成为了课程改革大潮的当纲之选。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生的课程设置类别大致有公共课(可分为工具类课程和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选修课等类型。部分学校设立平台课,类似于公共专业选修课,高一级的课程有如理论性强、为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而设置的研究型课程等。对选修课的关注点集中在作为一般性高校本科生的选修课设置、管理、考核等方面。比如认为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制度层面、学科结构、教学管理、师资薄弱及选课指导等方面,针对财经类本科专业选修课的研究则很少。

高校财经类各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类别有所不同,有的简明划分为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其他教学环节;有的分为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有的分为全校共同课、部类共同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有的分为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验课、实验教学环节等。虽然类别名称不一样,但从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上讲,大致可以归类为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及实验教学课程和实验环节四类。

我们首先分析公共课程,又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课程目录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部分、英语、数学、体育、计算机、心理健康等,个别学校开设人文艺术通识课和社会科学通识课,但是所占学分不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英语课,所占学分一般为总学分的20%左右,安排课时平均占总课时的30%左右。公共选修课部分包含人文艺术类选修课、通识教育大讲堂、法学类课程,具体方向和课程名称不明确,比较笼统,随意性很大,有的学校这部分课程安排各院系根据自身情况指导学生选修,这类课程一般占公共课程学分不高,所占课时比重低。其次是学科基础课。这是财经类专业都设置的课程,要求必修,主要设置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等课程,占总学分比例大概14%左右。第三是专业课程,由各学校根据财经类各专业方向设置。这部分课程由各学校自行设立,体现专业方向及专业特点,但是各学校所开立的课程门数差距较大,少的开设26门课程,多的开设40门课左右,学生的选择范围大不一样。这部分又分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其中必修课所设置课程数一般在5—8门左右,选修课所设置课程数一般在15—40门左右。第四是实验课程和教学实验。这部分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包括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论文等。

总结起来,课程设置的特点或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选修课虽然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但是公共选修课无论是所开设的门数还是所占学分比重都无法和专业选修课相比。公共选修课一般开3—5门,而专业选修课少的开25门,多的开40门左右。公共课程没有考虑文理科交融,自然科学科目类和思辩、哲学类科目基本没有。易导致学生思维狭窄,缺乏全面、辩证看问题的眼光和思想。以美国高校为例,其规定工程类本科教学计划中,人文教育理论课程达到20%左右,哈佛大学更是规定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25%的人文课程。德国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课程占到总课程量的四分之一。日本有的大学也规定大学工科本科教育中,人文课程要占到24学分,占总学分的17%。同理,我们财经类专业虽然归为文科类,是否也可以效仿其他学校,要求学生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并要在总课程总占一定比例。

(二)选修课部分突出功能性,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如英语、数学、政治思想、计算机等,大部分的课时和学分分配给这类课程。选修课部分体现人文素质则很含混,往往只列出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通识大讲堂、通识教育任选课程等。虽然从发展趋势看,选修课设置体现通识教育也是目前国内学界普遍认可的发展方向。一般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但是,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高校的选修课设置并没有体现这一精神。表现为缺乏具体课程方向和名称及课时安排,随意性太大,所占课时和学分都很少。

(三)专业类课程设置褊狭。表现为没能够比较全面体现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即便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归在政治思想课程部分,少有从经济学的角度介绍马克思思想。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介绍则更少,只是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有所提及,缺乏对代表性的著名经济学家思想作专题学习,导致经济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不知道哈耶克是谁,不知道弗里德曼是谁,甚至可能不知道凯恩斯。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及价值观,思想褊狭,立场单一,眼界低下。另一方面,专业选修课科目多,一般不少于25门课,多的达40门课左右,使得其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并且课时安排少,好比蜻蜓点水,每门课都学点,但又都学不深,使学生不满意,教学效果也不好。

(四)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校期间需要学习的知识总信息量大,各门功课学习时间相对紧张,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变成灌输知识,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不多,学生基本上是被动赶场的学习模式,缺乏自习的时间和心情进行复习与回顾,欠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课时分配少,不能满足学生希望掌握实际技能的要求。

二、约束条件与设置原则

各高校由于存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资源禀赋等差异,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目标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各高校在设置选修课的方式、选修课的内容编排、学生选择选修课的方式等方面都不应该一致,不同的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但是从整体角度而言,高校选修课的设置还是具有一些有规律可循的共性。首先表现为高校选修课内容设置和开设方式上应该体现并服务于课程的培养目标;其次表现为高校选修课的设置从内容到具体实施必须考虑到在校生普遍面临的约束、急待实现的任务和现有的知识结构等特点。

(一)择业、继续深造、获取财经专业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等多重任务是在校生所面临的硬约束,这种约束的存在决定了选修课的设置应该坚持有助于缓解学生升学、就业和参加各种技能考试(含行业资格考试)之间矛盾冲突的原则。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各用人单位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动手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各种行业技能证书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财经专业学生对于而言,这一要求更多。学生在大二年级时基本上要开始考虑自己大学毕业时的出路和走向了。就目前而言,其发展方向大致就是直接择业、继续深造两种。如果选修课无助于减轻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无助于实现上述目标完成所面临的各种任务的话,那么选修课的效果必然不尽人意。因此,考虑到如今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外在的硬的约束,选修课的设置应该坚持有助于缓解升学、就业和参加各种技能考试(含行业资格考试)矛盾冲突的原则。

(二)学生自身条件和就读学校教学、科研的硬件和软件的约束决定了高校选修课既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要坚持扬长避短,因校而异的设置原则。在现行的高招体制下,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基础已经在高考的招生录取中得到了初步分类。因此不同批次的高校同种专业开设选修课应该是不相同的,这里所说的选修课的不同是指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不同,并不是指不能开设同种课程。一般而言,批次高的综合性院校和财经专业类院校往往定性为研究型大学,其学生素质也往往比较高,选修课的开设上可定位为跨专业设置选修课,学生的自主能力、自我识别和自我约束能力也强,可以采取把选修课的课程介绍和教授人的相关信息挂到网上,然后让学生在试听之后自主做出选择的方式;批次低的一般是地方性的财经类专业院校,定位于教学型专业性大学,学生素质较低,可以为相近专业设置选修课。学生一般基础和自制力也较差,在选修课的选择中,应该适度界定选择范围或实行导师适当干预选修的举措。还有一部分技能实用性院校,则以掌握多项技能为基本目的来设置选修课。总之,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选修课的开设应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根据专业所面向的行业和领域,细化后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坚持扬长避短,发挥和挖掘学校优势资源的原则。

(三)财经专业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体系模块化的特征,决定了选修课的开设从内容上应坚持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观察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原则。模块化的特征是指:在校大学生所学习的各种课程尤其是专业课,除了个别课程之间存在前后延续的逻辑关系外,多数课程之间并无太多的必然关联和严格的递进关系,各个课程之间往往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因此具有模块化的特征。这种模块化的独立系统只有在相互组合成一个整体之后,也就是集成到某一个整体系统中去之后,就能极大的发挥彼此的功效。出于稳固已有知识体系(这对于兼顾学生从事各种类型的择业考试或者是继续深造都有极大意义),整合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选修课的设置必须充分利用学生这种知识体系模块化的特点。从整合和运用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来界定选修课的内容,从联系和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来归属和界定选修课。如果选修课是一种已有知识的运用过程,是各种零散知识的组合应用过程,那么不仅起到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观察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效果,同时也加强了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不仅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增,而且这种稳固和深化还足以让学生从容应对各种类型的考试,避免了因为求职备考耽误正常学习的情况。由于这种选修课中新增知识并不多,所以需要完全讲解给学生的东西并不多,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三、菜单模式

通过以上论述,结合选修课存在的问题、约束条件和设置原则,我们提出通过建立选修课菜单模式来体现选修课的改革方向。大致设想如下:

(一)第一层面,选修课的菜单设计,确定哪些课程装入菜单。合理设置并划分选修课的类别、性质和功能,好比区分哪些是米饭、哪些是蛋白质、哪些是青菜、哪些是水果,营养必须均衡。既兼顾继续升学和就业需要,也要满足培养人文精神,提高素质的需要,包括美学思想、艺术熏陶、艺术欣赏、心理健康、自然科学知识、思辨能力等。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建立选修课菜单目录,并确定每门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选修课课程品质,体现培养特色。

(二)第二层面,针对批次高、研究型的综合性院校以及财经类院校,宜设计完全自由选择的选修课套餐,同样推出A、B、C、D、E…….等多套套餐,每一套餐里都做到营养合理搭配。这部分套餐与第二层面套餐的区别是学生可以只选择套餐里的几门课进修,而不是要求每门课都必修。教学管理只要求必须达到一定学分即可。

(三)第三层面,针对批次低、教学型的财经类专科院校,根据菜单目录,把不同类型的选修课进行合理组合,就像套餐一样,推出A、B、C、D、E……等多套套餐,每一套餐里都做到营养合理搭配。不完全由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单独课程,而是给与一定约束,但是学生可以选择B套餐或者A套餐等等。这个部分也许需要突破原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固有安排或者限制,内容一般是包含要求学生必须修的课程。

(四)最后是选修课菜单课程管理建设。由于选修课的课程设计必须遵循综合性、基础性、多样化、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等原则,因此必须依靠各个学科门类的专家才能完成。如有些综合性课程需要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设计课程,所以还要有相应的课程管理机制。比如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聘请专家(课程委员会)进行设计、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同时提高选修课的学分,强化选修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以此推动对选修课的重视,保障培养特色。认真研究并确定每一门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请各学科专家精心设计教学目的、内容。在选修课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确定合理的选修班级人数以保证教学效果,配备助教进行研讨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师资方面,对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有一些必要要求,课程开设需要严格的审批程序,每年组织教师进行选修课课程教学研讨等。达到通过选修课的设计和学习,提升培养特色。

(五)更高级设想是实行“选修课护照”制度。针对现有选修课师资力量缺乏的状况,利用网络,打破各财经类高校间的选修课制约,让学生可以共享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宽泛的选修课选择范围,实行“选修课护照”制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选修课学分记录于选修课护照,作为毕业考核合格的依据。当然,目前这一想法受很多外力制约,暂时无法实现。

参考文献:

[1]于立军。大学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9,(2).

选修课论文格式 篇7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对高校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主要结合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做法,提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改意见,进行新的设计。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实地调查以及个别访谈3种方式。调研时间是2015年1月到2月。调查内容涉及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内容,主要内容是研究生课程内容和结构安排。一共调查了8所高校,高校类型以重点名牌大学为主,调查区域以北京为主,湖南本地兼顾。调查的8所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以及湘潭大学。这8所大学除了湘潭大学是老牌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其他都是“211工程”重点大学。

一、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与建设是研究生培养中重要并且基础的工作,课程设置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付出大量精力与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在摸索中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调查的各个高校课程设置各有特色,选取其中4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通过表格展示。

清华大学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研究领域的拓展需要选取两门学科外的课程学习,即表格里面的学科外选修课;另外,表格里面的补休课程要求本科是其他专业或者同等学力研究生必须学习不少于4门清华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的本科课程,由教研组或导师指定,列入个人培养计划。除个别研究生单独开设的课程外,其余随本科生课堂听课。

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基础课的门数和学分比例都比较高。另外,与清华大学相比,没有设置学科外选修课和补休课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业方面开设的课程比较丰富,除了专业必修课以外,在专业选修课中还划分了专业必选课。每个方向都必须选择9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的选择也根据学生专业做了相关要求,比如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方向,外语教育心理学和汉语教学技能训练研究是必选课。

表格4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首都师范大学对公共必修课进行了细分,英语分成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政治分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方法论,一共有4门课程。在专业课设置上,每一个方向的专业的方向选修课程比较受限,基本只有3~4门可以选择的课程,选修课相当于必修课。

综合各个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基本都是由3大板块构成:全校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学科公共基础课(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和二级学科公共基础课)、方向专业课(二级学科下的方向专业课)。清华大学另外设置了补休课以及学科外选修课,最全面。首都师范大学只有“公共基础课”和“方向专业课”。具体情况比较见表格5:

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课程可以分成4个类型,分别是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二级学科公共基础课、方向专业课、其他课程(包括补休课和学科外选修课)。

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程就是按照一级学科培养的要求开设的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它适用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有专业,是整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调查的8所高校,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3所高校开设了一级学科公共课程。他们的具体开设情况见表格6:

这些课程基本都是通论或者研究方法类的课程。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理解,学习和研究有重要作用。

二级学科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对于专业学习是必要而基础的。相比一级学科公共专业课程来说,更加具有专业性,大部分高校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放在了一起,部分高校会根据语言学和文学两个大方向开设公共的专业基础课,具体开设课程见表格7:

从表格7可以看出语言学方向部分高校开设了语言学史的相关课程。文学方向,许多高校开设了文学专题研究和文学批评史相关课程。根据两个大方向开设公共的基础课,有利于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的交流,了解整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并且许多研究方法都是互通的,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也有利于减轻老师的负担。

方向专业课程是根据各个二级学科的不同的专业研究方向设置的,有必修和选修两种方式。它可以满足研究生对更加精深的专业知识的需求,使研究生对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有清晰的了解,对专业知识有比较精确的掌握,为今后的研究和论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面主要有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7个方向。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部分方向专业课程为例,他们的课程开设见表格8:

中南大学在相同的课程设置上则更加灵活,与北外的同一门课程开设方式既有选修也有必修,并且还要求相近的不同方向的研究生跨方向共同选修一些课程,具体情况见表格9:

其他课程主要包括补休课、学科外选修课,在调查的8所高校中,清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4所高校开设了补休课,清华大学开设了学科外选修课。各个高校对于补休课要求是本科跨一级学科专业或者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本科课程,由教研组或导师指定,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基本形式是跟随本科生随堂听课。清华大学要求补休不少于4门课程,除个别研究生单独开设的课程外,其余随本科生课堂听课。

补休课对于本科跨专业或者外校考来的研究生十分有必要,因为每个学校的教学系统和教材以及老师教学方式都有不同,通过补休课和学科外选修课的学习,能够帮助研究生复习本科知识的同时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并且启发新的研究思路。

二、博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与硕士生课程设置比较起来,各个高校博士生的课程设置相对简单,课程数量和类型都比较少。下面列举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课程开设情况。

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分成直博生和普博生两类,直博生的学分和课程要求普遍比普博生高,但是,在课程类型上基本一致。与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相比,博士研究生增加了自学课程,这一门课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与老师商量制定。与清华大学比较起来,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则相对简单,并且没有设置基础理论课、自学课以及补休课程。

在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首都师范大学与其他高校相比课程选择十分丰富,具体见表格13。首都师范大学这些课程的开设基本是根据学校的研究特色设定的,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学位课就开设了16门,比如《诗经》与中国文化、两汉诗歌研究、《文心雕龙》研究、中国中古诗文研究专题——以唐宋文学为中心、文人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研究——以唐宋文人为中心。

三、培养目标和方式

部分高校会根据自己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设置培养目标,比如清华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专业特色就是计算语言学,博士培养目标设置了能够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了解语言与计算语言的文献资料;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科特色是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培养目标中就有能够从事国外的汉语国际推广与对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大部分高校对于培养目标的设置有些空泛,缺少特色。

培养环节主要由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习、论文写作4个方面构成。湖南的高校研究生实习主要是教育教学实习,比如当助教,协助老师完成本科的教学。北京的高校对实习环节没有进行明确的要求。

培养方式主要有导师负责制和导师与培养小组集体负责两种方式,大部分高校培养方式是导师与培养小组集体负责培养的方式。

四、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面我们具体解剖湖南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博士研究生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方向,硕士研究生方向还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等方向。各个二级学科的培养方案主要由学科简介、培养目标、学制与学习年限、本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培养环节、培养方式、学位论文、经典书目9个环节构成。博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表格14和15。

五、研究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学科交叉的课程

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涵盖面比较窄,课程体系相对局限于特定学科范围之内,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上,主要依据二级学科的要求设置,不能体现宽口径培养的趋势[2],选修课也是从二级学科出发进行设置,基本上所有的二级学科都没有设置学科外的选修课。

语言学和文学这两个大方向基本没有公共课程,根据采访,发现许多研究生,特别是语言学的研究生希望能够开设与文学相关的课程,在今后的研究上,也能从这里寻找两者的结合与突破。过多强调二级学科,从知识结构上限制了研究生各个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创新。

(二)博士和硕士公共课程内容重叠

公共课主要由英语和政治两个部分构成,根据调查访问,一些博士研究生反映公共课的内容和教学跟硕士研究生阶段存在过多的交叉与重合,不能很好的体现这两个阶段的递进性。

(三)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

课程设置中缺乏应用性强的课程做有益补充,不利于对研究生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难以适应研究生多元化就业的要求[3]。具体表现是理论基础类学科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为学生提供的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较少。在这个方面,有的专业还是做得比较好,例如在实践环节具体清楚地进行了说明,专门设置了科研实践包括参加导师课题研究和自主研究。教学实践包括课程讲授,参与指导本科论文设计,组织学术辩论赛,编辑专业学术电子刊物,等等。但是这些好的做法没有得到培养方案的制度保证。

选修课论文格式 篇8

中医药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优势、最有特色的行业,是我国传统瑰宝。新时期,除社会发展和中药产业快速增长的因素外,中药行业职业种类的日渐增多和细化,迫切要求中药人才从单一学术型向复合应用型发展,并与医学、生物技术、农学等多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实现中药产业的技术性变革。首批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43家院校中,中医药院校22所,西医药院校11所,综合性院校7所,农林院校2所,商业院校1所,几乎覆盖各类院校,也充分表明这一点。因此,以中药学为主体,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成功构建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如中药学与化学、工学等紧密结合,着力培养为从事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工程技术工作的创业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药学与医学结合,着力培养能解决药物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等问题的执业药师型人才;药学与管理学结合,培养能进行科学决策、经营管理的管理型人才。围绕以上专业方向构建培养模式,制定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和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基地与技能实验室建设,将有效保证并不断提高中药学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质量。

2构建举措

2.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科学设置方向培养目标上,中药学专业学位旨在培养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胜任中药产业各个领域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此目标为指导,可以明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是从事中药产业各领域、各环节的质控、监管、营销的应用型人才,而非药物组成、机理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在实际培养工作中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全面胜任行业实际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基本掌握生产、流通、管理与科研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具备敏锐发现、善于分析、快速解决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或突出事件的组织应变能力;同时注重人文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具备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及时处理相关工作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学科专业方向,可设置为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药制剂分析与质量控制、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中药市场营销与管理、医院调剂与制剂等5个主要方向,基本涵盖了中药产业及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方向要求研究生掌握中药新药研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中药新药注册法规和政策,具有现代中药产品研发各环节的科学设计能力,胜任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工作。中药制剂分析与质量控制方向着眼于中药及复方制剂的质量监控工作,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等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方向主要培养掌握药用植物栽培与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中药材种植、鉴定、加工、炮制及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中药市场营销与管理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医药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掌握营销、经济、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及中医药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医院调剂与制剂医院制剂方向旨在培养能够开展医院制剂监管工作,对临床医生与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与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应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保管,掌握中药各种剂型的制备过程及各生产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

2.2强化阶段培养,优化培养过程围绕实践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培养,拟设置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3个主要环节。其课程学习为第一阶段,时间为第1学期,在学校集中完成课程学习和基本实验技能;第2学期至第6学期为实践技能培养期,进入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期间,第4学期至第6学期不脱产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在主、副导师指导下填写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主要工作是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所选理论课程和技能方法课程的学习。课程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公共课由外语和政治理论课组成,为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近期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为方向分化课,是依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开设的侧重某一分支学科的系统知识,为选修课。

例如,制药工程与技术方向可设中药工业化制剂原理及技术、制药设备原理、中药药品设计与研发、GMP与技术改造等课程。中药检验与分析方向可设置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标准建立、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药仪器分析专论等课程。医院调剂与制剂方向可设置中药临床研究管理、中药调剂学专论、中药临床循证评价、中药物流通论等课程。依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应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要注重理论学习与生产管理实际有机结合,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主线把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创新教学方法。

授课方式上,多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实验设计等形式,重视发挥在中药产业管理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医院)专家参与教学。第2阶段是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在合作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实习,时间为2年半。第2阶段可分为专业方向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两个部分。最后一年应属于专项技能训练阶段,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并进行资料收集,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完成开题报告评议工作,并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第6学期完成论文,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与申请环节。

2.3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技能训练工作中以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国际先进药学教育均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以美国的Pharm.D学位为例,前1~3年进行早期药学实践或介绍性药学实践,第4年全年进行进阶药学实践。大多数学校在药学实践完成时不仅授予学位,还颁发实习毕业证,没有实习毕业证,就难以找到工作。英国的临床药学实践多采用连续性实践方式,时间大约为1年,实践范围包括医院、社区、药房、国民健康服务机构等,实践方式亦多种多样。日本、德国均有相似的药学实践要求。因此,中药学专业学位应充分发挥校企、校院联合培养的优势与特色,采取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在职研究生导师和合作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共同担任导师,指导研究生技能训练与学位论文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专业技能实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实践技能培养环节应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应制定基地的建设规范,特别加强生产、流通等方面基地条件与教学设施建设尤为重要。

2.4规范格式与评阅标准,强化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主要依据,狭义上讲,论文质量即代表着一个类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是判别一个模式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必须做好中药学专业学位的论文工作。在内容上,学位论文须与中药产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体现学生运用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中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论文类型可以是质量较高的现场调查分析报告、针对主要技术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解决方案,或者其它相关研究论文。作为学校管理部门,应及时细化论文格式规范、内容与行文要求,要设置相配套的学位论文评阅标准与管理办法,供评阅、答辩以及学位评定委员会专家参考执行。

综上所述,作为新的学位类型,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第一届研究生的培养即将完成一个周期,研究生培养效果将直接为中药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优化提供更多的指导,从而形成一个更为完善详尽的培养方案,用于指导中药学专业学位工作。同时,成熟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需要培养单位、教师与各行业部门共同参与和努力。必须不断加大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的研究、推广和宣传力度,使企业、学校、导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和热爱专业学位,才能促进中药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选修课论文格式 篇9

1.课程设置与简介美国音乐艺术博士的课程设置为55-65学分不等,大致需要2-3年的时间完成全部课程。每个学校学分、课程设置不同,但基本都包括:专业演奏、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副修专业四大类。(1)专业演奏钢琴专业演奏课分为两种类型,即每周一次的与教授一对一的专业学习课,以及studioclass演奏课,每次为2小时。演奏课通常要求每位教授其授课班级的所有学生到场,学生自愿报名演奏和讨论交流,每位学生演奏结束之后,老师会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各自展示的机会,从而积累演奏经验、提升心理素养、锻炼语言表述能力。另外,钢琴系每个月都会举行两次pianoforum钢琴演奏讨论会,每学期每位学生必须在讨论课上演奏一次,由除专业老师之外的本系其它教授对演奏进行评论讲解,全系的学生都要求出席并参与讨论。(2)高级音乐理论和音乐历史高级音乐理论和音乐历史课程是专为博士生开设的研讨课程,从各个历史时期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主要针对曲式结构分析以及音乐理论的深入研究: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维也纳古典;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上半叶;自二战以后。或者每学期指定一个作曲家,从和声曲式、历史人文各个角度对作品和作曲家进行透视分析,上课方式以学生讨论为主,小班授课,通常不超过20人。教授出题并作引导,研讨的题目内容形式都很广泛,课程选择并无专业限制,作业是以提交论文以及课堂陈述报告为主要方式。(3)副修专业钢琴表演研究生的副修专业可以从演奏方法与实践、音乐历史研究、音乐理论研究、钢琴音乐教育中选取研究方向。演奏方法与实践是为键盘和弦乐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研究巴洛克时期(1600-1750)以及古典时期(重点放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早期的音乐作品)乐器的构造,装饰音,数字低音、节奏、颤音等一系列演奏方法,除了理论的学习与论证,学生还需分组用古乐器(比如古钢琴、羽管键琴、大键琴、管风琴等)或现代钢琴进行课堂示范演奏与陈述报告。钢琴音乐教育课程分为儿童钢琴教学以及成人数码钢琴实验室教学法两个学期。后者主要针对音乐学院钢琴副修学生的集体课教学法。主要讲述如何充分的了解运用实验室里的仪器与设备,帮助学生在键盘和声技巧、即兴演奏创作、视唱练耳、钢琴演奏等方面得到提升。如果选择音乐理论或音乐历史作为副修专业的学生除了按照第(2)项里的规定修完原有的学分,还需按副修学分的要求,额外修满这两门课程的课时。(4)重点必修课程方法与研究是所有音乐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课程目的是指导音乐研究生学会应用基础和正确的研究技巧,主题包括如何利用访问图书馆资源和在线数据库;论文的引文格式和抄袭的问题;批判性阅读和写作;以及对不同音乐版本的研究,了解它们的编集,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所有这些知识都是为之后的博士毕业论储备。硕士研究生的课时是2学分,DMA学生为4学分,他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规划和写作大型的学术研究论文。所有DMA学生将必须在课程结束时提交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并进行陈述。钢琴文献与作品研究是针对钢琴专业研究生必修的课程,以对钢琴音乐有重大贡献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为线索,纵览了17世纪中期到21世纪当代的钢琴文献,宏观上对不同时期的钢琴艺术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内容包括的体裁风格、音乐特点归纳总结、不同音乐风格形成下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和赏析每个时期的作曲家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钢琴作品分析。

2.评价体系在完成所有课程后,学生首先需要确定答辩委员会教授组成员(4-6位),要求包括专业表演、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副修专业四个方向的教授,以及论文导师。其次学生需参加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并通过之后才能成为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其主要用意在于检验博士生在其研究领域内的综合基本学识理论(substantiveknowledge)和职业技能(scholarlyandprofessionalexpertise),确保其有完成接下来博士论文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能力。综合基本学识理论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环节,出题内容必须包括专业演奏、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副修专业这四个方向。考试时间分为两天四个时间段,每位教授会给出两到三个问题,闭卷当场作答,主要以提交论文的形式。考试问题涵盖了几乎所有音乐时期的知识以及作品,例如:讨论20世纪初期法国的键盘音乐,至少包括四位主要的作曲家,详述各自的作曲风格以及运用具体的作品进行论证。音乐理论的教授会给出五个左右的谱例,让考生判断属于哪个时期、作曲家的作品,并详细论述分析原因。口试定在笔试完成后的两个星期内进行,博士候选人除了回答答辩委员会的提问,还要提交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并进行陈述。对于钢琴演奏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职业技能考试是以资格审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钢琴系全体教授出席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通过。美国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有着很高的淘汰率,一般在20%-30%左右,如果不通过将无法获得博士候选人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位进程。这也体现了美国艺术类博士培养极为苛刻严谨的标准,成为博士候选人仅仅是完成博士学位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中,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需要举办三场独奏音乐会并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音乐艺术博士论文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提交:200页以上20万字的研究论文;100页论文连带一场和论文有关的projectrecita(l论文项目音乐会);50页论文连带两场lecturerecital(演讲音乐会)。形式多样的论文提交形式,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更适用于演奏专业的候选人。

二、对中国钢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中国钢琴演奏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从2005年起,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硕士研究生,此为音乐演奏专业目前国内的最高学位文凭。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授予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演奏专业)的国家,从设立到现在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它整个系统的规范合理性、大量丰富的研究资源、众多在各领域汇集的一流的师资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精英教育体系。因此积极借鉴美国高校在专业培养模式上的成功经验和成熟体制,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对提高我国钢琴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上文论述中,已介绍了美国音乐艺术博士的专业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在接下来的比较探析中,笔者通过研究中国主流音乐学院音乐硕士(钢琴演奏专业)的培养方案,综合分析美式先进体系的优势所在,提出了如下思考和改进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美国音乐艺术博士课程设置的连贯性、系统性、全面性、平衡性、多元性是其整个教育培养模式的精华所在,其主要优势体现在重点突出,环环相扣,构架严谨,搭配合理这几个方面。专业核心理论架构稳定成型,专业选修课程阵营强大,专业副修课程特色鲜明,专业方向(演奏)课生动精湛,其合理的基本课程系统架构确实值得国内各高校艺术专业关注并借鉴:基础理论课+方法课+诸门能够让学生掌握具体研究过程的专门研究课+演奏实践课+副专业课。这样的设置不仅使学生在课程选择时灵活性很大,对于拓展视野和深度也能够起到帮助作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使得学生在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体系中逐步形成良好完善的高素质研究素养和专业视角,在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课业学习中,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综合能力,设置目标完成进度的执行能力无疑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挥。国内目前钢琴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模式主要分为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课程方向齐全,可是每个方向中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的数量和种类较为单一。宏观、普适课程居多,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细化、深入研究课程缺乏。同时也存在课程结构设置比例不合理,内容缺乏前沿性等问题。(1)美国研究生阶段倡导的研讨导修课程模式值得借鉴,教授开课命题,如“德彪西音乐的风格研讨”、“美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研究”,学生在既定的范围内自由命题,做课堂研讨、开题报告、陈述展演、论文写作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与本专业相结合的情况下,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2)应加强如“钢琴文献及作品研究”,“演奏方法与实践”“、方法研究”等钢琴专业学生所需的实践理论课程的开设。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几所重点院校外,开设这几门课程的艺术院校并不普遍。尤其是研究方法论,学会搜索与研究是研究生阶段一个重要历程,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重要依据。(3)注重跨学科领域交叉课程的发展也任重而道远。在国内主流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硕士课程设置中没有对副修专业的硬性要求,单一的主修专业使得学生只能完全专注于演奏的探索,缺乏全面适用的知识储备,毕业之后在就业市场上其综合能力和就职空间受到影响。

2.创新培养机制目前国内各高校音乐艺术类钢琴专业研究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后,学位培养考核模式为举办音乐会以及学位论文的提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考核手段单一,认定标准刻板,缺乏激励主动性学习等。针对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学位论文提交形式多样化上的创新和改革无疑是一种非常合理的考量。比如,参考美国的经验,可以将传统的论文答辩改为论文+讲座音乐会的形式,边讲边弹,生动地将论据以演奏的方式呈现,并穿插对论点的陈述与讲解,全方位的将研究成果融入到最终极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奏当中去,在整个学位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估,分析研究,演奏技巧,曲式理解,风格把握等多项音乐素养都会得到本质的提高。此外,艺术硕士学位的中期考核的制度也存在不足,大部分院校只是对课程完成情况的检查以及学分等级的测评,并无统一的对于硕士阶段所学课程以及本专业综合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的考核。美国音乐艺术博士为了保证学位获得者的质量水平所规定的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已成为美国成熟的博士考核制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起到了中期考核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淘汰遴选手段。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在完成规定课程后,举行综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笔试或口试),多次不合格者将不被授予硕士学位,在保证学位质量的同时,考核的形式多样化也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得不以理解参悟应用为目标,搭建条理清晰,脉络详细的知识体系,为今后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开拓多元化教学形式在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除了专业水平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加强,还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针对以表演为核心的理念,采用灵活教学方法,逐渐完成从单一向多元化综合性学科布局,独立和封闭的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教学的发展与转化。国内的表演专业课程采用的是一对一教学形式,美国音乐学院studioclass和pianoforum这两种模式可以作为将独立封闭的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教学方法转化的起点。专业授课教授希望与学生在演奏上建立平等的交流,站在同一个高度探讨作品,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尤其是在studioclass这种新颖有效的课堂模式上,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通过相互展示评析克服表演的紧张,在相互切磋的气氛之下更好的掌握演奏技巧和艺术情感。单一封闭式教学容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局限,陷入演奏瓶颈。其次,专业理论课的课程多种多样的形式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课堂讲授,讨论班组、文献阅读课、演讲展示、试听鉴赏,无论哪种授课形式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程内容随学科发展而不断变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

三、结语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