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优秀5篇)正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优秀5篇)

时间:2023-12-11 19:50:44

这里是整理的区域经济学论文(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区域经济学论文 篇1

【编者按】:入团申请书频道为您提供调查报告范文参考,以及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调查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5年09月25日—2005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06年03月01日—2005年05月1日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06年05月02日—2005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06年06月01日—2005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06年06月08日—2005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06年06月15日—2005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区域经济学论文 篇2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兴起的新兴学科,它属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内容主要是经济地域、经济区域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系统,具有比较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这门学科是以自然地理学理论作为基础,又以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同时还与人文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等众多相关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在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的研究方面,陈才先生立足我国实际,结合中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构建了框架、奠定了基础。有关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在区域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区域规划理论;二是受欧美同类型学术研究的影响而衍生出的区位经济论和人力资源与区域关系论;三是经济区域运动理论以及劳动区域分工理论;四是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及点轴开发理论。在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面,陈才先生提出了7个领域的观点,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区域开发与规划、经济地域系统、区域条件领域等。除此之外,其他学者还提出了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城市群与城市化、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等领域的观点。

2山西旅游业现状剖析

山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直到1999年山西《山西省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之后,山西的旅游业才开始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尽管旅游政策一再进行合理调整,国家专项资金也已到位,但是由于各种法规限制、相关部门和体制的制约、政府化和行政化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地方配套资金、企业和市场资金难以及时跟进,影响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如此,山西的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了全省总面积的80%,这就使得山西旅游资源虽多,但是交通不便,分布较为分散,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很是不利。这些因素,使得山西省景区开发和管理落后,不能有效地满足旅游市场需求。近年来,山西省顺应全国经济形势,结合本省实际,进行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了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加快了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使各类依赖原始资源生产的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发展。低能耗的旅游业成为转型的首选和投资热点,许多不同体制的煤焦企业纷纷投资旅游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山西省已经有210多家资源型企业投资旅游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星级饭店建设、休闲度假区经营和娱乐设施生产,投资总额超过318亿元。其中有14个项目投资超过5亿元,有9个项目投资高达10亿元。资源型企业的转型投资,为山西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走出了资金瓶颈,使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开发规模大、建设标准高、覆盖面广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带动了本省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由以单一的观光游览为主向娱乐体验、休闲度假、教育启智等全方位发展,较好地适应了旅游市场新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山西旅游的资源品质、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旅游业的资金量虽然较大,但企业原有资源的旅游利用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因此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考虑,工业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3基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山西景区开发与管理的构建

3.1山西煤炭基地转型旅游景区发展道路

3.1.1工业旅游景区开发的必要性

山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种类众多,煤炭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20%。富有煤炭资源的地区往往资金雄厚,对这些煤炭生产地区进行旅游开发,很容易解决旅游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针对煤炭资源面临枯竭这一现实,要大力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多种类、多层次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企业和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山西在工业旅游景区开发和利用方面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国现在正加大力度建设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旅游产业作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强经济实力的替代转换型产业,得到强力政策支持。因此,对于山西面临枯竭的煤炭基地,采取工业旅游的策略,转型发展,进行景区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3.1.2工业旅游景区的开发构建

根据区域经济地理学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应用理论,对于拥有大型煤炭基地的城市(如大同市、晋城市和霍州市)而言,工业旅游景区的开发构建,可以通过工业遗产旅游和工业园区观光旅游这两种途径来进行。这样,不仅保障了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在开发枯竭的地区仍然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确保了本区域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当然,任何地方转型旅游景区,不管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发管理,都需要对旅游景区的交通状况、辅助设施、市场开发、商品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进行重新构建,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煤炭基地所获取的雄厚资金恰好可以承载起工业旅游景区开发的需要。根据资源地区本身存在的差异性特征,再依据区域规划理论及区位理论,可以对山西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进行分类。第一,根据本区域发达的生产优势,对当地生产性场景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第二,本区域拥有悠久深厚的文化,优势明显,因而对社会文化场景进行开发也是很好的选择。这两类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虽然立足点不同,但都是依据山西煤炭工业的具体情况和所在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采取跨行业结合策略而进行的区域规划。在开发中如果仅仅只是满足其中的一项因素,就不能算是对工业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而是对煤炭工业的单独性继续建设,亦或是单独对于交通、文化、生产的建设。因此,在山西煤炭基地的转型旅游业开发方面,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规划及区位理论进行开发建设,任何不顾及本区域的区位优势而盲目主观进行的区域规划,都是不可行的,都不能很好地对工业旅游景区进行合理开发。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工业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可以按照“一矿带一业”政策的景区企业化模式进行。并依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转、科学谋划、有序开发”的方针,通过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财政投入,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的进入,可以解决一些地区单独依赖煤炭工业资金的局限和片面。与此同时,应当对处于水源地范围内的排污企业进行改造和整治,并对中心城市建成区进行有效绿化,进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3.1.3工业旅游景区的管理构建

在工业旅游景区,开发和管理关系密切,依照景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内容,景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工业旅游景区管理不仅包括景区自身管理,还包括旅游利益相关环节利益诉求的协调管理。对于利益诉求管理而言,在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应用研究领域中,按照区域条件领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可以找出利益相关者的趋同利益诉求,了解和掌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大限度满足各旅游主体的需求。对于工业旅游景区自身管理而言,则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是建立一个科学的景区管理机构和体制来驱动景区的运作,进而实现发展目标。对于管理机构而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确立机构的合法地位;对于管理体制而言,要建立程序化和常态化的景区管理监督机制,使政企职能划分清晰。其次是要大力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山西工业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关联着煤炭工业的发展,而煤炭工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当地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城市化乃至城市群的建设都是对城市的管理,而城市的管理就必然包括所在区域的景区管理。依照城市群与城市化进行景区管理构建,正是区域经济地理学应用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内容。

3.2山西革命遗址与红色景区的对接建设

4结语

区域经济学论文 篇3

(一)传统教学方式与区域经济学教学特点的不适应

区域经济学学科具备综合性、应用性与区域性特点,这要求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之外更要注重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从而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重心局限于理论,学生只是掌握或记忆理论和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根本没有掌握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要求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体系的滞后,缺乏地域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的的学科之一。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更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经济问题,如不同地区发展路径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等。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区域经济学科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但因为本课程开设时间不长,经典教材不多,如现在为众多高校使用的孙久文的《区域经济学》,该类教材大多都是对于经典理论的梳理和介绍,案例引用并不多,而且案例大多是国内或国外发生的经典性案例,缺乏地域性特点,难以培养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地区性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

西部高校地处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同样带来了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理念的滞后,难以吸收经济学类精英人才。现有的经济学教学者大多为新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或由经过短期深造进修的老教师承担,区域经济学学科教学经验缺乏,甚至缺乏对经济学科体系的完整把握。地域的偏僻使得教师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有所脱节,缺乏敏锐的经济学触觉,难以把握经济学发展动向,无法进行深入的相关科研工作。以上这些是地方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碰到的最常见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突出探究式教学的地位。

二、探究式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转变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着重于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着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案例穿插讲授

在校大学生缺乏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就理论言理论,学生很难予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时,应穿插使用案例,用大家熟知的案例来分析说明深奥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解释区域开发中的政府作用时,可利用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这一经典案例。但在案例使用中需要注意案例与学生生活的可连接性,书本上许多案例距离学生比较远,如这里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的引用,对于中国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学生而言太遥远,如果能在备课中将本土或本国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引入,则更具有现实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现实并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

2.热点问题讨论

为保证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在某章节或某问题讲授之后,教师可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及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如针对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以及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梯度理论,可以引入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案例,激发学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这种热点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经济事实发生背景和原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气氛,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形式更是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促进教学相长。本方式需注意教师仅仅是指导,而要避免给出固定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

(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导

教学应当不局限于课堂内,应该开展各式的课外辅导与教学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巩固学生所学的的相关理论。

1.开展专题讲座

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高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一些专家、企业家或政府官员来校召开专题讲座。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这一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专家、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最好能在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

2.组织学生亲身实践

在搞好课堂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是情境案例,即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区域政策制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区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到企业参观学习,以使学生能够更感性、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完善学生学业的考核机制是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考核方式大多是闭卷笔试,弊端有二:一是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因此,应当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多样化考核。建议将最终考核成绩的评定分为期末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以及出勤率三个版块,从学生科研论文的情况、学生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等对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甚至可以采取面试和口试方式,以综合性案例来考察学生在事实获取、探索研究、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探究型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注意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对思考、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拓展思维;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教学上突破课本限制,保证基本理论体系完整,通过热点讨论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引入热门研究领域以及跨学科的内容,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水平与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构建适合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中,要注意师生间的平等对话,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自己的相关课题调研工作、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调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四是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应当予以重视,从案例教学到具体社会实践,都需要教师自身对于本学科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广阔的视野,能够在课前收集整理好相关案例,完整设计案例讨论环节,有效引导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并能一语中的地给出案例的评价和总结,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案例讨论以及社会实践,勇于思索和发表意见,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反过来也会促使教师在不断加强教学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理论认知,有利于师资能力的提升,解决了地方高校经济学科发展的一个软肋。

区域经济学论文 篇4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90-02

在各省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如火如荼的编制本省主体功能区划,最大限度的发展本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情况下,利用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使空间规划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其能够对区域内的主体功能区划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1 主体功能区概述

1.1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1.2 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

1.2.1 优化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优化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通过着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建设成为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或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域,带动全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区域。

1.2.2 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这类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促进人口和要素集聚,进一步壮大经济规模,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成为全国(或地区)集聚经济和人口的重要区域,支撑全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2.3 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这类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政策支持和加大保护力度,通过促进超载人口有序外迁和适度开发,加强生态修复保护与扶贫开发,建设成为保障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全国(或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1.2.4 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这类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现强制性保护,控制人物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加强管理,通过严格禁止人为活动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和实施强制性保护,有限度发展与禁止开发区功能相容的相关产业,切实保证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保护,建设成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域。

2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基础

2.1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区域之间各种要素存在差异,这些自然环境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人文景观所表现出来的地区差异性,称之为地域分异。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前提,主体功能区划分主要基于这三个方面:自然、经济和人文,三个方面均存在地域分异。主体功能区划分是对区域诸多要素客观存在区域分异规律的揭示,地域分异的因素为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也基本奠定了地域主体功能区的空间格局。

2.2 生态经济理论

区域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也包括环境的改善,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经济理论为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的选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生态经济理论是探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共生演进规律的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供理论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为科学选择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在推进区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中提供理论依据。区域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符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想,为主体功能区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产生于本世纪30-40 年代,以区位论为基础,并且沿用了区位论学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的最佳区位,而是研究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因此把一定范围内的有关客体看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体。

空间结构理论阐述区域各种要素的各种空间组织模式及其空间运行机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首先是一种空间单元划分,划分依据主要是区域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空间结构理论关于空间组织及其运行的研究,为我们识别特定区域的空间组织形式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些区域空间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提出来的,是基于对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的思索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重在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即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经济学角度看,超越增长理论和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由经济增长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生态服务与限制性原理及人地关系原理构成。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主要是综合协调社会、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而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社会、环境每一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更取决于三个子系统及其整体系统之间的协同演进。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标追求,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设计、功能区单元划分以及发展方向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区划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简称“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于2006年3月,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由于北部湾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市城区、北海市城区、防城港港口区、防城区、钦南区、钦北区都属于重点开发区。其中下属县级行政区5个,包括横县、武鸣县、、合浦县、东兴市、灵山县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的33.3%,面积比重占35.3%。

(1)人口集聚能力较强。2007年,经济区的重点开发区域人口931.4万,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总人口2271.7万的41%;人口集聚度321,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19.3%。

(2)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007年,经济区重点开发区GDP1562.3万元,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GDP3808.6万元的41%;人均GDP16937元,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0.1%。

(3)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的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0.74亩,比重的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5.7%;但人均可利用水资源939m3,虽然属于较丰富等级,但与全区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较大,特别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淡水资源的供应问题将更为突出。

(4) 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的剩余大气环境容量占大气环境容量的66.2%,比全区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28.8个百分点。剩余水环境容量占水环境容量的33.5%,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0.3各个百分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沿海发展新的增长极,是部级重点开发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的基础比较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土地承载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较大,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承接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强,刘红梅,韩桐魁。农业产业化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论研究[J].江西农业经济,1997,(05):5-6.

区域经济学论文 篇5

论文摘要: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本人近来的研究,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客观存在,从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看,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渐扩大,而相对差异则在相对缩小,而且综观理论界,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在研究中国区域差异是否在扩大,并没有去进一步研究差距扩大到何种地步是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不能承受的——即涉及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问题。本文将对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进行简单说明,阐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最后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测算出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的上限指标,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实践中,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检测和比较,对控制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字: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 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就有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更是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都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是在逐渐扩大还是逐渐缩小等问题的研究,而很少有对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达到何种程度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方法及其指标评价系统,并进行实证分析。一、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学术界对区域差异研究的学者很多,在他们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结合本人近来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下几个结论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1.在空间上,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和省际之间的差异都在扩大,从数值的比较上来看,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的总体趋势在扩大,1990年的基尼系数是0.279,而2009年达到了0.346,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东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与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锡尔系数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2. 在时间序列上,1978年——2009年基尼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1990年开始,基尼系数一直递增,这说明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且按照国际警戒线的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就是极度不均衡的表现,2001年的数据已经达到了0.36,在2009年、2009年和2009年有所缓和,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难以测定(2009年上升—2009年下降—2009年下降)。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威廉姆逊在“倒U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在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区域经济差异不会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这说明,区域差异将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这个差异无法避免。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区域差异状况依然位于倒U曲线的左侧,至于什么时候会达到最高点,什么时候会开始减缓慢,尚无定论,这就提出了一个相关问题,位于曲线左侧则意味着区域差异将会继续扩大,可是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差异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区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个差异的存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这个差异超出了区域发展可承受的范围,那么,这个差异将会阻碍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这里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它的含义是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强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的承受能力,具体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由区域经济差异心理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经济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社会组织承受力三个方面所构成。提到这个概念,是想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是一个抽象的不易衡量的指标,所以下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解决。三、问题的解决思路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预警系统,具体 做法:1. 选取预警指标。(1)分别计算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指标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和标准差,用它们来监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2)测算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与最低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的极差和极差比率,监测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3)计算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用来监测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4)辅助指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这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2. 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根据以上指标的测算,预测差异变化的趋势,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临界值设定在预测方案所显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最高值之下为宜。3. 区域差异评价系统。预警指标临界值设定以后,就可以对以后的指标进行具体的衡量,看其是否在临界值之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T=1-A/B式中:T:某个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距离其临界值的程度,T<1。A: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B:临界值。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没有扩大,但需要关注。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我们只需要关注其未来变化即可。四、实证分析 本研究采用1990年——2009年全国31个省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指标进行的具体测算,数据如下表所示:1.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监测:首先考察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极二分位数差幅,该指标由人均GDP排序位居前2位省(市)之和与最后2位省(市)之和做差计算获得,反映的是最富裕地区与最贫困地区的绝对差异(图2)。由于是绝对值的比较,逐年的数值呈递增规律,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9年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值为48249元,最终确定该项指标的上限为48249元,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2009年的实际极二分位数差幅,利用上面提到的区域差异评价系统中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进行具体的测算与评价,进而对区域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再来考察相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标准差,由以下公式计算而来(数据见图3): 在计算过程中,1990年—2009年标准差的变化幅度很大,因其数值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仍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来测算2009年的数值,得到标准差的上限是12449,即为临界值B,具体的评价方法举例如下: 如我们得到2009年实际标准差是15896(A值),利用公式T=1-A/B,计算得T值为-0.28,T<0,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09年区域经济差异相对扩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在这个环节中,绝对差异上限指标是48249元,相对差异上限指标是12449。2.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监测: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采用极差和极差比率指标,目的是考察极端情况的变化。2.1极差分析: 1990年最高收入地区与最低收入地区的差距是5100元,而在2009年差距上升到43115元,是1990年的8倍之多,以1978年为基期,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281.7,2009年是938.4,扣除物价指数的影响,2009年的差距是1990年的2.54倍。根据15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9年的极差为60410.43元,所以在极差这个指标界限的设定上应该参考这个数值,设定极差上限为60410.43元。2.2极值比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的是人均经济总量最高与最低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值,我们从曲线中可以看到,1990年——1993年呈急剧上升趋势,然后大幅度下降,从1994年开始缓慢上升,到2001年开始有所下降,呈现平缓波动,幅度极小,我们可以预测2009年极差比率不会超过13.3,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以此作为极差比率的上限。 衡量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两个指标的上限分别是:极差上限为60410元,极差比率上限是13.3。 3.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监测: 此处采用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考察区域差异是否仍在继续扩大。 我们分别计算了低收入4省(市)占全国的比重和最低收入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数据(图7)上看,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4个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最贫穷地区与最富裕地区的差距在扩大,也说明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导致地区差异在逐渐扩大,通过测算,衡量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指标的下限是5.5%(1993年),如果比例低于5.5%,说明低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恶化。 我们继续考察了人均经济总量最少的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90年——2009年比重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与前者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地区15年来都是贵州省,如果该项指标在2009年0.97%的基础上持续下降,那么落后地区和全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4. 辅助指标的说明: 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作为一个无法衡量的辅助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它实际上是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的综合体现,如果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强烈,如社会大众对此议论和抱怨明显增加,舆论对此的报道增多,有关区域要求调控区域差异的呼声越来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已经发展到了区域即将不能承受的程度。因此,该项指标的衡量只能通过对社会大众的舆论、新闻媒体的报道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等数量上的变化来大致判断。五、总结 本文从多个指标、多角度入手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以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来命题是为了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比较严重,尤其是低收入地区与全国乃至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在扩大。文中提到的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约束机制,并不是说超过了预警系统的上限或是下限会有多严重的情况发生,但是有了这些指标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迅速地衡量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状况,这些指标只起到比较和参考作用,仅此而已。在指标的运用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各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此问题需另作研究。 参考文献: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9年1月.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集聚[J].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姚静,山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3月(1).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5月.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第12期.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