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优秀13篇正文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优秀13篇

时间:2024-11-04 23:43:22

一.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1

一、开展高校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规范大学生行为的重要保障

班级活动蕴含着班级精神文化精髓,深受班级制度文化规则的约束,而班级的行为文化规范功能主要通过班级活动来实现。当蕴含行为文化的班级活动的整体要求落实到班级全体成员的个人行为时,活动对其个人发展的影响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种班级行为文化的影响下,班级成员能够不断调整其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平,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透视目前高校学生的个人行为,班级行为文化建设是规范高校学生不良行为的重要保障,它的有效建设能够促进班级成员个人行为与班级行为文化的和谐一致。

(二)建设优秀班级的重要环节

一个优秀班级的形成和发展在于班级成员行为与班级行为文化要求保持协调一致,形成了强烈的班级团队意识。班级活动中蕴含了班级整体行为文化和班级成员个体行为文化,当班级活动的要求和班级成员的个体行为相协调时,班级成员的整体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就能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级。在班级活动的不断开展中,班级成员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得到不断发展,并日臻完善。与此同时,班级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它们共同促进优秀班级建设。

二、当前高校班级行为文化面临的困境

当前,高校班级行为文化在政�

(一)政治行为面临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面覆盖,高校班级成员面临各种不良思潮和西方意识形态的诱惑,这给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造成了困扰。从高校学生的现实政� 大学生作为高校班级的主要成员,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到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但他们没有明确的标准,容易受到其不良思潮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不论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还是班级活动的参与者都或多或少表现出“物质利益至上”、“重视个人利益”、“利己主义”等行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崇尚个人价值主义、功利主义,缺乏对国家、社会、学校和班级的责任意识等问题。他们的政� 从高校学生网络政� 网络政�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处于渐趋稳定期,但他们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政治现象缺乏独立的评价和判断,容易受到他人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同时,当前高校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局限性,他们参与的范围、层次有限,并不会对决策者的决策产生影响。此外,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一定的选择趋向,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与自身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一些政治信息,缺乏全局意识。

(二)法纪行为出现失守

法纪是大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规则和行为准则。“无规则不成方圆”,法纪作为一种规则规范着大学生的各方面行为。然而,当前大学生对法纪的忽视,甚至无视,值得深思。首先,大学生存在法纪意识淡薄问题。他们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有限,往往表现出思想与行为的失调,无法用法律意识来有效指导现实需要。其次,大学生欠缺必要的法纪知识,法纪观念淡薄。法纪知识是法纪观念形成的基础,然而大学生法纪知识欠缺,法纪观念更无从谈起。大学生入学之前对法纪知识的学习几乎为零,大学虽然开设了“法学概论”课程,但老师的讲解只限于皮毛,学生则疲于应付,未能认真学习这些法律知识,因此造成法纪意识淡薄。

(三)道德行为存在缺失

优良的班级行为文化应该在道德行为文化上呈现一种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班风班貌。道德行为是指大学生依据在一定班级文化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进行的道德实践。受外部社会环境诸多不良思潮、不良风气和其自身成长环境的消极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呈现低俗倾向。当前高校班级成员道德滑坡现象令人吃惊。在公共财物方面,表现出一些“低俗文化”,如“课桌文化”、“墙壁文化”等;在言行举止等基本礼貌方面,表现出不尊重老师和他人、以自我意识为主、我行我素、日常穿着不注意和说话用语失范等。

(四)学 当前大学生在学 首先,存在迟到、逃课等行为,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大学生对学习表现出一种敷衍的态度,缺乏学习目标。更为普遍的现象是,上课玩手机,不听老师讲课。其次,在课后很少进行书本学习。大学生的课后时间较充足,有很多选择的空间,但他们选择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寥寥无几。再次,考试中存在作弊行为。当前大学生的功利性倾向明显,为了通过考试,往往采用一些作弊手段,投机取巧。在班级学习活动方面,其内容和形式都存在着低俗化、形式化倾向。班级活动重娱乐轻素质,娱乐文化活动多,思想性、学术性和服务性文化活动少。

三、解决当前高校班级行为文化困境的路径

建设班级行为文化,应该以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以政治、法纪、道德和学

(一)开展政�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作为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处在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为指导,以正确思潮为取向,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思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要求他们以社会主流价值和行为规范约束自身。其次,把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开展思想教育时,要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和时代观念,引导他们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进行客观理性的评判,提高其价值性认知水平和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再次,制定相应的网络政� 就网络政�

(二)开展法纪行为文化活动,做到遵纪守法

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进行法纪行为文化教育,将课堂教学活动与班级文化活动相结合,将法治社会的要求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结合。首先,高校辅导员和教师要熟练掌握法律知识。高校辅导员和教师是大学生行为的主要指导者,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法纪观念和法纪意识培养,因此要不断学习,树立法纪意识,并以身作则。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将法律知识有效地传输给学生。一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法律知识,可利用多媒体,将一些发生在生活中的法律事例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既掌握法律知识点,又增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法纪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法律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大学生。再次,联合有关法律部门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对法纪重要性的认识。可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演讲、征文比赛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他们学法用法的能力,自觉做到遵法、守法和护法。

(三)开展道德行为文化活动,培养优良德行

开展道德行为文化活动,要传承中国传统美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要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规约,也是对高校学生个人道德行为的规范。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定期开展规范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主题班会。要以传承我国优良传统美德为目标,以社会道德楷模的先进 其次,要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活动中要注重两方面结合:一是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提供志愿者服务的社会资源结合起来;二是把高校学生志愿者的特点与高校德育建设结合起来[2]。再次,志愿者活动的空间要扩展,要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关心和扶助社会弱势群体,针对孤寡老人、贫困儿童等开展服务活动;二是服务社会,主要是参与各种大型赛事、活动的服务工作。通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提升道德素养。

(四)开展学 首先,组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观。一是开展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鼓励班级同学之间、班级之间进行学习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二是开展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吸取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其次,开展主题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引导。通过邀请校领导、院系领导以及专业教师与学生开展座谈、作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和学习目的进行专业指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完善班级制度建设,严格班规班纪,狠抓课堂考勤和学风、考风建设。通过完善班级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增强自觉学习意识,克服不良行为,减少和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总之,高校班级通过开展以规范学生政治行为、法纪行为、道德行为和学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2

【摘要】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是一种与学生生命成长息息相关的潜在教育力量,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班主任在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端正对班级文化的认识,以建设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营造健康的班级舆论环境、塑造良好的班风班貌为目标,建立健全班级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发挥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重视班级文化物质载体的开发和运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精神风貌;文化建设

班级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家园,也是学生生命成长和个性发展的主要场所。随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兴起,班级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重视。已有的研究指出,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是一种与学生生命成长息息相关的潜在教育力量,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引领班级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班级文化应有的作用呢?

一、端正对班级文化的认识

教师明确什么是班级文化是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目前,学界对什么是班级文化尚未有权威的定义,大多数学者都是依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这一定义来界定班级文化。如黄伟在《校园文化概论》中从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的关系角度出发,认为班级文化是反映班级这种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亚文化,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唐晓林认为,班级文化是在班主任、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努力下,班级成员所共同遵守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学习风气等的总和,展现了一个班集体独特的精神风貌。

笔者认为,班级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在班级这一特定场域中的结果呈现,主要反映的是班级成员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精神面貌及一些物化的产物首先,文化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如果简单地将文化分为几个方面,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或行为文化等几个层面,用解构的思维来建设班级文化,必然 所以,班级文化应该抓住“价值观念”这一核心,突出和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以“人化”为途径和手段,以“化人”为根本,建设育人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其次,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师生的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班级文化的内涵,班级文化也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实现着其隐性的教育功能。第三,班级文化建设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多元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加以引导和帮助,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向着理想的目标迈进。

二、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在班级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景,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导向和奋斗的方向,引领班级成员的共同成长和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班主任理应成为社会规范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引导者,承担起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使命与责任。这种引领不仅是教师用校纪校规和班规班纪约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引领学生朝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美好愿景不断前行。班主任不应将班级文化视为班级工作的“政绩”和“装饰”,使

1、建设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叶澜教授指出,“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交往活动”。在班级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无时无刻都存在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只有在交往互动中,师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集体,进而形成班级特有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共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人际关系决定着交往互动的有效性。班级人际关系既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构建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是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营造健康的班级舆论环境。对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关键期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他人和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积极健康的班级舆论能够有效地影响或制约每个学生,并规范他们的言行。班级舆论就是班级成员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马卡连柯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每个学生自我的性格的形成与班集体的内部舆论的监督有很大的关联,他们的意志和一些自我的生活习惯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对也会形成对集体所产生的自豪、责任感。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用明确的规范约束学生,用情感的。力量打动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舆论环境。

3、塑造良好的班风班貌。班风班貌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集中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成果的一种综合体现。良好的班风班貌对班级文化的巩固和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对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无形且巨大的教育力量。班级精神是班风班貌的理想表述,塑造良好的班风班貌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也是班主任凝聚班级人心、鼓舞士气、激发动力,维持和激励学生不断前进的重要方法。

三、掌握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不但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清醒的认识,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策略。

1、建立健全班级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机制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班级管理的民主化,而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又是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强大动能。班主任从班级工作出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转变观念,由原来的班级管理者转变为班级的组织者、服务者,与班级学生平等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二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民主选举班干部,在放权的同时加强监督和引导,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三是要和学生共同制订班规班纪,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班级的特点建立和完善班级规章制度,以班级公约、班级愿景、班级目标的形式呈现。规范学生行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2、发挥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班级文化既非学校文化的缩影,也非班主任个人的管理文化,更不是专家学者策划提炼的,班级文化是由班级成员在长期的班级学习、生活过程中共同营造的,是学生社会化发展和个性成长的一种积淀。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作为班主任,引领班级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发挥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学校育人目标的引导下,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品德修养进行方向指引,尊重班级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及时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摒弃以分数衡量一切的评价标准,营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文化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同时,班主任要做到放手不放任,强调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和熏陶,注重以“文”化人,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影响人、塑造人。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班级成员的创造性活动不断丰富着班级文化的内涵。班级文化丰富的育人价值也需要通过班级师生的活动得以实现,因此,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唤醒学生内心的愿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发展是班主任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应着眼学生生命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感兴趣的班级活动,如生命安全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等系列主题班会,让学生认清真善美和假丑恶,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锤炼集体主义精神和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富有班级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课堂中锻炼自己,认识社会,在增长才干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

4、重视班级文化物质载体的开发和运用。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也会有很多物化的产物,作为班级文化的外显,这些班级文化的物质载体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班主任应注意在环境布置和设计上把文化的意图、教育的目的充分表现出来,从而实现在班级环境建设中育人的目标。以班级黑板报为例,要让班级黑板�

参考文献

[1]张祥兰。班级文化建构的三个关键[J].中国德育,20xx(9):37-40.

[2]芮彭年。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德育,20xx(9):41-44.

[3]曹学凌。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xx(5):255.

[4]殷蕾。基于场域理论的班级文化育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xx(2):64-67.

[5]谭海英。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原则和措施刍议[J].基础教育研究,20xx(7):55-56.

[6]林冬桂。论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教育导刊,20xx(11):11-14.

[7]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xx(8):56-60.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3

摘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职业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职业教育自然成为我国人才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职业教育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探讨,提出作为职业教育的前沿阵地,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更应当适应时代要求,不仅注重技能学习,而且要建立自己的班级文化,并将班级文化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结合起来。

关键词:职业教育;班级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发展迅速。同时,职业教育也正在由数量向质量发展。市场上缺少的不是职业人,而是综合素质高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其道德、情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是班级,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在这个基本平台上完成。班级就像一个微型的社会,对学生的人格有着深层次的影响,甚至影响一生。班级良好的文化建设,营造了正向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从属,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文化和班主任的影响,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独特的团体生活方式。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学校需要完成的不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个体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不同特点,造成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差异性。作为正蓬勃发展但又处于新生阶段的职业教育,其班级文化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

很多人简单地把班级文化建设理解成对教室和宿舍的装扮,认为贴几句简单的标语、挂几幅常见的字画就是班级文化建设。对教室、宿舍的布置、装饰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对班级文化的展示,而非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部。班级文化建设应当是更深层次、针对思想的一种建设和渗透。要想加强中职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就要将流于表面的班级文化进行细化,结合有形的班级、教室布置以及班级制度等无形的精神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建立完善的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建设缺少明确的目标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的放矢,围绕目标完成任务。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困扰很多职业教育人的一个问题。许多职业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目标不清晰,重点不明确,做了许多无用功,班级文化建设不见成效。究其原因,一是职业学校与社会对接,没有具体的`升学率的压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放松。二是学校将教育目标简单地定位为提高就业率,学校对教育目标理解的偏差,造成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缺少明确的目标。

三、班级文化建设没有明显的职业特色

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应当体现职业特色。纵观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历史,即我国的职业教育是由普通文化教育发展而来的,带着深深的普通文化教育的烙印,所以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常体现出规范学生行为的共性,而没有体现职业文化特色。很多职业学校不善于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引入班级文化建设中,没有使学生形成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班级文化建设缺少职业特色。

四、班级文化建设形式单一

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形式往往过于单一,不是由教师全权管理,学生只是机械地执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甚至叛逆;就是美其名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放任自流,由于缺乏教师必要的管理而使班级文化建设走了弯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四者都是参与主体,相互影响,缺一不可。要想建立完善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就要具体从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应当准确了解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及要求,建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职业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班级文化建设规划,为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其次,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作用。教师和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直接主体,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制约。总的来说,在整个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发挥的作用要由大到小、由直接到间接、由低级到高级过渡;学生的作用则是由小到大、由主体到个体过渡。最终实现让学生自己主导自己,逐渐具备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能力,为走向社会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做好准备。最后,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自豪感。要根据职业的差异性,引进企业文化,以社会基本道德伦理、职业道德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做到育才先育人。富有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形成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四者不断地共同努力。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4

班级制度建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才能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鞭策后进、激励先进。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尊重学生意见,切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马卡连柯认为“不应仅仅把纪律看成教育的手段。”比人管人少了一些随意性,但使学生多了一些预警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我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规范学生,而且制度自身就是一种文化。首先要解决的让学生接受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中?每个人都有弱点,需不需要克服每个人的弱点?要实现以上两点,需不需要制定班规?然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参与制定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强加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班级公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是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制订的班级公约是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班级集体表决形成定案。然后把集体表决的定案制定文本,挂在班级墙上,依决定来处理班级事务。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据可依了,也积极执行,自主管理。

2、建立和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建立标兵栏,每周选一次文明标兵、学习标兵、卫生标兵,把这些选出的学生名单和照片放在标兵栏内,以此来激励学生。

3、完善学生品格,鼓励自我发展。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大。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精力过剩,产生各种欲望和需要,诸如理解、自尊、自信、冒险、崇拜、虚荣、反抗等等心理。

如果想法得不到正常的满足,总是被压抑,就会慢慢形成挫折感,使行为发生变化,产生一种指向自己或他人的攻击行为。于是班级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将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4、积极开展小组竞争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开展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并通过小组间成员的互相影响、互相督促、相互教育,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极为重要,教师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格。班级管理制度不只是约束学生,对老师同样具有约束力。比如公民道德建设要求学生讲诚信,教师在平时就应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了教育学生遵守课间时间观念,我们老师总是课前两分钟到达班级门口,等待上课,即教育学生,同时也有了入课过程的时间。而学生看到老师能够早早在班级门前等候上课,他们也就会快速进入教室等候上课。

三、开展有益集体活动,努力打造班级精神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1、开展多种主题班会活动。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发展他喜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班、队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好途径。自我设计的活动中。因而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样既能确保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又能利用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主题班会课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不同确定内容,如“火眼金睛寻找亮点”、“天生我材必有用”、“环保你同行”、“平安知识进校园”等。

2、开展多种课外文体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发明班级文化,才干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沉淀得愈丰厚,学生个体就愈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然地融入班级这个精神家园。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如在元旦前夕举办文娱晚会,或在平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文娱活动等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诗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3、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活动也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强学习动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5

摘要:班集体的生命在于形成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在于建设。创建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仅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始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显著,思想情感丰富,精力充沛,世界观初步形成。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班集体的生命在于形成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在于建设。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不仅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下面我将结合实例,就班级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建班级价值体系

(一)致全班同学的一封信

学期初我给全班同学写了一封信,欢迎他们进入中学的同时,也提出了我对他们的期望:致全班同学的一封信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踏进初中的校园,欢迎你们进入初一(7)班的大家庭,成为七班的一分子。从今往后,我们将共同携手走过三年,共同品味学习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共同进步与成长。当你们昂首阔步迈进市一中的大门,带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去迎接崭新而充满挑战的初中生涯,我想,你们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学生。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我们要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业上有所进步,最后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喜悦;我们要学会慢慢成长,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我们要学会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从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要学会处事待人,与身边的同学们友好相处,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学会宽容,珍惜初中三年的情谊。在我们七班的大家庭里,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却不是评判一个同学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品德也同样重要!我希望我们七班的同学,是勤恳善良的,是有包容力的,是明辨是非的,是充满正能量的孩子!我们45位同学在同一个班级里,一起学习、一起嬉戏、一起分享苦涩与甜蜜,想想,这是不是一种缘分呢?让我们都把握好这份情谊,珍惜现在。初中三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可能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希望以后当我们回首这段青涩的岁月,心里仍然充满感动与温暖,于是回忆便化为永恒。希望初中三年,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出色,活出精彩的自己,活出有价值的自己!让我们带着自信的笑容,去迎接未来的初中三年,去迎接成长进步的自己,去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班主任:杨老师我永远记得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和震天的掌声,这是认同,是共鸣吧。所以班主任适当释放一些情感,与学生们沟通十分必要。往往一些小的细节,也能够逐渐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属于自己班级的信念与价值观。

(二)制定顺应民意的班规

开学初在班会课上通过了我们七班的班规。课前要求大家结合市一中《学生手册》中的校级校规细则,每位同学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班级规定写下来,进而在班会课上汇总,民主商议,最后整合成12条班级班规: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注意仪容仪表,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带手机进学校(如有需要交由班主任保管)。2.早上进班后及时交作业;值日生工作认真负责,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认真进行早读。3.课间不在教室和校园里喧哗、追逐、打闹。4.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5.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和记笔记,勤于思考,勇于发表见解,不随便插话。6.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及时上交,不懂的地方及时问同学或老师。7.中午自习保持安静,不得以任何理由发出声音。8.考试不准作弊。9.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辱骂别人,不打架斗殴。10.尊敬师长,同学之间和谐共处,互相尊重,团结友爱。11.有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班争光。12.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当然,还有与班规配套的行为量化分加分减分细则,这样执行起来有章可循。奖惩分明,并定期进行总结。

(三)设计富有个性的班级名片

学期初全班分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设计出大家一致认同的富有个性的班级名片。包括:班主任寄语:请认真对待每件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对自己负责,对班级负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价值!班徽:由六个不同颜色的“7”环绕而成的太阳,光芒四射,五彩斑斓,象征着我们七班朝气蓬勃,乐观积极向上!班级口号:0707,所向披靡,唯我七班,王者无敌!班风:文明,和谐,团结,进取!班级名片上还有我们全班46位师生的军训合影,阳光下,在军绿色迷彩服的海洋里,大家笑得如此灿烂美丽。

二、创建班级精神家园

(一)从军训口号到班级口号

军训期间,每个班级都要为最后的会操表演准备16个字的军训口号。于是发挥集体的智慧,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想口号,统计好之后全班一齐投票,选出最响亮、最朗朗上口的军训口号。经过民主投票,终于诞生了属于我们七班的口号:0707,所向披靡,唯我七班,王者无敌!会操表演中,孩子们把口号喊得震天响,而这16个字也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里。最终我们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全班欢呼雀跃。这是我们班级获得的第一张奖状,大家认识到“天道酬勤”的道理,也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军训结束后,军训口号也顺理成� 孩子们在周记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抑或是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与感慨,没有字数限制,只要求是他们自己真实情感的抒发。认真阅读后我也在周记最后附上我的见解和看法,解答疑惑,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初中的生活。

(三)充分利用各种集体活动

我充分利用各种集体活动,把握每一次凝聚班级力量的机会。例如运动会,在我的积极倡导下,大家报名踊跃,都争着为班级争光,我很欣慰。对于非运动员,我也做了相应的工作安排。有的做班级小记者,为运动员们定格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有的负责写通讯稿,为运动员们加油喝彩;有的负责搬水,保障水资源的供应;有的负责搀扶长跑的运动员;其余同学充当班级啦啦队,大声加油鼓劲。

(四)设计精彩纷呈的黑板报和班级文化栏

学校活动丰富多彩,有了平时各项活动中影像资料的积累,黑板报和班级文化栏的布置就显得游刃有余了。我们选出拍得出彩的相片,从日记中选出精彩的章节,由宣传部的成员们发挥他们的创意来设计布置。每位经过“七班风采”栏前的同学都会驻足观看,会心的微笑:军训中的我们……淘宝市场中的我们……运动会场中的我们……这些都将成为永恒的记忆,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田。此外,同学们还奉献出自己的“墨宝”,贴在班级四周的墙上,既励志,又为班级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

三、创建班级评价体系

人各有所长,所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差生,只能说在某方面有些同学不擅长。正如开学初我对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成绩固然重要,却不是评判一个同学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因此,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期末,我总会客观公正地设立好各奖项,并精心准备好奖状和小礼品,而宣布各奖项的时刻大家又都是如此的期待和激动人心。奖项是比较多元化的,如总成绩优秀奖、单科优秀奖、学习进步奖、劳动模范、行为规范优秀奖、运动会最优异个人等等,我希望能够更多地挖掘出学生们的闪光点,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认识到努力的价值。此外,在班级的各项评选中,采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方式,体现公平公正。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始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显著,思想情感丰富,精力充沛,世界观初步形成。因此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更大的发展,正如期初我对孩子们的期望:“希望初中三年,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出色,活出精彩的自己,活出有价值的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任重道远,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会继续努力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寻求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力求把班级文化建设得更好!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6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推进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实践中,从学生特点出发,确定建构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的班级文化作为高职班级文化建设基本目标。从饱涵爱心、建设制度、支持校园文化活动、关心特殊学生四个方面探索班级文化建设路径。同时基于实践反思: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影响因素需要不断构建,实践导向需要把握好尺度,实践主体需要逐步转换,深入实践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班级文化;高职;辅导员;学生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抓手。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2]。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将在学生人格的塑造、认知的转变、情感的升华、交往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引导学生共同建设班级文化,是辅导员加强班级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自20xx年起担任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辅导员,始终以班级文化为核心持续推进高职班级建设。

一、把握学生特点,确定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用来阐释学生的发展以推进教学。班级文化建设同样适合于这样的思路:从班级现有的水平出发,确定通过引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以此推动班级健康发展。在班级建设中,高职大学生呈现如下基本特点:拥有主体意识而主体能力不足。与80后、70后相比,90后的学生更加强调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求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自己做主或参与其中,在集体中有话语权,有选择做与选择不做权利。但是与主体地位相应的主体能力并不是能够及时跟进,能否客观地作出评价与抉择,能否把自我利益与集体利益挂钩,能否对班集体负起责任……在班级建设中会出现要求权利而忽视义务如此不相匹配的现象。“班集体”观念相对淡薄。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的管理模式是上课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学习,下课后自己安排生活。课余时间多数学生选择打工或者参加社团活动。班级成员集中的时间较少,加之同班不同宿,没有固定教室等因素,增加了班级内部的疏远感。大学的自由、开放式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班集体”意识。由此在学生中出现非常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对班级荣誉冷漠,归属与爱的需要难以满足等现象。渴望“肯定”却自信心不足。每个人都有成就动机,渴望成功,高职大学生也是一样。但是对于“追求成功”,他们怀揣着“渴望”但又常常“怀疑自我”的态度。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多数是高考的落榜者。在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下,带着中小学曾有的教师的忽视感,带着高考失败的阴影走入高职院校。于是在专业学习上,在各项活动上,往往表现出“怀疑”“不坚定”的特质,甚至出现挫折后“自暴自弃”的现象。自觉性较差,缺少动力。大学教育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环节。学习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性,即改变中小学教师手把手教的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但在转变过程中,由于长期形成的过度依赖心理、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方法缺乏,毅力不足等因素,在高职学生中出现了不少放任自我的现象,如不准时上课、不上课、不自习甚至不考试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学业的顺利完成。从“最近发展区”的思路出发,在高职班级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不统一、班级凝聚力较差、班级成员自信心不足、学习自觉性不够等现状,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现有水平”,即班级情感与行为相对分散、涣散。基于德育的需要,基于班级建设中的不理想状态,建构班级文化将指向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情感与责任的增进、积极向上风气的确立,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可能发展水平”。所以,建构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的班级文化将成为高职辅导员引导学生建设的基本目标。

二、着眼基本目标,探索高职班级文化建设路径

1.将“饱涵爱心”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3]。用爱心温暖学生,用饱涵爱心的情怀教育学生是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作为辅导员,首先要爱学生。当然,这里的“爱心”也不是简单的说教,至少应包含这样的几层内涵:第一,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在教育与管理学生中,通过教师的合理期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第二,倡导多样化的“好学生”标准。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典型,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自身与班级成员;第三,思学生之所需,明学生之所困。经常性地深入学生的栖息地班级、宿舍,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为学生解决心中的“大问题”;第四,尊重学生,助力成长。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创造一切可能的锻炼机会,任何时候做好学生自我超越的坚实后盾。

2.将“建设制度”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保障。建设班级的第一步是制度文化的建设:从遵守到创建,从服从到自主。在学习习惯尚未养成时,在班级意识尚未形成时,坚定不移推进课堂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班级例会制度,用“强制”来推动“自主”;当自主学习与管理的意识与能力逐步形成时,当班级情感逐步建立时,从日常管理到协调性事务,甚至决策性工作逐步放手,由班委带领班级成员不断补充与完善制度。在班级制度建设中辅导员的角色将由“主持与推行者”逐渐转向“支持者”,而学生则由“制度的遵守者”走向“制度的创建与捍卫者”。这样来自多数学生意愿的制度,更容易被接纳与落实,更容易引导班级的舆论导向,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对班级的主人翁精神与团体责任意识,最终实现班级成员要求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切实相统一。

3.将“支持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基础。校园文化活动按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分为:班级活动、系级活动、校级活动。班级活动是以班级为中心开展的文化活动。辅导员的支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开发资源。从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需要,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班级建设的困境出发,适时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另一方面体现在培养能力。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挖掘活动资源、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评价活动的效果、反思活动的过程等。而系级活动、校级活动由系部或学校组织的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增进班级之间、系部之间的交流,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激情与活力。在这类文化活动中,辅导员至少扮演着三种角色:第一种角色是成长理念的灌输者。引导学生珍惜锻炼的机会,将努力的过程视为自己成长中的宝贵精神财富。第二种角色是校园活动的支持者。用辅导员坚定的态度与专业的指导增加学生超越自我的决心与勇气。第三种是班集体概念的强调者。任何时候强调参赛选手作为班级代表的身份,促成班级成员互助的行动,突出个人荣誉与班级荣誉的关系,以此不断增进班级内在的联系。

4.将“关心特殊学生”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必要补充。“特殊学生”是每个班级或多或少存在的一类群体。在高职班级中主要表现为四种:第一种是单亲家庭学生。多因情感缺失,表现出冷漠与封闭的交往态度。第二种是经济困难学生。多因经济压力巨大呈现自卑、独处的状态。第三种是厌学的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表现出难以自制的逃避状态,甚至同宿舍具有传染性。第四种是身体残疾的学生。由于身体缺陷往往自我孤立,缺乏自信。作为辅导员,一方面需要在关注的程度上努力,做到多沟通,多关心,多帮助,多鼓励,加强特殊学生与自己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需要为他们搭建与其他班级成员互动的桥梁,引导班级成员学会接纳自我,尊重差异,并发挥班委在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中的示范作用。

三、反思建设过程,提升高职班级文化建设深度

在着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可以看到经过共同努力后团结的态度,创新的勇气,用心的担当,自主的习惯等,同时也不断经历着“思考—调整—再思考———再调整”的过程,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在不断加深。

1.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影响因素需要不断建构。在辅导员全面负责学生工作的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是班级文化的共同构建者。他们的素养和相互关� 他们的知识、态度、能力、经历关系到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他们彼此的关系影响着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后现代教育学者认为,没有真善美化身的人,没有柏拉图式的哲学王的形象,没有高大全;只有多层面的、复杂的、活生生的、自相矛盾的、自由的特殊个体,他没有任何限定性,不断的自我构建,创造出自己的本质[4]。所以从内部因素来看,要实现班级文化良性的创造性的建设,需要辅导员与学生不断地突破自我,建构自我,调整双方关系,在和谐与冲突中不断升华班级内部关系。

2.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导向需要把握好尺度。培养积极上进、团结有爱的班级文化在意识层面为辅导员所认可,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呈现出两种班级文化建设的导向:一种是以制度为中心严格管理。强调严格按照班级制度运行,拒绝沟通,要求服从。从高职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与自觉性的角度考虑,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的习惯,实现班级的整齐有序。但是过于严格、单向度的管理,会在一定程度扼杀了学生身上的创造因子,甚至造成严重逆反心理。另一种是以自由为中心宽松管理。主张学习与管理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应附加太多要求。从成人的角度出发定位学生,要求学生独立与自治,有利于间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但过于放任,对于处于向成熟过渡的学生来讲,教育的力量略显薄弱。所以从成分上讲,班级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制度,又不能完全依靠制度;既要给予自由,又不能完全放任自由。从过程来讲,“制度”与“自由”不是绝对的,根据学生与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所侧重。总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把握住好“尺度”,处理好“阶段性矛盾”。

3.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需要逐步转换。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初期,基于学生管理经验、成人的经历等因素,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的优势突出。离开了辅导员的管理与教育,班级将不能成为真正的集体。此时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更多地呈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一方的要求,强调另一方的服从。这样的关系在短暂的时间内有利于管理班集体,但是从长远角度看,缺少“相互激发的因子”。哲学家哈贝马斯曾说,只有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称得上相互关� 要激发班级无限的发展潜能,需要逐步构建“双主体”的文化氛围,逐步确定师生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相互启发,共同成长。当然,实现“单主体”向“双主体”的转换也是需要条件的:学生的持续成长。辅导员要有“成长”的理念,以学生成长为目的,在学生成长中不断创造或给予作为主体的机会。

4.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入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认为的:“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有若干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的变化,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层系统[6]。所 从社会层面来看,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予支持。能否给予学校了解企业文化的机会,为师生创造一线实践机会,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水平,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度。从家庭层面来看,家长的文化程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观念与行为,间接地影响着班级的内在素质结构。高职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忽视家庭文化的影响力。

从学校层面来看,是否持续扩展校企合作的范围,是否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空间及专业提升的机会,是否培养专业教师教书与育人双向的责任意识,是否形成管理人员“以生为本”的信念,都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直接的外部影响因素。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7

一、营造家庭式的氛围,让幼儿喜爱班集体

(一)环境是不说话的老师,它能吸引儿童探索、思考,参与实践,启动智慧之门。我们非常注重物质环境的创造,让孩子参与环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做环境的主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与环境互动。环境设计和布置遵循美学原理,为幼儿的审美和精神愉悦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1.制定班级的象征物。开学初,我们给班级制定了以太阳为班级标志物。班徽解读:明亮、希望的代名词。每个小朋友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希望。此外,太阳还是自由、光明、幸福、美、热情、杰出、高尚等的代名词。班徽心语:只要阳光还在,花儿就会盛开;只要付出还在,胜利就会到来;只要信念还要,厄运就会变得无奈;只要快乐还在,生活就会多姿多彩。太阳班口号: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我们的笑脸。2.设定班级主色调。班级主色调为红色,所有的装饰都围绕太阳和主色调进行。墙面布置的每一个主题上都有幼儿自己的作品,同时为了让幼儿更多参与及感受自己是小主人的意识,让孩子自己设计区域,让孩参与制作班级规则和游戏规则,布置教室,让孩子体验成功和喜悦的同时,也感受到“班级就是我家,努力靠大家”的班级氛围。(二)新《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可见良好的班级常规对班级文化的营造是多么重要。尊重幼儿,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此带动他们注意力的坚持和对学习规则的遵守。一日生活的常规以幼儿的需要为依据,如先小便再睡觉,进入午睡室要轻声细语。喝水时间灵活,幼儿按需喝水。除此以外,我们还开展一系列符合幼儿发展的活动,比如结合幼儿园“绿色小标兵”的要求,每周根据“绿色小标兵”评选内容评选班级的“绿色小标兵”,每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的时候给这些小标兵频发奖状,以示鼓励。3.音乐的运用为一日活动增添色彩。我们搜集适合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音乐,将这些音乐运用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一听到音乐,孩子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户外活动,什么时候要上课,什么时候吃午餐、点心等。在孩子等待时间特别长的环节选择一些轻音乐,如《小夜曲》《秋日私语》等中外名乐。让孩子们知道吃饭时、脱衣服时要轻轻地安静地,孩子们在享受这些优美中外经典音乐的同时,也感受着温馨的班级文化。这样一来,老师指令性的语言少了,孩子们显得更自主、自律。

二、营造班级积极互动的温馨氛围

每天我们都进行个别展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表演,做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进行古诗、儿歌的背诵,带领大家一起玩好玩的手指游戏。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下,孩子们敢于表现自己,善于表现自己,人人都有种归属感,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新《纲要》强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我们提倡教师对孩子们的教育以表扬为主,关注幼儿活动的每一过程,及时鼓励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以孩子的观点去看待孩子,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以互动的平等的。方式参与孩子的活动,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二)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

1.积极引导,形成正确的家教观。教育的共同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和家长之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从内心情感上愿意并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建立合作互信的关系。同时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密切配合幼儿园工作。2.开展亲子活动,强化家园互动效果。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活动、家长助教活动是一个让家园紧密联系的载体。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家长们走近了幼儿园,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了解了老师,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让老师有机会与家长更深入地交流。比如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寻找秋天”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邀请了个别家长代表进行交流和带队,还进行了秋游活动,让家长们和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更进一步发展,也为幼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播下一种文化,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和谐幸福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艺术,需要班主任积极探索。它是无形的,却有着极强的教育力量。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悉心浇灌自己的班级文化,愿每一位幼儿都能在积极阳光的班级文化中茁壮成长。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8

摘要:以班级建设中的个体差异为基点,通过案例说明在打造班干队伍、班级制度、班级文化中充分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在展现个性的基础上弘扬共性,培养和提高独立个体的团队情商,形成一个由优秀骨干领导、全员拥护响应的大集体。

关键词:个体;班干队伍;班级制度;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xx-6401(20xx)05-0193-01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团队和集体,集体的发展更能辐射全员,有效促进个体至上至善的发展。

一、案例初况

笔者曾接手过一个特殊的集体,全班50名学生分别来自此前3个不同的班级,分别为9人、20人、21人,并重新分配了寝室。由于此前人际关系、学风班风与班级文化的差异,很容易形成分散的小群体,导致人心涣散。在新班成立之初,明显能感觉到整个班级被划分为了三个部分,班级整体向心力差,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该班班级建设要注重集体意识和团队凝聚力的培养与加强,让每一个人都具备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班级建设中来,以推动学风班风建设,促进个体成长成才。

二、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一)组建一支优秀肯干、精诚团结的`班干队伍

班级的有效管理、优秀组织的形成、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都离不开一支得力的学生骨干队伍。学生干部不仅是协助辅导员处理学生事务的助手,更是学生、班级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要促进一个新集体的发展,首先就要组建一支能够动员全员,团结奋进的干部队伍。由于考虑到原来三个班人员比例的差别,班干选举没有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而是鼓励大家踊跃自荐,积极为他人和集体服务。随后,通过综合考察和分析,组建了一支来自原先三个不同班级形成的新班委队伍。

(二)明确班级制度,奖罚分明

班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的制度保障,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使得班级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班级制度的约束对象是学生,对他们来说,自主管理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因此,身为辅导员不能独断地包揽制定制度,而是应该指导班委一起制定草案,班级同学可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该班在成立以来,多次召开班会,商讨班级管理条例,让学生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来约束自我,服务大家。除了班支委之外,全班划分为四个小组,开展各项活动均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落实组长责任制。不管是晚自习、实训环节,还是文体活动,均以小组成员综合表现为考评依据。宿舍文明建设同样是考评以寝室为单位的成员的依据。凡当月无任何迟到、早退、旷课情况出现的小组或寝室文明进步显著的寝室,都将得到生活或学习上的物质奖励,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予以教育帮助。

(三)打造班级文化,创新活动,悦纳自我

文化是班级的灵魂,它渗透于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班级成长的始终。一个拥有自身文化与特色的集体,能通过这种独特的“情商”将全体成员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与向心力,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团组织活动和学习交流会中,该班积极探索各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在“312”时,自行联系德阳东湖山公园,落实策划方案各项环节,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其后,又开展了一次露天晚会。没有灯光,学生们借来两辆汽车作为光源;没有背景幕布,学生们用竹竿、彩带搭建;没有彩灯,学生们用蒙上彩纸的手电代替。大家寻找各种方法,一个没有任何光音特效的露天场地经大家布局、设计,呈现了表演舞台的模样。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性”与“自我”已成为当代’90后大学生的显著特性。不少青年人以自我为中心,以私人利益为导向,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淡薄。因此,要将这些特立独行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并打造成一个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创先争优的优秀团队,必须在展现个性的基础上弘扬共性,培养和提高独立个体的团队情商,形成一个由优秀骨干领导,全员拥护响应组成的大集体。发挥个体特长与优势,调动全员积极性,集思广益创新课余活动,形成班级特色文化,形成独特的班级号召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伍新春,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白晶。浅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xx(13):173.

[4]廖泽兴。浅谈大学班级文化建设[J].读书文摘(青年版),20xx(18):72-73.

[5]赵艳竹。浅谈新时期学校班级文化建设[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21(4):88-89.

[6]蒋银珠。用智慧经营班级,用文化点亮人生:浅谈班级文化建设[J].都市家教月刊,20xx(3):236-237.

[7]沈津津。浅谈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青年与社会,20xx(3):193.

[8]周莉蓉。浅谈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xx(9):83.

[9]邓华珍。润物细无声:浅谈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J].江西教育,20xx(12):32-33.

建立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9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能直接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因此,学校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制作名言警句牌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如: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持善敦行,鹤立鸿翔等一些名言警句,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以此来激励学生。

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做文明人”活动,班级组织“文明用语”活动评比,让学生动手收集或书写有关文明用语的名言警句,然后由学生集体评出“最佳寄语”及“最佳文明用语奖”、“言简情浓奖”等奖项,获奖作品在班级展出。这样既营造出良好班级文明氛围,又鼓励学生,同时学生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10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尤其是班级文化的建设,其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伴随我国医疗改革的到来,提高医学院校整体教学水� 通过医学院校内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基于此,将以�

关键词:医学院校;班级文化;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产物,其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核心。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通过提高医学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来为我国提供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成为了当前各大医学院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在目前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部分医学院校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班级文化的概念界定及功能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全体文化,其是指班级内部所有参与成员所共同持有的信念、价值观以及态度等的综合文化产物,根据班级的基本情况不同,班级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目前,班级文化的概念主要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狭义的班级文化更加侧重于人类的精神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根据班级性质的不同,班级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离散型班级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虚形文化以及班级实体文化等。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只有确保班级文化的多元化、健康化,才能形成具有价值和积极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教育力量,其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同时也是目前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班级文化主要表现为班风、学风以及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方式等,这些表现都与教学观念以及文化相对应,并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2)规范功能:部分研究学者发现,班级文化可以实现对学生行为的有效规范和制约,而其所包含的规范功能体现在组织建设以及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当中。在班级日常工作的开展中,班级文化可以引导班级内部组织建设的方向,并对其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班级文化也将为班级成员的行为、思想提供基本的规范与标准,使其在学习与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3]。除此之外,班级文化还具备一定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以及激励功能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1.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未能有效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院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指导教师均未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缺少对班级文化内涵的有效理解。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忙,无暇关注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理论性书籍,从而导致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教师缺少对班级文化的理解,最终导致班级文化无法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4]。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重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阻碍了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

学生作为校园内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其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其会在特定时间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意识,而班级文化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部分教师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其中的重要价值,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色文化,从而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过于狭隘,且具有单一化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当代90后学生的思想具有创新性和差异性,过于单一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内容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三、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1.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

一方面,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充分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院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针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方式、开展目的以及主要核心思想等,以讲座或讨论会的形式进行介绍,从而使教师意识到班级文化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确保校园文化的发展[5]。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确保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并为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文化素质提升建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精神文化的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

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文化。医学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物质能力,而学生宿舍作为班级物质文化的核心体现,应当通过提高学生宿舍综合水平,来表现出班级文化的主要特点。比如应当对宿舍内的布置、安全状况以及卫生等进行全面化的改革,并评选出院校内较具班级文化内涵的宿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制度文化。相对成熟的班级制度是确保班级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班风的核心制度保障,这就使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院校可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要求班级内部设定各个班级内部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制度,以此来彰显班级文化。第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其也是班级软文化的主要体现,医学院校的班级可以通过设置班级口号、班歌以及班旗、班服等方式,来体现出班级的精神文化底蕴,并顺应班级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本文在针对医学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策略研究中,主要从三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班级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并提出了班级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规范功能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第三部分则针对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包括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以及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医学院校的全面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理论支持,并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余卉,皮将繁。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xx,8(5):200-201.

[2]汤元军。职业学校积极班级文化形成机制和建设策略[J].戏剧之家(上半月),20xx,5(1):119-120.

[3]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xx,7(8):56-60.

[4]邹军。班级文化建设对优秀班集体形成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xx,11(12):162-165.

[5]吴小彩。高职医学院校班级职业文化建设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20xx,6(2):89-91.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11

一、当前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中职院校现在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这些都将阻碍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其中,不足主要体现在这些地方。

1.中职院校的班级意识不强。在中职院校之中,同学们原有的班级意识不断被削弱,集体荣誉、集体归属感大大减弱。学生对班级并没有强烈的班级归属感。而且,中职院校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都不是很浓厚,相对来说学生的素质也不是很高。学生对自己没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学生经常性缺课、逃课,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熟视无睹。学生班级活动开展不起来,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都会对班级文化的建设产生负能量。

2.中职院校学生缺乏精神文化内涵。中职院校的学生相比较而言,都比较欠缺强大的内心精神世界。而精神文化作为一个班级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培育之下,全体师生都应该重视对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要培养有思想、有灵魂的学生,就必须在教学之外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天地。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还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一定要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能走表面文章,而要狠抓落实。但是,当前中职教育的培养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教师对文化的认识还是肤浅的,不够深刻,所以一点都不重视。长此以往,问题就会越变越大,最终,大错铸成,回天乏术。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建设,就更成了一个空中楼阁。

3.学生、学校的职业意识不够强烈。作为一个中职院校,学校的教学任务更多的是为企业输送劳动者。这些劳动者要求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同时思想道德觉悟也必须高。所以,中职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着力增强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增强职业特点。通过企业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合力作用,让学生更加团结、互帮互助。但是,现在中职院校采取的一系列教学制度和措施,却更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管理学生的生活上。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同时,学生这个时候的自主意识也不高。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存在很大的'问题,与专业的结合度不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班级活动太少。相对来说,中职院校的班级活动十分缺乏。作为学生引导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载体,班级应该多多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但是,现在中职院校的班级活动开展都不多,即便是有的学生可以自发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展一些活动,但是往往由于得不到学校的支持和专业人士的指导,而且自己本身的思想文化能力有限。因此,活动的质量并不高,效果也不是很明显。由于缺乏像样的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风中浮萍,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5.没有足够的制度文化。中职院校的班级制度文化严重缺失。班级意识不强烈,良好的班级文化就难以形成。学生处于半放养的状态,组织十分松散。没有了班级制度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学生的行动就得不到有效指导。加之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不强,学生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受不健康文化的影响。上述因素都会对班级的文化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建设三位一体班级文化的方法

1.建立班级组织,并且将之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可以帮助学生们互帮互助。作为一个能够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学习型的组织可以起到帮助成员更好成长的作用。通过对学生行为的修正和约束,使学生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2.将班级管理企业化。班级管理的企业化,就是将企业中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引入班级管理的模式,通过对企业情境的模拟和创造,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此锻炼学生适应社会、谋求生存的能力。首先,在物质方面。班级管理要根据实际特点,模拟真实的公司情境。比如,模拟真实的办公室情境,有真实的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等。这些环境的布置,可以让学生感觉好像真的处于真实的公司情境。通过这些设置进行教学,可以使得教学内容和过程更有实际意义。其次,除了物质文化建设之外,精神文化的建设同样不能忽视。在精神文化的建设上,教师要结合班级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方向,通过对企业文化精神的比对和参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将班级学生职业化形象竖立起来。在学生的实习阶段,要多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调研学习,多多考虑行业的需要和最新动态。要严格要求自己。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切实有效地建设班级文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在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要将每一个情况都实际考虑进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保障,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建设中来,就能更好地建设学生的执行力和判断力。同时,班级要参照企业的模式建立考勤机制、奖励机制,完善现存的班级规章制度,增强学生们之间的竞争能力,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多方面发展。总而言之,就是要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打造坚实的班级文化。让学生们认识到,上课跟上班其实都是一样的,在班级之中锻炼,摸索经验,这样,真正上班的时候就能够做到临阵不慌乱、不怯场。通过高度仿真的模拟,将学生的身心都置于考验之下。

3.与企业合作,共同搭建培养平台。班级文化建设在立足专业的同时,也需要将企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考虑在内。只有和企业合作,互通有无,才能第一时间了解市场的需要,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有实际的利用价值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21世纪要求的、能够走得更远、变得更强大的、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班级的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中职院校一定要抓住和企业合作这个大好机会,引入企业文化,强调企业精神,让学生兼备软硬两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高的就业率,企业才能更加满意,提高学生的就业待遇。这些都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有关数据显示,很多毕业生就业的难题不是在于硬件不够,而是软件方面出现了问题。所谓软件方面出了问题,就是学生不能够适应企业的文化,在工作态度、工作耐心等方面还有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相比较之前的从业人员大大不如。这些都会使得学生的就业率出现问题。而软实力的提高,需要的恰恰就是良好的班级文化的熏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吸收有益的营养。通过与企业合作,搭建合作平台,让学生早日接触这些内容,然后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针对这些问题做出针对性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位一体班级文化建设。这是时代对中职院校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是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只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中越走越远,道路越走越宽广。

4.将专业知识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建设班级文化,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并且,要将班级文化、专业知识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只有让学生自愿参加课外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能力可以得到锻炼,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学生亦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结语

总之,建设班级文化是培养优秀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当作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只有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才能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继续前进。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12

一、了解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的背景及性格特征

1.受到家庭的不良影响“问题”学生多半来自“问题”家庭。试想一个家庭里,父母关系不和谐,“战火”连天,怎么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空间,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2.学生自身不努力学习是一个苦差事,现代家庭的很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孩子缺乏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3.个人资质欠缺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中考的失利也使他们内心深处产生了挫败感和自卑心理。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甚至思想具有极端性、攻击性。当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尤其是班级里“问题”学生的情况,这样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打开学生的心结。另外,教师应该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善意的语言、真实的感情、客观的说理、尊重的态度都很重要,要以理服人,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二、关爱学生,获取学生的信任,强化思想教育工作,渗透班级文化

初中毕业刚刚踏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渴望成熟,却在现实和理想中踌躇。当学生信任一位老师时,那位老师就是一盏明灯,可以唤醒他们的心灵,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所以,职业学校的老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学生时而是“魔鬼”时而是“天使”,一方面学生会因缺乏约束力而惹出各种事端;另一方面,学生又像依恋父母的孩子一样依恋教师。所以,教师要关爱学生,获取学生的信任。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如果采用和普通中学一样的思想教育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相比较薄弱,精力不能持续和高度集中,所以对学生需要耐心地采用大强度、反复教育的方式。如果我们将思想道德教育做到深入人心,即可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思想道德教育不等同于简单、重复的说教,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备课,广泛举例,旁征博引,并将班级文化作为核心内容渗透其中。思想教育在新生开学后的两个月非常必要,它起到一个很好的强化作用,在不断的强化中,将正确的人生观、班级文化、日常行为规范置入学生的内心。另外,教育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主题班会、分组讨论、单独谈心等形式,只要能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可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教育契机,方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班徽、班歌、班旗,制定班级公约,弘扬班级文化

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弘扬班级文化,可以为班级设计班徽、班歌、班旗。例如,笔者带过的20xx级多媒体平面设计(2)班,为了体现吃苦耐劳、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精神,笔者建议以骏马为主题设计班徽。这项活动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对骏马所代表的班级精神的思考。设计出的班徽被挂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时刻提醒大家:要吃苦耐劳,在学习技术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后来,我们又征集了班歌和班旗,一时间班级刮起了设计的热潮,大家集思广益,交流设计理念,分享设计心得,这个过程加强了班级文化的渗透,使班级文化深入人心,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专业设计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班级公约,从学习、纪律、礼仪、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约束学生的行为。班级公约的建立是在认真学习校纪校规后,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对日常行为规范评价的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班级公约的建立要全面、精练、细致,它体现了班级的核心价值体系。班级公约是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公约,就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共同遵守。那么,教师的工作重点要放在落实上,主要包括三项工作:一是建立班级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和量化积分表;二是进行班干部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学会管理;三是树立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典型,把表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方能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四、班级口号挂嘴边,班级文化建设标语

墙上贴,时刻激励学生班级口号能够起到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强化班级文化的作用。班级口号的设计要简洁,有感而发,触动心灵,引起共鸣。笔者曾经带过一个班,班级口号是:“态度改变学习,学习改变命运!”这个口号是鼓励学生端正态度学好技能,终有成才的一天。笔者告诉学生其实他们本是一匹骏马,只因顽皮、贪玩,走失了方向,只要他们端正态度,带着目标,就一定会回归正途,重新驰骋在草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班级口号需要经常读诵,可以安排每天课前、早自习、晚自习前背诵,而且要带着感悟和自信喊出。就像冲锋陷阵的士兵吹起了冲锋号,口号凝结了全体同学的力量,使每个学生都精神焕发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另外,班级文化标语对引领学生的思想也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例如,针对学生厌学情绪,可以张贴“天道酬勤,厚积薄发”的标语;针对青春期的学生叛逆、不服从管理,可以用“把脸迎向阳光,就不会有阴影”来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还有引导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守法守纪,惜势惜时”、鼓励学生坚忍不拔的“生命朴实如草,自当不怕沉浮”等标语。十六七岁的学生常常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踌躇不前,对人生、理想迷茫,自控力不强,甚至深陷迷途。新颖脱俗的班级文化标语是一种无声的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它是照进学生心扉的一缕阳光,构筑起他们的精神家园。

五、加强家校联系,设立班级群,共同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现在通信技术发达,我们除了可以采用面谈、打电话、发短信、写便条、开家长会等传统方式进行家校联系,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家长参与班级的管理和文化建设。例如,经常在qq群、讨论组、微信群公布一些班级动态及文化建设方面的提议,定期开展网络家长会,通过视频、音频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可以就班级的各种问题向家长寻求解决办法,或者邀请家长共商决策。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一方面使家长了解了班级工作、班级现状;另一方面使学校和家长有了更进一步的沟通,体现了民主平等的班级文化。在当今社会,这种沟通加强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与理解,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班级文化会趋于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每一名教师都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与时俱进,只有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才能使班级向着民主、平等、积极、奋发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技术人才。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13

【摘要】

“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的物质文化对引导学生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中“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体现着一种精神价值的物质结构。这些物质形式是班级价值的客观反映,静态的班级文化是一首无声的歌、无言的诗,无论是班级的橱窗还是板报与标语都应以反映现实为目的,同时绘上时代色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的物质文化对引导学生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带领全班学生和家长一起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美化环境、提升素养。

一、悬挂班风、班训、班魂、班级警示等达到视觉冲击效果

班级前面黑板上方醒目地挂着:“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

来”,后面墙上是:“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侧面墙上是:“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北侧墙壁上是班级的班风、班训、班魂和班级警示。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标语和口号的视觉刺激,持续强化其中的精神内涵。

二、变传统的黑板报为班级各小组自创的励志留言

传统的班级黑板报都是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重大节日出一期。班级出黑板报的同学基本就那几个宣传委员负责,班级的同学甚至不知道板报什么时候更换的,是什么内容,板报实质上形同虚设,成了应付学校检查的负担。为了充分利用好这块宣传阵地,班级专门开展了关于如何利用好板报的大讨论,最后班级同学达成一致意见:各个小组分一版块,自行设计,每天留言;留言要自创语言,能够激发斗志,培养情操;每周评出最佳留言,给予奖励。各组的留言有“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只要心中有梦、就会插上翅膀”、“如果你向着月亮奔跑,就算最后触不到,也 这样的方式一下子就将死气沉沉的黑板报办得灵动起来,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参与、出谋划策、认真准备,不仅提升了文化功底,还达到了练字的目的。

三、充分丰富和利用班级图书角

班级左前方是摆满各种书籍的图书角,图书角的书架分层次摆放着不同类别的书。第一层是关于班主任管理的书籍,是班主任提升管理能力的必读书;第二层是班主任老师购买的自己喜欢的好书,同学们可以借阅,老师同学共同读后进行交流;第三层是中学生必读书目中要求学生必读的书,是同学们从家里拿来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书架上大家可以换着看的,第四层是家长捐献给班级学生的图书,因为每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有条件的家庭提供的书给了其它孩子品读好书的机会,每周五通过读书交流会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每个学期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两本好书,在家长会上沟通交流家长和孩子的读书体会;第五层是中考满分作文书,是帮助同学们提升作文成绩的;其它层是同学们读完后推荐的好书,放在班级互相传阅,但是每次读完都要放回原处。图书角上的图书是月月更新的,为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提供了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四、通过悬挂世界和中国名牌大学的校训打开学生大视野

班级南面墙上悬挂的世界和中国名牌大学的校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好大学的育人理念、悠久历史、名气磅礴的成因,开阔学生的大视野,指导学生早立志、立长志,而不要常立志却没有远大理想和目标。同学们查找这些大学的地理位置、专业设置、发展历史,在班级进行交流,谈自己喜欢的大学并阐明依据,这样做能在学生心中早早埋下理想的种子,敦促学生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

五、小小老师留言板,架起师生心灵桥

班级一进门的墙上有一块小小的留言板。可不要小看这一块小小的留言板,它可以传情达意、沟通心灵、化解乌云、激发动力。如有的时候刚刚考完试,学生的精神萎靡不振,留言板上便有了这样的鼓励:“困难面前我们勇往直前,困难面前我们挺拔直立。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愈挫愈勇,战无不胜”。在开展了导师带学生活动后,我便及时写到:“导师学员互帮助,亦师亦友共进步”。当班级同学的责任意识淡薄的时候,“班级荣辱,我的责任”的班级警示会再次出现在留言板上。班级正是通过强化墙壁、条幅、口号、板报和宣传栏外显文化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召力,使学生受到健康、文明、儒雅、高尚的熏陶,在思想上、情感上“如入云烟之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