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职称论文格式(通用4篇)正文

职称论文格式(通用4篇)

时间:2024-01-12 05:34:32

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职称论文格式(通用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评中级职称论文 篇1

由于以科研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认可不同水平绩效之间的可替代性,教师便会追求更多数量的低质量工作绩效,通过低水平工作绩效的数量累加来替代高水平工作绩效。也就是说,教师在此评审模式下,有发表“短、平、快”文章的动力,而没有甘愿坐冷板凳、追求高质量学术创新的意愿。鉴于学习效应,那些高能力的教师也会逐渐采取类似的策略选择。如果有足够多的人争相效仿这一行为,就会在共同体内形成一个临界多数,从而———逐渐地———策略行为就被制度化了。面对科研成果的数量要求,有些教师可能会铤而走险,在科学研究中进行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而面对广大教师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一些学术期刊为了谋取利润公然贩卖版面,诸多教师为了职称早日晋升,也积极参与这种“钱学交易”之中。上述种种学术浮躁、学术注水、学术腐败行为严重污染了本该神圣的学术环境,严重制约了学术创造性,使得我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出现严重的不对称。关于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检讨以及所带来的上述不良后果的批评早已频繁见于学术期刊以及大众媒体,部分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高校领导也在公开场合对目前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表达了极大担忧。但检讨、批评与担忧也仅仅止于口头,以科研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仍然在延续。为什么如此低效的制度能够长期生存下来呢?

职称论文 篇2

一、职称系统的检测原理

将待评审的职称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是comki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一大新应用,其检测原理是和未发系统的原理相同,只是检测手段稍有不同。

(一)检测原理———“文字比对”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内容迅速增多,复制粘贴变得越来越容易与普遍。文本复制(抄袭)是学术不端文献的重要特征。随着内容管理与版权保护的需要,文本复制的检测研究也得到进一步发展,陆续提出数字指纹、VSM等检测方法。[3]笔者通过对检测原理的深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都是以“文字比对”———提供文字复制比率为基本原理,也就是说出现了初级的文本复制类型的抄袭,系统可以轻易地识别。以这种“文字比对”为识别基础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采用的是“外形”对比以及针对文字、字母与数字的排列组合进行形式上的比对,如果被比对的两段文字的句式、用词、排列顺序相同,就可以被检测出来。但如果是意义抄袭就比较隐蔽,系统基本无法检测出来。

(二)检测手段的改进将一篇待检测的职称论文放在未发系统中会发现全篇皆红,系统会提示这篇论文和该作者的已发表的论文重复率为100%,也就是说未发系统是没有办法对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检测的,主要是因为该系统缺少一个时间模块判定功能,即自动删除该文章发表时间以及以后的“相似”论文。基于此,已发系统特别设置了时间功能,并要求委托人提供论文的发表时间。据此时间,去除了发表时间在所测时间之后(含发表时间在同一天)的“相似”论文,最终获得由系统自动生成的“文字复制比”结论。这个结论虽然不包含所测时间之后(含发表时间在同一天)的抄袭结果判定报告,但是对该文章发表之前,它是否存在抄袭的现象是可以检测的,这部分的功能和未发系统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借用未发系统部分适用的研究成果来探讨对检测结果的判断。

二、抄袭判断的量化指标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检测方只负责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真正使用报告的是各校的负责职称评定的人事部门,到目前为止,笔者尚未见到各人事部门有关于对检测系统结果统一、公开的量化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借用较为通行的未发论文的量的检测标准,这个毕竟是通过大量的检测最终被实践证明的较为合理的标准。通常情况下,对于待发来说,各期刊社和图书出版社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规定。有的编辑部认为,论文中超过10%的重复率即视为抄袭,而有的编辑部规定“雷同比例达20%为抄袭”,还有的放宽到了30%,对有争议的结果大部分都采取个别处理的方式,没有制定出可以适用的行业标准,基本上各编辑部根据投稿论文的平均水平制定适合本部门的比例。对于学位来说,高校将这个重合比的限度定为25%-30%。若检测发现超过这个比率,论文就会被提交至该校学术委员会来判定是否存在抄袭行为。[4]例如中南大学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会将检测结果公示,对有异议的结果和超出规定值的结果,组成相应学科的专家评议组,对检测系统所得出结果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审议。[5]总体来说,使用机构对检测结果判定方面较为通行的数字方面的标准为,“一篇论文与数据库的文字重合率大于或等于10%,属于句子抄袭;30%到50%之间属于段落抄袭;50%以上则被判断为整体抄袭。”[6]综上所述,这个可以借用的标准看似操作简单方便,标准明确,但实际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部分,如果不具体问题辩证分析,只是以最终检测数据为唯一判断文章是否抄袭的标准,恐怕是有失公允,特别对像职称评定这样对人生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还需慎重,当然人事部门还有一个专家评议环节,但是对部分可能面临在前面关卡就被枪毙的稿件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在笔者长期的检测工作中,发现即便检测者并不了解一篇检测文章是否抄袭,用笔者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仍然可以对结果进行科学修正,但首要条件是搞清楚影响已发结果存在哪些因素。

三、影响职称结果的因素

(一)提供的待检测文档的类型及出处Cnki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目前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当前,可对DOC、TXT、CAJ、KDH、NH、PDF等多种格式的文件进行比对,从词、句子到段落等方面,可检测抄袭、伪造、一稿多投、篡改、不正当署名、一个成果多篇发表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6]同时,职称评审文件中规定:优先从图书馆“中国知网comKI数据库”中下载CAJ或PDF格式电子版论文(专著、译著、教材及外文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除外)。如未在该数据库中检索到提交论文,可以从图书馆其他数据库中继续查找并下载PDF格式电子版论文,如仍然没有,方可提供WORD文档。提交论文原件和完整论文的电子版(须PDF格式,著作、教材除外)。[7]经过笔者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也是按照这个文件的规定做的,待检测文献的电子文档,并没有一定要求使用PDF格式,只要提供的电子文档能够正常地从中复制出文本来,PDF、DOC、CAJ(及其系列文档类型)、RTF及DOCX都可以。首先是从comki学术网络中下载,可是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早期的文章是以PDF照片———图片的形式存在的,不能复制文本,还有部分编辑部提供的原稿采用了密码或版权保护也不能复制,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编辑部新发论文上网需要一定周期,新发论文也没有原始文档,只能向送检人索要编辑部的修改文档,当然,非comki下载所得的文档,所有的文档类型要在检测汇总表中予以说明。由以上的复杂情况来看,不同类型、不同情况下提供的电子文档,在检测中会出现检测比例的不同。如一位研究者反映,他在《航空学报》个人比对库中的一篇文章(.doc格式,为作者提交的录用定稿)已经在中国期刊网上(具体采用的比对文件格式未知),新提交的一篇稿件被检测出与这2篇文章有文字重合的问题,但检测结果中该稿与个人对比库中的稿件间的文字复制比为46%,而与同一篇文章在中国期刊网中的版本的文字复制比为26%,不同的格式竟然造成检测结果间20个百分点的差别。[8]可见不同的文档形式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现象需被重视。

(二)第三方检测模式毋庸置疑,检测系统在程序上是非常容易操作的,但任何一种程序设计都会存在一些设计没有考虑周全的部分和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使用条件无法达到的要求。检测方式是图书馆的第三方检测,由于学科的限制,检测者对文章水平没有直观感受只能信赖软件,以系统检测结果出一份报告。一般来说,检测者不会对检测结果的百分比多少做一个结论,只是提交结果,评价者是由职称管理部门和专家来确定的。当然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是一个初步的检测,后期还有专家评议一个环节来判断文章的优劣。但是对于一些处于临界值的稿件,如果只是看到其检测结果超标就进行清退对被检测者是不公平的,因为它已经没有资格进入下一道环节了。第三方检测者只是在出具汇总报告时添加的一个说明文字,提示一些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一些可以共通的原则,对检测结果要出具更具体的修正报告,包括剔除系统误判的部分和系统未发现问题的部分,为参评者提供公正的服务。

四、对职称报告的修正

要制定可以通用再研判的标准,首先要搞清楚“文字复制比”与“文字抄袭率”的关系,我们通常看到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提供的是“文字复制比”,但它绝对不等于“文字抄袭率”。“文字复制比”是系统提供的有抄袭嫌疑的地方,“文字抄袭率”是我们已经定性的抄袭的文章的比例,两者性质是截然不同的。[9]基于此,笔者认为真正的文章抄袭率应该如下修正:文章抄袭率=文字复制比—系统误判+系统漏判这里,“文字复制比”是系统提供的百分比,“系统误判”是指虽然被系统检测出来有抄袭的嫌疑,但并不能算作抄袭的部分,“系统漏判”是指虽然系统没有检测出来,但是存在隐性抄袭的部分。

(一)减掉系统误判的抄袭率

1.系统收录不全。所有的检测系统只默认首次在文献库中出现的文章为原创,在其以后提交的论文中出现了相同的文字并且没有标注出的,即被认定为抄袭,如果2位作者一先一后引用了如书籍、引用较早论文、引用未被系统收录的论文中的部位文字,后引用者一定会被系统认定抄袭,这种情况导致的抄袭率在出具的报告中建议适当减掉,否则有失公允。

2.作者误引了抄袭文字,必要时通知作者申诉。对这点,职称检测政策中规定了“论文中有明确注明为引自其他论文中的内容,不计入”。虽然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但统统减掉还会有漏网之鱼的嫌疑,在后面会具体讨论。

3.按目前政策,下列特殊情况可免于计入相似比中:[10](1)与本人数据库中的同一文章相似的,不计入。这种情况也存在,有时系统对同一篇文章会多次录入,对这个原因导致的相似比应剔除。(2)与本人硕士、博士毕业论文中相似的,不计入。博士、硕士论文虽然被收录到了comki文献库中,但是并不属于印刷及公开发表的文章,对这个原因导致的相似比应剔除。(3)与本人后,他人引用本人论文中的内容,不计入。(4)论文中有明确注明为引自其他论文中的内容,不计入。(5)送检论文中的同一段文字内容,和其他多篇文章相似的,则该段文字造成的相似比,按一次计入,不重复累加。以上几种条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都应该在检测报告中适当删减,但也有一些情况虽然没有被系统检测出,但一旦被查到是要严厉指出的。

(二)增补系统漏判的抄袭率:设定各种抄袭情况的权重系数有的文章虽然检测的抄袭率很低,但是文章若存在以下一些状况,应适当建议增补权重系数一项,具体为:

1.有对句义、观点、主题抄袭现象,无个人观点,及对外文文献套改翻译抄袭等。这种抄袭手段隐蔽,比较难发现,性质也比较恶劣,对此,可以增加公示环节,以增强被检测者间互相监督,更有利于发现比较隐蔽的抄袭,一旦发现并查实,在所出具的报告中应明确指出:对检测结果乘以适度的权重系数,以增加其抄袭率。

2.有对图表、实验方法抄袭现象,情节严重的。对于这点,曾有研究者指出检测系统对于含数学公式的PDF、WORD格式的文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检测效果不理想。就目前检测的情况来看,对含公式、图表较多的论文,该系统的作用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11-12],所出具的报告中应明确指出对这类型的文档建议另请专家评审。

3.论文中有明确注明为引自其他论文中的内容,不计入,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会发现有的作者明明没有引用,也乱标参考文献引用以显示所看论文数量较多,对这种情况,发现了一定要在检测报告中明确指出。

职称论文 篇3

教育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职业,而人际交往中最起作用的恐怕就是情感了。要实现师生间和谐对话,必须要用更多的情感来调剂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教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自己才能变得更真实、更完美。

学生的特点是具有向师性,对老师充满敬意,对老师抱有美好善良的期望,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爱的教育。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通过自己的付出,真正赢得学生的亲近,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相信老师所讲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就是调动了最大的教育力量。

我班曾有一位学生,原来成绩不错,后来却整天无精打采。经过了解得知,原来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和而影响了情绪。我及时进行了家访,将学生的状况告诉他们,并当着家长的面列举了学生的诸多优点,家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孩子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成绩很快赶了上来。教师的爱能化解学生心头的坚冰,能冲净学生心中的一切污垢,能帮学生找回自我,重数信心。

居高临下的关怀往往流于形式,平等的交流才能开启孩子的心扉。我们与学生交流,应改掉一些习惯性动作,如:报肩、叉腰、翘二郎腿等。我们不妨俯下身来或坐在学生中间与他们谈话;不妨耐心听完学生答非所问的话而不去粗暴地打断甚至呵斥他们;不妨试着在同学面前为自己的不妥言行真诚道歉……,让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必将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信赖、仰慕和敬佩。这种精神上的影响和心理上的协调,胜过命令与说教。

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教师要放飞自己的情感并非易事,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艰难而必须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改变:

1、换位思考。自己也曾是学生,我们上学时最希望的不就是得到老师最自己的关注与肯定吗?能与我们真诚谈心的老师至今倍感亲切,给过自己无私关怀的老师至今念念不忘,时时鼓舞我们上进的老师,至今令人钦佩……,相反,对于整天歇斯底里,对我们大喊大叫的老师,一脸冷漠出口伤人的老师,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就大打折扣了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尽管成绩一时很重要,但教师的修养、人品,以及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更何况,两者之间不是矛盾的,而是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融洽,对教学更有利。让我们走近学生,和他们真情互动,让我们童心未泯,青春永驻!

2、学会宽容。除去功利,细心观察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他性格开朗活泼还是沉默寡言,无论他字迹好坏,无论他学习如何,他们都将走向未来,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分数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成长,人格树立更为重要,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成长。

宽容不是姑息,不是迁就,而是一种积极、灵活适应的态度。我们不要一味指责学生的不足,而应以关心其家庭、学习、身体入手,让他们首先感受到一种被关爱的温暖,再对症下药,从而使他们消除抵触心理,以愉快的心情接受老师的教育。

3勇于尝试。放飞情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这一崇高而伟大的职业,就注定要付出。试一试,也许你迈出一小步,比如俯下身问候学生一句:“今天吃早饭了吗?”“这道题听懂了吗?”“今天穿的真漂亮!”……,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的眼睛亮了,小脸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愿意围在你身边叽叽喳喳,你还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很可爱。你还会体味到,学生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评中级职称论文 篇4

摘要:

依据有效可行的方案进行摸排调查,化整为零要点插入试验,顺利开通

关键词:制定可行性施工方案,图实反复核实调查,优化方案,提前要点倒接

在铁路信号施工过程中通常会有这种改造工程,为实现统一的调度监督系统,需将既有电气集中车站改为微机联锁控制系统,只换室内控制系统,室外全部利旧,这就需要实现既有电缆的割接问题,本文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总结,对这方面的施工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1、方法特点

(1)本方法采用单工序多次操作确保正确率,易于掌握。

(2)本方法易于现场试验人员掌握,可操作性强。

2、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法适用于既有车站信号换装过程中新旧控制系统的倒接。

3、方法

榆次II场站改的要求是:II场既有联锁采用6502继电器联锁,本次改造后II场采用2x2取2硬件安全冗余型计算机联锁设备;II场南咽喉既有设备不动,北咽喉向外扩建延伸,新铺道岔21组,新设及换装信号机56架、轨道区段50个;南咽喉24组道岔原位不动利旧,南咽喉道岔、信号机、轨道及区间电缆利旧;电码化制式改为25周轨道叠加ZPW-2000A,电码化电缆新设。

鉴于以上情况,开通时需要在点内对接11根电缆进行割接。

针对榆次II场的特殊情况,我们制定严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技术方案,组织调配劳力进行施工。

结合实际,深入调查、多次研讨,制定可行的安全技术施工方案

我们为此投入3名技术人员及5名作业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技术调查工作,专人负责对既有设备的摸底、调查,对信号电缆进行编号、排队、确认,特别是对(电缆)干线信号电缆用途进行每根芯线校对。为保证技术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制定了既有电缆调查表(附后)。

(1)调查掌握既有设备类型、使用制式,并根据设计意图把新设的设备、制式进行比较,相同的保留利用、不同的按设计原则进行修改。

(2)抽专人摸排既有电缆使用情况、电气特性等,结合施工图纸与设计部门积极联系,争得设计、太原局指、电务段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和新的施工方案。

(3)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的方案进行研讨和修改,最终决定采用干线电缆在信号楼底下进行对接盒接续。并将施工方案上报设计,并征得建设单位审批同意后,立即协调组织劳力、制定接续培训计划等,且逐项安排落实校对电缆线“要点”工作,使施工有条不稳地按施工程序进行。

具体的施工程序:

(1)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三人,摸排既有干线电缆的路径、走向,检查其规格、型号及电气特性。然后决定每根电缆的切割点、接续点,计算既有电缆切割后接续电缆的规格型号、长度,再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对接的新增敷设电缆进行配盘、配缆,做到既有电缆与敷设电缆对接一致性。

(2)施工方案决定后,对既有设备的技术资料:电缆敷设径路图、室外电缆配线图和场间联系电路图要一一校对核准,并依设计要求对新设电缆配线图进行核对。施工技术人员要对设计利旧的(11根)电缆每一根芯线从头至设备处逐一校对,同时完成新的设计(修改)图纸的工作量,做到既有电缆利旧和设计的一致,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

(3)在完成摸底、调查和图纸设计、校对基础上,检查、校验实际既有11根电缆的每根芯线及备用芯线用途的唯一性。

制定详细的“要点”方案,利用“天窗点”分段(区域)进行对轨道送(受)端、信号机、道岔、报警、电话、区间轨道、场联等电缆芯线进行一一校对验证。

(4)室内微机联锁、新增设备等其他项目施工,按施工程序进行,做到提前施工试验好或插入(过渡),为“大点”换装做好准备。

线类似施工创造了实际可行施工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