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开题报告 > 硕士开题报告(优秀8篇)正文

硕士开题报告(优秀8篇)

时间:2024-09-07 04:23:42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Waner帮助大家整理的8篇硕士开题报告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

研究生开题报告 篇1

西 南 大 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学 号

姓 名专业学位类别

专 业 领 域心理健康教育

培 养 单 位

校 内 导

校 外 导 师

20xx 年 6 月 19 日

填 表 说 明

1、此表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填写。经开题报告公开论证会讨论通过,完清审核签

字手续后,提交培养单位一式两份。答辩前由培养单位报研究生院一份。

2、专业学位类别:(1) 教育硕士;(2)农业推广硕士;(3)兽医硕士;(4)工程硕士。

3、培养单位:学生所属学院、所、中心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篇2

论文题目:

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旅游景区旅游便没有了目的地,旅游经济的兴起,吸引了人们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我国旅游业起步相对稍晚,但在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上也有诸多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我国的学者已经着眼于中国情,对于政府、企业、集体在旅游景区治理中的地位,他们已经能做出认真的定位。我国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专业人才走出校门,参与到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问题研究智能光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研究的佼佼者彭德成著有《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一书并发表了大量文章,他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这一问题研究的较为全面,并拥有其独特的见解。在《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一书中,他详细论述了旅游景区的治理结构,现在主要几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背后的利益纠葛等关键问题。但他也在书中表明,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这一命题具有长期研究的意义,它不应该被轻易定性,对他的研究也十分任重而道远。国外的旅游业起步早,尤其是欧洲的旅游业发展的最好,无论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遗产环境的保护都做得非常好。国外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比较全面也比较先进,创新之处也很多,但可持续和人始终都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取这个题目对于旅游景区的科学治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旅游景区治理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我国旅游业起步相对稍晚,加之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旅游业处于了一种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尴尬状况。因此在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给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进的`保护带来不良影响,旅游业的混乱与其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主旨背离愈远。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深入研究,能够发现现有治理模式的弊端,找出对应的策略,从而对旅游景区的治理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国内目前的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和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总结在旅游景区治理这一问题上的先进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调查的结果辨清利弊。旅游景区的治理模式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已有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优缺点,理清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利害关系,寻找到更加科学的治理模式,以期改善我国在旅游景区治理上的混乱状况。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发现其问题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和研究论证,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阶段,选题和搜集整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期刊和学士论文,并对参考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第二阶段,阅读参考资料,撰写提纲和开题报告,并进行修改。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初稿,参考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

第四阶段,论文定稿,进行答辩。

1. 文献阅读

2. 综合分析

3. 对比总结

四、参考文献

[1] 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69-124.

[2] 王国新,唐代剑。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2-37.

[3] 王建春,任丽君。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23(1):87-89.

[4]王三忙,李树民。基于交易成本节约视角的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选择研究[J].旅游科学,2006,(4):34-35.

[5]陈芳。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D].厦门:厦门大学,2006:1-8.

研究生开题报告 篇3

1、课题来源

1.1内容

本次规划设计用地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总用地面积约1100亩。其中现有校园用地面积约700亩,新征用地约400亩。

使用对象主要为在校学生和教职工人员,其中规划校园远期办学规模为18000人左右,规划校园远期教职工人数到1200人左右。学院远期规划为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管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十个学院组成。 因此应有供满足教学、办公、餐饮、住宿、体育、阅览等多种不同功能需求的区域空间。如何结合地形处理好不同功能需求上的矛盾,同时充分解决好老校区的旧建筑改造及更新与新建片区的建筑达到总体协调融洽关系,整合建筑内外空间,让不同年代的建筑生动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生动而舒适的校园环境,将是本设计要重点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研究目的

该课题重在建设一个 “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一流校园”。让学� 树立“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培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校区,探求适应本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征,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2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与研究,力求提供一个可以适应国际化先进教学方式的教学空间。提供一个还可以为周边人群服务的社会型校园。同时,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分析、相关资料的检索与利用,以及随着方案的不断深化,我们将触到有关学校设计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不但可以运用和发挥所学理论,而且将会大大拓展我们的知识层面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设计能力、表现技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另外,通过该课题的综合性训练也将为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打下良好基础。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欧美大学校园规划现状

欧洲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校园规划设计方面历来也有较多的理论与实践。二战后,其在大学校园的功能布局,形态组合,空间关系,环境营建等理论方面有了更新和完善。

3.1.1校园形态集中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间的信息交流成为现代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物质环境提出了要求,即创造一个空间网络和服务系统为各个学科领域的交流提供机会和场所。集中型校园不受专业学科的限制,使校园在功能和空间上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的完整体系,这是与高等教育发展综合化相适适应的。另一方面,建筑技术的发展也给集中布局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3.1.2功能建筑综合化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大学本身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综合体,校园中的一切活动,都成了教育过程中相互渗透、不可缺少的因素,难以简单地区分。物质环境的设计应通过精心的布局与设计鼓励人们能无拘束的接触与交往,在建筑空间与人的活动间建立起自然而协调的联系。

3.1.3校园空间的灵活化多样化

现代高等学校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机体,其物质设施都有较长的技术寿命,而它提供的功能寿命却相对的短得多。学校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学校的物质环境技能提供目前所需要的功能,又能适应将来的扩展,满足新的需求。因此,校园规划设计具有较大灵活性,不但建筑单体要有充分的灵活性,如格网型,鱼脊型的建筑组合,更重要的是总体结构上的灵活性,如线型、网格型、分子型、辐射型,这几种发展规划的主要类型在总体结构上有相当的灵活性,且创造了多种校园空间环境。

3.2国内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2.1规划建设速度与品质之间存在矛盾

超常速度建设超大规模校园是当前大学校园建设的突出特点。短期大规模的扩张,使许多大学的管理者对于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清晰的认识,对新校区的定位容量和运作特点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设计人员创作的空间、机会极度压缩,使设计方案批量生产,重复使用,缺乏方案经济比较。建设周期短,难以保证校园环境的品质。

3.2.2空间尺度超常,校园功能分区盲目,彼此分离,相互孤立

某些大学校园规划布局盲目地沿用传统的功能分区模式将校内各个功能沿平面展开,造成尺度失真,因而出现相关院系联系不密切,教学区、学生宿舍区、体育运动区之间距离远,彼此分离,相互孤立。对科研机构区、后勤服务区的忽视,不利于其与社会保持方便的联系,并且造成了大学校园土地的浪费。

3.2.3过分注重形象气派,求大求新,忽略了经济适用的原则

过分讲究二维平面构图形式,追求平面轴线和形体视觉效果忽视环境场所与校园特色的创造,而追求所谓“门脸”形象,普遍追求大空间、大轴线,而忽视了校园使用主题师生的交流活动需要,学生和教师在其中活动,感觉并不舒服,这与校园环境空间所需要的安宁、亲切、宜人的氛围相悖。而正是它们构成校园文化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体现校园特色的基本载体。更有些构成式大学校园注重校园的终极状态,却忽视了校园的时间因素与变化的不确定性,企图做到“一劳永逸”,缺乏弹性发 展的可能,从而限制了校园的持续发展。不够重视建筑群的围合界面、院落空间层次、环境场所的氛围营造。

3.2.4忽视环境场所要素与校园特色的创造

在新校园建设中往往对原有生态保护利用不足,山地,林地,水泊等,忽视建筑与景观环境的整合及持续的营造,规划中难以顾及校园在节约、实用、人文、审美等方面的调适。

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形式

4.1主要内容

4.2技术要求

4.3成果形式

最后的成果展示,我们首先要完成任务书所要求的所有图纸和文本,并且充分把我们所想所做的,从设计的最初阶段包括场地的调研、现状分析、功能分析、空间分析到我们的设计理念如何的产生、转变、衍生、最后的确立和对我们的方案所做的阐述完全表达出来。对于我们的方案最后成果,希望它不只是一摞图纸,更多的是可以让我们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可以生动的展现出来。

5、研究方法

5.1对校园规划前期调查

在地形图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本次设计的地形、交通、周边环境和已有建筑。按照功能需要划分功能分区,制定扩建建筑面积表。认真考虑相关因素对本次设计的影响,对已有建筑空间进行解析,总结建筑空间特征和历史文脉,确定设计入手角度:

5.1.1.尊重自然,结合地域特色

根据用地现状的地形特点,尽可能利用现有丰富的水系和山形绿背,遵循因地就势的原则,尊重环境,保护生态敏感区,保留原始地景,营造出青山绿水环绕的校园景色,同时满足校园规划中所需的功能要求和丰富的空间关系。

5.1.2.人性设计,适宜空间尺度

强调适宜校园的人性尺度与空问,追求自然景观和生态风貌,以蜿蜒崎岖的小径、自然流畅的水系、移步易景的空间塑造人性化、适宜空间尺度下的校园风貌。

5.1.3.与时俱进,坚持文脉延续

建筑单体设计与空间环境塑造都讲究时代性与历史感并存。校园不仅要与时俱进,突显个性,还要体现丰富的人文气息,延续原有校园建筑的主体风格与历史文脉,孕育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5.1.4.整体规划,长远发展

实施分期建设,长远规划与发展,对整个校园规划进行整体考虑,以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行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

5.2总结校园规划期望目标

5.2.1.能够促进周边区位繁荣,推动经济的发展。

5.2.2.在设计上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其营造国际化的教学环境。

5.2.3.提高本地区的建筑形象,优化周边的整体环境,使规划不仅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力求其合理化及实用性,提供使用者创造优美的休息环境。

5.2.4.将学校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高度统一,建设成具有高品质教学环境。针对规划地块控制性规划要求,营造具有“高品质教学环境,居民学生一家亲”的新型校区。围绕人性化(易达、舒适、安全、卫生、美观、经济)、生态化、现代化等宗旨,从总体布局、公建设施配置、交通组织与道路场地设计、绿化设计、与无障碍设计、等多角度、全方位统筹兼顾,建立有机联系,系统解决设计中的复杂矛盾。

5.3拟在设计过程运用的手法

当代的建筑规划设计亟需要创新的手法,在校园规划中,我们不仅要在原有的规划中突破创新,同时也要让新建区和旧校区达到高度的统一,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种方法的相互融合。如,功能和形式的结合考虑,环境和空间的相呼应,流线组织和功能的满足等。设计工作也要做到从粗到细,从局部到整体再回归于局部,深入推敲。

5.4采用的设计工具

设计的初期阶段以手绘草图为主、借助计算机进行整体分析研究,优化设计:包括Sketch Up 方案草图分析和建模的模型分析;绘制正式图的阶段,用计算机完成全套图纸:包括 CAD绘制线形图、Sketch Up建模及渲染效果图、PhotoShop的后期处理。如果条件允许,将做适当比例的沙盘模型。

6、研究进度与步骤

第1周3.3~3.9

开题准备与论证。熟悉设计课题的内容与要求。查阅相关资料。

第2周3.10~3.16

开题报告。

第3~4周3.17~3.30

针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调研实习。撰写调研报告。对基地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的构思方案(包括场地设计与总体布置)。

第5~6周3.31~4.13

设计一草阶段。期间主要是加强对环境体量、功能的设计分析,用手绘的形式勾勒出校园规划总平面图。绘出一草,并进行过程的阶段性答辩。

第7~8周4.14~4.27

设计的二草阶段。在一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协调相关专业之间的关系,用计算机与模型对建筑的形式进一步完善。

第9~10周4.28~5.11

设计的三草阶段。主要加强细部设计内容,并将各专业的协调内容(如结构和设备布置)纳入到细部设计中。

第11~12周5.12~5.25

绘制正式图阶段。采用计算机完成全套图纸,提高计算机的绘图能力,以便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使用CAD完成平面的绘制工作完成建模和渲染,最后利用Photoshop完成后期处理

第13周 5.25~6.1

交图,准备毕业答辩。撰写30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及完成毕业论文,并配有相关的内容摘要及外文翻译。

第14~15周 6.2~6.15

进行最后的毕业答辩。

7、现有条件及需采取的措施

学院现有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体育场等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仅能勉强满足师生的基本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同时,由于条件限制,现有校园存在以下问题:

7.1.部分建筑老旧,使用不便,难以满足功能要求,亟待更新。

7.2.由于地形限制,部分地块竖向处理不当。

7.3.建筑分期建设时未考虑风貌统一,建筑文脉不清晰。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篇4

题目:

“哥特魅影”休闲装设计

选题意义

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演越烈,很多人明显感觉到生活压力的所在,他们被一种毫无快乐和成就感的生活所主宰,这就使得哥特这种消沉的感觉成为了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认为:痛苦就是我生活的选择。所有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都会在哥特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获得新生。哥特主义中的时尚全是黑色的,态度全是阴暗的,风景全是模糊的,而这种风格变成了一种时尚,一种人生态度。哥特风格的服饰极端且偏激。典型的哥特打扮,复杂纹路的银饰,黑眼圈和悲伤麻木的表情,这对于很多颓废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一种反抗的精神。你可以试着“哥特”起来,用一种世界上最唯美、最自我的文化装扮自己成为了当今年轻人的流行话语。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传统的哥特式服装几乎全以黑色为主,强调的是衣服的层层叠叠,复杂与繁琐。给人以冷酷,沉闷的感觉。哥特时装经历了中世纪、维多利亚、朋克摇滚的`洗礼,在依旧保持其受哥特式建筑风格影响之外,在整体造型上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优雅、完美、精致成为了哥特潮流的关键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造皮革、塑胶这些大行其道的面料逐步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轻盈的雪纺、柔软的锦缎和奢华的皮草。如今的哥特式服装依旧保持着哥特的冷静和理智。随着哥特文化的不断发展,一些浓郁华贵的色调,如暗红,深棕,宝蓝也开始露面。哥特的黑色系被点亮。哥特服装强调的是设计感,从不对称的裁剪,维多利亚式的层层褶皱,披披搭搭的。布条,突出的是一种沉闷的气氛。哥特厚重的皮革与轻盈的纱面料的对比,使整个服装格外有平衡感,从宽松款式向紧身款式转变,给人以奢华精致的感觉。

主要研究内容

1、此次以“哥特魅影”为设计主题,主要是想反映一种激进、散发、野蛮的反抗情绪。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一种毫无快乐和成就感的生活所主宰,他们想要突破这种压抑、沉闷的生活方式,选择了走哥特主义路线,并为之疯狂,哥特的冷酷、沉闷能使他们获得新生并发展个性。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一种反抗的精神,强调的是一种时尚,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社会风景。

2、⑴服装款式:对于哥特式服装而言,强调的是不对称的裁剪,以及印花图案的运用,倡导服装款式的奢华精致。

⑵服装材料:哥特式服装所采用的面料主要为棉和缎类,少量的丝绒和蕾丝,以及适当的经过特殊处理的皮质和大量的纯黑色皮革。

⑶服装色彩:主要以黑色为主,红色为辅。

⑷服装工艺:大部分采用立体裁剪对服装进行制作,强调的是服装的夸张、不对称、奇特、轻盈、复杂和多装饰性,以及频繁的使用纵向延伸线条。

拟采用的研究思路(方法、可行性论证等)

我的毕业设计完成,主要围绕“哥特魅影”的主题,通过以下方式与过程进行:

(1)通过查阅服饰类期刊杂志,如《爱丽女性》、《ELLE—世界时装之苑》、《瑞丽》等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与服装相关的书籍,了解哥特式服装的发展历程及流行趋势,进一步扩展设计思路与设计内容。

(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涉及的对象是年轻人群体,主要针对他们对哥特式服装的喜爱倾向及满意度来调查。确定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提纲与内容。

(3)毕业设计期间,整合资料,完善设计方案,结合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设计手册的研究成果,制作完成系列服装成衣。

研究工作安排及进度

1、20XX年X月初—X月中旬,接受任务书,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资料文献;

2、20XX年X月中旬—X月底,确定论文或设计题目,撰写开题报告并审核通过;

3、20XX年X月初—X月中旬,确定毕业设计手册提纲和服装系列作品设计草图;

4、20XX年X月中旬—X月下旬,完成毕业设计手册一稿和服装系列设计作品一稿;

5、20XX年X月下旬—X月底,完成毕业设计手册二稿和服装系列设计作品二稿,开始制作服装成衣;

6、20XX年X月底—X月底,完成毕业设计手册正稿、系列设计作品效果图正稿和服装成衣制作工作。

参考文献目录

①《成衣工艺学》中国纺织出版社张文斌

②《服装材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静

③《礼服、设计、结构、工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康建春、向东

④《服装立体裁剪》辽宁科技出版社纪婧、田宏等

⑤《时装画表现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王弈、王群山

⑥《中西服装发展史教程》中国纺织出版社冯泽民、刘海清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篇5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简称 QSAR)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由结构活性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简称 SAR )发展而来的。QSAR 是通过对已知结构且有生物活性系列化合物(如一系列有相同药理作用的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进行化学信息学的计算, 选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建立活性与化合物结构之间定量关系,解释由于分子结构的变化影响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改变,推测其可能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有效的QSAR模型,如果有新化合物的出现,且其结构数据已知,可以预测其生物活性,也可以优化结构改变现有化合物的结构以提高其生物活性。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化学毒剂等生物活性分子的合理设计。在经历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定量构效活性关系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

长期以来,肿瘤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全世界的科学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肿瘤的致病机制,采用各种手段来进行预防、诊断与治疗,但肿瘤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然居高不下。WHO文件显示:过去数十年中,全世界每年有近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估计2020年将升至1000万。对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科切除、放射治疗和用抗肿瘤药物进行的化学治疗。抗肿瘤药物有“细胞毒”和促进分化等作用,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等,从而可以治疗或治愈肿瘤,而且由于其相对低廉的费用,被大多数肿瘤患者所接受。

尽管肿瘤的化学治疗已取得重大进展,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出现,但肿瘤的化学治疗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实体肿瘤占恶性肿瘤的90%但多数实体瘤如肺癌、肝癌、结肠癌及胰腺癌等还缺乏有效的药物;现有的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太大,缺乏选择性;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产生抗药性。

QSAR主要侧重于药物早期的研究和发展,为新药物分子的筛选的和设计开拓了新的途径,在受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对抗肿瘤药物进行定量构效活性关系研究,用生成与受体结构互补的配体的方法来发现可以针对特定肿瘤、特定靶点的非细胞毒类药物,使之更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随着新QSAR模型的建立,极大地缩短了新药合成的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并能在某种程度上预测药物对特定肿瘤人群的有效性。为肿瘤治疗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肿瘤的化学治疗药物发展很快,每年都有大量抗肿瘤药物研究文献发表,各国对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也予以高度重视和大量投资,美国就此专门成立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简称NCI),成为了世界抗肿瘤的权威机构。

国内研发方向主要以含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抗肿瘤药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以改善其药理学特性,如增加水溶性、降低毒副作用等;

(2)以新的作用机理或作用靶点为指导寻找新的活性物质作为先导化合物;

(3)发现新的作用靶点。在当前生物学的后基因时代,科学家们要面对数千个潜在的药物靶点,探讨它们与小分了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4)加强定量构效活性构关系研究。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开发新药的技术路线发生了重大变革。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在新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它大大加快了新药设计的速度,节省了创制新药工作的人力和物力,使药物学家能够以理论作指导,有目的地开发新药。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受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采用生成与受体结构互补的配体的方法来寻找新药物;另一种是在受体结构未知的情况下,采用对一组具有类似活性的化合物建立定量结构活性关系,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来预测生成新的化合物。

QSAR作为抗肿瘤药物设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计算方法和常用手段,在新药的开发和研制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近半个世纪以来,QSAR研究对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及药物设计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 下面就定量活性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的一些常见方法作简要地介绍如下。

1、二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2D—QSAR)传统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很多,有Hansch法、基团贡献法和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等 。

其 它假设同系列化合某些生物活性的变化是和它们某些可测量的物理化学性质(疏水性、电性质和空间立体性质等)的变化相联系的,并假定这些因子是彼此孤立的,采用多重自由能相关法,借助多重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就可以得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

基团贡献法是Free—Wilson 在对有机物亚结构信息和生物毒性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方法。这种模式认为有机物与受体间的。毒性效应是该有机物特定位置上不同取代基团毒性贡献的加和。Free—Wilson 法仅适用于具有相同母体结构的有机物,常被用来对有机物进行毒性初评。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Molecular connective index ,MCI) 是由Kier 和Hall 提出的。它是根据分子中各个骨架原子排列或相连接的方式来描述分子的结构性质。MCI 是一种拓扑学参数,有零阶项(0Xv )、易阶项(1Xv )、二阶项(2Xv ) 等等,可以根据分子的结构式和原子的点价(δ) 计算得到,与有机物的毒性数据有较好的相关性。MCI 能较强地反映分子的立体结构,但反映子电子结构的能力较弱,因此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但由于其具有方便、简单且不依赖于实验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2、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3D—QSAR)随着结构活性关系理论和统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20 世纪80 年代,三维结构信息被陆续引入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中, 即3D—QSAR。与2D—QSAR 比较,3D—QSAR 方法在物理化学上的意义更为明确,能间接反映药物分子和靶点之间的非键相互作用特征。因此,近十多年来3D — QSAR 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研究方法也很多 ,比如分子形状分(molecular shape analysis ,MSA) ,距离几何方法( distance geometry , DG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 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indices analysi CoMSIA) 以及虚拟受体( phesudo receptor) 等方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CoMFA 方法。

3、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方法来构建QSAR模型,都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其中又以启发发(heuristic method,简称HM),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基因表达式编程(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简称GEP)比较常见。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是Vapnik等人根据统计学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通用学习方法,它是建立在统计学理论的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等实际问题,已成功地应用于分类、函数逼近和时间序列预测等方面;基因表达式编程(GEP)是基于生物学遗传思想,保持了生物学的特性,具有良好的结果重现性,同时也能够进行“遗传变异”控制,最终能获得可靠的实验效果。

三、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中外文文献选取数据来源。

2、理化参数与结构参数的计算。

3、具体的结构参数的分析。

4、SVM与GEP的方法研究。

5、定量结构关系式的建立。

6、定量结构关系式的验证。

7、得出结论和总结。

四、论文工作计划

3月中旬—4月初:选题。

4月初—4月底:查阅资料,熟悉实验原理及方法,准备开题报告。

5月10日: 开题。

5月初日—5月底日:进行毕业设计实验,记录数据,撰写论文。

6月初日—6月中旬日: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任华益。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 , 2005, 7(2): 28 -33.

徐娟,王林编译。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QSAR和QSMR研究。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 30(3): 135-138.

郭宗儒。 药物化学总论。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 108.

Bakulh H Rao, Shyam R, Asolekar. QSAR models to predict effect of ionic strength on sorption of chlorinated benzenes and phenols at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Water Research, 200l, 35(14): 3391-3401.

冯长君, 堵锡华, 唐自强。 取代芳烃对发光菌、大型蚤、呆鲦鱼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应用化学, 2002, 19(11): 1037 -1042.

秦正龙, 冯长君。 取代苯酚的定量结构-活性P性质相关性研究。 有机化学, 2003, 23(7): 654-658.

堵锡华。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拓扑学 . 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 29(2): 155-160.

Aleksandar Sablji C. QSAR models for estimating propertie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required in evaluation of their environmental fate and risk. Chemosphere, 2001, 43(3): 363 -375.

徐筱杰, 侯廷军,乔学斌,章威。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Vapnik VN.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NY: Springer-Verlag,1995.

阎辉,张学工,李衍达。 应用SVM方法进行沉淀微相识别。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0, (2): 158 -164.

张学工。 关于统计学习理论与支持向量机。 自动化学报, 2000, (1): 32 -42.

Vapnik V, Golowich S, Smola A. Supportvector method for function approximation, regression estimation, and signal processing. In: Mozer M, Jordan M, Petsche Teds.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MIT Press, 1997-09.

马云潜,张学工。 支持向量机函数拟合在分形插值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0, (3): 76- 78.

Muller K-R, Smola A J, Ratsch G . Predicting time series with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In:Proc of ICANN 97, Springer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1997: 999-1005.

研究生开题报告 篇6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了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新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少数民族语言高层次专门人才特培计划”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及《新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中的有关规定,现将20xx级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20xx级博士生

20xx年10月10日前将开题报告时间、地点安排及开题工作小组名单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开题工作应在20xx年10月31日前完成。

2.20xx级全日制硕士生(含3年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 20xx年12月1日前将开题报告时间、地点安排及开题工作小组名单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开题工作应在20xx年12月31日前完成。

3.20xx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2年制)

20xx年10月10日前将开题报告时间、地点安排及开题工作小组名单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开题工作应在20xx年10月31日前完成。

4.20xx级在职研究生

20xx年10月10日前将开题报告时间、地点安排及开题工作小组名单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开题工作应在20xx年10月31日前完成。

5、《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书》均为一式两份,均用A4纸打印,在结束开题后一周内交研究生秘书保管,研究生秘书同时将开题报告结果以书面形式(见附件)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备案,研究生院将不定期对各学院开题报告进行抽检。

博士、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结果

学院:培养层次: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含在职)

开题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篇7

题目:

学生文学修养和创作,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一、课题界定

“学生文学修养”主要包括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学校教育”侧重于农村学校品德和行为教育。

二、省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本研究主要从语文教师修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文学素养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主要有《教师文学修养与作文教学的研究》(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学语文课题组)、《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秋实)。这类研究是针对语文教师的研究,以提高学生作文成绩为归宿点,忽略了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是应试教育的附属品。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如《语文教师功利思想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影响》(项成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马龙)这类研究虽然关注了学生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没有着眼于对学校整体发展的影响,研究成果具有局限性,没有起到本质性的推动教育发展作用。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面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日渐凸显,学生求知欲日渐衰退,行为涣散,道德素质低下。家庭、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使农村学校教育如履薄冰。此课题研究意义在于从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为突破口,继而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学校提供技术支持。

1、在新形势下,对处在低谷的农村学校教育提供有效的发展策�

2、不断完善新课程写作教学理论,摸索科学、高效的写作教学之路,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学生文学写作水平不高,少量的书籍阅读,非常低劣的文学素养状态。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做人与文学的。有机统一,即通过教师有意识引领带动,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促进个性特长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

2、学生在掌握优秀文化,具有崇高的精神和较高的。文化修养的情况下,提升了学校品位,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五、研究内容

1、学生自主阅读和创作习惯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

2、教师的文学素养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

3、学生文学素养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4、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学校应搭建文学交流平台。

六、研究假设和创新

1、研究假设如果中小学生热衷于文学阅读和创作,进而提升人格品味。有品位的学生造就有品位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育出有品位的学生。学校教育出现良性循环。

2、研究创新以往研究主要关心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功利化,大多为应试教育服务。我们研究是的是学生个体素养与学校育人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素质教育领域的问题。

七、研究思路

到相关图书馆以及互联网查询和搜集相关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了解学生阅读和写作情况以及学校教育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确定实验班级,做好实验记录,写出论文和材料;经过专家评审验收后,推广普及。

八、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分析等,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理论铺垫,形成理论部分。

2、调查研究法

了解学生和学校相关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部分。

3、教育观察法

在较为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的条件下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对象,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提供有效的指导。

4、实验研究法

确定部分班级为实验班,跟踪记录。

九、技术路线

为了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具体技术路线设计为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有关理论做出解释,提出课题研究总体框架;然后调查研究,寻求关于研究前期学生学校事实情况和过程调查,结果调查。再次,筛选实验班级,实施研究方案,做好效果的检验。最后形成研究论文和研究总报告。

十、实施步骤

1、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xx.04——20xx.06)

查找文献,调查研究,撰写课题方案

2、全面实施阶段(20xx.07——20x.07)

中期总结报告及初步成果展示

3、推广总结阶段(20xx.08——20xx.11)

课题组成员相互交流实施情况,写出阶段总结报告,教师论文和材料

4、结题(20xx.12)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作者张春兴浙江教育出版社

2、《面向新世纪的德育思考》作者季铁军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3、《修养学简明教程》作者栾蕾陈百军职工教育出版社

4、《文学素养教程》作者张晓梅机械工业出版社

5、《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作者秋实新浪博客

6、《语文教师功利思想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影响》作者项成波

7、《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作者马龙道客巴巴

十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制度保障:学校建立比较完善和严格的课题研究和考评制度完善,对研究时间、研究材料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教师的科研行为,为课题的推进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2、技术支持:除动员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中国教师文学网”的有关活动外,课题组拟着手建立校内专题网页,并聘请电教老师参与管理和维护,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经费保障:为保证该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拟拨课题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同时学校将添置相关图书、征订课题研究需要的杂志,保证课题组成员能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自己,力争从理论的高度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实践;学校将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文学交流学习机会,让课题组成员的文学修养得到很大的进步,以实现预期目标。

研究生开题报告 篇8

一、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

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

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

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

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

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

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

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三、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研究的内容。

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研究的方法。

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

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研究的过程。

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创新点。

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优秀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写作中有两�

第一点:提出问题注意是否有层次性。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

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

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

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选题来源包括:

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

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

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第二点:研究目标是否具体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

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完成质量高低,对整个论文写作进程起到直接影响。

开题报告的目的在于确定论的基本方向,搭建出一个写作框架,因此该部分内容必须规范做好,且运用好必要的技巧。

开题报告写作过程中,有不少要点需加以注意,具体有哪些文中已做详解。

希望学生们看完能够有所启发,从而写作出优秀的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